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发展现状;新思路

引言

幼儿教育是个人毕生教育的开端,同时也是个人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家园合作已逐步成为教育变革的世界性走向,并且促进家园合作的发展也已成为学前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家园合作的有效运用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家园合作指的是家庭和幼儿园双方都把自身作为幼儿教育的施教者,并且双方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完成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幼儿教育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家庭和幼儿园(社会也是一个因素)。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家长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本身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也要争取得到家长的拥护、配合,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弥补各自的缺陷,从而彼此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2.1发展现状

家园合作的发展,国外的起点相比较早,体制也比较健全,一些欧洲国家在家园合作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国外这方面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加强体制法规建设;合作模式灵活丰富;幼儿园占主导地位;家长全方位积极参与。国内家园合作发展较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幼儿园的角度看,家园合作基础建设已较为丰富。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幼儿园建设起的一系列机构与平台,包括了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长参与到教职工考评,家长与幼儿共同活动(包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比赛)等等。站在教师和家长的位置,他们的观点和做法并不一致,尽管现在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已被大部分教师、家长理解,但是大多数家长的配合度、参与度、主动性还比较低,同时,少数教师则认为家长仅仅只是家园合作的配角,他们的教育能力仍然还有待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家园合作的现状就是重要性得到了共识,基础建设也相对完善,但双方合作还没有落实到位。

2.2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在学前教育中也踊跃开展家园合作建设,但是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①家长认识不足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识还较为肤浅,在很多家长看来,教师才是幼儿教育的负责人,对教师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对合作存在疑惑和不足;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只能交给上一辈照看,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主动性不够,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仅仅只是家园合作的配角,教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少能够主动的加入。②教师的认识有偏差很多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相比家长更专业,对家长的教育能力缺乏信心。家长来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有的教师觉得是监督他们的工作,从而感觉很不自在,因此不愿意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大部分的家园合作活动还只是教师主导的单方面的合作,停留在形式上面而达不到真正的目的。③互动性差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都是停留在文件上,没有严格按照计划去实施;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活动安排比较随意,或是临时决定,这样也给家长的时间安排带去了不便,不利于家园合作的正常运作。同时,有的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设置不够合理,使得双方的互相性比较差,应该去探讨更灵活、丰富的合作方式

三、新思路的探讨

根据国内目前家园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与参考国外的发展历程,探讨国内家园合作发展的一些新思路。

1.加强意识建设

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家长对于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知,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法制建设与宣传,让彼此更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义务与权力。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只有利用体制层面的监督,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来引导幼儿教育。

2.加深合作层次

过去,家园合作的层次依然较低:仅仅是单方面的合作,家长的参与还只是停留在沟通、了解层面。因此,应当加深双方的合作层次,提升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例如,让家长多参与幼儿园教学;或是建立家长协会,汇聚家长共同的声音等等。

3.拓展交流平台

家园合作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到现代通信技术的高效性、便捷性。建立班级QQ、微信群,构建班级电话组,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视频通讯实现远距离的交流。不仅如此,家园合作交流平台的地点不应该限制在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好好利用起来。通过拓展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可以让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明确一致的教育目标,

4.丰富合作方式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引导,现有的家园合作的方式,如讲座、报告、家长会等等,仍比较局限,最主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不易很有效地一起参与(主要还是家长单方面的被动参与)。而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合作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不能把家长单纯的只看作家长,家长也能够作为老师,可以组织家长来上课,也可以让家长充当学生,这种角色互换的合作方式能够加强双方的理解与配合。另外,像家访、户外活动等非学校的合作方式也可以适当的施行。当然,家园合作的新思路还远不止于此,随着时代潮流的不断更新,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的制度、方式、平台也必将不断完善。

四、总结

通过有效运用家园合作方法,家长和教师双方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各自对幼儿的教育,同时还提高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这不仅对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学前教育的整体进步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小碧.携手合作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快乐阅读,2011(14).

[2]张蓉.国外家园合作的特点与启示[J].幼儿教育,2004(Z1).

