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课程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材 教学模式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26-02

1 调查情况分析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反馈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并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今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近期,课题组成员对我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艺体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凤翔师范分院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专业涉及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应用化工8大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197份,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大学语文课程认知、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三大主题展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语文课程认知”主题中, 55%的同学认为“学学语文对以后工作有用”,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有时候能潜移默化地让人认清生活中的道理”,说明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作为基础性学科、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重任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针对“你喜欢语文课吗?”的问题,回答“一般”的占47%,回答“喜欢”的占40%;而在之后的“影响你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因素”问题中,34%的同学认为是教材或授课内容,37%的同学认为是教师风格,可见,教学的外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较大。

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主题中,71%的同学对现行教材比较满意,但51%的同学认为“应该按专业的不同来选取不同教材”,43%的同学认为“教材应统一,但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应不同”,明显看出学生倾向于大学语文应该跟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学生更倾向于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阅读文本,体现出学生学习需求的简单化;41%的同学认为目前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属于传统型的“填鸭式”,也有40%的同学认为是“创新型的专题式”,可见教师教学风格差异明显;相应地,40%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死板,但可以接受”;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朗诵会、读书会的比例仅为27%,而52%的学生认为这些实践活动“很有益,但很少参加”,可见,实践活动的落实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主题中,42%的同学希望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对语文教学进行补充,34%的同学希望通过网络形式补充,体现学生对创新教学的期望;在考核方式上,36%的同学希望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25%的同学希望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可见,闭卷考试这一常用考核方式不尽人意;而学生也都程度不一地反映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之处在于教学手段陈旧、教材陈旧、设备落后;48%的同学倾向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授课方式,这些也都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要求。

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今后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2.1教材的选择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两个校本教材,两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各有千秋,也都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大部分同学也都比较满意,但通过上述调查结果看来,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文本的选择有自己的看法。由于高职学生入校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他们更倾向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相对简单的文本,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篇目较多,而课时数量有限,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教学资源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都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这就容易出现“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初衷”断链的情况。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我们可以选择更贴近时代,跟专业知识、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阅读文本,而一些古典的、近现代的名家的杂文或议论文,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且脱离学生今后的就业实际,造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在今后教材的修订中,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加以取舍。

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充分合理地整合教材资源,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将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比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要走上讲台,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时,应注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文本,提高他们文本分析、文学鉴赏能力;提倡将诗歌改编成故事、将小说改编成戏剧,将散文改变成诗歌等,激起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模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要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应加大应用文的阅读、写作比例,可选择一些科技或工艺产品生产的说明文,还可选取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加入向专业特点延伸的口语交际等训练,以此贴近生产、贴近专业、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上某一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到企业参观见习,条理清晰地写出产品生产的流程及工作日志;为企业产品的广告、使用说明书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为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的带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讲解的魅力,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明显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更倾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不是仅仅靠课堂提几个问题就能行的,这种互动的模式应该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将知识性的教学任务细分成几个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开展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时,可布置几个项目任务:(1)收集接触过的苏轼的诗词,总结其诗词内容特点;(2)查阅历史,了解苏轼的宦海沉浮;(3)述评苏轼的旷达豪迈;(4)联系本词,剖析苏轼的儿女情长;(5)找出既有英雄一面,又有儿女情长一面的文学家或文学形象。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今后学生就业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目前情况看来,我院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第二课堂的非常少,而很多学生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网络”等形式补充语文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可将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学、社会生活、新闻事实、热门话题相结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演讲比赛、读书会、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因地制宜地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还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学生管理,教师从平台内容、栏目建设方面进行监督,学生的阅读心得、原创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还可以学习求助、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竞争能力。

2.3评价机制的革新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基本是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内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评价机制看似囊括了学生的综合表现,但过于笼统,体现不出差异性,也不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表现,如平时作业中抄袭他人、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记忆的同学,也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时课堂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的同学却因记忆力、写作等短板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说到底,是因为教师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往往以标准化题型考试为主,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忽视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评价改革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重新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制定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方案,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评价内容上,语文考试应淡化对学生的知识性考试,将重点放在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上,从单一元的知识评价向多元化能力评价转变,体现在期末试题中,就是不囿于题型的全面化、标准化,可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从重终结性评价转变重过程性评价,多视角,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实行分层、个体化评价。如帮助每一位同学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档案,由每小组组长负责,制作课程记录卡,详细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活动表现评价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评价;将小组成员的课堂笔记、文学习作、哲思短语、小论文等进行搜集整理,写出评语,提出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展出;对学生参加的各种辩论赛、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演讲大赛、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作出汇总评价,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建立,要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来服务,才会有效、有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一贯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但如果实际教学脱离学生的需求,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在高职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只有与时俱进,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范文第2篇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和研究能够传承母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但由于课时有限和大班上课的客观情况导致成效甚微。笔者在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历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研究观点颇多,大致概括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而江立员、肖飞飞(2012)则提出“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这其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则充分体现了母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母语文化的传承及教育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母语文化的精髓并主动承担传承的责任,将提升大学生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美文,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获得母语文化的滋养。例如,在讲授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感悟关于秋的韵味的同时,可将内容扩展到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多为秋风萧瑟、秋风落叶、秋风残照之类悲凉、肃杀气氛的写照。 诸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等。接着扩展到传统文化之中,也有秋风送爽、金风玉露、秋高气和、春华秋实的“正面”意象。诸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由此再与林语堂所揭示的秋的“另一意味”相比较:“于景物,为秋林古色 ;于文章,为纯熟炼达,宏毅坚实;于各色物事,为古老、纯熟、熏黄、熟练。总之,秋是代表成熟的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最终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况味也是人生的况味”这一主题。这样就可以将母语文化中关于“悲秋”和“喜秋”的文化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之中体会秋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4A网络教学论坛师生互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趣味

