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民健身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全力抓好《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市政府将于近期颁布实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2015年)》,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明确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体育行政部门依法治体和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建立健全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全民健身工作,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形成合力。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好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2、围绕健身工程,加快设施建设。继续建设滏阳河、沁河两河沿岸“人字型”百里健身长廊工程,打造主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组织实施“城市体育公园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城市公园健身工程”“新民居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健身设施进老区工程”等各项工程,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的维修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
3、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举办第十七、十八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并积极督导各县(市、区)认真做好三级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着手筹建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培训基地。
4、培育特色品牌,促进活动开展。在太极拳“五进”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进军营”的活动内容,并着力将太极拳“六进”活动打造成为我市群众体育活动的特色品牌。利用重大节庆、全民健身日、农闲季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层次多种、吸引力强的活动体系,引导群众科学锻炼、全面锻炼,让热爱健身、崇尚健身成为时尚。调动全市各县(市、区)的积极性、继续指导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如环临漳自行车大赛、魏县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形成“一县一品”的全民健身新格局。组队参加河北省第七届农运会,组织好我市运动员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残运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组队训练工作。
5、进一步加强体育总会的建设。加快相关单项协会的审查、换届工作进度,强化对各单项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保证社会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县(市、区)体育总会工作的指导,年内全市所有县(市、区)均要建有独立的体育总会组织,并有效开展工作。
(二)以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举办好市第届运动会。经市政府研究同意,今年-月将组织举办市第届运动会,这是全市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精心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办成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全市体育盛会。各县(市、区)要尽快部署、精心组织,落实参赛市运会的有关事项,确保市运会成功举办。
2、承办好全国“飞跃杯”田径比赛。经全国“飞跃杯”理事会批准,今年月份将在我市举办第二届全国“飞跃杯”田径比赛,届时全国11个地市的田径高手将云集。我市全年还将承办2-3项省级赛事。
3、继续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认真开展新一轮的市级后备人才和业余训练基地认定工作,力争在基地数量和扶持力度上均有所突破,积极扶持县级业余体校的恢复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实现60%的县级体校恢复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骨干,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支撑,县(市、区)级体校为基点的全市性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人才逐级培养、逐级输送的目标;做好运动员年龄与水平的衔接,保证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加快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改革。不断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巩固发展传统优势项目,开发新的潜优势项目,努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通过引进人才、学习经验、政策倾斜等措施,逐步改变优势项目不强势的现状,实现传统优势项目向夺金项目的转变,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备相当竞争力的绝对优势项目,增加夺金点。同时加大弱势项目的扶持力度,缩小与省内高水平队伍的差距,最终实现“夺金有强项,争分无弱队”的发展目标。
(三)以重点项目的建设谋划工作为核心,加快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
1、继续推进市游泳训练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年完成市游泳训练中心的设备安装、内外部装修工程,争取年内交工并投入使用。
2、积极谋划市体育中心和市北湖体育中心项目。市体育中心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和“三年上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市体育局已成立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前期谋划筹备工作,今年将按照全市“三年上水平”工作总体部署,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尽早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项目谋划,下半年开工建设。
3、加快县(区)、社区、乡镇级体育设施谋划建设进度。各县(市、区)要积极行动,结合“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开展,认真谋划县区级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工作,已建成的县区要向社区、乡镇发展,争取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逐步建成以市级体育场馆为主体,主城区区级体育中心为补充,县级体育场馆为依托,社区、乡镇级体育场馆为基础的三级体育设施网络。
(四)以落实体育产业政策为契机,实现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起草制定我市的体育产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产业,为全市体育事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2、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体育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多种所有制投资的政策环境,整合、盘活各类体育资源,推进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3、努力扩大体育彩票销量。体育彩票销售稳步增长,确保销售额度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增长。
4、努力开发各类体育产业项目。除传统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等项目外,重点发展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和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电子竞技、模拟运动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深化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并用以指导当前工作。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把体育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工作部署、体育理论研讨、业务学习等相结合,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
