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设计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first, urban design guideline that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 and design part of the main control content; Sec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rea of the urban design guideline actual case, analyzes the region on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With the method of the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the paper i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n how to control and guide the relevant factors, the guide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for the play of certain positive meaning.
Key word: urban design specification control elements empirica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的分类
2城市设计导则的主要控制内容
2.1设计总则的控制内容
2.1.1整体风格控制要素
在充分理解街区特色、历史文脉、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用地的主要性质,提出塑造地区风貌特色的整体要求。当单元内同时存在两类或三类用地功能时,以占地较大的用地类型为准,同时应指出各类型用地的位置和面积。
2.1.2空间意向控制要素
描述单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城市意象,对重要特色区域、地标节点、视线通廊等主要意象元素提出控制要求。包括描述不同区域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地标节点或制高点的位置,视线廊道或景观轴线的方位、走向、对景等控制要素。
2.3街道控制要素
根据城市的交通组织、街道界面性质以及城市道路的不同使用功能,将街道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商业型道路及生活型道路。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分别提出总体控制的要求。
2.4开放空间控制要素
结合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组织和布局规划,对开放空间的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及广场(交通广场和游憩集会广场)进行控制引导。对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进行重点控制。
2.5建筑控制要素
提出建筑群体组合的整体布局、高度、体量、风格、外檐材料及色彩的控制与引导的建议。包括描述建筑高度分布的整体趋势、布局形式、天际线景观及地标建筑的位置;说明不同高度分区的位置及主要建筑类型;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提出建筑风格的总体要求;根据不同的风格分区及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外檐材料与建筑色彩。
2.2设计分则的控制内容
2.2.1街道控制要素
根据设计总则划定的道路类型,对城市道路的建筑退线、建筑贴线率、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及机动车出入口位置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对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关系提出引导性安排。
2.2.2开放空间控制要素
主要包括绿地和广场。确定各类城市绿地和广场的类型,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广场的分类、等级和主要功能,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2.2.3建筑控制要素
包括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外檐材料及建筑色彩。建筑体量控制指对地块内部建筑的三维体量提出控制和引导;建筑高度控制指对高度限制、高度分布、地标建筑位置及天际线线趋势提出控制要求;并对建筑类型和风格意象提出引导要求。
3某地区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1设计总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1.1整体风格控制
规划区内建筑应注重整体空间形态。地标建筑簇群化、建筑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层层深化,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风格。在对现状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切合本片区实际的规划内容,运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景观风貌规划经验,在规划的内容、深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体现出地区的特色与个性。 规划片区主要体现现代人文景观风貌和滨水景观风貌特色。整个风格设计围绕展现现代化生活、工作等文化主题为主基调,以南部片区围绕河流水系打造滨水空间来展开。规划最后形成两条主要轴线,一条为南北向的现代风貌轴,一条为沿河滨水风貌轴。现代风貌轴建筑立面应采用简约、欧式的现代风格,增强可识别性;滨水风貌轴安排休闲、娱乐为主,采取亲水的设计手法,更多的强调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3.1.2空间意向控制
该区作为商务中心和多片居住组团区域。商务中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天际线控制的最高点,是该区域最突出的地方。区域中央南北向的开放空间是最为重要的景观轴线。在规划末期,要保证形成滨河及中央景观轴两条重要的开放空间,实现周边的视线不受遮挡。
3.1.3 街道类型控制
