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伤急救的技术

外伤急救的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伤急救的技术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1篇

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江苏省1995~2009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技术进步效应模型分析了FDI对江苏省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研究结果表明,FDI是江苏省技术进步的长期和短期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

0 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指的是广义FDI内含的人力资本、R&D投入等因素通过各种非市场渠道导致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理论、管理经验等的非自愿扩散,以及由于FDI的进入加剧了当地企业间的竞争,从而促进了当地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对东道国经济长期增长作出贡献,而跨国公司又无法获得全部收益的情形。从经济学上而言,这是一种经济外在性的表现。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少。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外资集聚,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在引资规模、质量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FDI是否在中国实现了技术外溢效应,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由此带来了激烈的争论,因投资环境、引用数据、选取地区等众多因素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江苏省作为本次研究的代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经济计量学进行分析和检验,研究FDI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影响,并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针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有国内外学者对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1974年,Caves首次提出了用于检验FDI技术外溢效应的模型,计量分析得出本土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外资企业的进入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对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与否,国内外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有不同的结论看法。如Barry等(2001)考察爱尔兰制造业1990~1998年间的企业面板数据,发现大量的负溢出效应,原因归咎于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之间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竞争。

近年来,国内关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FDI技术外溢效应。如何洁、许罗丹(1999)对中国工业部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并存在随着引资规模的扩大而加强的趋势。沈坤荣、耿强(2001)利用30个省市自治区的FDI总量与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作横截面的相关分析,得出了FDI与GDP的动态相关关系的结论:FDI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提高0.37%。赖明勇和包群(2003)用1979~2000年的数据进行检验,认为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但是具有一定的时滞。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在对一些个别省份的研究中发现FDI存在技术溢出的负效应或者溢出效果不显著。如潘文卿(2003)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实证分析表明,该地区外资引进不理想,FDI在西部地区产生了不太明显的负面效应。代峰(2005)基于广东省11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广东省11个城市的技术溢出存在负效应。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不可忽略的是实证分析所选取的样本数据、计量模型、数据处理方法等各种因素,以及所选地区的引资特点、市场环境等差异,因此结果可能不尽相同。

目前,中国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仍以全国层面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为主,近年来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对具体省份的研究。但是国内关于此类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较为单一零散,在具体层面上的分析较为缺乏。如果忽视个体情况的研究,既不能全面深入认识和分析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又不能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外资政策,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总体上,FDI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那么对于江苏这单一省份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技术外溢效应?FDI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江苏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本文将围绕此展开研究分析。

2 FDI对中国本土企业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

2.1 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水平概况

1995~2009年,江苏省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852.26亿美元。从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上来看,FDI在江苏省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从外商直接投资年增长率来看,FDI在江苏省总体上呈现正向增长,在部分年份增幅为负,其中2003年引用外资增幅最大,为上年的52.44%,而2004年FDI总量下降,增幅为负。总体而言,江苏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江苏省的经济始终以持续、稳定的趋势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省的GDP值呈现稳步提升。2009年,江苏省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均GDP)为44744元,比上年提高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仅仅够得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总体上来说,江苏省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落后,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技术水平的落后。因此创新能力提升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近年来,江苏省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显著。那么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的FDI与江苏省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否存在关联呢?FDI是否江苏省技术进步的催化剂呢?本文将通过建立技术进步模型加以验证。

2.2 技术进步效应模型

1.计量模型设定

(1)索洛—米德模型

假设国民经济生产部门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产出只受到这两种要素的影响,则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

其中,Y表示产出GDP,K表示总资产,包括外商直接投资,L表示劳动人数,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衡量除了K、L两种要素外的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反映包括知识、人力资本、管理等在内的技术水平,用此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对式1进行转换,得到

(2)

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式3进行回归,求得α的估计值。在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有。求得的参数估计值,即可求得全要素生产率A=。

(2)验证FDI与技术进步指标—A(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关系

第一,为了避免因为时间序列的不平稳性而出现的“伪回归”等现象,运用ADF检验法对FDI以及A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其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其次,检验FDI以及A时间序列的单整性。

