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伤;心理;护理

创伤骨科患者的创伤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而导致的,以致于其与一般住院患者存在很大的区别[1]。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强,具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具有剧烈的疼痛,卧床和制动时间都比较长,恢复功能会比较慢等[2]。由于承受来自躯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与痛苦,创伤患者的身体康复受到很到的影响。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心理的变化,因此,从不同治疗阶段和不同年龄方面,制定了相对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并加以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材料:选择我院自2008-08~2012-08创伤骨科住院患者140例,其中男女各占93例和47例;年龄范围为5~85岁,平均年龄为43岁,其中,45例下肢骨折,33例上肢骨折,7例骨盆骨折,13例锁骨骨折,24例肋骨骨折,18例合并对处骨折。

1.2试验方法:依据不同治疗阶段和不同年龄,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并制定与此相对应的对策及加以有效的心理护理。

2调查结果

表1呈现了对不同治疗阶段创伤骨科患者的调查结果,对不同年龄的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1不同治疗阶段创伤骨科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2不同年龄阶段创伤骨科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

3分析讨论

3.1 依据不同治疗阶段创伤骨科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治疗阶段创伤骨科患者间存在很大的心理变化差异。对此需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3.1.1 由表1可以看出在创伤治疗初期,创伤骨科患者中紧张和恐惧心理所占比例较大。因此,这就要求护士在创伤初期的心理护理中需要热情主动,对病人加以同情爱护,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力,以及对病情的了解加以相应的救治措施。

3.1.2 由表1可以看出在创伤治疗中期,创伤骨科患者中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急剧上升。因此在手术前对创伤骨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及相关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让创伤骨科患者心理上去接受,认清手术的必要性,清除其紧张焦虑的恐惧感[3]。

3.1.3 由表1可以看出在创伤治疗后期,创伤骨科患者心理变化极其复杂。其中焦虑较为突出。因此,对患者要给予较高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是首要的,加强其心理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勇敢面对现实,并进行心理疏导上的交谈[4]。使患者心理情绪加以宣泄,给予更多和亲人相聚的场合,鼓励社会以及同事朋友承受创伤现实,加以解脱出来,升华情感,都有很好的效果。

3.2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创伤骨科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治疗阶段创伤骨科患者间存在很大的心理变化差异。对此需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3.2.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儿童患者的紧张、恐惧。依赖心理变化极其突出。因此,护士对于儿童患者的护理更要有耐心和爱心,具有较高的观察力,对其病情密切注意。以非语言的护理增强亲切信任,减轻对家长的依赖性,能加强对护理的依赖,有助于治疗的进展。在心理上开导他,多鼓励他,让他们个人能够配合治疗。

3.2.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青年患者表现出多样化的心理状态,独生子女比较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具有较大的对外依赖性。因此,他们常同时存在紧张、焦虑、恐惧、依赖等多种情绪[5]。所以,需要把青年患者尽量安排在同一个病室中,更有助于治疗,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激发对生活的乐趣,清除心理上的恐惧及孤独感。依据青年患者的应对能力,护士吧其潜在的心理应对能力挖掘出来,加以调整心理状态,使其明白精神因素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利于其面对现实。

3.2.3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年患者的心理情绪也是很复杂的。对于中年患者的护理,要劝他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疾病,并学着接纳疾病,以正确的态度趋对待它。让他们意识到治疗疾病的重要性,恢复身体健康是事业向前发展以及家庭和谐幸福的根本所在。护士要密切配合家属、朋友和工作单位,得到他们的支持,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以减轻,没有后顾之虑。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治疗。

3.2.3 从表2中可以看出,老年患者的矛盾情绪很是复杂,也很突出,对事很有疑虑,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很不是乐观。对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医护人员对其在称呼和言行上需要表现出尊敬,平稳期复杂的心理情绪,而且护士有必要有意识地告诉家属,多来探视以调节病房中的氛围,对其治疗有很大的帮助[6]。家的感觉是重要的,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在考虑问题上很复杂,会有很多疑虑,对其进行心理上适当的疏导。使其放下心理上的顾虑,能放心地去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琼, 王金琳, 白云, 等. 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0, 31(3): 235-236.

