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双减政策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双扶贫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4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对校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虽不同于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帮助、治疗和预防,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对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有许多启发意义,其目标是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关于高校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将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与贫困生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也帮助贫困生做好心理建设,从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国家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力度,大学生贫困人群也越来越多地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但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对象范围、资助周期有限,不能顾及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工作的范畴也应包括贫困生资助教育工作。因其本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
1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1.1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落差大
高校资助体系涵盖了奖、助、贷、勤、减、免、补等资助政策。由于各高校对政策的解读不一致,体系理论落实不统一,导致资助体系出现各高校自成一家,相对不完善,资助效果也不明显。一方面,国家资助体系中的奖、助学金的资助面相对比较窄;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能够提供的奖、助学金十分有限,这样就造成了,体系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却“空无一物”,无法落实,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诉求在高职院校资助中显得异常强烈。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落差,这些都需要克服。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不科学
全国省、市和高校相继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办法。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份贫困证明、一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三份材料齐全,基本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通过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分为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其中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都需要盖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街道或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公章。但是大多数家庭情况调查表格或证明的填写都是学生自己填写,相关负责部门盖章,而具体内容相关负责部门是否进行了核查,高职院校无从得知。因此,对这样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真实性,笔者持怀疑的态度。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忽视
经济层面的差距,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负担。其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卑,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傲,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尊感极强,要么是一定程度的神经敏感,带来的后果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极度伪装自我,不敢流露心迹,交际圈窄,不愿意“抛头露面”,情绪化严重等。而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往往忽视了这类心理问题,大张旗鼓地进行资助,伤害部分贫困生的敏感心理,挫伤了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导致有些学生即便得到了资助,仍然不懂得感恩学校和国家,反倒有一定的仇视心理,仇视周围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学生矛盾问题。
2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贫”
2.1 经济贫困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学生总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人数也不断上涨,导致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且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占据其中的大部分。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低收入。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劳动力少,经济来源单一,家庭总收入低,导致无法承担学生基本的生活费、学费。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构成基本分为: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无谋生特长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失去工作家庭、主要靠耕种为收入的农村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长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以打工为主的家庭等。总结来看,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单一、途径十分有限;要么很不稳定;要么是收入来源脆弱。带来的问题就是尽管已节衣缩食,但仍难以缴付高昂的学费。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经济困难。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带来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有些学生生活在西部地区、革命老区等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来到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上学,导致无法承担所在学校高昂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这也是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2.2 心理贫困
高职院校大学生经济困难是表象,深层次进行追究,发现心理贫瘠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2.2.1 失信现象
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了资金的压力,也扩大了受助大学生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无形中也造成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按时还款、不守信、欺骗等失信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入校后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2.2 依赖心理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是奖、贷、助、勤、补、减、缓等资助政策,但是其中却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偿的,另一种是无偿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不劳而获,倾向于无偿的资助体系,对申请助学金、学费减免、医疗补助等政策热情高涨,而对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望而却步,甚至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因为他们习惯了“搭免费便车”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经济的改善,更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贫困,靠自我的能力去度^经济的难关,这种依赖外界直接物质帮助的心理,对大学生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2.2.3 自卑心理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承受着比正常学生更大的压力,一方面有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生活的经济压力,更有甚者,还承受着人际交往的压力。这就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的人际交往,都表现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敢积极主动发言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仅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心理问题并未涉及,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3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扶贫”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有完整的资助体系,对贫困学生的“双扶贫”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3.1 经济扶贫
3.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要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开端,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无法达到最终资助的完善。而认定体系既需要一个基本的指标,作为判断的依据,同时要根据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不可直接死搬硬套。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体系,既要有科学的标准,又要具备可操作性,这样认定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并得到完善。
