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2004年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以来,把我县粮食生产水平推进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使我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增加了优质高产杂交良种的推广,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培训和锻炼了并且提升了农技干部的技能和业务水平,展现了农民的科技种植水平,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粮食增产工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
从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以来,农业种植制度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大力提倡现代化节约密植型农业种植制度,重点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是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水平的有效措施,务川县为了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提出了以农业局为技术指导,(乡)镇为主、农业局为辅的实施单位。
1.实施面积及示范样板点
截至2008年,全县《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年平均种植面积14万亩左右,周边辐射面积3万亩左右。2008年各级各类示范样板点490个,其中县级示范样板点玉米、水稻各一个,每个示范样板点面积100亩,由农业局农业技术干部亲自到地里实施,每个镇级示范样板点玉米、水稻各2个,每个示范样板点面积50亩,由乡镇农技站农技人员负责实施,每个村级示范样板点玉米、水稻各2个,每个示范样板点面积50亩,由乡镇村委干部负责实施。
2.产量
2008年,玉米平均单产为286.7kg,比2004年亩增产37.2kg,比2005年亩增产24.6kg,比2006年亩增产9.87kg(受灾年),比2007年亩增产9.9kg;2008年水稻平均单产为565.3kg,比2004年亩增产157.4kg,比2005年亩增产153.1kg,比2006年亩增产278.06kg(受灾年),比2007年亩增产133.55kg。
3.项目区内品种及管理
在项目区内的玉米、水稻品种比2004年复杂,2004年,在项目区内的玉米杂交品种为“遵玉系列”,品种单一,水稻为优质杂交稻。由于单产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比2004年更高及大田管理要求更严格。
二、发展《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有利条件
1.农民群众有丰富的种植经验
紧紧围绕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农业技术推广者严格按照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技术方案实施。继续抓好《粮食增产工程》这一重要项目,快速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积极推广“少面积,多收入”的节约密植型农业生产模式。
2.发展现代化节约密植型农业具有很好的自然条件
务川县属云贵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深厚,土壤呈弱酸性居多,海拔多数为650-1000m,平均海拔1034m,年均气温15.50C,年日照时数1000h,无霜期280,全县山地气候立体差异明显。这几项气候指标均符合《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发展,特别是玉米需要在海拔800-1000m既高产,品质又好。
3.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具有广阔连片的土地资源
全县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上连凤冈县下接彭水县,仅公路两边连片的田地就不少于10万亩,这对于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和交通方便等条件。
4.《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8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0万亩,粮食总产18万t,《粮食增产工程》项目面积17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6.67%,粮食总产达7.3813万t,占全县粮食总产41%。
三、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务川县粮食增产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发展趋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子市场的开放。
2.从事常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比较低。
3.农民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意识比较淡薄。
四、发展《粮食增产工程》的对策措施
《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步伐,要使《粮食增产工程》更快、更好地在常规农业中起示范带动作用,有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整理开放的种子市场,严格按照《种子管理法》管理市场。
2.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意识,改变其种植模式。
3.大力宣传农业新科技。
4.培训科学田间管理知识,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技推广;条件因子;主因子;综合因子;大农业因子;效应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95-02
现行的农业技术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农业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自然、社会、经济这一有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农业技术在推广中的各种宏观综合效应,将更加有利于科学地运用现有的农业技术,充分发挥粮食增产潜力,促使我国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
1 条件因子效应
任何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农业技术与环境条件相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的增产作用,这就是农技推广过程中的条件因子效应。农技推广中的条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人的主观条件3个方面。
1.1 自然条件
在自然条件中尤以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地理环境等对农业技术的效果影响最大。自然条件的变化,使各项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是同一个模式。为了充分利用千变万化的自然条件,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科学地运用农业技术,充分挖掘农业技术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使之相互协调的增产潜力。
1.2 社会条件
