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水利工程;隧洞;隧道; 施工方法
1隧洞施工的方法
隧道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在地层中开挖出土石,形成符合设计轮廓的坑道;行必要的初次支护和砌筑最后的永久衬砌,以控制坑道围岩变形,保证隧道长期的安全使用。进行隧道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隧道工程的特点,才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条件下,快速、优质的完成隧道施工。隧道工程有如下特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成败起着很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隧道施工过程比较慢,工期也比较长;地下施工环境较差,甚至施工过程中还会恶化;山岭隧道大多穿越崇山峻岭,施工过程中运输不便,供应困难;山岭隧道埋于地下,一旦建成难以修改。
施工方法的选择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要依据,结合工期、建筑物长度、断面尺寸、结构类型以及施工技术力量等综合考虑。同时,要考虑在地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变换施工方法的可能性。其指导思想可概括为:
1)不论何种施工方案都应确保施工的安全,并需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适应隧道施工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的状况。
2)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调查情况、地质、围岩类别、隧道长度、断面、衬砌、工期要求以及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
3)优先选用全断面或少分部的开挖方法,以减少施工工序,便于机械化作业,改善作业环境,利于施工安全。
4)对地质变化较大的隧道施工环境,选择施工方法时要考虑地质变化的适应性,尽量避免变更施工方法打乱工序,影响进度和安全。
5)尽量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开拓创新,提高综合施工水平。
2 大跨度水利工程隧洞适用施工方法分析
随着隧道水工隧洞施工实践的积累,以及大跨度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的深入和施工设备的革新,尤其是NATM理论的日趋完善在世界各国地下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较80年代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传统的小块、多次分割断面的挖掘方法已基本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快速、安全、有效及有利于围岩及掌子面稳定的多种施工方法,如:台阶法、CD法和CRD法、眼镜法等。同时辅助工法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对大跨交通隧道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
通过对隧道基本施工方法的研究以及工程实例的调研,结合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可以认为处于软弱围岩的大跨度隧道的开挖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类六种基本施工方法。
(1)上半断面台阶法(短台阶法、上半断面临时封闭台阶法)上半断面台阶法由于施工空间大,速度相对较快,适于大型机械开挖,故采用较多,在大部分围岩条件下都可采用。
(2)中壁法(CD法、CRD法)
在掌子面不稳定,不适合使用上半断面台阶法的情况下可使用中壁法。该法可较好的适用与浅埋、围岩特别差、地表沉陷要求严格的工程施工。
(3)双侧导坑开挖法(双侧导坑超前开挖法、眼镜法)在不适合使用上半断面台阶法,承载力不足的地段,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该法可较好的适用于浅埋、围岩特别差、地表沉陷要求严格的工程施工。在洞口段以及未固结围岩、断层破碎带等不稳定围岩中施工时,加之,大跨度隧道施工中拱脚处应力集中、拱顶弯矩大等特点,应尽量控制围岩松弛,防止失稳。对洞口段,由于其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围岩较破碎,地表水及地下水较丰富,施工困难、易塌方,因此,在施工前应充分调查,认真核实文件。且宜先修洞外工程,如边、仰坡土石方,路堑挡墙,天沟、边沟等排水工程,以在进洞前修建为宜。这样,可使边坡稳定,隧道开挖得以顺利进行,雨季还可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洞口塌方。对不稳定围岩可采取的主要对策有:采
用辅助工法,缩短进尺和分割掌子面等。综上所述,在选择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方法时,除了要考虑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外,尤其要注重隧道的特定形状,通过洞室形状确定的开挖次序对抑制地层的松动、优化断面闭合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
2 . 2隧洞或隧道的辅助施工方法
大跨度隧道的施工主要应解决两大问题即:掌子面的稳定与合理化施工(安全而快速的施工)。除基本施工方法外,辅助工法的选用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辅助工法作为基本施工方法的重要补充,在隧道洞口地段、软弱围岩地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的施工实践情况来看,辅助工法大体分为两类,即超前支护和一般的辅助工法。其中,在大跨度隧道施工中,超前支护是研究的重点。按构造形式、超前支护长度分,超前支护可分为:
(1)超前加固:如插板、注浆锚杆、超前锚杆等,超前长度一般在5m以下。
(2)管棚:管棚是在恶劣条件下能安全开挖、防治地表下沉、防护地中及地上结构物的有效施工方法,其主要适用于软弱、硬质、砂砾地层或软岩、破碎地层带。管棚的布置,管间距及施工区间主要决定于地表及地质条件、施工精度等。另外,插入的钢管周围及内部,也可以压注水泥浆、砂浆,使钢管与围岩密贴并强化管棚的效果。
(3)预衬砌:如预切槽法等,超前长度一般小于5m。
(4)注浆法:如围岩化学注浆等,其超前长度可达几十米。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工程情况和地质条件决定注浆范围、注浆压力及浆液配合比。
3 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和新技术
选择施工方案时,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工程重要性;隧道所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和机械装备情况;施工中动力和原材料供应情况;工程投资与运营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施工安全情况;有关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同时,为了有效、全的进行大跨度隧道的施工,需要进行新技术的开发,这些技术包括:
1)光面爆破、使装药作业省力化。特别是因下半断面和仰拱的开挖部分占的比重增大,有必要开发适合此部位开挖的技术研究。
2)国外工程实践表明:长锚杆的作用是显著的,特别是在孔壁不能自稳的围岩中,长锚杆更为必要。因此,开发在不能自稳的围岩中打设长锚杆的技术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3)对于大断面隧道工程,喷混凝土的设计厚度和喷射量都变大了,因此,采用高效率的、大容量的机械和高强度混凝土施作,以控制厚度的增加。
关键词:软弱浅埋隧道 施工方法 拆除时机 数值模拟
1、引言
浅埋隧道由于其埋深较浅,隧道上覆岩土多为风化破碎,普遍存在围岩受力条件复杂,围岩和支护结构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复杂,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分布,导致衬砌结构受力状况更加复杂,不但在设计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同时也增加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变形和稳定控制的难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塌方等安全事故发生[1-2],因此国内外近几年对浅埋隧道的研究越来越多[3~8]。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常遇到的软弱浅埋隧道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
2、计算模型
2.1 计算断面及参数的选取
本文选取典型断面CK11+180对该隧道稳定性进行分析。断面尺寸布置如图1所示,计算所选用的参数如表1所示,有限元模型见图2~4。
图1围岩衬砌的设计断面
图2 二维整体有限元模型
表 1隧道围岩及支护参数表
材料类型 弹性模量
E/MPa 泊松比
v 粘聚力
C/MPa 内摩擦角
φ/(°) 密度
ρ/(g/cm3)
Ⅴ级围岩 200 0.45 0.05 20 1.9
初期支护 29500 0.2 2.5
临时支护 29500 0.2 2.5
锚杆加固区 250 0.45 0.05 20 1.9
图3 CD施工时初期支护及临时单元
图4 CRD施工时初期支护及临时单元
2.2 计算结果分析
限于篇幅优先本文只贴处拆除临时支护后的围岩位移图(图5~8)和初期支护内力图(图9~12)。
图5 CD法拆除支撑后围岩水平位移
图6 CD法拆除支撑后围岩竖向位移
图7 CRD法 拆除支撑后围岩水平位移
图8 CRD法拆除支撑后围岩竖向位移
图9 CD法拆除支撑后支护弯矩图
图10 CD法拆除支撑后支护轴力图
图11 CRD法拆除支撑后支护弯矩图
图12 CRD法拆除支撑后支护轴力图
根据计算结果,对两种施工方法在开挖完成拆除支撑前和拆除支撑后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两种施工方法结果对比
施工方法
项目 CD法施工 CRD法施工
拆除支撑前 拆除支撑后 拆除支撑前 拆除支撑后
最大水平收敛
(mm) 7.5 7.3 5.3 6.9
拱顶最大沉降
(mm) 2.1 2.2 1.9 2.0
拱底最大隆起
(mm) 11.3 12.3 10.4 12.2
支护最大弯矩
(KN×m) 205.73 212.64 127.22 176.78
最大轴力
(KN) 823.39 855.42 488.37 630.58
3、结论
1、拆除支撑前CD法施工最大水平收敛位移值比CRD法施工大29.3%,在拆除支撑后CD法施工最大水平收敛位移值比CRD法施工大5.5%。
2、采用CD法施工隧道时支护结构所受内力明显比CRD法大的多,且拆除支撑对CRD法影响较大,因此建议采用CRD法施工,但要注意临时支护的拆除时机。
3、拆除支撑前CD法施工拱底最大隆起值比CRD法施工大8%,拆除支撑后两种施工方法拱底最大隆起值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王建红.浅谈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6(12):54-55
[2] 周建富.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硕士学位论文D].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3 曲学兵.超浅埋隧道暗挖施工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28(4);51-53.