只有在FDI与A时间序列是同阶单整变量时,才能进行协整,进一步检验FDI与A时间序列的长期关系,否则,协整不能进行。

第二,在满足协整的条件下采用E-G(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对FDI以及A序列进行协整分析,考察其长期因果关系。首先假设FDI(为表示简便,以下用字母Z表示FDI)、A均为d阶单整序列,可建立模型:

(3)

其中残差为。

第三,检验的平稳性。如果{}为平稳时间序列,则是协整的,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是非平稳的,则不是协整的,两者不存在长期关系。

(3)检验FDI以及A两者的短期因果关系

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条件下,为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缺陷,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FDI的短期因果关系。对于具有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FDI,其误差修正模型为

(4)

其中,Ecm表示误差修正项,体现了对即FDI长期均衡关系的控制,一般条件下0

2.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1995~2009年江苏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其中GDP用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表示;FDI为江苏省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对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用当年的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进行转换;K用江苏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L用全省的从业人数表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3.计量回归分析

(1)利用统计软件Eviews5.0对式6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生产函数的估计式为:

(5)

从回归结果看,江苏省在1995~2009年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的产出弹性为77.61%,从业人数的产出弹性为0.2239=22.39%,回归结果是显著的。依据,可求出全要素生产率。

(2)运用ADF检验法对FDI(以下用Z表示)以及A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其平序列的平稳性,并检验其单整阶数,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在ADF检验下,{}、{}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则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也为平稳时间序列,即{}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

(3)在具备协整的条件下,进一步检验FDI与A时间序列的长期关系。对式3进行回归,得到估计方程为:

(6)

因此,得到残差为,对残差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检验值=—3.8045,小于其临界值—3.1199(显著性水平为5%),因此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则{}为平稳时间序列。

也就是说,全要素生产率A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长期均衡关系。FDI每增加1亿人民币的投入,将会带来4.78*10-6个单位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FDI对A的影响是正向的,即FDI存在技术外溢效应。

(4)短期因果关系分析

对式4短期因果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式7说明在每一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其长期均衡值的偏离由71.78%得到纠正,全要素生产率在受到短期冲击后,将会很快回到其长期增长路径上去。

综上,在1995~2009年期间,资本投入产出弹性为77.61%。从业人数的产出弹性为22.39%,由此计算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A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长期均衡关系:FDI对江苏省的技术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即每增加1亿人民币的投入,将会带来4.78*10-6个单位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 FDI存在正的技术外溢效应得到证实。在每一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其长期均衡值的偏离由71.78%得到纠正,说明FDI也是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实证分析表明,FDI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并且是其技术进步的长期和短期原因,但是技术外溢效果并非十分显著,这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数据限制,样本容量受限和数据处理方式问题;

二是产业分布不均,外商直接投资在江苏具有产业导向,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上,技术含量较低,仍处于价值链的较低端,而且FDI在不同的产业中作用方向可能不一致,总体考察时可能会相互取消,由此也可能导致检验数值较小;

三是FDI在资产投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在内外资企业中形成的正反馈机制中发生的作用减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四是从FDI技术进步效应模型可知,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确产生了一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但是溢出效果并非十分显著,效应较弱。加上近年来江苏省的FDI规模一直持续扩大,但在江苏省GDP的比重中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在FDI在最近几年中的利用效率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创新型江苏建设正稳步向前推进。但从整体上,全省科技水平还不够高,科技实力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差距,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仍需继续努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江苏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结合江苏省当前的发展现状,应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有选择性的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二是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三是加强内外资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四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自主技术创新;五是政府支持。政府更应该担任好“中介”这个角色:为内外资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或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发挥其作用,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促进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合作或者技术转移。

【参考文献】

[1]代峰.FDI对广东省十一城市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文汇,1992(2)

[3]蒋殿春,张宇.行业特征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10)

[4]蒋殿春,张宇.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经济研究,2008(7)

[5]赖明勇,包群.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3(8)

[6]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财贸经济,2004(12)

[7]李杏.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14~88

[8]李占风.经济计量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15~236

[9]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3(6)

[10]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5)

[11]王春法,姜江.引进外资就能引进技术吗.红旗文稿,2005(8)

[12]王艳丽,刘传哲.FDI对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回顾与展望.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2)

