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15-02

自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开始招生以来,一方面中医骨伤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科研、教学、临床输送了一批批高质量的高层次骨科人才。而另一方面,中医骨伤研究生教育历史不长,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为突出。本文就高质量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一探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培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科学型研究生培养的新型模式,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临床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相关报道较多。[1]我院中医骨伤专业作为国家中管局重点建设专科和自治区重点学科,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其他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从2000年开始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9年的培养实践,我们认为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有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临床专业研究生。以下结合中医骨伤学的学科特点,就我们在该学科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素质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

医生是以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这种特殊性职业定位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而且应具有严谨、诚实、负责、谦逊的品德。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生不仅是一个高学历群体,而且应成为大众信赖的高素质群体。作为我国医学生教育的未来方向,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作为研究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相当发展,有一定的科研水平,他们大多数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荣誉感重,都希望早日成才。但是由于年龄层次、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差异,研究生素质的发展参差不齐。普遍的问题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不尽人意。有的研究生为了名利,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编造实验和计算数据,弄虚作假。有的研究生被物欲所驱使,为物利所躁动,对待患者不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工作懒散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更不可能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

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观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相比其区别在于现代教育更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2]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集体合作的态度以及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医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十分重要的,[3]加强培育研究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医学研究生正处于人生中精力最充沛、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处于从事医学学科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没有创新就没有前途,没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将来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和社会竞争中立足。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提高又促进知识的掌握。因此,医学研究生教育应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应在加强对其理论知识学习引导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研究生查阅资料的技能、提高其实验操作的技能,使其能够从本课题出发,进行本研究领域、相关研究领域以及不同领域知识的获取与融合,才能够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创新研究。

三、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

要做到对临床专业硕士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提高理论水平,掌握临床医学理论与知识。

1.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

近年骨科临床知识高速度更新是本学科的一大特点。在诊断技术方面,CT、核磁共振等的临床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骨伤科学的临床进展;在治疗方面,传统骨伤科疾病治疗方法和手段局限,或争议很大,近年认识有很大变化,如骨科脊柱多种疾病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之争日益激烈;骨水泥、钛笼等先进器材的应用都极具挑战性。而教科书或专著往往只能起到基本培训的作用,在新进展方面明显滞后。为了使研究生能了解到本学科最新进展,特别是学会临床知识的更新能力,同时也为了促进导师自身知识的更新,我们采取导师主讲骨伤科学各疾病与部位专题讲座(每周两次)。辅导研究生学会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如校园网电子期刊和其他最新相关杂志)获得有关临床新进展的方法。鼓励和安排研究生参加各种骨科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导师为学生指定精选阅读参考书目,由导师指定学生所要阅读的本专业参考书、本专业的杂志期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式小论文等。

2.边缘交叉学科理论的掌握

科研知识是科研素质的基础。临床专业研究生要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有所突破,首先要充分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它是进行医学科研所必备的基础专业理论。由于骨伤科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科学,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故而临床专业研究生还必须及时汲取医学专业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善于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并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新观点、新论断。随着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服务的目的也由单纯的治疗疾病,转变为提高人类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医学研究生还要掌握诸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让科研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研究生要具有对医学科研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知识,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掌握医学科研的专门理论,了解医学科研的原理、程序和方法,更好地保证医学科研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如果只注重现有课本中的陈旧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对飞速发展的当代医学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将来的研究生将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也意味着高级医学人才教育的重大失败,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医学选修课,特别是增加一些贴近前沿科学、适应知识更新的选修课,以充实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开阔眼界。

参考文献

1 肖 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3.2(1):47~49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1995年7月以来,我们采用循序式综合疗法对185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85例,男112例,女73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3天;腰椎间盘突出部位:L3-48例,L4-563例,L5~S181例,L3~4、L4-511例,L4-5、L5~S119例,L3-4、L4-5、L5~S13例。诊断标准以《中医骨伤科学》第一版为准[1]。并均经CT断层扫描证实。

2 治疗方法

2.1 物理治疗,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1.1 嘱患者平卧硬板床休息,予双柏水蜜外敷及频谱仪照射腰部。持续2~3天。

2.1.2 腰椎电动牵引。腰椎电动牵引器为羊城医疗器械厂生产的ZJC-I型微机控制全自动治脊床。每日牵引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牵引力视症状约为患者体重±10kg。