该区街道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商业型道路、生活型道路四种街道类型进行引导控制。
1)交通型道路:该路以快速交通为主,建议减少人行道宽度,并应采取人车分流措施。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40%,商业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50%。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禁止面向交通型道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应面向国道设置。
2)景观型道路:滨河路。该路以慢速交通为主,尽可能为行人提供驻足观景场所。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商业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70%。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宜面向滨河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应面向滨河路设置。
3)商业型道路:禁止沿路停车,将两边建筑红线退缩的铺地与人行道相结合、一并设计与施工,从而增加人行道宽度,保证人行道连贯性。增设休憩设施,在满足车行功能的同时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道路两侧地块沿街建筑控制线长度不超过150米的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90%。保持商业街连续的街道界面。
4)生活型道路: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道路红线距离8-10米,退让绿线距离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
3.1.4 开放空间控制
该区开放空间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与广场用地三种开放空间类型。
1) 公共绿地:主要体现于中心区的综合公园,以及沿河形成一条带状公园,通过各个居住组团的社区公园进行串联,结合商业中心区的专属绿地实施3处街头绿地的铺设。
2) 规划区内设置公共绿地:绿化率高于30%。沿主干路两侧控制15米宽的防护绿带,次干路两侧控制5-10米宽的防护绿带。此外,规划范围内需对沿岸控制25米宽的防护绿带。
3) 广场用地:火车站前广场为主要广场用地,并于商务中心设置一处游憩集会广场。
3.1.5 建筑控制
1) 建筑高度控制:沿水系建筑高度控制在50-70米,高度约18层,站前广场综合区北部高层建筑高度控制在100-150米,南部高层高度控制在60-100米,控制在30层以内,最终形成由河向北的逐渐增高的连续界面,展现规划区的都市面貌和时代气息。沿内部步行系统两侧的建筑高度不宜过高,控制在20米以内,控制在6层,符合空间要求。2) 建筑主要色彩的控制:高层办公以暖白色,浅黄色,蓝色为主色调,裙房建筑以浅灰色、米白色、浅黄色为主色调,以鲜黄色、橘红色等鲜亮颜色点缀,展现站前办公区的时代感及活力氛围。居住建筑以暖黄色为主色调,辅以灰色、褐色,部分小区临商业区可以亮灰色为主色调,以自然过渡。混合区建筑色彩应有所区别,商业部分与居住部分应有明确的界线。
3) 建筑风格:商业、办公采取现代化风格,采用上下统一的处理手法,以平屋顶为主,鼓励增加屋顶绿化,丰富城市第五立面景观,建筑整体风格统一协调,突出屋顶的装饰,强调与周边一致,同时营造满足其标志性地位的特色建筑及环境。高层居住建筑顶部采用适度收分的处理手法,多层居住建筑以坡屋顶为主,建设屋顶阁楼。
4) 建筑材料:商业建筑高层主体建议以涂料为主,展现商业街舒适放松的购物氛围。建筑高度在24-50米,玻璃幕墙在外立面所占比例不宜大于50%,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玻璃幕墙在外立面所占比例不宜大于60%,提倡使用多种形式的玻璃,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新鲜感和立体感,但立面图案不应特别突出。低层裙房可使用浅色石材或者砖块,街墙立面上部外墙应协调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对建筑整体起补充作用。不宜使用大面积反光材料。高层居住建筑主体可使用涂料为主,多层建筑则可使用涂料与饰面砖为外檐材料。应选用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3.2设计分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2.1 街道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商业的地块为例,规定该地块周围主要街道后退绿线距离为10米、建筑贴现率为90%。同时规定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位置设置在该商业地块的主要道路旁,机动车出入口位置位于地块的支路一侧。
3.2.2开放空间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的两个地块为例。规定公园绿地的绿化配置以观赏性植物为主,应有自然形态的步行道路与小型景观广场,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50%;规定道路防护绿地的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80%,沿道路种植当地特色行道树,同时绿化带内种植观赏树木并设计图案花带。
3.2.3建筑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的地块为例。规定该居住地块内新建小高层建筑宜作塔楼后退处理,建筑顶部应适当收分,采用坡屋顶,高宽比不小于2.0:1,宽厚比不大于2.0:1;建筑高度在24米至60米之间;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建筑外檐材料以涂料为主;色彩以暖黄色调、亮灰色调为主导,不宜采用大面积纯色和深色。
4、结语
城市设计导则通过对城市中相关控制要素的理性规定,来指导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对城市整体空间品质、环境品质的提升,实现对城市开发更加合理的控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孔德志.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及控制导则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 高强.城市设计导则对空间形态的控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李洁.控制与引导建筑形态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8.