[13]张建华,欧阳轶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3.2(3)

[14]张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28(7)

[15]张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7~56

[16]周剑.外资技术溢出机制溢出分析与实证检验:兼论本地企业的机遇与风险.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40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叶;近红外光谱;应用;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S571.1;O6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3-5665-04

近红外光谱区域是在1800年由Hershel观察到的[1],它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波长范围为780~2 526 nm。由于受到基础研究的限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近红外光谱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后,一些简易的近红外光谱仪才开始在农副产品分析中得到应用[2]。但由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自身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等缺点,使其逐渐被人们所淡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近红外光谱的价值也被重新认识,研究者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开展了广泛的研究[3]。自此之后,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析技术[4]。

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

近红外光是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当近红外光谱照射到农业物料上时,其中的官能团(O-H,N-H, C-H)吸收与其固有振动频率相一致的光线。近红外光谱技术就是利用物料的这种特性,连续地改变近红外光谱的频率,使通过试样后的近红外光谱在某些波长范围内减弱(被吸收)或加强(不吸收),透射过的光线携带有机物的组分和结构信息,通过检测分析透射或反射光谱的光密度,从而得出该组分含量。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农产品的主要流程是: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用标准方法(如国家标准)测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含量;通过数学方法将光谱数据和化学测定数据进行关联,建立数据模型;分析未知样品时,先扫描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出待测样品的成分含量值。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分析技术[5],它具有几个特点。①样品不需预处理:近红外光谱分析样品时,样品无需溶解、消化、萃取等预处理过程便可以对样品进行快速、无损分析。②可以用于漫反射技术:近红外光谱在照射到分析样品时,在样品中传播的散射效应大,在样品内部发生漫反射效应,携带样品内部信息而被检测器检测,非常适合在线分析。③属于绿色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不消耗化学试剂,不会造成污染。此外,它的光子能量低(1.65~0.50 eV),不会对检验者造成伤害。④常用于有机分析:近红外光谱区的信息反映的是样品内部C-H、N-H和O-H等含氢集团物质的合频与倍频吸收信息,因此,它几乎可以用于所有与含氢集团有关的样品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析,较少用于无机物分析。

由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很多优点,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物原料分析[6]、包装材料分析[7]、辅料识别、成药鉴别[8]、天然药物鉴别、药物混合过程监控[9]等方面,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2.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成品茶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2.1.1 定量研究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成品茶的定量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茶叶的内含成分进行快速检测以及茶叶等级的精确定级方面。①茶叶含水量的快速检测:茶叶含水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其含量高低影响着茶叶的质量。为此,刘辉军等[10]应用径向基函数建立了绿茶的水分检测模型,预测的相关系数为0.933,实现了水分的快速检测。②茶多酚的快速检测:茶多酚在人体有清除自由基和杀菌抗癌等功效,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Chen等[11]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其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相关系数为0.989。③茶叶的抗氧化活性快速检测:茶叶的抗氧化活性能力检测目前应用的为TEAC法,但Luypaert等[12]以中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的绿茶为原料,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茶叶抗氧化活力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相关系数为0.925。④咖啡碱的快速检测: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中枢、提神醒脑的功能,也是茶叶中的重要滋味物质之一。罗一帆等[13]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咖啡碱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96。⑤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快速检测:发酵茶中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等对人体有降血糖、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龚加顺等[14]以云南功夫红茶、红碎茶和乌龙茶为原料,配制成不同浓度的140个茶饮料样品,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检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和0.990。还对茶叶中纤维素和总氮量等成分含量进行了快速预测[15,16]。

茶叶等级的确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感官审评方法,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液相、气相等分析手段仅能对单一内含成分进行检测,而不能对茶叶进行综合评价和定级,因此,常规检测手段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有学者尝试应用近红外光谱对茶叶的等级进行精确判定,其研究以48个国家的标准红绿茶为材料,通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近红外光谱测定等级和评审等级间进行联立,所得预测模型相关系数为0.925,该研究结果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判定茶叶等级提供了参考[17,18]。

2.1.2 定性研究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成品茶的定性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茶叶的种类进行鉴定、判别,以及茶叶真伪的鉴定。

