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养老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三大瓶颈,首先是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清楚,导致企业犹豫、观望。如果金融市场不开放,资本是不会愿意进入的。其次是模式问题。做养老健康的企业大多亏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资金受到政策和机制的制约,还要对接很多的部门。最后,专业人才也很缺乏。我国现有护理人员总量与老龄社会需求量相差甚大,缺口至少数百万人,农村和基层护理人员短缺更为严重。

人社部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全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增长,空账率已超九成。2015年,全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经超过4万亿元。与此同时,个人账户基金从2014年的5001亿元下降到3274亿元。账户里实实在在的资金还不到十分之一。《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指出,我国老龄化呈现三大特征:老龄人口增加快、农村老人多、女性老人多。预计到2055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老龄人口将达4亿人。

养老政策分析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养老床位整体不足和现有床位大量闲置,是严重的供给侧结构性失衡,故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将是2017年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这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将深度融入养老领域中。创新思维、创新技术、横向纵向协调发展、坚持绿色理念、建立开放合作的系统、充分开展资源共享,都将是2017年养老领域的发展方向。具体要求如下:

宏观政策要稳。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对指2017年经济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宏观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中央将加大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预计2017年养老产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产业政策要准。从国家精准扶贫思路可以看出,产业政策将更加聚焦于具体问题,通过问题导向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养老产业也是一样,市场开放程度不够,民间资本参与不畅,中央就出台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政策,预计2017年政策出台会更加精准,更可以落地执行,解决具体问题的力度也将加大。

微观政策要活。养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全部由政府管,到政府管好该管的、该放开给市场的放给市场的发展过程,过去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将得到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进一步厘清。比如,对养老地产、养老机构等具体的养老业务形态,在微观方面将会更加灵活。这种变化从养老机构的收费管理方式就可以看出来。南方某省曾出台过文件,要求养老机构在调整收费标准时必须报三个部门备案,到后来提出,公办公营的养老机构执行政府定价,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执行政府指导价,民办民营的养老机构执行市场价。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政府正在逐步回归自己的位置,更好地让市场去发力。

改革政策要实。“养老那些事儿”前段时间就养老政策的落实情况,做过一个调查,仅10%的人认为养老政策的执行情况很好,大部分人认为养老政策的执行情况不理想。中央要求,改革政策要实,要实实在在,要可以落实,要务实,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

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也是总理一再强调的,养老服务由政府托底,这部分由政府负责解决。但具体托底的详细内容包括哪些,比如说,什么样的人群是由政府托底的,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托底的,还不够明确、细致。政府解决好托底的问题,其他的放给市场,将是2017年养老发展的趋势。

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侧如何改革,是所有与养老相关的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和有效落实的。

养老产业大趋势

展望未来,2017年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五点:

第一,2017年是养老政策的集中落地年。各省市以国家出台的各项养老产业相关政策的要求为基础,根据本地养老的实际需求、市场特点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文件,集中抓好政策的落地工作,从而满足快速扩大的养老市场需求。

第二,养老产业投入速度提升,且对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我国老年人数大幅增加和养老市场快速扩大,又有大量优惠、鼓励政策出台,会有大量的资本进入到与养老相关的行业。但如何提供优质的差异化服务,如何成功地实现养老产业的盈利,都对养老院的建设、定位、标准化服务、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运营能力的投资商,将无法在养老产业中实现盈利,最终将退出养老市场。

第三,养老方式不断趋向多元化,商业模式也会不断完善。由于老人养老需求上的差别,不同的养老方式不断出现,大量投资者在摸索合适的商业模式。因而,随着不同养老方式的不断完善,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养老方式,来满足不同老人的养老需求。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养老运营模式;探究讨论

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效率低的情况,同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的老龄化情况较为不符合,为实际的改变这一局面,正面的解决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的手段就是在传统的养老模式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现代养老的特点,提出新型的养老运营模式,降低老龄化对于社会的负担以及老龄化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推动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以及稳定发展。

一、探究新经济形势下养老运营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这一问题不限定于我国,而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当代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质不断的强化,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不断的完善化,医疗保险体质不断的完整化,疾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以及抵御,人们的寿命不断的增长,平均寿命不断的延长,同时我国在人口猛增的时期,提出计划生育,导致年轻人口的增长趋势逐渐缓慢化,这进一步使得我国与老龄化社会日益贴近。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导致社会的各方面运作受到影响,劳动力也相对薄弱,社会的经济发展受到较为直接的影响,只有妥善的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有效的养老措施,提出可靠的养老运营模式,才能够实际的控制以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我国社会的运作速度进一步的提升。

