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第1篇

一、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传统学院式课程设置偏理论化,缺乏市场基础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在本科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形成。而这种本科传统的精英教育的思维和培养模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缺少与市场结合的实践类课程。同时,传统艺术类专业本科“重艺术,轻技术”的课程设置模式同样延伸到了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中,而这种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高职高专学生毕业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艺术修养低,技术不扎实。动手能力差。带着这种问题进入职业岗位后最直接的表现现象为“眼高手低”,从而无法适应职位的需求。

2、课程结构设置缺乏优化,不能突出高职高专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艺术类的课程设置从课程内容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和专业选修课,而从这些分类中不难看出开设的课程门类与本科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基本没有变化,而高职高专艺术类的学生需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就只能对开设课程的课时进行压缩调整。但是这种课程门类广但课时短的课程开设方式无论是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深度,还是从教学效果方面都无法满足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培养高技术职能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高职高专的艺术类课程设置缺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过于学院化。课程内容的分类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由于缺乏足够的学时造成知识重复出现

3、学期式课程安排体系影响课程课题完成质量

目前,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开设方式为学期式,即每一门课程按照学期制安排,同时开设若干门课程,每周保证22-24课时量,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办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但是随着高职高专的转型发展,目前的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的发展需求,学期式课程设置使设计类专业的专业课之间缺乏衔接性。每学期同时开设的课程之间具有相应的衔接及关联性,这样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入难,但是学期型课程设置无法体现这种特点,造成本应该是按照先后顺序衔接的课程内容同时存在,从而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时出现知识盲点,造成专业知识不扎实现象。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基础-专业这种模式进行授课安排,同一周2-3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在课程前期学生的精力尚可,但是在后半学期随着每门课程专业程度的深入课题的复杂化,过多的大作业同时出现,大部分学生对课题的完成度无法达到教学效果。

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课程设置其表现形式既是课程体系,又称课程结构,它是教学计划的精华。通过对西安翻译学院高职高专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陕西省室内装饰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调研,结合陕西省经济发展情况,对西安翻译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初步拟定出西安翻译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

1、精简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化课程

结合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市场需求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综合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进行调整,并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重新确定。高职高专的课程主要集中在5个学期内完成,公共基础课占30个学分,其中使用英语占12个学分即216课时。英语作为西安翻译学院一个特色课程,对大部分专业的学生有极大的提高,但是对于艺术类的专科生而言,其入学英语水平低于其他同等专业学生水平,并且根据艺术生的特点,在五学期中他们的英语水平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可将该课程的学分减少以增加其他技术型课程的学分,以满足高职高专技术化人才的培养。对目前开设的9门专业基础课进行调整,将《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两门课程取消,将《效果图技法》课程的学分由6学分增加到8学分,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进行调整。同时在专业基础课课程中增设2学分的《场景速写》课程,通过该课程以提高学生对空间、构图、透视等内容的训练,同时亦能为手绘效果图技法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课程内容应有侧重点例如《素描》课程,可根据室内设计技术的专业方向进行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内容设置,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空间及结构的训练上,加强学生通过本门课程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等教学内容。对超出高专高专学生承受能力的课程应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调整,例如《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有很大的关联,但是现在的课程内容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专科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以至于出现了学期末学生大部分不及格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对本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收缩删减调整,以适应教学要求。专业综合课程作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核心,调整课程内容时应从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专业特色的角度来进行。《室内设计》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存在“广而不专”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将本门课程进行细化,分为《住宅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使学生对室内空间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同时有更多的学时将各类室内空间进行设计训练。计算机辅助课程目前开设3门,从课程的整体效果角度考虑将《CAD》、《3D效果图》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样可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同时将《计算机图象处理》课程更名为《计算机图形图象设计》,在原有《Photoshop》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CorelDRAW》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后期处理的需求,并且将该门课程安排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之后。《店面设计与景观设计》课程为两个完全不同方向课程的综合,店面设计在《展示空间设计》课程中存在,因此将课程更名为《景观设计》旨在于学时掌握必要的环境艺术设计知识。

