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物流业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菜鸟物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G3198.2016.07.018

1我国现代物流的现状

1.1何谓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基于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各个方面,并且结合供应链管理技术,从而为顾客提供多功能、集成化、一体化的便利的服务.与传统的物流相比,现代物流更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逐步向多功能、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1.2何谓菜鸟物流

菜鸟物流是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打造的互联网和物流跨界整合的平台.其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快递效率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质和便利的服务.

1.3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必然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与传统物流业相比,现代物流业逐渐向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的物流管理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物流市场也吸引了大量的跨国物流公司的入驻和投资,这为我国的物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快速并且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物流业相比,我国现代物流业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信息技术方面都相差甚远.

2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封闭滞后

现代物流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获得优势竞争的重要因素.虽然与传统的物流模式相比,现代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信息应用技术逐渐得到重视,然而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完善,信息一体化水平低.从而导致物流效率不高,速度慢,服务水平低.

2.2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速度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航空枢纽、新干铁路线和沿海港口等各种基础建设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专业化的设施.据统计,我国物流园区最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经济地区,高达100多家.与沿海经济地区相比,西北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物流园数量相差甚远,不超过70家.由此可见,我国物流园区沿海和内陆地区数量相差较大,发展较为不平衡.中国现代的物流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水运、公路和航空为主.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落实,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建设有了大大的发展和完善,但是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标准化建设滞后,这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物流的发展.

2.3现代物流业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分析

我国现代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首先,我国现代物流业相较于国外现代物流起步晚.我国各高校开设的相关物流课程不完善.其次,我国培养现代物流的人才与物流经济市场不相符合.现受过正规培养的人才在实践上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还相欠缺.三、我国从事物流业工资薪酬过低,使得人才得以流失.

3菜鸟物流模式分析

菜鸟物流模式是以天网和地网两个平台,以资讯化数据管理、仓储基础建设、骨干网络为三大支柱,以比目标快递产品更廉价的24小时任意达为目标而建立的中国智能网流智能物流骨干网(CSN).天网指的是菜鸟线上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来整合线上的资源.地网指的是菜鸟在线下与各个快递物流企业合作,通过仓库物流和末端配送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天网加地网是菜鸟物流在线上和线下协调统一运行,相互合作来达成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3.1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实现现代物流的网络化和专业化

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网络化产品从生产线下来后,就打上了菜鸟网络电子身份的标志,然后进入各区域指定的仓库中心,买家通过淘宝、天猫或者一号店、当当、凡客诚品等选取商品后,通过支付宝付款后,商品就从仓库中心装运.通过运输干道、配送中心、快递配送员,最终到达了买家的手中.完成这一下单、运输、配送的整个过程中,菜鸟物流运用了条形码技术、电子标签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并且货物自动跟踪、电子自动订货等物流自动化系统来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菜鸟物流通过这些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从而提高了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使产品能够及时有效的送到顾客的手里,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组织内部的网络化.菜鸟模式在线上运用云计算、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来实现与各个战略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

3.2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供应链数据服务,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准确预测

例如,四川的买家在淘宝上购买了杭州某商家的商品,重庆的买家下单后,商品从成都的仓库配送,在24小时之内,商品就从成都的仓库到达买家的手中.这样一个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网购,但其中却包含了对消费者科学的预测、各环节之间相互的协调、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等.而其中首先的是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对顾客的需求进行预测,通过大数据可以预测到西南片区主要的销售种类、销售数量等,在货物上架之前,商品就要运送到成都的仓库,从而当买家下单后,商品能及时地从仓库发出配送到买家的手里.马云打造的菜鸟物流在大数据的反应和处理上就占有了极大的上风,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

3.3建设仓储物流和提供一体化服务来降低物流成本

仓储是菜鸟物流的关键之一.马云通过与政府谈判在政府手中低价拿到地从而在各地建立自己的仓储中心.并且马云与复兴集团相联合,通过复兴旗下的复兴地产在拿地、建设、仓储地产物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来建设菜鸟的仓储中心.菜鸟先后在中国15个城市建立了仓储中心,马云通过在各个城市建设仓储物流并且提供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这样能大大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3.4作为不成熟的第四方物流面临着极大地挑战