关键词:城市环境;优化;要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和景观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优化城市环境成为摆在广大城市环境设计、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湖泊、田野、山川、河流、土壤、植被、气候等)是上帝最珍贵的赐予,是构成城市特色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它常常是决定一座城市形象的前提。城市环境优化中的环境设计首先要懂得在自然景观的大背景中处理好土地的自然状态与人工建造物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地自然状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平原地区,其景观特征为平缓广阔,城市建设受自然地形约束较少,城市发展余地较大。环境设计中,可考虑对重点地段地形、建筑群的配置等采取优化措施。如地形上可挖低垫高、堆土成岭等,房屋建筑上可高、中、低合理配置,从而避免城市空间的单调。丘陵地区地形变化大,环境设计中务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灵活布置城市的各种建筑设施。特别是要将山体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图要素。河湖水域地区在优化城市环境中也大有文章可作。水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自然景观素材,可利用水面组成秀丽的城市景色。环境设计和具体建设中自然要素的利用和保护要积极而务实,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山水景观资源,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建设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
2建筑形态
特色鲜明的建筑是一个高品味城市的重要标志。如说到故宫,我们马上会想到北京;讲起古城墙,我们马上会想到西安;谈起广播电视塔,我们马上会想到上海等等。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用色等对城市空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群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建设作出贡献。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大于局部”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其他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建筑设计不应唯我独尊,而应关注与周边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从管理和控制上看,其内容应包括建筑体量、高度、容积率、间距、外观、色彩、沿街后退红线、风格、材料质感等。无论是规划管控中,还是环境景观设计时,都应坚决对建筑形态的设计明确提出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乃至反对什么。
3绿地系统
绿色是城市美的象征。城市绿地可让市民回归自然,更重要的是它还可在平衡城市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环境景观设计中,我们既要考虑此要素的美观,又要让它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作用最大化。树立大绿化思想。有限的绿地难以有效地改善气候和实现生物多样化。城市绿化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以点论点、为绿而绿。需要城乡统筹规划,全面控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绿化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广场、游园等选址不应在市区边缘、过境公路边,要靠近居民区;注重道路绿化的同时重视社区绿化;重草坪更重树木,避免市民饱受暴晒之苦;重视乡土树木种植,避免外来品栽而不活、活而不长、长而不大。环境设计和建设中要让绿地体贴人、关怀人、吸引人、人性化、有人情味。尊重自然和科学。自然、真实就是美。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重取慎舍。突出地方山水特色、植被特色。种植中因地制宜,讲究科学。根据土壤成分,宜酸则酸,宜碱则碱;根据日照时间,宜荫则荫,宜阳则阳;根据地下水位,宜旱则旱,宜湿则湿;根据场地功能要求,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根据水土实际状况,宜土则土,宜洋则洋。在强调常绿植物的同时,注意植物的季节美和多样性,做到乔、灌、花、草有机结合。
4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虽然不是城市空间环境的决定要素,但在空间实际使用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处小小的点缀可以为城市环境增色,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环境设计中千万不可忽视。①要将其放在城市大环境中整体把握,使之与城市总体风格保持一致。还要将其放在所在空间的小环境下考量,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②应结合其功能和布点环境要求,在造型、色彩、比例、功能等方面科学设计,精心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文化艺术品位。建筑小品一般以亭、廊、厅、雕塑、花架、果皮箱等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单独设于空间中,又可以与建筑、百货店、电话亭一样都具有独立的功能。花台、台阶、水池、坐椅、凳等环境设施既可是艺术化的小品,又可以多种功能兼具。总之,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既要满足人们对其装饰性、工艺性的需求,又要满足人们对其功能性、科学性的需求。
5结语
环境的概念很大,本文仅从自然环境、建筑形态、绿地系统、环境设施及建筑小品四个环境设计要素方面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的优化谈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只有在城市的宏观之中注重了环境的优化,在微观上不断地加以修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才能不断地得以改善,不断得以美化。
参考文献
[1]尹东衡.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J].建筑知识,1.
