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课程的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标准;典型职业活动;课程转化;修改意见
中图分类号 G719.516;TU98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43-02
北京市园林学校从2008年开始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园林专业课程改革试验项目,2009年根据《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新课程实施阶段2009年项目实施方案》,北京市园林学校开始对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业方向进行了课改实施。
1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9级、2010级的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课程在设置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与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方向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关系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是根据园林行业典型职业活动所需知识、能力整合的园林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能够为后续园林植物管理、花卉生产与应用、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园林艺术审美情趣,能够识读和绘制简单园林设计方案图、施工图,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纵观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门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来看,涉及到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能力的只有园林植物管理一门课程。而该课程中涉及园林美术与制图内容的只有“实施修剪、整形”、“根据更新、调整方案对植物进行更新、调整”。由此不难看出,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对园林植物管理课程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但课程内容偏深、偏多。对其他几门专业核心课程来说,几乎起不到铺垫和基础的作用。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其形成过程进行反思和再次分析。
1.2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内容与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内容与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内容不能完全吻合(表1)。2008年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方向典型职业活动能力,有一些隐含地体现在美术、识图方面,但却没有明确的表述。针对此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重新对当时园林企业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对美术和识图的能力要求很简单,只包括了解园林美、具有构图和色彩搭配的能力,具有按照图纸调整更新园林绿地的等能力[1-2]。
2 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转化的分析
园林美术与制图是从园林植物管理、花卉生产与应用、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典型职业活动关于园林美术、识图和制图的能力分析整合而来的,是3个专业方向的公共基础课程,对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起支撑、铺垫作用[3]。但从养护方向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以及课改实施课程来看,养护方向学生不需要掌握太深的美术技能,也几乎不需要掌握制图技能。目前,此课程对学生来说太深、太难,没有太多作用,对其他核心课程也没有明显铺垫作用。为了解决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对其课程转化进行分析。
2.1 回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
笔者仔细认真地回顾了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专业方向)典型职业活动,有关园林美术与识图的内容只跟典型活动植物整形、修剪和植物更新、调整有关。从这2项典型职业活动的描述来看,只需要掌握部分园林审美和简单的识别图纸的技能即可,这些技能对植物整形修剪、植物更新调整来说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表2)。
2.2 查阅园林专业课程转换分析说明
在回顾典型职业活动的基础上,笔者又查阅了园林专业课程转换分析说明(表3)。在此分析说明中,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确实只涉及植物整形、修剪与植物更新、调整这2个典型职业活动,将典型职业活动和其分析说明进行对比后,笔者认为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超出了典型职业活动的范围。具体为:分析说明中画双下划线的内容明显偏向于另外2个专业方向需掌握的内容,而与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关系不大,可以去掉;分析说明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中的内容相比较,较深较难,需要进行一些调整[4]。
由于了解施工图完全可以通过抄绘园林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来完成,笔者认为原来的第2项完全可以和第6项合并;再者,更新调整植物的任务只需掌握植物种植设计图和施工图的识别即可,因此第2、6项合并后可作降低难度的调整,即把园林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改为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和施工图;第3、4、8项在典型职业活动中涉及不到,对学生来说却是偏难,偏多,它们主要为另外2个专业方向打基础,因此可以去掉。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进行了该门课程的转化分析(表3)。
由于课程内容减少,相应的课时数也应该去掉一些,由于改后的分析说明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园林识图的知识,美术方面只是涉及到植物的形体美、群落美等简单的知识,因此笔者把课程名称更改为园林识图,在学习识图的过程中插入植物美的内容即可。
3 课程标准的修改意见
该课程的课程名称、内容和课时数等发生了变化,相应的课程标准也要进行一些修改,笔者回顾了园林美术与制图课程的课程标准,结合以上的分析转化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制定了园林识图的课程标准,相比较园林美术与制图的课程标准,主要的变化内容具体如下。
3.1 课程性质
建议将其作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只与该方向的典型职业活动的能力相对应。
3.2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紧紧围绕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课程转化 分析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而设定的。去掉了美术技能方面一些超出学生应掌握核心技能的目标,确定了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对审美能力的具体要求。制图方面也相应地降低了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不要求学生绘制园林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而是有目的地要求学生抄绘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图和施工图,为将来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3.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根据课程目标设定,主要由3个方面组成:一是绘制造园要素,其是园林识图最基本需要掌握的内容,在绘制造园要素的时候可以穿插园林美术关于审美方面的内容,如要求学生在绘制不同植物时欣赏和感受植物的个体美、群体美及不同季节的美;二是抄绘小型园林种植设计方案图及施工图,通过抄绘的环节,一方面学生能够巩固造园要素的绘制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到简单的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方法;三是现场实测园林平面图并进行改造,通过实测进一步建立学生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建立空间尺度感,而改造则是有目的地锻炼学生调整绿地中不合理种植及更新生长势较弱植物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2轮的教学实践与分析,笔者切实感受到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在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和课程转换环节的重要性,由于之前工作的疏忽,造成了该门课程相对园林植物管理专业方向较难、较深的局面。通过实践后的反思和分析,尽量弥补上述问题,希望能在新一轮的教学中进行尝试和逐渐完善。
5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王炜波.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10-13.