[2] 池金风, 李文静. 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J]. 护理研究, 2004, 18(11B): 2352.

[3] 王仙园, 田晓丽, 李亚洁.现代战创伤护理.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6.

[4] 孙薇, 杨国愉.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护理杂志, 2003, 20(2): 89-90.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创伤性踝关节炎;外用中药;临床观察

[收稿日期] 2013-06-18

[通信作者] *俞杰,E-mail:

创伤性踝关节炎(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ankle)是一种可预防的继发性骨关节病。它是因高能量损伤后导致关节软骨直接损伤或因关节结构破坏后生物力学关系失衡、关节负重区过度承重、磨损导致关节软骨变性、破坏[1],以及由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节内软组织变性,关节结构变形,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区别与一般的退行性骨关节炎。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为踝关节内骨折常见继发病症,具有病程长,治疗困难等特点。尤其是踝关节同时兼具负重和灵活2种生物力学特性,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较高,晚期患者更是有较高的致残率。

笔者所在科室自拟经验方骨科洗剂一号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均来自2007年5月―2013年3月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科门诊。

1.2 诊断标准[3]

参照1992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骨科手册》相关章节内容拟定创伤性踝关节炎诊断标准如下:①有明确踝关节损伤或手术史。②具有典型的踝关节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③踝关节活动受限,表现在背屈、趾屈、内外旋、内、外翻角度明显低于正常范围。④影像学检查:关节间隙变窄或关节间隙不对称,关节面不平整,软骨下骨面可有硬化。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年龄25~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能接受本研究试验方法治疗,自愿作为受试对象,既往经其他治疗,经5 d洗脱期者。

1.4 排除标准

①踝关节肿瘤,踝足部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②局部皮肤感染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过敏体质或对实验药物过敏者。⑤其他不能合作者。

1.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标准

1.5.1 病例的剔除标准 ①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其结果不计入疗效。②不按时复诊或失访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者。③不依从设计方案而采取其他治疗手段者。

1.5.2 脱落标准 ①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用药及参加治疗者。②受试者不愿意继续参加实验研究,提出退出治疗者。

1.6 一般资料

病例采集时间为2007 年5 月到2013 年3月,共计60例,均为单踝病例。其中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 例。治疗组年龄在25~54岁,平均为(45.41±10.45)岁,对照组年龄在28~55岁,平均为(47.28±8.94)岁。治疗组病程最短术后5个月,最长42个月,平均为(15.09±13.76)月;对照组病程最短术后6个月,最长35个月,平均为(12.97±10.11)月。2组基线数据具有一致性,可以比较。

1.7 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2]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骨科洗剂一号(当归10 g、苏木10 g、伸筋草10 g、丝瓜络10 g、皂刺10 g、透骨草10 g、申姜10 g、金银藤10 g、没药10 g、川断15 g、穿山甲10 g、乳香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5 g、赤芍10 g)。煎汤熏洗,每日1剂,由本院药剂科统一代煎成200 mL药液,用热水1 L稀释后分早晚2次熏洗,每次熏洗20 min,连续熏洗5 周为一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前当天及疗程第5周的最后1 d进行访视。

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注射液(商品名阿尔治)关节内注射治疗,所有患者均由笔者所在科室门诊主治医师操作治疗。治疗方法均采用踝关节前内侧穿刺入路进行注射,具体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穿刺区域皮肤,先用5%利多卡因1 mL做局部浸润麻醉,直至进入踝关节腔,后将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注入关节腔,被动活动踝关节使药液均匀扩散。从第一次访视后当天开始注射治疗,每间隔7 d注射一次,5 周共计注射5 次为一个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前当天及疗程第5周的最后1 d进行访视。

