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摄影课程

新闻摄影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摄影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摄影课程

新闻摄影课程范文第1篇

制作《新闻摄影》的慕课课程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视频制作团队。和商业广告、影视作品相比,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制作难度较低,所需要的设备种类和后期技术也并不复杂。因此,在选择制作团队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制作团队对于课程内容的熟悉和兴趣,以及是否具备较为优化的工作流程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最终,本人选择了“辛迪加”这样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公司,他们自身在年龄、兴趣和收入等方面与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受众有诸多的重合特征,不仅能够在制作方面完成基本要求,而且还可以在具体讲授细节的设置以及课程的互动性营造等方面提供创意资源。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决策是录制场地的选择、设计与布置。当今绿屏抠像和虚拟演播室技术日益成熟和廉价,很多在线课程都选择了虚拟演播室作为基本的录制标准,并通过背景的置换和二维三维动画等方式将课程的相关资料融入讲解的过程中。但是,对于技术要求并不太高的课程录制来说,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很多制作团队其实较少或者干脆不聘请专业的动画与设计人员,而依靠剪辑师来完成相关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虚拟演播室的呈现反而容易显得粗糙、单调。在与制作团队商议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实景录制,通过少量的家具和灯光控制现场的曝光层次和视觉体验,并将大多数教学图片打印后、通过讲授人将照片举起、钉在软木板等动作来进行教学场景和教学资料之间的切换和串联。

慕课课程《新闻摄影》主要包括十一章内容,学员定位是零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了基本的技术知识如相机的原理和操作,构图曝光等技艺性的创作规律,以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等不同题材和风格这三大块主要的内容,同时再根据线上互动的情况录制了若干答疑视频。其实,对于大多数自成体系的课程来说,慕课录制中要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安排录制工作时间。我的有些同事选择在开课前的寒暑假集中工作,一鼓作气;有些老师则选择每周录制,在正常的教学学期中平均用力。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前者容易造成讲授人的高负荷疲劳运转,实际上会降低授课的质量和眼神、表情、体态等非言语互动的频率;后者则容易变成根据上传时间截点为节奏的赶工过程,字幕、剪接等技术细节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得到最优保障。我的经验是,把信息量较多的知识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录制完成,而对于需要更高互动性的创作规律和不同题材风格的讲授,则借助知识部分集中录制所留下的提前量、每周录制一堂课。

新闻摄影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闻摄影 专业素养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媒体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闻摄影成了时代的宠儿。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闻摄影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就要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新闻摄影记者的能力要求,以夯实技术为基础,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寓创新教育于新闻摄影教学中,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责任感与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摄影专业人才。

1 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新思维环境

读图时代要求新闻摄影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新闻摄影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创建一种活跃、宽松、民主、高效的课堂环境,以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明确新闻摄影不只是传授理论与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新闻专业理念、新闻意识素养和新闻敏感,贯彻落实新闻摄影“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指导思想,将摄影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

新闻摄影教学要改变将图片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按图像学习的特点,研究图片的本意、寓意,让学生学会读图。课程的学习可不局限于课堂、教室,让学生走出教室、校园,直接走向社会去观察生活,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更新观念的同时,教师也积极开展创新,引导带动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品质,开阔思维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把握新闻摄影的“新闻性”这个生命之源。

2 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创新意识

传统的新闻摄影教学内容,主要是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少部分是新闻摄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部分理论讲授多,实际操作训练少。笔者认为要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新闻摄影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新闻摄影人才出发,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摄影发展的新技术和新闻摄影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融入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新闻实践的有机结合,精讲多练,形成掌握理论知识、培养新闻素养与训练实践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顺序。摄影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是新闻摄影的基础,放在前面讲授,选用的教材《新闻摄影教程》(盛希贵主编),摄影技术在后面。摄影技术部分,配合相应的实验与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练掌握照相机的操作,提高摄影技能,为后面的创新实践打下基础。新闻摄影理论部分注重讲授视觉素养与新闻摄影的特性,教学中结合内容选择大量新闻图片,分析图片的拍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这一理念,防止危害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事情发生。新闻摄影实务部分以实践为主讲授新闻摄影采访、文字写作及图片编辑,培养学生新闻摄影的拍摄理念和新闻敏感,强化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用照相机对社会和时代去认识与思考,掌握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闻事件中捕捉最有意义的“决定性瞬间”,用图片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同时与其他课程结合训练学生的写作、摄像、图像制作等能力,掌握新闻从采集到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努力打造 “全能型摄影记者”。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新闻摄影是用图片准确传达信息,因此,教学中使用大量的视觉图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作品赏析、案例教学、作业点评、项目教学等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引领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实验与实训,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观察生活,捕捉新闻信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有利于培养符合时展和社会需要的新闻摄影人才。