2.1.3 电动牵引3~5天后行手法治疗。头2日主要以揉法、滚法等轻手法为主,2日后视情况加用牵抖法及被动牵拉法、旋转回纳法等。手法治疗每日1次,持续1~3周左右。

2.1.4 腰部功能锻炼。于入院后开始,主要加强腰背肌锻炼。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腰部功能锻炼持续3月。

2.2 药物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根据患者病情选用补肾壮筋、兼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方用加味补坚壮筋汤治疗以腰痛阴虚为主,独活寄生汤治疗以腰痛阳虚为主;同时,视病情演变适当增减活血化瘀药物。中药每日1剂,分上、下午两次口服。

3 疗效疗效评定标准。优: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良:症状明显减轻,仍伴小腿外侧轻度麻木或背伸肌力稍弱(与健侧对比),可持正常工作;差:疼痛缓解,但常反复发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本组185例,经上述治疗最短18天,最长50天,平均时间38.6天,多数达到满意效果。其中优153例,占82.7%;良28例,占15.1%;差4例,占2.1%。总有效率97.8%,38例经复查CT,显示椎间盘突出物已还纳,硬脊膜无明显受压,占20.6%。全组173例获1~4年随访,12例失访,复发6例,复发率3.2%,再经过上述保守治疗,均达优良效果。

4 讨论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急慢性损伤、外感风寒湿邪等因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所出现的综合征。由于在成人中椎间盘并无血液供应,仅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故其发生损伤后则修复能力差,难以愈合。又由于脊柱为人体重要的支柱,活动范围和频率较大,故常常发生挤压和劳损,且以下腰椎为甚。此外,积累性损伤也是促成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和造成椎间盘突出的诱因。有些患者既无外伤,也未参加任何体力劳动,而仅在受凉后发病,可能是由于着凉使肌肉韧带的紧张性增强,导致椎间盘内压增加,促成已萎缩的纤维环发生破裂,这一点也应引起我们临床注意。典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病史及体检即可诊断并定位,虽然目前有CT、MRI等影像学检查,由于其价格昂贵,且与临床症状、体征存在一定的误差,故且基层医院难以普及。我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仍应以症状和体征为主,影像学检查仅作为辅助检查,用于确定突出物的形态及椎管局部情况,也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痛、腰痛+腿痛以及腿痛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时期,因此需要注意鉴别诊断。临床上应以各种特殊症状、体征及借助影像学检查与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盆腔肿瘤等区别。

4.2 祖国医学文献对腰腿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很早就有记载,我们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临床,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急性扭挫可致经络不调,气血瘀滞,筋骨失养,不通则痛;若渐近发作,则多因风寒湿邪入侵;反复发作则可致肾脏精血亏损,无以滋养经脉。临床中,我们还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因腰腿疼痛剧烈而就诊和治疗,根据其病理主要为炎性水肿、化学反应刺激。故我们认为应行卧床休息为主,配合腰部牵引治疗。研究认为完全卧床休息可以解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从而加速炎症消退和椎间盘回缩,牵引可以减少椎间隙内压、拉紧黄韧带及关节囊以及扩大椎管容量。待3~5日水肿高峰期后再分别行手法治疗,以期能还纳突出物。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当然,也有少数患者腰部疼痛高峰期已过而来就诊的,这时我们则直接进行牵引和手法治疗等2、3阶段的治疗。总之,对于腰椎间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应在遵循循序式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灵活运用的办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提高对该病的治愈率。

4.3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病位在腰部故其与肝坚有密切关系。故中药治疗,则与肝、肾相关[2]。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虽有急性损伤,但以慢性损伤较为多见,故临床上我们多采用加味补肾壮筋汤和独活寄生汤分别阴阳论治,再根据病情、症状适当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使阴阳平衡,经络通畅,筋脉舒通,筋骨强壮。故临床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7.8%。

4.4 腰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椎间盘修复、增强腰背肌群力量、缓解椎间盘负荷,是防止疾病复发的关健。但临床上许多医生及患者均不太重视,因此常常出现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等情况。我们要求加强腰背部功能锻炼且持续3个月,使腰背肌内组织充分恢复,椎间盘组织减轻压力。故临床治疗时间短、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当然,上述治疗仅为临床初步应用,对于循序式治疗方法时机及方法的掌握,治疗力度的量化等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第3篇

