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LGPE”教学模式概况
“移动互联网+LGPE”教学模式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云平台,将移动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实现网络资源技术服务课堂教学,网络平台服务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
1.L: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性化辅导。“L”指“Learn”,意思是引导学生先自学,教师在课前提供学习任务单,“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先自学。
2.“G”指“Guide”,意思是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要求做到以学定导。
3.“P”指“Practice”,意思是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
4.“E”指“Evaluate”,通过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诊断、激励。在评价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对话,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自我激励的习惯和能力,让信息流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二、“移动互联网+ LGPE”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遵循“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原则,依托“移动互联网+教室”平台,运用云计算技术和实际情景创设,使教学展现“生动、互动、主动”的活跃氛围,达到“精确、精致、精进”的教学效果,进而实践“适时、适量、适性”的教育理想。
(一)“条件”准备
1.下载安装360云盘客户端,根据教师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入,可以很方便地下载或上传物理学习资源。
2.建构网络班级。学生百度“菁优网”,打开网页,注册(选学生身份),登入、申请加入教师创建的班级(教师告知学生加入班级的链接,可以在360云盘)。
3.用好“四个键”。学生利用网络终端或者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点播微课,根据个人的基础、兴趣、需要,可以个性化地使用四个键“play,pause,rewind,fast”,学生可以用play键正常观看,遇到需要停下来思考的环节可用pause键,对于看不明白的内容可用rewind键重复看,对于简单易懂的内容可用fast键,节省观看时间。如此实现个性化学习,异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融合”机制
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奥秘是“分工”,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奥秘则是“融合”。“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是“互联网+LGPE”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以下图解实现师生间、课内外、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在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相关物理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在360云盘《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和学习资源先自学,解决部分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思考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带到课堂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在师生共同探究、对话中解决。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课堂生成未能及时解决的新问题,设计新的《学习任务单》,并通过“菁优网”布置一定的在线作业,引导学生课外复习、预习。对于物理的教学,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是必须的。实践证明,书面作业能更清楚学生的思维轨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22日在北京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互联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过半,达50.3%,手机网民占比首超90%。“互联网+”教学是大势所趋,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当下要做的是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进行资源的选择、整合,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前,课题组在“移动互联网+LGPE”教学模式研究方面有一定成效,接下来设想把360云盘和菁优网整合到智学网,不久该模式将会有它的升级版――“智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一、引言
《物流信息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各种物流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以及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对原始凭证进行熟练使用和处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包括物流信息应用调研、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包括条码技术、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包括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快递管理系统以及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等)以及物流企业办公软件实例操作(包括数据处理、文档处理、演示文稿等),侧重各种物流信息技术与软件系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中存在业务流程烦琐、操作步骤易忘、操作难点和易错点较多等问题,仅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综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入库单据制作”教学任务为例,切合“课下自学―情境导入―任务部署―示范讲解―跟试操作―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的教学步骤,实施“课程网站(线上线下学生自主学习)―三维仿真(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电子教室(步步为营演示跟试教学)―录屏软件(无缝监控提升学习效果)―软件更新(贴企业需求增就业砝码)”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论证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
