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1篇

景观设计教学景观新概念乡土景观

一、前沿

早期景观设计城市化认知有片面感、不强烈,主要是社会、经济、人文发展的原因。当我国及部分国家进入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化乡村景观转变的重要时期,市场需求决定设计师接触的“城镇一体化”“乡村转型化”等景观设计项目较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相关课程、景观认识得也较浅,尤其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项目设计工作,所用内容必须重新学习,资料也得重新整理收集,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认为大学里学的东西在社会实践中作用不大,更糟糕的是,他们把这种思想传导给学弟、学妹,会严重影响新生在大学里学习的积极性,这都是未来景观设计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乡土景观”设计概念引入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1.增强课程结构上专业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续性

教师在景观设计课程结构设计时取舍性较强,多以“城市景观”“小区景观”“休闲广场景观”等内容教学为主,给学生造成片面的景观认知感。专业知识点构架的串讲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发展性与连续性是早期及现在景观设计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种滞后型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景观设计教学内容的延伸。景观设计教学应注重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将新的景观设计理念、概念带入课堂,让学生明白景观的存在是相对的、广义的,这样能让学生拓展设计思维,了解景观的“实事求是”性、健康性和发展性。将炙手可热的“乡土景观”设计概念引入教学实践,能延伸出很多新鲜、前卫、和谐的景观设计概念,如“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景观”“本土景观”等,这些新概念的注入,有利于构建一个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的景观设计教学体系。

2.促进多学科等知识的交叉综合教学,加强景观设计教学深度

旧的景观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不够的问题,无延伸性与交叉性。有些老师将某些错误的景观设计理念传导给学生,而景观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景观设计教学深度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景观设计及设计成果欣赏的认知程度。借“乡土景观”概念能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发展学及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知识点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景观设计成果存在价值的认知度,学生在模仿设计、思考设计、完成设计的过程中勇于开拓思维,不再是单一考虑景观视觉形式美丑,而是更注重景观的存在,即发展价值。

3.引导学生深化景观设计内涵,体会景观设计的综合复杂性

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一些学生景观设计作品多存在只重审美和形式,如紧抠景观设计的比例、平衡、对比等基础的美学角度,作品给人形式感好,而实时操作难、设计内涵不深,仅赋予形式的模仿。“乡土景观”引入实践教学能引导学生认识城市与农村乡野景观的差别,探讨社会发展、演变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考虑不同组织空间关系的景观处理手法的异同,考虑本土材料利用的优点,景观地方风土人情的表达,对不同自然地域、社会人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健康的、可持续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景观设计作品。

三、将“乡土景观”设计概念植入实践教学的方法

1.深入乡间,调查实践

景观设计初期,实地考察是必备步骤,教师可尝试摆脱“校园景观设计课题”“城市休闲绿地设计课题”等常规课题进行“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战略,多做“乡土景观”课题安排。深入乡间,有利于满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等景观设计原则。可就近选择村镇为考察基地,引导学生对农村特有环境进行调研。通过拍照、注记及现场写生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注意区别与城市景观设计考察的方法,少用或不用问卷等城市景观勘察常用方法,换以访问等方法以交流为主,启发学生发现农村规划及景观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并辅助学生完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工作。

考察内容应主要包括:全面的考察农村的周边环境及自然特征、本村的建筑风貌、特有的艺术设计符号、历史风土人情等现状条件。

2.对比城乡,认识景观

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乡土景观”“新农村景观设计”“生态景观”等方面知识点的信息。辅助资料能提高学生对多种景观规划设计认识的能力,较有深度地了解“乡土景观”的相关概念,如区分“景观”与“农村景观”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农村景观设计基地特有的区位环境、交通道路要求、功能分区要求、建筑景观的设计风格、植物恰当的配置及其他构筑物景观的合理设计等,从整体上重点把握各景观的共性与特殊性,从“乡土景观”切入式的认识到景观的发展趋势。

3.重返乡村,实践改造

乡土景观多属于本土型、环保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表现为朴素且有韵味、小巧却显精致,材料上多利用本土或废旧材料制作而成,这些优势都可促使学生再回到规划设计区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地改造或在专业施工人员的配合下完成景观的实际建设。这样,学生才能对景观的细部设计和空间的尺度及景观施工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景观设计教学仅依靠讲解的方案是不够的,锻炼学生在实际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变通能力十分必要和重要。