通过对菜鸟模式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菜鸟的物流模式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大相径庭.菜鸟物流不是自身去做快递,没有自建的物流团队,它通过整合自己与其他组织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出自己的系统设计.菜鸟物流更像是一个监督者和管理者,而不是一家快递公司.通过菜鸟模式的特征,我们可以知道菜鸟物流其实是第四方物流而不是传统的单纯完成物流服务的组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且起步较晚,而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我国第四方物流在理论研究上都尚未发展成熟,在实践方面是少之又少.菜鸟把众多的快递公司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社会化的仓储资源并向各个制造商、电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商等开放,并实现各个资源平台的信息共享,并且菜鸟物流为各个组织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系统计划.马云在中国开启的较为新颖的第四方物流模式将开启全新的第四方物流的时代.纵观中国的现代物流业,第四方物流多是概念化、抽象化的,与实践是相差甚远.而马云打造的菜鸟第四方物流是一次将概念具体化的实践探索.因此,菜鸟物流作为第四方物流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和考验.

4通过菜鸟模式的解析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建议

4.1提高物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革命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流业需要各个节点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信息的快速、准确地传递和共享.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物流企业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和集成化.另一方面,从物流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各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都是一个物流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都是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物流企业应该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完善信息电子系统.菜鸟物流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在线和线下各部分资源,运用“互联网+物流”的模式,契合时代的发展,并且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现代物流企业要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各个节点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物流成本,实现自身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4.2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实现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电子商务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所构成,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依托于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活动中商品的交换、分配、消费都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而电子商务网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菜鸟物流做的不仅仅是快递,菜鸟物流联合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服务商和物流公司等一起进行协调发展.因此,现代物流不仅仅要想着如何做好快物流,还重视电子商务网络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想要行业的持久发展,就要改变其传统的服务模式,要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3提高对大数据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的各个过程中都包含对众多物流信息的处理和分享.如何在这么多种类和庞大的信息中提取有效得信息就要基于对大数据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马云曾说过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未来能够改变世界的是数据而不是其他.因此,现代物流要提高对大数据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整合好大数据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谋求优势.

4.4政府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和引导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菜鸟的产生也得益于马云在政府的手中低价买到了土地来建设仓储网络物流产业中心,这也使得马云的网络化的物流地产得以产生.这不仅是马云的个人魅力也是马云与政府谈判的结果.政府也应该意识到我国现代物流正是需要政府大力扶持鼓励的时候.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航空枢纽、新干铁路线和沿海港口等各种基础建设.与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相比,我国的交通网大大落后.只有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新型的交通运输体系和仓储系统,才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最为结实的基础和优越的发展条件.

4.5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并且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都的机制和系统都不够完善.基于现代物流的特征和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情况,现代物流急需要相关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支撑.菜鸟物流能否在中国取得成功还要依赖于其核心的创新团队和人才,但是在目前来看菜鸟还是缺乏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这将是菜鸟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国家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要思考如何建设与中国现代物流市场相适应的相关人才,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得现代物流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优化[D].成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

[2]何青,王喜成.国内第四方物流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范文第2篇

在电子商务中,一些电子出版物、物品等可以通过网络以电子的方式直接到达购买者手中,但绝大多数商品仍要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完成从供应商到购买者的物流过程。

在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中,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

1.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时至今日也没有最终的标准定论。在这里,我们总结各种电子商务的定义,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的定义如下:①IBM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企业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②康柏在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是这样定义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业务操作的流程联接”。③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在网络上实现物资与人员流程的协调,以实现商业交换活动的过程。④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它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

有些专家在定义电子商务时,就注意将国外的定义与中国的现状相结合,扩大了美国原始电子商务定义的范围,提出了包括物流电子化过程的第二类电子商务概念:①电子商务是实施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②电子商务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③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购物市场。④电子商务是从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个环节实现电子化、自动化。

1.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

1.3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3.1物流保障生产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1.3.2物流服务于商流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1.3.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我们必须摒弃原有的“重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而忽视物流电子化”的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2.1电子商务流关系的演变与发展①“以物易物”阶段;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③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④电子商务阶段。

2.2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2.2.1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2.2.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

2.2.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

2.2.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

2.2.5柔性化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2.2.6集成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运作模式向社会化、共同化的方向发展,在数据与功能、技术与设备、人员和组织等各个层次上都在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行业需要成为能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以及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以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3.1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多功能化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