1.以课程网站提供多维学习资源――线上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网站,网站整合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设计、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书、实习实训手册、习题集锦、教学视频、微课、软件资料包等教学资源,链接了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多资源融合的课程网站,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预习、复习、实训操作和测试,通过在线提问和留言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以登录学习的次数和时长等学习痕迹积攒课程贴花,提升学习积分。
2.以三维仿真软件创设教学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运用百蝶三维互动体验式培训平台创设虚拟仿真教学情境,部署教学任务,进行讲训一体的授课。以“仓储作业管理―入库验收与上架”虚拟3D游戏教学情境为例,情境给出了“管理系统―入库管理―入库预报―预报审核―ASN操作”业务流程,展示了“入库单”、“配送单”等单据信息以及条码技术、射频技术、仓储软件等物流信息技术和组托等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阐明了“入库管理员”、“理货员”、“搬运工”等岗位的工作职责。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为目的,遵循“自主、探究、互动、寓教于乐”的开发原则,让学生明晰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业务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怀有激情地主动参与学习。
3.以极域电子教室增强师生互动――步步为营演示跟试教学。《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在机房、物流实训基地进行授课,机房主要讲解软件操作,实训基地则以实训设备操作和综合实训为主。在机房授课时,有效地应用极域电子教室进行互动式教学。极域电子教室的应用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1)屏幕广播。教室可以通过极域电子教室,进行全屏广播式的示范操作,以及窗口广播式的学生跟试操作,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2)监控教学。学生在自我练习操作和完成学习任务书时,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操作界面,对于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及时指导,对学生与课程无关的其他操作进行干预和远程关闭操作。(3)随堂测试。每次授课前均下发当节课的学习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中的引导脉络进行学习和训练,学习任务书集合了学习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测试、以及技能的拓展训练。下课前,每位学生均需运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提交作业,达到当堂学习、当堂测试的教学目的。学生每节课的学习都充满紧迫感,主动学、积极学和交互学,向课堂、向时间要效率。当堂提交的作业在过程性考核中所占分值较大。
4.以录屏软件公平测试学习效果――无缝监控提升学习效果。每节课授课前都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书》,学生需要根据其中的学习脉络进行学习和测试。教师示范讲解完毕后,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书的自我测试完成,测试前学生均需打开录屏软件进行操作录屏,当任务完成后提交学习任务书和录屏视频,两个文件的合并使用能较好地达到无缝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能公平的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防止学生滥竽充数的学习,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达到了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在进行软件操作和业务技能训练时,启动录屏软件,在教学评价时,教师、组长和学生会根据录屏视频进行任务评分,而录屏视频也能有效地记录和检验学生的操作过程,消除了学生消极学习或拷贝学习的心态。
5.以企业数据更新软件实训实例――贴企业需求增就业砝码。软件在使用中会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要及时运用企业真实数据创设实训实例。在授课中,教师积极与校企合作企业联系,紧贴企业需求,用真实的企业数据和真实业务及时更新软件中的实训实例,让学生零距离对接实习和就业,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
关键词:微课;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专业发展
1微课提出的概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喜欢以一种简短精炼的方式获取知识,而微课正以这样的特点冲击着传统教育,简短、精炼、突出知识点的教育新模式,在在线教育领域喧起了一片浪潮。此外,知识点的系统化、区域资源建设规模化已成为微课发展和努力的方向,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在线教育与培训课程的深度结合,幼儿教师的培训以微课为契机,研发幼师微课培训资源,基于资源共享的微课网络平台,形成优质资源带动周边农村幼儿教师远程培训“一带一路”的发展模式。在国外,人们对微课准确界定还在不断的探讨之中。最初提出微课的是来自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他提出了60秒课程[1],随后来自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Kee提出在极短时间内怎样快速精炼的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2]。2006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微课教育的网站,该网站以提供在线学习、进度跟踪等服务、全新的授课模式,吸引了众多学习者的关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正式演变成微课程,2008年来自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提出微课程的制作分为五大步骤:找出核心概念;极短时间内解释和提出核心概念背景核;录制视频1-3分钟;设计课后任务;上传课程到管理系统[3]。目前国外微课做的具有代表性的是可汗学院及TED-Ed,且涵盖很多主题,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微课配套资源也相当的丰富。在我国,首次提出微课的研究员胡铁生指出,微课不仅是一种视频课程,还承载了学科知识点构建新型的网络课程教育资源[4]。目前,各大网站也在纷纷加入微课的制作团队中。其中,中国微课网、凤凰微课、浙江微课网和微课网是做的相对比较好的微课平台。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中小学生,这些微课平台主要形式是优质课程的评比,老师对其借鉴、学习。在国内的微课平台,专门针对幼师培训的课程还没有出现,基于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就幼儿园培训成本的考虑,运用微课培训的模式无疑会缓解农村幼儿园的经济压力。
