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基础技能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类课程;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电工技术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适合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将电子电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电子电工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对所学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训教学。有效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要求和教学手段。但当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找出解决办法。笔者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提供借鉴。
一、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观今的电工电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实验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电工电子实验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和电子元器件较多,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容易造成损坏;另外,实验巾提供的电源是220V的市电,远高于36V的安全电压,操作不当会造成触电事故中职学生的纪律观念淡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述问题。
2.实验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目前在大部分巾职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仍从属或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陈旧,脱离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有些经典实验没有发展创新,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如单级放大器实验,就是孤立的一个放大电路.对放大信号是否失真.只是简单地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在实验方法上,传统电工电子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存文验过程中不能结合存在的问题主动思考.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连线、测,片面追求数据的正确.不注重实验全过程,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理解、更有一些学生存在应付心理,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主动性的训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实验考核方式不合理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考核主要是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两种方式,但目前存存的问题是巾职学生自觉性羞,实验报告仅仅是抄抄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存在严重的抄袭和弄虚作假现象.另外,由于学生多,实验指导老师少,很多学校甚至对实际操作能力不予考核。这样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提高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对物理电子的规律、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实训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操作规范等,都需要学生仔细学习和掌握。否则,学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而引起危险,比如,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电线的连接和安装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否则会引起火灾或者触电等。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实训课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促进实训技能的掌握,通过实训课程反馈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增加电子电工教学的实训项目,丰富教学内容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内容有正确认识常用器件,电的相关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常用的仪器并掌握各器件、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等。通过实训课程训练,学生可以检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产品,亲自体会自己动手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实训项目应随知识的更新不断深入和递进,根据当前技术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实训项目,体现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例如,在电子实训过程中,可以在万用表的安装调试、焊接练习、制作稳压电源等基础之上,进行数字抢答器、多谐振荡器、数字计数器等制作内容;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多台电动机等实训内容。而且,在增加了实训教学项目之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更多的优化教学组合,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增加学生的全方位技能培训,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3.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和错误,勤于动脑,大胆动手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常因机器发出噪音或电火花而不敢面对实训,导致不能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应在确保各种安全措施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勇敢动手操作。比如,在做电动机转动实验或日光灯实验时,常会出现短路现象,个别学生会产生恐慌心理,不敢再次打开电源,实训课无法继续完成。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大胆操作完实验。而且,不要让学生一成不变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训,只要学生在出现的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我们都给予认可和允许。让学生在失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实验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中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渠道,搞好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教师必须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实验的特点,通过严格的实验管理、更新实验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电工电子实验的积极性,不断改革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工电子类课程是中职应用电子、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工电子产品不断推陈新,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这门课程的不少知识涉及学生就业领域的基本操作技能。冈此,开没电工电子课程无疑是必要的,是合理的。电工电子实验埘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开展中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铁,高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35).
关键词:证课融合;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刘丽萍(197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5-02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大幕的拉开,教学设计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它采用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原理变换成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的计划,创设出有效的教与学的“过程”或“步骤”,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教学设计质量优良的影响。为此,在授课之前课程教学团队要进行科学、客观、详细的教学设计。笔者从事“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多年,并指导中级维修电工考证实训,多次进行企业维修电工工作人员岗前培训。本文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教学情况,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几方面阐述“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一、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企业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及技术改造,从事供配电设备管理、维修及机电产品的营销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电力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等电力设备及机电设备生产、维修等企业,主要从事安装电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电气设备操作员、电气技术员等工作岗位。从事这些岗位都需要具有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正是针对这些岗位的维修电工资格证书而开设的。该课程实践性强、应用面广,为学生考取维修电工中、高级资格证书及毕业就业夯实基础。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详尽分析,归纳总结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维修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的选用、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熟悉照明配线、动力配线、电子装配等操作工艺要求;熟练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中、高级所规定的车床、铣床、磨床、钻床以及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气配线、安装调试、检修工艺编制、故障检测技术以及PIC、变频器技术。