    1西医外科学学科设置

    在中医院校中,中医外科学由于突出了中医特色而占有优势,西医外科学相对处于弱势,位置比较尴尬。比较西医院校的外科学组成,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中的骨科部分单独划分出为骨伤科学,加上肛肠疾病和脉管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内容在中医外科学中讲述,西医外科学不再重复或将内容删减,造成西医外科学在内容量上显得更加单薄,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下降。然而,外科在任何一家医院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业务量还是医疗收入,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无论中医医院还是西医医院,外科仍采用的是以现代医学为主的治疗手段,这样就凸显了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与临床需要严重失衡的矛盾。目前,医院的外科科室仍然是按传统划分: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整形(烧伤)外科及小儿外科,医疗力量雄厚的医院更加细化为甲(状腺)乳(腺)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及脊柱外科等。与医院外科发展日益壮大相对的是,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发展的滞后。这种情况使西医外科教学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的教学规划在内容编排、课时分配及实践操作安排等方面都与西医院校外科学有差距。西医院校外科学为主干学科,而中医院校只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和部分七年制学习西医外科学,而绝大多数专业只开设外科学总论。西医院校外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是总论部分在学校讲授,各论部分在学生见习期间临床学习,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西医院校开设动物外科课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无菌操作及一些基本的外科技术,让学生体会在活体操作的感觉,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临床工作中必备的心理素质。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医院校仍然未开设动物外科学。我们认为,西医外科学在中医院校的重视程度应逐步提高,各专业的教学时数应增加。效仿西医院校在见习前,安排开设动物外科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开设床边教学,在外科学各论部分进行临床实践代教,可以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满足临床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2师资建设

    中医院校外科学教研室分为西医外科学教研室和中医外科学教研室。对比中医外科学教研室,西医外科学教研室在师资人数、教研室规模上都相形见绌。教学课时的完成需依靠大量临床教师。但由于临床教师主要工作重心在临床,加之目前政策的导向是以科研成果作为晋升职称的硬指标,所以造成了教师工作以医、研、教的排序,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认为,两种师资体制应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学院编制教师的主要优势是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意识更强;临床教师的优势在于临床经验,丰富。学院编制教师应加强临床工作,丰富临床经验;临床教师应定期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定期考核,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就可以培养一大批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临床教师,有效扩大了西医外科学的师资力量。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在职称评定方面,适当增加对教学贡献的倾斜,这样适度的政策引导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选择

    目前,中医院校的西医外科学教材选择比较单一,主要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为主要的教材。同西医院校外科学教材相比,具有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及特点,但存在内容偏少,且新进展不足的缺点。以心肺复苏为例,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标准已改为:现场急救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以≥100次/min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而现有教材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仍为15︰2,胸外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1]。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手术衣是包背式手术衣,同教材的交叉式手术衣在穿衣方法上有所区别,这就造成学生的困惑,增加了教师教授的难度[2]。与此相对,西医院校的外科学教材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有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研究生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选择教材种类,而且教材内容更加翔实,分章更加清晰,更贴近于临床,易于学生理解。同时,现代外科治疗方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进展、微创治疗等新的知识应体现在西医外科学的教材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将临床上的治疗进展补充讲授,必要时可自编教材,增开选修课时(如外科学进展),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因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带来的不足。

    4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我们观察发现,西医院校男学生比较热衷于外科的学习,临床见习、实习时对外科比较偏重,就业方向选择上也是如此。与之相比,中医院校由于突出了辨证施治等中医临床思维,学生更加偏重于内科疾病的学习,而对外科这种偏重技能的学科兴趣较小。另外,现行就业政策也对研究生阶段的志愿选择有很大影响。我们曾调查7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选报志愿,大部分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及中医皮肤科等学科,主要原因则是对中医内科感兴趣,少数对外科有兴趣的学生也因就业受影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西医院外科不允许执业)而放弃外科方向。这种情况在历年研究生选择专业时已得到证实:中西医结合外科及中医外科学报考学生的比例明显少于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及中医儿科。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为例,2009年报考中医内科331人,上线149人,而报考中医外科87人,上线47人;2012年中医内科上线人数149人,中医外科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共上线31人。而我院外科每年招收的新职工90%以上来源于西医院校。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具有中医知识的外科人才逐渐减少,中医医院的外科更多是西医院校的毕业生,使中医医院外科逐渐失去中医特色,影响了中医院校外科教育,阻碍了中医院校外科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结合临床病例,配合使用多媒体,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西医外科治疗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举办一些西医外科技能操作比赛,从比赛中可以发现一些心理素质好、手法灵活的学生给予嘉奖鼓励,来引导一些适合外科工作的学生关注外科学。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临床中实习、见习,体会外科工作的性质和对疾病的功效,吸引有志投身外科工作的学生,坚定他们的信心。

