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核心课程群;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77-02

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工程性很强,其目的是培养在与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管理与决策等工作,或从事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使用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

一、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运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遵循的是先基础后专业,即首先学习“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然后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主要为分离的认识验证型和简单设计型实验,在开设时间上受限于理论课,且实验各课程间系统性不强,极易形成理论和实验实训脱节。对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必要的工程训练体系支撑,平时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往往是独立开设且前后联系不紧密,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很难形成逐步深化提高的工程训练实践技能,无法实现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实训能力的系统化,更无法保障综合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对于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及体系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操作为前提,以工程技术为主,以工程能力为培训的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工程技术和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和自主式的实践模式。因此,我们对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立体化建设体系。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训练包括基础训练、综合训练、提高与创新训练三大层次。

(一)基础训练层次

基础训练层次包括基础的工程实验实训内容,主要涵盖“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有的课程依托信息学科进行实验实训,为学生后续利用信息技术打下基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理论相关的工程基本技能,加深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入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一方面,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的测试、控制元件与系统,在传感器、电力电子器件、电机、简单控制系统等方面受到具体的感性认识与初步训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掌握基于MATLAB、Labview的控制、信号处理、电力系统分析的建模与仿真等,为实际的工程设计与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训练层次

综合训练层次包括一般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训练,涉及应用型和设计型工程训练两大类型,都强调训练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一般综合训练要求能将基础课程与“运动控制系统”、“供配电技术”、“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测控与仪表”等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融合应用。专业综合训练主要涵盖上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对多门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实践,独立完成训练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型和应用型的实践操作训练,具有与电气工程理论相对应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专业性的工程技术能力,加强对电气工程基础操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训练提供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创新与提高训练

创新与提高训练包括一般创新训练和研究提高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电气工程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的实践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已学的电气工程理论知识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知识,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让学生能完成研究分析,自己动手设计训练方案、实验电路、编写程序,并在学习实际应用系统、了解工艺结构、运行调试、分析与排除故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学生竞赛提供支撑。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实践

1.建立有层次的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以更好地优化工程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为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并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地重点对电力电子、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实验实训,并将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融合进来形成实验实训体系。

2.为使学生形象化、立体化的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及各课程间的关系,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设计和研究能力,教师设计和开发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课程群中紧密结合课程知识点的仿真题目和设计题目,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课题的印象。

3.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对于毕业设计选题,需要合理分配方向,提高工程应用型题目所占的比例。在相关开发项目题或者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利用项目驱动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内容尽可能地符合工程实际。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另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产业研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构建“分层次,课内外结合,创新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逐步整合电气工程实践训练课程,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开放创新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方法和新体系,以及多学科基础知识交叉渗透的工程训练教学大平台。

5.分层次采取实践教学方式。基础训练层次,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的认知训练。综合训练层次,是教师设计初步方案,再由学生选择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具体分工,在共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创新研究层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计、自编工艺、自己制作、小组组装等程序,完成从理论设计到产品雏形开发的全开放学习过程。

6.从低年级开始,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与合作企业的实际项目研究。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可以对电力行业相关项目开发过程和各项开发管理规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规范,在较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能力。

7.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相关课程教师间的交流,组织教师对同一课程及前后衔接紧密的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尽量让每一个教师在几年时间内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都能够讲解一遍,使得每一个教师对整个课程群有透彻的了解。坚持“以科研促教学”,鼓励教师参加电气工程学科的相关科研活动,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教师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四、结语

构建了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体系,并对基本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主要内容的,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工程训练方法及其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高校教育工程,2010,(3):71-72.

[2]吕念玲,苏图,殷瑞祥.独立开展实验教学竞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20-22.

[3]桑新民,谢阳斌.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2012,(5):64-69.

[4]赵枝娥,苏小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52-153.

[5]高燕,郑文,刘文洲.强化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47-148.

[6]徐滤非,胡学芝,吴鸿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57-64.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 A引言:在最近的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在电气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相对比较多的,并且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此对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探究分析,能够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过程