[4] 韩玫.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议[J].北方交通,2007(12):79-81.
[5] Hsu,S.C.,Chiang,S.S Failure mechanisms of tunnels in weak rock with Interbedded structures [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4,41(sup):2B341-6.
【关键词】污水隧道;盾构施工;管理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污水管道大型化趋势越来越快,污水隧道已成为发展趋势,污水隧道的施工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一是管线太长,容易导致埋设管道的地方出现塌陷;二是容易出现渗漏水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用水。盾构施工不仅采用注浆技术弥补了埋设道隧的地方容易塌陷的缺陷,其施工过程中的防漏水措施也做得非常好。
一、隧道盾构施工过程
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需要首先从竖井壁开孔,然后从开孔处往隧道轴线上另一竖井的开孔处慢慢移动。由于盾构的钢管结构非常特殊,因此它既能承受周围的地层压力,同时也能承受盾尾千斤顶的推力在地层中慢慢推进。盾构每在千斤顶的推力下前进一环的距离,同时就会在盾壳支护的作用下拼装一环衬砌。衬砌安装好后,盾构就会在盾尾后方开挖的洞壁与衬砌环所形成的的空隙中注入浆体,以免留下的空隙引起周围土壤的位移,让盾构受到挤压。盾构的完整施工过程如下。
(一)开挖土体
这个阶段盾构在开挖时开挖面所受到土壤的压力与压力仓的支护压力可以维持平衡状态。在盾构机的长度方向上,由于盾构机刚性支护的存在,土层所受到的地应力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之间的盾构在盾尾千斤顶的推力下向前推进时与土层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可能会引起土层的扰动。
(二)盾尾管片的拼装
当工作面推进到衬砌环宽度大小的时候,盾构就可以利用支撑环内的千斤顶向前推进。盾构的衬砌环通常由6到8块预制的管片拼装在一起,而衬砌环的宽度则须在0.5到1.2米的范围内。这是因为环的宽度太小就会导致接缝数量的增加,进而让防水处理更加困难;而环的宽度太大又会增加盾尾的长度,盾构的灵敏度就会受到影响。
(三)向空隙内注入浆体
衬砌在盾构中拼装好以后,就会从盾尾脱出。衬砌安装好后,环的背面与开挖的洞壁间就会出现环形的空隙,空隙的存在会让周围的土体失去支护作用。这样的空隙可能会让底层发生位移甚至发生地面坍塌事故,因此需要及时的采取注浆措施来填充空隙。所注的浆体由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喷出,刚注入的浆体是液态的,之后会慢慢凝固,最后变成固体环绕在管片周围。注浆的凝固同时也能加强衬砌的防水功能。
二、污水隧道盾构施工的要点
(一)管片的防水
盾构的防水功能就是通过管片来实现的,对于城市污水隧道来说,需要采用C6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且抗渗等级需要大于S12,裂缝的宽度不得超过0.2毫米。管片的外表面需要涂刷防水涂料,最好是渗透结晶型的,平方米刷1.5千克的涂料即可;另外,每一立方米的管片混凝土中还需要掺入1.5千克的改性聚丙烯纤维。这是因为混凝土在凝结早期会出现收缩裂缝,而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地降低裂缝的收缩程度,同时也能加强结构的耐火性能。对于单个管片来说,在0.8MPa的水压条件下,管片需满足3小时的渗水厚度不大于5厘米的要求。由于要求比较严格,因此管片的生产需要交给专业的车间来制作,并且车间所采用的生产工艺需要是比较成熟的。
(二)环缝、纵缝的防水管理
管片的内外侧沟槽均设置有密封垫,外侧沟槽的密封垫需要使用多孔型弹性橡胶材质的,因此可选用三元乙丙橡胶与遇水膨胀型橡胶的复合型;内侧沟槽需要使用遇水膨胀材质的,因此可选用聚醚聚酰胺酯弹性体。由于外侧所选用的橡胶是复合型的,可通过采用同步硫化工艺的方法来加强遇水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的结合度,避免二者在遇水以后发生脱离的状况。密封垫的加工需要根据管片的数量来确定加工成几边的橡胶框,其大小应该比管片预留沟槽的尺寸要小,并且需要现场试套。