3.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完善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内容丰富,但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资助形式却不相同。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有偿的资助,它能提高大学生自力更生和独立的经济意识,也能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增强其信用度。国外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体现出,国家助学贷款对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成才有很多的督促作用。因此,我国应提高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和额度,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还款。
3.2 心理扶贫
3.2.1 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是由于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低,社会的信用监督体系也并不完善,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延迟还款、拖欠贷款等恶意行为,大大降低了银行给大学生贷款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3.2.2 心理疏导,势在必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好解决,但是产生的心理问题急需高职院校进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跟踪调查,一方面,了解其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了解其心理状况,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缓解其心理压力,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做到真正的全面育人。
4 结 语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其应利用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让更多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体系 德育功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对贫困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发挥其德育功能,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指我国已建立的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以及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对贫困大学生的奖励与资助等多种资助措施并存的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点。
1.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以及符合人的生活环境的关注和支持。贫困生资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贫困生,其价值诉求以贫困生为核心,贫困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是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价值所在。贫困生资助工作本质上是关怀人性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构建人文关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应该以尊重、关心贫困生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根本特点,以不断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贫困生的伦理情操、完善贫困生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以建构精神家园,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2.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逻辑起点是关照生活。简单来说,生活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简称,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来就要活着。确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人优秀品性形成的本源性途径。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贫困生资助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具有隐性教育特点。即使我们给予学生最高额度的资助,从直接的物质条件上也未必能够彻底改变学生已有的生活状态,但我们仍坚持开展资助工作,并不断从理念、政策、制度、规章、方式等方面提升资助体系的发展水平,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领学生确立一种具有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生活方式。贫困生资助体系对于贫困生的生活关照就是在此环境中获得了它实现德育功能的合法性。
3.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价值期望是优化人生。所谓优化人生的价值期望,就是要促使贫困生内在地认知人生的真实面貌,引导大学生内在的领悟人生的真实意义与真实价值。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化隐性教育方式。若想引领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真实的理解,塑造合理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生命意识,就必须运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方式,而这恰恰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优势所在。资助体系通过物质财富的载体内在表征了一种生命精神,这种生命精神就是人类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生命品质。我们在现实资助工作中应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这种精神,生成这种精神。只要能引导学生形成这种精神,他们就会形成具有人类性、时代性和个性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理解。这是贫困生资助体系优化人生的重要内涵,也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价值期望。
4.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社会效应是道德行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包含的最后一层内涵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于生活中发挥高级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道德教育需要言传身教,而我们一直以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说教。贫困生资助活动作为一种隐性德育方式,无疑符合道德教育的特质,因此能更好地使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生命的一种内在修养。如果高校资助工作人员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很好地加以运用,贫困生的道德行为将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
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运行方式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助、勤、贷、补、减等措施,它们发挥育人功能的运行方式有所不同。
1.通过奖学金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奖学金是向优秀贫困生颁发的奖金,用以表彰和鼓励先进分子。目前,高校设置的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地方政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等为贫困生设立的各种奖学金。这些不同类型的奖学金,都是为了引导和鼓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由于奖学金评比存在着竞争,要想获得奖学金必须依据评定标准来规范和调节自己的言行,这就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事实证明,奖学金制度能调动贫困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提升自我。
2.通过助学金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国家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学费的减免可以统称为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年,发放比例达到在校生的20%,再加上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具有金额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助学金都具有无偿提供、无须归还的性质,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无私关爱。高校应该根据助学金的这些特点,启发、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3.通过助学贷款提高贫困生的责任与诚信意识。助学贷款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在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信用契约关系,即银行基于借款人会按约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而发放贷款,而借款人则在承诺支付本息的前提下获得贷款。助学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资助手段,高校在助学贷款的办理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把贷款和还款作为践行诚信、主动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高校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贷款学生的示范效应。