2、灵活授课设置,使课程内容衔接合理化

为了实现各课程间在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互相配合和衔接,将现有的课程授课方式调整为学期式、阶段式课程授课方式相结合。公共基础课保持学期式课程授课设置方式不变,但是尽量将课程安排在下午,这样能保证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专业基础课采用学期式和阶段式两种课程设置方式相结合,如《场景速写》、《效果图技法》等课程,这类课程不需要过密集的训练,需要长久的练习,保持对课程的熟练,因此采取学期式的课程授课方式;又如《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由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为文科类生源,对于该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理解力差,学期式的授课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课程内容知识的堆积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点有充足的理解和解决的时间,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其它课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每周4学时的课程设置方式使学生无法进行长期作业创作与训练,只能进行短期作业,从而出现了学生专业绘画水平不升反降的现象,因此将课程改为阶段式授课使学生能够在完成课程内容的同时并通过集中训练使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为专业综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专业综合课采取阶段式课程设置方式,专业综合课课程内容之间具有相应的衔接及关联性,如学生应先学习《装饰材料》课程对材料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再学习《住宅室内设计》课程时对课题设计才能有深入的理解。另外每一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同样有着知识点的先后衔接,阶段式课程设置能够使学生将同一门的课程知识进行集中的学习和消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教学的效果。专业综合课按照课程内容的先后衔接顺序进行设置,即在同一学期内同时开设多门课程,结束一门课程后再开始另外一门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不但解决了学期式课程设置方式下课程内容缺乏先后顺序从而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时出现知识盲点,造成专业知识不扎实现象,而且使学生对每一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的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同时也避免了学期末课题设计集中学生应付作业的现象。

三、结语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113-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ed Desig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ZHOU Tao, ZHANG Ruimin, LIU Qiao, LI Shuanming, ZHONG Furu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actic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goa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method, examination method and teaching effect. The reform of the integrated design cours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Key words integrated desig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1 引言

随着石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人才目标要求的提出,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成为当下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实训类课程,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电子电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综合模拟、数字、高频电路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电子电路设计与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开展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2 现状

以往的教学安排中主要侧重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留给学生自己用于思考和设计的时间有限,设计基本停留在纸上和计算机上。因此,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虽然W生在参加接下来的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大学生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毕业设计时理论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但实际设计和调试时却出现大量问题很难得到快速解决的现象。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目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的要求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3 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实施、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

课程目标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将学生已学过的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高频电路等课程的知识综合运用在该课程中[2],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选择,电子电路仿真和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电路项目的开发、管理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切实经历从原来课本上的电路到EDA软件的仿真电路再到实际看得到、摸得着的电路的实现过程。该课程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补充[3],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校级SRP(Student Research Project)活动、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以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专业竞赛的兴趣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教学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照基本知识验证、专业知识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安排,主要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方案提出、论证、设计、元件焊接、系统调试;撰写总结报告、答辩等。

1)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主要讲解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常用元件的区分,还包括一些电子常用术语,比如单面板、双面板、焊盘、焊接面、虚焊、桥接等。

2)常用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使用方法。

3)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主要讲解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

4)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实现:Altium Designer软件中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图的绘制方法。

5)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方案提出、论证、设计、元件焊接、系统调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四个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题目,每组经过方案的提出、讨论、修改、教师审核、论证后设计出电路仿真图,仿真没有问题后设计PCB图,然后制成单面板进行元件焊接、调试。

6)撰写总结报告、答辩:系统设计完成后,每组撰写总结报告,提出系统的优点和设计不足,以及设计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制作幻灯片进行课程汇报答辩。