2.2 疗效评定

2.2.1 总体疗效评定方法及标准 总体治疗效果评价采用Baird-Jackson(以下简称BJ评分)踝关节评分标准[4]。BJ评分包括踝关节疼痛、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影像学结果6大项。各项评分总和最高为100 分,最低为0 分。通过统计和分析2组治疗前后BJ积分来比较2组总体疗效的优劣。

2.2.2 镇痛效果评价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5]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记录和比较治疗前后的VAS数值,评价和分析2组治疗方法的镇痛效果。

2.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 for Windows Release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用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检验结果P

3 结果

3.1 总体疗效比较分析

经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BJ评分比较, t =-22.20, P

3.2 VAS评分比较分析

经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t=15.309,P

4 讨论

4.1 骨科一号洗剂作用机制

创伤性踝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损伤或劳损,造成局部脉络受阻,血溢脉外而成瘀血,同时感受风、寒、湿等邪气,流注关节,阻遏气血而发为该病。因此以除湿活血通络为其治则。现代药理研究证实[6],骨科洗剂一号方中川芎、红花、桃仁、没药等活血化瘀之品可抑制神经及其附近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的炎性肿胀,解除软组织的黏连,同时还有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的作用;苏木、赤芍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并能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穿山甲、丝瓜络、金银藤具有显著镇痛、利水和抗炎的作用。因此本方中在各药物相互协同作用下能够改善局部血循环、解除关节黏连,抑制关节滑膜及周围软组织炎症的产生和作用,减轻炎症因子对关节软骨的损伤,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对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展有很好的遏止作用。

4.2 玻璃酸钠治疗机制

创伤性踝关节炎最主要的一项病理表现便是关节内炎性环境促使软骨退变、破坏、撕裂,因此在关节承载负荷时,暴露的软骨下疼痛感受器便持续地接受疼痛刺激[7]。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正是针对这一病机起效。一方面玻璃酸钠的黏弹性填充大幅降低了受损关节软骨面的载荷压力,避免疼痛感受器的持续刺激;另一方面玻璃酸钠的分子屏障能亦有效地阻止炎性递质的释放与扩散,减少疼痛刺激。有动物研究发现玻璃酸钠在关节软骨面形成一层黏弹性的保护膜,并见膜下受损的软骨逐渐修复[8]。

4.3 作用机制对比分析

作者认为骨科一号熏洗主要作用点在于改善踝关节内在代谢与循环机制的改善,阻断了关节内炎性封闭环境的恶循环,因而镇痛效果较好,而玻璃酸钠主要起效途径是通过直接在关节内注射,起到了快速关节内弹性填充和的效果,阻断了负荷对关节内软骨损害这一主要病机,因而在改善关节功能方面稍明显。作者认为两者虽作用机制不同,但两者恰好可形成内外同治,互助互补的优势化治疗,若其适当结合并同时运用于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总体疗效可能更佳,但其相关验证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谷贵,孙大辉,车明学.创伤性关节炎[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0.

[2] J A Saaljs.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herniated lumb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radiculopathy:an outcome study[J].Spine,1989,14:43l.

[3] 毛晓兵,林圣渊.临床骨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85.

[4] Baird R A,Jackson S T.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dart of the fibula with associated disruption of the deltid ligament[J]. J Bone Jt Surg,1987,69(A): 1346.

[5] Farbank J, Pynsent P.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 Spine, 200, 25:2940.

[6]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77.

[7] 鞠智卿,杨小华,姜贵云,等.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6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8):1501.