4.开展勤工俭学加强贫困生自强自立教育。勤工俭学不仅是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心理调适、拓展职业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在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中,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个体人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在组织勤工俭学活动时将德育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德育不再凌驾于生活之上,教育学生正确理解社会。通过勤工俭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品格。
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效果表现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资助活动强化了贫困生的进取思想。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指引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在注重解决学生经济生活困难的同时,在资助过程中渗透开展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等教育活动。挖掘一批逆境成才的先进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真实感人事迹,使身边的贫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促进学生在观念上脱贫,思想上脱贫,从视贫困是一种负担、耻辱转变为视贫困是一种资源、力量,奋发进取,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资助活动促进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随着新资助政策的落实,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加大,一方面,学生物质需求的满足越来越有保证,其结构趋向于丰富和优化。另一方面,学生的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并趋向于大量化和高雅化。贫困生资助体系本质就是对人的关心,对生命的呵护,对人生意义的激发。所以,在资助工作中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树立“人穷志不穷”的意识;要接纳贫困,不以消极的态度回避现实;要悦纳自我,找到自信的立足点。贫困生入校后,往往担心大学的学习生活费用难以承担,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意志消沉,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努力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收获、劳动光荣的健康心理感受;通过评审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提升他们的人格尊严。
3.资助活动提高了贫困生的学业成绩。大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贫困生受教育条件差,知识面较窄,信息量少,部分贫困生学习心理紧张,学习成绩较差,同时又因相对过高的学业期待加重了心理压力。他们因自卑心理产生了挫折感,再加上学习方法不科学,又不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进而形成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双困”局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同时也减轻了其家庭负担,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成绩,掌握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宣传推广优秀贫困生的学习经验,鼓励学习困难的贫困生树立学习信心,指导贫困生改进学习方法,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目标,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贵臣,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2]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强(1975-),男,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2-0062-03
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必备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国外高职教育发展历史长,在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许多切合本国实际的成功经验,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深入研究国内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模式,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相应的建设思路,对提高我国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典型模式
二战后发达国家由于战后经济重建的需要,职业教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区别于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发展模式。就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而言,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各具特色,是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一)“双元制”模式
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的其中一元是指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另一元是指企业,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或2∶8。而且理论教育也注重实用性,与实践联系紧密,服从实践需要。
企业的培训场所包括有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和跨企业的训练工场。实训工场的任务是把那些在劳动岗位上无法传授或训练的技能及相应知识传授给学生,工件不形成产品,纯属消耗。此外职业学校也有教学车间,补充企业里无法完成的实训,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和演示手段。企业的实训教师一般都是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并在完成职业培训后,具备2-5年职业实践的专业人员。实训教师同时还必须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符合《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高水平的师资成为实训基地发挥效用的重要保证。
(二)TAFE模式
这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它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CBET),推行统一的国家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分析有关职业能力,确立权威性国家能力标准,建立相应课程标准,并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承担技术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所获知识能力评定技术能力等级,并采取国际上先进的案例结合情景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学制上有全日制课程、部分制时间课程、工读交替制课程、函授与远程课程以及企业学习日课程。
TAFE学院建有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由于有政府的投资和企业的赞助,实训基地不仅设备数量充足、设施完善,而且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教室里一般摆满了教学用具及一般性试验设备,边讲边练。学生的实训操作教学都在实习车间进行,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种安排方便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提高了教育效率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TAFE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全部是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专职教师至少有三年的实践经验,还需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同时受过大学专业教育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4级职业证书。
二、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
由以上两种典型模式的分析,结合其它发达国家的不同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国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可总结为: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展开,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目的,满足工商业部门大量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标准紧密相关,岗位能力标准则由行业专家、社会或国家结合岗位任务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行业、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培养广泛开展,并有国家法律保障或鼓励制度。实训基地建设中,国家、社会、行业投资比例大,设施、技术先进,与企业水平和生产实际相近,有些直接建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某些阶段的实训教学。实训师资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并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和考核,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准入条件较高,管理考核严格。
与我国实训基地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缺乏,筹措渠道单一;设备不足,配置不合理;功能不全,重复建设;师资实践能力、教学技能不足;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程度脱节等实际问题相比,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体现出了如下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1)政府在职业教育上具有完善的法规政策和资金投入保障。
(2)实训教学设施完备,校企合作紧密,社会和企业对实践教学承担了很多责任和义务,投入和贡献很大。