[2]许翔宇.试论满洲里地域文化背景下城市雕塑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整体协调性要素;地域文化要素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59-02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政府逐年加大对公共设施修建的投资,在城市中修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公共设施具体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一,交通系统:城市示意图、路牌、街灯、交通信号、道路护栏、公交车站、停车场等;其二,商业系统:电话亭、邮筒、书报亭、售货亭等;其三,休闲系统:厕所、休憩座凳、垃圾箱、花坛、阅报栏、街头钟、健身设施、游乐设施、公共艺术等[1]。
公共设施犹如城市的家具,是城市细节的体现,公共设施设计不当便会影响整个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而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作为公共设施设计的重点,影响到整个城市空间的视觉形象,同时公共设施色彩对公共设施功能性的完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中强调的是内容传达性、视觉舒适性、整体协调性等方面,色彩设计应通过对色彩的创新设计和灵活应用来满足对公共设施的要求。目前中国色彩设计并不规范,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着色彩污染的现象,大部分是因为过分追求自身色彩的标新立异造成整个城市色彩环境的混乱。一个优秀的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必然是在色彩关系的组织中良好地贯彻、体现了色彩设计的要素。
具体阐述,可分为如下三个要素:
一、整体性协调要素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空间组成的一部分,在色彩设计中要遵循整体城市空间的整体色彩设计规划。通常在城市色彩规划中背景色为自然环境色彩及人工环境色彩,自然环境色彩多指天空的颜色,是城市色彩的背景色;作为背景色的人工环境色彩指主要建筑色彩,道路色彩及大面积的绿化色彩等。城市公共设施在城市中的数量及位置按照人们对公共设施的需求进行排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果色彩与整体不相匹配,或是杂乱无章,势必会造成色彩污染。所以在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中,其作为城市色彩的辅助色,色彩要强调有序复杂性,并非指单一、统一和单调,而是在相对统一整体的色调背景下,赋予公共设施色彩新的内涵,既起到点缀城市的作用,又要与整体城市背景色相协调。如果城市背景色颜色丰富,城市公共设施颜色在设计中就要简单、含蓄,多以低明度、低彩度的色彩为主;反之,色彩运用中可以丰富、艳丽。如图1所示,为彩色座椅,背景色为蓝天绿地,背景色彩简单,在设计座椅是选用了高明度、高彩度的橙色、红色、黄色等色彩,与周围背景色搭配和谐,并在此空间内起到了点缀作用。
图1 公共座椅
二、地域文化要素
在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中,地域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要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城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间,是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沉淀积累形成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代表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每一个地区都有与其民族性文化密切相关的独特的色彩图谱。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时,更要考虑到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包括逐渐形成的传统用色习惯,其他还有社会风尚、传统习俗、、文化艺术等因素[2]。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运用适宜的色彩设计将文化传承,也就是保护一个城市自己的精神家园,防止造成“历史文化的记忆断层”现象。一种颜色,对一个城市来说是一种情感,代表着祖祖辈辈的思想的延续,所以一个城市的色彩设计不仅具有一般的美学意义,而且更多的是拥有深刻的思想含义。城市色彩设计要以城市的文脉色彩为依据,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更要以此为依据,并且在继承中进行创新。
三、人的心理感受要素
人们在观察不同的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人的生理构造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存在许多共同点,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和联想就表现出许多的共性,例如颜色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距离感、涨缩感、愉快忧郁感、兴奋沉静感、疲劳感等。“色调”是从色彩对人产生本能的心理感受来进行定义的,是色彩的一个重要属性。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和中性色调。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调, 象征着太阳、火焰。绿色、蓝色、黑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黑白灰为中性色调,象征着白天、黑夜。 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
色彩与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应用的得当适宜,对人的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使用不当也对人的心理产生消极作用,近年来常提到的色彩污染就是在城市中色彩使用不当造成的。例如红色,使用时常让人联想到太阳,从而感到崇敬、伟大。红色应用适宜会使人感到温暖,但是红色应用不当,观察时间长或是天气环境闷热时,又会让人感到烦躁,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严重的时候还会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又容易引起兴奋、激动、紧张,这样的红色又被看成危险、灾难、恐怖的象征色,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时,红色使用要谨慎,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可将红色应用为点缀色应用于局部。而白色和黑色这两种色彩在城市公共设施色彩应用中也比较普遍,白色给人感觉明亮而纯洁,利用白色可以营造出一种朴素、高雅、真诚的环境氛围,像路灯、垃圾箱等公共设施会采用白色作为基色调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黑色则给人感觉沉稳而庄重,但如果大面积使用黑色时,则会使人产生压抑、抑郁、伤感、恐怖等消极的心理感受。
图2白色路灯
结语
本文提出城市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三个要素:整体协调性要素、地域文化要素和人的心理要素,并从这三个要素展开阐述,简要分析其对城市公共设计色彩设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要素
引言