[8] Rydell N, lazs E A. Effect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osteoarthritis and on granulation tissue formation[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71,80:2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aumatic ankle arthritis with

orthopedics lotion on 60 cases

ZHANG Hui, YU Jie(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Beijing 102618, China)

[Abstract] Observing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orthopedics lotion to treat traumatic ankle arthritis,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Guang′anmen Hospital collected 60 cases who were diagnosed as traumatic ankle arthritis. The cases who already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Thirty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received fumigation treatment with orthopedics lotion; 3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sodium hyaluronate. After 5 weeks treatment, the effects on the both groups would be observed and analysed. Baird-Jackson scoring system was used to assess the overall curative effect.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 was used to assess analgesic effect. BJ scores of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in both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P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专家介绍

朱振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关节外科学组组长。

 

医疗专长:擅长各类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复杂人工关节置换术(如髋关节畸形、人工关节置换翻修等)方面具有极深的造诣。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读者咨询

我今年37岁,因工作关系应酬较多,三天两头喝酒,而且量很多。前段时间,我感觉双侧大腿根疼痛,有时膝关节也酸痛,走路多时比较明显,休息后能缓解。妻子不放心,督促我去看看,我到附近的地段医院拍了个片子,结果也没啥问题。所以我就没太在意,以为是走路走多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最近,我的应酬更多了,几乎天天喝酒。与此同时,大腿根疼痛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即使躺在床上,有时腿的位置放得不对也会痛。我上网一查,吓了一跳,感觉自己的症状和股骨头坏死很像。会不会就是股骨头坏死?为什么X线片是正常的呢?股骨头坏死是不是看不好、到最后只能装人工关节?

 

医生的话

根据症状来看,这位读者很可能患有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因则是大量饮酒所致。由于早期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普通X线上无特异表现,如果遇到没有经验的医师,往往会出现漏诊而贻误病情的情况。建议这位读者到大医院骨科进行双侧髋关节CT和MRI检查,然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不是所有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都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如果股骨头坏死程度比较轻,可以选择一些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

 

股骨头坏死是一类股骨头缺血坏死性疾病,常见于年轻患者,自然进展较快,后期常致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因素很多,如创伤(骨折、脱位等)、激素治疗、放射治疗、大量饮酒、结缔组织病、感染等,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也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从字面上看,股骨头坏死非常吓人,似乎没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广告也给人一种感觉:这种病很多,很难治。

其实,股骨头坏死在中国的发生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首先,很多患者对此存在误区,一旦出现髋关节部位疼痛不适,就盲目地猜想发生了坏死。其次,某些医生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不足,常常将其他髋关节疾病笼统地诊断为坏死,为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此外,某些髋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疾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滑膜性疾病等)的晚期,股骨头血供受到严重破坏,大多数并发股骨头坏死,这与原发股骨头坏死存在本质区别。实际上,无论是股骨头坏死还是其他的髋关节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造成功能障碍,都要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并非股骨头坏死就比其他的髋关节疾病严重。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不同坏死类型、年龄、职业要求及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的股骨头坏死,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如中医中药治疗、调节血脂、停止或减少服用激素、适当的物理治疗、高压氧等,也可以采取股骨头髓芯减压术、截骨术、吻合血管的骨瓣移植术等手术治疗。我院骨科拥有国内第一台高频冲击波治疗仪,可通过促进坏死部位血液循环等原理治疗股骨头坏死,对于股骨头还没有塌陷的患者治愈率达30%,使很多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外踝骨折;可吸收螺钉;效果分析

生物可吸收性螺钉是近几年中骨折内固定物的一种新型材料。不仅稳固性高,又可直接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开支。内外踝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多因扭伤所致。同时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必须解剖复位,以免影响到关节活动,而且在骨折复位后不易维持,因此必须手术内固定,从而达到坚强内固定,促进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认为超过1mm的移位、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必须要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1-4],手术方法包括可吸收螺钉、接骨板螺钉及张力带等。有文献报道,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内外踝骨折疗效可靠。收集并分析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 年5月中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54例患者,发现愈合时间快,患者满意度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 年5月采用可吸收螺钉和接骨板螺钉治疗内外踝骨折患者共108例,其中闭合性34例;车祸19例,扭伤38例,其他原因17例。单纯内踝骨折32例,单纯外踝骨折30例,内外踝骨折46例。观察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24-70岁,平均43岁;对照组54例,男26例,女28例;年龄25-73岁,平均43岁。以上均为明显移位骨折块且有较大的新鲜骨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用以下术方法,观察组用可吸收螺钉,对照组用接骨板螺钉。