引导学生关注母语,传承母语文化,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和讨论母语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充分享受母语文化浸染的同时,参与师生互动,参与讨论,提升关注母语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论坛的功能,在论坛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为何要阅读经典”“何谓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学之路将去向何方”“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汉字的趣味”“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月亮意象”“中国的酒文化”“中国的茶文化”等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资料,提炼观点,纷纷参加讨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中学生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母语文化素质。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撰写读书笔记,演绎再现经典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母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传承母语文化的关键是要大学语文教师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根据大一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的能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思想,使各项教学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关照两个基本点――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弥补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弊端,可以在大一的W生中开展“阅读文学名著,演绎经典桥段”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举办“回眸经典,挑战大师”为主题的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改编与舞台表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和再创作文学作品文本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

实践教学结果证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不仅积极阅读文学名著,写出了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而且积极参加了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在改编与表演的过程中吸收母语文化的精髓,用实际行动演绎和传承着母语文化。

四、构建动态开放的微课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逐步加深,微课教学正普遍应用于大学、中小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概念,将新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的课时本就少,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时代”的契机,在课余时间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知识分类进行补充,录制5~10分钟的视频,这些视频要求主题内容突出、指向明确,做到一课一主题,便于学生把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思考题,在微课平台适当进行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将微课制作成讲授类、讨论类、演示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以及微教案、微习题、微讨论、微评价等各种类型。”以此具备多元化和趣味性的特点,实现传承母语文化的终极目标。

面对边缘化的母语文化现象,大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方式方法。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母语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的母语文化传承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江立员,肖飞飞.大学语文课程“三性合一”性质定位的新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11).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就业;读说写;立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92-02

一、高职语文课程现状

自2007年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呼吁大学阶段继续开设语文课以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全面开设已近十年。反观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高职语文课程现状不容乐观。教学内容上,有的高职语文课程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纯文选教学模式,有的仅偏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以“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代替语文课。前者忽视“高职”了特色,后者漠视“人文”层面,都有失偏颇。教学方法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知识传授,评价体系单一,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未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探索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课程显得极为迫切。

二、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

1.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毕业证+技能证=就业”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在综合素质中,人文素养显得尤为突出。在近年的毕业生招聘中,有的企业要求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至少达到二级甲等的水平;有的则要求学生接受过礼仪培训,面试穿插礼仪测试;有的则直接要求学生在面试现场撰写应用文。

2.对毕业生的道德水平要求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却普遍下降,很多企业对毕业生的道德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知识的形成与情感的培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知识能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而积极情感又能引导知识的学习。如何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值得每位高职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3.对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提高。团体协作精神作为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已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如何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明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创新与集体攻关的关系,也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三、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

1.设置课外学分,刺激课外阅读。高职语文教师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口语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探索设置课外学分的方法。例如可以在教材的每一个课堂教学单元之后,设计泛读的参考书目,并通过读书笔记、座谈交流、问题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接收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刺激学生进行课下阅读。通过学生亲身的阅读实践,让其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主动发现知识并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独立品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给他们留下作为鉴赏主体对作品的再度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实现课堂内外阅读的良性互动。

2.引入讨论环节,引导深入思考。高职语文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灵活采用分组讨论法、辩论式教学法等。还可将多媒体手段和因特网引进教学,将文字信息形象生动、全方位地展现给学生,既可节省时间,增加知识容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受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加强动手能力,真实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语文应结合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实用文体写作能力,强化实践课程学习,对于格式、功能和写法等理论知识做一般性介绍,将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力求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各项应用写作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实现应用为主、能力为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表1以申请书写作为例说明教学步骤设计方式。

4.读说写相融合,构建立体教学。高职语文一方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质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在形象思维中培养想象力和在古今中外思想精华中开阔视野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实际工作中应用语文的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高职语文应在专业能力突出“必需性”,在知识量上突出“够用性”,在效果上突出“好用性”,以读、说、写三个方面的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既有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应用语言文字为专业和工作服务。可参照表2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设置。

总之,高职语文教育应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遵循高职教学规律,发掘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未来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职教育 定位 创新

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该课程地位已经从原来的中心被挤向了边缘,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那么,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呢?

