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通过对贵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贵公司,为公司进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1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作为新兴专业,应用心理学在经历上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困惑,突出表现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应用心理学是一门以探究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因而强调应用性及专业实践性就成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中将应用心理学的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由此可见,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就决定了专业实践能力成为衡量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因而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及重点;然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普遍薄弱又恰恰是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点。“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结果表明,40%的专家对心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训练状况,特别是对基本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感到不满意。“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也表明,“我国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最为欠缺的是心理学应用技能”,并导致毕业生对专业实践安排的满意度最低[3]。

造成上述状况的客观因素很多,主要涉及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1)培养定位方面,定位于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及研究人员,而非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因而在培养过程中更侧重学生理论素养的养成而对其专业应用技能训练不够。虽然心理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同属心理学之下的二级学科,但因其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因而在培养定位上也有所不同。(2)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尚未建构起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心理学科经过几十年研究及建设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但在研究倾向上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互脱离、忽视应用技能研究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也势必影响到心理学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在建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时,各院校多半采用移植法,将已有的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直接移植为应用心理学课程体系,而未充分考虑到应用心理学专业对应用技能的特定需求,构建出适合该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在上述课程体系移植过程中,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缺乏应用技能研究及专业技能实践不足等顽疾也被同时移植了过来。(3)实践教学条件方面,其建设水平明显滞后于专业建设需求。应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因而对专业实践的类型及场所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加上专业建设周期较短,因而部分院校现有的实验室、专业实践基地无法充分满足专业实践的需求。(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业教师自身也相对缺乏应用型技能训练及专业实践经验。目前国内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囿于高校现行的教学及职称等评价体系中没有纳入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教师多半专心从教长于学术研究,而在专业实践训练方面较为薄弱,并因缺乏在企业、咨询机构等相关领域从业或实践的经验,因而导致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也较为缺乏。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六种能力;五个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59-02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引下,各高校都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全面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突破点。作为以培养具备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操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如何在借鉴传统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首要且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总结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特点,弥补其不足,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

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等增强实践教学的措施,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中薄弱的环节,普遍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许多心理学专业教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对实践教学目标理解肤浅,不能合理认识实践教学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继续延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错误认识。

2.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受制于学校经费等诸多因素,很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设置单一,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种类偏少;实训基地数目严重不足,即使在校内外有一些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践基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很少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不合理。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项目不科学,或教学软件和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加之实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即使学校增加投入建设了实验室,也会使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

4.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常常依附于理论教学,既缺少专职的教师,也缺少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没有规范的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办法,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1][2]。

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多数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既无特色,又无实际内容。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应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设想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定位于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能够直接进入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有别于传统高校中的实践教学,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实践教学有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具体措施和考核标准。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规划,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规范,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实践教学目标应当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心理咨询或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就是促使学生能够更自觉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周围环境。二是专业能力,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了解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接触实际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工作,增强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的感性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是实践能力,即如何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动脑、动手能力。四是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训练锻炼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决策能力等多项个人综合素质。五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等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六是就业能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3]。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的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及本专业特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实验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模块、职业化教育模块和科研创新模块。

(1)实验模块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构建含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各科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适当增加独立实验课的数量。除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之外,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也应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内容和技术,合理配置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比例,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实习实训模块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增强专业技能型课程,如心理面谈技术、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干预技术等,并且在这些专业课程中强化课内实训设计环节,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增加模拟岗位训练,增强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支持学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见习、实习活动,体现针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4][5]。

(3)毕业论文模块是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鼓励学生选择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性研究论题。

(4)职业化教育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时间效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处理能力等;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办公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通过专项专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范围,使学生将来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科研创新模块则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管理之中。

3.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文件作为依据,可以从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实践指导手册五个方面予以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主体由学生、督导教师和专家三个独立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学生和督导教师从教师的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的结合程度、实践过程记录、实践成果(实践报告)。主要观测点包括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需要结合是否紧密,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记录是否详细,记录角度是否多样,指导教师批阅是否认真,交流是否充分,是否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专家对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相关教学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符合应用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6]。