手术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在踝关节的内踝或外踝处做纵行切口,长约5cm,需切开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才可看到骨折处,将骨折间的碎骨片及血凝块清除掉,骨折远端让巾钳夹住,用巾钳将其复位,固定远端,用一骨钻自踝尖斜向近端与胫骨干纵轴约成45°;斜向上钻一骨孔,然后选用长度合适的接骨板螺钉或可吸收螺钉,经钻孔固定并拧紧。完成骨折内固定后,在床旁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的对位对线在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情况,若满意骨折复位就可将伤口缝合,术后采用石膏固定患肢功能位8-12周,在此期间,骨折处经x线检查出现骨痂时,去除石膏功能锻炼,若不满意骨折复位,可重新复位固定。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查,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

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的骨性愈合时间(30.1±3.6)w,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42.2±4.1)w,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人数52例,比较满意人数2例,满意度为100%,对照组非常满意人数43例,比较满意人数5例,不满意人数6例,满意度为89%,两组满意度比较(P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讨论

3.1可吸收螺钉的应用

可吸收螺钉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时间较短,在、国外最早应用于颌面外科。它的优越性在于它独特的生物特性能够符合人体内正常的代谢过程,并被吸收。我们通过临床应用可吸收螺钉得到如下初步认识: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是可吸收性螺钉的主要成分。后者PLLA、PDLLA等立体异构体,植入后3个月初始强度如初,在3个月后强度逐渐衰减,6个月左右后强度失去,这是一个从螺钉表面慢慢到到内部分子量的逐渐降解的过程。二氧化碳和水是最终被降解的产物,其吸收速度与患者的新陈代谢、植入部位的血供等因素有关。

可吸收材料既不影响关节面、又固定可靠。近年来发展比较成熟的生物可吸收材料是人工合成有机材料,无不良反应,它的生物相容性好,初始强度与皮质骨强度差不多,在体内强度能维持3-12个月,完全符合骨折愈合需要。可吸收螺钉在逐渐失去强度的同时使应力逐渐转移到周围的骨组织上,有利于骨折的愈合[5]。Fush.M认为,目前临床上可吸收材料可谓玲琅满目,可是真正拥有生物相容性材料并不多,由聚乳酸聚合而成的可吸收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及其有效性良好,在固定负重关节的软骨创伤中具有明显优势。

可吸收性螺钉虽然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但它的拉力是有限的,所以并不适用于所有骨折,尤其是那些明显移位、需要强大拉力固定的骨折。此类骨折最好选用拉力螺钉、钢板等坚强固定。

3.2可吸收螺钉与接骨板螺钉的区别

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的可吸收螺钉有明显的优势:其容性好,2-3年内能完全吸收任何毒性反应,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反应,因此,再次手术的痛苦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也得以避免,手术感染机会明显降低;同时骨折块之间产生的小空隙和微动,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避免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也将不再对磁共振影像检造成干扰。可吸收螺钉组织兼容性良好,强度持久尤其适合在内外踝骨折治疗中进行应用,在骨折恢复的过程中,螺钉被逐渐被吸收,它的强度将超过皮质骨,十分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开展[6]。而接骨板螺钉是不能被吸收的,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容易引起各种手术并发症。目前骨折内固定的慢慢的由坚强的内固定向生物内固定转变,可吸收内固定物顺势而生,恰合了这一理念。

综上所述,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吸收螺钉治疗内外踝关节骨折,固定效果好,愈合时间短,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患者满意度高。操作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保国,付中国,张殿英,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华创伤杂志,2003,19:398-440.