教学实施 在完成各个教学内容时,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分为4个项目进行,通过项目的完成,学生逐步完成课程的学习,综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1)基本元件及电路测试项目。教学内容的前两部分讲解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进行基本元件参数的测试、电路虚焊、双面板线路测试等。通过该项目,学生掌握电子元件与电路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项目。在该项目中,教师首先讲解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然后以实例设计一个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在此过程中,教师从元件参数的选取、放大倍数的计算、系统测试和修改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讲解。讲解完成后,学生参考实例设计一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作为练习。练习完成后,全体学生设计一个波形发生电路用来产生方波、三角波信号。学生设计过程中可相互交流,碰到问题可询问教师,最终完成项目预期目标。该项目完成后,学生可以掌握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3)电子电路制板与焊接调试项目。前两阶段的项目完成后,教师讲解电路制板软件Altium Designer的使用方法和手工腐蚀法制作单面电路的流程,讲解和制作过程以上一个项目中的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为例,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有问题可随时提出,教师进行解答。最终要求学生自己实现一个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印刷电路板的绘制,以及电路的腐蚀、焊接、通电调试。通过该项目,学生掌握了电子电路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物实现的过程。

4)C合设计与总结项目。学生按学号进行随机选题,题目内容涵盖模拟电路(如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如循环彩灯控制器)、高频电路(如小信号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设计)。题目选定后,题目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组建项目小组。项目组成员提出设计方案,经过理论论证,设计完成仿真电路和PCB电路,然后采用手工腐蚀法实现电路系统的板面布线,最后进行元件焊接和调试。系统完成后,整个课程基本接近尾声,每组学生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答辩。通过该项目,学生掌握了复杂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设计、管理、总结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课程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理论课程完全靠教师讲授以及实验课程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模式,采用教师讲授、项目训练、学生参与设计和讨论、分析讲解和答辩的形式。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充分调动积极参与的兴趣。

考核方法 课程的总评成绩由5个部分组成:考勤10%+课程表现10%+项目完成情况30%+课程答辩情况20%+课程报告30%。新的考核标准打破原来课程总评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设计成绩两部分组成的模式,主要以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完成度作为考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效果 经过两周的项目驱动训练和实践环节的总结,学生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更加熟练,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和封装了解得更为清楚,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有信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结论

课程改革和实践在石河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12级、2013级和2014级为期两周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中进行,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安排和各个环节的设计比较欢迎,加大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侧重基础能力培养,将项目管理理念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后续的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中凸显了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大鹏,黄沛昱.“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建设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6):41-43.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建设;改造

城市电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繁荣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安全可靠、电能质量优良的电力系统支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的扩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对城市电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经济起步较晚的城市,薄弱的电网基础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1 城市电网规划

城市电网的建设应配合城市的发展,坚持“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发展”的方针,从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做好城网建设的整体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建设网络结构合理、设备先进、高可靠性、高电能质量的城市电网。一个安全、可靠的城市电网离不开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城市电网规划作为城网建设和改造的指导思想,必须与城市建设相协调。

1.1城市电网规划应纳入城市建设和改造的统一规划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功能地域的划分越来越明确(如行政金融中心、工业发展区、高新技术发展区、新型生活区及度假别墅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电力需求及负荷的特性都有不同的特点。新旧城区的不同城市环境,也需要不同的电力网架。因此城网规划应满足城市建设的不同的用电要求,同时城市规划也应为电力建设预留相应的变电站站址及电力线路走廊。

1.2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的质量优劣

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负荷预测的精确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电力负荷预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2.1 指标制定要适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增长己逐步由过去的增量型转向增值型,由能耗型转向技术节能型。因此在负荷预测中,需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的目标,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来制定相应的指标。特别是对于负荷地理分布预测的应用上。

1.2.2选用适当的负荷预测方法

不同性质的用电负荷有不同的负荷特性,不同的负荷特性适用不同的预测方法。而每一种算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场合,选用不适当的预测方法将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偏差。

1.2.3原始数据必须准确

负荷预测是要从历史数据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而历史数据不够准确都会使这些规律扭曲变形,进而影响负荷预测的精度。

2建设城市高压配电网

城市高压配电网是指电压等级110kV级的配电网。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电网的迅速发展,110kV电压等级电网已逐步降低为配电网。一个可靠、合理的110kV网架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安全、可靠、灵活运行的物质基础。高压配电网的建设是以优化电力网络为目标。