封垫的粘结剂是放置在管片的预留沟槽中的,在涂刷粘结剂之前,应该保证管片的表面清洁干燥。在涂刷粘结剂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均匀,又由于密封垫比沟槽宽度要小,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卡具将密封垫安装在准确的位置。这一点一定要格外重视,这是因为保证每个管片都安装在统一、准确的位置上,才可以保证管片拼装好以后相邻的管片、相邻环间的环缝以及纵缝中的密封垫可以完美的贴合。而对贴的面积越大,密封效果就会越好。
(三)运输管理
管片的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管片发生碰撞。管片由于材质的特殊因此非常的脆弱,发生碰撞会导致管片掉角。掉角的管片就无法再使用到施工中去,因为掉角的管片很容易漏水,会让之前所做的防水措施功亏一篑。因此,输运过程一定要避免管片发生碰撞。
(四)管片的拼装
在盾构施工的过程中,管片的拼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为了控制管片的安装精度,需要在安装前清理安装区,同时检查上一环的外侧密封垫是否完好,若是发生损坏、脱落等现象则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在进行最后一片管片的安装前,需要对防水密封条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涂肥皂水或黄油来实现。安装时需先在径向插入1200毫米,位置调整好以后再逐渐的纵向顶推,以免封顶块在顶入时搓坏了密封防水条。
(五)盾构施工的渗漏处理
定期对污水隧道进行渗漏调查是盾构施工的渗漏管理最有效的措施。盾构施工的污水隧道容易出现环缝渗水、管片渗水、螺栓孔渗水这三种情况。且主要集中在管道的始发以及接收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满放剪力销、更换密封圈等方法来处理。
三、污水隧道盾构施工的管理
(一)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要委派技术专员到施工地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结合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状况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很多麻烦。建设单位的招标文件必须进行严格地审查,并以此作为编制施工计划书的参考依据。另外,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的安排要高效合理。若是正好处于农忙时节,则应该尽早招募施工劳动力,以免影响工期。
(二)施工阶段的管理
污水隧道的施工必须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大口径后小口径的原则,并且开挖沟槽。
第一,基槽开挖前应先将地面清理干净,雨季施工的话,要尽量缩短开槽的长度,以免管道浸水。如有必要,可以在周围挖排水沟。开挖完成以后要修理坡边,坡度线每隔三米设立一条。
第二,基坑的开挖完工以后,就要开始安装隧道。首先要检查质量,看是否有裂痕、破损的情况;其次,要在穿越建筑物基础的隧道上增加防水管道;再次,管道之间一定要进行焊接,对于管直径小于DN50或是管壁的厚度小于3毫米的污水管,需要采用氩弧接,其他管道则用手工焊接。
第三,污水隧道的盾构施工完成以后,需要专业人员检验之后方可开展回填工作。用于回填的土壤需要先进行测试,不得含有树根等杂质,含水密度也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当回填进行到离管顶0.7米左右的时候,应该改用人工回填。
结语:
污水隧道盾构施工的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而且很琐碎。但它的施工质量是城市用水质量的保证,我们一定要重视施工的管理工作,保证污水隧道的施工质量。同时,我们应该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完成污水隧道的任务,将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明.谈城市污水管道工程建设中的顶管技术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7).
[2]吴建磊.试论地铁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1).