二、新经济形势下养老运营模式

新经济形势下的养老运营模式探讨需要结合老年人所处的环境,老年人的家庭状况以及老年人的特性进行划分,进行具体的适用的的养老运营模式提出。

1.社区养老运营模式

社区养老运用模式,适合于居住在社区的老人,现代社会城镇居民的居住单元一般都为社区,因此,针对社区建立养老运营模式是极为必要的。社会养老运营模式就是在每个社区都建立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休闲娱乐设施,如下棋室、老年运动器材等,同时给出足够的空间供老人聊天,老人打太极等,丰富老人的生活,同时建立相关的服务团队,定期对生活不便的老人进行走访,及时的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保证能够定期的对社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进行基本护理,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建立相应的心理疏解中心,来解决老人心理上的问题,以及通过聊天的形式来缓和老人寂寞的情绪。这样能够实际的保证社区内老人的健康安定,能够保证养老的质量稳步提升,能够保证老人体会到社会的善意,这对于社会的文明进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生活区养老运营模式

生活区即一个区域内人生活的范畴,在该范围内老人的数量相对较多,不能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统一的养老,无法实际的促进养老的质量提高,无法保证养老的正常进行,为实际的提升生活区的养老质量,采取的主要操作就是生活区养老模式运营,即养老院的构建。养老院这一形式在乡镇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就是乡镇人口相对较为集中,并且社区小区概念相对稀少,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这对于社会养老的实施较为不便,并且无法及时的掌握每户家庭的养老情况,同时对于独居老人、病患老人无法及时的提供帮助,对于家庭养老困难的情况也无法进行及时的调整,而养老院是一个能够将这些老人集中在一个环境中进行集中看护,集中护理,集中提供帮助的地方。养老院能够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够给老人提供较为主要的医疗护理,能够及时的提醒老人作息时间,以及提供相应适合老人的娱乐活动,养老院针对老人所收取的费用极少,对于农村几近没有收入的独居老人病患老人而言是极为合适的,同时能够解除老人孤单的心情,以及防止老人独处出现意外没有人发现的情况出现。

3.高品质养老运营模式

社会针对收入良好,有经济基础的老人,建立相对符合的养老运营模式,包括老年公寓、大型疗养院、养老会所等,这些老人的特质就是收入相对稳定,或者有较多的储蓄,对于生活质量要求高的老人。这一养老运营模式,能够给老人提供属于老人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膳食的全面安排,保证膳食的营养以及易吸收,同时设立较为健全的娱乐服务体制,较为完善的心理咨询体制,环境良好优美,能够提供各方面的治疗,护理以及调理,能够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身心愉悦,针对老人进展的服务高质量,设置的娱乐项目高品质,老人能够在这一环境中享受以及进行自我的兴趣活动。

三、结语

新经济形势下的养老运营模式健全化,能够实际的提升现代社会的养老质量,能够实际的解决养老问题,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化,社会的负担进一步减少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养老运营模式在新经济形势下讲求多样化,根据实际的环境以及实际的条件进行相应的确立,以及给予老人更多的选择空间,来实际的提升老人的幸福感以及老人的愉悦感,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作者:白明波 单位:天津滨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薛西维.新经济形势下养老地产开发与运营盈利模式探讨[J].江苏建材,2015(3):61-63.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养老产业;发展方向;优势与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50 -03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工作愈发成为社会热点。在2015年的两会上,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席卷全国,时至今日“互联网+”进一步发酵,“互联网+养老”已经成为养老服务行业不可忽视的亮点。同时,”互联网+”下出现的新事物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人机交互、云计算云储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都在为养老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提供挈机。“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发展养老产业构建新的产业模式。

一、“互联网+”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大数据的应用为养老信息平台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传统的养老行业,没有大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对于老年人的需求服务也只是停留在基本的生理方面,同时国家没有精准的数据分析,只能盲目的政策支持,而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通常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时代来临了,互联网连接着全球的亿万用户,因为连接的便利性,信息资源共享化,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应用。

首先,将大数据用于养老产业,这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必要的,建立一个平台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医疗信息等基本身份信息录入,用于以后老年人进入养老院等机构的信息服务记录,可以将老年人的信息数字化,省却了以前的纸质档案的登记,还利于信息资料保存与共享,方便以后数据平台跟国家的数据统计的对接。同时开通网上老人身份信息认证,使用有摄像头并能够联网的电脑或智能手机自助完成信息认证,方便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老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直接在网上完成身份信息的采集认证。

其次,通过分析老人在医院的医疗信息记录,计算机自动生成老人的动态健康档案,结合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功能,并结合执照医疗团队医师的建议,提出有针对性的膳食、运动、起居的日常生活计划,并将这份健康报告上传云端方便子女对自己父母健康状况进行了解。我们利用数据平台可以为老人提供准确的服务,精准定位老年人养老需求,深度挖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新工具拓宽了养老产业的筹资渠道

