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概念
一般来讲,素质是人们在先天的生理结构和习惯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得到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心理状态。由于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都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定义的,因此定义不尽相同。但素质教育都有其共同特点:①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根本素质,培养全面新型人才;②素质教育是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使当代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针对学生的主体优势而提出的教育;③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都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注重个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各项才能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非文学类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中国语言文字的教学;二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今文学知识与学会鉴赏,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爱和兴趣。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深入研究,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高校教育当中,大学语文学习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专业,而非大学语文专业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并不重视,他们更热衷于外语的学习和外语等级证书的考取。另外,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基本上是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学课程为主,很少更新;在教学方法上,以讲理论为主,基本上不太考虑应用性。
三、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高职院校大学生现在的精神人文状态决定了必须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高校的培养教育目标都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教育层面,偏重于科技的学习而忽略对学生情感、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和培养。这种对人格培养的忽视,造成许多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的局限,无法将科学技术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2)大学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动力,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导学科。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典文集以及现代文学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育基础。由此能够看出大学语文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领头学科。
(3)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将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和精神力量的积累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素质教育将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到新的地位。
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建议
(1)改进传统教学体制,完善课程设置。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全球文化不断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的思想体系,因此近几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安排不合理的状况。因此要想改进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完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
(2)重新定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素质培养作用。在日常课堂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识字解意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意志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意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大学语文教学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积极地对高校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探索,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改变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这是实现我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大前提下,大学语文教学才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科学引导学生,积极鼓励学生,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能力教育 素质教育
1978年,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共同倡议下,中断了30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得以重新开设。但大学语文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又没有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程遭遇尴尬。本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与教学对象需求的详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试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一.大学语文的契机与窘境
从中学到大学,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大学语文拥有许多发展的契机:一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受到国家层面及专家越来越高的重视。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此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大学语文相比较于中学语文,无论教与学,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的弊端、痼疾是显然的。受限于书本和考试,语文的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枯燥无聊。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传统道德修养的应试教育,在人格的养成上也是有缺陷的。大学语文在丰富课堂,活跃思维,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文修养上,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与发展机遇相随的,大学语文也面临尴尬处境。窘境之一是从重视到忽视,从主要到次要。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基础学科和主要学科,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都是重要的一科。进入大学后,作为中学语文的延续,大学语文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时比较少,一般就是一个学期(不到英语课的五分之一),主要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设,课程性质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一般是几个小班的合班,在多则上百人的阶梯教室里上课。大学语文虽然还会安排考试,高分虽不易,及格应该是没问题的。从课时安排、课程性质、上课人数多上都能体现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
窘境之二,大学语文教什么?课程名称是对课程本质属性的揭示,作为概念的课程名称应有其相对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的直接语源是“语言文字”(“言 语文字”)。“语文”之“语”指口头语,“言”和“语”所指有异,所谓“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虽都属口语,但涉及交流则多用“语”;“语文”之“文”则指文字,一般指书面语,但深究之,此“文”,包括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以及“连缀成文”的文字,而“连缀成文”的文字通常指文字的一般运用(即“文章”),所谓“集诸句以记事物之状况,表现其意思而使之成为篇段者,谓之文。[1]亦即:语文=口头语言+(文字+文章)。但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学科定义。叶开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实际上指母语)教育思想的最大问题是把丰富的语言、文学内涵抽空,干瘪成一种粗糙语言文字工具。”[2]从“语文”成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之日起,对这一课程争议不断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这也是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明确的主要缘由。于是,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侧重中国古典诗词;有的侧重西方文学;有的侧重语言学;有的侧重应用文写作……什么都可以教,仿佛大学语文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窘境之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为了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少大学纷纷行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武汉大学组建了国学班,东南大学中文系开设了网络课程,湖南城市学院开发了中国大学语文教学网,设有“语文常谈”、“实用写作”、“教研基地”、“名作欣赏”、“在线作业”等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教改研究亦积极踊跃。