(3)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并多采用模块化教学,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成相应模块或单元的学习,可以具备相应岗位或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能力。
(4)实训教学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企业,对除专业技能外,同时对于其教学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准入和考核制度严格。
(5)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考核标准统一,执行严格。
(6)在考核标准上具有统一性,但在学习方式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三、发达国家实训基地建设对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和观念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情况与国外有较大差别。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注意如下几点策略和思路。
(1)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政府主导作用一要体现在制度保障上,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引导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正确方向,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投身实训教学,促使社会、企业对于实训教学设施的关注和投入;二要体现在规划组织上,通过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规划,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实现区域统筹,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体现在资金扶持上,不光有政策扶持,还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市场引导则鼓励社会资金和企业以多种方式投资建设或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既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又允许根据市场规律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既可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要,又有利于学校或当地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扩大社会培训的功能。实现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受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任务,没有以就业为导向,沿用过去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高职教育应明确就业导向思想,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办出高职特色。
(3)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
按照社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既重视技能培养,又重视实训教学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既能就业,又能立足一线岗位,持续发展。
(4)推进校企合作,走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下实训基地及实践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在我国复制。我国现行制度和传统下,企业以自身生存发展为主要任务,承担的教育职能很小,不可能象德国一样出资建造并维护一个功能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保有一支专业的实训教学队伍供学生实训教学。政府和学校有限的教育投入也不可能象澳大利亚一样建成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行业办学特色突出,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与企业紧密合作,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规划建设校内与校外互补的实训基地,即一般专业通用性强和关键能力形成的的设备,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而专用性强,尤其是巨型设备,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这可作为目前条件下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5)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准入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相比国外的实训教学师资实力和准入条件,我国双师型称号的取得显得有些形式化。大学毕业生只要从事教师职业,都能比较容易地通过形式上的教育教学培训统考,获得教师资格证。双师标准的另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也较易获得,目前60%以上的双师教师是没有两年以上企业技术从业经验的。这种师资难以真正掌握教学技术和专业技能,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聘请具有实践技术经验的教师,推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打造真正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保证。
(6)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和方式,开发模块化课程
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式教学,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构造模块化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7)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实训教学要建立与企业尽量相同的真实生产情境,实训教学引入企业产品生产。通过产品生产、技术服务创收减耗,提高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建设、运行、再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和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加工产品,加强质量、安全、环保意识,加强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强化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8)探索“双证制”培养的不同方式,贯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实训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使学生获得严格的技能训练,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公认的职业能力标准,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紧缺,而承担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由于实训条件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学生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经验。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加强交流协作,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2]陈伟文,陈廉清.加强数控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3]王建勋,黄立志,李俊芬.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关键词】区域特色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四个对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90-02
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发展主题之一。当前,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加上国家政策的驱动,环保治理投入不断加大,环保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涉及的范围逐步延伸到各个领域,对环保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一、国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规定: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SO2排放量削减8%;NOx排放量削减10%;COD排放量削减8%;氨氮排放量削减10%;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的比例削减2.7%;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随着国家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环保投入的加大,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尚处于市场化早期发展阶段,行业总产值不到GDP的1%,而发达国家环保行业总产值一般占GDP的2.5%以上。显而易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国环保类人才仍将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培养环保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
二、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十四个千亿元产业中的制糖、石化、火电、造纸、水泥、冶金、纺织等是广西的优势产业,也是污染大户。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指出,“我区产业结构以资源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大,排污强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面对这些结构性的污染问题,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把优势产业推向减排第一线,把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 “14+10”千亿元产业体系中,到2020年,节能产业与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18%左右。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促使广西对于生产一线实操性技能型环保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面向有色冶金、造纸、制糖、建材、化工、火电等污染行业的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等岗位。鉴于此,在广西当前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高职教育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将继续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趋势。