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影响,或它对生活的环境有怎样的要求,是设计师关心的问题。如今,我国住宅建设和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住房供需矛盾的缓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景观投资费用的增大,现代人的意识从“生存意识”进到更高层次―“环境意识”,居民对居住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人工植物群落设计简单
目前的园林规划设计和方案审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方案规划的构思和立意,忽视植物的生态功能,设计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简单,配置种类少,往往主要的几种植 物就占了总量的70%以上,导致生物多样性低,群落稳定性差,给以后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很少存在生态位相似的物种,即占有相同生态位的物 种不能共存。城市在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时,除了应遵守上述生态学法则外,还应注重植物群落本身的景观效果,特别是林冠线的外型,群落色相、季相等景观因素, 同时还应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功能和绿色理念。
1.2 城市园林建设的意识普遍不高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城市中,由于受到城市发展水平或者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功能性没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只是单纯的注重形式,并没有考虑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1.3 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既能够充分的放松身心,又能够陶冶情操。但是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却缺少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关怀缺失,只是注重硬件设施的设计,却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日常所需,比如遮阳防雨设施,绿化植物的搭配等等,缺少人性化的特点。
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2.1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 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2.2 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住宅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住宅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住宅区中景观汇集的。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住宅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住宅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住宅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2.3 在设计中要讲究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要注重中心地带的景观以及轴线,节点上的层次。除了再设计公共空间时,也需要注重一些私密隐蔽的空间在中间的点缀,各个层次之间注意平缓的过度以及衔接,做出一种密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环境。
2.4 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
为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工作者必须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在充分尊重自然及景观园林地域性的前提下,寻找与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方式,并在设计中对当地文化特色加以利用,以此提升景观园林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2.5 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需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对景观个性化设计不断追求并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对人们口益增多的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伴随现代城市结构的完善,作为一项规模较大的综合工程项目,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设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对园林设计的理念加以更新,注重生态园林设计,并不断进行有效创新,这都为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化提供了可靠地依据。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都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优化绘图设计,并进行模拟城市景观园林的构建,这也是今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6 体现城市的特色
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土质、水质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它是地方环境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不同的地方植物常常还是该地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体现,大量地引种外来植物易对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城市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体现当地的气候环境与植被特色。在植物种类选择上,采用当地特有的乔木、灌木、花草等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对强化城市景观特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己经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努力方向加以明确,将改善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作为发展目标,以此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力度,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苏绍全.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2(03).
[2]韩磊.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沿革[J].美与时代(上),2012(07).