一些社会条件直接影响着一些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这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如化肥的涨价影响农民科学施肥的积极性。此外,科学布局作物种植结构,是一项综合性的农业技术措施。它的实施不仅要考虑自然条件,尤其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该市玉米种植比例过大,从自然条件看,需要调整。然而为保证粮食总产的稳定与提高,暂时又不得不大体上保持现有的种植结构。社会条件对农业技术有制约和促进2个方面,这就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发挥现有农业技术的最大经济效益。
1.3 人的主观条件
主要指劳动者的素质。农业技术是靠农业劳动者去掌握和运用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力资源开发较之自然资源开发更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注意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先进农业技术试验、示范,这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对挖掘农业技术的增产潜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2 主因子效应
农业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诸项农业技术又是互相依存,互为利用的。各项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往往存在着影响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消除这一障碍中起关键作用的某些农业技术,被称为农业技术的主因子。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主因子作用发挥的好坏,就成为左右其他各项农业技术作用发挥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1-2]。农业技术的主因子有如下特点。
2.1 主导性
主因子是农业技术中的主要因子,核心部分,是其他各项农业技术增产作用发挥的前提。如在常遭洪水侵袭的洪涝区,只有防洪排涝工程搞好了,其他农业措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因此,防洪排涝就成为这个地区农业技术的主因子。
2.2 不确定性
因自然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方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因子不同,解决障碍因子的必要农业技术措施也不同。因此,农业技术的主因子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内容。如沿河洪涝区农业技术的主因子是防洪排涝工程,而内涝地是田间排水工程或水田开发,风沙干旱地主要是植树造林、发展植被,坡耕地主要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等。
2.3 普遍性
虽然各地存在自然条件的优劣、生产水平的高低、劳动者素质的好差之别,但作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无论是在区域,还是层次上,都是普遍存在的。
2.4 相对性
影响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与其他障碍因子相比较而言,其具有相对性。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主要障碍因子被缓解而退居次要地位,而某一次要因子又被突出为主要因子。因此,农业技术的主因子也会发生相应的更替。要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变化特点,经常改变战术,不断突出主因子效应。
3 综合因子效应
运用现代技术的农业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生产是诸多因子的综合效应。因此,在强调农业技术主因子效应的同时,更要强调农业技术的综合因子效应。这对农业高产稳产,低成本高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动态的综合
要发挥农业技术综合因子效应,就是要把现有的各项农业增产技术综合组装,配套应用,使各项农业技术在这一综合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达到最优效果。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这一综合体系还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现实生产中往往存在着2种偏向:一是满足于原有的农业技术综合体系,对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对旧体系的突破存在着戒心,束缚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二是人们处于对新技术的渴求,注重于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而轻视了农业技术这一综合体系的不断完善,甚至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如化肥的大量应用而忽视了农家肥的施用。人们宁可花钱买钾肥,却很少积攒含钾量很高的小灰。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在强调某一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兼顾多年行之有效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只有在农技推广过程中使各项技术措施都处于最佳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的综合效应。
3.2 综合体系的配套
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综合体系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某一项新技术的引进或某一技术环节的更新,对整个系统的其他技术或技术环节,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原有合理的技术结构变得不合理[3-4]。因此,在农业技术更新过程中,要注意新技术的综合配套。
3.3 连锁效应
在农业技术的综合体系中,各项农业技术不是简单的堆砌,杂乱的组合,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机的配合,综合的本身就是创造。好的综合体系就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体系中各项技术的综合效应,要高于各项技术独立效应的和。如密植与增施肥料相结合增产效果,要比单独密植与单独增施肥料时两者增产效果的和大得多。因此,综合体系中各项农业技术之间的连锁也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不可忽视的方面。
4 大农业因子效应
发展粮食生产要有大农业的观点。所谓大农业是相对种植业而言的,即包括农、工、商、林、牧、副、渔在内的整个农村经济。各项农业技术措施的增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大农业的制约。因此,我们推广各项农业技术措施的同时,应注意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的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农技推广的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才能使农业拥有经久不衰的活力。
5 参考文献
[1] 韩胜金,张玉秋,班景洋.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装备,2009(3):58-61.