    5教学及教学方法改进

中医骨伤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慢性腰腿痛;治疗

Clinical effect of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injection on chronic lumbago-leg pain

TAN Cheng-bo,PAN Tao,LIU Xing-mo,et al.Dept of Orthopaedics,the 6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yet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injection on chronic lumbago-leg pain.Methods The 40 cases of chronic lumbago-leg pai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The control group(20 cases)were treated with ordinary remedy,treatment group(20cases)were treated with 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injection 8 mg for 10~20 days.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ervus and cucumis polypeptide injection;Chronic lumbago-leg pain;Therapy

慢性腰腿痛多病史较长,常反复发作,在劳累、用力不当、咳嗽、下蹲或起立等情况下易诱发或加重,无明显外伤史。腰肌劳损、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骨质疏松症、变形(退行)性脊柱病、脊柱滑脱症是造成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针对慢性腰腿痛的生理特点,笔者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2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门诊或入院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腰腿痛患者,共40例,男 22例,女 18例,年龄46~78岁,平均 66.5岁。 其中腰肌劳损8例,椎间盘膨出或突出12例,骨质疏松症11例,变形(退行)性脊柱病7例,腰椎滑脱2例。患有结核、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急性腰腿痛不列入本文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予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病例亦未列入本文研究对象。按门诊或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慢性腰腿痛类型分布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及病例分类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静滴[由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3020001)],其主要成分是从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多肽类活性成分。鹿瓜多肽8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按病情及患者条件应用1~2个疗程。统计学采用SPSS 13.0软件,两组间用t检验,P

1.3 疗效观察 采用10分制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 d进行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见表2)。VAS评分标准:0分为完全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有一例发生过敏反应,为一位18岁女性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应用鹿瓜多肽静脉滴注约10 min出现胸闷、气促、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胃内容物等症状,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验均未发生异常,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VAS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 VAS分值下降较显著(P

3 讨论

慢性腰腿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病因极其复杂、发病率很高的临床综合征[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80%的成人或早或晚、或轻或重都将受到腰腿痛的困扰,其中约20%的腰腿痛患者将丧失劳动力[2]。从临床资料分析看来,腰腿痛的发生男女无差别,体力劳动者,年龄在45岁左右为高发人群。腰骶椎的畸形改变也是造成腰腿痛的潜在病因[3]。腰椎间盘突出症经CT证实的占多数[4]。根据近年来国内专家对腰腿痛的分类法,把腰腿痛分为以下三类[5]: ①脊柱退变性腰腿痛:因脊柱骨或关节具有炎性反应、损伤或肿瘤等病变所导致的腰腿痛。主要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性骨关节病、腰椎椎管狭窄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畸形、腰椎椎管内肿瘤等;②软组织病变性腰腿痛:多因肌肉、筋膜、韧带的损伤、炎性反应引起,如:腰肌扭挫伤、腰肌劳损、腰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棘间韧带损伤等。这类病由于缺乏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在诊断上误差率较高;③内脏病变性腰腿痛:主要是因盆腔内脏器病变压迫腰骶神经丛,反射性引起腰痛。但此类腰痛与前两类有一定区别,有更多的临床表现。

由于腰部是全身承重最大的地方,活动度亦大,受损伤的机会也多[6]。腰腿痛患者的脊柱失去了美而柔和的体态而变成后凸或侧凹,僵直的脊柱使生理曲线失去平衡,导致相应韧带、肌肉受到异常的牵拉;小关节面亦因此受到异常作用力[7]。异常的应力超出一定的限度会引起肌肉、韧带和关节面的劳损、撕裂,使软组织充血、水肿和炎性改变,其结果是形成疤痕粘连和痛性包块,其中的血管、神经受卡压产生疼痛和牵拉痛[8]。长期的炎性改变使肌肉、韧带失去固有的力度与弹性,从而使腰脊柱骨关节失去强有力的保护,增加受伤机会,亦致骨关节病变,椎间关节功能紊乱、腰椎间盘早期退变[9]。椎管内病变引起腰腿痛多数由于腰椎间盘及其继发病引起,由于椎间盘脱出,神经根硬膜囊被压迫、神经根硬(软)脊膜发炎、出血或椎管内容积减少、狭窄,引起腰腿痛[10]。