赵杰文等[19]以多元散射校正(MSC)为预处理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马氏距离判别模型鉴别了龙井、碧螺春、毛峰和铁观音4种名茶,预测集的判别率达到95.0%;李晓莉等[20]扫描了西湖龙井、杭州龙井、羊岩勾青、雪水云绿和庐山云雾茶的近红外光谱,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茶叶种类鉴别,模型识别准确率为100.0%;茶叶真伪鉴别也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来实现。陈全胜等[21]以碧螺春为研究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径向基核函数为核函数建立茶叶真伪的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模型对90个独立样本的判别准确率为84.4%,能够满足对真伪碧螺春茶叶的鉴别。

2.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应用方面,虽然目前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22-24],因此,总结当前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非常有必要,这将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上的应用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1 茶鲜叶质量的近红外光谱评价 茶鲜叶质量是茶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通常应用感官方法评价茶鲜叶质量,评价指标包括鲜叶的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3个方面。但是感官评价方法容易引起茶农与茶鲜叶收购者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达到定量评价茶鲜叶质量的目的,提出应用质量系数(QI)评价茶鲜叶质量[QI=(含水量×全氮含量)/粗纤维含量[25]]:茶鲜叶的质量系数越高,其质量也越好;反之,其质量就越差。QI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茶鲜叶质量无法定量评价的难题,但是应用化学方法计算QI费时、费力,不能很好地满足茶叶加工厂快速评价茶鲜叶质量的要求。因此,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点,建立了茶鲜叶的含水量、全氮含量和粗纤维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①含水量预测模型:以多元散射校正结合平均值(MSCmean)为预处理方法,先筛选含水量的特征光谱子区间,然后对特征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9.69%)为输入变量建立的含水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结果最佳,预测集模型相关系数为0.989。②全氮含量预测模型:以MSCmean为预处理方法,先筛选全氮含量的特征光谱子区间,然后对特征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9.91%)为输入变量建立的全氮含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结果最佳,预测集模型相关系数为0.991。③粗纤维含量预测模型:以MSCmean为预处理方法,先筛选粗纤维含量的特征光谱子区间,然后对特征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9.93%)为输入变量建立的粗纤维含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结果最佳,预测集模型相关系数为0.973。

2.2.2 茶鲜叶质量评价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研制 以茶鲜叶含水量、全氮含量和粗纤维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为基础,根据斜率/偏差(S/B)模型传递方法,通过与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了1台光栅型茶鲜叶质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该分析仪能够在1 min内得出鲜叶的质量系数,初步实现了茶鲜叶质量的快速准确评价,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影响[26,27]。

2.2.3 茶鲜叶产地判别方法的初步探索 以产自合肥市、黄山市和六安市的茶鲜叶为材料,先筛选茶鲜叶产地特征光谱区间:6 788.5~6 437.5 cm-1, 4 659.4~4 308.4 cm-1和4 304.5~4 000.0 cm-1,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特征光谱区间的主成分数,以前6个主成分数为输入值(累计贡献率为99.98%)建立茶鲜叶产地判别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对这3个城市茶鲜叶产地的判别率为100.0%,初步实现了对茶鲜叶产地的快速、准确判别。

3 问题与展望

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成品茶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研究的重复性问题:在茶叶内含成分的研究上,有很多学者用各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相同成分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也有的确实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效果,但彼此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性,建议尝试用新的思路研究新的内容。②模型的共享问题:研究者建立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都具有针对性,不是通用的,而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因此,其他研究者在研究同一问题时,可能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单独建立模型,这样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展开。因此,为有利于科研的顺利开展,提倡建立一个茶叶近红外光谱库,以实现光谱共享。

近红外光谱应用于茶鲜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进行大量研究,这主要存在2个原因。①研究问题的切入点不好把握:茶鲜叶是茶树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的储存部位,内含物质丰富,因此,在对茶鲜叶质量作出评价时,很难确定应用哪些内含成分代表茶鲜叶质量的高低。因此,选择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含成分至关重要。②茶鲜叶近红外光谱的非惟一性。相比于干茶样品,茶鲜叶样品同时具有芽、叶和长梗,在扫描茶鲜叶近红外光谱时,很可能会出现每次光圈扫描到的鲜叶部位不一样,得到的鲜叶光谱也会稍有差别,在建立近红外光谱模型时,就会有更多的噪声信息夹杂在模型之中,致使所建模型的稳定性降低。因此,要选择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从而尽量减少噪声信息。