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是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而服务的人员,在全民体育活动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应具有组织、管理、辅导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的规定,把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1]。社区体育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社区体育服务的内涵与发展水平,优秀的社区体育服务人员是社区体育服务宝贵和重要的资源。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服务的重要力量和制约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如何建设好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2]。当前,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借助《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料中心》等电子文献,以“社区体育服务”和“体育服务人才”为关键词检索了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方面的论文及研究报告120余篇;查阅近10年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方面的期刊文献和博士和硕士论文,重点阅读相关政策法规和著作,结合本研究目的对文献进行归纳梳理。1.2.2调查访谈法。于2015年9-12月期间,对有关管理学、体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和部分社区的领导进行访谈,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现状与未来、人才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资金保障是访谈的重点。1.2.3问卷调查法。为了解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问题,设计了《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情况调查问卷表》、《社区体育健身者情况问卷》主体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工作情况、职业化状况与薪酬待遇等四大方面。调查人员以学校教师和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组成,利用2015年暑假进行调查。共在杭州主城区20个社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56份,回收率为89%,有效率为100%。经SPSS软件分析,问卷效度良好。
2结果与分析
2.1社区体育服务人才基本情况分析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有507.6万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服务各领域,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3]。近几年来,杭州市体育主管部门秉着认真实践国家各项体育方针的积极态度,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杭州市大众体育参与度在持续地提升,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氛围逐渐形成,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在不断完善。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杭州市已建成全民健身苑(点)4837个、篮球场2780个、乒乓球室(场)3368个,社区体育服务中心23个,杭州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1.5m2。虽然体育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相对杭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区对这方面也有所重视,基本都配备了专业的人员,负责管理社区内的各项文体活动。社区在选择这些管理者的时候也非常重视他们学历,80%都是专科以上学历,年龄大约35~45岁之间。但这些管理者之前所学的专业基本上与体育无关,其中极少数有着公共管理或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当问及所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体育服务站的运行情况与未来发展时,只有少数社区管理者对社区体育服务中心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清晰的发展规划。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社区民间组织骨干成员在服务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肩负着社区体育服务的绝大部分工作;另外的一部分主要是由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相关的体育志愿者等。这些人员中有高学历、高运动技能的体育人才,其中有来自于周边教育机构的体育老师和院校的学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人员配置根本不能满足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要求,管理队伍亟待壮大。
2.2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低下。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中有63.4%是专科以上学历,共1343人,本科以上1250人占总人数的35.9%,本科以上高学历指导员比例较低。本科学历的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的不到8%,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健身人群的高质量辅导的需要。目前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员中主要以女性为主,占了61.6%(表1),女性比例偏高,年龄偏大,并且多为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的兼职人员。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和体育专业毕业生分别占7.56%和40.02%(表2),其他都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没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工资待遇也相对较低、文化素养同样不是很高。以上种种使得他们难以为广大居民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指导服务。2.2.2培训制度不完善,薪资待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在进行体育服务的时候,没有量才而用、人尽其职地对各类人群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致于出现专业与工作实际不匹配的情况。假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个人水平与工作职责不相符,特别是没有将他们的个人能力发挥出来,使其遭到埋没,会出现人才流失。现阶段应该借鉴国外分类培训的模式,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体育服务人才的类别结构,通过培训制度加以完善。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社区体育服务人员中,工作年限长的较少,工作6年以上的人员只占到了26.4%,且流动性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薪资待遇不高。2.2.3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数量偏少、能力单一。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整体情况是:总体数量偏少,各区数量差异较大,比例不合理。一些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作为一个谋生手段,他们最看重的是收入,不太看重专业对口性,使得他们直接选择与社区体育不相关的职业。另外,杭州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入职资格没有明确的要求,在招考和聘用相关岗位的人员时标准模糊,导致不少岗位形同虚设,指导工作难以开展。