3.2现代物流企业的追求目标:一流的服务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3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信息服务,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3.4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全球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物流企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

4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十二五 物流产业 镇江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约占其GDP的10%,中国为18%,而当物流成本降低1至2个百分点,将带来2000亿元左右社会经济效益。按此假设,我国物流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在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调结构、扩内需、促转型”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长期取向的背景下,镇江市“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了“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物流”的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时期使得镇江的物流业取得长足发展。

因此,镇江要在“努力把镇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机遇,加大对本市物流产业的支持与整合力度,否则会贻误发展机会,严重阻碍镇江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甚至是影响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镇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一)镇江物流产业的发展条件

1.镇江现代物流业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从地理优势来说,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运主通道十字交会处,具有江海直达、海江河转运的地理优势。从区位条件看,镇江地属“苏南板快”、“宁镇扬经济板块”,拥有大批大中型中、外加工与外贸企业,物流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巨大。

2. 镇江市政府给予镇江物流企业较大的支持。镇江市政府把“发展物流”作为本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内容,不断加大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现代物流观念与现代物流服务意识,以此促进本市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政策如下:首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目前,仅镇江市区从事物流业务、自身开展物流业务的工矿企业已超过100家。其中,若干企业脱颖而出,成为重点物流企业。此外,在官塘桥、戴家门和丹阳的何阳镇等重要交通枢纽地带,加快大型物流集散地建设;依托产业基础,建设一批专业产品交易市场。其次,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做大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建设一批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基地,通过错位竞争,逐步形成以钢材、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粮食等出口物流为特征的长三角重要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再次,镇江邮政185信息平台已投入运行,依此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正逐步向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物流综合网络发展(李东晨,2008)。

(二)镇江物流产业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发展物流可以优化镇江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由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可知,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而我国能做的就只有不断优化区位优势,以此来吸引外资。而愈来愈多的外资企业在选择投资地区的时候,对于目标区域的物流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物流已经成为衡量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镇江市应该抓住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加大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争取在更高的层次上吸引外资,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落户镇江,从而促进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2.发展物流可以推进镇江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我国当前物流费用约占国民收入的25%-30%,发达国家仅为10%。因此,重新整合现代物流产业有助于镇江市加快物资流通速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镇江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物流可以促进镇江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水平,推进全市经济的发展,还能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不仅是基于物流的发展带给本市人民直接的方便与经济效益而言,更是基于发展物流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当镇江市物流得到根本性的发展时,它能促进全市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与融合,甚至能使镇江物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镇江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货物吞吐量的增长迟缓

从表1看,总体来说,2005-2010年,镇江市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都是逐年递增,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7%、22.7%、16.9%。此外,仔细分析各年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以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柱状图(见图1、图2、图3)。可以发现,相较于前3年的停滞状况,镇江市货运量以及货物周转量在2008-2010年呈稳步递增趋势。但是,由图3可以明显看出,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的货物吞吐量并没有同货运量以及货物周转量一样呈上升趋势,而是遭遇了瓶颈,2009年货物吞吐量只有8800万吨,几乎与2008年持平(陈敏慧、王伟,2011)。

(二)与长三角其他港口相比镇江港发展处于相对劣势

由表2可知,2010年“长三角”各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增速也大幅提升。但是,作为“苏南板块”的成员之一的镇江,其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却显得较低,处于最后几位,比邻近的常州低约55%,比扬州也低约30%;而至于集装箱的完成量,虽然总量并不排最后,但是相较于江阴、苏州等几个邻近港口而言,镇江仍然处于相对的劣势。

(三)港口功能单一

由于历史、政策等现实原因,原本可以提供多种港口服务的镇江港口(如大港等),实际上仅限于办理运输、装卸、仓储等一些传统的物流服务。据统计,这些传统服务的比例占到了9成以上。而临近港口,例如扬州、苏州等,港口服务功能多样化,不仅承办一些传统的运输等物流服务,而且在港口周围建设了一些市场,例如木材、家具市场等。

(四)缺乏创新及先进的港口经营理念

镇江港的管理经营理念比较因循守旧,仍然停留在传统服务上,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及时建立物流创新机制,以提高物流的效率与附加值,由此造成了物流发展的局限与停滞。