结语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2篇

在城市环境设计日益重视的今天,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景观设计师(或环境设计师)都开始关注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如何保持和再塑本城市形象特征和营造“人性化”环境场所的设计实践。为了不再让一些有社会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旧建筑及其景观环境从城市空间中消失,为了不让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沦为毫无特色的非人性空间场所,寻找失落的情趣空间环境,寻找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城市环境更新的方法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景观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在二十一世纪,人性化设计早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在设计领域,人性化因素被应用到多种领域的设计工作中,在我们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进一步和谐,娱乐身心,从而为我们生产和生活服务。一个优秀的景观,必须与人的需求、价值观、行为习惯相适应,如果设计出的景观不能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甚至是与之相矛盾的,那么它就失去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必须符合使用者的需要。本文围绕着景观人性化设计内容展开讨论和分析。

1.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根据《牛津园艺指南》“是将天然和人工元素统一设计的艺术和科学。”运用天然的和人工的材料,如:泥土、水、植物、组合材料。景观设计师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的空间。伴随着人们对待环境问题态度的改变,景观设计成为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2.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的范围大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小到通过调整钢竹的大小位置以获得好的喷泉效果。 根据刘滨谊的“景观三元论”理论,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部分。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2.1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2.2大众行为心理是伴随着人德尔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日、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这也即本文的研究立足之点。

3.人性化设计

3.1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

3.2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地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地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4.人与景观的相互关系

人与景观的关系是对立与统一的,表现多样性的物我关系。

4.1人作为主体是景观的创造者、建设者

由景观的概念可知景观与景观设计的成立是因为人的存在,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因此,人作为主体创造与建设了优美的景观环境,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变。

无论东方或西方,景观存在的历史都是源远流长,并且不同区域在不同的时期,景观的面貌呈现出各自的特色,相互之间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不同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等使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审美取向。因而由人所设计、建设的景观便具有多样性。

在建造景观的同时景观成为人精神、情感的寄托,表现个人或群体的社会、生活的环境理想。比如:中国的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正是文人造园的必然结果。

4.2人作为客体是景观的使用者、体验者、评价者

景观为人而建,景观中的人作为客体是景观的使用者。景观为人提供多种体验场所,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并影响景观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景观的适宜性,是以人的感受与评价作为评判标准。在对环境的研究中表明:尊重关怀人的景观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兴趣与质量,获得对社会的认同,对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故被视为好的景观。而忽略人的需求的景观,会加深人际间的陌生感,提高环境的不安全性,减弱人们对环境的控制感,降低工作绩效,故被视为是劣质的景观。

4.3人与景观的互动关系

人与景观之间保持着一种持续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离,景观形态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景观作为人生活在其中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景观影响人的行为,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为一体。

人能动地改造环境创造宜人的景观,为人提供理想的居住场所。景观影响左右人的思想与行为,加深人对自身的了解以寻求更适合人的景观形态,并且动调整。人与景观便这样循环地向前发展。

人与景观的关系证明人在景观中的主导地位,摒弃以往“景观为神而造,为君而建”的思想,把景观建设的日标确定在人民大众的身上,真正做到“为人而设计”。因此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关怀”。

5.人性化设计的发展

5.1“人性化”一词在我们周围出现的年代并不久远,而在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历史,当从我们开始懂得住进山洞时开始“人性化”也搬进了室内空间。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虽然在现代主义指导下的城市建设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提供了客观的物质载体,但同时产生了诸如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过去的20年,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和景观规划理论的出现为“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城市多样化的设计手法,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实现。

5.2“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主要强调人文主义的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如注重追求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城市空间,保护与再现特定环境场所的景观特色及空间结构特征,努力营造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氛围,有利于市民交往的情感场所等。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城市文化内涵、人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的扩张和改造中亦将不断运用一些新的城市语言。“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将在城市的扩张和其环境更新整治中扮演主导的角色。 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创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设计或更新整治的基点和本质所在。

6.结束语

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让我引用一位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的话来结束本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

参考文献:

[1] 张东初,《创造性设计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2] 丁家桢,《来自太空的报告:鲜为人知的宇宙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 张凯华,《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中外建筑》2003年第三期。