人们对电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着比较久的历史,但是在十七世纪,人类才对电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在电发展的历史中,通常出现一些我们较为熟知名人。但是针对世界来说,我们国家在对电研究以及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晚的。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开始转型,对工业控制领域的高效化,智能化,高可靠性,长期连续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此开始,国家将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愈发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国家对与工业化相关的一些专业进行不断地推进和发展,大多数的高校均开设了电气专业。发展到目前为止,电气类专业大多数都是学校中比较强势和必备的专业,同时也是大部分工科院校不可或缺的课程。2.关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入,进而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期待,并且随着我国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发展,也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工业发展当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使其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随着世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是成为了各行各业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工具,并且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行业中,随着计算机的进入,进而使其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通过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进而使其具备了程序编与开发功能,从而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去控制有相关的智能化电气设备,同时也能够更加快速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工业应用中,通过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结合的应用能够建立起更加灵活的控制系统,同时其应用的范围也是更加的广泛,进而很好的满足了工业自动化方面的需求。在电器工程和自动化领域中,随着其不断的发展以及创新,已经是更好的满足了目前工业企业的利润需求,同时也使其从管理到技术方面都变得更加的快捷,进而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成本,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更好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并且其应用的范围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很好的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交流,同时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3.关于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发展的概况3.1关于开放式平台的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外高精尖技术在中国不断地被消化吸收,在电气及自动化领域,各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大量涌现,如西门子公司的S5/S7系列的PLC,罗克韦尔公司的SLC-500,controlLogix系列PLC,施耐德公司TWIDO,TSX,昆腾系列PLC等使得自动化控制的手段更加丰富,方便,快捷,效率也更高。再加上各型高可靠性低压配电器件的大量采用,如施耐德C65系列断路器,NSX系列断路器,LC1系列接触器,LRD系列热过载继电器及ABB公司的各种低压电器大量应用,以及ABB的ACS510/ACS550/ACS800系列变频器,西门子MM430/MM440T系列变频器,及各型软启动器,直流驱动器,伺服控制器等大规模应用,使得被控对象的稳定,高效率,长时间可靠运行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大量普及促使计算机及触摸屏等人机界面在工业控制领域扮演着越来越不可缺少的角色,如西门子的wincc组态软件,罗克韦尔的RSview组态软件,国产的组态王软件等工控机应用软件,使得人机接口变得更加高效,美观,友好。对以上自动化产品的大规模应用,进而很好的提高了电气控制的准确程度,目前在各种有关配套的软件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同时在不同的场所当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进而很好的提高了程序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在电气的领域当中,人机之间的交换已经是成为了发展的主流所在,然而对于用户来说,则是更加容易的去接受,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具有着灵活性以及方便性等特点。3.2现场总线应用以及分布式进行控制的系统建立

由于平台的建立,现场上的一些总线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远距离,大规模,分布式控制得以实现,并且能够对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满足,对远程计算机监控进行实现,不仅使其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让其稳定性得到了不断的提高。3.3 IT技术对电气自动化起着革新推动的作用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对当今社会市场需求进行不断的适应,全球的电子商务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信息技术以及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影响不断的加深,比如:控制仪表,大功率变频器,智能电表等,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不断的监视,对生产过程进行不断的远程指导,故障诊断,远程服务,这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现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地把握。由于微电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智能化器件大规模,高效率地得到应用,不仅便捷,同时还能够对其预定的要求进行精确的表达,节约了时间,成本也在大幅度地下降,有力地推动了自动化产品升级换代。4.关于电气工程存在着的问题第一是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虽然是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其性能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尤其是国产品牌的电气及其自动化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高集成度产品,还有很大的不足,尤其在一些重要领域,关键性控制节点,工程人员还是要优先选用国外产品,导致工程成本较高。第二是目前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并且其开发的环境也在增加,电气工程自动化将会出现各种不匹配的问题,比如数据的传输安全性等问题。在日常中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接口不同器件问题,进而导致信息的传输受到影响,最终使运营的成本出现增加。5.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解决措施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文/罗贤亮

摘?要:电气工程CAD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本文介绍了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优点及模块化教学的实行方案。

关键词 :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改革?技工院校

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创新,以及培养学生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能力,根据当前情况,需要对技工院校的电气工程CAD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的人才。电气工程CAD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绘制,能够绘制电力电气工程图,能用ACE软件绘图等。由于课时紧张、教学任务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通过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由于学生上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所能传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讲课的速率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调查发现,模块化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上课期间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教师也能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该教学方法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能更具专业性地介绍知识点。

模块化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快速性等特点。专业性体现在每个模块就是一次新的课程;针对性体现在教师有效地针对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快速性体现在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针对模块的要点进行讲解。

二、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的实施

1.电气工程CAD课程的意义

这门课程对于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掌握这门课程有助于认图、绘图等,这是对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电气工程CAD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或者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认图能力的培养,企业和工厂招聘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案

模块化教学方案包括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块的划分等几个方面,笔者在这里做详细的介绍。

教学计划是学校基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时间制订的。在制订时,充分考虑了实用性、针对性等,增加了学习实践的项目。

教材的选用尤为重要,好的教材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本好的教材在编写时应该考虑到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

