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有这么一则犹太人的故事流传已久:有两个犹太小孩,获得一个橘子,如何分配呢?他们采取了一个人切,另外一个小孩选。选好后各自回家了,一个孩子把橘肉吃掉,把橘子皮扔掉了;另外一个孩子则扔掉橘肉,而把橘子皮切碎,和到面粉里,做成橙子味的蛋糕。

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二小孩聪明的进行了公平分配,而之后的做法却不同,二小孩因为眼界没有体现出智慧,没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每天跌宕起伏的股市中也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的市场规则在做到尽可能让投资者感受到公平,但投资者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每个人的盈利模式(价值投资或投机)在理论上都有获得利润的机会,然而“7亏2平1赢”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大部分人的盈利模式都跟市场是有偏差的,不奢求利益最大化,起码的平均收益都做不到,那这种差距是怎么造成的呢?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痛苦或者乐观,完全蕴涵于眼界的宽窄。眼界的宽窄在投资中体现的是投资预期。股谚称: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对于新鲜事物,我们需要积极的去探讨,去实践,去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笔者也亲身体会到:如余额宝理财、微信红包、打车预约、远程医疗、智能穿戴等,这些都跟我们的理财、娱乐、购物、交通、身体健康等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从房子居住等基础需求,逐步上升到生活各个方面,用心观察身边的生活就会发现很多变化。比如以前买东西要去商店,现在只要在网上点击鼠标直接购物。另外,就算去实体店逛,也能看到不少店主开始使用微博、微信等互动模式开展线上营销。

市场预期的合理性决定了收益的合理性。这里建议投资者特别关注一下心理学的自我实现预期,这个说的是,“你对他人的预期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动实现。你一开始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对方往往就成为一个好人;你一开始认为对方是一个坏人,对方往往就成为一个坏人。”套用到投资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深刻的理解并认为新鲜事物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俗称成长性,那么你就会在这方面押注投资,而这笔交易往往会被你认为是好的投资。而如果你认为新鲜事物只是概念,那么就会蔑视和忽视这些相关行业和个股,如此这类投资品种就不会入你的法眼,自然这样的股票投资在你眼中就是坏的投资,再涨你也无动于衷。市场就是一个预期博弈的地方,盈利与否就在于投资者的眼光是否符合市场的选美标准。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投资的智慧在于前瞻性,做好投资就需要我们对身边的新鲜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和实践,如此拓宽了眼界才能赢得投资的未来!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解决产业落地问题,需要首先认清楚什么是智慧家庭,它与以前的智能家居又有何不同。

智慧家庭与智能家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智能家居只是智慧家庭里面的一个部分,智慧家庭包括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娱乐、智慧健康等部分。智慧家庭是以数据化的方式将智慧生活经验的数据与机器设备数据化控制模型相结合。它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设备的素质化,另一个是生活经验比如医疗数据化相结合,并且最终在家庭里面实现差异化、自动化的服务。

同时,“智慧家庭”是用物联网将数据化服务推到家庭,而互联网是将信息推到个人,这正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智慧家庭产业是服务自动化,互联网更多的是渠道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

智慧家庭整合的产业元素非常多,包括产业的云端、家庭娱乐、家居控制、安防、能源自动化、远程教育和智慧医疗。不同领域的跨界还会产生新产品和新服务,而这种服务的升级才是推动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关键。

今后不是以产品来构建智慧家庭,而是以各种服务以及传统产业跨界产生的新服务来作为这次推动智慧家庭产业的动力,这就需要产业间的横向跨界。智慧家庭的核心在于提高生活服务的价值。以后可以在家庭中通过空气管理、水管理、食物管理,来实现家人在家中的保健和疾病预防。

智慧家庭的落地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实现

智慧城市近几年推进的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不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

智慧城市推进的路径是从上到下,从城市到社区再到家庭,这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而智慧家庭的推进,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这种需求能够产生多种形态的产品和多样性的价值,这个价值能构成以家庭为消费对象的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通过智慧家庭实现智慧社区,从而构建智慧城市。

对此,在产业入口问题上,智慧家庭的入口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有无数个入口,不要担心产业入口被别人抢占,企业只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就有入口的机会。而智慧社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信息020,另外一部分是物联网构建的服务020,包括医疗检测设备、家电联动控制等。单纯的信息是进不了家庭的,还需要物联网服务的联合,才能进入家庭。

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区的对接,一定会产生新型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比如社区医院、金融、能源管理、房屋租赁等,将会形成“3公里生活圈”,这将是未来相继开发的服务。

智慧家庭产业的落地需要传统产业、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跨界融合

智慧家庭产业该如何落地?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大,不管是在通信技术规模、产品规模和服务规模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垄断智慧家庭产业。