2微课应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可行性
2.1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诸多问题,依据张云亮等人对649名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培训形式单一,以集体培训为主;缺乏明确的培训制度;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农村幼儿园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有自我发展意愿,但地域环境因素阻碍了其的自我提高[5]。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朱召萍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研究中认为,当前培训模式研究太过于宏观[6],需要解决如何从微观角度出发具体设计合理、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从研究者宋寅喆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当前农村幼儿教师急需在职培训,近半数的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且认为目前的培训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7]。参与的培训,只重形式且单一,重要的实践环节则是缺乏。培训内容方面,实用性不强,缺少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学者李莉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策略研究中提到,要在课程中体现灵活机动[8]。不难发现,目前的培训存在着形式单一、培训内容实践不够、培训评价真实性缺失、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培训的机会有限等问题。
2.2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优势
2.2.1培训形式丰富多样,更多选择性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虚拟化的共享平台为基础,幼儿专家和工作者可在平台上设置不同形式的课程,如基于平台在线研讨、专家讲座、入园观察、案例分析等。不只是单一的集体培训的方式。另外,专家们在共享平台上就可以上传录制好的课程,无需奔波,去各个地方做讲座,在平台上与学员沟通交流,丰富完善课程。对于两方来说都是更加方便沟通的。
2.2.2培训内容多元化,更多针对性
相比传统的培训课程,以教材为主,微课以数字存储为介质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且微课把培训的内容要点精简,层层递进,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对知识点分类逐点讲解,不同层次的培训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的内容,如可按照专业的培训体系设置选择培训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可从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如科学、语言、艺术、安全、社会等,不同领域选择所需要的。无论是从培训内容的广度上,还是培训课程针对的人群上,更符合幼儿教师的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幼儿教师的情况。
2.2.3培训评价可诊断,更具可靠性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而在微课平台的设计上,加入评价环节,幼儿教师可参与课程进行评价,教师可在评价界面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人相互交流学习。当然为了了解培训者是否掌握培训的内容,其需要完成一定的测试题,系统会对测试者进行评分,根据等级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2.4培训课程可回放,更具实效性
多数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后,都会忘记培训的内容,然而采用视频教学,学员随时都可以反复回看视频内容,可谓温故而知新,课件视频可永久性的存贮。并在微课的平台上设置后期跟踪调查,方便培训者掌握幼儿教师培训后期的效果,培训更具实效性和真实性。
2.2.5培训机会公平化,对象广泛化
共享免费是微课的又一特点,培训者下载微课平台的客服端,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学习观看视频,无需选拔,培训机会公平,每个想要学习的教师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且分享自己的心得,在共享资源的平台下学习交流,也是幼儿教师培训的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体现,不只限于幼儿教师、家长、幼教爱好者,更广泛的普通群众都可以利用优质资源学习。
2.2.6培训成本低,更具普惠性
通过对农村幼儿园的调查了解,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最为关键的阻碍因素是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培训中幼儿教师的车旅费、食宿费、培训费用都增加了幼儿园成本,很多情况下,机会也就放弃了。而微课直接就跨越了这些阻碍因素,利用微课平台的免费资源,同样可以达到培训的效果,甚至会比集体培训的方式更好,效果更佳。
3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案例应用
基于微课的特点与上述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间有着互补性,即将微课运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课后答疑、小组讨论中,达到两者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这里以《农村保育员对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参与》主题培训为例。
3.1微课课程设计
3.1.1课程目标
以往培训课程因为时间短,内容多的原因,对培训课程目标设计,没有做出具体的设计,参训者往往不知道课程目标,自己听课是要掌握什么。现利用微课将培训课程大目标逐步分解成小而具体的目标,对培训者做出明确的要求。区别传统课程讲授,微课在此的应用更注重分解后小目标的具体指向。以农村保育员安全教育为例,在此主题培训中,分解农村保育员对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上的目标,先分解成预防与应对两大目标,再进一步的分解从入园晨接、入厕、饮水、进餐等安全问题.