三、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
在广西,由于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专业定位有待改善,课程体系改革不很到位,缺乏适合广西区域特色的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相关教材,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实践环节设置不合理,实践内容及手段与生产实践相去甚远,使得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感到不尽如人意。面对用人单位对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实现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的专业改革迫在眉睫。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新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广西区外其他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只能结合广西的区域经济实情,探索出适合广西区域特色的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因此,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开展基于广西区域特色的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个对接”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第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第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第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指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四、实现“四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针对本专业在广西区域内面向的职业岗位,通过对岗位所需能力、知识和素养进行对比、合并、分解,确定合理的项目课程,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制定“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调查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在区内环保公司、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典型企业的环保部门所对应的岗位对能力、知识和素质的需求,由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行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规范融入其中,包括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考核方式、实训条件、师资和教学资源要求等,制定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监测等)的课程标准。
(三)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完善课程资源库。深化校企合作,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实践、理论一体化的优质核心课程,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融入课程建设中,构建以广西区内真实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或项目案例为载体,情境教学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使其更加符合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完善相关课程的资源库建设,实现专业教师辅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功能。
(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材。以广西区内主要岗位群的典型环保工作案例和实际项目为载体,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引进行业标准,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反映到教材中去。通过特色教材开发建设,达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可实施性,让学习者易于掌握,教师易于传授,符合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生产实际的要求。
(五)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任务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利用高职高专校内实训设备,开发以广西区内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实训项目,开展以“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项目引导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对企业技术标准、“工作压力”等体验的实训环境,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教师协同环保企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着重开发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同时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指导书、实习实训任务单、项目引导书等教学资料。
(六)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群,推进校企共育。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群。在建设中,以环保公司、污水处理厂和典型污染企业为主,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岗位为主,兼顾监测、管理、评价等岗位;以确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为主,兼顾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以聘请企业人员指导为主,兼顾专业教师的轮流指导;通过技术支持、培训、实训教材编写、校内授课等合作,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推进校企共育。
(七)转变培养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定期参与全国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库,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条件,开展现场教学,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课程网站、移动终端等学习平台,搭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多方位促进教学质量。
(八)建立“开放、标准、多元”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细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进行评价、监测;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平台,跟踪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轨迹,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信息反馈。
(九)建立“以证代考”、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推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采用职业技能证书、技能竞赛、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尽早适应生产实践岗位的要求。
综上,围绕广西区域特色,构建在高职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四个对接”教学模式和教学进程,促进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技术与手段,开发适应于高职高专本专业教学的特色教材,建立为区域经济服务、“产学研”及就业为一体的企业实习基地群,推动行业标准、岗位要求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进行多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形成既能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又能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找准专业教学定位,确保学生毕业后无须再经过专业培训即可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输送环保人才。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
[关键词] 课程遵循原则;合格;特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 D917.3 [文献标识码] A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平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及特色。工读教育是以教育转化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学生为对象,它是基础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其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南京市工读学校(建宁中学)办学二十多年,在教育转化工读学生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设置上几经调整,满足了不同时期工读教育的需要,学校规模稳定,办学质量一流,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南京工读学校在课程上大胆革新,提出并尝试“文化+活动”工读教育课程模式,学校招生数量多,学生在校思想稳定,呈现勃勃生机。现将当前我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原因、遵循的原则和实施主要内容作一阐述:
一、工读教育课程改革应与时俱进
