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层建筑防火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高层建筑、防火间距、分析及计算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50-01

当前,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主流,而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设计问题是其消防安全设计的关键。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确保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在对当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以及影响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设计的主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而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总平面布局入手,对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影响防火间距设计的主要因素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 火势猛且蔓延速度快

首先高层建筑在建造设计的过程中,其内部装饰物众多较容易燃烧,例如房屋串窗帘以及地毯等各种装饰品的大量使用,在火灾突发的情况下,火势较为迅猛。其次,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着电缆井、排气管道以及电梯井等,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火势能够迅速蔓延,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烟囱效应。另一方面,电梯井等竖井能够起到一定的抽风效果,会促使火灾进一步向高层建筑其他位置蔓延,火势的猛烈程度是直接与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度以及抽风强度成正比的。

(2) 持续时间长且危害面大

由于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及构件众多,尤其是其使用了大量新型高分析复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火灾负荷,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的毒性气体。另外,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高层建筑内部的混凝土构建以及刚结构强度会有所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高层建筑物的局部倒塌,从而带来较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2.影响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设计的主要因素

(1) 热辐射

热辐射是影响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设计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火焰温度达到最值的情况下,其辐射强度也相对较大,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飞火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速火灾的蔓延。因此,在进行防火间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对热辐射问题进行处理。

(2) 热对流

通常情况下,在无风状态且热气流离开窗口后的温度会有所降低,对于高层建筑临近的周边建筑物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热对流问题也是进行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设计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相应的做好热对流的防御处理。

(3) 风速

风对火势有着助长和蔓延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可燃物的燃烧,从而使火灾以及烟雾等快速传播,最终造成较大危害。特别是在风势较大情况下,燃烧颗粒以及碎片等会造成连锁火灾,加大了火势控制的难度。因此,对该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能够有效的防止火灾进一步蔓延,从而降低火灾危害程度。

二、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平面布局

首先在进行高层选址的时,应在充分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基础上,使场地设计工作以及总平面布局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性质要求。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基底至少要有1-2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以此便于人流及车辆的出行,另一发面,其出口应与城市道路主要交叉口保持相应的距离,从而确保人流与车辆的集散与快速疏导,同时也便于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消防车辆能够进行及时救助。

其次,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其周边应至少设置大于4m的消防环形车道,并且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轻体的近距离应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存在相应的障碍物,同时消防车道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周边城市交通道路。但是通常情况下,进行环形消防车道设计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可以采用在高层建筑两个长边进行消防车道的设计。

第三,在进行高层建筑总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保持建筑物之间相应的防火距离,当前我国对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要求如下表所示,其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确保消防车的救火需求,其次是为了避免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而造成的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三、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对于高层建筑之间或者是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之间来说,首先需要确保一定的防火间距与对应的消防车道,其次还应能够满足消防车辆的转弯半径以及消防人员的登高操作需要。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对以上因素考虑,才能在火灾发生情况下使消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因此就需要对消防车辆的技术参数、操作特点以及建筑物高度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选用的都为50m以下的登高车型,部分发达城市及国外的登高车最多能够上升到112m的高度。

消防云梯车的曲臂在进行完全延伸的过程中,可以沿着消防车的长度方向展开,因此不需要多余的外部空间,并且其云梯曲臂在一节节展开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登高实际状态进行曲臂高度的调整。但是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曲臂与水平面的幅角在45°-75°之间,如果由于空间问题限制超过了该高度,就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防火间距设计时,首先应确保消防登高车车道保持在5m以上,并保证有半径为12m以上的消防车道转弯半径,同时应满足消防车回车场面积大于18×18m的要求。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防火;分隔;消火栓

高层建筑投资规模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使得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防火安全的设计。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因此,我们在设计当中既要考虑到控火及灭火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下面就笔者在设计当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大家交流。

1.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高楼多依赖钢结构,虽然它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但耐火性能很差。钢材的抗拉和承重等性能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通常在摄氏450~650度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变形,钢柱、钢梁弯曲,不能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15分钟。因此,建筑界和消防界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仍任重道远。

1.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1.2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

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2.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高层建筑中

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要充分考虑在建筑内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烟气的水平流动速度为0.3、0.8m/s,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当烟气无阻拦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或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因此,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入侵,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2.1防火间距

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

2.2防火分区

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米2;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米2和60米、600米2。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米2或1500米2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米2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2.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

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3.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考虑到高层建筑以自防自救为主,室内消防用水量比室外的要大些,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住宅楼为30l/s),即消火栓用水量70l/s(住宅楼为50l/s),是规范规定的建筑物消防用水的上限值。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具备两种及两种以上使用功能。因此,其火灾延续时间为3.00h(住宅楼为2.00h),考虑到市政给水状况,由此可确定是否设置室外消防水池及其容量。