在讲授摄影技术部分照相机的结构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及动画,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照相机的工作过程、光圈、快门的功能与作用,展示不同光圈、快门的摄影佳作,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拍摄,多种摄影元素的运用及作者巧妙的构思,增强学生对照相机的认识,加深对摄影作品的审美感受。通过实训操作拍摄,利用数码相机即拍即显,现场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摄影器材的使用技巧,强化各种摄影技术的运用,在拍摄中让学生去认识画面元素或符号对作品内涵的表达,拍摄位置、镜头焦距、角度定位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表现,体会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前景、背景对主题的表现与深化,色彩、影调对现场气氛、情感的表达等,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

在新闻摄影实训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实践教学活动带动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新闻摄影采访如遇学校举办活动或大的节日(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或高考期间),教师确定开放性的新闻题材,学生分组策划、确定拍摄主题、内容及表现方法,然后采访拍摄,到新闻现场感受、观察,注意选取与众不同的题材,拍摄富有创意的图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观察和思维,提高学生的新闻摄影价值判断能力和灵活运用摄影技巧能力,掌握新闻摄影采访中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在学生作品点评时采用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与同一事件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图片比较,启迪学生思维,独立思考、分析,从内容、形式方面评价图片的好坏,进而老师用摄影理论点评作品,抓住立意和构图两个关键问题分析,按照新闻图片的评判标准讨论记者是如何用摄影语言来表现新闻主题的,图片在构图、主题思想、摄影技巧等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赏析一些感情传递生动、视觉效果独特、环境交待典型、摄影技巧运用准确、文字说明简要的新闻图片,激起情感共鸣,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鉴赏、驾驭、评判摄影作品的能力。对存在不足的学生作业,同样让学生观看,指出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如何改变拍摄角度,如何运用对比等方法使主题突出、构图恰当、主体明确。

4 开展课外实践,促进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为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摄影课程,其教学内容只靠第一课堂是无法完成的,它必须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延伸到新闻现场,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能力,练就在繁杂的新闻现场瞬间思维、瞬间构图、瞬间提炼拍摄的本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观察和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通过课外辅导及专业训练,按照学院专业技能达标测评规程确保人人参与并通过达标测评,通过竞赛或参加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达标过关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实施,激励了学生的训练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摄影兴趣。

依托学院实验室和创新工作室,加强对社团的传媒协会、宣传部、记者团成员的指导,通过校内外新闻宣传报道活动提高学生新闻写作、图片拍摄、编辑排版等技能。与校内外媒体联合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参与新闻事件的报道,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5 改进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根据新闻摄影课程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强调实践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成绩考核采取过程管理,重视平时实践与实训,形成课堂考勤、实验成绩、作业作品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每项以不同的比例列入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平时操作与考核操作)、实验报告(含实验作品)几部分组成;作业作品成绩包括新闻摄影作品赏析、图片新闻报道及其它作业。对被新闻媒体采用的作品或各类比赛获奖作品可另加分。多元化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新闻摄影课程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面对读图时代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新闻人才,促进新闻传媒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再.论中国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2上):70.

[2] 延婧.数码时代新闻摄影观念的变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0.

[3] 熊国成,彭燕.关于新闻摄影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闻知识,2009(2):69.

[4] 谢白.新闻摄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摄影报,2005-7-5.

新闻摄影课程范文第3篇

读图的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的审美视觉的提高。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类学科中,新闻摄影只是一门课程而已,学生本科阶段大量的时间学习了新闻基础理论等相关知识,而新闻摄影课程通常在36课时左右,教学使用的器材也许还是传统相机,故传统的摄影感光材料介绍、胶片的介绍又将占去一定的课时。这样就很少能涉及新闻摄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探讨,最多介绍一些常见新闻题材拍摄时的注意事项,专题、纪实组照的拍摄,很难谈到严格意义的新闻摄影教学内容范畴,如图文排版、图片编辑等知识。与其说是新闻摄影教学,不如说是摄影基础知识的一个普及教育。这使得有些学生毕业后去了媒体工作,不会操作单反数码相机,甚至于没有见过。

摄影教学重在实践,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生活中去实际拍摄,如到大街上、农贸集市上去实践。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拍摄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学习在新闻现场的拍摄角度、构图取舍、不同的拍摄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又可培养学生的新闻实战能力,还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另外,新闻传播类学科的新闻摄影教育还要适量增加课时,或者在有限的课时内改变传统的“板书+幻灯”的教学方式,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文字、语言、图片、动画等一系列媒体形式集中为一体,把一些简单而又抽象难懂的原理轻而易举地解释清楚,并且通俗易懂。把需要一对一传授的技能也在课堂里完成,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教师可以现场示范,指导学生现场拍摄、完成作业,并通过大屏幕展示、点评讲解。