1.1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发展至今,广义上的含义指的是未来结果的未知性,或者指的是对未来期望结果与未来真实结果所出现的不一性。受不同行业领域就风险侧重点不一致影响,使得社会对风险含义存在各式各样的理解,当前相对而言较为普遍的风险理解包括以下内容:①风险指的是造成损失形成的未知性;②风险指的是潜在的损失隐患;③风险指的是形成损失的可能性;④风险指的是人身财产损失;⑤风险指的是未来期望结果与未来真实结果所出现的不一性等等。不同行业领域对于风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理解均有着两个基本特点,分别为损失性和未知性。风险管理属于风险的衍生物,风险管理是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根据过往的历史经验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探寻风险控制技术及风险引发规律的一门管理学科。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1.2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在隧道工程中,风险指的是安全事故引发的可能性与安全事故引发所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安全事故指的是在隧道工程中出现人员伤害、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济损失等不利情况;安全事故引发所造成的损失指的是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存在的、潜在的不利后果或者负面情况,好比人身财产受损、社会不良影响等。基于上述含义,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隧道工程施工方经过对施工安全风险展开计划、识别、评估、预测及处置等,对各类风险管理技术进行优化调配,就隧道工程开展针对的风险控制、风险处理,有效缩减由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实现通过低成本取得高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2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隧道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①对隧道相关资料进行采集研究,为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第一步应当组建专业的咨询专家队伍,队伍成员应当包括隧道专业工程师、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隧道专业教授以及隧道专业工程师等,经咨询专家组对隧道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采集,并展开充分的研究,以实现对隧道工程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把握,提升隧道风险识别准确程度;②由咨询专家队伍成员展开头脑风暴,评估预测隧道工程的首要潜在风险,可事先设立头脑风暴的主要目的,即对隧道风险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关问题由咨询专家队伍成员进行讨论作答,问题内容是:预测分析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存在哪些风险;预测分析造成风险的相关因素有哪些等。经过咨询专家队伍成员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得出隧道工程潜在风险情况。
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事故中,塌方事故约占其中的50.0%,导致隧道工程引发塌方风险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基于新奥法相关原理,隧道工程塌方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①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地质条件不良,围岩自稳水平不足,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支护方式便出现塌方;②施工过程中,没有对相关条件差地质体开展超前支护、注浆支护等预防处理,开挖爆破效果不足,使得围岩应力集中,引发滑塌情况;③隧道工程规划环节并未对隧道区域地质环节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未就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展开实时分析,使得在开挖进尺、支护参数设计内容等不规范。
2)导致隧道工程引发瓦斯风险事故的因素多种多样,引起瓦斯爆炸有三种必要条件,分别是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的温度或者冥火、一定的氧气浓度。瓦斯爆炸事故必须要有一定的氧气浓度,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瓦斯爆炸的。但另一方面,为了确保隧道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不得不供给充分的氧气。相关风险管理研究指出,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施工行为、施工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情况等,均可能引发瓦斯爆炸。
3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3.1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即对风险进行接受,指的是承受风险的主体对风险进行自行承担,同时采取相关的应对工作。隧道工程施工方应用风险自留策略过程中,要求施工方能够对风险有着全面的了解,并组织安排科学合理的风险应急解决计划,实施有效、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最大限度的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值,缩减潜在的风险损失。采取风险自留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情况:①主动风险自留情况,即通过评估预测得到风险引发可能性较低,风险出现所导致损失较小,自行承担风险的情况;还有一种对于风险评估预测没有十足把握,自行承担风险的情况;②被动风险自留情况,即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转移、回避,只能够自行承担风险的情况。隧道工程施工方不管是选择哪一种风险自留情况,第一步都应当开展好风险评估预测工作,通过对各式各样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预测,对于风险引发概率、风险损失程度做到心知肚明,尽可能防止受风险评估预测不合理影响,而造成对风险认识不足,最终只能够毫无计划地选应用风险自留策略。若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预测,认识到风险引发概率较低、风险损失程度较小,隧道工程施工方就可对风险展开计划性自留。同时,隧道工程施工方采取风险自留策略后,还应当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全阶段对风险展开监控,一经发现风险出现转变,应立即更新风险控制手段。风险控制不但能够对风险源、风险因素引发进行防范及缩减,还可以将涉及风险的人、物与风险源及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剥离,尽可能降低风险导致的损失。