[4] 《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蔡军.徐邦跃.编

吴良墉,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绿地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mphasis on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city parks; landscape design; green spa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作为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围、供市民休憩的公共绿地场所一城市公园,以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城市景观、丰富居民生活为目标,不仅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小环境.而且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城市物质形式、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建设是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各类休闲服务设施的完善,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城市公园的功能和规划模式亦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性质由传统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功能由原先的休憩、游览、教育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服务对象也由单一的游客扩展为游客、路人、过客。为更好地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应不断发展变化。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概念

公园设计规范6的解释: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定义公园(PUBLIC PARK ):城市公共绍也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

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fT91 ―2002J 217 ―2002)定义公园是“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2、我国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城市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有资料表明:2001年城市市辖区总人口30400.9万人,比1990个增长69.5,其中非农业人口17753.3力.人,比1990年增长51.9%0 2001年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37.7%,比1990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加速发展,城市绿化工作得到加强。“据世界银行拓男七的报告,1985年中国城市生态赤字为21.6%, 199(〕年为19.5%, 1995年为13.8%, 1999年为10.65,数字表明中国的城市环境正在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变,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育韵刻是出发展绿色城市的基础。2001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53.1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3平方米。”

在公园绿地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城市公园也因为也由于城市美化运动、快速建设等因素,造成其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下降,片面重视绿地率,“景观效果”,而忽视城市公园为大众服务的社会效益;等种种问题。

2.1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对人的行为的忽视

1998年8月21日的长江日报6版L有文章题为《谁来为城市的绿色巡守》的文章,文章说为了创建山水文明城市,要根治在公共草坪和花坛内纳凉等不文明行为。市园林局监察大队劝说和驱赶草地和花坛上的人群。但是最终你来他就走,你走他又来。只有派人全天轮流守护,才能保证行人不把草地当路走。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出现甚;至有违者罚款的标记。这说明了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对人的行为的忽视。景观在城市管理者的视域里,更重要的任务是美化城市形象。

“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公园建设,强调的是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为公园而公园,把公园约赶也从城市有机体中分割出来。事实上,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而不是土题游乐。

以人仁取代天然,是兴建城市公园的一大误区。当城市规划将城郊某片山林划为公园时,美化的灾难随之降临。把仅有的自然地改造成花园式的公园;以造一个旅游点的目的来造公园,是许多城市的通病。似乎没有奇花异草、珍稀古玩就不能称其为公园。

在新建居住区中,真正为居住者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而大量出现的是,样板示范区导向的美化,目的是展示政绩,供人参观;商利导向的美化,试图通过美化招徕住户。这两种导向都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意义,导致居住区美化走入了歧途。

2.2追求局部最高效益造成公园整体空间效益的降低

(1)房地产开发影响城市公园的开敞性

这一问题最为典型的表象是出于商业利益动机,城市公园周边大量兴建高层建筑导致城市公园的开敞性景观特征被破坏。该问题从更高层面来看是人居环境与综合公园景观设计关系问题。

这条来自《北京日报》的消息便是实例:“北京城市水景稀缺,所以临湖盖楼,借景卖房便成了开发商赚钱的一大妙招。由于市区内有点儿规模的水面早已被开辟为供大众休憩的公园,所以挨着公园扎堆建房也就成了京城楼市中随处可见的景象。像紫竹院、陶然亭、龙潭、玉渊潭、团结湖等公园周围者隋一两个已建成或正在建的物业项目。而因为看得见风憬,这些楼盘的售价整体居高不下。其中的一些项目更是作足了“风景”文章,就因为育目欢赏到公园湖景,阴面朝向的房间竟比南向正房每平方米贵出近两千元,一些朝湖的大户型更是卖到每平方米近两万元的高价。”

这一点,在全国各城市公园周边都有出现,是相当普遍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图1其结果是,满足了少数人拥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利益,却妨碍了广大的游园群众远眺风景、畅怀心胸的景观需求。

图1莲湖公园周边的高层

2.3城市公园景观详细设计层面

a.景观设计缺乏一体化

这突出表现在城市公园的经营过程中,公园的游乐设施更新,选取标准化的产品如:果皮箱、冷热饮座椅等与公园整体风格不一致的现象。这往往成为整体景观中的瑕疵。

b.景观建设的简单粗略

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包括城市公园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同时也有的出于商业性的短期行为,造成了公园景观的决速建设,同时也产生了施工质量不高,不顾气候条件地习拌宇征,以简单的西方式的大草坪作为景观现代化的力式。往往一边砍掉高大乔木破坏绿化环境,一边种植草坪促进景观现代化,西安友谊西路街心绿化的高大乔木被全部推倒取而代之的是草坪和低矮的灌木,炎夏道路的遮荫也随之消失。