养老产业的资金问题,大家都看到了这是个利好的行业,前途是光明的,不再是以前的国家控制下的福利养老机构,开放市场吸引大批的投资者,形成的以老年人为消费中心的经济产业。

第一 ,引进国家资本和借助政策的扶持,企业就会慢慢发展起来,我们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互联网融资方式――众筹,每个人支持相应的资金,集资者承诺给予支持者一定的回报或优惠政策,每个人的资金支持是微小的,但在互联网时代汇集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资金筹集方式对不管是现在即将面临养老还是以后要B老的人,都会有极大的诱惑力,大家支持一定的资金作为自己以后的养老投资。因而资本的汇集是相当迅速的,这样还能够为企业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为他们的养老项目营销造势,增加在社会上的宣传影响。企业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后就能进行项目的开发,逐渐地将产业链做出来,甚至在其养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融资,到最后就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养老的产品研发以及走向的问题了。

第二,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和互联网信息的便捷使人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到了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因而早有企业已有心利用互联网发展养老产业。但苦于资金的缺乏,迟迟不能形成一定规模。P2P网贷平台的出现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希望,平台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通过第三方的平台,使借贷双方的供需相匹配,从中选取最优的利率条件进行借贷实现信息与资金的最优配置,让双方都获利。这样可以快速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利用互联网新的金融工具来为养老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减小了传统养老行业依靠政府救济发展的压力。

(三)智能硬件设施优化养老产业的资源配置

我国是人口大国,养老是民生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国家予以相当的重视,对于此产业的扶持与优惠在力度上都在加大。人到了老年时期,随着各项身体机能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身体疾病的出现,养老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在医疗方面入手,运用高科技手段,现在互联网时代有各种的智能化硬件,来拉近互联网与人类的联系,以人为中心,拥有人性化的体验。

1.我们可以在老年人的看护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当老年人出门散步的时候,给老年人佩戴一个智能手环,用GPS来定位的佩戴式电子设备,其精确度可定位到方圆几米,可以随时监测他们的位置,并增加生命信息特征检测功能,防止老年人的突发性疾病。这样即使老人外出,也不用担心看护找不到人的情况的发生和其他意外情况的出现。同时手环也可以录入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医疗信息等,这样也可以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老年人所需要的监护服务需要,也就不用像以前那样给每个老人配给一个看护人员了及大大地节省的人力资源成本。通过互联网云平台计算分析,老人的健康监测数据结果发送给老人亲属,或者社区及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查询老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健康数据,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成本。这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2.在老人的生活交流方面我们可以开发出一个简便易操作的手机APP,几个特殊按键,紧急救助、生活服务、亲情通话、服务评价等功能全搞定,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以及使用服务软件,帮助老年人建立一个社交朋友圈,老人们同样可以在这个平台交朋友,相当于IM通讯软件扩大老年人的社交范围,更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情感交流要求。这样可以让老人们也成为互联网时代中的参与者,并根据自身需求的不同主动地联系服务,就可以让老年人享受互联网发展的福利,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和建造者,满足老年人在心理方面的需求。

3.许多老年人是居家养老,因为子女生活习惯的问题和看护人员劳动成本的提高而独自养老。人们开始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养老,开发与老年人交流的机器人,帮助老年人处理简单的家务活,提醒老人服药和每日待办事项,时刻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以便老人在出现突况的时候发出求救信号。同时智能机器人也具有学习的能力,让机器人承担类似于管家的功能,这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方面。

其实对于互联网在养老方面的应用,早已有机构进行试验研究,但并未形成系统化的研发体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会进入到计算机科学、医学、心理学、老年学等学科共同合作推进的阶段。这一系列智能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老年人居家和社区中的安全和生活提供便利,尤其在智能居家、促进体力和锻炼的科学技术、跌倒的预防和监测、自我的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一定成效。尽管也有相当部分还处于实验室研发和试用阶段,但是已经构成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养老产业面临着复杂的发展环境

1.新技术在养老产业中如何运用缺乏经验。”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产业有也有其发展的困境,其实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发展算属于新课题,首先就是智能服务硬件的开发,研发水平不够,只能慢慢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毕竟我国的养老产业起步较晚,而且互联网模式的养老要求的就是高科技化、人性化、效率化,所以开展的地区也就受到了限制,必须在大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或高校附近附近,才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支持,这样的费用成本是巨大的,不仅要承担周围地价的压力,还要给研发的高校和科技机构提供资金,这将是巨大的费用支出。