如今,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非常高涨,在全社会掀起了锻炼身体的热潮,锻炼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社区服务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开发出更加新颖有效的锻炼方式,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拥有过硬的运动健身、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防治等知识是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从表3体育服务人才能力排序显示,健身指导排在第一位,对于社区居民需求最大的体育服务人才应有的运动损伤的防治、运动健身保健咨询分别排在第四、七位,说明现在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能力单一,与实际要求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2.4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现阶段全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服务人才管理网络,该网络涵盖了全市涉及到体育事业的团体和机构,大到市级体育主管部门,小到具体的单位的小型协会。调查发现,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互相没有直接关系,缺乏有效的合作和沟通,相互之间缺乏有计划的布局和统一的管理,因而容易出现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资源整合困难、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不力等方面的困扰,这样就会影响到社区健身活动开展的节奏,打乱预先的计划,给负责现场的人员带来很多突发状况。再加上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组织管理者水平有限,数量不足,因而体育服务很难到位。2.2.5志愿队伍不足。作为一项社会体育事业,尤其是专业体育服务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志愿者队伍作为体育服务人才的重要补充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4]。目前社区体育服务的参与人员主要是离退休人员,其他年龄段较少,参与率、活动积极性较低,公共服务极难调动志愿者的兴趣,志愿者的参与人数缺乏,活动效果不好,时间维持不够长,也不容易对体育服务起到作用[5]。当前,在杭州市,体育方面的志愿活动的发展还不太先进,虽然其中有些志愿者抱有服务的热情,但是却没有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相关的志愿活动中;另外,还有的志愿者没有很好的专业性,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3对策研究
3.1加快体育人才政策、法规建设,为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浙江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个文件的出台,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纵观这些文件,涉及到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甚少。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各地区社区体育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体育服务人才培养、考核、聘用和管理的相关政策,确保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技术地位以及经济地位,使社区体育服务进入可持续发展;由于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还不够壮大,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多方大力宣传,同时还应该建立供求平台,及时各类需求信息,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稳定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制定政策,引导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积极吸引和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到社区体育服务中心服务。3.2拓宽体育资金筹资渠道,为社区体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由于体育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收等多种方式,对社区体育服务中心进行全面的财政支持,确保办公经费的正常投入使用,确实改善社区体育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与办公环境。针对目前体育资金不足的现状,地方政府或基层社区应该想办法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加入,进行多元化的筹资,并可以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基金,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3.3建立、利用相关媒介,落实信息服务要利用好身边的宣传渠道,积极的建立新型的信息平台,将各种体育健身信息及时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居民们则可以通过手机、宽带网络等各种信息终端,只需动动指尖,即可随时咨询、获取有关健身活动、俱乐部、小型球赛、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信息;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社区服务中心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做好相关活动的网络宣传,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网站,一些日常健身、健康的知识,指导居民以更加健康的方式生活和运动,此外也可以开展一些在线服务项目,及时解决居民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社交平台和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有的交流方式,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地与服务人员交流的机会;此外,居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预约、支付、投诉等,感受现代社会的快捷、便利与精致、细腻,同时大大提高了居民对社区体育事务的参与的积极性。3.4加强体育服务类人才的培养,为社区体育输送服务人才现阶段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无论从质或量上都无法满足转型社会对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需求,应立足中国现有国情,并与国际接轨,建立政府———高校———社会联动的支持平台。鉴于社会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高校的各专业之间和各高等院校之间应当互通有无,成立多个学科的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统筹具有优势的资源,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作为保障,拓宽渠道配合各大高校的社会体育师资岗前培训。专业体育院校和体育服务机构职后培训和入职资格测评机制也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强调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吸引社区党员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体育服务队伍。
作者:丁春琴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2012-03-12].http://www.china.com.cn/guoqing/index.htm.
[2]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0.
[3]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实施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轮滑运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8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92-05