[3]张闺秀.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J].吉林农业,2012(04).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整体结构;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唯清(1973--),女,呼伦贝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延续性――与城市整体结构的联结
1.1地域的融合――城市滨水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联结
城市从最初的聚居地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张,这种扩张沿着交通线进行,而在远古时代,水运是最经济便捷的运输方式,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沿着河道触角状的延展。各种形态的水体,无论江河还是湖海都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城市中区域性的更新将会带来周边地区的变更,其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是城市性的。因而城市滨水空间结构的更新应先从大局入手,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达到地域的融合。
1.2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
城市开放空间不仅是满足市民日常交往的户外活动场所,其重要性还体现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做的贡献。现代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土地开发的利润成为最直接的动力,具有商业价值的城市中心区往往建筑密度,车辆拥挤,致使环境恶化。城市中缺少步行者使用的可供交往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市民主要依赖电话和电脑网络相互联系,整个城市都传染上了孤僻症。当人们被生态极限的警钟惊醒之后,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于自然环境的融合,城市的发展决策中经济和效率不再是唯一准则,用地的划分也不再一味以资源的最有利分配为标尺,城市环境和区域环境的质量品味与地价的升值潜力直接相关。
城市滨水空间是天然的开放空间,其线形本身已具有保持连续性的先决条件,可作为城市开发空间系统的有利载体。
1.3视觉的延续
保持视觉延续的途径,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
(1)利用滨水丘陵地形的有利地势设置景观点。
(2)滨水街区建筑高度分区控制,城市滨水街区的建筑布局和形体设计应有意识地预留视觉廊道通向水域空间,靠近水域的建筑不能阻挡街区内部的建筑朝向水域的视线。
(3)通过大面积玻璃幕墙保持建筑室内公共空间与水域的视觉联系,使室内外空间一体化。
(4)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靠近水边的建筑底层架空或局部透空,形成半公共空间,吸引人的活动,同时也使滨水景观成为视觉焦点。
(5)与城市功能分布相适应,在滨水边缘地带特殊地段,人流密集、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地方,开辟公共广场。
(6)桥是特殊的景观和观景点,通常是滨水景观最具魅力的地方,其地点的选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桥本身的形态都很重要,应慎重行事。
(7)运用人工方法开凿河道将水体引入滨水岸域,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滨水娱乐休闲区和滨水居住区。
(8)结合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和重要开放空间开辟视觉景观通道。
(9)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水边设连续的散步道和绿化林带,改变建筑阻挡水体,人行在街道上看不见水,无法接近水的现状。
(10)考虑从水上或者对岸观赏沿河景观时水域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和谐。此时,防洪提的形态是否妨碍视线通畅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1.4历史文化的活动
保持和突出建筑物及其他历史因素的特色,这是满足怀旧要求的好办法。这些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景观构成因素、区域社会构成、历史建筑物现状、街区人文历史等。城市的广场、教堂及传统的街坊、里弄、寺庙等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场所因子,他们在城市居民的深层意识中形成某种固定的观念,具有重大的凝聚力作用。
2适配性――用地结构的更新
2.1 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用地功能调整
根据城市开发的强度、基地城市化程度和历史价值的差别,城市用地调整分为开发型、更新型、保护型三种方式,城市滨水空间的用地调整也不例外。开发型是将未开发的自然土地、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过程。这一类的开发往往基于城市人口膨胀、用地匮乏的状况,是在现代城市建设理论基础上构建出来,缺乏社会的自然选择过程的影响。