[3]辛修勤.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4(31).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成长 家校共育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3-02

一、实施的背景及目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多方面的配合。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状况,会更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教育。我校虽然是一所城市中心小学,但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层次参差不齐:有机关干部、企业老板、工厂工人、小商小贩、外出打工者……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与老师的沟通方式也五花八门,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存在差距。

基于此,从2011年3月开始,我校以12项育人为本制度为契机,在保留传统形式――家访的基础上,建构了家校沟通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育人体系,融家校沟通于课程开发、主题活动过程中,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谱写了一曲“家校共育、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

二、基本做法

(一)构建了“三位一体”家校育人体系。

1.落实规章制度。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校长――分管处室――相关责任人的垂直管理网络,完善和建立家校沟通制度、明确了不同岗位的教师家校沟通的职责、制订了教师与家长沟通情况考核办法,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网络,使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落实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考核方案。每学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专题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学校开课等方式,对制度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依据家长参与班级、学校管理情况,定期开展“优秀家长评选”、“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师德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同时还开展“家长学校”优质课、“我的家庭故事”优秀征文、“优秀亲子交流卡”等评选活动,助推此项制度健康有序的进行。

3.落实工作团队。成立了校长总负责的领导小组,践行统筹规划、协调实践、调度资源的责任,保证此项制度的持续发展和深入买施。

(二)创建了家长委员会运作模式。

1.尊重家长。全体家长自愿报名,公开竞聘,让热心、有才能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学校大家庭,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2.招贤纳士。改建后的三级家委会不选择家长的工作和职位,只要是对学校工作持有一腔热情的有识之士,公开竞聘成功后,都能成为我校家委会的一员。

3.自主管理。各班家委会自主运作,由家委会主任组织本班委员和家长代表定期召开会议,自主管理班级各项事务。

(三)开发了“三位一体”教育课程。

为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共建的实效性,学校开发了“‘我’是德育工作者”课程,整合每位教职员工、家长、社区的有利教育资源,多渠道实施教育。

1.立足课堂播智慧。一建“亲子课堂”。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家长学校授课,依托“亲子课堂”,教师、家长互相交流育人心得和困惑,共享资源,取长补短,提高素养,和谐发展。二建“专家讲堂”。学校先后多次邀请心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教授、著名儿童作家、知名节目主持人等到校现场为家长传授育子经验,还邀请家教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形成“教师引领、家长参与、社会支持、共同成长”的良好育人氛围。

2.主题活动促发展。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节日资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并欢迎家长参与其中。如“书香家庭”的评选、定期召开不同范围的家长委员会会议、“重大节日、传统纪念日”活动的开展、教学开放日、走进社会大课堂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内校外活动中来,既增进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又为增进教师和家长的了解搭建了平台。

3.沟通途径见真情。一是深入家庭实地家访。学校推出了“百名教师访千家”的活动,鼓励教师克服种种困难,走入特别需要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学生家庭当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氛围,面对面的跟家长、学生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二是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结对子面对面沟通。本着“学校育人、德育为先”的原则,组织包括校级领导在内的全校所有的任课教师都积极投入到育人工作当中来。每名教师和15-20学生结对子,持续地对结对子学生进行面对面思想、习惯、学习等方面的交流、关注、教育,加强与结对子学生家长的沟通,效果显著。三是利用网络资源沟通。除一般的登门家访和电话家访外,我们建立“家长飞信群”、“班级QQ群”等及时反馈学生表现,温馨提示,交流育人心得。实行校长对家长接待日,促进心与心的交流,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 家长工作 对策