轮滑运动旧称“滚轴溜冰”。据史料记载,它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现代轮滑运动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极限轮滑和休闲轮滑等不同形式的运动项目。轮滑运动注重娱乐和健身,部分项目技术要求相对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轮滑运动,大部分人已不再把它当作一种竞技项目,而是作为一种休闲运动来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将轮滑运动列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摆脱以竞技项目为中心,向科学化、多样化、娱乐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要求。本文试从这项运动的健身、健心价值和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促进轮滑运动的发展等方面,论述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轮滑公共课程设置的可行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轮滑课程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对象样本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体情况,本研究以80%的比例在黑龙江省25所普通高校中随机抽查了20所普通高校为调查校,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0份,有效率为963%。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为完成本次研究,有针对性地参考了《体育教学论》、《普通高等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速度轮滑》、《轮滑》等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相应的数据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重点调查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轮滑运动的健身价值,高校开课的场地、器材状况,课程设置的类型、技能要求以及课程的实效性、发展性等相关内容,并对获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轮滑运动的健身、健心价值
轮滑运动将体力、耐力、技巧训练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高校开设轮滑教学,有利于营造“娱乐体育”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之下,获得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1.1健身价值通过一项针对单排轮滑运动、跑步与骑单车对人体热量消耗、心肺功能与肌肉发展影响的比较可以看出轮滑具有一定的健身效果。利用11位轮滑志愿受测者的涉氧量、心跳速率与血液流速等数据与4种不同的运动模式:跑步、骑单车、30min缓步持续性轮滑以及受测者滑4趟lmi,并渐加速至以单车步伐的速率前进,从分析可以看出,在热量消耗上:30min缓步持续滑行平均耗掉285千卡热量,心跳为148次/min;间断式滑行(先行lmin采竞速低姿冲刺再加lmin的直立式轻松滑,连续30min)30min内耗掉了450千卡热量;跑步30min共耗掉了350千卡热量,心跳为148次/min;骑单车30min共耗掉了360千卡热量,心跳也是148次/min。总的来说,滑得愈陕愈卖力热量消耗的速度也愈陕。除此之外,单排轮滑运动对心肺机能的承载较骑单车为佳,但无法达到跑步的效果。主要是因为骑自行车时比轮滑更易滑行,以减低运动功率,而跑步却完全无法滑行。单排轮滑可以较用力和快速的滑法,达到心肺机能承载之极限。肌肉的强化与发展:与骑单车对大腿与臀部肌肉成长比较,单排轮滑能以更自然的方式发展出臀部与大腿的健美肌肉,使肌肉组织分布更加均匀。“明尼苏达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所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单排轮滑运动所发展的肌肉,主要分布在整个大腿后半部与臀部以及下背部。若是轮滑者加强手臂摆动,亦会刺激前臂与胸部的肌肉。因此其体育锻炼价值足以与其他体育运动媲美”。而其对关节的冲击,亦远低于跑步。
2.1.2健心价值轮滑独特的体育锻炼魅力还表现在其自由的风格。轮滑它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很强的创新性。在运动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规范,可以做休闲、速度、极限、平滑、花样等多样化的内容,所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容易厌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或健身娱乐、增强体魄,或创新技术、挑战极限,或联络感隋、交流等等。通过轮滑运动促进学生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轮滑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2.2轮滑运动在黑龙江省的开展状况
2.2.1竞技轮滑运动的开展轮滑运动起源于滑冰运动,虽然是一项非奥运项目,但在我国、我省的发展较快。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加深,参加该项活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黑龙江省轮滑运动员在全国体育大会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哈尔滨体育学院的运动员在亚洲轮滑球比赛上为我国夺得了金牌。这说明轮滑运动的兴起并非偶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近几年,省、市教委与体育局密切配合,把轮滑运动纳入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有的学校用轮滑代替以往教材中的滑冰内容。实践证明,这种代替的效果非常好,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2002年颁布的关于体育专业高考政策中明文规定,在非奥运会运动项目的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和全运会比赛中,曾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深造。目前,已有部分省、市教委已经把轮滑运动成绩作为升学的加分运动项目。这些教育界的改革举措,无疑对推动轮滑运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说到底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2.2.2大众轮滑运动的开展有些人提出轮滑运动有益于健康,是因为轮滑运动所消耗的热量与跑步相当,且对足部关节的冲击较和缓。另有些人是偏向于竞争和比赛的方面,它有很多比赛形式,类似于单排曲棍球、特技、竞速和花式表演等活动。更有些人重在其社交的功能。如:组织各种轮滑俱乐部、轮滑旅游等活动。但无论你参加轮滑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喜好是什么,所有参加轮滑运动人,都享有一种共同的体验,就是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轻松与陕乐。
速度轮滑在普及方面,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投入小,参与程度高,更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在全民健身,开发智力,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业余文化体育生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时尚作用。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深受轮滑运动魅力的吸引,对滑轮滑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说,轮滑运动在我国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运动项目。尤其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促使其充分发展,利用轮滑运动本身特有的魅力,发挥轮滑运动的优势,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服务。
2.2.3轮滑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轮滑这种现代西方的主流休闲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流行开来。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在街道上可以看到以轮滑为代步工具的少年;在商场里可以看到以轮滑为表演形式的售货员,在肯德基、麦当劳、皮萨店等快餐店中看到以轮滑为送餐手段的服务生。生活中、媒体上还经常有以轮滑为主题的轮滑旅游节、轮滑沙龙等节目。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的平民性、生活性和娱乐性。