迄今有关大学语文教改的论文就有上百篇,硕士论文也有15部之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2004年发表在《中华读书报》的文章《“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提出大学语文应“兼顾工具课,突出理论知识性”,打破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与中学语文大同小异),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化史、文学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模式。[3]史灿方2007年《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要求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目的、大学语文如何开、大学语文如何考上,理清大学语文改革思路。他认为大学语文开设目的重在解决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和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背景知识)修养。大学语文如何开上,教材方面,选文要在“精”字上做文章,须注意一要避免与中学篇目的重复;二要考虑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要考虑可读性和效果性。教学方面,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其次是思维能力要培养;再次是强化说和写的训练。大学语文如何考上,应该建立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标准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字词句运用、常用文体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选文内容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说能力等。可以综合测试,也可以分模块测试,如汉语基础能力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语文知识修养测试,或者分书面测试和口语测试两部分。[4]两位专家的教改思路可谓周详细致,虽有差异却都十分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修养性。但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改思路,显然承载太多,要在短短的一学期完成,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国内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乏热烈,但至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仍争议不断,教改效果收效甚微。
二.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尝试
面对大学语文课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契机与窘境,如何抓住契机,摆脱窘境,笔者以为,教学改革不能从教育方单方面出发来制订计划,而要更多兼顾受教育方的需求与接受。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结合笔者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点:大学语文应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开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大学语文不应脱离实际,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爱与美的教育以及哲学教育都是他们感兴趣并迫切需要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也是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内在需求;教学方法上,延续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强调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方式是不受欢迎的,应从以教师为主型转到学生为主型,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几点都鲜明反映了新一代大学生对刚刚过去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厌恶,对未来大学学习的期待,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大学生对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要求以及对中学教育空缺的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的需求。
从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需求看出,对语文人文性的需求远大于对工具性的需求,与专家对工具性的强调形成强烈反差,可见学生对长期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的逆反心理,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脱离语文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大学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依此思路,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针对非中文专业理工科学生主体,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列为全校性公共必修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培养非中文专业人才的语文综合能力素质与人文素养。在短短一个学期时间,目标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简单可概括为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抒情能力、描写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和说明能力五种能力,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奏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文学美学启蒙,引发学生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兴趣,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爱,学会思考人生。
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语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侧重文学美学启蒙及相应的五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五种表达方法,分别为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和说明,相对应的能力即表达感情、表达形象、表达事件、表达理论和表达知识的能力,相对应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以及应用实践。在理论讲解上,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来思考人生与哲学,进行文学美学启蒙,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实践训练上,通过相应的抒情能力、状物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及说明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正确和流畅的表达和沟通,在文学写作及应用写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结构成篇的能力。在道与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同时,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依此思路,教材内容可分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应用写作实践五大部分,每部分体例,大体上,除导入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可分为理论导引和范文解读两部分,并辅以延伸阅读和写作实践。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当然所有内容的讲解都建立在文学篇目讲解的基础上,不会脱离语文的范围,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哲学课。以情感教育为例,理论讲解部分,需解决情为何物、情分几种和如何抒情几个理论问题,对第一个理论问题,“爱是什么”引发的课堂讨论,可以从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千古之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讲解基础上阐发。不同于政治或哲学课,理论部分的讨论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只作引导,不设定标准答案。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将课堂交给学生,一次课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不断深化,变教师唱主角模式为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模式。以审美教育为例,从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美呀,请为我停留”引申出“什么是美的”这一主题讨论,并进而讨论男性美与女性美的标准,在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对哲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作一简单介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自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适当播放音乐、视频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
考核办法上,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加大平时分权重,尤其是出勤、课堂发言、课堂作业情况。可以总成绩为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各占20%、30%、50%来计算。期末为开卷考试,主要为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相应于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需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发言多参与,可要求学生至少发言5次,一次2分,5次就可以拿满10分平时分。出勤分满勤为10分。另外,以课内考核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考核转变,鼓励学生,尤其是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参加各种人文类竞赛或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主持人大赛、新闻摄影竞赛、读书周、话剧周活动等,无论参加还是拿奖都可以加平时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仍鼓励课堂多发言。期中的考核以小组合作分工表演为主,演绎经典影视剧或话剧桥段,通过表演,加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交流感情,也锻炼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注 释
[1]吴瀛中国国文方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
[2]叶开.百年母语教育一直走在歧途上[N].东方教育时报,2013.10.29.
[3]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3.6.18.