(五)企业之间、政企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

在市场经济趋利的目标下,各大企业不善于进行企业间的合作,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岸线资源浪费现象:企业自备的码头较多(如大港、龙门港、高资港等),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所剩无几。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缺乏交流,致使政府的一些政策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能得到落实。例如,政府长期致力于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形成与发展,但是一些物流企业并不积极提高自身的作业质量和提升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也并未改变传统的物流方式,加强创新,以此响应政府的号召。

十二五时期镇江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引进以及培养专业物流人才

据有关人士预测,我国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已达600万人。镇江市物流专业人才更是急剧短缺,已经成为镇江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企业尽管提供了较高的待遇,但引进人才方面效果并不理想,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镇江市应该在加强相关教育、培训物流专业人才的同时,引进高技术物流人员,以此推进本市现代物流产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镇江市要充分利用本市高校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大高校(如江苏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在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同时,培养潜在高素质人才,同时加强与该相关专业教授的联系,为本市科学发展物流产业提供学术、技术上的指导,从而促进本市物流产业的创新。

(三)培育重点物流企业

鼓励镇江市现有传统的运输、装卸、仓储企业通过创新机制,争取向物流配送企业、物流中心转变,做到与时俱进;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增强现代物流服务意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效率;鼓励镇江市中小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企业运作水平的提升;扶植本市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镇江市应选择基础较好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使这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强势战略合作联盟,以此壮大本市物流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强化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由于现代物流涉及多个部门(如相关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内外贸、交通等),因此,镇江市应该在政府起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提高本市的物流管理与运行水平。同时,建议镇江市成立物流行业协会,以民间组织的力量推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争取建立“三位一体”――企业、政府、民间组织――的管理监督体制,大大提高本市现代物流的管理水平。

(五)推进镇江物流业信息化的建设

物流的高效离不开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因此,镇江市一方面应该积极建立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加快物流与商流、信息流的整合,实现“三流合一”。另一方面还应逐步加强同“苏南板块”、“宁镇扬经济板块”等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本市的地理区位优势、政策扶持条件,逐步形成一个效率高、范围广、实力强和影响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钱华明.昔日“小码头”今朝构建“大物流”[N].镇江日报,2010-9-15

2.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立足跨越,着力转型,建设现代化新镇江[EB/DL].2011-9-13

3.李东晨.整合镇江物流资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EB/OL].财经价值中国网,2008-9-30

4.陈敏慧,王伟.镇江市物流产业的发展.[J].中国科技论文,2011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区域协调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17-02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来解决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需要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把握现代物流的内涵与特点

要运用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需要先认清现代物流的内涵和特点。现代物流的内涵是什么?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准确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物流的职能。现代物流是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为目的,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实体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具体表现为: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商品。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手价值,可从现代物流几个突出特点看出:一是专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更侧重于提升物流水平,优化社会资源。专业化物流服务也是工商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保障,同样是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保障。二是系统化。现代物流是由各个相关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的一个系统。而系统化的物流体系既利于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同时也利于区域内跨领域产业链的协同。三是信息化。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四是标准化。现代物流的标准化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无缝衔接,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现代制造业以及现代流通业无不是在标准化下正常运转,而现代物流的标准化则强化了这种正常运转的效率。五是绿色化。这要求各项物流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全局和长远利益,以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面临低碳时代的考验,集约化的现代物流将成为区域经济“绿色化”发展的排头兵。

2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要让现代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样需要准确把握好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涵和主要特征。目前,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王文锦(200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彭荣胜(2007)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义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

第二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战略”。陈秀山(2006)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高志刚(2003)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也有共识。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考虑,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体。同时,从行政手段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种战略或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综合性: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它不单纯指一个方面的协调,而是区域间各种协调关系的总和。复杂性:区域协调发展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的演化行为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作用形式多样;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存在一种特殊性;三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元素之间以及与外界的关系极其复杂。动态性:这种动态过程表现为在区域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之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空间层次性:主要表现为每一个区域系统都可以被划分成若干等级不同层次的子区域系统,同时每一个区域是上一级区域的局部。地域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不同层次以及同层次的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可看出,能提供集约化服务,推进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大有可为。

3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目前,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认为,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能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现代物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我们可以从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两个方面考察。从交易过程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促使物流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大大降低了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以及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从交易主体的行为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促使交易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现代物流业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枢纽城市;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区域物流枢纽城市的内涵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断涌现,物流活动日趋频繁。