近年来研究者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上的应用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证实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的成分检测、质量评价及等级鉴定的可行性。今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上的应用主要应该集中在3个方面。①茶鲜叶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质量系数是目前惟一可用于定量评价茶鲜叶质量的参数,其计算公式有充分的合理性。但随着茶叶科学研究的深入,笔者认为会有其他的参数也可以用于茶鲜叶的质量评价,也就是说评价茶鲜叶质量的参数不是惟一的。②专用茶鲜叶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石油和烟草等领域,在茶叶领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已经在茶叶品质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面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但由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中测试对象的复杂性、不同种植地域分析模型的适应性差等原因,这些产品并不能在我国直接使用,此外价格也高,不利于普及,为此,需要研制适合我国茶鲜叶特性的高性价比的近红外光谱仪。③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茶叶自动化生产的助推作用:制约茶叶自动化加工生产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鲜叶的杀青步骤。因为生产时需要根据茶鲜叶含水量的不同来调控杀青机的温度,进而控制茶鲜叶的传输速率。而这一过程需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快速预测茶鲜叶含水量,所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加工厂的应用,将有助于茶鲜叶加工自动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BLANCO M, VILLARROVA I. NIR spectroscopy: A rapid-response analytical tool [J].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02, 21(4):240-250.

[2] 徐广通,袁洪福,陆婉珍.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20(2):134-142.

[3] 陆婉珍.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M].第二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4] DAVIES T. The history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From sleeping technique to the morning star of spectroscopy”[J]. Analysis,1998,26(4):17-19.

[5] 严衍禄,赵龙莲,韩东海,等.近红外光谱分析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 LUMARDELLI L, DE MARCHI G, DE MARTIIS F.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controlling the processing of pharmaceuticals [J]. Bollettino Chimico Farmaceutico(Italy),1988,12(8):13-19.

[7] LASSONEN M,HARMIA-PULKKINEN T,SIMARD C, et al. Fast identific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 dried roots 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J]. Anal Chem,2002,74(11):2493-2499.

[8] DOU Y, SUN Y, REN Y Q, et al. Simultaneous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two components of combined paracetamol and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in tablets and powder by NIR spectroscop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Biomedical Analysis,2005(37):543-549.

[9] HAILEY PA, DOHERTY P, TAPSEN P, et al. Automated system for the on-line monitoring of powder blendin processes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 Biomedical Analysis,1996,14(5):551-559.

[10] 刘辉军,吕 进,林 敏,等.基于RBF网络和NIRS的绿茶水分含量分析模型[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3):188-190.

[11] CHEN Q S, ZHAO J W, ZHANG H D,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ea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with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J]. 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6,572(1):77-84.

[12] LUYPAERT J, ZHANG M H, MASSART D L.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use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s (L.)[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3,478(2):303-312.

[13] 罗一帆,郭振飞,朱振宇,等.近红外光谱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茶多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8):1230-1233.

[14] 龚加顺,刘佩瑛,刘勤晋,等.茶饮料品质相关成分的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分析[J].食品科学,2004,25(2):135-140.

[15] 阎守和,莫汉斯M,汪拜尔M.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茶纤维的研究[J].茶叶科学,1987,7(1):45-50.

[16] 夏贤明,刘宝生,丁 宁.用近红外分析法测定绿茶的总氮量[J].茶叶科学,1988(l):55-59.

[17] 阎守和.评价茶品质的近红外光谱(NIRS)法[J].上海茶叶,2005(3):19-21.

[18] YAN S H. Evalu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tea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 J Near Infrared Spec,2005,13(6):313-325.

[19] 赵杰文,陈全胜,张海东,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茶叶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9):1601-1604.

[20] 李晓丽,何 勇,裘正军.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茶叶品种的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2):279-282.

[21] 陈全胜,赵杰文,张海东,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光谱鉴别茶叶的真伪[J].光学学报,2006,26(6):933-937.