3.1.2课程内容
微课授课内容是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者解决某个教学的难题,相比传统课程来说的一种课程内容精炼而微小的课程,然后再将单个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课程。即便是现有的远程网络课程,一节课程所涵盖的众多知识点,在短时间内参训者也是没有时间学习的。通常在幼儿教师培训中,极短时间内要完成许多培训课程,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在培训中往往是被忽略的,对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好的老师来讲,在短期的培训中是无法提高的。如今将专业知识如幼儿心理知识、教案制作以单个知识点形式呈现,更好帮助幼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
3.1.3课程实施
一种是课前观看,培训幼儿教师先观看培训讲师录制的课程,课堂上解疑的个性化辅导模式;另一种是微课嵌入式教学,即在必要的知识点处,播放事先录好的视频,再加入传统的教法。视频课程的课后,我们设置了关于课程内容的习题,如果没有完成习题,是无法进行下一阶段的微课学习的,以此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后根据答题正确率,系统会推送一个学习报告给学员。
3.1.4课程评价
在微课平台上设置无记名的课程评价反馈调查,防止培训的主办方只是注重培训的形式,不进行培训后期效果追踪。当然对于课后学习,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推送邮件提醒培训者完成选课任务,没有及时完成的,将面临降级,学员在完成每一个课程后将以游戏升级的方式升级,以此调动培训者的积极性。
3.2课后答疑
课后答疑环节不止限于参加过有组织的学员,只要登录微课平台参与了系统学习的学员都可以留言发表观点,学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解答,参与活跃学员也将得到加分升级的奖励。根据问题的关注程度,我们的培训专家也会集中解决问题,形成教学互动的良好状态。
3.3小组讨论
根据学员的意愿,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在此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且效果可嘉。利用微课课后线上与线下的讨论,可以实时通讯,也可面对面的交流,学员更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找到知识的突破点。
4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发展中的策略
微课能否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是离不开培训环节中主体、客体、辅助客体,即幼教专家、教育部门、幼儿园管理者、农村幼儿教师几者的互动,为促使微课有效地应用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1幼教专家积极参与,丰富国内微课幼教实践性的培训课程
在搜索了国内权威的微课平台,并没有发现关于微课应用在幼儿教师培训的课程,在这方面,目前还是空白。如何实现微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广大的幼教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共同挖掘它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将自己完善的幼教理念、教学技能传播的更远。目前较为权威的中国微课网,在专题管理上做的较为好,分为了赛课、翻转课题研究、翻转课堂平台、教师专业培训和互动交流社区。但是在教师专业培训模块下,幼教课程还没有,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是实践操作性的,且农村幼儿教师普遍缺乏艺术类培训,这就需要幼教培训者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使培训内容更接地气。
4.2教育部门鼎力相助,购买专业服务,建设配套资源
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平台的维护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基于人力财力的需求,相关教育部门应肩挑大任,做好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当然,微课配套资源的建设涉及相当专业的技术要求,教育部门在技术上无法提供支持,在此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的教育机构建设。教育部门做好质量检查,建立微课评估机制,筛选出优质的幼教培训课程,为培训者把好质量的关。
4.3幼儿园管理者建立线下学习共同体,共创学习氛围
微课平台的建立为广大的幼儿教师提供了结交专业人士的机会,在线上幼儿教师能很容易的找到志趣相同的人,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而在线下,由于种种工作关系,没能找到共同学习的群体,这就需要我们的幼儿园管理者建立学习共同体,在线上线下共创学习氛围,可在线下将在微课中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操作,打破听课的随意性,达到一种“通过理解、体验或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9]。
4.4幼儿教师锐意进取,增强个人知识管理意识
任何一种培训的模式只是辅助我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关键在于个人知识的管理。很多幼儿教师接受各种专家培训、各种团体学习,其过程往往是人云亦云,走过场,迷失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而个人知识的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达到对知识的管理和优化,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当外界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尽快改变时,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才可能提高个人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自己才是支配自己的核心力量”[10]。
5小结
基于上述微课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的有效利用,但不免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观看视频随意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教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相应的培训课程,也就需要幼儿教师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针对幼儿教师这样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群体,幼儿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手工与环创、音乐与舞蹈等需要实际观察操作,仅靠观看视频是无法达到效果的。微课只是给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了一种学习的途径,真正达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则需各方共同出招。
作者:姜永燕 徐东 伍美玲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5]张云亮,汪德明,时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2,(1):33-38.
