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冶金发展趋势

冶金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冶金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冶金发展趋势

冶金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1、出口较快增长,创历年同期新高

1-8月出口额2078.35亿美元比历年同期最高的2010年出口1650.4亿美元,还要多427.95亿美元,形势很好。机械工业内各行业中,出口同比增长30%以上的有:工程机械(51.25%)、内燃机(39.74%)、机械基础件(36.78%)、机床工具(32.91%)、汽车31.96%、包装食品机械30.58%。主要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0%以上的有:收获机械、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扫雪机、叉车、矿山采掘机械、金属冶炼设备、矿物洗选破碎磨粉设备、加工中心、蒸汽锅炉、模具、轴承、小轿车、轻型越野车、小客车、卡车、大客车等。

2、进口增长更快,也创历年同期新高

1-8月进口额2050.15亿美元比历年同期最高的2010年进口1616.95亿美元,还要多433.2亿美元,势头很猛。机械工业内各行业中,进口同比增长最快的是机床工具(51.31%),其他行业增长25%以上的有:仪器仪表(32.13%)、汽车(29.26%)、重型矿山机械(28.78%)、文化办公设备(26.57%)、食品包装机械(26.43%)。主要产品进口同比增长40%以上的有:收获机械、牧草机械、畜产品加工机械、推土机、铲运机、工程用起重机、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扫雪机、汽车仪表、真空泵、气体分离设备、装卸搬运机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组合机床、集中供暖用锅炉、发电机、小客车、卡车、大客车、摩托车等。

3、我国向其他4个金砖国家出口高速增长

1-8月我国向其他4个金砖国家(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出口同比增长45.89%,向欧盟、美国、日本主要发达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长20.99%。说明4个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快速增长,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仍处于缓慢复苏中。

4、加工贸易对机械工业外贸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1-8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36.16亿美元,而一般贸易由于进口额大,进出口逆差183.92亿美元。机械工业全行业能实现顺差,加工贸易出口起关键作用。加工贸易出口多的产品是:数码相机、复印机、液体泵、空调器、制冷空调机械、电动工具、低压电器、电动机、电线电缆等。

当前要关注的问题与展望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恢复,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今年4月在我国举办的109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成交额比去年春交会增长24.4%,其中对欧盟、美国、金砖国家的成交额占六成以上,尤其与巴西成交额增长约1.8倍,与美国成交额增长77.6%,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西亚、北非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日本的地震、海啸和核灾害,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的延续以及美国超宽松的流动性等叠加影响,为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也对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直接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仅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本已高企的通胀压力加大,也使发达经济体感受通胀压力。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其中机械工业同比增长40.91%,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与进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人民币升值,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银行贷款利率提高,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都将给出口企业带来困难,影响出口贸易发展。

当前机械工业进出口需要关注以下4个问题:

1、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价值产品占有很大比重。近儿年来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有所提高,但差距仍然很大,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首先,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有关出口企业要适应这一变化,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做好服务。其次,随着国内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的进展,及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继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挡次。再次,逐步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如铸件、锻件、钢结构件、磨料、铜铝导体等。

2、出口贸易要努力规避汇率风验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已给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困难,需要寻找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已产生积极效应。中国银行7月7日宣布,我国今年以来境内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已超过8400亿元,大大高于去年全年的业务量。这项措施是规避汇率风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避免因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造成损失的可靠途径。据统计,到2010年底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已达6.7万家以上。出口企业要积极争取列入试点名单,并与客户密切合作,选择有实力的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结算。由于目前人民币结算额中大部分是进口货物,出口货物所占份额较少,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现象。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年6月21日公布《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明确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试点办法。《通知》指出,境外参加银行应当追踪客户购售人民币后的资金流向,对新客户及金额较大的交易作更详细地审核,并应当注意监测异常交易,以防止潜藏的套利行为。