2.1增加220kV变电站布点

以220kV线路为骨架,110kV线路深入城市负荷中心作为城市高压配电网的建设目标。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增加220kV变电站的布点,使110kV供电网络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得到更为可靠的供电支撑。

2.2调整110kV网络结构

原有城市110kV配电网多以环形供电网为主,110kV变电站之间存在110kV电能转供功能,导致保护配置复杂,运行操作频繁,可靠性较低的现象。随着220kV电源点的增加,110kV网络结构的调整成为可能,对原有的变电站进线可根据220kV电源点的位置,在原有的110kV线路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新建的110kV变电站应按终端型考虑;适当保留部分110kV联络线路,开环运行。尽量简化110kV网络接线,使城市110kV网络结构逐步从环形向星形网络发展,从而使城市高压配电网更加可靠、灵活。对于城市110kV线路的接线方式尽量减少“T”接方式,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2.3增加110kV变电站布点,提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提高110kV变电站的主变容载比。对原有的110kV变电站需根据负荷情况增加主变,以满足供电安全“N-1”的要求。新建变电站应有2~3路电源接线;主变压器按3台配置(主变容量40~50MVA,低损耗,有载调压);规划主变容载按2.0考虑;无功容量应按主变容量的25%配置;l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4分段的接线方式。同时对原有变电站的10kV负荷进行割接,尽量提高老站的主变容载比使负荷转供的功能逐步调整到城市10kV配电网上。为适应城市建设对变电站小型化的要求,在设备选型时尽可能采用GIS、Pass等配电装置,同时对关键设备选型要尽量选择科技含量高,可靠性高的设备,若经济许可则可选用进口或合资品牌。

只有一个强大的110kV高压配电网架,才能支撑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安全,可靠,灵活的运行。

3 建设和改造中低压配电网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必须根据原水电部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国家电网公司2003年颁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以本地区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为指导,以提高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节能降损为目标,分期分批进行。

3.1明确供电范围

中低压配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站的分布、负荷密度、运行管理的需要和参照城市行政分区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显的供电范围。并根据变电站站点的增加,及时调整配电网络。应注意控制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半径,扩大中压配电网的覆盖范围。配电变压器多布点、小容量。

3.2合理选择中压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配电设备

中压配电网应尽量形成环形网路,开环运行,以便在事故和检修情况下转供部分负荷,缩小停电范围。这就要求中压配电网具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以满足“N-1”要求。

根据变电站布点及不同的负荷性质,选择l0kV线路环网供电方式。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二减一”的环网方式(见图1、图2)两回馈线原则上来自同一变电站不同段母线或不同变电站,每回馈线的最高负荷应控制在安全载流量的50%以下。对于城市中心及负荷电流大于安全载流量50%而低于66%的线路可采用“三减一”的环网方式(见图3),三回馈线原则上来自同一变电站不同段母线或不同变电站(电缆线路适用)。

图1电缆线路“二减一”环网结线

图2 架空线“二减一”环网结线

图3“三减一”环网结线

中压配电网应选用短路容量能满足长期发展需要、可靠性高、体积小、维护工作量少和操作简单的新型设备,如柱上真空开关、环网柜及各种新型熔断器。随着用于环网柜中开断电流630A断路器(SF6或真空)价格的下调,可逐步选用断路器作为联络设备,以提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

3.3在中压线路电缆化及架空线路绝缘化间取得平衡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对中压配电线路的电缆化要求越来越高,但电缆线路的建设投资高,且电缆路经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应结合城市电网的长远规划,纳入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中,逐步进行,一次投资一次建成,避免重复投资。

应充分利用公用架空线路,并逐步完善,实现绝缘化、规格化,增强其供电能力,提高安全可靠性。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电缆网络。

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应加大架空线路绝缘化的进度,老城区街巷大多狭窄弯曲,地下管线复杂,难于满足电缆敷设的要求。10kV架空裸线配电网与城市建设、供电安全的矛盾十分突出,易发生线路和人身伤亡事故。架空导线绝缘化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