三、构建2-1-1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和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以上实践教学体系以“2-1-1”人才模式进行展开,即两年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一年打造专业方向,一年强化个性发展,四年贯穿开展职业化教育,形成“夯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晓,丁月增,郑航.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3]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4]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7-01

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辅的课程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余能够得到一定的缓冲余地,为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保障,是一门很有意义而且必不可少的课程。但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心理学课程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正确的教育改革方案。

一、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现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是解决其问题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陈旧。在全国范围内,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单纯依靠一本材料来开展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整个心理学教学的局面呈现出教师死讲教材,学生死学教材,考试死考教材的恶性循环。较好一些的教师会在讲课的过程中添加一些例子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但却没有教导学生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导致学生虽然理解了心理学知识,但在碰到现实问题时却无从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性不够,没有强调创造性的学习氛围,更无从谈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2.理论性过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大多将心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同对待,专注将理论性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心理学课程仅仅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学课程的最初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素质,并保障学生在遇到生活难题时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化解压力。而现阶段的心理学课程却成为了学生们的考试负担,不但没有达到降低学生心理负担的目标,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建议

结合高职院校设立心理学课程的最初目标,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学课程对于学生和学校的重要性,积极制定和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笔者提供了以下几个可供参考的教学改革建议。

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将理论讲述当做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灵活变更或者添加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学课程不同于其他院校,其更加强调的是心理学教学成果能够为现实所用,学生们在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之后能够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技能。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年纪,这也是容易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年纪,例如很多高职学生被自信心问题所困扰,还有的学生被以后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困扰。教师要积极捕捉学生群体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有意识地从这些心理问题出发,先将学生们从心理问题中释放出来,再教授学生们心理学知识。这样在他们日后遇到心理问题时就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因此,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教导学生运用分析心理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民主,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注重教导学生使用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虽然十分重要,是学生们学习心理学课程的开端,但如果课程一直绑定在理论教学方面则丧失了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所以,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在保证理论知识教授完整,学生学习掌握良好的情况下,开展丰富的理论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借用丰富的实践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案例分析和人物访谈等等,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应对现实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3.改革考试制度。过去的心理学课程考试以单一的试卷考试方式为考核唯一标准,这样的考试方式简便易行,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因此,在心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多种评价标准为一体。例如将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情况、试卷考试成绩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按一定的比例来组成最终的成绩,这样更加能够体现公平。在课堂表现中,教师应该完整记录下学生们的回答问题和课堂参与程度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评价。在试卷考试方面,多设置开放性和创新性题型,不设置唯一规定的标准答案。对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采取面试的方式,给予学生心理医生的身份,自己则充当有心理问题的病人来向学生提问,考查学生对于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能力。

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人们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界也必然将改革的目光聚焦在问题重重的高职院校心理学课程上。我相信,在经过科学合理的改革之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的人才市场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峰,王翠萍.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发展演变及构建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

[2]王翠萍,李宝峰,赵慧.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构建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1.语言治疗专业本科教学

UCM语言治疗专业的课程最早始于1992年,也使其成为西班牙国内最早授予该专业学士学位的大学。该专业师资力量由分别来自UCM心理学院、医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基础心理学、耳鼻喉科学、教育学、语言学-西班牙语、心理生物学、心理治疗和评估、进化及教育心理学7个不同专业的共34名教务人员组成。学系专业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独立的图书馆,网络教学平台,会议室,语言治疗实验室和语言治疗中心等。近年来,语言治疗作为一门独立专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已经和心理学一样被纳人公共健康学科范畴、这一认可推动了新的教学计划的制订,保障了所培养的语言治疗师的职业素养。