课下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博客的形式,对学生平时的摄影作业、电子版面排版、专题组照编辑进行点评。把一些基础的知识、最新的学科相关信息,放到博客上让学生自学、了解,把一些往届的学生作品放到里面让学生对师姐师哥的作品进行学习、借鉴。这种课下的博客教学方式,还可以打消部分学生对老师与摄影的心理距离感,也为一些学生长时间交流提供了平台,这样可以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现在媒体的工作,也为新闻传播类学科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艺术类学科的新闻摄影教育现状及对策

平面媒体既然对视觉读写能力要求很高,那艺术类学科培养的摄影人才为什么还不适合现在的媒体要求呢?

的确,艺术类学科的学生上学期间进行过训练,具有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摄影方面掌握了过硬的摄影技能和拍摄技巧,基本可以胜任摄影记者工作。但大家都知道,不论新闻摄影还是电视新闻摄影,图片、图像固然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信息传播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有时在对同一张图片图像上的理解上有出入,这就出现了不可获缺的文字介绍。小到图片下面新闻五要素的说明,专题、组照的说明,大到整篇的摄影报道。而目前的艺术类学科里的摄影课程很少有系统的新闻摄影方面的培养,故学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就欠缺系统新闻理论知识,缺乏写作、采访方面的相关能力。

这就要求艺术类学科的本科学生要加强对文字语言的读写训练。平时多阅读一些文学、新闻理论书籍,改变对政治思想课和哲学教育的漠视态度。同时,加强新闻评论、新闻采写等方面的了解,培养自己的新闻能力,增强对人文学科的学习。这些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培养艺术类学科的学生对新闻事件的独特看法,在报道时有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才能在发稿时有精辟、透彻、独特的见解。

我们的高等教育中新闻传播类学科与艺术类学科培养的人才,很少有达到国际一流媒体需求标准的。我们的新闻传播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只有相互借鉴、相互交叉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目前,国内的个别院校开始增设了新闻摄影专业,也希望媒体能多给学生实习的机会,只有双方联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摄影人才。

新闻摄影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英美文学专业课程建设 必要性 教法创新

英美文学历来是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开设,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曾试图将英美文学纳入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从传统的分配型转向市场选择型,曾经是英语专业主要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战能力。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育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能够给他们带来理想工作和较高薪水的,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资格证书。因此,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与市场关系较大、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诸如外贸函电、公关英语、旅游英语等。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各种技能的通关考试上。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科特色,阐释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以及结合院校特点,以培养高技能、实用性的人才为目的的教法创新。

一、专业实用化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文学课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急需一大批英语人才,这种新形势使得高校外语系的毕业生成为令人羡慕的对象,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全民英语热,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特别是将英语与一些专业加以复合,如外语加经贸、外语加旅游、外语加法律等,这样看似实用性的人才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我们不能否认,各类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我们却在英语专业实用化转变的过程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英语在作为一种语言常用交际工具的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及表现形式,与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密不可分。而各院校过度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使得外语专业的许多课程被设置为纯知识、纯语言技能训练的工具课,成为了“淘金”的利器,忽视了对于学生品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熏陶和培养。英美文学作为文化类课程被缩短了课时,逐步走向了边缘化。郭军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实际上培养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对任何生命主体的亲近和敬畏。它不仅是学科,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在对工具性、实用性的强调,在大学文学课堂里培养这种感悟与体验,不只是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和品行的塑造。”(郭军,2003:146)王守仁教授认为,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0)。尽管英美文学是通常是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但我认为以培养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有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首先应当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并且具备完全人格的文化人,而非纯粹的语言工具。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适当复合,以培养通专兼备的人才,适应社会的急剧发展。因为高等教育既是专识教育,又是通识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原清华大学校长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应当通专结合,但通专不能并重,而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梅贻琦,1993:101)针对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过度复合的倾向,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先生认为,虽然上外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是成功的,但“这种复合并不意味着把教育导向实用主义,也不意味着纯语言文学专业地位的下降”(虞建华,2002:序2)。

我认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除了通过单纯的语言训练以外,离不开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广博文化知识的获得在文学缺位的前提下更是难以想象。学生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语言能力和写作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在培养综合素质方面,英美文学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文学艺术是对人类苦难和命运反抗、超越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经典文学作品演绎着百态人生,书写着世界各族人民的生活变迁,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外国人对世界的诠释,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的同时,独立思考社会和人生,学会调整自身的人生和社会定位,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最终培养起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就决定了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通识教育的一环。只有如此,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才能以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结合专科特色,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高专的英美文学课程与本科阶段应有所不同,我们应结合本阶段的特殊情况和本层次学生的特色,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和创新。