3、面对大量进口,要把握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机械产品1-8月进口创历年同期新高,增长速度高于出口增速,国内企业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一批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国家给予贴息(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政策支持;同时《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以来,一批机床工具、塑料机械、小功率电动机、模具、液压件等,从台湾进口享受优惠关税待遇;再加上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成本等。这些因素必将进一步扩大进口。为此,有关企业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引进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产品配套用关键零部件。同时,要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通过进口技术先进的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同步予以改进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努力提高竞争力。

4、“走出去”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

冶金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一)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1.自然混业阶段。1993年之前,混业模式经营流行于世界各国。所谓的自然混业阶段是自发形成于经济效益的刺激。美国作为最典型的例子,那时金融业在美国的实施主要是以实行最低限度的管理为原则从而平衡竞争秩序。随着美国对金融监管政策不断的放松,银行控股公司在美国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这标志的美国开始实施混业经营模式。

2.严格的分业阶段。199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一条分水岭,这四年的大萧条对于实施自然混业经营的美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银行,证券大量的倒闭,这种混业的金融运作模式助长了股市投机,造成了股市混乱,对于股市暴跌。随即,1993年经过国会的商议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美国的分业经营时代由此开启。

3.回归混业阶段。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发展迅速,传统的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创新的严重冲击开始衰退,业务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全能型银行的跨国经营给严格执行跨国经营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如此大的竞争压力,美国社会开始呼吁放宽金融管制,允许银行再次进行混业经营。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分业经营体制的瓦解,混业经营成为主流。

(二)介绍一下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1.混业经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新建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当时并没有严格区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1986年,随着一批经营范围广泛的现代化意义上的银行的介入,四大银行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和经营优势纷纷经营证券,信托,保险等相关非传统金融业务。从此推动了我国混业经营格局的形成。

2.分业经营。1993年是我国实施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分水岭。由于自律约束和监管能力的不足,我国实施的混业经营内在风险不断积累,金融混乱的格局主要是由于很多金融企业在过渡竞争中进行大量的违规操作引起的。在此种严峻的背景下,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一)简单说明一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运作机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在各个金融机构之上设立一个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在各个金融子公司与金融控股公司之间建立一个行政中心。构成一个金字塔模式。各个子公司之间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运作,他们之间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要以控股公司为中心。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业务渗透主要以按照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

(二)说明一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我国国情下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金融控股公司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金融业等相关规定禁止商业银行投资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是我国的银行法并不限制商业银行在海外投资注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且由这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其他金融业。总体概括就是各大商业银行在综合经营上采取绕道海外的方式即“国外注册,国内经营”的方式进行。

2.金融控股公司既增加了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又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首先,各个金融子公司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统一指挥下,分别经营保险,证券,银行等业务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就使得控股公司可以从多种渠道和方式获得高额利润。自然盈利能力也相应提高。其次,虽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以混业经营为基础,但各个子公司是相对独立的法人组织,各公司之间形成了一道防火墙,阻隔了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的传播。

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所引发的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也不是万能的,运行这种模式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相关风险。

(一) 法律监管风险。我国至今仍没有准确定位“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法律规范。原则上仍然实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但目前中国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混业经营模式的经营势不可挡。这种法律缺失势必给我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不利风险。相关金融法律对混业经营只字未提,使其处于法律法规中的“真空”地带。这种金融法制架构不完整容易导致面对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的违法行为束手无策,造成金融业再一次混乱。

(二)资金风险。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资本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统一管理下容易出现资本重复计算的问题。同一笔资金在为了实现最大利用效率的情况下,集团会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重复多次使用这笔资金,造成偿付能力虚高,这样会造成过高的财务杠杆比率。从而威胁到这个金融控股公司的安全。