腰腿痛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11]。从导致慢性腰腿痛的各类病因中,可以发现,引起疼痛的原因多数是由炎性因子介导的炎症过程,其中前列腺素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12]。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腿痛的疼痛机理主要是由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所致局部水肿,炎性渗出,致炎性介质长期释放而引起慢性疼痛[13]。

鹿瓜多肽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中甜瓜籽提取物是从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成熟干燥的种子经特殊工艺提取而成,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还能直接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会引起全身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伤性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楔形和鱼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

鹿瓜多肽注射液中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多种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促进骨痂形成,诱导新骨形成,促进骨折修复;此外,BMPs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并通过与TGF-β和FGF相互之间的协调作用更好地诱导新骨形成,使骨组织更成熟。TGF-β对成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有促进分化或降低分化的双重调节作用,与多种因子如细胞外基质和其他分化生长因子一起协同参与对细胞分化的调节;TGF-β可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可以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对其新合成的基质降解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于成骨细胞,TGF-β可促进其合成Ⅰ型胶原、骨粘连素和骨桥蛋白;同时,TGF-β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表明,它即能缓解炎性反应的破坏性,起到止痛作用,又能协助巨噬细胞来源的某些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中发挥作用。FGF可刺激细胞的趋向移动、增殖分化、增加合成胶原细胞的数量,促进骨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骨钙素的合成。

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中,甜瓜籽提取物与补充的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具有协同作用,促进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此过程虽较直接抑制前列腺素的止痛作用起效慢,但由于促进了骨折愈合,从而在长期的止痛效果上发挥更久远的止痛作用。

在本临床观察中,发现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降低轻、中、重度疼痛患者 VAS疼痛分值,并且疗效肯定,但是对于疼痛比较剧烈的患者止痛效果相对较差,因而笔者建议对疼痛剧烈的慢性腰腿痛患者治疗时可配合使用消炎镇痛药。

由于鹿瓜多肽注射液为生物制剂,含有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多种游离氨基酸、有机钙、磷离子,药物成分复杂,可引起过敏反应。此外,注射用鹿瓜多肽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从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BMPs是一组酸性低分子糖蛋白,TGF-β则是一族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多肽,FGF是一组肝素黏合多肽,一般认为蛋白及多肽有较强的抗原性,根据临床表现反应判断,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能是 I型变态反应,其次过敏体质也是一个诱因。

参 考 文 献

[1] 赵广跃,朱庆生,吕宏升.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8):537-535.

[2] NishidaYD,Souza AI,Thonar KI,et al.Stimulative of hyaluronan metabolism by interleukin-1 alpha in humanarticular cartilage.arthritis Rheum,2003,43:1325-1326.

[3] 范里,彭吴,任岳.松梅乐促进胫腓骨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5):35-36.

[4] 陶海鹰,马永刚,陶海莉,等.松梅乐注射剂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中华实验外 科杂志,2003,20(9):831-832.

[5] 吕学敏,田伟,刘波,等.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02-205.

[6] 鞠大宏,贾红伟,昊皓,等.鹿瓜多肽注射液对CⅡ诱导的免疫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2a、IL26及CⅡ抗体活性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11(9):17-20.

[7] 李章华,彭吴,陈家禄,等.松梅乐注射液对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植骨融合疗效的影响.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73.

[8] Raschke M,Wildermann B,Inden P,et a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accelerates osteotomy healing using polylactide coated implants as a delivery system:a biomechan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in minipigs.Bone,2002,30:144-151.

[9] Blumenfeld I,Srouji S,Lanir Y,et al.Enhancement of bone defect healing in old rats by TGF-βand IGF-1.Exp Gerontol,2002,37:553.

[10] Tliguchi Y,Morita I,Kubota T,et al.Human uterine myometrial smox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j Endocrino1,2001,169(1):79-86.

[11] Strtj Ito M,dN2-uzman L,et al.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timulates hone repair by promoting angiogenesis al1(Stoone turnover.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2,99(15):9656-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