一、重塑学科定位

高职院校和许多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一样,主要是为语文基础差的理工科学生补课,其课程性质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教学层面,即工具性上。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大学生在中学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的应用写作能力,谈何容易?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定位不太准确。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

显然,我们要赋予大学语文应有的学科深度和学科尊严,高校应该把大学语文从“工具教育”的沉疴中解放出来,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阅读理解”教育跃升为“启蒙创新”教育。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充分考虑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注重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所学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正如教育部所建议的,高校理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使其回归“母语教育守望者”的角色。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已发生了重大转型。西方大众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并且从后台走向前台,极大地挤占了中国精英文学和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大学语文应顺应这一变化,大胆更新教学内容。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更新教学内容?从教材方面来说,高职语文教材应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结合。高职语文教材应更注重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同时,提高文学修养。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相比,在层次上应相对降低,弱化理性思辨的内容,突出其实用性价值,如强化读、写、说的功能,增加实践性材料,等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

多年来,有不少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团队+专业精神;南开大学:网络条件下的交互学习;黑龙江大学:专家讲坛、 教师精讲、读书报告三结合;湛江师范学院:教学、研究、创新一体化等;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高职语文教学借鉴。但是,职业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有其特殊性,高职学生主要来自中专、职高、普通高中和技校,从总体上讲,他们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消化力明显薄弱一些,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都有一定差距。不少学生语文能力欠缺,实用文体写作格式不清,用语不准确;课外阅读量不够,中外名著知之甚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含糊不清等等。但他们又用普通大学的标准来审视各门功课的教学,期望语文教师带来些与高中、中专、职高等不同的东西,期望能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语文在自身成才中的作用。特别是高职语文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迫切希望丰富和发展自己,然而连读文学著作都不知从何读起。针对这样的学生,高职语文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对象的特殊性,把握好兴趣、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科的深浅度、难易度。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语文教学的方法。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弥补汉语言基础知识的不足。高职语文应强调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即把高职语文的重点放在语言的运用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还可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在交际中学习、捕捉、筛选和加工语言,在生活中了解和吸收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化,以此来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强化学生参与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通过精心策划,重点阐述、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第一,教师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如今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较少,不可能完全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逐篇讲解,而适当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以点带面地教学是较为可取的。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专题,紧密围绕一个中心观念或学生的切身实际,以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为底衬,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二,适当增加讨论研究课。允许学生说“不”,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应大力支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特别要肯定那些敢于提出与教师相异的观点的同学,然后带领全班一起共同研究,寻求正确结论。平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热点文化现象,并及时使之介入课堂。

3.重视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法

高职语文课的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高职语文课要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能力本位需要通过必要的考核来检测、督促和鼓励。

根据大纲“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加强过程考核,如听课笔记、读书笔记的考核等,平时考核占70%。这种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作法,有利于克服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弊病。无论是过程性考核还是终结性考核,都要以能力考核为主,加强说、写、独立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核。一般来讲,在以往的能力考核中是重写轻说,在高职语文考核改革中,应适当提高“说”的考核比例,对课堂上的讲演、讨论、分角色口语表演等积极性、创造性和认真程度都进行打分,以提高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考核重点转移到能力上,辅之以必要的宣传教育,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会逐步迁移到能力的提高,并成为追求的目标。

当然,提高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

大学语文课程笔记范文第5篇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内容和方式均以教师的选择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已严重脱离现实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从更新职业教育的理念入手。高等艺术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以“育人为本”,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其次是“艺术职业教育”,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工作。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以为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增长服务,为学生未来岗位需求服务,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总体目标定位。大学语文教学为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服务,首先需要进一步了解高职艺术生的现状。不可否认他们与本科生相比,存在着诸多的差距,人文素质欠缺是不争的事实,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十分薄弱,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十分贫乏,甚至表述事情时词不达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艺术灵感之源,不论学习哪门艺术,都离不开这种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深受应试教育之苦,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格式化思维和模式化训练早已把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摧残扼杀殆尽,这对于学艺术的孩子来说是最可怕的!