大学语文的本质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区别,要有“大语文”视野。“将大学语文课程置于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审视,从教材内容的编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执行等都以传承文化传统、使受教育者接受民族文化教育为归宿。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1]“研究性教学”理念与人类学课程观契合了大学语文的这一性质。大学“研究性教学”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率先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本科生研究性教学”。[2]研究性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涵括了教学时空、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文化人类学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课程研究范式“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通识教育本质非常契合人类学对课程内涵和功能的定义,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主客位视角和文化相对论等理念均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有重要启示。以上三种理念的共性将教学视为深入的研、学、实践,并融入文化体验的过程,对当前教学方法陈旧、笼统、死气沉沉的大学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普及工作,从2010年起将大学语文列为本科通识教育系列公共基础课程,已在所有学院开设该课程,由文学院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笔者在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美术学、广告、环艺和音乐教育等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初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特征相结合
大学语文不能孤立于其他学科,由于其在知识等方面的包容性,在教学中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艺术与文化相辅相成表现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突出文学与艺术的通融,选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诗文,贴近艺术专业的实际。在第一堂课中,笔者首先提出了“什么是大学语文”这个问题,阐述了两个理念:一是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补课教育。二是大学语文是通识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大人文倾向可以涵盖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把文化融进“大语文”。另外,笔者还注重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如在美术专业学生的第一堂导论课上,就“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式启发讨论。我首先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美术是“美”术而非仅止技术;二是有“艺”有“魂”才有美。学生在讨论后,我接着用苏轼的《琴诗》做引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说明了三个艺术问题:一支乐曲的产生要靠人的思想感情、艺术修养和娴熟的技术;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欣赏和创造美,从文化体验开始。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再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不只是技术”的理念,引用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一段话:“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就是技术家。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而是表现着人生,流露着个性和人格的。”[4]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技术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文化积淀、慧眼独具比训练巧手更为重要。通过深入的专题研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突破了原有只关注文本阅读而忽略专业特征和文化教育的模式。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
艺术类专业学生对音、声、画、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强烈的感知和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艺术生专业特色的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大学语文的课堂。关键的方法是将文学与艺术贯通,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想象、剖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文学与艺术通感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拟形象化情境。本校使用的教材是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第九单元礼赞爱情中的陆游的诗歌《沈园二首》为例。笔者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绘画表现出来,你将运用什么手法?学生一致认为是传统的国画手法。笔者进一步追问如何构图,有学生认为应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桥下流水中唐婉若隐若现的身影,以此来表现苏轼的孤寂和悲伤,重在故人已逝的感伤氛围营造;一些学生认为应与江南园林结合起来,园林中秀美的桥亭最能体现这一意境。最后学生们还推荐了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了简略的绘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种文学与艺术贯通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激发其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人物角色体验与扮演。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运用了文学人物体验与扮演法。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庄子《秋水》一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人物体验任务,学生们分组准备了几个简短而精彩的话剧,通过对话、吟唱等形式的改编,将河伯与海神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二者的外形的塑造上也下了很大工夫:河伯谨小慎微,海神仙风道骨,极大加深了对《秋水》主旨的理解。另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与学生进行谱曲、影视作品赏析、多媒体flash展示等多种方法的研学,让师生在研究性教学的氛围中完成生动而深刻的课堂实践。
(三)课外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化考核
高职语文教育的特点与规律
综观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可循。由于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育是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育人这一点来进行的,必须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一点,也就充分说明,高职语文教育必须遵循育人、整体感悟和注重积累的规律来进行。高职语文的学科任务高职语文是培养高职生语文素质的学科,而培养“语文素质”也就是“语文素养”[3]。鉴于高职语文学科教育性质的特殊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其各个因素间就形成了诸多矛盾,如语言和言语、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思维和语感、课堂语言学习和生活言语实践等。王松泉认为语文素养过程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地处理语文学科教育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对语文素养过程中语言和言语、内容和形式、思维和语感、课堂和生活、教法和学法等等各种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正是其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规律的反映。我们将这些规律简称为五律。第一律,语文素养过程中语言教学为言语能力培养服务;第二律,语文素养过程中言语内容的教育为言语形式的训练服务;第三律,语文素养过程中思维训练为语感培养服务;第四律,语文素养过程中课堂言语实践为生活言语实践服务;第五律,语文素养过程中教法为学法指导服务[4]。王松泉的语文素养五律观实际上正是育人、整体感悟和注重积累的细化和诠释。这五个服务都是基于育人这一规律来设定的,而人的情感是连续的和模糊的,因而需注重整体感知,言语的发展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实践中逐渐推进的,因而需要有一个积淀的过程,需要经过积累,才能形成,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语文,当然也同样具有这些特点。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是这样描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看出,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和基础性。当然,这个基础性在职业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它的工具性。发挥人文性引导高职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生的完美,人格的完善,陶冶情操;而发挥工具性主要是为高职生毕业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原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上。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总的来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新教学大纲的制定和重视程度便可略窥见一斑。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依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高职语文课程在各职业院校的开展及教学水平的不均衡发展、过度依赖先进教学手段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语文教学的目的短视,关注功利性结果、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院校自身办学的特殊性等。抛开语文教学水平的不均衡发展不足不说,因为这有其复杂的历史的客观因素。单就过度依赖先进教育手段忽视基本功训练和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说,笔者认为,这是当下高职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破解高职语文教学困境的方法