[2] 林玉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课程开发的认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3):74-75.
关键词:创造性美工;课程设置;指导;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通过各种美术教学技巧的应用,尤其是通过创造性美工课程的设置与指导,既能提升学生在思维意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养,强调美术课程的创新性、独特性等优势,推动小学生思想成长与兴趣爱好的完美结合。
一、剖析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素质化改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教学模式固定
很多的农村学校美术课程安排固定化,素描、色彩、构成、电脑软件等等,多年来一成不变。教师在教电脑课时没有具体课题,学生也没实例可做,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面对枯燥的电脑操作工具实例,真正踏实认真完成的很少。因此,在实际美术操作应用知识方面的学习是很少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教学实践苍白
有些农村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完整的美术设计教育,缺乏一定的美术基础,而且大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充当学校的“救急者”,除了很少一部分拥有从事设计工作的实战经验外,绝大部分教师在与美术相关的实践上显得有些苍白。尽管有一些教师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但是对于美术设计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同样掌握不足。
二、概述课程教育与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程周期与时间相结合
创造性美工课程的活动周期为全年5期共60次,每期l2次60课时,每周活动1次,每次45~60分钟,每期历时3个月。把创造性美工中的不同材料进行分类摆放,分成三块,即,染料坊区、图形线条大变身区,还有废旧材料加工厂区。
2.注意材料认识与使用的基本能力
以往在创造性美工课程中材料的投放方式是:美工区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只建立在一个“有”上,如提供废旧的纸盒、瓶罐,各种不同种类的纸张,各种美术工具,各种图形、线条、图案等,让小学生自主发挥创造潜能。
三、探讨亲子教育融入小学创造性美工的课程设置与指导
1.寓教于乐的兴趣提升点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不是呆板的,应该是体现寓教于乐的活动主题,通过小故事、小歌舞,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促进美工课程的有效性,并激活美术课程活动的深入性。譬如装束特别的小朋友,你要到哪儿去呢?学生可以表现游泳、郊游、溜真冰、骑车等,让小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撕纸、剪贴、画画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热度,提高绘画的兴趣点。
2.创意示范
注重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对线条的把握与提高造型能力,让孩子多动手动脑之余,在生活中感受到创造性美工活动的乐趣,小班制教学,游戏式的课程,让幼儿在玩颜色、玩线条中增进知识和融入感情。
3.开放式空间的构建
教师要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譬如,在教学《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拿到前一位同学的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再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
4.合作创意
合作是创造性美工不可缺少的一个主题。让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在创意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兴趣性都时刻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创新意识。还可以有不同伙伴之间的合作,同伴之间互相借鉴、变通,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新颖独特地表现艺术形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指导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口头表扬、照片展示等一些指导方式,并通过对一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更好地围绕学生的整体特点进行创新教学,突出整体知识的应用,激活低年级小学生的绘画兴趣。
参考文献:
[1]童彦.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情感效应运用初探.早期教育:美术版,2012.