C.对残障群体老龄群体考虑不足

城市公园缺乏必要便利残疾人、老年人的游览设施,如残疾人坡道、导盲设施等。城市公园系统中也缺乏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城市公园如盲人公园等。

d.景观对象以静态的观赏为主,缺乏参与性

我国的城市公园,景观对象受山水法景观模式的影响多以观赏性为主。(见图2)就兴庆公园来看,主入口喷泉水池、主要的景观建筑沉香亭、彩云间都是观景性的,从人下门游乐方式的发展来看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观景式的游憩方式,对景观的要求趋向可听、可触、可嗅、可戏方面发展。

图2兴庆公园彩云间

3.城市公园系统对策

城市公园是伴随着改善大城市的住区条件、环境而产生的,不论是西方出现的居住郊区化,还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住区园林化,都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更好融合的居住环境的向往。不论是田园城市理论、还是山水城市理论都试图解决由于工湘发展产生的居住与自然环境分离的矛盾。

图3公园理想级配模式图

系统理论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对社会的发展在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绿地系统的建立就是该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中指出:应当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体系,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沪、游憩休闲和城市文化等功能的活动。现阶段应当进行绿地的系统规划应当点、线、面结合,即以小区游园、街头绿地等点状绿地与城市公园的面状约牡也相结合以你首绿化,带状公园为贯穿,形成具有系统化的级配模式,理想的级配模式如图3所示。

结束语

总之,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从不同人群内心深处对景观的需求考虑,遵循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及公众的认同感,井体现当代城市的人文关怀。将其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尊重传统、赋予新意;多设项目、重视游乐;广造绿地、精创景观:慎造地形、巧理水体,集游览、休闲,游乐、文化、生态于一体的舒适、祥和的城市公共绿地。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

[2]王向荣,林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王晓俊二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孟刚,李岚,李瑞冬,魏枢:城市公园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形象

Abstract: the status of the city landscape in the city is very important,is conducive to the city landscape lighting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related situation, based on the design factors, discusses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city image

中图分类号: Y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建设的第一个阶段,一个园林景观作品能否成为一个好作品,能否被人接受,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能否变成一个好的作品,施工实施阶段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搞好设计、施工,设计与施工如何互动,这些都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

一、做好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图

在园林景观的总体方案及各个重要节点的方案确定后,接着就要出详细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实施的具体、细化的方案,施工图纸的质量、水平、详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按图纸顺利进行和园林景观工程效果的好坏。因此,出施工图时,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可操作性,图纸要做得非常详细,具体到每个细节的处理,都要非常详细。如亭、廊、景观柱、花架、或其它小品的体量大小,设计师往往仅凭经验,凭理论进行确定。那么,设计师确定的尺寸究竟能不能达到要求,能不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能不能符合总体布局的要求,这些问题对施工专家来说,会比较容易解决,因为他们的施工经验非常丰富,亲身施工的体验是设计师无法比拟的。

另外,如材质的厚薄、颜色的搭配是否合理,施工专家也很有发言权。因为他们亲身在不同的工地,不同的环境,不同风格的园林中感受过,现场的经验无形中告诉他们,用什么颜色的材质,用多厚的材质,用什么面料的材质,各种材质之间如何搭配,才能更便于实施,达到更佳的效果。再比如各个构筑物的结构做法,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采用砖砌体结构,配置钢筋时该采用多大的钢筋,钢筋的间距应该多少,施工专家也是非常清楚和非常熟悉的,他们可以帮设计师解决这些问题。又如植物配置时品种的选择、颜色的搭配、高矮的协调等等,设计师在设计时也往往只凭想象,出来的效果不一定好。但施工专家会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

综上所述,如果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加强设计与施工的交流与沟通,施工专家可以提出一些对设计师非常有帮助,并让设计师有茅塞顿开之感的好建议,经过与施工专家的沟通后,出来的施工图才更切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以后的施工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施工图阶段做到设计与施工的互动也显得非常重要。

二、设计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因地制宜地做好园林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在设计与施工前,必须勘察施工现场,根据园林施工现场的立地条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与施工。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现场的自然地势、地表以及地下的土质结构和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水源情况都要进行相关的深入调查,为以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严格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园林施工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进行,同时必须配备有技术水平高、责任心较强、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素质的施工人员。