(三)金融控股公司内在风险的传递性。金融控股公司统一指挥各个金融子公司进行相对独立的金融业务,如果一个子公司经营不善出现亏损,那么金融控股公司为了保住其在金融业的整体信誉,会借用其他子公司的资金对亏损的公司进行援助,这必将影响其他子公司业务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四,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体系管理的建议。从1993年我国实施的混业经营变迁历程可以看出。由于金融监管的不到位和对混业经营业务认识不到位,纵容金融企业在竞争中进行大量的违规操作,造成金融市场混乱。所以金融监管的加强对混业经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一个有效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对我国金融业体制的发展至关重要,有效的对各个监督管理部分的责任进行划分势在必行,从而稳定金融法律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法律构架,既结合以往分业经营管理中相关防火墙的建设经验,也要结合其他国家先进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管理方法。制定防范风险的相关规则,要求各部门严格实施。详细规定处罚制度和存款保险在金融业务的应用。最大化保证客户的利益。

冶金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1 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晋城市果业生产忽高忽低,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态势,果业发展不尽人意。但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和“贫困山区特色产业扶贫”政策推动下,同时在省厅果业“三品提升"32程的带动下,大力推进无公害果品标准化生产进程和加大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果业结构有所优化,果树品种逐步改良,果品质量大幅提升,果业效益明显增加,使得果业生产稳步健康地发展。

1.1 水果产业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果园面积为21.01万亩,其中苹果面积为11.95万亩,梨3.81万亩,山楂2.16万亩,其它2.99万亩;全市果品总产量为9.14万吨,其中,苹果产量3.97万吨,梨2.82万吨,山楂0.61万吨,其它1.74万吨。全市果品总产值达2.2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约132.4元。

1.2 果业发展趋势

1.2.1 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涌现出一批先进示范典型 一是优质苹果、梨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得到推进。形成了高平市北诗镇、石末乡及陵川县礼义、崇文镇,沁水县郑庄镇,泽州县周村镇,柳口镇等5万亩四大富士苹果优势生产区域(图1);高平寺庄镇3000亩玉露香梨基地,高平陈区镇、沁水柿庄镇2000亩黄梨基地,泽州南岭乡、山河镇5000亩酥梨及晚秋黄梨基地。二是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态势良好。如泽州李寨、高都5000亩优质标准化山楂基地、高平永录乡千亩钙果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产业格局。三是新建了一批以水果为主的生态观光园区,传统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方向发展。如城区北石店司徒村、洞头村和钟家庄东武匠村的休闲观光采摘园区,北留镇石苑村有机桃生态观光园区等。

1.2.2 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进程加快 目前全市认C无公害果园面积达到3.61万亩,技术应用面积11.8万亩,无公害果品认证产量达到1.48万吨。注册果品商标7个,产品认证6个,分别是城区的“优尔特”、泽州的“丰青苑”和“甲村圣果”、“中华贡梨”,高平的“四明山”和“长平牌”以及沁水的“五颗红旦旦”等无公害水果商标。在市场销售中,认证的果品明显比没有认证的果品价格高。

1.2.3 新品种引进和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力度逐步加大 全市共引进新品种约20余个,新技术5项,新品种主要有红酥梨、玉露香梨、红肉苹果、海株1号、2号苹果、摩尔多瓦葡萄、T337自根砧、盆栽果树、火龙果等,新技术方面主要有柱状苹果栽培管理(图2)、控根容器、无纺袋、葡萄绑蔓机、果树拉枝开角等工具。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推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有力确保了水果基地安全生产,为果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

1.2.4 果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 全市果树专业合作社有78个,涉及农户3090户,家庭农场达270个,带动基地规模4.76万亩,大多实行“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产地产品认证”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和健康发展,使全市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如高平市侯庄民丰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吸收农户115户,带动全村农户参与入股引进苹果优良品种10个、梨3个(图3),建设标准化果园2000亩,成为全市唯一的果树专业村,水果基地面积最大,运作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社。