在教学模块的划分方面,对于电气工程CAD这门课程来说,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认识元器件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应用AutoCAD;其次是在学生进行绘图时,对遇到的各种元器件进行讲解;最后就是让学生独立绘制电气工程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类电气图形、符号,要单独分出一个模块讲解这些图形和符号,让学生知道导线和连接件、基本无源元件、半导体管和电子管、电能的发生和转换、测量仪表、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二进制逻辑元件等一系列的图形符号,能识别并加以运用是对元器件认知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模块化方案

模块一:熟悉电气工程图纸的技术要求。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对知识训练的掌握、对技能训练的掌握。

模块二:熟悉AutoCAD软件的操作。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二维坐标点的表示及输入方式、AutoCAD技能的训练、AutoCAD知识的拓展。

模块三:关于常用电气元器件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创建图形表,绘制电阻、电容、电感图形符号。

模块四:对电力电气工程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了解电力电气工程图的基础知识、绘制输电工程图。

模块五:对建筑电气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了解建筑电气图的特性、绘制建筑竖向配电系统图。

模块六:对机械电气控制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了解机械电气控制图的基础知识、绘制C630车床电气原理图。

模块七:对楼宇智能化系统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图纸的布局、绘制可视对讲系统图。

模块八:认识ACE绘图。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认识AutoCAD Electrical、AutoCAD Electrical 2012工作界面,AutoCAD Electrical 2012原理图绘制与编辑。

参考文献:

[1]花丹红.高职AutoCAD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 2006(5).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暖通空调设备及控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作者简介:朱建红(1971-),女,江苏通州人,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张蔚(1977-),女,江苏泰州人,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南通 22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B33、13050653、09034、2010B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0-02

一、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正在充分显示出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特征。以楼宇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为标志的智能化建筑将成为未来现代化建筑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建筑电气自动化领域带来一场深刻变革,为其开拓了充满希望的广阔前景。南通建筑业历来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全省,以“建筑铁军”享誉全国,高资质企业进一步增多。但是,目前从事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施工、运行和安装的专业人员,在建筑电气自动化高新技术方面缺乏严格的训练。高级人才匮乏,人力资源不足。

面对建筑电气自动化高级人才紧缺的局面,南通大学(以下简称“本校”)在建筑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主要渠道方面,改变原先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智能楼宇与建筑电气方向选修的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智能楼宇与建筑电气方向已变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并于2009年正式招生,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定是为建筑行业培养建筑电气自动化复合型应用人才,为长三角城市化进程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即卓越工程师。

该专业是紧密结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独立专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空气调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需求也复杂多变,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既能从事智能建筑设备控制方面的理论设计,又能从事检修、监测、监控等应用方面的实践操作,现场的调试与改进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利用在校时间了解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控制策略与设计方案,并会设计一些简单的控制与综合监控系统。因此专业课程教学手段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的质量。

世界各国都在强调节能减排,空调耗能模式取决于其工作机理,控制策略在能量优化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铸造绿色空调一直是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教学策略改进研究就是要顺应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主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研究。

二、专业调整下课程大纲调整设置

“智能建筑设备及其控制”最早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智能楼宇与建筑电气方向的一门学科方向课,主要包括一些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知识,使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最新科学技术,尤其是通信和控制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开设,原有的培养方案在2010年6月已经被重新修订。学校也对原来的以专业方向定位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相应的课内计划学时数也发生变化,课程内容重新优化组合,原来32学时的“智能建筑设备及其控制”专业选修课变为新专业方向下48学时的必修课“暖通空调设备及控制”。

学校重新修订课程大纲,调整不同知识点内容的讲解学时分配比例,注重跨专业知识点的合理设置,进一步增添设备方面及空气调节方面内容,结合工程实践人才的需求标准,重新研究实验内容与数量,注重实践环节内容设置。

三、课程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而设的电气类专业,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不仅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学习中为以后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的研究与改进,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

1.认识实习环节内容设计

本课程专业性很强,学生缺少对设备形象的了解,在单刀直入式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理解、接受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所以学校在课堂教学前一周必须设置课程实习环节,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空调相关的制造及应用行业,获悉该领域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对人才工程能力水平的具体要求。实习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原有的抽象思维,了解空调的不同用途及型号,认识大、中、小型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培养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如具体到单个系统,可以使学生着重了解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空调机及大概的设备管路结构,其工作的原理与具体的控制技术及待完善的技术与发展趋势。此环节的设置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形象思维,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为即将展开的理论知识讲授奠定基础。