[6]朱召萍.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研究现状及其改进[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6):26.
[7]宋寅喆.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8]李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2):9-11.
关键词: 学科嵌入式 资源荐购服务 实践模式
当今,在泛知识环境下,信息资源大量激增,获取方式更多元,仅以提供资源为核心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提高读者的满意度。那么,资源荐购作为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资源需求的重要服务方式,越来越得到高校图书馆的重视。读者的参与性是资源荐购的关键,然而,在艺术院校里,由于读者专业特殊性和荐购模式低效性,使读者的参与度普遍不高,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艺术院校图书馆。针对这种状况,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在资源荐购中采取了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模式,根据院校不同专业读者的教、学、研内容,主动为其提供全面、专业、个性化的荐购服务,改变传统图书馆仅限于提供简单回复的服务方式,密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开展资源荐购的后续性跟踪服务,增强读者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为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资源荐购建设打开新局面。
一、高校传统图书馆资源荐购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开展资源荐购服务,目的是让读者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使馆藏资源更符合读者的需求,以便提高文献采访、收藏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然而,目前的传统资源荐购服务方式缺少让读者积极参与的动力,无法满足读者的荐购需求,致使资源荐购工作在高校图书馆开展效果很不理想。据2015年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读者荐购的调查统计,知道图书馆有荐购服务的读者仅为29.1%,而有意愿向图书馆荐购的读者仅占25.1%,荐购服务使用率不高,荐购总量非常少,2015年网站荐购量仅有105册。并且读者荐购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订购的情况占56%,荐购成功率很低。这种高校图书馆资源荐购现状与其传统模式对荐购的宣传、荐购图书订购率、馆员与读者的互动和服务水平乃至读者荐购意愿度等密切有关。
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资源荐购的方式主要有圈选订单荐购、网站表单荐购、现场面对面荐购、图书馆管理系统荐购、微信公众号荐购、E-mail荐购、QQ荐购、电话荐购等。在传统资源荐购中,读者从荐购图书到获取图书需要经过六个环节,即:荐购图书―信息审核―资源―订购图书―加工上架―获取图书。以W站表单荐购为例,读者登入荐购网站向图书馆推荐图书后,采访馆员会审核读者推荐的资源是否符合本馆收藏原则,若不符合,则回复读者“不予收藏”,若符合则将荐购信息在馆藏系统中进行,如已有馆藏,则回复读者“已有馆藏”信息,若无馆藏,则进入订购环节;采访馆员向书商发订图书,如无此书,则向读者回复“无法订购”信息,如有此书,采访馆员向读者回复“已发订”信息,此审核、与订购环节所需时间一般为7个~10个工作日;图书到货后,则进入文献加工环节,即验收、编目、调拨、上架,此过程所需时间大约为三四周,若是稀缺图书或外文图书则大约需要4个月。读者自荐购图书后,需随时登录系统网站查询图书的最新处理状态和馆藏目录,直至图书状态变为“有馆藏”、“可借阅”时,方可获取此图书。
这种传统资源荐购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之间存在壁垒,读者参与度不高。
高校传统资源荐购服务一般是由资源建设部门组织开展,尽管荐购服务满足了部分读者的资源需求,但此项服务的出发点和重点仍是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上,而不是为满足读者需求而开展,没有以读者服务为驱动和目的。如此定位,便使资源与服务之间存在界限,即采访馆员的职责仅限于完成图书馆资源建设内容,其工作的重心在于文献审核、发订、验收、编目、调拨等,读者服务并非其工作任务。甚至当读者的文献需求不能被满足时,采访馆员不能提供更多的后续服务,这会严重挫伤读者参与资源荐购的积极性。
2.从荐购到获取资源的流程过长,信息反馈不及时,缺少后续服务与互动交流。
读者自发出荐购请求,图书馆馆员进行审核后,从购买、发货、验收、编目、调拨到上架,这一系列耗时较长的工作环节之中,采访馆员的服务仅限于提供简单的信息答复,当读者荐购的资源不能被订购时,采访馆员没有为读者提供更多细致的信息反馈内容和后续服务,与读者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双向交流,无法满足读者在荐购资源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和相关问题的咨询要求,致使读者需要多次登录系统网站查询图书状态,以此掌握荐购进程。不仅如此,个别图书订单受出版、发行情况和采购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其到货时间会有所延长,所以很多读者因得不到及时的信息反馈而没有耐心等待,不得不自行购买图书。