1.2.5 产后贮藏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全市果品总贮藏能力达到1450万千克,其中恒温库贮藏能力达到920万千克,气调贮藏能力为330万千克、土窑洞贮藏能力为200万千克;总贮藏量为710万千克。全市水果加工企业有5个,其中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规模最大,加工能力达10万吨,年转化黄梨和钙果量约3500万千克,可带动农户3.5万户,直接创收5600多万元。山西彤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能力达3000万千克,年生产山楂果酒、山楂果脯、山楂饮料等1500万千克;晋城市伊健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能力达1000万千克,转化山楂600万千克。近年来,水果产业产后处理能力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而且带动了相关包装、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2 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晋城市果业生产发展态势虽说稳中求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周边的运城、临汾等果业生产先进地市相比差距很大,制约果业持续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水果基地规模小是制约水果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难点。全市除苹果、梨种植规模还可以,其余桃、杏、葡萄等大部分是零星栽植,主要满足当地居民日常所需,很难形成产业优势,推进果品市场,创造经济价值;加之果品市场不足,流通渠道不畅,产后处理不当,从而导致果品产业化水平降低。

2.2 盲目发展果园,缺乏科学统一规划

目前晋城市树种结构、品种配置、种植区域不太合理,主要是苹果早、中熟品种稀少,中秋、国庆两节上市果品缺少,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综观我市30多年果业发展历史,从1985-1986年,果园总面积增加了25.95万亩,翻了一翻,仅山楂面积就增加了17.2万亩,苹果也增加了5.07万亩;从2005年我市开始引进黄金梨,一年内就发展了6000多亩,由于该品种贮藏期短,于是就逐年更换品种,到2009年该品种已经寥寥无几;还有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展的国光、青香蕉苹果很受欢迎,可是如今屈指可数。综观其上,我们不难看出,发展果树缺乏科学规划,要发展什么,都发展什么,要更新什么,都更新什么都缺少切实可行的计划;这就导致了一些树种、品种配置不合理,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果品相对过剩。

2.3 山地果园占主导地位,标准化果园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从全市果园土壤普查情况来看,晋城市的果园70%以上为山地果园(图4),由于果园地处贫困山区,土壤瘠薄、十年九旱,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但大部分果园没有肥水灌溉配套设施,也没有防雹网、防鸟网等,更没有入保险。如果管理跟不上,设施配不上,保险人不上,就很难实现果品效益最大化。

2.4 重栽轻管,广种薄收,推广服务体系弱化

在全市现有的21.01万亩果园中,挂果面积仅有10.68万亩,能形成商品果的7万亩左右,而且单产极不平衡,最高的亩产2000千克以上,最低的亩产不足600千克。同时,果农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投入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以及县级果业部门人员老化,推广服务体系弱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2.5 缺乏资金扶持和补助政策,影响了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各级各部门对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水果产业基本上没有较大的实质性扶持政策,再加上霜冻、旱灾和雹灾等(图5)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却得不到政府适当的补助,很少有人申请果树灾害保险,从而打击了果农生产的积极性,使果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和制约,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果业的持续发展。

3 未来发展建议

面对晋城果业生产当前的严峻形势,未来之路在何方?我们既要面对困难,也要树立信心,深查细研,克服困难,尽力使全市果业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3.1 深入外地考察研究,探讨果业发展规划

根据晋城市果业当前存在的水果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的实际问题,要深入周边果业先进地市进行考察研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果业现状,通过专家讨论,针对果业今后的发展规模和方向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总体规划和方案。

3.2 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引进综合配套设施

为了让晋城市果品尽快立足市场,处于优胜地位。我们要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让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搭配合理,以适应市场需求。针对晋城市山地果园“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肥水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引进果园肥水喷灌配套设施;与此同时,为了推进果树产业化经营管理,在百亩以上的果园,我们要争取资金,积极引进智能型烟雾发生器、果树喷灌机、水果套袋器、智能割草机等(图6),并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

3.3 加强果树技术服务,推广体系队伍建设

果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大果农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并用于实践,才能增产增收增效。因此要积极组织广大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和水果展评会(图7),对管理好、效益高的果@先进技术要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要不定期组织果树重点基地乡镇、合作社和果农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拓果农的视野,不断提高果农素质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3.4 加大园圃建设,保存地方名优品种

目前晋城市高平大黄梨大部分树龄老化、病虫害增加、管理粗放,不利于现代化管理,品质也跟不上;泽州山楂品种退化,种植稀少,因此急需加大高平大黄梨和泽州山楂地方品种保护,出台具体的保护与限伐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地资源圃建设,加大果业“三品”提升工程和品种选育改良工作力度。