语言治疗专业的本科教育共4年,其课程内容涵盖语言学、医学、心理学等。语言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研究语言的起源,结构和语言的使用。而语言心理学作为认知科学的新兴领域,则融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而成为一门交叉学科,进而去研究语言加工的心理机制、言语的感知和语言的进化等。教授内容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以此来应对临床的真实案例。例如,Iverach等研究发现,口吃患者在语言治疗中普遍存在焦虑症状。Martinez等人进行了焦躁病人在语言治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症状和声音质量的关系研究,并强调对失语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学科交叉干预的重要性。因此,语言治疗师有必要掌握相应的临床心理学测量与评估技术,如果可以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使语言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语言治疗教学强调与社会相关机构的接轨且有大量的实习时间,早期就着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所培养出来的语言治疗师,应该是能够参与到语言障碍的科研、预防,评估和诊断的每个过程中;能够制定针对儿童和成人的语言、听觉,个人交流等障碍的治疗方案。根据其职业特性,主要的从业范围包括:医院、康复中心、语言治疗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社会服务中心,就业中心和老人院等。

语言治疗专业的本科生在完成4年的学业后,应该掌握以下基本知识和技能:①能够发现、辨认、诊断出有语言障碍和存在语言障碍风险的个体,并且可以提供相应的语言治疗方案;②对语言障碍患者的家属,或其工作单位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③帮助患者选择能够提高他们交流水平的辅助器材;④在临床、教育和科研方面,能够教授、监督、制定和领导与语言、交流和语言障碍相关的方案;⑤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并及时修改方案;⑥除了对患者的健康方面提供服务外,还可以从教育、社区及职业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⑦有设计语言和交流预案的能力;⑧能够对普通人的语言交流技术提供有效的帮助。

2.语言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

UCM还招收语言治疗学硕士。其招生范围主要针对语言治疗学、心理学、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其中必修课包括:临床语言治疗进展和语言治疗的科学研究方法两个教学模块。临床语言治疗进展模块包含4门课程:①语言发展和书写障碍的新进展,具体授课内容包括特殊语言障碍及语言发展障碍的研究进展、不同病理和语言障碍的早期干预、自闭症和其他认知发展障碍患者的语言和交流研究、脑瘫幼儿的语言障碍研究及其干预手段、读写障碍的评估及干预。②神经病原性障碍的语言治疗干预新进展,具体授课内容包括认知神经心理学中关于语言发展和脑损伤的相关研究、认知衰老的评估及干预、脑损伤造成的失语症的研究及认知康复与评估、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③听觉和声音障碍的语言治疗进展,具体授课内容包括耳鼻喉科学研究进展、耳蜗移植技术的研究、临床实践中对不同种类失语症的病理研究及诊断、病理性听力缺失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手段。④语言治疗中得心理干预,具体的授课内容包括:语言治疗评估及干预的临床技能、语言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干预手段、语言治疗的临床应用范围。语言治疗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模块包含两门课程:①语言治疗的研究方法,具体授课内容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及临床语言治疗的应用、量化与质化研究方法、语言治疗研究的元分析、评估和干预方法等。②临床语言治疗与科学,具体授课内容包括语言治疗学科论文的分析与评价、语言治疗知识与社会融合、现代语言治疗诊断技术和分析。

3.小结

从以上UCM语言治疗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可以看到,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大量地介入了语言治疗师的培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UCM语言治疗专业是下辖于心理学院的,这与国内目前的语言治疗专业教学设置也有很大不同。为什么强调语言治疗与心理学的关系?如之前所述,这与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的学科交叉发展无不关系。单纯的语言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并不能解决言语障碍的社会和心理基础。语言心理学的发展,对临床语言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近年来崛起的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应当是对一个特殊认识领域的一种心智能力,即语言是一种本能,同时也具有文化的特征。此外,语言治疗究还涉及了其他心理学研究领域。例如,George等人研发出多媒体设配来辅助残障儿童的言语治疗,而多媒体界面设计涉及注意、记忆、学习加工等大量基础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基于语言治疗临床的需要,UCM将语言治疗专业设置在了心理学院,同时将基础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心理学研究广泛结合语言治疗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