“发挥项目优势,组织有创意、有影响、能够让群众受益的体育运动,倡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是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一思路是国家体育总局在规划非奥项目发展时提出的新设想。奥运会给全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得几块金牌的问题,而是在后奥运时代,让老百姓能够提高健身的自觉性,认识健身的重要性和体验健身的科学性,能够根据自身隋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重要体育项目一轮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与奥运同行。
2.3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开展轮滑运动可行性分析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共场合,例如:公园、广场、平整的空地上,都能看到喜爱轮滑运动者矫健自如的身影。喜爱这项运动的人群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高校中开设轮滑课程的学校还是寥寥无几,但师生却对轮滑运动很感兴趣。轮滑运动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优势与潜力,黑龙江普通高校大都在冬季开设有冰上速滑课程,他们的运动特点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学生也具有很好的的基础,因此轮滑运动的教学开展相对会容易。轮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球场以及平整光滑的地面实施教学与训练。
2.3.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主要还是以技术教学为主。通过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大部分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选用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三大球、田径、健美操等项目上(篮球100%、排球95%、足球95%、田径90%、健美操90%)见表1所示。虽然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进行教学改革,但受多方因素制约,教学内容更新力度不大,教学效果还没有充分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2.3.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设备概况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设施配备还不完善,通过对20所高校调查分析发现(见表2、表3),大部分学校的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虽然各高校在不断购买与建造,但在短时间内还达不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中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把合理开发与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设施等资源放在第一位。
轮滑运动正是适合现阶段和今后高校教学发展趋势的一项体育运动。学生在初学时只需购买好基本装备即可,在以后的学习和练习中几乎不需要在花其它费用。相对于其它户外运动,轮滑运动在场地、器材等其它因素上所受限制较小(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户外运动)。只要是较平坦的场地(如:篮球场、排球场、广场等)就可以进行教学和运动,同时还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使用,器材的损耗率也相对较低。这也符合我国当前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2.3.3学校轮滑运动开展的总体情况在高等学校开展轮滑教学之时,许多中、小学已经率先开展轮滑课程。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轮滑体育课程发展模式。虽然黑龙江的地域优势,具有发展滑冰运动的先天条件。但由于滑冰运动的场地需求较大,器材设备利用率低,技术难以掌握,投资成本较高,受季节环境等不利因素限制。我国速度滑冰人才的储备在逐年降低。我省高校速滑场地也在逐年减少(见表4)。
而轮滑以其(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户外运动)特别的优势,作为滑冰的替代运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纳,列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同时作为滑冰运动的人才和技术的储备,在黑龙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3.4学生参加轮滑运动情况调查通过对20所高校的学生调查分析发现(见表5),大多数学生喜爱轮滑运动,而且有一定的基础。部分学校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轮滑俱乐部,轮滑运动的基本装备也比较齐全,并定期进行练习和比赛,同时也吸纳更多的学生加入这项运动的行列。
3结论
(1)轮滑运动有如其它体育运动一样,具有鲜明的健身和健心体育锻炼价值特征,应属于体育的范畴。
(2)轮滑运动在黑龙江省高等院校设为公共体育课程是可行的,发展前景极为可观,潜力巨大。
(3)轮滑运动作为速度滑冰夏季辅助练习性项目,为黑龙江冬季百万人上冰雪活动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为我国滑冰运动技术和人才的储备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健身会员;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45—04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休闲体育出现了勃勃生机的大好局面,健身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经营性健身俱乐部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职业健身教练已成为行业的新宠,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可以直接主宰健身产业的走向,对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几年,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和职业健身教练业务素质等并不能令人们满意,尤其是有些经营性的健身俱乐部健身会员年保有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健身会员办卡率大不如前的火爆景象等。表面看主要是因为职业健身教练的岗位技能付出与预期经济收入不相匹配所造成。但近几年职业健身教练们的技能和综合业务素质又提高了多少?参加了多少业务方面的培训?各种短期培训班的培训效果如何?应当引起重视并找准“病症”,只有扎实做好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的培训和人才管理,树立政府部门在行业的权威性,才能让朝阳的健身产业有序、稳步向前推进,从而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更好的向前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长春、沈阳、北京、浙江和山西等地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期刊网、中国健身网、大斌网等查阅国内健身健美期刊、教材等。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选择健身会员问卷、职业健身教练问卷调查两种,分别在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长春、沈阳、北京、浙江和山西等地大中型健身俱乐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80份,收回问卷768份,其中有效问卷730份,有效率95.05%。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网络、电话及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和掌握行业专家意见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职业健身教练现状
2.1.1 职业健身教练基本结构 调研显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有以下共性的结构特点:第一,男女比例失衡,在被调查的730名职业健身教练中,男性职业健身教练有595人,占81.50%,女性职业健身教练有135人,占18.49%;第二,职业健身教练队伍以青年人为主,年龄一般在19—35岁之间,而30~35岁区间职业健身教练人数只占到了一线在岗职业健身教练的10%左右,而且均为男性;第三,各种集体健身操课的领操职业健身教练女性居多(含兼职),年龄一般在17—31岁左右,占85%以上。而26—31岁区间领操职业健身女性教练人数到10%,男性领操职业健身教练只占到11%左右;第四,大中城市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一线上的职业健身教练收入明显高于小城市;第五,以职业健身教练的技能指导服务有新的变化,如一对一的“私人教练”服务的开展,而且在收费标准上按每小时计费方式等。一线大城市“私人教练”业务开展较好,职业私人健身教练的月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要远远高于职业健身教练的月收入。