2.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覆盖还需时日,养老数据的收集和运用还缺乏坚实的基础。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同时我国也慢慢步入了老年化的阶段,但老年人的数量众多,将老人们的数据信息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人口的数据统计资料也不齐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的不畅通,信息资源不对称有可能造成数据分析的不全面,使企业做出错误的市场判断。

3.老人对新事物接受度低等传统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老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缓慢的,给老人提供智能化的服务,老人是否能够适应,毕竟机器是没有感情的,无法给老人精神上的慰藉,不知老人是社会人也需要真实的情感交流,但通过冰冷的机器来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的服务,老人是可能无法适应的。

4.养老市场发展不成熟、经验欠缺的不利影响。 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结构模式,市场上可能存在潜在的竞争者,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将会引起行业的恶性竞争,这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服务的水平上无法与西方发展完善的国家相比较,人员的筛选和培训都没有经验,养老产业的管理等方面都是较为欠缺的,这都是要通过一定时间在市场上学习经验。

(二)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融资,风险难以控制。

利用互联网融资是有利有弊的,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的过程是难以预见的,我们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融资的方式虽然方便快捷,资金到位迅速,但其风险也是巨大的。由于是网络上的交易我们无法辨别对方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假,可能连平台都是假的,但我们无法辨别,其次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刚刚起步,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出_,无法给与我们融资者相应的法律保障。

(三)养老数据安全保障难度大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利有弊的,上面我们提到了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年人的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是最有价值的,特别是我们每个人的隐私信息。互联网信息资源因为是在网络中流通的,监管难度大,但这也是发展养老产业必须经历的,在养老平台上流通的老人的信息资源,如果遭到一些非法分子的觊觎,通过网络黑客或者养老平台的工作人员而泄露出来,卖给一些诈骗团伙,而将其进行非法的用途,不但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困扰,有时甚至会带给老人们经济损失,毕竟老年人的维权意识、防范意识都比较薄弱,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假。

(四)市场还不具备规模,养老成本高

养老的问题古已有之,但养老产业是我国近些年来兴起的产业,对准的人群主要是40到60年代的人,这部分的人群虽然数量巨大但是大多数都是与家中子女生活,或者在农村养老,这种对于市场的虚拟扩大,造成了市场出现虚假的繁荣,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养老产业,要达到智能化的要求,养老产业运用互联网产品必要的成本是不能避免的,比传统的养老成本高。这就要求老年人要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消费这种智能化的养老。因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消费的人群较少,养老的前期成本不可避免需要先享受的消费者承受,产业还未到达这个产业的利润红利时期。

对于国内的养老企业来说,现在无疑是一个好的时机。互联网+与养老产业的结合可能对传统的养老造成冲击,但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互联网+”正全面融入金融、交通、医疗、保健等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家庭服务业。“互联网+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群体培育、路径保障等诸多挑战。不过其发展前景仍然是被市场所看好的,在未来拥有极大的投资前景。

三、”互联网+”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方向

(一)加快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建设与人才培育,夯实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要发展智能化养老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极大拓宽养老市场的响应范围,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养老的产业。作为一个新产业,就需要人才来拓展市场和向更多的人来介绍自己的产品,加快培训适用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养老管理服务人才和技术服务人才这也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专业人才队伍是“互联网+养老”实现和发展的保障。在“互联网+养老”这个新型产业之中,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在,而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协调、配合,所以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就是很关键的。高素质的人才相互配合才能使传统养老业与互联网真正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建立相应的培训流程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这方面的人才,这个市场的份额才会逐步的扩大。同时加快科技成果的运用于养老产业转化率,将科技产品用于养老产业的快慢,也决定着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科技以人为本就应服务于人,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养老产业,为老年人提供科技化人性化的养老,是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必由之路。

(二)加强和完善养老数据平台建设,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在未来互联网发展之中,数据信息是最宝贵的资料,因而我们在养老数据平台的建设中应把深化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防护放在重点方面建设,使其可以达到银行级别的安全水平,保障老年人的隐私信息,使信息流通于网络的安全性加强。同时加强平台数据的监督力度防止不法人员利用信息进行牟利活动,不断完善数据的平台建设,开放平台接口,为更多的养老企提供数据录入平台增加平台的数据信息,为更多的养老企业发展提供老人的信息帮助他们的产品生产公司战略等方面制定,实现其数据平台资源的共享价值。

(三)规范互联网资本,助力养老产业的发展

破解养老产业发展的困局,首先解决养老的资金流入问题,在以后的产业发展中我们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社会资本引入养老产业,能够为养老的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不断扩大产业的规模,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到互联网养老的产业发展效益。将养老服务智能化发展写入老年事业发展规划,投入部分前期资金,建立起“互联网+养老”服务的信息平台。