3.图书馆荐购系统功能不完善,信息相对封闭,缺少宣传和引导。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图书馆将读者荐购功能嵌入汇文、ILAS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模块中,采访馆员在荐购模块中导入征订目录,读者对馆藏目录查询后,从中选取图书进行荐购。但是,这种荐购模块的功能并不完善,如没有荐购自动回复功能、信息追踪功能和处理意见反馈功能等,缺乏适当的图书评价,导致读者荐购的盲目性。并且在荐购系统中,读者与馆员、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是相互封闭的,比如,多位读者推荐某书,此书应属于订购,但采访馆员无法从系统上获取此书是否重复推荐的信息,只能再次对这些图书进行,增加馆员的工作量,也浪费读者的时间。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在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读者荐购栏目,但因为缺乏图书荐购宣传和引导,以至于读者根本不知道荐购图书的渠道,甚至有的荐购栏目连荐购须知也没有,读者无法全面了解荐购流程和意义,所以这些荐购栏目往往形同虚设。
4.资源荐购缺乏对读者专业需求的深入调研,订购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
读者荐购的书目能否被订购,完全取决于采访馆员的专业认知和主观判断,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客观的工作方式,处理荐购书目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图书馆采访馆员的专业素养是有限的,不可能熟悉所有专业知识,尤其是在艺术院校里,师生读者对艺术文献资料的专业化要求较高,他们在教学、科研过程中需要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艺术观点和审美信息。所以,建立合理科学评判标准的基础,是深入调查、了解读者的专业需求,否则将无法准确地判断读者荐购图书是否符合学科专业要求,导致资源建设工作具有盲目性,大大降低订购资源的利用率。
5.艺术院校图书馆荐购系统没有对读者进行分级处理,订购图书缺乏针对性。
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层次,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等。不同层次读者的专业资源需求和荐购图书种类都不尽相同,一些采访馆员在处理荐购信息时,往往忽视读者的专业特性和阅读特点,笼统地对所有荐购信息进行处理,缺乏针对性。比如在艺术专业资料的选择上,从事科研的研究生和教师的荐购信息更有参考价值,而在文学等综合类图书的选择上,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荐购信息更能代表大多数普通学生的阅读需求。不仅如此,不同院系专业师生读者的荐购需求也都不相同,各有各的学科专业特点,这需要采访馆员深入调研,才能挖掘出有价值的荐购信息。
如何让艺术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融入用户环境,让资源荐购服务能够真正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呢?针对这种状况,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开展了学科馆员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让学科馆员走出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以挖掘读者潜在信息需求为目的,融入院系,深入师生读者之中,针对不同院系专业的教、科、研提供相应的资源信息服务,将传统被动性地满足用户需求转变为主动提供资源服务,增强资源建设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二、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的实践模式
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对以往的资源荐购流程进行了调整,探索出了学科馆员嵌入过程的资源荐购服务模式,具体环节如下:
1.准备和宣传阶段。
当今,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组织模式,以图书馆馆藏资源为平台,面向院系教师、学生读者,为其提供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以提高读者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其中,学科馆员参与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的重视。2016年,我馆建立学科馆员队伍,并根据学科馆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将其分为艺术技能和艺术理论两个小组,针对不同的专业提供学科服务。