3.4低压配电网

低压配电网应力求接线简单,安全可靠,重点应放在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的工作上。低压配电线路应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采用放射式结构,严格控制供电半径,与相邻配电变压器间设置联络开关,事故时可倒闸操作;低压主干线的截面选择应考虑10a的发展需要,一次建成;公用配电变压器应同时考虑同时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3.5配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涉及的面广,工程集成的难度也很大。在实施前必须把目标搞清楚,并应清醒地看到搞配网自动化的投资很大,在技术上又牵涉的因素多,而且管理体制也需相应改革,一般都先从馈线的运行及馈线的自动分段入手(能自动进行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及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等),采用重合器和分段器等设备,并按地区彻底改造配电网的结构,才能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还应和当地的调度自动化工作紧密结合,以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4 结语

在现代城市电网建设中,单凭经验或“直观法”的做法已经过时。做好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系统结构,全面推进调度管理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已成为电力发展的需要。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把电网建设成一个结构布局合理,供电能力强,运行、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电能质量好,自动化水平高,网损低的优化电网,为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远.配电网络发展与规划[M].学出版社,2008.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排洪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排洪改造建设工程位于艺海路东侧,我单位施工桩号0+210~0+480,长270m,为单室C20钢筋混凝土箱涵,底宽4m,高2.4m。开挖土方6308.4m3,共用C20混凝土1345.95m3,C10混凝土98.55m3,钢筋87.88吨。其中D1200排水管道长62.7m,砖砌1750×1750检查井三座。

2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2.1 现场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测区范围内有关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和数据,组织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其进行复核。如发现有不符之处,将立刻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监理反映,共同进行核实。根据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轴线控制网,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监理提供的测量基本数据,且满足规定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同时保护和保存好全部测量基准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2.2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杜绝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本工程表层土方可全面开挖,采用挖机挖土,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在槽底两侧设抽水机抽排水,以保证边坡稳定、基底无积水。

为防止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挖机一般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和清理,保证边坡坡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机械进行边坡修整时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确保边坡施工外表整洁美观。弃碴不乱堆乱放,不污染环境。弃碴场做好挡土、排水沟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污染周边环境。

各层土方开挖后,新的开挖作业平台四周做好排水沟排水,平台面须修整成自然排水坡地状,防止积水或坡面被冲刷。

2.3 箱涵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装底模板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捣安装注身内侧模板立支架及注顶模板绑扎钢筋注身外侧封板及拉杆检查隐蔽验收浇捣混凝土养护。

2.3.1 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法。①整个箱涵统一使用竹胶模板、钢管支架。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模板安装与钢筋安放协调进行,做到支前放样、架后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尺寸要求。②安装模板时,根据外缘线控制桩拉通线,准确安装模板的本面位置,标高用水准仪和连通器平水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板顶标高即为设计混凝土面标高。③混凝土墙封模前要先将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好,位置准确,将水平缝表面的浮浆凿去,凿毛,清理松动的石仔,并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2.3.2 钢筋制作及安装方法。①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检查后,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②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③钢筋绑扎前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是否有别,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弯头是否准确,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④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做好隐蔽签收记录等资料,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3.3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①采用商品混凝土,生产商品混凝土前,与供应商联系,并提供设计强度的设计标号,外加剂要求和坍落度要求,本次浇筑数量等。②箱涵分二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检查仓面的杂物是否清除干净,基面是否凿毛并冲洗干净。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墙板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捣顺序施工、分带浇筑,形成流水作业,但浇捣下一带与前一带已浇混凝土必须是尚末初凝之前。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注意保护钢筋,确保其位置不发生偏离,同时确保止水带安装位置。④已浇灌的混凝土在终凝6小时后及时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湿养护期不少于7天。特殊天气应采取覆盖措施。

2.3.4 检查井的施工方法。①检查井的砌筑待箱涵混凝土浇筑7天后方可进行。②砌筑前,先用水将红砖湿透,按配合比要求,把水泥砂浆拌合均匀,方开始砌筑。③砌筑的井壁必须圆顺垂直,砂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无空鼓裂缝。爬梯安装位置准确,不得松动,井座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