此时,云平台就希望有整合,第一是产业认知的整合,即家庭服务器的提法,这个概念有两个承载,先是通信链接到家庭,提供及时性联动,以及承载了信息沟通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把服务落地到家庭,然后再延伸到社区、城市,所以家庭服务器就应运而生。第二则是单品主控价值在提升,所以未来所有智能硬件单品都需要有CPU,通过程序实现单个产品的信息传递和与其他产品的联动,所以手机在智慧家庭产品的联动中只是扮演一个协作的作用。

现在问题在于,前期的智能硬件产品是直接推向市场,但当智能硬件推出后需要接上云平台,从云平台到服务平台,再从服务平台实现服务落地,最后再延伸到社区。

未来的技术,将走向由服务来基于大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再提供技术,从而形成一个闭环。于是,各个环节不同的公司,面临一个巨大跨界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需要的东西不知道找谁,做好了技术不知道做什么产品。

对此,产品的定义需要变化。在这一方面,目前已进入第三个阶段。最早是以技术来定义产品,随后发展到以系统来定义产品,当下则需要以服务定义产品,这些服务包括满足生理、心理、情感等多层面的需求。当产品的定义找准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进入社区的问题。能源消费是社区的一大主力,解决电力的问题是社区管理突破家庭和社区的最佳路径。社区能源包括社区能源储能、社区充电站、社区零碎的能源收集、公共空间的收集;家庭能源包括能源监控和能源可持续化。

当前,智慧家庭产业生态已经基本形成,其核心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020,同时打破原来产业间的界限,把传统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融合,通过跨界融合来推进智慧家庭产业的落地。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受6月4日~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在上海举行的消息的影响,近期国内股市与物联网相关的概念股着实火了一把,纷纷以持续上涨相迎。

“钱”景巨大,物联网将成万亿元级的新产业

事实上,物联网概念之所以如此引人们眼球,不仅仅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在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政策的大力扶持。

如今,物联网已成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调研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市场规模之比将达到30比1,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将是物物互联。物联网巨大的市场潜力让业界对其充满期待。

另据预测,在中国,2013年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5000亿元,是2010年1933亿元的2.59倍。赛迪顾问预估,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至十二五末,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其发展速度、前景由此可见一斑。

显然,物联网将成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

物联网巨大“钱景”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持。去年,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批复了七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今年2月,国务院又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为实现目标,将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已被作为未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国家信息化发展阶段对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物联网技术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伴随着更多领域示范工程的建设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物联网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甚至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其实,时下物联网在我国已并不是个“新鲜事物”,现在不少行业领域都已显露出了一些物联网的雏形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应用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食品监测、节能减排、交通监管、供应物流等领域,如第二代身份证、奥运门票、电子病历、航空登机等都内置传感器、RFID芯片,而高速公路上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也使用了RFID等技术。如今在欧美,不少企业已充分利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基本实现对许多物品的分拣、打码、包装、运输、仓储、搬运、库存以及信息等物流活动高效、经济、智能化的管理。

专家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2012年,RFID将被逐渐应用于物流、零售和烟酒、制药、食品等诸多领域;2012—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部分国家率先进入“智慧时代”,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庞大产业规模,未来蕴藏巨大投资机会

6月4日至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将着重关注“民生物联网”下的智慧生活成功应用案例与前沿技术,主题涉及智慧城市及社区、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农业物联网、移动支付等相关应用领域。

对此,国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首先,未来行业将加大包括部件、摄像头、RFID、平台软件等各个物联网部分的相关投入,全面实现国产化;其次,物联网产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等其他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大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第三,作为若干子行业龙头或是业内重要公司的相关上市公司,受益于扶植大企业政策,有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来进行企业兼并重组。

可以预见的是,物联网在我国和世界都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相关物联网板块内的上市公司业绩将获得持续增长,而相关公司股价也会因此受益,获得持续性的上涨行情。对于具体关注个股,兴业证券认为,在物联网核心部件方面,主要关注新大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在云计算方面,主要关注浪潮信息;在海量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关注拓尔思;在信息安全上,主要关注启明星辰、北信源;在总集成及应用上,可以关注中国软件、东软集团、同方股份、航天信息等。

总之,投资者在投资选择上,需选择主营业务受益程度较高、估值合理的个股,也要警惕市盈率较高、业绩较差个股冲高回落所带来的风险。

美好“钱景”遭遇发展模式尴尬

不过,对于物联网前景也不能过于看好,过于乐观,毕竟物联网仍是一个全新事物,问题与挑战仍然不少,不能盲目地一头扎进物联网的概念炒作,而偏弃其他正事。在光鲜华丽的背后,目前大多数物联网的应用,其实质尚未有跳跃式的大转变、大提升。对物联网目前的问题与今后的挑战,产业各方也要有一个全面理性的正视与判断。