2.理论教学环节内容设计

由于学生原来从事的专业基础课程偏电气方向,所以这个环节的教学必须及时补充一些原来的课程中所未涉及的知识点。但是受限于学时数教学内容又不能太详细,因此精心设计这个环节意义重大,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正常课堂教学时数外,教师每次针对下次课的教学内容,预留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去了解一些流体力学、热工仪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巩固机械制图知识,使其学会读图,了解现有的一些大型空调的先进监控技术,这有利于课堂内容的精练讲解。

课程整体内容分为空调系统分类及基本组成、空调冷热源装置及工作原理、空气处理及其设备、空调水系统、空气温度、湿度调节原理、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几部分,教师对每一部涉及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讲解,涉及复杂控制部分时补充焓湿图的知识点,对自动控制部分及时补充传感器的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分别从检测量与控制量角度以及两者关系详细讲解系统监控原理及结构。

3.实践环节内容设置

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分析现有简单设备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让学生剖析现有控制功能的优缺点,独自设计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学生首先进行系统管路及通信控制网络的仿真模拟,在上位机模拟系统环境进行试运行,然后进行现场设备试运行,进行调试排故,这样能够基本实现设计目标。

4.考试环节的内容设置

这部分内容除检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外,更多的是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本校结合每年注册建造师的一些考试内容,设置了一些自主发挥的题型,着重针对监控设计及实际排障排查能力,设置相关内容进行考核。

四、课堂教学方法及手段改进

卓越工程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很好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积极引导。

1.引进动模及实用助学型PPT,建立情景课堂教学模式

中央空调系统本是庞大系统,成本较高,所以不可能形成学生人手一套设备、亲临其境的实验室教学模式。但如果借助先进的教学软件引进动模系统可以使学生认识所有设备,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教师在相关理论知识点展开前,通过系统模拟仿真图让学生初步认识相关设备,了解其在所属空调系统中的位置、功能,在此基础上切换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可帮助学生做到思维的自然过渡,使其轻松地理解、接受所授内容,做到事半功倍。

2.注重问题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内容相对实践教学,枯燥而抽象,学生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容易进入游离状态。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可以沿用先问题后答案、再讲解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解夏天系统空气调节控制原理时,可以先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如果冷冻水流量很小甚至冻结,房间温度会怎样变化?对制冷机机组工作产生什么影响?由什么原因引起?怎么排除故障?哪些部件易出问题不易控制?如何可靠控制”,让学生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实现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动,默契配合教学活动开展。这种教学策略,相比呆板的直切入模式,教学效果更好。

3.引进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中央空调系统打开、安装、调试本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要有发现查找问题能力,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小到故障的排除,大到系统的改进设计。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必须引进实际工程案例教学。例如,可以用某大厦的空气调节冷热源供应作为案例,从稳定的负荷要求到动态的负荷调整,分析区域温度极端变化的现象,从动态调节控制需求设计入手,要求学生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利用检测环节进行合理的工程再设计。学生课外完成案例设计,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不同设计案例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对系统的不断改进,培养了创新能力。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教改

伴随着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走出了工厂,并在交通、农业、建筑、办公场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作为从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出来的与电子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学科,各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对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高职类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型较强的工作,有限三年的高职高专教育很难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部分高校基础课程开设较多,专业课教学时间大大削减;有的高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很难保证学生理论付诸实践;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做到了理论、实践课程合理分配,由于书本知识陈旧,学生毕业依然难以投入工作生产中。

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岗位相融合的专业实践环节实施体系的建立

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在高职高专这个环境下马虎不得。首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无论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教师课堂面授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同中职教育的区别;然后是学生的自学,这点固然重要,但在高职院校,其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于是就要相应地加强实践类课程比重,通过实际演练操作巩固课堂知识。现在大多院校都能完成以上教学做的系统步骤,但学生为什么依旧无法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技术呢?关键在于教学做的步骤是分立的!那教学做的一体化整合又该如何呢?

就电气自动化专业来讲,教学做一体化整合,并不是网上常见的简单合并削减某些课程,而是把本专业传统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训大纲重新整理,从“三纲”演变到新的“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体系”,这个体系使学生从掌握单项技能逐步加深到掌握综合技能,在三年有限时间内,从简单的单项实训到复杂的综合实训,再从实训逐渐过渡到顶岗实习生产环节,这样学生技能才会从熟练到精湛,同样也使学生完成了校内到校外、学生到员工的平滑过渡。在这个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体系内,按照各种能力分学期逐渐升级,对应本专业学生日后从事各种岗位的目标基础上适时安排相应课程(相关岗位见表1)。这样才算是构建起了新的不同于大众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为培养出适应能力强,专业知识、技术扎实过硬的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环节实施体系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环节实施体系的建立,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施体系见表1。

四、体系的发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