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可替代。家长往往忽略幼儿教育的规律性,幼儿园家长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它有助于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实现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教育,双重育人环境下实现幼儿教育的全方位提升,家园共建互赢的局面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幼儿园家长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结合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三个特点,加强沟通,实现同步教育的目的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要体现经常性。幼儿园家长工作通常情况下以家长会、信息布告栏以及学校对家长进行信息通报等形式体现,从整体角度而言,这些做法是幼儿的成长、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必要的手段。幼儿园与家长间的沟通应该具有针对性,借助电话、网络等手段开辟沟通新途径。比如建立qq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针对于幼儿表现以及发展情况进行讨论。通过建立家园联系册系统掌握每一名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取得联系。针对于性格迥异的孩子要适当家访等等,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措施。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要体现双向性。幼儿教育过程中,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的结果。沟通应该是围绕幼儿成长问题所建立的家园双方的行为,不能单纯的只体现幼儿园的信息反馈,同样家长应该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特点作为幼儿个性培养反映给幼儿园,在双向沟通下,有助于家园双方共同商讨,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策略,才能发展幼儿的优点,以优点为切入点,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家长工作要体现个性化。幼儿园为家长配备的家园联系册常常被家长忽略其实际存在意义和价值,很多联系册只是笼统地反映了幼儿的情况,没有认真地对待,有的甚至将其搁浅。教师和家长应该针对于幼儿的个性特色,清晰记录孩子在家、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存在的优点和进步,以及反映出的问题等等,通过彼此配合有针对性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结合家长参与的四个方面,深入体验,实现家园配合的目的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管理是家园合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现代幼儿园开放性和科学性的体现。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幼儿园可以通过特殊日子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活动,比如邀请妈妈进课堂,由家长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给孩子们讲授一次课程,孩子们的熟悉感和兴趣点被激发出来,拉近了家园之间的情感,让孩子对家长和幼儿园更加喜欢,同时也能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幼儿园可以开辟个活动专栏,让孩子们利用假期的时间走出去,走到田野家,走向大自然,同家长一道感悟社会,并将自己的所看所感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配合完成活动,既有利于亲子关系,又有利于孩子自觉学习。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实现家园共建。积极督促并参与幼儿园的建设,维护幼儿园外部环境的健康和谐,通过委员会反应幼儿园和孩子们的各类问题,加强沟通和联络,成为家园间联系的纽带,幼儿园可以根据家长委员会反映的情况对幼儿园的管理进行适时修正,有助于推进幼儿园的高质量建设。

(三)幼儿园家长工作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家长参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可以有效地协调家园之家的关系,幼儿园的发展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和家长共建,激发家长找到幼儿园主人的情感,主动自觉的协助幼儿园进行园区建设。比如图书资助,自然角的建立,组织孩子们通过春游体验自然等等,充分进行资源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幼儿园大环境育人功能,也对幼儿园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幼儿园家长工作招募家长志愿者。通过网站、家长信息台,家长手册等渠道对家长志愿者工作的优势进行宣传和招募,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家长对开放日和志愿者的看法,给有志愿的家长送去邀请函,适时地对家长进行入门教育,让家长更多的接触孩子,接触幼儿园工作,在志愿服务中学会教育儿童的理念和方法,家长角色工作化,幼儿园工作家庭化,双方的有机配合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培养和教育,通过引导实现人人争做志愿者的活动。

总之,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家园的有效配合,相互支撑,针对辅导,真情付出,才能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孩子。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 合作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011-02

一 问题提出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更有利于深化、丰富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都鼓励幼儿园加强与家庭、社区的紧密配合。国际教育组织也倡导关注儿童的社会学习,重视使用家庭和社区资源。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既关系到儿童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进程,已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必要性

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不仅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三者相辅相成,不可相互替代,一旦形成教育合力,将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共育能使家长更好地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学者南希・波拉和安妮・亨德森发现,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更有利于改善孩子的成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天然动力和热情,但他们大多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而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家长获得教育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理解,从而会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和社区的联系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社区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学校、公园、企业、医院、超市等,这是培养幼儿的乡土观念和情感的主要物质因素,也是幼儿园教育的物质基础。幼儿园将其教育活动与效果推向社区,通过向社区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获得的经验通过在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

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应当是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全方位教育。在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主导是幼儿园教育,而社区教育是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续。三者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加强学前教育的整体有效性。