[2] 王丙涛,陶竹林.影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因素分析和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装备,2009(5):59-60.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年粮食的42%和45%左右。尽管我市今年夏粮已获丰收,小麦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但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相对夏粮生产,秋粮生产季节短、灾害多,因此,各县(市)区一定要把抓好秋粮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一件大事,克服重夏轻秋思想,集中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指导农民搞好秋粮田间管理,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
年秋季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强化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示范观摩、高产竞赛等,全面落实以玉米为主的秋粮高产技术措施,挖掘增产潜力,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力争全年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
秋粮生产目标是秋粮播种面积585万亩以上,总产量255万吨,平均亩产436公斤。其中玉米面积465万亩,总产219万吨,平均亩产达到471公斤,涉及5个县(市)100万亩玉米集中生产区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以上。确保全年粮食面积1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80万吨以上(各县市区秋粮生产指标详见附件)
二、落实关键技术措施
目前,市秋粮主要作物玉米已陆续拔节进入穗期,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重点技术措施:
秋粮田间管理。一是科学施肥。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抽雄后补施粒肥2-3公斤(纯氮)保证玉米中后期不脱肥,实现穗大、粒多、粒重、品质好。二是立足抗旱夺丰收。市玉米生长期虽处雨热同季,降水较多,但伏旱连秋旱发生年份较多,要立足抗旱,抓好玉米浇水,特别是吐丝期不能受旱,要视降雨状况,科学浇水,保证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三是综合除治病虫草害。对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田间杂草多的地块,要抓紧中耕除草,并结合除草拔除玉米病株、小株、弱株、杂株和分孽,保持田间合理良好的群体结构。要及时搞好玉米中后期的玉米螟、蚜虫、小斑病、青枯病等病虫除治。四是中耕培土,化学防倒,防止玉米后期倒伏,造成减产。
基础上的一项简便且效果显著的增产措施。市玉米收获期普遍偏早,品种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据专家测算和田间种植实验,市玉米每晚收获一天,可增产6-8公斤,若玉米收获期由目前的9月15日延晚一周以上,每亩可增产玉米35公斤以上。目前我市玉米品种、种植模式、农机化作业水平等已具备了推广玉米晚收的条件。按省统一部署,今年我市玉米晚收技术推广面积要达到玉米面积的三分之一(160万亩)以上,增产玉米5.6万吨。
机械化作业。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市种植模式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提高我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水平,扩大玉米机收面积。
各项防灾减灾措施。目前各类自然灾害较多,对秋粮生产的威胁很大,各级要建立完善科学预测预报和防灾机制,针对八、九月份可能出现的暴雨、大风、干旱等不利气候,及时向农民防灾减灾信息,指导农民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三、完善各项服务措施
要组织技术人员组成宣讲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宣讲活动,特别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玉米晚收技术,动员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种植形式,大力推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一体化栽培技术措施。各县(市)区要把“两晚”技术作为今年首推技术,一是市、县电视台开展专题讲座,黄金时段向农民巡回播放。二是要开展技术人员包乡、包村活动,明确目标,责任到人,确保以玉米为主的秋季粮食各项增产措施落到实处。
展示示范田。各县(市)区要选择交通便利、生产条件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的玉米集中产区,建设示范方田。各示范方分别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生产目标、管理措施和具体责任人,并在玉米生长后期组织本县(市)区现场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没有潜力,增加化肥投入又受到环境和成本的抑制,依靠资源驱动的传统粮食生产体系难以为继。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分析道,“在目前粮食单产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只依靠一个品种,某一单项技术,连续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单产是不现实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技术集成、协同攻关,建立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农科院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重点,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以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综合支撑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技术发展需求,结合全院实际情况,通过与全国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大联合、大协作,构建成熟配套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全国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技术保障。
陈萌山介绍说,中国农科院启动粮食增产增效模式研究示范,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突出需要:第一,体现了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落实关于粮食问题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高起点上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科技必须走在生产的前面,中国农科院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不断支撑粮食增产;第二,体现了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中国农科院要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领中国农业科研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服务;第三,体现了贯彻农业部高产创建工作部署的需要。中国农科院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做好技术集成和推广工作,更好地挖掘科技潜力,探索适应农业生产现实要求的技术模式与发展路线,为农业部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提供技术储备。
集成8项关键核心技术 实现玉米种植增产增效
据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在黄淮海主产区的山东德州、安徽阜阳和东北主产区的内蒙古通辽等地,共建立了5个66.7万平方米以上面积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示范方。其中,在德州武城县开展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示范,集成组装了两套技术模式:一套是“超高产攻关模式”,即“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另一套是“大面积生产模式”,即“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
在德州武城县武城镇千亩玉米示范区观摩现场,项目组专家一一介绍了良种包衣、科学播种、叶面施肥、统防统治、化控防倒、辅助授粉、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等8项配套核心技术以及科学播种“抢时、灭茬(贴茬)、宽窄行、测土配方、三位施肥(条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密植播种”等6项技术措施融合的应用效果。
经专家测产,该示范区的6670平方米超高产攻关模式示范田,今年玉米每667平方米产达到1056千克,比常规生产增产300~400千克;66.7万平方米生产示范田,每667平方米产量达到850千克,比常规生产增产150~200千克。
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说,这两套种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简单、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学,能够推广,效果明显。
以“中单909”优良品种为例,该品种是由黄长玲育种团队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为目前国家主导品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约达30千克。
当被问及喜欢哪些技术时,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不假思索地说道,“宽窄行密植播种,简单易学,增加了种植密度,产量可提高一二百千克左右,这可是不小的数量啊!”