第一,我们可以利用政府、企业两者共同的优势来发展养老,采用PPP模式来发展养老,政府和企业共同运营养老产业,增加人们对于这一类型的养老产业的信心,这样企业有了政府作为后盾,就不用独自承担产业风险还能够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将风险效益降低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来发展壮大养老产业的规模。同时政府可以出资设立养老产业服务发展基金,吸引有实力的优质的养老企业的投资,并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优惠和帮助。虽然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但在国家的引导下和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陆续开放一些金融工具,比如基金、信托、债券等,为养老项目提供资金,不断发展壮大这个产业。

第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吸收社会资金来发展养老,利用众筹的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向个人或企业机构筹集资金,政府担保增加民众的投资信心,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同时,加强对于行业的监管,毕竟互联网资本流通于线上,可能一些违法诈骗团伙会利用投资者对于这个行业的不熟悉来进行诈骗活动,而使以后的投资者不敢对此行业涉足。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正确引导行业的发展。

(四)丰富和拓展养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

“互联网+”背景下的养老产业前景不可限量,围绕着庞大老龄群体的医疗健康、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生活保障等深层次的需求,丰富和发展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以下方面,养老地产、养老日用品、养老文化娱乐、养老医疗等领域进行产业发展。根据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将养老市场进行这样的分割与定位,才能确定出消费的市场与人群,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发展智慧型养老院给老人们提供便捷良好的服务水平,使智慧医疗加快产业链整合,向大健康体系发展,然后推动建立以老人为中心的文化娱乐产业链,形成一个完整的养老a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文灿.互联网+养老未来空间无限[J].特别报道,2015,,(05).

[2]李璐昆.互联网 + 养老”应用探索与实践[J].2016,6(3).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引领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国农业亟需整合现有产业基础、重塑现代农业文明、优化劳动力资源,立新时代农业发展“天人合一(20版)”之“灵魂”,依托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双核驱动,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中国味道”拥有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农业,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国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全球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农业新使命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农业发展新使命

多年来,发达国家在占据多重不当优势情势下,依托优良的农业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政府的强力扶持以及国际间长期不对等优待,形成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国际间农业发展通道不畅、上升空间狭窄、话语地位不高的逄,形成“活儿干的不少,钱挣的不多”、“贡献不少,位置不高”、“即流血又流汗就是说啥都不算”的不公局面。“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使积蓄已久的中国农业拥有了亟待转型发展的全球空间。为此,需要避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之短,突破我国农业发展桎梏,紧紧扭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实现我国农业大跨度发展。

(一)突破我国农业发展瓶颈,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球占有较大比重。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约占世界的1/3,年均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我国面临着资源刚性约束、水源污染加剧、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农业发展“硬瓶颈”,以及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劳动力结构性失衡, 原有粗放型生产、小农式经营、产业链条切割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软约束”。中国农业亟需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大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

(二)重构国际农业发展秩序,引领世界农业新格局

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美国为霸主、西方为主导”的全球不合理分工体系, 尤其是不平等农产品贸易规则愈发反感;对欧美间意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仪(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转嫁金融危机和击退“欧债危机”颓势风险、构建利己的新经济及农产品贸易格局愈发保持警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深化我国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助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中拥有应有话语权,向世界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胸怀。

(三)再塑现代农业文明制高点,深化“一带一路”战略

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硬实力趋向均衡,软实力就成为各国角力的重要切点,几近决定着大国竞合的成败。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农业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为全球农业发展及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不朽贡献。今天全球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的大面积负效应、贸易全球化过程中对农产品的大面积不平等、现代科技致使粮食高产过程中全球饥民不降反升,“食不饱”、“食不安”群体大幅趋升。面对影响世界发展的这些重大问题,回眸历史,不难发现由中国农耕文明为核构成的“天人合一(10版)”是人类历经几千载颠簸而不衰之根本。此刻,重塑现代农业文明、构建“天人合一(20版)”乘“一带一路”之势推动农业发展“返璞归真”,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

(四)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和品牌建设,加速“中国农业国际化”

农业国际化的核心是农民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及其路径国际化。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生产、农业资料、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国际化方面已有长足发展,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9692亿美元。然而,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滞后、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农产品出口、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偏低,与我国将要担纲的世界发展重大使命与国际地位尚有重大距离。“一带一路”作为世界极为重大的公共品,作为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共同品牌,无疑为中国农业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营造了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创新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完善发展模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农业发展新趋势