1.灵活合理的教材内容和教法

现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普遍采用的文学史教材编写得面面俱到,知识点过于细琐和庞杂,学生陷入知识的无边海洋,无暇旁顾。选读的篇幅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以技术性、应用性培养为主,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的语言能力,加上课时和古典文学参考书的限制,学生自学能力有限,教师只能解读经书式地逐词、逐句讲解。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艺术魅力,文学课程“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教化功能难以实现。学生对作品,尤其是现、当代作品的阅读和反应,是英美文学课程应有的起点。英美文学课程必须把目标定位在: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体验和阐释,增进人生阅历,丰富跨文化知识,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领悟到文学课程的“有用”和“意义”。

教师应采取史选合一的方式,以作品为中心,严格筛选材料,精减篇幅,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并把英美文学教学渗透到《综合英语》、《泛读》、《精读》等课程中去,帮助学生精读一些文学经典作品,特别是近现代作品,不追求文学知识的系统和连贯性,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

2.遵循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使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相结合,在课前设置好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切入点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开展对于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的充分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动机被普遍认为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类进行活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有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制作图文并茂、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在有限的课时内延伸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光盘、幻灯、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强化,特别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如《贝奥武甫》等中古时期的古典作品,对白晦涩难懂,但先以视觉上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与作品的共鸣,则有利于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观看前引导学生通读作品,对作品中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的反应、所表现的重大事件、语言艺术等提出问题,观看后再细读篇章并组织讨论。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素质教育中的技能性和实用性,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深化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理论基础,增强他们对异质文化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军.文学与语言学怎样相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2):146-150.

新闻摄影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情境;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22-01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目标在于使学生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而开设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完成的,教师只需传授学习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便可以搜寻到相关的信息并学会如何应用到实践中。但如何实践就需设计与应用一定的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的涵义及其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

1.1 问题情境的基本概述。关于问题情境的涵义,很多学者对其做过研究。如心理学家马丘什金将问题情境的涵义概括为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去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或者将问题情境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下所产生的与学习、日常生活相关的现实背景,能够提供信息技术知识。再如马赫林托夫对问题情境的概念产生分为四种情况:首先,学生将获取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其次,通过知识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存在,由此基于二者矛盾而产生问题情境;再次,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完成学习作业,基于二者矛盾也可产生问题情境;最后,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而产生的问题情境。总结分析,问题情境主要指关于学生学习内容产生的问题或真实事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问题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产生欲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1.2 问题情境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引入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待解决的问题能够在情境中展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学过程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另外,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隐蔽性的问题,需依附在具体情境中,只有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才有利于发现并解决问题[1]。

2.问题情境设计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阶段很多高中信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已开始注重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但由于设计与应用的不合理,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2.1 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应用流于形式。问题情境设计与应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动力。教师对问题情境设计的核心在于服务于教学目标。我国在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之后,课堂教学已逐渐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并以互动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与应用问题情境时,应注意把握问题情境的生活化与信息化,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然而,大多的高中信息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情境设计往往只为完成教学计划中的规定,没有充分将问题情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导致学生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所以出现了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应用流于形式的局面,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2]。

2.2 问题情境的设计过于简单化。目前,一些信息课程教师对问题情境设计过程中缺乏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无法产生知识探索的欲望,不仅浪费了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也没有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Flas制作软件进行介绍时,教师往往会问学生是否对动画制作感兴趣,学生的回答只集中在"感兴趣"与"不感兴趣"之间,仅通过这种问答的形式无法真正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

3.问题情境设计与应用的有效措施

3.1 贴近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涉及的范围较广,如信息集成、对程序的设计、图像数字化加工、对视频或音频的编辑以及其他很多软件应用等等。所以问题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问题情境中体现出来。例如,关于excel表格数据处理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教师可以此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当我们对班级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时,排序工作完成后发现只有总成绩一列的数据发生改变,与其他数据无法相互对应,对此应如何解决。这便是比较完美的问题情境,应用过程中会将学生完全引入课堂之中,也将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教学难点囊括其中。

3.2 情境的设计与应用需与信息技术知识相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应用在为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规律,培养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关系数据库"课堂中,教师可引入这样的问题: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为例,如果让在座的同学来尝试着管理,你们会怎么样管理呢?同学们先考虑一下,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发表你们的看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关系数据库如何表示数据,有何特点和优势;二是关系数据库如何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三是目前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关系数据库。可以先在小组内总结,再全班总结。最后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日常应用的关系数据库,如通讯管理,写出关系模式并标明关键字,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现代社会人才必须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与实践能力。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以此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