[22] 王胜鹏.茶鲜叶质量的近红外光谱评价方法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23] ZHANG Z Z, WANG S P, WAN X C, et al. Evaluation of sensory and composition properties in young tea shoots and their estimation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techniques[J]. Spectroscopy Europe,2011,23(4):17-23.

[24] WANG S P, ZHANG Z Z, NING J M, et al. 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 shoots through selection of relevant near infrared spectral data via 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J]. Analytical Letters,2013,46(1):184-195.

[25] 王胜鹏,宛晓春,林茂先,等.基于水分、全氮量和粗纤维含量的茶鲜叶原理质量近红外评价方法[J].茶叶科学,2011,31(1):66-71.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比较急诊手外伤术中2种臂丛麻醉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手外伤并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和B两组,每组40例患者。麻醉用药均为0.3%罗哌卡因和1.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A组患者接受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用量为25 ml;B组患者接受肌间沟两点阻滞法麻醉,用量亦为25 ml。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Ramsay镇静评分得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均出现下降,且A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臂丛麻醉 手外伤 急诊

中图分类号:R614.4; R65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7-0045-03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a methods

in the emergency surgery of hand trauma*

Dong Taohua**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Jiangxi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two 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a methods in the emergency surgery of hand trauma.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hand traum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ring October, 2012 - May, 2014 and needed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B with 40 patients each. The anesthetic agent used was a mixture of 0.3% ropivacaine and 1.2% lidocaine. Patients in group A underwent axillary two block anesthesia with dosage of 25 ml while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interscalene two block anesthesia with dosage of 25 ml.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 anesthesia effec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Ramsay sedation scal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Blood pressure in all patients decreased after anesthesia, however, it was high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rachial plexus anesthesia; hand injury; emergency

手外伤手术是急诊科的常见手术,其治疗效果不但要求使患者受伤的手保持良好外形,而且要求恢复患者手的原有功能[1]。手部解剖结构及功能特殊,麻醉要求高,是急诊麻醉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2]。操作简便、镇静和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的有效麻醉方法是手外伤手术理想的手术麻醉方法[3]。本研究比较腋路两点阻滞法和肌间沟两点阻滞法麻醉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这2种麻醉方法的镇静和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手外伤并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A和B两组,每组40例患者。患者术前均无精神异常、高血压以及肝、肾疾病和心脏相关疾病,也都无长期镇静药物使用史且术前均未在使用镇静药物。A组中男18例,年龄13 ~ 64岁,平均年龄(36.84±18.95)岁;女22例,年龄16 ~ 68岁,平均年龄(38.80±19.78)岁。B组中男21例,年龄14 ~ 62岁,平均年龄(35.35±17.57)岁;女19例,年龄15 ~ 69岁,平均年龄(39.53±19.9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以套管针于上肢开放静脉并经此快速补液15 ~ 300 ml,同时给予吸氧4 L/min。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直至手术结束。麻醉用药均为0.3%罗哌卡因和1.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患者都取侧卧位。对A组患者采用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一次性缓慢注射麻醉液25 ml。患者仰头偏向对侧,阻滞侧上肢外展,肘部弯曲,前臂外绕,在腋动脉波动最高点给药。对B组患者采用肌间沟两点阻滞法麻醉,一次性缓慢注射麻醉液25 ml,于肌间沟三角形顶点下0.5 cm处给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和镇痛情况(对镇痛效果不佳的患者,允许再次注射适量的麻醉液)。

检测和评价指标

麻醉前后对患者进行血压和心率检测,检测均在患者静坐或静卧5 min后进行,检测3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以减少检测误差。

Ramsay镇静评分的得分标准为: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听从指令;4分,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呼吸反应迟钝;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4]。其中1分为镇静不足,2 ~ 4分为镇静满意,5 ~ 6分为镇静过度。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出现下降,但A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麻醉中及麻醉后,A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恶心、头晕,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B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头晕、恶心,1例出现注射痛,2例出现烦躁,1例出现眩晕,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40)。A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显著更低(P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为Ⅰ级,麻醉效果良好。