资源荐购服务,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院系教师、学生读者的资源需求相结合,倡导提升文献资源学科覆盖率,以满足读者的各种学科信息需求。在资源荐购服务活动的前期,需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此项服务的内容,为后期广泛开展做好铺垫。首先,学科馆员会设计一份针对各院系不同层次读者的“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调查问卷”,分别在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联系各院系的学科联络人,向其宣传资源荐购服务内容,并组织学院师生认真填写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挑选出资源荐购需求较高的院系专业进行深入的读者调研。学科馆员还会将资源荐购开展及学科调研安排计划,通过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公告屏和校内宣传栏等媒介,推送、张贴宣传消息和海报,邀请全院师生参与学科调研和荐购活动,同时学科馆员将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送达各院系办公室,邀请学科联络员、专家、教师参与图书馆举行的学科调研和资源推荐。此外,学科馆员也会联系学生会联络员,将开展资源荐购活动的消息通知给广大学生,线上线下一齐动员全院师生积极参与[1]。
2.深入调研阶段。
学科馆员走进院系对师生读者进行调研,不仅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读者资源需求情况,而且可以增进馆员与读者之g的交流互动,为资源荐购服务的开展做好专业铺垫。高校图书馆读者了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类,我馆针对不同类别、层次的读者分别进行了深入调研,制订出了不同的资源荐购方案。
对于教师读者,学科馆员会主动与院系的专业教师、学科带头人、重点课题负责人联系,了解该专业学科的教学、课题研究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文献信息、电子资源、相关服务的需求,并依据该专业教学大纲、专业项目和课题研究计划,列出馆藏相关专业学科的所有文献图书和电子资源目录,并在此基础上,以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方针政策制订出详细的购书计划,广泛征求院系教师意见,为资源荐购服务的开展做好铺垫。学科馆员还会将馆藏资源与各院系学科专家、教师意见进行整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搜寻、组织,为教师读者提供相关的学科专业信息,并与之进行多次交流和讨论。
对于学生读者,学科馆员将资源荐购与学科咨询、信息素养培训等其他学科服务融合,通过开展信息教育活动,让院系学生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情况,避免学生资源荐购的盲目性,提高荐购效率。如我馆为各院系开办培训讲座,宣传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措施,解答学生读者提出的相关咨询,使他们熟悉书、刊、工具书、数据库、馆藏艺术品的情况及其利用方法,并最大范畴地提供与专业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源。学科馆员可以在各种咨询、教育活动中,主动了解学生读者的专业资源信息需求,与他们建立双向交流,使资源荐购工作在图书馆与读者彼此掌握、互动的基础上开展。
在读者调研过程中,学科馆员除与读者交流和宣传荐购服务外,还以各院系教师、学生的艺术学科专业特色、教学设置及科研情况为依据,通过艺术综合文献信息网获得更多的图书信息,丰富学科预购书目信息单,扩大读者荐购的选择范围。
3.组织荐购阶段。
在读者调研之后,学科馆员将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资源荐购服务工作。首先,学科馆员需汇总、分析师生读者对本学科专业资源的需求、意见等情况,并将资源需求按专业分成艺术技能和艺术理论两大类,使荐购服务更具目的性;学科馆员从资源建设部获取出版目录,根据所服务读者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等对目录进行细分,设计荐购表单,有针对性地发送给各院系的师生读者;学科馆员回收、整理读者荐购的条目,并对每一位荐购的读者建立详细的联系档案,其中也记录了他的学科专业、教学方向、课题研究情况及推荐的所有资源;学科馆员对读者推荐的资源在馆藏目录和电子资源中进行,如已有馆藏,则将该图书索取号、馆藏地、类别、相关其他资源等信息反馈给读者本人,如无馆藏,学科馆员将荐购书单发给资源建设部,采访馆员会马上审核、订购。
2016年初我馆制定了读者积分制度,为调动读者参与资源荐购的积极性,图书馆对荐购成功的读者或经常参与资源荐购的读者,给予积分累积,师生通过达到一定积分额度,可以采取优先预约与借阅、增加最大借阅册数、延长借阅期限、网站公布参加荐购名单、送达书面感谢信等激励措施,使荐购工作形成长期的良性的循环、互动。
4.跟踪反馈阶段。
读者参与是资源荐购顺利开展的关键,图书馆馆员对读者荐购后作出及时的跟踪反馈,是促进读者持续参与的有效手段。读者因需荐购图书,势必会对其所荐购图书的处理进展高度关注,这要求学科馆员立即处理读者的荐购信息,并向读者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和意见。如资源审核后,学科馆员会将可以订购的资源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给读者,并随时跟踪资源状态,而对于不予订购的资源,学科馆员会立即向读者诚恳地回复不予订购的原因,同时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以满足读者的学科资源需求。