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可以理解为与周边城市相比,具有物流枢纽地位的城市,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转换点,是全国物流网络上的重要节点。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业规模较大,是物资的交换中心、存储中心、分拣包装加工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及物流综合配套服务基地。

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是物资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由供给者所在地向需求者所在地移动而形成的,这种移动需要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作基础。一般的,物流枢纽城市是在交通运输枢纽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比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更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的城市。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仅仅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点上的结合和交换,强调的是运输作业的过程。现代意义的物流枢纽城市注重的是在交通运输枢纽基础上的各项物流活动的集成和优化。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是物流枢纽城市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物流枢纽城市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更高层次的发展,对枢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二、区域物流枢纽城市的特点

区域物流枢纽城市是以交通枢纽城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除了应具备交通枢纽城市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各项特点。具体如下:

(1)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①区域或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经济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它为整个区域提供服务,是该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在与他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经济中心城市的性质是由其固有矛盾所规定,并由在区域内担负的主要功能、并显示出与其它城市相区别的独特性来体现。

②区域或国家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运输和储存是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物流过程其他环节的活动,如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情报等,都是围绕着运输和储存而进行的。从物流系统来讲,运输是实现物品空间位置的物理性转移,是创造物流空间效用的;从国民经济来看,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是实现物流系统输送功能的产业。作为物流系统两大支柱之一的运输,是物流过程各项业务活动的关键,在物流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运输成为物流的动脉系统;二是运输是创造物流空间效用的环节;三是运输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速度,发挥物流系统整体功能的中心环节;四是运输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时间,是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点所在。

(2)较高的现代科技发展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系统,从为社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物流活动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分类、包装、加工、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这些环节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既各成体系,又有机协调,形成复杂的物流系统。现代物流系统由于电子商务的影响而具备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新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在物流管理理论上更注重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从而对现代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物流枢纽城市必须具有较高的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才能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交通枢纽城市向物流枢纽城市的转换。

(3)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

物流业具有跨部门和跨行业特征,只有在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下,我国现代物流业才能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利益部门化和地区化弊端的存在,我国在物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协调能力较差。

①管理部门较多,协调性差。物流业涉及交通运输、经贸、外经贸、城市管理、公安、税务、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在对物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因管理之间的体制及机制性原因,造成管理的环节多、管理的差异性大、执法的宽严尺度不一,加之协调性较差,使得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②管理条块分割。目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体制及机制,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从而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条条之间的基于部门利益的分割状态,使得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

③管理层次较多,地方保护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针对物流业发展的统一的政策法规比较少见,但相关的领域分别出台了大量的各类管理法规。这些法规因受到前述管理部门较多、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部分法规之间存在矛盾、重复和缺乏协调之处,加之执法主体多元化,是造成管理无序、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所以,良好的物流产业环境建设是有力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尤其是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的保障。

(4)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作为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设,需要的物流人才是多方面的。既有物流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有物流技术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管理型人才;物流技术人才是指现代物流活动各个作业环节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结构层次必须合理,高素质的一线作业人员、各物流作业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个层次的物流管理人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只有结构层次合理、充足的物流人才,才能保证现代物流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枢纽城市确定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概念和模糊现象。一个概念和与其对立的概念无法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它们是随着量变逐渐过渡到质变的。凡涉及模糊概念的现象被称为模糊现象。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现象,存在着中间状态,并非非此即彼,表现出亦此亦彼,存在着许多无穷的中间状态。模糊性是事物本身状态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指某些事物或者概念的边界不清楚。这种边界不清楚,不是由于人的主观认识达不到客观实际所造成的,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是事物的差异之间存在着中间过渡过程的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是借助模糊数学的一些概念,对实际的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一些评价的方法。具体的说,模糊综合评价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度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评价逐对象进行,被评价对象有唯一的评价值,不受被评价对象所处集合的影响。综合评价的目的是要从对象集中选出优胜对象,所以还需要将所有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排序。所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也将针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给每个对象赋予一个非负实数--评价指标,再据此排序择优。

四、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并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与政策。各地区纷纷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将其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但通常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投资,无法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可操作性差,客观上造成并带来新一轮的资源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区域物流枢纽城市仍需要科学有效的论证和判断。

【参考文献】

[1] 曹文琴,甘卫华.城市物流规划中的物流需求预测[J]. 特区经济,2006,3:3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