关键词:美术课程; 视觉性; 实践性; 人文性; 愉悦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9-002
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在课程性质方面的阐述有较大改进,省略了课程价值的相关内容,转而重点叙述“课程性质”,即“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准》还从“凸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我姑且称之为“四性”)四个方面展开对课程性质进行描述,内容更加具体、完善。我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标准》精神,找准美术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真正上好美术课。下面我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对美术课程教学“四性”的粗浅认识。
一、美术课程凸现视觉性
美术是视觉艺术,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活动过程中,主要诉诸的是视觉。视觉不仅给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可以辅助大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的发展,在人的感知系统中,尤其以视觉的作用最大。研究证明,一个人所获得的80%的信息都是由视觉提供的。所以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课程教学,应当凸显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课程的“视觉性”的特征。在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美术作业等方面,都应发挥其“视觉性”的优势。
1.美术课程教学要加强美术语言的教学
美术语言是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机理等)及其组合的基本原理(如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较小学有明显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深刻掌握美术基本语言,多让学生观察、感受图形、图像,培养他们对美术视觉形象的敏感的感觉能力和对美术语言的感受、理解和运用能力。
2.美术课程教学要紧紧围绕形象思维来进行
所谓形象思维是指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造出艺术并进行交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图形、图像、图式,是通过“象”来形成思维流动的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思维记忆能力的训练。在形象思维中对视觉形象的理解就是对感受信息的再加工,使学生对美术现象形成明确、清晰、深刻的印象。包括对美术创作方法、过程的理解;对美术作品形式风格的理解;对美术的作用与价值的理解。创造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美术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通过感受自然,认识、理解自然,运用形象思维创作美术作品,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二、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实践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特征,美术的各种门类的起源与发展都是一个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实践过程,人们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对各种媒材的使用和掌握,都依赖于人自觉的动手、体验,并且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可以说没有实践就没有美术,而在美术实践过程中能形成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美术创作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素材,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美术教学要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动手体验和训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体验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室外课,比如室外写生课,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室外的人物写生课、室外动物写生课和室外风景写生课等;室外参观考察课可以安排学生参观书画作品展览,书画家专访,民间美术考察等等。室外课教学虽然组织起来比较麻烦,教师比较操心,但是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这样也可以多给学生提供室外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以及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是尊重人的精神价值。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文化行为,美术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人文性。在美术教学的目标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感情,提高美术素养,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自觉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保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来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对评价形式、标准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评价来确立学生的自信心,将学生个体人文精神的增长与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关键词: 美术鉴赏; 人文性质; 高中美术;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68-02
美术是人类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术作品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凝铸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乃至爱、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蕴含于各个时代及不同地域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之中。美育是全面发展的基本构成。近年来美术教育的主导理念已由技能训练转向技能与人文修养并重。1998年,国家在普通高中增设美术课程,2002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把美术学科的的性质界定为人文学科。这是对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确定。
一、美术学科的性质及其重要作用
“美术”是一门人文与科学相兼相容的独立学科,在人类的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人类文化史离开了美术,就缺少了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同时,美术教育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2007年陕西省开始实施高中美术新课程,提高了美术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定为人文性质,并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一定见解和独立的个性。高中美术以鉴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所以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教材、备课,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可是到了课堂上,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如:三大艺术(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美术作品中,学生对其内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悬殊比较大。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长远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重大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人文性,整个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与发展的互动交流过程。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传统教学当中,我们偏重于“填鸭式”教育,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改变以往传统传授技法的观念,及其教学模式,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用发展的教育观,来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美术・鉴赏课程的认识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设,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来理解艺术家创作的初衷,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美术新课程内容很丰富,分为5个模块9个系列。1.美术・鉴赏;2.绘画・雕塑;3.设计・工艺;4.书法・篆刻;5.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同时,9个系列给学生带来了个性发展和爱好的空间,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美术鉴赏的学习,对开阔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美术鉴赏及审美活动,使学生体验美术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进行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探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美术,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
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无本质的区别,美术欣赏更多地是针对幼儿和一般人,其中感性和愉悦性的成分多一些;美术鉴赏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和具有较高美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人,理性的成分多一些。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进行的这一过程一个人的审美眼光、审美心理结构和鉴赏的方法会得以逐步完善。因此,美术鉴赏是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具体理解美术作品,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知识;二是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有情才有感,只有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才能创作出更高境界的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罗中立多年在四川山区劳动,把对生活的感受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的淋漓尽致。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般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包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一种深切关注。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初中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高一新生入校时,我做过调查问卷。40%的新生在初中时,美术课程开设到初中二年级;35%的新生美术课程开设到初中一年级;15%的新生没有开设美术课程,并且把美术课等同为画画课。由此可见,教学环节中只重技术,学生的美术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干瘪的,是符号化的。这就形成了初中美术和高中美术知识的断层。