冶金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苏丹是典型的农业国,人少地多,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优势明显。在政府支持下,苏丹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其农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苏丹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前景广阔苏丹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种植土地估计为8400万hm2,已开发种植土地约为1500万hm2,有190万hm2的灌溉区、490万hm2的雨养机灌区和760万hm2传统的雨养农区。苏丹水资源丰富,有205.5亿m3的河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季节性河流有50亿~70亿m3。此外,还有16万亿m3的地下水。苏丹人均淡水资源达到5300m3,是中国人均淡水资源的2倍多。苏丹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5%,不仅提供建材,而且是全国的重要燃料。苏丹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和红海沿岸区域,其中在淡水流域中有420亿m2的渔业资源。红海的年捕鱼量估计达20万t。苏丹宜牧区面积较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和广阔的天然牧场。

2.农业是苏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苏丹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农业是苏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2005年农业产值为113.53亿美元,占GDP的42.8%。若不将近年的石油出口计算在内,出口总额中农业产品占55%。主要的出口农业产品包括棉花、花生、芝麻、阿拉伯胶以及畜产品。苏丹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较高,而且绝对数量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总人口上升为3770.7万,比2000年增长了13.01%,农业人口达到2093.8万,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55.53%。苏丹GDP年增长率达到6%,农业GDP增长率达到8%,农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4%,如排除石油出口,农产品出口则占全国出口的9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5%左右。

3.苏丹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制定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苏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将农业定位为永不枯竭的资源,制定了促进农业振兴的5年发展规划,同时修改完善有关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苏丹政府学习和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来发展苏丹的农业。2008年6月,苏丹副总统塔哈访华,希望与中国建立农业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苏丹对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享有税收优惠的政策,在1993年7月,农业税的统一费率从5%降到2%,这一税收是对在农贸市场出售的货值进行征税。苏丹对多数进出口产品征收附加税,但是减少或免除了大部分农产品的附加税。苏丹鼓励粮食的进口,对进口粮食在进口关税税率予以一定的优惠,规定对进口大米免征进口税。此外,苏丹还鼓励农产品出口,对出口的部分农产品实行关税优惠。苏丹税法规定,对除毛皮征收15%出口关税外,其他所有出口商品均免征出口关税。1999年,苏丹通过了《投资(鼓励)法》,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法律规定:鼓励包括农业、动物生产、水利等领域在内的投资。

4.苏丹有比较好的农业基础苏丹政府重视农业,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为本国农业打下较好的基础。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在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这些农产品大多数都是以出口为导向。其中,苏丹的长绒棉产量较高,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位;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居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胶种植面积504万hm2,年均产量约3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0%~80%。畜牧业发展良好,苏丹目前有1.14亿头家畜,除满足国内需求外,每年向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国、土耳其、约旦等伊斯兰国家等出畜达200万头,肉制品出口4.2万t左右。苏丹具有独特的区域市场优势地位,苏丹加入了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与阿拉伯国家签订自贸区,与欧盟签订了市场准入协定。通过苏丹,可以进入东南非、中东及欧洲市场。苏丹实现商品和贸易的自由化、积极纠正价格扭曲、鼓励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政府税收体制等。

5.农田基础设施及机械化水平已具一定基础苏丹自20世纪70年代至2004年年底,利用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以及季节性河流的水源和大型灌溉机械抽水,再通过主灌渠和各级支灌渠的配套直接将水灌入农田。目前机械化渠道灌溉种植面积达到189万hm2,包括杰齐拉灌区、拉哈德灌区、新哈尔法灌区、青尼罗河灌区、白尼罗河灌区及北方州尼罗河灌区等。其中杰齐拉灌区是苏丹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为88.2hm2,约占整个灌区的一半,位于青、白尼罗河汇合处之间的三角平原,是苏丹最大的棉产地,苏丹出口的长绒棉95%产于这一地区。此外在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及主尼罗河的岸边建有许多小型水泵,可灌溉沿岸的农业区。即使在依赖自然降水的雨灌区,如西苏丹、凯达拉夫南部和北部、青尼罗河以南及中央平原的部分地区,私人农场也广泛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大面积种植高粱等作物,机械化程度达到了45%。苏丹使用的农用拖拉机和谷物联合收割机数量不断上升。