A组中Ramsay镇静评分得分为2 ~ 4分的患者比例高于B组,Ramsay镇静评分得分为1和5 ~ 6分的患者比例则都显著低于B组(表2)。

讨论

手外伤手术是急诊科的常见手术,其治疗效果不但要求恢复患者的手的外形,而且要求恢复患者的手的功能,对麻醉的要求较高[5-6]。手的解剖结构特殊,神经、血管丰富,对手术及外界的刺激均较敏感,臂丛阻滞穿刺及止血压迫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故操作简便、镇静和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并能为患者所接受的麻醉方法是手外伤术麻醉领域亟需解决的课题[7-8]。目前国内、外对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的合理方法的研究甚少,明确简便、有效的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方法可为手外伤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必要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不会对患者的心率造成明显影响。但急诊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后患者的血压均出现了下降,其中接受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的患者的血压下降不明显,说明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接受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小。此外,接受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的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镇静效果适中,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的患者比例均较少。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的麻醉效果和镇静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总之,急诊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不会对患者的心率造成明显影响;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较肌间沟两点阻滞法麻醉的镇静效果好,可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的合理方法。不过,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小,加之急诊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效果的个体差异性大,明确简便、有效的急诊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方法仍待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量研究。

参考文献

朱玉花, 王俊波, 张全英, 等.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9): 2109-2111.

秦丹丹, 朱蔚琳. 横突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在肩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1, 51(34): 97-98.

谭丹, 刘波, 陈国柱, 等. 急诊手外伤臂丛麻醉两种方法对比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 39(16): 2198-2199.

梁永新, 古妙宁, 王世端, 等.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4): 376-378.

张晓欣, 朱小兵, 戚志超, 等. 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2, 33(15): 2335-2337.

钟焕晖, 王白云, 谢松林, 等. 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附120例报告)[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22): 2748-2751.

沈邮静, 杨柳青. 低温小剂量利多卡因臂丛阻滞在老年人肩关节复位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9): 3623-3624.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性脑膨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急性脑膨出;救治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病死率较高,主要因为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严重脑水肿、脑挫裂伤、恶性高颅压等[1]。其中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处理困难,临床预后较差。由此,我院对2010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2月来院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5±2.4)岁;致伤原因:车祸21例,砸伤或打击伤12 例,坠落伤15 例;受伤机制:均有直接损伤,加速伤10例,减速伤28 例,旋转性损伤10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变化,按照重型颅脑损伤(GCS,Glosgow Coma Scale)评分:6~8分28例,3~5分20例;其中轻-重型11例,重型29例,特重型8例。脑疝时间>2h的患者26例,脑疝时间

1.2 方法

对术前出现呼吸障碍的患者,需立即实施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血压较低者需及时输血、补液,保持呼吸功能稳定。术中将患者头部抬高15°~20°,选择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标准,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自颧弓上屏前1cm,于耳廓上面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随后向前沿正中线至前额部发际内2―3cm处。骨瓣要足够大,一般顶部骨瓣距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cm,于骨窗靠近颅底处咬除蝶骨嵴,去除骨瓣大小为12cm×15cm。术前评估有可能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若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先进行颞肌下减压术,然后迅速切开头皮,分离颞肌,实施颅骨钻孔,挑开硬脑膜,排出硬膜外或硬膜下血性液,随后进行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开颅。保证硬脑膜处于敞开状态,清除硬膜下血肿并彻底止血[2]。通过减压术后仍然还出现脑膨出,可能是因为颅内发生其他迟发性血肿,若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需立即使用大剂量的脱水剂,且过度换气,并做好止血措施。经相应处理发现脑膨出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剧,需立即进行CT扫描,发现新血肿并立即清除,完全清除坏死的组织并使用脱水机与激素,且过度换气,保持收缩压控制在90mmHg以下,逐渐清除术中出现的脑膨出,最后切除膨出的脑组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脑膨出程度及术后GCS评分,包括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昏迷,植物生存状态、死亡等。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数据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比较不同程度脑膨出患者的预后效果,本组病例中轻-重型患者的术中脑膨出程度为(1.21±0.12)cm,重型患者的术中脑膨出程度为(1.58±0.14)cm,特重型患者的术中脑膨出程度为(1.76±0.15)cm,术中脑膨出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组病例中恢复良好11例,占22.92%,中度残疾24例,占50.00%,重度残疾5例,占10.42%,昏迷、植物生存状态3例,占6.25%,死亡5例,占10.42%,不同程度脑膨出的预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不同程度脑膨出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n.%)