更新型,或称为再开发,是城市空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往往涉及衰落或者废弃的用地功能的变更,伴随着大量建筑的拆建和部分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的改造。典型的城市滨水空间再开发项目是在原有的码头、货栈、仓库等用地的基层上重新建造商业、游览、休闲等功能设施,恢复该地区的活力。
城市滨水空间的用地功能主要有六种模式,即滨水商办金贸区、滨水餐饮娱乐区、滨水文体博览区、滨水居住区、滨水休闲活动区、滨水营运码头区。这几个使用功能的交互组合构成了城市滨水空间用地的基本形态。
现在城市滨水空间用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用地功能单一,缺乏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性的组织和利用,无法满足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化的需要。
(2)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被历史淘汰的仓库、码头占据岸线,水质污染严重,水域无法亲近。
(3)土地利用的空间纵深不足,更新往往只限于水域沿岸的表层,存在明显的片段化的趋势,与周围环境脱节,缺乏区域级和城市级的整体性的城市更新。
(4)在大多数滨水空间的更新项目中,缺乏对旧有环境和建筑的利用意识,改造与保护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处理得不够恰当。
对滨水空间进行功能调整时,应遵循改造与保护并行的原则,把其中部分具有历史传统意义的设施赋予新的功能加以再利用,使滨水作重要的生活场所重新复苏,将有利于城市文脉的延续。
2.2城市滨水空间的更新设计
(1)岸线的共享性。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地形态应力求开放化、公共化,实现滨水岸线的共享性原则。滨水街区鼓励布置旅游、商业、休憩和文体等公共设施,尽量不布置封闭的工业项目,以利于对广大市民开放。在滨水沿线设置连续的绿化林带和散步道是一种有效途径。
(2)立体化设计。立体化的开发强度充分利于地下空间,为滨水空间争取更多的绿化面积,是解决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3)多功能利用。现代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理论,造成了城市用地功能的区域性的单一化、专一化倾向,割断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微妙联系和相互交叉,导致市民户外活动的贫乏,城市整体功能的断裂,从而缺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生机制,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亲水性――营造可接近的滨水空间
3.1护岸和防洪堤
滨水城市为了预防洪水灾害,不得不在水滨高筑堤坝,结构既造成了工程建设的沉重负担,有把市民生活与水体隔离开来,同时严重破坏了滨水的自然生态环境。
护岸设计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安全与亲水的矛盾。在保证防灾功能的同时,规划设计应考虑景观的美感和生态的平衡。
根据剖面形态的差别,可分为垂直型、斜坡型和阶梯型三种。垂直型护岸节约用地,通常只用于河道狭窄的水网城市。其他两种适用于水面宽阔的岸线,有利于保护滨水生态环境,并使水面易于亲近。在不同的滨水环境氛围,城市中心或城市边缘、风景旅游区或城市广场、高原地带或海滨,护岸可采用不同材料建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常见的有绿化护岸、碎石护岸、沙滨护岸、石积护岸、混凝土护岸、碎石贴面护岸等类型。
3.2水的亲近
想把人们吸引到水边,关键在于城市空间与水滨空间之间便捷的交通。滨水设施的设计应让人们很容易接近水和水中的游船。滨水散步道和休闲区也会形成滨水活动场所,令水滨增色,如果散步道采用不同的材料砌筑,将更有魅力。另外,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可以吸引人们接近水:伸出水面的建筑、架空的水上步道、悬挑出水面的平台、面向水域的广场、伸入水中的码头和水边的散步道。
4自然性――自然环境的考虑
4.1气候的考虑
滨水区域的气象条件给滨水空间利用的方法和形态造成很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区气候、季节性变化和微气候。城市所处经纬度、地平面海拔高度、周边地理条件都是地理气候形成的因素,海洋环流则使滨海城市产生地区性的气温异常现象;微气候指由于区域城市化程度的差异和自然生态要素的影响引起的区域性气候微差。相对于城市其他区域而言,滨水空间的形态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气候因素的差别。
4.2水质与生态系统
现在我国城市水质净化工程普遍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管线综合布置,建立污水处理厂。这种工程方法只能解一时之需,“治标不治本”,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设计者应正确建立城市废物、雨水、废土地和其他城市要素的联系,使之变成有用的资源。把生活污水同农业、林业生产连接,既处理了污水又促进了生产,还补充了地下水。水质的净化应采用各种方法综合治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1)生态方法