二、苏丹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苏丹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对农业采取扶持政策和措施,使苏丹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投入不足,生产技术整体水平比较低由于南部连绵不断的战争以及西部的持续干旱,再加上工业落后、基础薄弱,对外援依赖性较强,国家经济一直较为困难,曾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无力偿还债务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多年积累的巨额外债已成为苏丹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苏丹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且在非洲国家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增加,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国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但苏丹政府和外国企业对苏丹农业投资尚不足工业领域的7%,长期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战争使难民不断增加,人均收入降低,农民自身几乎不对农业生产进行生产资料的投入。因而在多数地区,农业的投入远远不足。苏丹农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比较低,大多数拥有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农场都是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援建的,这些农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进口也主要用于这些农场,他们广泛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在灌溉、肥料、种子、农药等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多。国内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比较缓慢,农民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基本上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全采用手工作业,也很少施用化肥、农药等。苏丹财政部2005年经济报告显示,苏丹有2000万费丹(1埃及费丹约等于0.420hm2)土地用于种植传统雨季作物,产值占GDP的5.5%,其中1800万费丹土地用于机械化和半机械耕作,提供了苏丹2%的农业产值。180万费丹沿尼罗河两岸的现代农业耕作区,产值占11.5%。

2.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土地生产率低苏丹可耕地面积中有大量可耕地无人耕种,8400万hm2的耕地中常年耕种的土地仅为1260万hm2,剩下7140万hm2的可耕地被荒芜闲置。在已垦土地中,部分地区仅依赖自然降雨,仅在雨季种植1季作物,其余时间土地也被闲置。即使在灌溉农区,由于农业技术不到位,产量水平仍远远低于其生产潜力。苏丹农业耕作形式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发达国家捐助而发展起来的少量现代农业企业和大部分原始耕作方式的落后农业并存。苏丹的大部分农户还是采取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人工作业、从不施肥是其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低下,农业生产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已。

3.科技支撑不足,农技推广体系欠缺苏丹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科技支撑不足,农产品产量水平较低,在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方面不能完全实现自给。因为苏丹的农业缺少科技支撑,研发能力不足,因此农产品缺口主要通过进口和国外捐赠。苏丹农业耕作形式呈明显的二元结构,发达国家捐助而发展起来的少量现代农业企业和大部分原始耕作方式的落后农业并存。大部分农户还是采取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人工作业、从不施肥是其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已。苏丹肥料、农药和良种资源缺乏,全国都不生产肥料,也没有肥料出口,国内消费的肥料都来自于进口,其中氮肥的进口量比较大,每年都在5万t左右的水平,进口量最大的是尿素,2005年以前每年的进口量都在10万t以上,2005年为8.6万t。从肥料消费上来看,苏丹消费的进口肥料主要是过磷酸钙和尿素。苏丹不生产农药,使用的农药基本都是通过进口,农药进口量和使用量都比较大。进口的农药中,主要是杀虫剂和除草剂。苏丹农药贸易一直都处于绝对逆差的状态。苏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功能不顺畅,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上,苏丹农业科技基础和应用水平较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苏丹粮食作物科技基础薄弱,相应的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覆盖范围小,而且大多功能不足,效率低下,先进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困难重重。

4.农民缺乏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能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小规模自给自足型的农户仍是苏丹农业的主体,多数农民生产水平仍处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的过渡阶段,生产的农产品尚不能满足全家生存的需要。由于缺乏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知识,许多已建立的农场也往往处于荒废状态。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起曾经援建了杰西拉水稻农场、哈尔法渔业项目和马拉卡尔农场水稻种植项目。项目建成移交和中方人员撤离后,苏方也因缺乏经营管理和生产经验而管理不善,致使项目荒废。