自资源发订后,学科馆员将持续跟踪资源状态,定期向荐购读者反馈图书采购、验收、加工、入库的状态等情况。当荐购的图书资源进入“可借阅”状态时,学科馆员将索书号、存放地点、分库类别、借阅须知等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读者,以便读者查找获取,提高借阅效率。比如,学科馆员会将新上架的荐购图书信息单及时在图书馆公告网页及微信公众号上,以便师生读者及时发现自己荐购或适合其专业学科需要的资源信息。学科馆员还会把与各学院学科专业相关的资源信息单独列表,以邮件形式发送给相关学院的学科联络员,使该学院师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借阅到本专业最新上架的荐购资源[2]。
通常,参与荐购的读者都对所荐购资源的需求较迫切,因此图书馆对于荐购资源,应进行加急处理,不仅要加快采购进度,而且图书验收后要优先加工,尽快上架流通,急读者之所急。如果处理不及时,则会给读者带来困扰,降低荐购的参与度。
5.拓展服务阶段。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与院系师生之间的桥梁,他们通过走进院系交流调研、开展嵌入式读者咨询教育、建立读者QQ或微信群、网站设置学科馆员联络表等方式交流沟通、反馈信息并提供荐购服务,并根据读者推荐的资源类型与学科方向,定期向读者推介相关学科专业文献图书和电子资源目录,及时向师生读者推送新书上架或书展信息;学科馆员对“不予订购”的资源,通过文献代查代检或馆际互借服务帮助读者获取需要的资源,也会为这些读者与书店、出版社或书商建立联系,提供购买渠道信息;学科馆员会根据读者的历史荐购记录,推送相关学科资源和开展专题讲座,邀请重点学科的教师、专家推荐书目。
学科馆员经常联合资源建设部组织学科专题书展,向各院系宣传。邀请师生读者参加并推荐图书,通过专题书展,图书馆可以将读者荐购服务和采访信息服务有机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专家、教师在书展中推荐图书,学科馆员在收集不同专业的动态和需求的同时,也能反过来为读者进行采访信息服务,向专家、教师提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特色文献信息服务,以及新书推介、新书满意度、新书利用度、新书评价等信息服务内容,使参加书展的专家、教师在全面地了解、掌握所需学科专业文献信息与馆藏文献结构、特色、重点与利用率的基础上,荐购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的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资源建设效率和质量。
三、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的践成果
自2016年1月,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开展学科嵌入式资源服务实践至今,在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方面都取得一些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工作理念,真正做到以服务为根本,提高读者满意度。
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传统理念,即由以馆藏资源为核心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学科嵌入式资源建构服务,使图书馆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相结合,资源建设的工作重心不仅只放在与书商的联络和资源的加工上,更重要的是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需求而提供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2.增加跟踪反馈,加强互动交流,不断激发读者参与荐购的热情。
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是学科馆员在与读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需求并提供荐购服务。学科馆员通过深入调研、读者访谈、教育培训、专题书展、QQ、微信、学科服务平台等渠道开展多元化的互动交流。信息反馈及时顺畅,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感,激发了读者参与资源荐购的热情。不仅如此,图书荐购量和借阅次数大幅增加,读者正逐渐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3.融合多种服务方式,提供多元资源内容。
在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中,学科馆员通过深入院系的读者调研,全面了解师生读者的需求,并在荐购过程中融合检索、咨询、借阅、宣传、培训、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多种服务方式,使得读者的需求得到全方位保障。不仅如此,由学科馆员嵌入的资源荐购服务不限于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无论是单个资源还是批量资源,无论是纸质文献资源还是电子特藏资源,均可以组织荐购。
可以说,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切实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学科化服务信息取之于读者又用之于读者,同时也是艺术院校图书馆完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质量、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