这两套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玉米产量,而且也使玉米种植户见到了效益。黄长玲算了一笔账,玉米种植从播种、浇水、施肥、统防统治、收获等环节都实行了机械化,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每667平方米比传统种植方式可少用5个工,仅此一项技术就节约种植成本400元。再加上其他增产减损带来的效益,“超高产攻关模式”种植可增收800元,“大面积生产模式”种植可增收600元。
李庆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他已经和社员们商量过了,明年全社推广使用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将从33.35万平方米扩大到133.4万平方米。
在得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得到当地种植户的认可后,陈萌山说,在德州农业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的前提下,实现每667平方米产量超过1000千克,增收800元,确属不易,为探索再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德州武城玉米增产增效示范带给我们三大启示,第一,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成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靠单一品种、单项技术,是难以做到的。
德州玉米示范点集成了院属作科所、植保所、资划所、农机化所4个研究所的技术,还结合了地方现有的技术,实现了八项技术的配套和六项技术的融合;第二,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约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持续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做到增产增效并举。德州玉米示范点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化、适度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实现了人力节省,每667平方米减少5个工;第三,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技术、政策和行政措施相配套。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灾害情况,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并及时推广普及抗灾减灾技术,把技术、政策、行政措施融合起来,把技术的作用最大化。
玉米单产挖潜空间巨大 集成创新将向更高目标迈进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去年种植面积与总产分别达到3515.09亿平方米和2.18亿吨。但需求增长也更加迅速,供求压力逐年加大。未来如何加速玉米发展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资料显示,玉米作为碳四作物,理论产量远超1000千克,增产仍有潜力。“我国在玉米品种和生产技术上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黄长玲非常自信地说。
水、粮食和石油,被当今世界公认为是三大战略资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实践的总结,是水利与农业、水与粮食关系的最好概括。建国以来,我国积极发展水利事业,促进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明显提高。但也应看到,确保农业用水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消耗日益加大。联合国30年前就向世界发出警报,“供水不足将成为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面对国际粮荒的严峻形势,要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必须建立粮食稳定增产的水资源利用保障体系。
一、扩大灌溉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水资源。有关分析表明,在影响粮食增产的众多因素中,灌溉面积的增长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总耕地的7%,但我国的灌溉面积却占了全球灌溉面积的21%。我国80%的粮食由灌溉面积生产。调查显示,在日照充足的黄淮海地区,由于天降雨水不足,粮食生产的发展更依赖引水灌溉。灌溉地与非灌溉地的粮食单产比,黄淮海地区平均为2.755∶1,而长江、珠江、东北诸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分别为1.779∶1、2.243∶1、1.611∶1、2.243∶1和1.985∶1,黄淮海流域地区单产相差最大。可见粮食能否稳定增产与粮食种植灌溉面积息息相关。如能将有效灌溉面积提高25%,即可保证我国粮食增产1.5亿吨。
二、高效节约用水,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1/4。多年来,水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目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粮食增产的一大制约因素。我国农业生产中习惯采用大水漫灌,灌溉中至少有一半水会浪费掉。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半个世纪前,世界先进国家就开始采用节水灌溉。以色列水资源严重不足,由于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高达0.9,很好地解决了农业发展与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农业节水的潜力很大;据估算,如果2030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7,我国可节水1200亿立方米。用这些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能使粮食增产1.6亿吨。提高水利用率,一要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措施来抓,广泛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方法和节水设备,变传统的漫灌为先进的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2/3。二要高效输配水,根据效益优化原则,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三要因地制宜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推广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四要综合运用工程、管理、经济和行政手段,形成和完善节水机制。
三、治理洪涝灾害,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水对粮食生产,有水利的一面,也有水患的一面,水患的一面就是洪涝灾害。虽然我国是贫水国家,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造成了非旱即涝、北旱南涝或南北同旱,对粮食高产稳产的影响很大。有资料显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水涝成灾率高于旱灾。例如,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由于淮河上游伏牛山区位于西伯利亚冷气流和太平洋暖气流频繁交汇处,是自然形成的季节性暴雨区,易使淮河流域涝害频发,给下游大片良田造成减产。目前,就涝害而言,长江因三峡工程而“百年一遇”,黄河因小浪底工程而“千年一遇”,而淮河依然“年年有小灾,三年一大灾”,上游拦蓄能力、中游行洪能力、下游泄洪能力仍然不足,低洼地易涝问题突出。因而我国必须加强农田的防洪排涝,提高农田的防洪排涝标准,制定更合理的防洪排涝方案,并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回灌补充地下水,变害为利。
四、治理水环境污染,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目前,粮食和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增多,河流污染严重。其次是与水污染密切相关的土壤污染。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大量施用使水环境不断恶化。三是用污水灌溉良田造成二次污染。水污染,造成土壤板结、碱化,降低作物特性,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并导致农作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积累,农产品中残留增高,对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科学施肥施药,但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节肥节药空间相当大。治理农业水环境污染,还需要形成城乡一体的节能减排格局。要努力杜绝伴随产业梯度转移可能带来的“污染转移”。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要统筹做好防汛、防旱、防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粮食和农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