一是标准体系尚难健全。目前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可大体分为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和编码标准三个部分。不过目前,在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从制造业到软件业再到运营业,从传感器到平台接口再到数据传输的格式等,物联网所涉及到的各方各面标准都不统一,标准的缺失和行业壁垒的存在,阻碍着深层次应用的形成,从而导致整个产业很难较快做大。

二是盈利模式将制约物联网的普及。实现物物相联,首先必须在所有物品中嵌入电子标签,并需安装众多读取识别设备以及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而目前这必然导致中小厂商大量的资金投入与物品成本的上升,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发展将受到制约。因此如何建立产业链的共赢模式,找到一个可靠的盈利模式,以推动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还有待于探索。另外,现在物联网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驱动、买单,尤其在中国,民资投资很少,市场驱动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多适用于公共事业,民用、商用市场几乎完全未被开垦。因此,如何把物联网发展引导到市场驱动、盈利推动这条轨道上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从目前国内产业发展水平而言,物联网仍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尚难产业化,而国内RFID多以低频为主,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物联网的高效应用。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立体城市最早是中国知名企业家、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于2009年12月8日,在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阐述的新型城市建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约为600万平方米,可容纳10到15万人口的中密度建筑群。

立体城市的缘起,有着独特的背景。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有1800万人口由农村涌入城市,盲目的地域性迁移和城市缺乏规划自由生长模式,造成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城市病。

立体城市正是基于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城市病的积极探索,在以产业主导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一种综合解决方案。

西咸的实践

西咸新区是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为破解“摊大饼”式城市病的问题,西咸新区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理念,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2012年9月25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与北京万通地产公司签订立体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城市环境、交通、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探索城市立体发展。2013年7月26日,西咸立体城市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核心开发建设区1.5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将在7年时间内,建设容纳8万常住人口的微型城市。

立体城市以产业为先导,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在西咸新区立体城市中,引进具有高就业系数、高需求弹性和高持续增长性的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等产业,以医疗健康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以立体农业、基础教育、科技研发为先导,实现居住人口中50%左右劳动力人口在城内就业。同时,把立体城市周围的农业变成都市田园农业,节省空间、节省土地、带动当地农村人口就业,为当地农民创造或提供就业机会。

利用平台模式,创造城市化新思路。城市化的核心是人口聚集和经济资源的聚集,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应。西咸立体城市以研发设计平台(城市系统研究机构及规划设计公司)、融资管理平台(投资公司、基金等)、产业驱动平台(医疗产业机构、IT及教育机构等)、资产运营平台(基础设施公司及机构)、城市管理平台(智能管理系统开发及运营公司)五大平台为核心,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操作系统和集成平台。利用平台,做好城市整体规划和服务,推动公共政策创新,让资金、产业、人才汇聚,发展良性的城市生态圈。目前,西咸立体城市已实现与数十家策略联盟伙伴合作。

发挥城市体验中心和实验室两项重要功能。西咸立体城市的建筑通过内外双连通方式,将建筑群连通成一个无障碍的整体,充分利用连廊,为现代立体农业搭建“绿色、和谐、能源、全能、科技”载体,既是城市产业,也是城市景观。在这个小小的城市空间里面,城市功能是全方位的,包含办公、居住、酒店、医院、教育等,形成西咸立体城市的超级体验中心。以“微城市,好生活”为城市生活理念,在立体城市的15分钟步行范围内,提供全年龄人群的一站式全生活需求。

五个理念

竖向发展,将城市发展从“摊大饼式”向“三维立体式”转变。立体城市将以往分散在地面的各种设施,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垂直分布在立体的空间结构里,通过垂直空间的集约化设计,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把原有平面无序延展的城市集中起来,向垂直空间方向拉伸,改变原有居住模式,高效利用了土地,为城市里自然与城市农业发展留下空间,推进城市立体竖向发展。

大疏大密,立体城市分为开敞田园和集中居住两部分。立体城市把建筑集约在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高端服务业、绿色低碳、持续发展、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微型城市,形成“大密”的城市发展形态。在城市周边开展观光和生产型农业,不仅为居民带来了绿色写意的田园风光,还创造出“人在园中,城在田中”美丽景致,体现了立体城市所倡导的景观绿化和生活生产兼顾的双重功能,形成“大疏”的田园观光区。

产城一体。立体城市不仅具备现代化城市功能设施,如住宅、商业、酒店、制造业、学校、医疗卫生设施、立体农业等,充分满足人们的城市生活需求。而且,通过发展产业为生活在城里的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解决传统规划单一的城市区间人流走势,形成城市内部的流动和活力。这样既减低了内外交通压力,又创造了本地的经济价值,使人们真正生活在全功能城市空间中,形成城市产城一体的可持续模式。