三、景观施工阶段做好设计与施工

在园林景观施工的准备阶段,选定好施工单位后,首先由建设单位召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有关技术人员会把在熟悉阅读施工图过程中发现的施工图中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向设计师提出来,让设计师进行深化完善。设计师可以从与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交流、沟通中,发现设计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然后加予改进与完善。施工单位也可以从与设计师的交流沟通中,进一步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并解决图纸中的一些需要设计师明确的问题。在施工实施阶段,设计师应经常深入工地,了解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给现场施工人员一些具体的合理的建议,纠正现场施工的一些错误做法,让施工图纸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当发现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效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甚至出现较大的偏差时,这时,设计单位应该叫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马上对原来的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调整,待方案经建设单位批准后再行施工。当然施工单位也应经常与设计师沟通,在施工过程中,若对施工图纸的某些节点不太明确,应及时咨询设计师,待明确其做法后再行实施。施工人员还应把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施工图纸的错误及时报告建设单位与监理工程师,由设计单位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施工单位待变更图纸出来并经建设单位签字确认后再继续施工。园林景观施工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施工图纸不可能100%的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经常要对图纸进行调整。特别是在栽种植物时,调整是最多的阶段。因为设计师不可能对施工现场的空间、最佳视点、视距等做到完全了解,植物的大小、形态、体量等也往往跟设计规格有一定的出入。因此,在栽种苗木时,经常要进行调整,要么变更苗木的种植位置,要么变更植物的规格或颜色搭配,有的甚至要改变原来的设计品种。在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实施阶段,如果不做到很好的设计与施工,结果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在园林景观的施工阶段,设计与施工的交流、沟通是多么重要,只有做到两者互动,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四、做好景观工程施工结束后设计与施工工作

这时的园林景观作品只是雏形,接着便进入养护保修阶段。这时也可以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设计师应经常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与施工单位交流、沟通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设计师还可以从现场感受一下完成的作品究竟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意图,离自己当初的目标究竟有多远。这对于提高自己以后的设计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施工单位也可以在这一阶段认真进行总结,看看有无很好的贯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改进或与设计师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影响设计效果的地方,对提高以后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当发现了问题后,也应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这一阶段做到设计与施工的工作也很有必要。

结束语

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城市景观设计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 跨江发展 钱塘江时代

引言

杭州之美,首在西湖。西湖风景乃真山真水的风景,是质朴、开放、明快的风景,是尺度宜人、贴近大众的风景。西湖山水同城市有着和谐的关系——城以湖美,湖以城壮。杭州城居民的生活起居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从古到今,杭州的生活便是围绕着西湖的,杭州原有的城市中心也是依托西湖而成。这样环山抱水的生活也是让许多城市颇为艳羡的。但是西湖地方区域小,也限制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一、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发展历程

1.政策完善过程

杭州市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考虑跨江发展,但是由于南边钱塘江的对岸是萧山,虽也属于杭州地区,但毕竟不是市区范围。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杭州经历了一次行政区域上的划分。当年,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和余杭区,使市区版图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一份酝酿长达十年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编制完成火热出炉。在该规划中,杭州首次以书面的方式提出了城市发展方向,即: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同时,提出了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由此,杭州迈出了从西湖走向钱塘江的第一步。

2002年,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跨江南下,疏解老城;沿江东进,建设新城;西进北上,发展旅游,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

2005年,杭州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构筑网络化大都市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正式提出了构建网络化大都市的概念。

2.杭州跨江发展规划回顾

自1999年开始杭州市规划局委托设计院陆续编制过针对沿钱塘江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和城市设计,主要有:

a.《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招投标汇总方案》及成果报告1999-2000

b.《复兴4号地块建筑高度景观分析》2002.12

c.《杭州市滨江沿江地带景观设计》2003.11

d.《杭州市萧山“钱江世纪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06

e.《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2003.12

f.《京杭运河江河交汇处城市设计》同济大学2005.01

g.《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城市设计》在编

h.《钱江新城二期控规方案(招标)》2005

i.《杭州市复兴地区十七号地块(凤凰城)空间分析》2003.12

j.《中国?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

k.2005年4月12日王国平书记对我局“关于杭储出50号地块有关情况的请示”(杭规[2005]33号)上,做出“请市规划局牵头,滨江、萧山、下沙、钱江新城参加,对钱塘两岸的景观及天际线设计再作研究。”的批示。