2011年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职业健身教练人数已达到80多万人。在走访和调研的8个省会城市中,重点对10家健身俱乐部进行长期跟踪调研,了解到每家健身俱乐部会员年卡会员的保有量均达万人以上,有的达到几十万,如北京青鸟健身俱乐部、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等。因此我们对相应10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会员进行发放问卷并多次与职业健身教练、健身会员交流座谈,得知每日来健身俱乐部的健身会员人数1000名以下俱乐部的职业健身教练占47.68%,1000~1500名之间的占34%,1500名以上的也有19%。
2.1.2 职业健身教练业务素质现状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49.72%以上的一线在岗职业健身教练没有参加过职业健身技能方面的业务培训,只是出于对健身方面的爱好。而健身俱乐部管理者对求职者缺少职业健身教练资质要求,只要形象好、是否“科班”并不重要,“听话、顺从”就可以聘用上岗,个别职业健身教练的业务能力和专项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习,少数职业健身教练文化素质相对偏低。
2.1.3 职业健身教练市场需求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职业健身教练就业趋势看好,社会需求量较大,根据中国健美协会的官方数据及行业要求,健身俱乐部器械健身区应该是每20—30个会员就配备一名专职健身教练做健身指导,国内的大中城市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一般年会员的数量均在几万人,多着十几万人。因此,根据我国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会员年保有量现状推算,我国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职业健身教练人数的缺口还是非常之大,尤其是女性职业健身教练(器械健身),如表1所示。
从职业健身教练求职市场而言,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与职业健身教练求大于供。另外,职业健身教练的岗位一直是流动性比较大的职业,相对不是很稳定,求职者的选择空间比较大,通过市场调研所知,能够在一家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工作满4年以上的职业健身教练人数不是很多。有专业技能(健身教练证书)的职业健身教练选择范围相对更加宽泛,他们是选择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而不是被选择。当然,职业健身教练频频跳槽“骑马找马”的现象在业内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职业健身教练的求职竞争压力明显小于其他行业,但想拿到高薪要看个人专业综合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例如,个人语言沟通能力、气质、专业知识和个人专业形象及形体等等。这几年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之间的职业健身教练们的竞争压力已经相对平稳,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相互之间的恶意竞争比前几年要少得多。但是,“明星职业健身教练”影响力也是屈指可数,一般的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收入基本明码实价,客观上取决于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投资规模,会员卡的出售价格等,一线大城市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的待遇要好于二、三线中小城市,同类城市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相差不是很大。
2.1.4 职业健身教练工作状况 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磨合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和相对规范,经营性的健身俱乐部管理服务模式上有了可喜进步,但个别职业健身教练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力还相对低,也不乏个别没有参加过健身教练资质培训的人员在一线岗位上工作,缺少专业知识,有热情,缺技能,有形体,缺经验。再有健身俱乐部普遍存在职业健身教练工作分工不细,如:没有明确规定一名职业健身教练在岗工作中的具体管辖区域范围,巡场教练、职场教练及私人教练每堂课具体应当指导的会员人数限额等,工作流程随意性大。另外,一些新上岗的职业教练在对健身会员的指导训练中也是模仿或偷学其他教练的训练方法,有现学现教之嫌,个别职业健身教练遭到健身会员的投诉的现象时有发生等。有些一线在岗职业健身教练缺少与健身会员的语言交流和朋友般的亲近沟通,态度生硬,对健身会员来俱乐部健身想要达到的目的性不清楚了解甚少,因此出现在指导方法上采用一刀切,老一套,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运动量掌握不好和缺少针对性,缺少科学性,往往是健身会员健身效果反应不理想,质量不高差强人意。甚至以我为中心不顾健身会员的个人心里感受等,丢失了一名职业健身教练在健身会员心目中的基本尊重。
3 提高职业健身教练业务素质对策
3.1 提高职业健身教练业务素质的主要途径
就目前看大、中城市的健身俱乐部还是比较认可国外健身培训机构资质认证“证书”。国内的培训机构是每期参加培训学员多,有的是公益性。多数健身爱好者主要是通过自学形式来获得专业知识,如;街边的报刊,书店的专业书籍,技术动作跟身边形体好的(肌肉比较发达)学习,有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等。少数健身俱乐部也有自己的培训组织其所获得培训资质认证“证书”俱乐部内使用,不被其他俱乐部同行认可和采用,近几年我国在实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体育行业”的各个项目培训也在全国相续开展,“健身”项目也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站。
3.2 职业健身教练素质的科学管理
由于过去几年我国的庞大的健身产业发展注重的是健身俱乐部的硬件投入,可以说忽视了健身俱乐部的“软件开发”,即“职业健身教练”。经过数年的市场运营和发展我国的健身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也是国人有目共睹。一些影响行业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对职业健身教练的能力现状及发展趋势要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职业健身教练的业务素质能力。第一,应该加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健身产业的管理和监督,是重中之重。落实现行的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的职业技能专业培训工作乃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职业健身教练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第二,根据现阶段我国健身市场职业教练的整体素质而言参差不齐,各项法律法规,培训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抓好落实。建立和完善职业健身教练上岗培训机制,抓好质量处理好“证书”和专业技能的辩证关系,不能有重“证书”轻专业技能现象存在,做好职业健身教练持“证书”上岗工作的大力推广和普及工作,提高认识加大宣传,保证各类健身培训资质认证“证书”的“含金量”。
3.3 建立职业健身教练综合素质能力评价体系
对营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要进行积极的制度性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好健身俱乐部的职业健身教练与健身会员背靠背评估,可采用会员的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反馈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的职业健身教练行业制度,具体工作流程等,尤其是对会员健身效果的调查以及一个周期的效果要形成书面文字等,真正让广大的健身会员满意。特别是实行健身俱乐部与健身俱乐部之间在应聘职业健身教练标准应该相对统一,标准一致等。树立政府行业监管下的权威性,把好职业健身教练培训的质量关,避免一“证”定终身,建立职业健身教练定期培训制度。尽快解决和减少健身市场职业健身教练“证书”率的虚高问题。另外,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职业健身教练的行业规范,使之常态化让健身行业无序的自然发展状态转变为有序健康的发展状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职业健身教练必将成为21世纪的比较热门职业之一,给青年人选择就业平台。
(2)做好职业健身教练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由政府行业部门定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