三、审美教育中的情感特征
美术教育作为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不是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而是学生了解历史、世界的窗口,应是学生用另一种思维观察、考察世界的方式。因此美术课首先是审美教育的课程之一,而美术作品在审美风格上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进行美术鉴赏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美术作品创作时,画家所处的人文环境。
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人文情境,美术作品的鉴赏也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只有将美术作品放回到具体的历史、人文环境中探究、赏析、体验,才能达到“鉴赏”这一教学目的。再者由于美术作品具有内容与形式的两方面,内容通过形式来反映,而艺术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中介一种在感性上沟通的桥梁、一种寄托情感的载体、一种万物在心灵上的对应物。人丰富的感受需要通过多种媒介来传达,语言文字表达是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亦是一种,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艺术形式贴近人性与自然,艺术形式对世俗生活保持着距离,有所超脱、有所升华。
我认为,美术教学虽然不乏理性思考,但比起以记忆和推理为特征的科学学科的教学,却更强调情感性。美术教学必须尽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沉潜于美术活动之中,达到忘我的状态。因此,美术教学中虽然也有理性产生的寒冷感,但更多的是由情感带来的暖性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再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我让学生先收集有关图片和资料,激发他们的兴趣。等到学习具象与意象艺术时,他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两者的概念与区别了。所以,只有让学生自己高兴地参与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意识逐渐增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就掌握了。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时刻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时,可以是指派对美术有认识的同学担任“小先生”,也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法由学生自己争取,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
2. 学习从一定的背景理解作品。任何作品都是在一定背景中创作的,因此要理解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还原到这种背景中加以理解。这件作品的背景包括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性格、经历等。
3. 鼓励学生接受经典艺术的精神,同时感受现当代艺术的多样性。经典艺术一般带有范例性,有相对成熟或公认的解释和结论,因此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应该强调学生对这些解释和结论接受。
【摘 要】美术课堂应该具有人文性质,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文章对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性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
关键词 美术课堂;人文参透;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119-01
一、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内涵与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它是一种人格塑造,是一种生命关怀。
二、美术课中人文性的渗透
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感受到艺术之美。如何通过课堂传递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培养。新课标对美术课人文性质的定义,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美术教师的现状是: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忽略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学术气息远远大于人文气息。以至于课堂中一味追求分数、成绩,学生对美术课有概念化的意识:谁画的好,美术成绩就好。其实,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培养是情商的培养,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比如,苏少版美术第8册的《石头中的生命》知识点散、多、深,一节课根本不可能一一讲透,而且这些石头离我们的时代太久远,它们既不新颖又不可爱,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就要用人文性的语言介绍这些镇墓神兽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艺术水平,常见纹饰的由来与特色,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贯穿于课堂中,这节课就会变得生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还会有枯燥感吗?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分析自己的弱势,总结经验与教训,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加大人文知识的阅读,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铸就自己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性,艺术的人文性。
2.解读儿童内心,注重多元评价,体现人文关怀。儿童作品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熟悉儿童的视觉符号语言,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认可尤其表现在对他们的作品评价上,每一次作业,可能就是他们情感的表达。笔者班级里有个男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画的东西乱七八糟,每次别的学生看到他的作品都嗤之以鼻,所以他越发讨厌画画。假如笔者对他的作品持“太丑了,我不喜欢”的鄙视态度,可能他永远也不会爱上美术课。于是,笔者引导性地说:“今天你画得非常认真,你愿意和老师分享这次作业的想法吗?”、“看,这个画得真有创意,不过外形好像还能画得再准确点”等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认可,这其实是种很有用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果然,过了一学期后,他的作业有了明显进步,还成了小组长,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看到了他的自信与成长。
3.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挖掘人文内涵。美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美术鉴赏里有部分与中国画有关,中国画更侧重于内容与情感。苏少版美术第10册有一课讲《诗配画》。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国画艺术是抒情的诗学,艺术的美学,写意的画学。学生在感受中国画特点的同时,就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是人文素养的提高。而现代西方绘画作品则更侧重于形式与情感的表达。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欣赏他的作品时大多数学生看不懂,画面中点、线、面、色等元素散乱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看了一头雾水。这个原本学经济与法律的高材生,为什么在30岁突然爱上了绘画艺术?他的作品色彩鲜艳浓烈,脱离客观物象,运用简单的造型元素。他认为具象地描摹物体的特征容易忽略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把物象简化成符号,抽象地表达艺术作品,更纯粹地表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4.技能与创新结合,进行综合探索,内化人文涵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很重要,并不代表可以脱离技能的训练。大凡好的作品都与创作者良好的技能紧密相连。美术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拓展想象的空间,体验探究的愉悦和成功感,进而内化人文涵养。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可表现为:①美术与音乐:用造型艺术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包括描绘乐感,设计制作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演奏等;②美术与戏曲:舞蹈:设计、制作并表演皮影戏、影子戏等;③美术与自然:创作居住地区昆虫、植物、风景的图鉴,创作反映居住地区风貌的美术作品等;④美术与文学:创作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等;⑤美术与信息技术:运用摄影、摄像、影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创作活动,或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等;⑥美术与地理:绘制地图,设计、制作游乐园模型等;⑦美术与物理:设计与制作会发光、会转动的环境艺术模型等;⑧美术与历史:调查当地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艺术,用报告、画、雕塑或建筑模型表达调查结果等。
在《我设计的车》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做一回小小汽车设计师。而上节课《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车的种类、结构、优点及不足,并且也尝试过描绘车子,所以这节课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创造,利用简化、添加、拟人、夸张等手法,结合未来车子多功能的特点来设计显得容易了。设计的车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也许未来成功的车辆设计师就诞生在这里。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
当然,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信任、欣赏地看待他们;需要艺术地鉴赏美术作品,挖掘其人文内涵;需要通过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去内化他们的素养。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体验生活,去创造,去改变,才能让人文教育像阳光一样温暖每个人的内心,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