3.1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1)高层建筑的主体及裙房内;(2)消防电梯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方便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灾发起进攻和开辟通道;(3)避难层内设置用于人员自救保护;(4)屋顶或直升飞机停机坪处,用于检查消火栓压力和防止火灾蔓延至顶层及保护人员的作用;(5)室内消火栓箱内应设消防卷盘,用于非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初起火灾。

3.2室内消火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1)消火栓充实水柱需经水力计算,且不小于13m,以避免浓烟高热对灭火工作的影响,又能保证消防队员正常使用;(2)消火栓间距在高层内不大于30m,在裙房内不大于50m,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层内任何部位;(3)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有串联供水和并联供水两种方式,当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减压装置;(4)屋顶水箱。为了保证初起火灾时消防用水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超高层建筑屋顶水箱设置高度应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0.15Mpa。不能满足时,应设气压水罐或稳压泵等增压设施。如是并联给水方式,其分区消防水箱的容量应与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相同,发生火灾时,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应进入高位水箱,而串联给水方式中是允许的;(5)水泵接合器。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各个分区均需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也就是说,根据现有或将有的消防车供水能力,确定各个分区是否应设水泵接合器;(6)消防管网采取防超压措施。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的消防水泵,设置安全阀、泄水阀门等,避免超高压造成给水系统的破坏。■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问题分析;对策

高层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的产物在现在生活中占据醒目地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相对日益缺,特别是人口日渐密集,造成城市生活空间、工作空间不断缩小,结构复杂的高层民用、商业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主要选择。然而,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危害,分析高层建筑的特点及火灾成因,提出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策略,探索符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避免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分析

1.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的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高层建筑火灾往往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和伤亡事故,这已经被无数火灾案例所证实;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难以控制。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开口部位,若无有效的防火分隔设施,发生火灾时,在“烟筒效应”作用下,一座百余米高的大楼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被熊熊大火吞没。试验证明,一座高100 m 的高层建筑,在25~33s 内,烟气即能顺着垂直通道从低层扩散到顶层,与此同时,火热也将很快蔓延扩展,许多高层建筑火灾都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央视北配楼大火的惨痛教训,就暴露出了高层建筑装修施工中火灾隐患的共性。

(二)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远,需要较长的疏散时间;二是人员比较集中,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三是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给安全疏散带来困难。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完全依靠楼梯,如果楼梯间不能有效地防止烟火入侵,烟气短时间内就会充满楼梯间,从而会严重阻碍人们的安全疏散,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三)发生火灾概率大,危险程度高。高层建筑内部往往功能复杂、设备繁多、用电量大、存放大量的可燃物,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引发火灾。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自动消防设施如不能正常启动,火灾演变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概率会成倍增长。且室内装修材料含高分子化合物多,引燃后不易扑救,燃烧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四)消防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因建筑层较多,消防车灭火设备往往达不到高层建筑着火层,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但由于室内给水管路复杂,室内供水远远满足不了扑救火灾的需要,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1.2 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途径分析。

高层建筑内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当发展到轰燃之后,火势猛烈,势必会突破该房间的限制,向其它空间蔓延。

(一)水平方向蔓延。对于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相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空间。二是建筑内各类孔洞处理不完善。因防火门、防火卷帘配置不到位及因隔墙留有孔洞或连通空间,造成火灾蔓延扩大引起重大人员伤亡的案例更是举不胜数。三是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火灾。

(二)垂直方向蔓延。高层建筑设有大量的楼梯间、竖井,这些开口部位往往贯穿整个建筑,若未作周密完善的防火保护,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蔓延到建筑的任意一层。1979年9月12日西班牙的罗那阿罗肯旅馆火灾,因封闭楼梯间采用了普通木质门,且不能自行关闭,烟火通过未关闭的楼梯间迅速从底层蔓延到了顶层,造成85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2、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较多。由于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意识不够,随意降低消防技术标准,使建筑建成时便存在大量的不易整改的刚性火灾隐患。再加上后期缺乏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业主消防素质不高,这些因素滋生了大量屡禁不止的弹性火灾隐患。

(一)消防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绝大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相对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国家高层建筑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不够、掌握不深、理解不透等现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美观、功能和经济效益,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二是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三是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恶意压价竞争,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四是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45―01

所谓高层建筑防火间距,指的是建筑物着火后,为了不使火灾趋势蔓延到相邻的建筑物中所设置的空间间隔。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防火间距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建筑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并设置防火间距后,避免火灾给相邻的建筑物产生影响,出现蔓延的现象,进而对土地进行合理、节约利用,给疏散人员、消防人员进行的救援与灭火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最大程度的降低失火建筑给相邻建筑产生的强辐射热与烟气影响。