“一带一路”作为世界发展与和平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为中国农业发展和世界农业成长提供了崭新驱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当然,中国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全面现代化发展中的滞后表现仍然凸显,当下,“补短扬长”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驱动活跃,现代农业发展为营养健康产业与创造财富相契合的战略新兴产业趋势明显,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与绿色养生养老产业俨然已成为我国及全球农业发展的“新宠”。

(一)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加速战略新兴产业生成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亟需创新打造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智慧化、服务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特别是工业40技术的应用,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连接,将食品的营养健康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环境要素、资源投入、成本核算等充分衔接,实现个性化诊断、订单分布式标准生产、种养管理、质量安全监控、仓储物流等全方位的应用,生产制造和流通效率大幅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加速生成。

(二)食品安全和健康新理念,构成农业发展新动力

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多重目标、多重任务、多重挑战、多元化发展的农业格局将加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加速缩短各国的消费差距。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将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r业发展标的。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和饮食文化,以食品安全和健康新理念为导向,打造具有“中国味道”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三)农业驱动功能明显,国际博弈与合作走势趋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关切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农产品安全,农业合作更是各国“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契合点。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作为粮食出口大国是我国粮食进口多元化的重要区域;沿线国家对我国农业机械、海水养殖、设施农业等产品和技术需求强烈。随着沿线国家对农业资源、技术、产品、品牌和市场整合加速,农业必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产业转移、市场开发、国际资源利用、技术文化输出、国际合作与对外交往等的重要领域,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农业发展能力也将更好发挥,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将有效缓解。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农业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缔造传承的根基。当前,农业仍然还是我国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业作为我国强国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农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任重而道远。“一带一路”战略大势下,应加快中国农业科学设计发展路径,选择并加快培育优先领域,强化中国农业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世界农业发展,主动承接历史赋予中国农业的新使命。

(一)聚力现代农业,拓宽发展空间,引领农业发展

加快培育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精、特”中小企业为支撑,加大支持农业企业投资、并购、参股、交叉换股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创新集成,将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迅速转化为市场占领、经营能力强大和生产盈利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全面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现代农业将全面优化我国农业结构布局,强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保障支撑体系,构建从“田头”到“心头”的大农业文化建设体系,大幅推动由“吃粮”到“吃文化”中的“中国内涵”,系统打造食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控制的中国版,全面体现新一轮世界农业发展中的“中国风情”。

(二)打造“农业+”品牌,培植农业新兴产业,构建世界发展新驱动

“互联网+”浪潮席卷农业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农业+”应运而生。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运营的精准化和集约化加速,庞大在线消费迅即由互联网延伸至农业产业全链条,形成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孕育农业战略新兴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中国农业品牌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农业国际化的有效工具,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方阵,“十三五”期间是农业品牌建设的重大机遇期,加快探索农业品牌建设新模式、研究品牌建设新路径;加强农业品牌基地建设,完善农业品牌培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品牌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培植核心优势凝聚下的支柱产业链,加速世界农业发展新驱动, 为农业品牌培育和国际市场开拓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重铸世界农业协同发展新平台,建立共同繁荣新秩序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期盼我国农业发挥重大国际作用呼声鹊起,发达国家也“频送秋波”;新常态下的我国农业也进入了全面攻坚发展的关键期。“时至不迎,必受其殃”。“一带一路”战略情势下的中国农业,面对着千年一遇的机遇与强大的挑战,加速新平台建设,凝聚世界新兴力量,构建世界农业发展新格局,重塑世界农业发展新秩序;构建分工合理、发展均衡的世界农业新形态,引领世界农业文明永续发展。“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一是在中央“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增设农业国际合作战略局,主导建立统一的大农业战略规划、国际农业方略实施; 二是“亚投行”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专项,深化与农业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农业部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发展联盟,发起“一带一路”农业发展协同基金;四是供销总社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供销协同联盟,发起“一带一路”国际农资协同基金;五是以我国为主导,建设全球性农业交流中心和国际性农资农机交易中心及全球性农业人才中心。

智慧养老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银行;利润;资本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9-0115-04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志码:A

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问题曾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但是近两年银行利润的增长已经与2010年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因是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政策对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等行业的限制与调整等因素,使得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多家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准备不足,对存贷款定价摇摆不定,对市场把握不透的情况下,必然会对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影响。中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是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对银行业利润增长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客观公正对待银行业利润增长问题,并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变化,正确判断银行利润增长的趋势。