l.《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5月。

正是由于一轮轮的反复论证、一层层的规划实施,钱江两岸发展逐渐形成规模,整个杭州由西湖迈向钱塘江。

二、跨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1.路桥建设

根据钱江两岸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及土地开发特点,充分考虑夹江多元化发展对交通体系的特殊要求,结合地块开发的规模、性质等综合评价,为沿岸的发展重点定位提供依据。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机动化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内其他跨江发展的城市如武汉、上海等地的情况来看,跨江交通联系一直是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之一。

杭州市目前有越江通道6处,分别为钱塘江大桥、钱江二桥、西兴大桥、复兴大桥、袁浦大桥和下沙大桥,共计车道数34条。钱江二桥、袁浦大桥和下沙大桥为高速公路桥,主要承担城市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钱塘江大桥、西兴大桥和复兴大桥为城市道路桥,主要承担了城市跨江交通和部分对外交通,其中西兴大桥和复兴大桥目前承担了城市跨江车流量的绝大部分,交通负荷较大。

根据规划,钱塘江上共建十一个公路及道路越江通道,分别为钱塘江大桥、钱江二桥、西兴大桥、复兴大桥、袁浦大桥、下沙大桥、浦沿大桥、九堡大桥、江东大桥、杭州湾萧山通道和庆春路越江隧道。

在规划的十一处通道中,高速公路越江通道三处,分别为袁浦大桥、下沙大桥及杭州湾萧山通道,它们主要承担以过境客货运为主的交通。城市道路越江通道八处,共同承担两岸的客货运交通及部分出入境交通,从这八处通道性质上分析,庆春路越江隧道在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城市主干道,钱江一桥也将作为主要越江通道,而其余通道则是作为城市快速路,是“三纵五横”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铁建设

根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远期将建设5条轨道交通线路,远景则由8条轨道线路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考虑四条过江通道,分别是1、2、5、8号线,其中1、2号线采用隧道方式过奖,5、8号线采用桥梁方式过奖。

地铁是跨江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杭州的地铁规划将钱塘江两岸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大大的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三、规划案例研究——《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1.研究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上游起于萧山区闻堰镇,下游北岸至与海宁交界处,南岸至与绍兴交界处。北岸长约50公里,南岸长近100公里。主要涉及萧山闻堰、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滨江区沿江区域、复兴地区、钱江新城区块、江河汇流区、钱江新城二期区块、萧山世纪城、下沙经济开发区以及钱塘江滨江湿地保护区。

特点:建设主体多元;有钱江新城指挥部、萧山区政府、滨江区政府、下沙管委会、之江度假区和西湖风景区,几乎每个主体都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

2.景观规划

沿钱塘江两岸形成开放大气的城市景观面;钱塘江沿岸从风景区自然景观、六和塔、白塔、钱塘江大桥等文物古迹保护、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沿江两岸建筑群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体现不同的风貌特色;

沿钱塘江两岸形成以江滨城市新中心、未来城市商务中心为开放大气的景观序列,处理好建筑景观、跨江大桥和生态轴线之间的关系。

结合杭州城市跨江发展战略,通过对设计范围周边与内部景观特色的分析,将整个沿江地区环境风格定位于:力求创造一个高质量、高品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滨水城市轮廓线,重点突出、激动人心的滨水节点,连续的开放空间、无阻挡的视线通廊,展现杭州城市未来发展、大气开放的旅游城市环境面貌。

3.规划意义

a.首先,从城市总体规划的高度来认识:

是城市总体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正是因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战略,才使钱江两岸成为未来20年杭州城市发展建设的主战场。而钱江两岸景观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东扩措施的实施,好的城市景观可以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反之,则可能形成障碍。

b.是提升城市景观水平最重要的机遇

就本轮城市总体规划而言,钱江两岸是能够对杭州城市景观整体水平和档次产生重大影响的独一无二的地段。而当前是这种影响的独一无二的地段。而当前是这种影响开始作用是最关键的时期。

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为这种升级提供了机遇,钱江两岸的发展规模和所承担的城市功能,都是其它任何地段无法比拟的,同时钱江两岸的投资建设已经越来越热,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从空间而言还是时间来看,这是提升杭州城市景观水平最重要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