水质净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研究自然界的水循环,利用生态系统本身的水质净化方法来治理城市中的水,才能融入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体系中,成为和谐的整体。这种方法运用自然资源为原料,投入小,收益大,是水质净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2)维护地方生态系统的平衡
乔木、灌木、攀援植物、地面的植被都是森林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种城市绿化只种草皮,简单追求绿化率的做法根本地违背了建立绿化系统的初衷。滨水绿化林带的培植应从大自然中吸取经验,向立体化发展,使各种植物相互依存,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达到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吸引鸟类、昆虫类等生物回到城市中来,保护自然土壤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微生物区系。而且,城市滨水空间的绿化种植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重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5审美性――景观的形成
5.1景观的运动序列
景观的感受是一个魔方,是不断变换的过程。城市内部的各要素从不同的角度看形成不同的组合,另外,气候、时间、人物的变化也会给城市景观增添变幻的色彩。
景观的感受又是一个运动的连续序列。城市中的空间,外部空间与实体空间,都时时向人们展示一系列运动的过程:时间留给城市的历史遗迹,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同时陈列在城市这个活的博物馆里,这是时间的运动;建筑群暗示了城市经济的巨大推动力,未来将超出现时人们想象力的极限;人的社会交往增添了街道的生活气息;流动的水传送着远方的信息;树丛中的鸟儿歌唱着自然生命的奥秘……这一切都是运动,生命体的运动、信息流的运动,这就是城市景观蕴涵的魅力所在。尤其在滨水区这一城市与自然交接的边缘地带,景观要素具有更加丰富及敏感的内容。滨水空间的设计应抓住这一特点,在运动的过程中把握空间的变迁和建筑群整体性的概念,不断完善环境景观。
5.2景观的层次
在人们的脑海里,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通常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前景――映射着阳光的起伏跌荡的水面上行驶着小船;中景――簇簇浓绿烘托出建筑群的宏伟;远景――无云的晴空、弯曲的山峰、远处建筑的轮廓或水天一色的海平面。滨水景观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景观感受具有层次性。城市的整体意向是一个宏观概念,城市也有性格,性格越明显则越出众。中观层面是街道、广场、林苑、城市中心商贸区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所,包括宗教场所、商业场所、集会场所、游乐场所。微观层面是人所占据的城市外部空间,空间内一切人所能够接触到的物体,自然的水、植物,人工构筑物阶梯、扶手、坐椅、雕塑、地面、墙,这些要素对环境景观产生综合性的影响。
景观的感受是依靠视觉来实现的,因此景观的层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距离使人对城市滨水空间产生层次感:滨水城市意象――滨水场所环境意象。
(1)滨水城市意象。城市意象指城市整体布局形态和结构以及由若干个空间标志节点和大环境形成的空间格局关系。临河城市借助河流在城市中的形态容易获得清晰的都市意象。在滨水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是城市意象生成的主导因素。
(2)滨水场所环境意象的生成。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具体地说是为人的活动服务。要创造滨水空间场所感,最重要的是以公共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举办活动可以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的时候举行某个文化活动;或者引导市民和旅游者参观文物、古建筑、历史遗迹,观赏风景,了解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建筑水上公园、水上娱乐、天然浴场,开辟水上游览线等,融观水、戏水、游水于一体。
6 便利性――外部空间环境的整合
6.1便捷的交通设施
(1)对外交通的可达性。可达性往往以移动时间、距离、便利程度为标准。增加滨水区的可达性,应消除影响滨水区联系的物理,同时注意防止新的物理的产生。鼓励多种交通方式的运用,使步行者、乘公共交通者和乘小汽车者能方便地进入滨水空间,并提供适合的停车场。
(2)交通立体化设计。滨水空间往往是吸引大量人流和车流的地带,交通状况复杂而混乱。立体化的交通组织通过交通的地下化或高架形式解决这一问题。车行交通以及大规模停车场的地下化有力地保证了地面行人的安全和便捷,消除了噪音和废气对滨水空间的行人和绿化的危害,并且可争取更多的地面活动和绿化种植面积,是最常用的立体化交通方式。高架也是一种实现人车分流的有效途径。
(3)滨水空间内部步行系统。滨水空间应建立滨水林荫道、散步道、广场、园林一体化和多层次的步行系统,强调安全性、易达性、舒适性、连续性和选择性,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干扰,以确保步行系统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