一、银行业利润增长的主因

(一)股份制改革为银行利润增长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大幕拉开,先由中国建设银行按照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方针政策要求,开启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先河,进行了财务重组、不良资产剥离、人员分流、吸引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改革。在各项改革逐步到位的基础上,于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上市,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在资本市场的上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也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登陆资本市场。中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为银行业面对市场,迎接挑战,取得良好的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此,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得到了实质性提升。国内16家上市银行,不断强化员工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经营管理,注重经营风险防范,把资产质量视为银行发展的生命线,在股改后的经营中,使资产质量得到提升,不良贷款和不良率不断下降,确保了银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经营业绩。

(二)经济持续发展为银行业利润增长提供了保障

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11年以来,每年的GDP以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在快速发展,并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全球金融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唯独中国经济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呈现健康向上发展趋势,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带动下,银行业自身的资产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息资本得到扩张,资产质量得到提升,经营业绩得到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银行利润增长提供了保障。

(三)生息资本规模扩大加速银行业利润增长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积淀了丰厚的经济基础,银行业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使自身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张。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10月在香港上市时,资产规模还不足5万亿元人民币,到2013年底,其资产规模已达15.08万亿元人民币。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更多的生息资本,生息资本的增加,给银行业增加了利息收入,推动了银行利润的增长,使银行的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四)服务和创新是银行业利润增长的软势力

为满足不同客户对银行业的不同需求,中国银行业一方面提升客户服务的满意度,实行综合化经营,拓展业务的外延,优化业务运作流程,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类型,不断挖掘产品创新能力,使服务于客户的各类新产品层出不穷。进而积极推动银行业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快速增长,成为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增长的重要来源,形成银行业利润增长的组成部分。

二、银行业利润增长面临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大大提高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复杂化,从而使我国银行业受到一定的影响。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通过存贷款、资金交易、投资等利率敏感性业务影响商业银行收益。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利率变动时,因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会产生权益差异。这是因为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

二是存贷款利率产生不同步变动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仍会受到影响。

三是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长短期利率会出现倒挂现象,即短期利率会高于长期利率,致使银行预期的资产负债利差落空。

受利率波动的影响,资产收益相对于负债成本发生不对称变化,使得银行的收入和资产形成损失,这就是利率风险,主要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本点风险和潜在选择权风险。中国银行业由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重不对称,面临更多的是重新定价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是否有利,关键是看资产与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正缺口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正面;当利率下降时,则影响为负面。负缺口的影响正好与此相反。利率的波动还可能造成借款人提前偿付借款本息,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的情况,这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选择性利率风险。所以,利率市场化会给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

(二)信贷资金相对趋紧的影响

2013年6月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紧缺现象明显,其他大型企业同样出现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现象,整个社会投资下降,在经济下行时期,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非常强。但是,银行为维护客户关系,能满足客户对资金需求的不到20%,且还要实行基准利率上浮。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要得到所需贷款,利率要上浮30%左右。信贷资金成为资源,成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重要纽带,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下行期容易产生不良资产,银行在放贷时就会限制个别行业的贷款发放,同时在项目审批上也会谨慎,审批通过率下降。

二是银行业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往往以“增存”来确定贷款新增指标,日均存款不增加,就没有新增放款,贷款成为吸引客户的资源。因此,银行的经营业绩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银行的利润也会增幅放缓。

(三)“影子银行”的影响

我国的“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基本不受监管的情况下,提供民间融资和金融理财产品、证券市场融资、企业股权融资与金融交易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行为。“影子银行”在中国发展得十分迅速。但是,“影子银行”对银行业的影响非常明显:

一是“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具有排挤影响,民间借贷的发展,会对银行客户进行争夺,特别是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争夺客户的效应更为突出。

二是“影子银行”使银行的存款变得更加困难。虽然我国银行业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但因存款的收益率远不及“影子银行”的回报率,这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民间融资渠道,给银行吸纳存款带来压力。

三是“影子银行”会带来信贷的过度扩张,从而引起经济的过热和资产泡沫的形成。这对于银行业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需要限制和调结构的产业进行限制贷款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银行业利润增长的认识

(一)银行赚取利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中国建设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末的资产规模达15.08万亿元,比2005年在香港上市时4.3万亿元多出了10.78万亿元,年均增长15.7%,负债总额达到14.02万亿元,贷款余额8.24万亿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025亿元,税前利润2755亿元,净利润2151亿元。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为2630亿元,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为1663.15亿元,中国银行的净利润为1569.1 1亿元。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同样可观。这些金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追求利润,防范风险,提升经营能力,控制经营成本,给股东满意答卷。那些说银行业只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说法不符合市场规律。