3.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原风险承担主体经采取相关方法把风险转移至另一主体。风险转移不仅转移了风险,还转移了风险可能产生的收益。现阶段,风险转移策略得到广泛应用,其被认为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一种风险处置策略。隧道工程行业通常应用的风险转移方法有:①采取担保方式,由担保人作为风险转移的主体对象,例如,在相关双方签订合同时,一方要求另一方必须履行合同要求的保证金;②找寻合作伙伴的方式,受人属性优劣特征有别影响,使得每个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即一些风险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损失引况,例如,隧道工程施工方可将一些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施工项目通过邀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得以完成;③购买保险的方式,由保险公司作为风险转移的主体对象,例如,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强调,施工单位必须要为从事危险职业的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3.3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指的是风险承担主体对风险源、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消除,防止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风险回避属于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时风险回避会使得风险造成的收益丧失。由此可见,在应用风险回避前,应全面分析风险实际情况,就风险引发的概率及风险引发的损失程度有着十足的驾驭能力。自另一方面风险管理角度而言,风险回避属于一项负面的风险处置策略。
3.险利用
风险是存在两面性的,一方面风险会给人们造成损失,另一方面风险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即并非任何风险都会使人遭受损失,人们通过对风险的有效利用,同样能够化风险为收益。隧道工程施工方可采取风险利用策略,但不是任何风险都能够被利用,风险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利用的。隧道工程施工方采取风险利用策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对风险展开严格密切监控,隧道工程施工方风险管理人员须对风险展开严格密切的监控,对风险损失、收益两面的转变情况进行第一时间反应,实施应对策略,顺着风险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获取收益的方向加以引导;②实事求是,隧道工程施工方应客观认清自身实力,并对外界和寻求的实力展开整体评价,只有对自身实力、外界实力有了明确的认识,才不至于在对风险进行利用时力不从心,此外还应当认识到风险利用策略不但要求要有充足的经济实力,而且还要求要有十足的驾驭水平;③科学合理应对,采取风险利用策略前,应当进行全面充分的前期准备,制定好风险利用成功或失败的应急防范预案,不至于在风险利用失败后没有后路可退。
3.5建立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建设单位应当协同施工单位到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程序,并结合施工现场相关危险因素,对规划的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辅助规范应急预案,制定监控策略,避免引发安全事故。隧道工程相关方结合自身切实情况,做好严谨的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引发应急预案。制定预案所涉及的内容务必要全面、规范,同时要具备目标性、针对性以及合理性等特征。加强对隧道工程主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强调指定要求、考核,经指定人员贯彻实施,提升隧道工程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责任。为了确保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方还应当将施工建设相关的各个单位部门统一收纳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在隧道工程施工全体人员参与、不同侧重的实施模式,促进隧道工程施工全面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效果显著。
3.6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现阶段,我国隧道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施工环境存在复杂的特征,而我国很大部分隧道工程施工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所拥有的专业技术并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求,使得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从现阶段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问题出发,隧道工程施工方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整合风险管理技术框架,注重科技创新,逐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施工方还应当组织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对隧道实际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提升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在隧道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按照隧道工程特征进行一系列专业技术培训,一方面传授施工实用的技能,包括混凝土常规知识、配比准则、混凝土拌合方法、施工缝隙处理以及钢筋正负筋调节等,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防范、风险规避等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开展工作职责教育,加深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重要性的认识,塑造其良好的责任心及道德素养,以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4结束语
[关键词]铁路隧道;成本;管理;预算
0引言
铁路隧道工程其特点包括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施工工期较长、投资规模较大等,为了控制投资金额,就需要对铁路隧道工程的现场成本进行预算及管理,如果缺乏系统有效的财务管理就会导致成本增大,甚至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及工程的整体质量。
1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对施工的意义
所谓成本即指在某一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总和。成本不仅代表资源、资本的消耗,同时其也是人工及物化劳动的一种货币的表现方式。建设项目施工成本主要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生产费用之和,其中的生产费用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工资及津贴福利、原材料等材料费用、设备的租赁或者是使用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当前,铁路隧道工程(即所有建筑施工工程)按照其成本性质可以分为间接成本及直接成本。其中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准备阶段,为了优化施工生产的各项支出,间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于资金不是直接用于工程以至于这部分资金无法计入工程的总支出当中,但这种支出是必要的。直接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直接计入工程支出中的费用,即在施工期间所消费的各项费用。