大学语文教学为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服务,其次需要大学语文教师走进专业课堂,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所需要的语文基本能力。走进专业课堂和专业老师交流,我们获悉: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能力、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是艺术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欠缺又急需训练提高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紧扣艺术生欠缺的这些能力来设计,如:利用诗词教学训练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训练学生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利用课堂辩论、3分钟说话等形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故事续编”和“文体改编”等训练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此,大学语文课成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有效补给站,自身的特性更加突显。

二、革新教材,注重母语教育和应用能力训练。

要开好高职艺术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一本适合艺术职业教育特点的合理实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基础。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但真正适用于高职艺术教育的教材却很少。为此我们新编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部统编高职艺术教育类的教材《大学语文》。结合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在内容建构框架的设计上,努力突破以往大学语文教材简单停留于文学美文欣赏和讲读的模式特点,力主体现实用特色,注重母语教育和应用能力训练的结合。教材分文本阅读与职场写作训练两部分。文本阅读依文体分为六个单元:“轴心时代文化源流”、“意象世界诗意人生”、“形神兼备思辨生命”、“描摹世情洞察岁月”、“洞达世态演绎人生”、“谈艺论道艺苑品茗”。职场写作训练以和艺术生关联的“毕业”、“求职”、“艺术活动”三个环节中所需的应用和实用文本的写作为主。阅读部分的选文注重人文内涵与学生的精神成长相结合,注重经典性与当代性相结合,注重语文素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训练部分则把文本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既有思考讨论题又有实践训练题目,深化学生对作品内涵和特色的理解,训练其不同情境下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教材既有利于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空间,又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素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施能力培养,化讲为导,促学为练。

高职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主题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必须打破,还课堂于学生。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则需要教师依据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课程项目训练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学习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载体。教师根据能力训练目标,设计一个个专题项目任务供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比如:“歌唱语文”———讲到诗歌,配以“用现成的曲子演唱诗词”的专题项目训练,讲到《黛玉葬花》,让学生学唱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既贴近了学生专业,又让学生掌握了诗词。“画说语文”———“为课文画插图并说明创作构思”“,贴近美术学生专业,既让美术专业学生得到一次专业创作实践锻炼,同时又是一次很好的专业介绍训练;”拍练语文“———以“‘身边的美丽’‘正能量’为主题选题拍照片并配以美丽的文字介绍”这一项目训练,意在培养学生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种善于传播美和正能量的思想,使得“正能量”在学生中传递。同时文字的写作又恰到好处地训练了学生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受到学生的喜爱。“舞动语文“———将“诗词改编成舞蹈”进行课堂展示,深得舞蹈专业同学的喜爱,学生把专业课所学带进了文化课堂,改变了以往文化课略显沉闷的单调气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和专业课的联系如此密切,从而改变了他们对文化课的偏见。“吟诵语文“———“举办全班诗文朗诵会”,要求学生写出主持词、请柬、海报等,把职场写作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项目训练实践中。抽到此项目的一组同学,分工合作,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锻炼,取得了大家公认的好评。如此等等……

专题项目训练一般由学生课下分组完成,课上展示。为了配合学生专题项目训练任务的完成,教师授课时把选文教学均视为一个要完成的项目任务,精讲篇目中,较深的内容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和背景知识,加以点拨引导,相对浅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加以归纳概括。教师的讲解侧重示范性、引导性,注意从方法上对学生示范引领,化讲为导。学生在完成训练任务过程中,教师一直从旁做助手。学生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再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经意间,师生的角色在转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高。任务伊始,很多学生不会制作幻灯片、不会写教案、不敢在众人前讲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学会了该学的知识,锻练了需要的能力,大学语文的课堂角色定位在变化,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改传统的教师一人上讲台为多人上讲台,将个人单独教学与多人共同教学有机结合,教学方式从过去的知识单向灌输转向多途径的人文教育和能力训练。

四、改革评价方法,引入多方评价,全面动态评定学生成绩。

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是促使大学语文突显母语教育的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和应用性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课程考核一改过去一考定成败的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考试性质第一学期为考试,第二学期为考查。考试课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考核(70%)和终结性考核(30%)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则包括了:①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情况(10%);②讨论发言、个人书面作业(含课堂笔记)(20%);③小组项目作业(40%)。终结性考核成绩则是期末由学院统一命题笔试。考查课成绩的评定也由过去学生交一份作业,教师给一个分数即可,转变为考查内容更灵活多样,如学生日常出勤、课上讨论发言、课堂笔记、小组项目训练等项成绩都在考察之列。成绩评定更注重学习过程中每项活动的评价累积,考查方式注重多角度多层面,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比如在考核学生项目训练任务完成情况时,由部分学生和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共同评分。评分老师有时还可以是其他学科教师甚至是专业教师。这样,学生更注重评价结果,因此平时学习主动性也更强了。同时,每次评定成绩后,还要请打分同学和老师来个现场点评。如果哪位同学成绩不理想,能够恰如其分发表点评意见,还可以得到加分。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得到调动,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得到一次锻炼提升,何妨不能还课堂与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更科学更合理也更公正透明,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所以每到考核考查时,学生都是最活跃的,老师都是最欣慰的。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