[2]徐海林,徐人杰,王静,等.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512,515.

[3]姜保国,张殿英,付中国,等.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建议.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51-54.

[4]徐人杰,王天兵,姜保国.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09,2:74-79.

骨科与创伤骨科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骨科学;临床教学;PBL教学;CBL教学

骨科学是外科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需教学的内容复杂,与解剖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交叉联系,包括了创伤、退变、畸形、骨病等多个部分。在以往的骨科的教学模式中,基本按统编教材的顺序组织,以课堂讲解为主,结合少量的临床见习课程。由此导致学生普遍反映骨科教学涵盖内容过多,从四肢骨折、脊柱畸形到退变疾病,病种复杂且跨度较大。再加上受课时所限制,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容易循规蹈矩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很难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应用。

本教研室尝试开展不同教学模式之间的整合,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实际教学质量。

一 骨科临床教学的特点

骨科科属于临床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疾病种类范围广,教学内容与其他众多学科相互关联。特别是近年中, 随着骨科各个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涉及到材料学、生物力学、影像学、计算机辅助、干细胞以及基因等等方面。很多疾病的诊疗原则已相对以往教材的内容有了诸多的改进。特别是手术技术以及手术器械的飞速发展,很容易让医学生在了解相关领域时产生困惑,从而引起其学习兴趣的降低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例如当前脊柱微创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进,正在不断的影响着临床骨科医生对相关疾病治疗理念的改变和方案的选择。对于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尚且需要不断学习来适应这些变化,在教学中对医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引导其锻炼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更是需要我们投入很大精力去解决的。所以,如何去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 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已经是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应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 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2O世纪6O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具有开放式、探索式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3]。PBL教学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学科领域和教师都要求较高。目前各大医学院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PBL教学经验缺乏,相关配套教材不足,以及师资力量本身制约等问题。教师本身长期接受着传统教育模式,对PBL了解的深度有限,经常过多的介入学生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过程。也就降低了PBL教学模式的效果。同时, PBL所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方法,即教师根据每次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 综合评估,而目前国内缺乏与PBL相配套的评价体 系,仍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即在整门课程结束后 进行统一考试,根据笔试成绩评定学习效果,这样也导致PBL在临床教学中的深入推广和应用。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是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在案例学习提供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模拟医生的身份直接面对患者,可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自主地进行分析问题或决策[4]。CBL继承PBL以学生为主体进 行启发式教学的优点,又克服了PBL在一定程度上 与临床实际割裂的不足。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 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 学是CBL教学的核心[5]。CBL以临床典型病例为 切入点,将PBL教学理念与临床教学紧密结合,通 过临床病例充分激发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 实践运用能力,在对临床病例分析和问题解答的过 程中掌握主要知识点,同时培养初步的临床思维能 力。具有问题相对集中、纵向挖掘 知识、学生耗时较少、节奏易于掌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PBL的欠缺。但是,同PBL教学模式一样,CBL教学也缺乏相应的应用教材和教学经验。由于案例的选择、讨论过程的组织和结果分析是以教师为主导,在CBL的实际应用中有可能出现,学生对相关疾病缺乏专业基础理论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时的CBL教学会导致在课程准备阶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