三、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所规定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为主线,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验收规范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结合学校现有实训设备,通过企业专家论证会,确定选取电工基本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常用室内线路的安装与维修、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维修、亚龙维修电工高级考核装置应用、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PLC及变频器的应用等典型项目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实现“学校教学、企业实践、国家考级”的三统一,确保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快、考得过、用得上。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四、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学生的生源情况、知识技能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基于工作过程六步骤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
资讯阶段:教师布置任务,教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计划、决策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工作计划,学生与教师交流工作计划。
实施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完成任务。
检查、评价阶段:检查结果(自检、互检),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结,在此阶段发现问题,查遗补漏。
五、恰当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操作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巡回指导法等方法,同时辅助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开放式设置考核方式
以学习项目为考核单元,注重对学生完整工作过程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工作过程的态度、工作质量、操作规范、相关测试(口试)等内容综合评定,采取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形式进行评定。考核的重点在于评测学生是否具备了维修电工职业能力,是否具备了工作积极、主动、热情等良好的职业素质。
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成绩评定明细如表2所示。
表2 每一个学习项目的成绩评定
评价项目 小组互评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比例(%) 5 5 90
根据课程总学时及每一个项目的学时,确定每一个项目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详细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总成绩
评价项目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项目八
比例(%) 5 5 5 5 25 10 30 15
七、总结
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最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多层面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从而为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设计以遵循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为前提进行。
教学设计要按照“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顺序进行设计。“为什么学”是指要确定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什么”则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学”是要明确授课过程中采取什么策略来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另外,教学设计还要评价方法,即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教学环节逐步进行修改完善,以确保今后教学时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萍.《电工技能实训》说课竞赛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6).
关键词:电路分析;实践教学;基础实验;技能实训;考核
作者简介:徐晓莹(1964-),女,江苏南京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吉祥(1981-),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实验师。(辽宁?沈阳?1101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77-02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有关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的实践环节体现对学生实践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学生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因而实践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应立足于服务多个从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共有技能;第二,应能很好地服务各后续课程,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能力基础;第三,应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结合教师资源、学生情况以及校内外的实训场所、实训器材等具体情况进行操作;第四,应具有弹性,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其为指导思想,笔者所在学校将“电路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四个训练层次,以此来促进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使其成为具有创新应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电路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电路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1]
二、“电路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1.课程基础实验
电路基础实验包含三项核心任务: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基本理论的验证。以完成核心任务为目的,确定电路实验内容。在教学安排上,可先讲解理论知识再实践,或先实践再讲解理论知识,或随讲随练,讲练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1)基础训练层。以电路课程实验为主,学生在理论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电路实验指导书明确指导学生如何科学、规范地完成一个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分析与结论、实验报告等)。通过基础训练,让学生领会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中所蕴含的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同时,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操作方法、测试方法、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以及撰写报告等技能),培养学生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基础意识、习惯和能力。
(2)基础—提高层。以电路课程实验为主,学生从课内依赖性实验转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创设学习机会以及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组织者和互助者。具体安排如下:
1)确定实验任务。教师提供信息资料,按教学目标下达实验任务书;学生根据信息资料,明确自己“应做什么”。
2)制定实验方案。学生针对任务,分组进行讨论,借助资料并运用已掌握知识分析,解决“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教师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机制运转,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索、讨论,逐渐理清思路,设计出切合实际的实验方案。
3)实施实验方案。学生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有计划地实施任务,记录实施过程,根据所得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工作并进行安全及质量监控,保证方案顺利进行。
4)总结评估。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经验,评价实验方案的特点,撰写实验报告。通过此层次的实验环节,训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维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3]
2.综合训练层: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在理论课及课程实验结束后集中两周进行。重点针对电工方面的工程训练,设计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景,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场所完成。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包括照明电路和电气控制电路两大核心项目,其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实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如下:
(1)作业前准备。领会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填写作业申请报告,内容有:项目名称和任务、工具和材料清单、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完成本项目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本项目后可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
(2)作业程序。履行作业许可手续后开始作业,完成一个作业步骤的内容并满足作业标准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的作业,直至完成所有作业步骤,履行作业终结手续。