(3)只有抓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的综合素质提高,才能推动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产业的稳定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把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2 建议
(1)尽快提高我国当前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整体业务水平。
(2)认真执行我国健身教练职业技能培训资质认证制度,抓好落实。
(3)建立职业健身教练培训学员实名注册制度,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行业的监管。
(4)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职业健身教练必须要持“证”上岗。
(5)诸多培训体制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下制定培训大纲,在职业健身教练的资质认证的培训机制上能尽快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王俊.我国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94—96.
[2]张秋生.面向2020年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纲要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陈荣.黑龙江省健身俱乐部经营与销售问题研究[C].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论文集,2008:25—26.
[4]陈荣,等.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资质认证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6):72—74.
[5]肖文,等.体育服务业的供需结构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5(4):29—32.
按照会议安排,刚才教育局、文体旅游局、广电中心的负责同志就各自部门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谋划与安排,我完全同意,会后请与会的各位同志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教育、文体旅游、广播电视等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年全教育、文体旅游、广播电视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委、政府中心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许多工作有所创新、亮点纷呈,并已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尤其是一些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全新一轮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年全校安工程规划新建和加固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为127981平方米,总投资31472万元,开工率达到100%。择优、分批次安置了2002年以前入学的中师和小教大专毕业生290人;引进、考录、聘用、安置教师共472人,有效化解重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了84%,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了98%,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49%,初升高升学率达95.8%,全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8.86%,同比提高7.7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05个百分点,高于自治区11.69个百分点。全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8.86%,同比提高7.7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05个百分点,高于自治区11.69个百分点。林东一中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二本上线率居全市第三。
(二)文体旅游工作亮点日益增多。年,共组织系列文化活动20余场次,新增草原书屋51家,覆盖全所有苏木镇;图书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皮影艺术被列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政府荣获“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全年共组织了25次大中型体育比赛,成功举办了全第17届那达慕大会;完成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30处,业余体校荣获“全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4亿元;辽真寂之寺(召庙)景区晋升为3A国家级旅游景区;上京辽文化产业园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自治区唯一一家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完成自治区级的申报立项,并已上报国家文物局。
(三)广播电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作为政府年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投资160余万元的白音诺尔镇广电联网工程顺利竣工,该工程解决了哈拉哈达镇、白音诺尔镇和石棚沟林场860户农牧民群众收看有线电视的问题。成立了电影院线公司,电影放映工作准备就绪;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运作之中。同时,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跨越式进展,我的电视外宣位列全市第3位,广播外宣成绩提高到全市第2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各地区、各部门领导班子对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得益于全广大干部职工的真抓实干。在此,我代表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工作领域还有一些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要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年工作安排部署
(一)关于教育工作,我主要讲以下五点意见: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加快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农村牧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善工程。二是继续在资金投入、师资配置、体音美器材配备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不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努力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全教育均衡化发展。三是扎实推进校安工程。年是校安工程实施的第三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里将实施新建项目3个,维修改造项目13个,总建筑维修面积67864平方米,其它续建项目必保完成或者必保完成主体工程。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继续落实“三级联动“监督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凝心聚力,尽职尽责,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共同打好校安工程攻坚战役。四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按照“县城办中学、苏木镇办寄宿制小学、村嘎查办学前教育”的布局调整思路,科学拟定《“十二五”学校布局调整规划》,适度妥善地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年在加快林东一中、林东蒙中、林东第六中学主体建筑的同时,要加快其他附属设施项目建设,为2012年全农村牧区初中整体合并到城镇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认真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做到学前教育抓规范,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办园行为。二是认真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加大义务教育防流控辍力度,落实好民族教育专项资金,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寄宿制学校管理,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三是认真落实自治区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重视高中基础年级教学工作,抓好高三备考管理,努力实现高考一本上线率有新突破,做好林东一中创建国家级普通示范高中工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广泛开展与区内外职业院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努力拓宽就业空间和就业渠道,做好华夏职业学校创建“全国千所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工作。