工读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工读教育从五十年代创办到现在,虽然缺乏全国统一的课程与教材,但从各地工读学校的实践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时期两种模式:一是“半工半读”模式。这是借鉴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办高尔基工学团办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特征是上午文化学习,下午生产劳动,例如南京工读学校劳动类型曾有敲直歪铁钉、拆线头等。此模式从创办初期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校办工厂难办而逐步弱化;二是“文化+技术”模式。以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的38号文件《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为标志,该文件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在当时进一步推动了工读学校的蓬勃发展,吸引稳定了一大批工读学生。例如南京工读学校就开办了空调制冷与维修专业,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随着高中招生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该模式到20世纪末也开始弱化,仅掌握初等职业技术加上年龄小,工读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就业岗位,大多数工读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向高一级学校升学。该课程模式已显陈旧,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愿到学校就读,或者学了初等职业技术而不愿考级,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实施,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读教育不能观望、等待和移植,而应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工读教育新时期的课程模式。全国工读教育内部也已进行着系列改革,破“三铁”(铁门、铁窗、铁锁),换校名(不用工读名称),如南京工读学校改为建宁中学、上海卢湾工读改为新晖中学等,进一步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实行人性化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教育转化工读学生,自发开始了工读教育的第三个时期课程模式探索。南京工读学校依据本校实际,提出并积极实施“文化+活动”课程模式。
二、工读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华中师范大学廖哲勤教授指出:“构成特定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有三种:(1)课程共同部分,即同级同类学校中所共有的课程;(2)课程的不同部分;(3)课程内部特定的课时比例。”工读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应遵循这个要求,工读学校面广量大,在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和教材下,学校在设置课程过程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和遵循的原则有:
1. 政策法规性。工读学校开设的课程首先必须遵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工读学校要按照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这就要求承担义务教育的工读学校必须按照普通学校开齐各门学科,这是工读学校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同时工读学校也要结合地方法规、文件精神来调整课程,其中各地中考政策规定考试的科目、比重也是调整课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2. 水平差异性。一个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他们进校前经常缺课、逃课,甚至很长时间不在校上课,文化基础知识相当差,普遍跟不上普通学校同年级学生学习进度,极个别学生语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虽然工读学校在班级设置上实行小班化教学,尽最大努力地兼顾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但学生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在调整、安排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文化基础,必须降低教材难度,降低文化课教学目标,这是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3. 心理接受度。课程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学生自身的制约,学生的发展有赖于课程的指引,课程的设计也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选择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课程目标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既给他们压力又要保留一定动力;二是知识设计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关系,要难易适度,多少适量。工读学生学习毅志差,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心理上拒绝学习,必须设置适量的课程,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 兴趣爱好性。现代教育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思想,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是课程设计的具体着眼点。工读学生在文化学习上不愿下功夫,初等职业技术又不想学,他们饱满的精力没地方没办法释放,可能产生管学对立。客观上讲,绝大多数工读生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主要兴趣是玩电脑游戏,有网瘾。但是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爱好倾向性,学校可以有意识地挖掘和引导学生的爱好倾向,用课程来逐步培养他们专长,用兴趣爱好培养来吸引、稳定学生,将他们充沛的精力释放出来,同时也能适当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达到该课程设置的双重目的。
三、新时期工读教育“文化+活动”课程模式
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工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塑造合格人才。工读教育在现阶段的“文化+活动”课程模式可以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法制课、文化课、心理健康课、兴趣爱好课,“文化”主要指贯彻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要的文化课程,“活动”主要指利用一定课时培养工读学生兴趣特长,这样构成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体又彰显工读教育特点的特色课程模式。
1. 法制课要“加”(每周课时1节)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工读学校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工读生法律意识淡薄,强化法制教育已成为工读教育的显著标志。法制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法制课侧重学法、知法、守法并且教会学生怎样自我保护以及如何与坏人作斗争。教师可以编写法制教材或开设讲座,系统地结合案例进行讲解。除此之外,学校为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观少管所、戒毒所等警示教育基地,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2. 文化课要“减”(每周总课时29节)
工读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到工读学校除接受专门矫治之外,文化学习应是他们不可忽略的另一个主要任务,不能简单的“一关了之”。国家已明确规定工读学校应与普通学校开设相同的学科,因此,工读学校要开设政治思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晨会、班会课,与普通学校接轨,方便学生的在校学习,打消家长的顾虑,保证初三毕业时能参加地区统一考试,从而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工读学校根据学生文化基础差厌学的实际,在文化课设置上可以坚持“开齐不开足”原则来完成文化课的设置,可以减少一定数量课时。例如南京工读学校针对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怕学难学的情况,三科每周各减少一课时,其它课时维持不变。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文化课时减少的同时必须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俗称“教材瘦身”。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高妙根先生著文指出:“从工读学校抓好文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确实极有必要对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选用予以改革。从教材内容来看,应予必要的删减,最好能有工读学校文化教育的专用教材。”删减教材内容适合工读学校教学实际,在删减中必须坚持两个“保留”:一是必须保留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对人发展必需的基本内容,二是必须保留当地中考政策说明中基础题考试部分内容,其它内容可以大胆地删减,不必过多拘泥于知识点的衔接。例如南京工读学校在南京市教研室支持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幅度达到30%~50%。初二语文上册共30篇课文减至16篇,初三英语第二学期教材因考点太少全部删除等。“瘦身”后的教学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坡度、慢进度”的教学,不急于赶教学进度,让学生真正学点知识,学有所获。
3. 心理健康课要“辅”(每周课时1节)
工读生都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究其根源都有心理认识的偏差和障碍。俗话说,心病需用心药医。简单的政治思想工作,家长和原校老师对他屡教屡败已经失效,工读学校老师只有走进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好恶,才能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认识的误区,走向正确的轨道。学校每周安排专业心理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疏导学生心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从而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如有可能,班主任教师也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培训,加深拓宽心理学知识,洞察学生秋毫,可以大大提高教育转化效率。南京工读学校实行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拥有“两证”即教师资格证书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提高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4. 兴趣爱好课要“长”(每周课时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