过度强调依赖先进教学手段忽视基本功训练,这主要体现在高职语文教学普遍不重视阅读及背诵文本等基础性训练,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及背诵。当下的大学教育,如同当下的社会车轮,红尘滚滚,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点子,层出不穷。新鲜炫目的“教育口号”,走马灯似的变换着,调门一个比一个高,甚至超越了教育的某些规律。但是,教育是复杂而细腻的心灵事业,简单化必然带来教育的灾难……技术、资源,自然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丰富,但我们教师的头脑,却成了教育时尚的跑马场,一阵一阵的热闹过后,未留下飞扬的尘土[5]。其实,教育固然需要求变,需要与时俱进,但不能违背基本规律。高职语文教育既然具有人文性的一面,那么内容就与人的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且由于情感是连续和延宕的,这就需要我们去继承,因此,素读经典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列举了十四条经典有别于非经典的特质,其中第三条是这样概述的: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卡尔维诺进一步解说道: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经典作品,有种子的能量!日本人把我们那种私塾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他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这其实就是语文教育规律中的重视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你机器再好,再先进,如果没有优质原料,也是不会生产出产品的,更何况高职生大多基础较差,积累少呢。同理,如果我们不进行大量的记忆,就根本无法进行情感感悟,学好语文也就无从谈起。再看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高职学生自身认知发展规律的问题。现今,不少学者,甚至教师都普遍存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大学学生有自觉性和高素质,不应再强调基础性知识,应探讨高深学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使劲给学生加餐,搞大量“玄虚”。殊不知,这种做法南辕北辙,极大地违背了教育规律和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充分重视高职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危害极大。的确,我们做了太多违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事,恨不得他们一下子就变成全才,语文教学便有这种功利倾向。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成为栋梁之才,拼命讲前沿性学术问题,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和最基本的积累。这样做,只是教给学生一些零散的高深语文术语,没有系统和实效,前脚学,后脚忘,舍本逐末,终究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背诵经典不能解决所有的高职语文教学难题,不能完全根除高职生文学素养低的顽疾,还需要我们这些高校语文工作者继续努力,探寻符合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规律的最佳途径。
作者:赵忠 单位: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人文素质;重要性;实施对策
语文课堂是高职高专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质化的语文课堂必定是氤氲着人文教育因素,洋溢着人文教育气息的课堂,必定是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其气质修养,指引学生走向真善美的课堂。对于高职生来说,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学习的一大任务。而对于教师来说,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地渗透人文教育精神是当下语文教学面临的棘手任务,必须要强化实施。
一、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文教育内涵
人文素质的内涵十分广泛,就其概念,主要可以定义为如下:基于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个体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的,能表现一个人内在品质,且由知识、情感、能力、观念、思想等组成的一种人格素养。从广义上说,人文素质既是人们的一种内在、特有的品质,更是一种外在的人文精神风貌。具体来说,个体的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丰富的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知识具体可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法律、艺术等等方面。(2)对人文思想有独到的理解与看法。人文思想的核心是文化理念,人们要能够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件,提高文化素养。(3)要知晓人文方法。即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中渗透的某种科学的方法。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截然不同,相对来说,前者更强调精确性与普适性。(4)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基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个体人文素质的集中体现。所谓人文教育,即在教育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其人文知识、提高其气质修养,培养其人文精神等等。
(二)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首先,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信息爆棚的网络知识时代,高职生人文素质缺乏已经成为十分普遍且严重的教育问题,具体表现为人文基础知识的缺乏、民族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是非观淡薄、集体主义缺乏,个人主义盛行、精神空虚、心理素质极差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以上现象的发生均是学校与教师不重视渗透人文教育所造成的,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到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已然十分迫切、十分重要。从这一角度上,全面实施人文教育必然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迎合现代教育需求。其次,人文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高职高专语文教材为人文教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健全其人格、提升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磨炼其意志等几方面来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很显然,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意志品质的日渐坚韧、审美能力逐渐提升、人生价值观逐步完善对学生以后的的长远健康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二、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实施中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缺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重要的人文教育学科,而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理应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才有多种方式实现人文教育的高效实施。但就具体情况而言,很多的高职语文教师并没有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价值进行科学定位,这就导致了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教育方向性不强,指导思想并没有服务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人文教育的不重视。而正是由于教师的不重视,高职生不仅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方面不扎实,且审美能力日渐下降,道德观念、人格心理也出现了严重问题。鉴于此,高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明确语文课程人文学科的教育定位,不断通过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渲染,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师个人能力的不足限制了人文教育的实施
语文教师是高职高专实施人文教育的一种主要力量,而语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职高专语文人文教育整体教学成果的优劣。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现状在素质与能力欠佳的语文教师手中正日渐萎缩,于是,人文教育的效果非但不能立竿见影,反而呈现出下滑的教育情状,令人堪忧。在一些人开始对高职语文教育价值提出质疑时,高职语文必须奋力起航,以全面提升教师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途径,改变众人对高职高专语文教育的不公正看法。诚然,教师个人能力的不足表现为很多方面:语文专业知识不够、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未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驾驭能力低等等,这些能力的不足均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文教育的实施得不到最佳的教育成果。