三 PBL联合CBL的综合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上述两种现行教学模式优缺点的分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素质调查,我们采取PBL结合CBL的双轨教学模式进行骨科教学。双轨教学模式可以利用PBL教学帮助学生获取基本知识体系,培养有效运用知识处理病人的能力,并且获取新知识,锻炼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CBL教学给学生真实的病例,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本教研室采取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检索学习文献资料,然后集体讨论;接着根据早先的问题深入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检索学习相关资料,最后再次集中讨论,并总结相关授课专题的教学方式。努力达到以临床为切入点,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使得学生可以在临床和基础之间反复巩固所学知识要点,从而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目的。下面简单介绍下本教研室如何应用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在进行正式教学活动前组织学生告知预计的授课内容和问题,告知学生应用PBL和CBL教学方法的具体流程,详细解释说明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相关要求。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第一步,依据教学大纲向学生说明要求掌握的学习要点。提出问题,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是什么?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诊断标准是什么?主要临床表现有什么?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区别是什么?要求学生分组后查找相关资料;第二步,根据之前所提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然后提出典型病例。例如男性患者,51岁,因“腰痛伴右下肢痛两年余,加重三月”于入院。患者两年前腰部扭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疼痛减轻;近三月腰部疼痛加剧,并且向右下肢放射,在外院行药物治疗无效。专科查体:步入病房,无跛行。腰椎前屈、后伸以及左右侧弯活动均受限。°L4/5 、 L5/S1椎间隙及椎旁压痛,向右下肢放射。肢体直腿抬高试验右侧60°,左侧90°。右小腿以及右足前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右足拇背伸肌力4级,右足拇屈肌肌力5级。右侧膝腱反射亢进,右侧跟腱反射正常。双侧髌、踝阵挛阴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辅助检查:腰椎X线正侧位片示:腰椎生理弯曲消失,腰5椎体骨质增生,°L4/5 、 L5/S1椎间隙狭窄。腰椎 MRI示:L4/5 、 L5/S1 椎间盘右后方向突出,硬膜囊受压,腰椎退行性改变。第三步,根据所列病例,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例如,上诉病例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是什么?还需完善哪些检查?治疗方案的选择由哪些?手术治疗的指证是什么?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哪些以及各自的适应症是什么?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有哪些?第四步,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进行引导和解释。

通过PBL的环节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特点,针对薄弱的部分,在CBL环节进行引导和重点讲解,学生还可以在PBL环节针对CBL再次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与教师和同学间的讨论互动,最终达到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四 总结与讨论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简单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讲解与自学、讨论与交流、理论与实践为特点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较好的结合,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自身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应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案课程基本按照系统分章节纵向联系,教材按照疾病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形成了纵向记忆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系统理解。但在遇到临床问题时,需要运用横向思维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在实施PBL与CBL相结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临床问题中出现的可能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资料查找,并在讨论中充分运用横向思维的能力,将这些信息与各种可能性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6-7]。

在实践这种双轨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改进和完善。首先是教师自身准备。出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需要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引导和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PBL和CBL两种模式都做到了解掌握,并且能够灵活的把两种模式结合应用。其次,对于PBL和CBL环节中的问题和病例准备要充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从实际临床出发,又要符合临床的诊断思路。既有纵向引导,又有横向联系,这是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最后,当前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仍是传统的考试机制,这与新的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改进和采用新的学生评价体制也是我们面临的难点。

综上所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教育工作者们大多倾向让学生早期培养理论结合临床的能力。我们教研室尝试在骨科教学中应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去掌握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种模式还存在很多尚待解决的难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大量的教学工作来检验,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WOLOSCHUKW, HARASYMP, MANDINH, et a1. Use of scheme based problem solving: an evalu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chemes in a clinical presentation curriculum[J]. Med Educ. 2000, 34(6):437-442.

[2]MCPARLANDM, NOBLE LM, LIVINGSTONG. The e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 Med Educ, 2004, 38(8):859-867.

[3]KINGSBURYMP, LYMNJ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larger student groups: mutualy exclusive or compatible concepts a pilot study[J]. BMC Med Educ, 2008, 8:35-45.

[4]Williams B. Case-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s there scope for this educational paradigm in prehospital education [J]. Emer Med J, 2005, 22(8):577-581.

[5]Srinivasan M, Wilkes M, Stevenson F, et a. Compar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Efects of a major currieu-lar shift attwoinstitutions[J]. AcadMed, 2007, 82(1):74-82. Gongora-Ortega J, Segovia-Bernal Y, Valdivia-Martinez JD, e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