2铁路隧道工程现场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铁路隧道工程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在我国当前的铁路隧道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并不存在成本管理这一重要步骤,既没有完整的成本管理计划,也没有合理的成本核算。其成本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严重影响了铁路隧道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
2.2项目实施的随意性
即使我国一部分铁路隧道工程项目中存在成本管理的工作,也对项目工程实施了成本管理计划及成本的核算工作,但是在铁路隧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成本管理计划实施,存在严重的随意性。这时,铁路隧道工程的成本管理的计划及成本的核算工作根本是毫无存在意义的。
2.3很难实现预期的成本控制
在进行项目施工之前,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对项目工程的成本进行了核算,同时也出台了项目施工方案,但是其成本管理的水平较低,成本核算也并不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以至于无法达到项目预期的成本预算及控制,使得成本管理的方案及计划流于形式。通过实际的调查,这种问题大都是在铁路隧道工程的成本管理中产生的。一般都是由于建设工程的施工队伍的成本核算及管理系统并不完善,缺乏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导致其所进行的成本核算工作对施工工程来说毫无意义。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铁路隧道工程成本管理及核算的水平,才能保证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4材料问题
根据以往的铁路隧道工程成本调查资料显示,在隧道施工成本占据最大比重的就是施工材料的费用。若选取的施工原材料超过工程预估价格,就会严重影响铁路隧道的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铁路隧道工程存在施工工期较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导致原材料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因素中的货币通货膨胀、经济滑坡等影响。同时,施工材料的管理及护理也是影响项目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若管理不当导致材料性质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成本增加。
2.5报价问题
报价问题也是影响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铁路隧道工程的专业性较强,所以其就要求只有铁路隧道施工经验较为丰富的施工单位才能参与工程的竞争投标。进行项目投标,最主要的就是投标资料的准备,其中包括施工地的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等。如果材料存在缺失或者准备不充分,会影响到施工队伍对施工项目的认识程度,其工程报价也就存在问题。
2.6施工方法上的问题
施工方法是重点环节。施工方法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实际围岩的适用程度及实际施工方法上,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围岩的扰动程度是不同的,同时其对岩体的主体构造、含水层、断层及地下瓦斯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施工方法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的配合方式,合理的施工方法应该精确的计算施工中涉及的工作量、施工劳动力、施工原材料、施工设备的租赁、施工平面图的相关数据等,通过合理的计算,使得这些因素达到有效地配合,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同时,要对人力及工作量等进行合理的调节,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施工技巧,以减少施工成本。
3加强铁路隧道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
3.1加强材料费用的成本控制
对材料费用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采购人员要及时更新材料的市场价格,掌握材料市场的动态走势,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多的材料。采购人员应该尽可能的直接从厂家进货,从而避免了中间环节的费用。另外,如果需要采购大量原材料,施工单位可以以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选取最合适的投标商。同时,材料管理人员要严格验收采购的原材料并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保证材料的性能不被破坏。
3.2加强人工费用的成本控制
劳动力是铁路隧道工程必不可少的。同时,其费用支出也是巨大的,只有严格的控制劳动力费用,才能有效实现成本预算的目标。主要的人工费用的成本控制表现在施工队伍、施工价格、施工工期等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具有丰富隧道工程经验且价格较为合理的施工队伍进行项目施工。将人工费用严格控制在项目成本预算范围之内。
3.3设备成本控制
设备支出的成本是相当巨大的,因此,要做好设备的成本控制。其中,可以循环利用一些材料或者设备,例如模板、汽车起重机吊车及电梯等设备。同时,要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使用阶段以及后期应用阶段严格规划管理这些基础设施。尽可能的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后期保养方法、机械维修方法等。另外,合理的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不正确使用设备的人员给予批评,对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并安排具体人员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巡视,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进而减少设备上的成本支出。
3.4铁路隧道洞身的成本控制
铁路隧道的洞身工程主要包括洞身的开挖工作、洞身的支撑工作、洞身衬砌、洞身压浆工作等。如果需要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洞身支撑中加防水层,其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洞身开挖的方式,当设计为整体式衬砌的时候,就应该依据支撑的类型,分别选用锚喷临时支撑或木支撑一般衬砌的相应项目;同时,如果单独给设计为复合衬砌时,就应该选用复合衬砌的相应项目。
4结语
经济全球化带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也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当前,我国的铁路隧道工程招标工作已经开始逐渐完善,例如很多工程已经实现了对外招标,对于招标的队伍除了质量要求,已经没有了地位差异。同时,铁路隧道工程要逐渐向市场化发展,迎合时代的要求。从这些角度来讲,如果建筑施工队伍想获得工程的招标就需要严格控制工程的成本,熟练掌握成本核算体系,以此增大成功机率。
参考文献:
[1]郭陕云.论隧道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隧道建设,2014(9):815-822.
[2]杨卓梅.浅析影响铁路隧道工程造价的因素与措施[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4(5):14-17.
[3]刘礼标.浅谈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61.
[4]康学东.我国铁路工程咨询管理与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