三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具体策略

1.建立家、园、社区共育的幼儿园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真正做到家、园、社区的合作共育,保证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合作共育的长效机制。在幼儿园建立合作共育管理制度是切实可行的办法,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树立合作共育的观念,让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理解合作共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合作共育管理制度必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因此这一制度应翔实可行。(3)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协调整个家、园、社区合作,从而让家、园、社区真正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产生最大的整体效能。

2.建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

第一,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交流、家园联系的纽带,是鼓励家长用行动参与教育的方式,家长委员会有权利和义务了解幼儿园的重大决策和发展规划,并配合好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由全体家长推选组成,设立会长、委员等职务,定期召开会议,议题包括幼儿园教育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由家长委员参与的互动活动既能拓展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又能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同时,家长可深刻体验幼儿园教育的工作特点,有利于家园配合、增进理解。

第二,建立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是由社区内与幼儿教育有密切联系的职能部门和经济实体参与组成,是一个能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的组织机构。建立社区委员会将能健全社区教育机构,方便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使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联系。社区委员会可以举办的活动多种多样,如组织大型联欢活动,组织义卖、捐献活动等。

3.开办家长学校,创建合作共育平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开办家长学校,将有利于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开办家长学校是幼儿园不可推卸的重任,其活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如以“父母课堂”“亲子班”为平台,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或组织家长沙龙,针对家庭教育案例,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调整教子思路;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将家长学校的内容放到网上,让更多的家长能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家长学校直接促进了家园共育,家长在活动中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促使家长和教师形成教育合力。

4.整合资源,促进家、园、社区教育一体化

第一,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加强家园联系。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作家、厨师、律师、警察等,他们具有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家长们自身职业优势和家庭资源,让家长直接参与课程活动,会使幼儿感到新鲜,增强学习兴趣,丰富知识和感受。

第二,调动社区资源,实现社区教育本土化。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必须面向社会,融入社会。社区丰富的人力和物质环境资源为幼儿向社会的学习提供了保证,利用社区资源的主要形式有:参观活动、体验活动、分享活动等。如到公园去看花草树木、野餐,到动物园去看动物,到商店、超市去购物,到图书馆、博物馆去看展览。通过这些实地的参观和体验,让幼儿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融入生活。

第三,整理、建立资源库,整合教育资源。一是开展普查。针对入园的所有幼儿,包括幼儿基本情况、家庭基本信息等,建立一个幼儿家庭资源资料库;针对幼儿园周边的实际情况,进行社区环境资源统计调查,形成社区资源资料库。二是分类整理。对已获得的资料统计分类,并用数据图表及表格的形式详细说明。三是统筹与规划。通过统计、分类和整理,根据资源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幼儿园与相关家长、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为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琼、袁丽.变革中的国际教师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文件

[3]李兰生.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小燕.教学管理民主化与家、园、社区互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6(4):56~57

[5]任向红、周岩.幼儿园如何创建与社区的良好关系[J].山东教育,2008(Z3)

[6]许晓蓉.幼儿园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策略探微[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方式范文第5篇

香港教育事业的推动者与参与者。“热忱、爱心与坚持”是他几十年默默耕耘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几十年来,他长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参与了幼稚园、小学、中学至大学的教育,顺应时代的变化,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而献出一份心力;成功将一津贴学校转化为直资学校,同时重视艺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K带动了香港重视艺术特色教学的潮流,为教育做出贡献。

数十载的教育路割不断的教育情

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古学俊先生,从事香港教育事业几十年,成长於教育第一线,培训了成百上千的教师,从幼稚园到大学,为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自以後,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即是从精英式教育到普及式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是选拔方式,强调受教育的智力和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淄龄人的比例很小,一般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普及式教育则强调的是通识,让更大范围的适龄人口受到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以往,香港的高校不多,为适应发展,後增设到现在的9间大学。”

“在课程上,我们也做了许多调整,特别是以学生发展为重。我们学习的年代,功课相比现在繁重许多,现在是希望孩子不但学得好,还要寓学於乐;而且,目前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也减少了许多,一个班从以前的40多人减少至约20人,同时师资力量增加,如此一来,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更好的培养。”