(3)作业情况评估。材料选择及使用情况评估,工具及仪器仪表使用情况评估,安装、接线情况评估,电器工作情况评估,电路运转情况评估,安全文明操作情况评估。
(4)作业总结。总结作业标准执行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或改进措施。
采用作业指导书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完成训练任务,并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由于引入了实训操作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接轨,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实施,体现校内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4,5]
3.综合—创新层:电工技术综合性实践
【关键词】 高级 维修电工 技能培训 考核标准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实践,是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其中实践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和职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院机电系多年来结合电气专业特点及学生就业实际工作情况,认真开展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
2 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现状
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就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对维修电工职业资格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探讨也并不少见,但就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的却相对较少。
维修电工是一门专业技能突出、实践操作性强的一个工种,同样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电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上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岗位要求为标准,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学生从“职校生”向“职业人”的转化。同时,当前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缺陷,较大程度地限制了职业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1 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培训部门只是单方面考虑时间的迫切性,有对课时尤其是实践课时时间进行挤压,减少授课或者实践的时间,故而出现学员的理论知识面窄、理论研究浅显。
2.2 培训模式不科学,培训效果受影响
培训方式不科学,培训效果受到影响,对于实践操作存在问题的解决缺少方法,还有的实训方法与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3 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实践
通过多年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与总结,我们对高级维修电工培训项目所涉及的考核内容、考点要求、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高级维修电工培训内容中所涉及的课程进行了整合;针对技能培训环节进行的优化设计,做到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对接。
3.1 转变培训理念,完善教学方法,科学施教
对于培训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教学培训理念,以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根据学员基本情况,灵活完善教学方法,及时分析学生现状,科学施教,通过创新课程设计、精选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与内容,将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完美对接,使学生在完成培训任务及要求的同时,全面提升学员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及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3.2 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事半功倍
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首先根据学员基础的实际情况,按照要求分层次、分重点、分项目、分组进行,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按不同的时间及进行合理安排。这样就避免学生因基础不同,理解程度不同,而培训教师的进度相同导致部分学生学不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产生。
3.3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将实训与理论的结合效果发挥到极致化,利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技能实训的灵感,提高学生对实训技能的兴趣,通过这种双向的结合使得学员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探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培训的效率。
3.4 以考核标准来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专业目标明确,专业技能过硬
培训教师应认真研究维修电工考核标准,以考核标准来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训,使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十足,即能保证学生职业技能通过率,又能全面促进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贯彻依据实践技能考核标准,根据各有关考核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多样化的培训方法,能更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实效性。
3.5 开放式教学与训练,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培训过程中,实训室要随时保证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的额外实训技能的要求,做到开放时的实训室有教师辅导,封闭时的实训室有着专人的保养与维护。
4 实践效果
我院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与考核工作,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多年来,一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多年的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与总结,尤其是高级维修电工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实践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5 结语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岗位资格证书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技能鉴定应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培训项目的考核内容、考点要求、以及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对培训内容中进行必要整合;优化技能培训环节,做到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完美对接,不仅提高学生的培训效果,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福战.《试论维修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期.
[2]冯海强.《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3]《现阶段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英文刊名: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2012.33(13).
关键词:电工教学质量;问题;途径
电工基础是汽修、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电子电器制造与维修岗位应用型人才培训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专业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却因师生、设备、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原因问题凸显,为适应中职机械类专业生源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需要从多方着手对提高电工基础教学质量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中职电工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效率低下
中职学校的电工教师多数是原来的物理课教师,往往一个学校就2—3人,随着中职学校的扩招、专业设置的增多,特别是近几年汽修、机电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后,很多电工教师既要带机械类、又要带计算机类的电工课,每周授课均在20节以上,造成了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学习和钻研,在授课方式上仍采用传统授课的模式,实行“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没有摸索出一套灵活的教学方法,在知识更新上也跟不上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其结果是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挫伤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同时,中职学校电工实训室的专职实验老师更少,指导教师短缺,多个班级只有一个指导老师。有的甚至是从其它专业转型过来,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待提高,他们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经验上都无法根据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开发出新的实验项目,从而影响了教学理实一体化的效果。
2、实验设备缺乏,实验内容单一落后
由于电工课属于机械类的基础课,既不受到汽修专业建设的重视、也得不到计算机专业的青睐,所以在学校各大专业中其实验实训设备陈旧、老化,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普遍只配备一些万用表、旧家用电器等设备,学校没有投入足够资金来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加上连年扩招,在校生人数剧增,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实训课程的需求,实验、实训开展率较低,在训练的内容上达不到要求,甚至有一些内容没有进行训练等现象。