资源集约。立体城市基于可持续城市设计框架建设,运用绿色建筑体系的设计和应用,使建筑总能耗下降30%,达到世界最先进的绿色建筑评定标准。从交通规划上看,立体城市交通以步行道路和公共交通道路为主体,建造可步行的城市交通,提倡零碳出行,降低对机动交通的过分依赖,打造绿色低碳的交通网络。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看,立体城市将使用冷热电一体的三联供系统,通过一体化运营,合理配比能源供应,大幅减少能源浪费,大量减少碳排放量,形成低碳城市的生活空间典范。

智慧管理。立体城市内部将运行各类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如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学校等。在立体城市中嵌入前沿智能管理系统,提供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及城市居民生活全域性智能化服务。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智能的终端系统,将“人、机器、地点、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智慧城市。

三个模式创新

城市开发模式创新。立体城市以大疏大密的城市竖向发展理念,改变了城市原来的生理结构,将原有的“摊大饼”式平面布局转变为向立体竖向空间的发展,更节地、节能、科学、环保。同时将节省出来的土地退耕还林,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实现“人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田中”的城市结构。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与服务的“迪斯尼”模式,企业不再是单一土地开发商,而是城市建设运营商,通过平台系统,整合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相关的各方资源。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城市插线板”,吸引产业和合作伙伴共同生长。改变企业用地的需求以更少量的土地,通过新的城市操作系统,创造盈利空间和盈利模式。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由此可见,接下来东软将向新业务、新技术发力,帮助自身和客户推动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全面转型。商业环境等客观因素是东软改变的一方面,而来自其内部的变革原动力正在将东软推向新的台阶。

企业互联网转型

谈到未来东软整体战略目标时刘积仁表示,东软将全面推进BBC战略。在传统业务方面,东软将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为客户提供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互联网化转型。在新业务、新技术方面,东软将全面发力,在大健康、车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融合创新推动变革。

从B2B到B2B2C的转变,是东软互联网思维模式转变的第一步,也是企业竞争力重构的重要部分。过去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方案只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即可,而今,新的环境让东软懂客户的同时,还要懂客户的“客户”。“互联网在改变我们传统客户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刘积仁说:“过去我们按照客户的需求构成一种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在思考创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把软件以外的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起来提供给客户,为客户创造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

确实,如今企业运营更强调直接面向客户,帮助企业获得第一手的客户反馈,加速产品创新,从而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贯通业务过程、上下游协作。基于此,近日东软了升级版SaCa和UniEAP产品――SaCa v2和UniEAP v4,推出全新企业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产品。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采用SaCa和UniEAP构建企业互联网应用,东软还开发了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组合应用参考架构,能够快速构建智慧民生服务、互动媒体服务、物联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开发与动态管理云应用服务。据介绍,该平台已经在政府、医疗、制造、电信、能源、教育、金融、交通等领域拥有近2500家客户,服务于近10亿用户。

除了从B2B公司向BBC公司的转变,以及新技术的升级以外,面对互联网转型,东软还进行了新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的设计。盈利模式从人力资源驱动转为IP与知识资产驱动,形成了全球一体化市场和文化的融合;以客户为中心,加快组织与运营的变革,以提升综合竞争力。这其中,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是所有业务的元素。

“我们会调整我们的组织,使我们的服务看似是企业的一个IT部门,也是让其客户满意的一个贡献者。”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张霞说:“人们对于更简单、更便捷、更便宜地获得服务的需求,正在推动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商业模式不断被重新想象,由企业驱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创新机遇

“当我们想用互联网的思维颠覆我们很多传统东西的时候,我们也认识到互联网并不可能颠覆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就选择融合创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刘积仁说。

在新经济环境下,东软依然有很多新的发展机会,其中包括:医疗、教育等新需求中的机会;客户在创新运行效率,新商业模式的机会;政府对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机会;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机会;传统业务向云与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机会。

以医疗行业举例。数据显示,未来6年,中国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老年人市场消费规模至少有1万亿元。可见市场前景之大。而东软在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平台领域也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中社保服务占据中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在其“大健康”策略的推动下,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管理云生态。

目前在智慧海南建设中,熙康健康一体机覆盖到全省的2400个村,为800万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而在无锡、佛山、南京、沈阳和郑州等地,东软提供的产业模式已经开始走进社区和居家健康管理形态之中。东软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通过云生态,把服务从医院扩展到社区,把服务送到家,就像逛淘宝一样,提供24小时持续服务,使资源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的工业发展一直在持续创新。就汽车制造而言,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虽然这个领域中国不是绝对的领导者,但是未来绝对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让车与车、车与人能够互通互联这只是车联网的基本使命,而东软正在做的就是让汽车能够更加智能。据了解,东软现在有2000多名软件工程师专门面向这个领域开发研究。刘积仁认为,制造业的发展更需要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而东软正是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正在努力去实践。这也是东软全球化的重要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