注释:*与轻-重型比较,*P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病,具有病死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主要因为在原发性脑损伤的基础上继发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或脑疝,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该病主要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其对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有决定性意义[3]。

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中,其可获得较大的骨窗,能充分暴露额、颞、顶叶、颅中窝及颅前窝,清除率较高,可达到95%以上,能降低颅内压,可清除急性颅内血肿和挫裂伤区坏死组织[4]。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恢复良好11例(22.92%),表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本组研究发现重型和特重型的死亡率较高,急性脑膨出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中常见并发症,针对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机制,应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包括:①对颅骨骨折部位引起硬膜外血肿及颅内迟发性血肿可能性进行分析,判断颅内小血肿的位置及脑挫伤情况[5]。②对弥漫性脑肿胀及脑水肿的患者,若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需立即使用脱水机,且过度换气,并保持血压控制在8.0~12.0kPa,持续3min。③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膨出患者,术中需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确保脑动脉供血正常及颈部静脉回流通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6]。

综上所述,针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救治,按照其发生机制、脑膨出程度采取合理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敬,张连志.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7):4-7.

[2]潘红松,汤崇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及硬脑膜网状切开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06-607.

[3]李建国,李琳,胥国锋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6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263-264.

[4]陈小军,黄军.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9):2972-2974,2977.

外伤急救的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户外广告;功能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18—01

如今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巩固和凸显商品在竞争中的优势,各个商家寻求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商品的销售环境,在用于展示商品的商业建筑及其户外广告的设计方面下功夫,设计注重烘托商品的卖点氛围,以独特的个性确立商店形象,以此获取更多消费者的注意从而促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商业活动运作的好坏,与商业建筑及其户外广告设计的优劣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个商业建筑的形象。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商业竞争对手面前脱颖而出,如何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以及如何体现商店的经营方针与经营理念等商业信息都与它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商业建筑及其户外广告的功能性与艺术性问题,很少有专门针对商业建筑立面来直接探讨的,国外的学者多是从城市设计或城市形象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而且,无独有偶地都提到了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户外广告。

1979年、1983年日本著名学者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两本书中提到运用“图底”关系的理论,分析了街道的建筑外墙与附属在建筑上的突出物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出所属角度的不同与可入视面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广告、招牌为组合形式的“第二轮廓”从属于建筑为主的“第一轮廓”,这一研究成果给城市建设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对指导城市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指出,广告、招牌只是作为标志或是道路引导的形式,详细论述了广告、招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但广告与商业建筑立面应如何结合,没有明确的结论。

美国经济学家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指出:户外广告正成为历史上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意识工具,并且完全支配了新闻媒介的内容和职能,“资金雄厚的商业公司通过市场销售和户外广告刺激着需求的欲望。它是形象地反映适合于消费模式的主题、倾向和情感所形成的一种完整文化。

罗伯特—文丘里曾在《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旗手,即要从历史、大众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且将所得的符号、标志以非传统的手段运用到商业建筑立面。这里的符号、标志的手段就是户外广告的设计与表现。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谁污染了公共空间》一文,对户外广告提出了批判,这些年,我国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影像密集。城市化进程过快造成城市的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建设很少把户外广告列入规划中来,户外广告业必须整合等。从户外广告设计角度出发,整体意识的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了与环境的协调、削减了城市形象特色、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国内学者王建国撰写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把广告列入城市设计客体要素构成标志的一类,指出广告、标志的问题及对视觉、交通等的影响,广告、招牌在城市建设中的组织原则没有谈及。学者于正伦则把它归属环境设施类。

周正楠博士在《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中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关注广告等“建筑附着信息”与建筑的依附关系。

三、研究意义

商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其自身功能需求,还应注重造型设计。建筑师通过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语言来展现建筑艺术,让自己的作品为公众带来美的感受,它是表现建筑师美学思想的载体。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们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是相通的,因此,我们毫不过分的将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