3、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目标不够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许多中职学校《电工基础》的教学又存在很多弊端,过于重视理论,不够重视实践知识。很多学生开始对电工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比较能接受,但是随着实践要求的增多,再加上很多理论越来越枯燥和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又不能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实践与钻研的愿望,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逐渐降低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失去学习《电工基础》的积极性和兴趣,甚至厌倦这门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二、提高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好电工基础的前提
电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技能的基础。鉴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中应尽量以现实生活作为切入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体现电工电子的实用性,教师可设计一些题目,由学生自行完成,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报警电路、流水彩灯、门铃电路等,学生在设计“作品” 和 排除故障的过程中能得到乐趣。电工基础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多,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把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实际事物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的基础
提高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师资队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坚力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在考虑各办学要素配置时要首先考虑教师配置,在考虑提高专业水平时,要先行提高教师水平。要先有专业教师,再有专业;先有名师,再有名专业;先有教师,再有设备。宁愿让师资等设备、学生,不能让设备、学生等教师,这是办好专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首要原则。顺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学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以保证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是做好师资的增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教师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从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中引进;二是从行业和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三是有针对性地聘请兼职教师;四是增强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通过提高人才的待遇,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待遇,搭建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加大对人才培训的力度等方面创造集聚人才的吸引力。
其次是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电工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求教师除具备电工技术专业知识外,还要对汽车、电子电器、计算机的发展要有所了解,掌握汽车、电子线路的分析能力,这都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跨学科学习。学校和教师必须主动适应市场要求,通过参加培训进修,能够对教学内容的进行改进,摒弃无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学习和引进新知识、新技术,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再次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全面落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本保证,为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倡教师到企业去学习接受相应岗位的培训,力争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以承担起“工程师或技师”的角色。
3、加强实训设备建设是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的有力保障
职业教育就是“动手”教育,其学生未来的岗位不是理论研究,而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素养的提高都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和模拟来积累。需要的是未来职业岗位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仪器、各种故障的模拟场景……它需要一个真实工作现场来营造。
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重点不是在“我知道”、“我明白”,而应该是“我知道怎么做”、“我会做”。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做”的场所和机会,那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素养的提高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象“只会在陆地上游泳的游泳运动员”。因此,电工实验实训设备的建设对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其将成为制约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未来企业中与其他同类校学生比拼中能否站在制高点的重要砝码,成为一所学校在招生就业中能否具有有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抛开实训设备建设来谈电工教学质量的提高,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投入才能做到“保证规模、调整模式、强化技能、提高质量”的要求,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开创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4、“理实一体化”是提高师生专业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突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传统的电工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著,必须打破理实分开、按章逐节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注意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的事例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创设的教学项目引导下,使用图片、实物示教板等各种方式,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环境。
同时,针对相关知识点,设计很多贴近生活的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电工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及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老师可以适当地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认真组织教学内容。各个环节以突出工作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电工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使学生尽量接触实际动手操作和演示操作现场,创造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成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5、技能大赛是提高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技能大赛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提升了学生整体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教育的技能水平和企业生产能力,同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助力,搞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部分。
全国每年都要举办技能大赛,各省区为备战、选拨选手参加全国赛,同时为了检验本省区的职业教育成果,也都相应地举办校级、地市级、省区级职业技能大赛,为此,各中职学校都会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训练设备的配置与投入,笔者所在学校因近几年都参加全区电子装配、低压维修电工和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等3个项目的比赛,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装备了电工实训室和钳工实训室,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使电工实训室的设备得到了装备。
另外,全国技能大赛也受到了很多企业的关注,有些企业直接为大赛提供设备,为参赛学校免费提供设备培训,这些都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也充分利用技能大赛这个品牌,争取得到企业的各种支持,使得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通过技能大赛上优异的表现,有的被保送到本专科院校继续深造,有的被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录用,技能大赛所取得的成果也引起了校领导的重视,加大了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电工基础的教学走向了良性循环。
电工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既需要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要求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要学好、教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还需要认真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经费的投入上加大力度,坚持改革无止境的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探索,用于实践,切实做好电工基础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时展的建设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柳,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