3、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一是深化教育改革,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二是要进一步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中小学要结合新一轮课改,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教法改革和学法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借助我部分学校加入“全国名校共同体”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与市内外、区内外名校合作与交流,实施内引外联,突出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多元化的办学特色,推动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四是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新的用人机制规范用人制度,建立起优化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机制,使公开、公正、公平、择优聘用真正体现在人事管理各个环节。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是以实施绩效工资为突破口,针对在编在岗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完善教师综合考评制,优化教育人力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教师流动和激励机制。二是开展师德先进评选活动,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扩大优秀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影响。三是要重视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落实和保障各方面的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舒心教书育人。四是要加强城乡对口帮扶和支教教师的管理,通过城乡对口帮扶、送教下乡、教师支教,促进农村办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5、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一是坚持规范办学。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及招生管理等有关规定,努力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小学减负、初中减压、高中增效、职教强能”的目标。二是坚持德育为先。要切实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坚持教学改革。要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四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工程,继续开展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五是加强体艺工作。要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万名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落实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让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强身健体;要强化学校艺术工作,注重特长生的培养,注重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走特长发展之路。六是加强安全工作。要紧绷安全这根弦,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配好生活老师,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二)关于文体旅游工作,我主要讲以下四点意见:
1、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是力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覆盖全所有苏木镇。二是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精心组织好节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三是以发展为主题、以规范为手段、以繁荣为目的,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2、组织多种体育活动,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一是在积极争取农牧民健身工程项目的同时,加快编制全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重点抓好业余体育基地、网点校建设,为区、市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三是围绕全民健身宣传周、全民健身日,做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组织好各项比赛。
3、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努力做大做强辽文化旅游产业。一是重点推进望京阁续建、辽祖州祖陵防洪工程和看护房建设、辽上京遗址考古挖掘、召庙和美丽图坝旅游景区二期开发、京都国宾馆续建等项目。二是积极谋划辽上京遗址公园、辽祖州祖陵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争取早日立项报批。三是不断加大对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的指导、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努力营造健康、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
4、积极谋划,全力展开,扎实推进上京辽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学习借鉴等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左实际,将辽上京遗址保护与考古展示相结合,将林东城区改造与辽上京遗址及周边环境利用相结合,将林东城市建设品味与辽文化相结合,全面打造“大辽皇都、契丹祖庭”辽文化品牌,大力实施辽上京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重点推进1号、2号地块的开发建设的实质性进展。
(三)关于广播电视工作,我主要讲以下三点意见:
1、全面加强内外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基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围绕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大内外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我的知名度。
2、进一步加强事业建设。一是努力完成乌兰达坝苏木的有线电视联网工作,切实为丰富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好务,努力扩大有线电视覆盖范围,继续巩固和发展村村通广播电视,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二是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作,组织好电影放映员技术培训,保证片源充足,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工作目标。三是按照上级政府关于数字电视的有关政策,在考虑各方面意见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整合方案,稳步推进整合工作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3、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强行业稽查、行业管理工作。二是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线路巡视,加强机房管理,确保安全播出事故率为零,实现全广电事业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