2.4 管道施工 在该工程箱涵管道施工中,我们严把管材质量关、管道接口关、检查井砌筑抹面关,加大抽排水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管道安装由下游往上游逐节推进,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制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一直贯彻整个施工过程。

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强化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是本工程实现无伤亡事故、无火灾、无中毒、无重大设备事故等六无安全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本项目虽然靠近艺海路,但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封闭施工,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赢得了一致认可的口碑。明确施工现场、生活区的卫生负责人,将各项卫生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卫生、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施工中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方法和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4 工程质量情况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排洪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排洪改造建设工程位于艺海路东侧,我单位施工桩号0+210~0+480,长270m,为单室C20钢筋混凝土箱涵,底宽4m,高2.4m。开挖土方6308.4m3,共用C20混凝土1345.95m3,C10混凝土98.55m3,钢筋87.88吨。其中D1200排水管道长62.7m,砖砌1750×1750检查井三座。

2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2.1 现场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测区范围内有关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和数据,组织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其进行复核。如发现有不符之处,将立刻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监理反映,共同进行核实。根据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轴线控制网,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监理提供的测量基本数据,且满足规定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同时保护和保存好全部测量基准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2.2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杜绝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本工程表层土方可全面开挖,采用挖机挖土,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在槽底两侧设抽水机抽排水,以保证边坡稳定、基底无积水。

为防止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挖机一般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和清理,保证边坡坡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机械进行边坡修整时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确保边坡施工外表整洁美观。弃碴不乱堆乱放,不污染环境。弃碴场做好挡土、排水沟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污染周边环境。

各层土方开挖后,新的开挖作业平台四周做好排水沟排水,平台面须修整成自然排水坡地状,防止积水或坡面被冲刷。

2.3 箱涵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装底模板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捣安装注身内侧模板立支架及注顶模板绑扎钢筋注身外侧封板及拉杆检查隐蔽验收浇捣混凝土养护。

2.3.1 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法。①整个箱涵统一使用竹胶模板、钢管支架。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模板安装与钢筋安放协调进行,做到支前放样、架后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尺寸要求。②安装模板时,根据外缘线控制桩拉通线,准确安装模板的本面位置,标高用水准仪和连通器平水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板顶标高即为设计混凝土面标高。③混凝土墙封模前要先将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好,位置准确,将水平缝表面的浮浆凿去,凿毛,清理松动的石仔,并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2.3.2 钢筋制作及安装方法。①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检查后,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②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③钢筋绑扎前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是否有别,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弯头是否准确,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④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做好隐蔽签收记录等资料,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3.3 混凝土

浇筑施工方法。①采用商品混凝土,生产商品混凝土前,与供应商联系,并提供设计强度的设计标号,外加剂要求和坍落度要求,本次浇筑数量等。②箱涵分二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检查仓面的杂物是否清除干净,基面是否凿毛并冲洗干净。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墙板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捣顺序施工、分带浇筑,形成流水作业,但浇捣下一带与前一带已浇混凝土必须是尚末初凝之前。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注意保护钢筋,确保其位置不发生偏离,同时确保止水带安装位置。④已浇灌的混凝土在终凝6小时后及时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湿养护期不少于7天。特殊天气应采取覆盖措施。

2.3.4 检查井的施工方法。①检查井的砌筑待箱涵混凝土浇筑7天后方可进行。②砌筑前,先用水将红砖湿透,按配合比要求,把水泥砂浆拌合均匀,方开始砌筑。③砌筑的井壁必须圆顺垂直,砂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无空鼓裂缝。爬梯安装位置准确,不得松动,井座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

2.4 管道施工 在该工程箱涵管道施工中,我们严把管材质量关、管道接口关、检查井砌筑抹面关,加大抽排水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管道安装由下游往上游逐节推进,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制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一直贯彻整个施工过程。

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强化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是本工程实现无伤亡事故、无火灾、无中毒、无重大设备事故等六无安全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本项目虽然靠近艺海路,但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封闭施工,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赢得了一致认可的口碑。明确施工现场、生活区的卫生负责人,将各项卫生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卫生、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施工中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方法和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4 工程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