(二)要客观分析银行利润增长原因

中国银行业的收入与西方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差异。在国内存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各家银行在市场上比拼存款的增量,其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发放贷款。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差,成为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中国的银行业近年来表外业务增长较快,但从银行利润增加的来源看,存贷款利差收入占了利润的主要部分,存贷利差的增加源于贷款规模的增加。而西方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理财带来的佣金收入。银监会公布的《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3年底,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为118.8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1%,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68.68万亿元,同比增长9.51%。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带来信贷资产的增加,从而使银行业的利息收入同步增长。

(三)要多角度看待银行利润的增长

我们从总资产利润来看,2011年银行业资产利润率为1.3%,一般制造业这个指标有的可达5%,在资本市场上,我国上市的16家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位次并不靠前。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仅为1.1%-1.5%,与西方发达商业银行相比基本接近,特别是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等国际性大银行相比,总资产利润率基本相同。因此,不能简单看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每年的利润额都超万亿元,只看利润数字,好似很高,但与国内企业和国外同业相比较,银行业的利润是不高的。

我们再从利差上同国际银行业相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出问题的本来面目。有很多人认为中国银行业是利差高,所以商业银行的利润高。而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利差与国外银行业的利差相比并不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基本稳定在2.5%-2.8%之间,与西方国际性大银行的净利差基本相同,与“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3.5%-7%的利差水平相比仍然偏低。中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金融资本的支持,利息是一个经济杠杆,杠杆作用发挥得越好,对经济的发展支持力度就越大。因此,保持必要的利差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剂。

(四)银行业良好的盈利状况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支持密不可分,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才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符合上市的条件,并陆续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完成了上市工作。

换句话说,正是国家的投入,才使国有商业银行有了良好的盈利。如1998年财政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2700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建设银行将2730亿元人民币不良资产转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1月汇金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500亿美元,2004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在财政部核销569亿人民币呆账,2004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以市场化方式再次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剥离2787亿元不良资产。这就是中国银行业从过去亏损经营到目前高盈利的背景。因此,五年前全球的次贷危机,很多国家的银行业都深陷其中,唯中国银行业独善其身,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支持银行业股改上市,才保证了中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银行业经营收入的一部分也以税收的形式交纳国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五)银行业利润增长具有周期性

银行业利润增长是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同步的。中国建设银行2006年到2010年总资产平均增速为18.7%,利润平均增速为23.5%,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速为50.9%,而2013年中国建设银行总资产增速为9.3%,下降了9.4%,利润增速仅为11.1%,下降了12.4%,中间业务收入为11.6%,下降了39.3%。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银行业快速扩张的市场环境终结,新的经济环境对银行业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经济增长的起伏,必然导致银行利润增速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到来,中国银行业利润也将下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业高利润增长时期已经过去,未来将步入回落期。

四、保持银行业利润增长的建议

(一)经营理念要转变

金融机构要进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找准市场定位,将市场机遇转化为经营效益,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方面,要发挥银行的传统优势和服务优势。对国家规划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大型石化、现代煤化工基地、核电、粮食等重大项目都要优先合理安排信贷资源。通过金融租赁、投资银行、造价咨询、现金管理、内保外贷等综合性、专业化服务,为客户节约成本,提升效益。

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银行要做到扶优限劣,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信贷投放,严格把握准入标准。按照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的要求,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要认真研究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市场的发展,探索研发配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银行业要通过差别化政策实现内涵式发展。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地区经济结构、资源优势,制定区域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和经营策略。

在金融服务方面,银行业要通过加大创新,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要针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金融要求,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结合县域金融服务要求推出对接的产品和服务;要创新小微客户批量化经营模式,积极拓展供应链融资、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等,搭建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二)经营模式要转型

业务转型是银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加强业务转型,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首先,要抓好规模扩张模式转型。

规模扩张模式要由存款向资产转变,传统业务要与新兴业务相结合,经营中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负债业务方面,要从抓存款向抓有效客户金融总量转变,进一步挖掘整合客户潜力,主动引导、合理配置客户资产,做实做大客户金融总量,实现“资金保管者”向“财富管理者”转型;在资产业务方面,要由以信贷业务为主向综合融资转变,实现“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型;在支付结算业务方面,要由网点服务逐步向网络服务转变,实现由“传统局部服务”向“智慧泛在服务”转型,积极适应互联网、移动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带来的新变化。

其次,要抓好赢利模式的转型。

要减少对利差的过度依赖。在做好支付结算、借记卡等传统业务的同时,要加快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发展,大力拓展投行、保险、租赁、基金、期货经纪等综合化业务,以及金融市场、投资理财、托管、资产管理、养老管理等新兴业务,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利润多元化。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积极拓展造价咨询、新型财务顾问等业务,改变过于依赖融资型业务的局面。通过产品创新和挖潜增效,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通过创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增加非息差收入来源,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达到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目的。

再次,要抓好客户营销模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