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全民健身的看法和理解

对全民健身的看法和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全民健身的看法和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全民健身的看法和理解

对全民健身的看法和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太极拳 创新发展 梳理改进

24式太极拳从1953年的创编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随着对学习太极拳的深入和传播太极拳兴趣的不断增加以及太极拳功夫越来越深,大家开始对24式太极拳在练习和实战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看法,认为24式太极拳需要进行创新发展,应适应现代人们健身和提高太极拳实战应用的需要,每一招每一式都应该与实战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武术能有现在的国际影响力,可以说太极拳功不可没。外国人学练太极拳一般都是从24式太极拳开始的, 24式太极拳作为学练太极拳的基础已经成了范例,在传承过程中往往被教拳者当作入门工具。通常是掌握了基本招式后,便不作深入研习,忽视了对各个招式的深入研究,没能真正掌握其应用方面精髓,致使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传统的24式太极拳的内容比较空。因此,有必要对24式太极拳进行创新发展,以便适应时事的需要。

一、24式太极拳的起源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传说有很多种,但24式太极拳的来历却非常明朗。24式太极拳是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至于传说中的太极拳由张三丰创编,完全是受影视作品的影响,据考证完全没有历史依据,说张三丰是太极拳的祖师完全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说法。还有其他几种说法,也都列出了太极拳来源的依据,各有各家的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近代的太极拳来源还都倾向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由陈王廷创编并传承于世。

二、24式太极拳的传承

24式太极拳从创立之初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便于传承,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广泛的使用视频资料,换言之没有统一的动作示范,致使现在的24式太极拳在练法上五花八门。不同太极拳门派对同一个动作的理解和练法出现了分歧,尤其是经历了的冲击,是24式太极拳中仅有的竞技性东西变的更少了。台湾的武师廖白就说过这样的话,“大陆的太极拳没有实战的内容,全部都是花架子”。为了证明大陆的太极拳不是没有真功夫,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小旺还专程去台湾和廖白进行了半公开较量。结果是陈小旺用实际行动给廖白上了一课。大陆的太极拳在实战方面不是没有高手,只是掌握真功夫的人太少了。

三、24式太极拳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户就要挨打。台湾的廖白给我们敲醒了警钟。面对我们传统的东西必须继承和发扬好,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做好创新和发展,把24式太极拳中每一招式中包含的竞技性内容练到极致。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常有练太极拳的人来中国挑战,如果武术发源地的中国在竞技性对抗中技不如人,再说中国武术有防身的功能,怎么能让人信服。

现如今的24式太极拳由于受人们现在的思维束缚,其竞技性在传承过程中已丢得所剩无几了,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调整传承策略,使热爱竞技性太极拳的人能学到真功夫,以免过了若干年,外国人用我们的东西来打我们,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在电视转播中的被公认的几大武术比赛很少有中国人的身影,能代表中国的武术赛事就更没有了,这对于一个武术发源地的中国来说难道不是悲哀吗?说什么高手在民间更是难以服众,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民间高手不服专业队的练武者,于是从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民间高手的选拔,然后来到了擂台之上与专业选手对阵,结果是民间高手的抗击打能力差的很多,抵挡不了专业选手的连续进攻,结果是专业选手占了上风。但民间高手觉得受比赛场地和规则的限制,他们的功夫没能完全发挥出来,才导致落了下风,到底是民间高手的功夫高还是专业队员的功夫厉害一直存在争议。不论是哪一方厉害,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对24式太极拳进行创新和发展来适应时代的需要。

四、总结

练习太极拳的人无不以以追求健康和竞技为目的,追求健康是基础,追求竞技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通向竞技的道路上有时会感觉迷茫。如果将通往高级阶段的道路分步实施,那么每个人都会将个人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练习太极拳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阶段的感悟,进而找出理论来指导实践。起始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套路上、基本功上下功夫,正所谓的“卸力”阶段,这个阶段功付出的努力越多,以后领悟太极拳的能力就越深,能成大器的希望就越大。提高阶段为渐悟阶段,经过起始阶段练习,结合推手训练,会有很大进步,同时也会遇到很多难解的技术问题,甚至会有退步的感觉。主要表现为对劲路运行的路线、方向运用不能得心应手,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有的练习者可能一生都不能真正入门。最好阶段为登堂入室阶段,窗户纸一旦捅破,顿悟太极拳圆转运动之本意所在。修炼过程中,作到处处符合规矩,有时甚至是脱规矩而合规矩。

近百年来,由于火器的演进,太极拳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小, 注重太极拳健身功能逐渐成为太极拳发展的主流方向。太极拳运动主流方向的转变, 使得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太极拳健身功能不断被强化的历程, 使太极拳的武术本质有被异化的趋向。太极拳武术本质的异化必然使太极拳所承载的诸多功能失去依附的核心, 最终也会削弱太极拳健身功能的充分发掘。

参考文献:

[1]金春霞,黄彦军.新时期太极拳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思路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9)94-96.

[2]李钢,尹剑春.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79-82.

[3]宋桦,高立.二十四式太极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42-45.

[4]肖伟,近十年来太极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8):32-34.

[5]郑松波,杨宏.太极拳健身因子提炼与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6)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