古学俊先生希望,由其培B出的学生能拥有出类拔萃的道德勇气、坚如磐石的责任心和正道直行的价值观,如此才能成为社会精英,为社会出力。在此,他还是“启发能教育”IAIE顾问,“启发能教育是由一位美国教育大师创立的。学习了此教育方式,老师可通过人(People)、地(Places)、政策(Policy)、活动(Programme)和流程(Process)五个基本范畴(简称5P),做到这5个P,能达到启发学生能的最终目标,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

“现在,一些香港年轻人出现了一些问题,归根结底是香港历史教育的缺失。以前处於殖民化教育,港英政府淡化了香港学生的国家民族观念,从而导致香港学生只读世界历史,不读中国历史,对於中国为全球的贡献认识很少,导使其对祖国的不认识。而今,我们应明确公民教育要积极建立学生新的国民身份,增加民族归属感,让他们知道作为中国人是一种骄傲,这一点在当前十分重要。”

教育:重智育,亦重德育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更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K且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此,古学俊先生亦同样提出,教育应德育与智育K重。

曾担任了5年校长的古学俊先生,在工作期间时常面临着需要平衡学生、家长与老师三者的关S。“相比以往,无论是学生与老师,还是家长与学校的关S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老师在学生心中具有十分的权威性,然而如今师生的相处模式更多的是像朋友的关S,“特别是家长的参与相比以前多多了。以往,家长基本不怎麽参与学校的教育,如今,我们不但有家长会,还有家教协会等,针对学校的方方面面提出建议和质疑,校方也会尽量接纳家长的意见。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目标,将孩子们培养成下一代接班人和社会栋拧!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孩子从幼稚园开始就奔波在数个兴趣班之间,稍大之後又在假期上数个补习班,以“成绩高於一切”,学习压力可想而知。诚然,人人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操之过急不是好事,一味追求学业上的提升亦不可取。古学俊先生提出:“伟大作家但丁曾说过‘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在教育中,传统的智育教育亦丝毫不能放。”

在香港,招收学生数量不达标的学校将被关闭,在2003至2008年期间,古学俊先生担任一间津贴学校校长的同时开办了一间直资学校,为了想办法提高办学质素,获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他们决定将津贴学校转至直资学校,以期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但这个过程十分不易。“回想起来,这六年就像是在打仗一样,整个过程十分艰难。一方面,我们向美国取经,取纳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另一方面,我们有幸与一家知名办学团体的合作,成功从津贴学校转至直资学校,取得了很好的办学资源。而後,我们裼糜⑽慕萄В令我们学校在众多裼霉愣话和中文教学的学校中脱颖而出,广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一举办成了知名学校。”

其中,不得不提古学俊先生率先在该校推行的艺术特色教学:“艺术的推行,极大开阔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身心更加健康发展,促进了常规教育活动的有利进行。”从而,该校大大提升了学生素质,引领了香港艺术特色教学的风潮。

提倡艺术特色教学的古学俊先生,该设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自身热爱艺术的缘故,因他的影响,他一家人都对艺术痴迷不已,每个人都对擅长一种乐器,而他的孙儿受他的影响,在现在一岁多的年龄就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衷於在黑白的琴键上弹出各种动听的声音来,而艺术的熏陶,亦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享受艺术的人生。

身体力行,推动幼儿教育重视化进程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过程是连贯的,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很重要,幼儿阶段的教育尤甚。”近年,幼儿教育达至前所未有的重视。

“以往,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被忽视的,这一形势在近年得到改观,无论是从教师素质、教师待遇、课程设置、园内设施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也正因为如此,在近年我亦曾负责过幼师的培训。”

在培训幼师的过程中,古学俊先生非常欣慰地看到幼师的地位不断受到重视,亦深切地感受到整个教育阶段不断地完善与提升。

除此之外,他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香港儿童合唱团的成员,该团常出国参演、比赛,获奖诸多,树立起了国际儿童合唱团的标杆;热爱乒乓球的他,自学生时代就开始参与比赛,获奖超过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