三、政策建议

虽然苏丹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但苏丹在农业投入、生产技术水平、抵御干旱和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基于其自有的资源优势,以及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借鉴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为推动苏丹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采取对策措施。

1.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对于苏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发展农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丹政府要把农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强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具体要从以下3方面着手:第一,制定稳定的农业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制定合理的农业规划布局,提高对农业的重视,关注国外的农业发展。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寻求国际援助,努力解决本国债务问题,建立稳定的国内经济秩序,为农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重视工业发展的同时,实行工业支持农业的政策,用工业带动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苏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业投入,重新调整农业投入比例,根据农业的发展现状增加弱势地区的投入,提高贡献率大的物种的扶持力度。第三,苏丹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扩大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目标相结合,利用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农业和相关产业的投入,吸引企业开展大规模农业投资开发、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支持农业项目开展,激励农业技术突破,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2.扩大耕地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苏丹可种植面积很大,但利用率仅为20%,土地利用率很低,制约着农业产值的进一步增加。为了更好地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苏丹政府应重视对耕地的开发利用,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第一,对大量耕地进行统计、分析、规划,依据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等条件,根据其优劣条件,重点开发优质耕地,逐步开垦,对于贫困地区的耕地要大力扶持农民进行耕作,保证农民粮食自给自足,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减少荒废耕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范围。第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在用地、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加工仓储基础设施、农地改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助,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苏丹农业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产值,促进经济发展。

3.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业技术推广的水平高低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进而决定农业发展程度的高低。苏丹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覆盖到每一个乡村,政府加大对农业研发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装备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无障碍地传递到田间地头。第二,鼓励民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从法律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其与中国农业技术过硬的企业进行科技交流和合作,扩大推广渠道,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第三,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和开展大范围的农业技术培训。针对苏丹目前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的情况,为农民提供教育资源,开设农民教育机构,有针对性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努力培养一些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通过农业管理人员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指导,带领其他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4.加大中国与苏丹的农业合作,帮助苏丹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中国与苏丹的农业合作,要以技术合作为核心,以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3方面入手:第一,加快援苏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力度。大力推广中国农业新品种和现代高新技术,经农业示范中心种养基地试验示范后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进而实现推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苏丹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通过农业技术组和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向苏丹派遣农业专家,为苏丹农业发展提供指导。立足苏丹发展实际,帮助苏丹制定合适的农业发展规划,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带领苏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第三,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帮助农业机构进行能力建设,扩大和发展农业市场。

冶金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从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历史看,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是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设立的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GMAC)。以后,主要汽车制造商开始设立金融机构对经销商和 客户融资,银行也开始介入这一领域。

随着市场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剧,汽车金融公司逐渐显示出竞争优势。现在这类机构已遍 及全球,最大的3家是通用票据承兑公司、福特信贷公司、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在过去的10到15年中,国际汽车金融业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银行与专业汽 车金融机构之间市场结构的变化。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金融市场,也是专业汽车金融机构最为发达的国家。由于银行业重组 以及经营成本扩大等原因,美国银行业的汽车金融服务有所减少,甚至逐渐退出了汽车金 融市场。如新英格兰银行1990年底退出市场,花旗银行1994年4月将其9.3亿美元汽车融资的 应收账款出售给通用汽车财务公司。

亚太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市场变化。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已解散并合并其全资拥有的负责 汽车信贷业务的财务公司,将其汽车融资业务出售给福特信贷在当地的子公司。印度 的汽车融资业对于银行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经销商库存融资主要依赖制造商所属的财务 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基本不介入。在最终用户汽车贷款方面,银行与制造商财 务公司"平分天下"。

日本的汽车金融服务主要由制造商所属的财务公司以及信贷公司提供,银行基本不介入 这一领域。泰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银行纷纷退出汽车金融业务。马来西亚的汽车消费信贷 业务只能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承担,银行被禁止提供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