(三)高职高专语文考核体系未能体现人文性
在大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侧重点与中学截然不同,大学语文教育重在“文”,而中学则重在“语”。于是,中学语文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均是围绕“语”展开的。但到了大学,语文教育的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即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文”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于是,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也应逐渐转移到对“文”的教育上来。但事实上,高职高专语文教育评价体系依然注重学生对学生语文字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考察上,而对关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素质”不加重视,甚至绝口不提。这种不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大大削弱了高职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不利于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高职高专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使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等更加倾向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上。
三、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实施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大学语文人文性学科的教育定位
明确大学语文人文性学科的教育定位是高效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各大高职院校应将语文课程定位为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和关键性课程。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审美教育、实施道德熏陶、进行思想教育等功能。这些功能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单纯“说教”式的语文教学方法,而是要让学生在文化经典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中逐渐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高职高专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教师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并懂得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为人文知识丰富、人文精神高尚的,讲节操、讲义气、讲文明、讲正义的新时期、新社会大学生,以不断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其道德情操。第二,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大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素材,这是教师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材料,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元素,以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高尚节操、高尚人文精神、审美价值以及思想情感。
(二)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与教学能力
高职高专语文教师要想提升人文教育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素质高的新时期对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与教学能力十分必要和重要。诚然,任何一个执教高职语文的教师必定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传播人文精神、落实人文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首先,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努力获得更高的人文素养。具体而言,教师要具备人文意识、人文责任、人文教育能力,做到既要“教书”,更要“立人”。即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做到“育人”,这就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人文教育的能力,以强化教育效果。其次,教师要在人生体验中不断丰富自我,优化知识结构。教师的人生体验是宝贵的人文教育财富,教师要善于综合现实社会,使自己逐渐成长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人文道德的典范。最后,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多途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语文教师应多途径巧妙渗透人文教育
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渗透人文教育,是高职高专语文教师实施人文教育必然路径。具体来说,教师主要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第一,挖掘审美因素,提升审美能力。例如,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歌通过多种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教师在《再别康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这些审美元素,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提升其审美能力。第二,探索人格魅力,塑造高尚人格。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彰显高尚人格魅力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挖掘,循序渐进地渗透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第三,探究思想内涵,拓展思想深度。第四,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质。语文文本“文质兼美”,是文化的载体,是精神传播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所蕴含的深邃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学作品值得教师去引导,学生去挖掘。
(四)教学评价应倾向于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实施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评价应更加倾向于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实施,而不是一味地面向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中,对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评价内容少之又少,这不仅不利于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更是降低了学生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度,不利于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素质。鉴于此,构建基于学生人文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和重要。一方面,课堂评价要能够体现人文教育思想。教学评价的方式、内容等要能够为人文教育实施而服务。例如,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在学生洞察与理解本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着重评价学生对该诗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考察学生对该诗歌多方面鉴赏的能力等等,让学生在评价体系的更改中倾向于自身文化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考核评价内容要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由对语文知识的考核逐步转向对整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考核,以此来转变教师教学重点与学习学习重点。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因此,高职高专语文教师应重视人文教育实施,并认真分析当下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施面临的困境,继而通过优化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等实现人文教育成果的改善。当然,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一项繁琐复杂、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学校、语文教师、学生在内的全体高职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透彻人文教育内涵、知晓人文教育重要性,并分析当下人文教育实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高职语文教师一定会对症下药,量体裁衣,采取多元途径实现高中生人文素质的系统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2]武文雯.文化素质教育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问题与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张莹.谈大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3,(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