一、设置防火间距的影响因素与基本原则

对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热辐射、热对流、风速、建筑物可燃物种类与数量、相邻建筑物高度、消防设施水平以及灭火时间等方面。

(1)热辐射: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就是热辐射,火焰温度越高,辐射强度就越大,危险性就越高。

(2)热对流: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热气流温度离开窗口后会降低,对于相邻建筑物没有很大的影响,不会构成威胁。

(3)风速:风速的大小与可燃物的燃烧速度有直接关系,能加速火灾的蔓延程度。

(4)建筑物可燃物种类与数量:由于可燃物的种类不同,一定时间范围内,燃烧火焰温度也就不同,通常情况下,可燃物数量和发热量是正比。

(5)相邻建筑物的高度:通常来说,高建筑物对于低建筑物的威胁很小,相反,威胁则比较大。尤其是当屋顶的承重构件毁坏塌落后,火焰越出房顶,则会有更大的威胁。

(6)消防设施水平:如果建筑物中设置的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那么能够将活火灾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样有利于避免由于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能够防止火灾蔓延到其它建筑物。

(7)灭火时间:建筑物出现火灾后,温度会随着火灾发生时间的长短变化而发生变化。

2.防火间距设置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设置防火间距,要对热辐射的作用、灭火作战的实际需要、节约用地以及防火间距计算等方面进行考虑。

(1)热辐射的作用

对热辐射作用进行分析时,不需要对飞火和风速等因素进行考虑,建筑物火灾实力证明,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建筑来说,防火间距适宜设置在7~10m,并且在消防队进行扑救的过程中,火灾不会蔓延到相邻的建筑物中。

(2)灭火作战的实际需要

由于建筑物自身高度不同,救火的消防车也就不同。针对低层建筑来说,使用普通消防车;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可以使用曲臂、云梯的登高消防车。防火间距要尽可能满足消防车工作回转半径的要求。所设置的最小防火间距宽度要确保能通过一辆消防车,适宜设置在4m。

(3)节约用地

在消防队进行扑救的基础上,要以防止火灾朝相邻建筑物蔓延为原则。

(4)防火间距计算

进行防火间距的计算要以相邻建筑物外墙中的最近距离进行计算,如果外墙具有突出的可燃性构件,则需要从凸出部分的外缘开始计算;如果是储罐或者堆场,那么则需要从储罐的外壁或者堆场的堆垛外缘开始计算。

二、目前我国的消防技术标准

我国的相关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指出,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要以其中的规定为主。

1.高层建筑之间以及高层建筑和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的设置如下表1:

其中,防火间距要以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进行计算,如果外墙具有凸出的可燃构件,那么将从凸出部分的外缘进行计算。

2.两个高层建筑之间或者高层建筑和不超过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之间,如果最高的一面墙是防火墙或者其低于相邻的建筑屋面约15.00m,并在15.00m以下范围中的墙是不开设门和窗洞口的防火墙,那么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没有限制。

3.两个高层建筑之间或者高层建筑和不超过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之间,如果最低的一座建筑物屋顶没有设置天窗、并且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极限高于1.00h,相邻建筑物中较低墙是防火墙时,进行设置防火间距时,可以适当缩小,但是不能低于4.00m。

4.两个高层建筑之间或者高层建筑和不超过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之间,如果其中相邻的建筑物外墙耐火极限高于2.00h,并且在墙上的开口部位设置的有甲级防火门、防火窗或者防火卷帘,那么防火间距的设置应该适当减少,但是不能少于4.00m。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能够确保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能够科学、合理的设置,防止建筑物火灾出现蔓延的情况,给相邻建筑物带来威胁,并科学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有效的降低失火建筑给相邻建筑物带来强辐射和烟气影响。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防火问题范文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complex,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building's 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installations, which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electrical fire protection design in high rise buildings. Started from the cause of the fire, the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fire alarm system and fire regulate distribution line design problems in the hope to reduce fires caused by the electrical circuits.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自动报警系统;消防配电线路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fire protection design;automatic alarm system;fire distribution lines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04-01

1电气火灾的产生原因

1.1 电气装置设计不当有腐蚀气体的场所未采用相应要求的设备,以致绝缘破坏,短路引起火灾;防爆场所未安装防爆电器:线路载流量超过允许值导致电器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造成设备过热引起火灾:雷击场所未设置合理的防雷措施或防雷装置失效,由雷电流效应引起火灾。

1.2 电气安装不规范导线连接处采用缠绕连线,时间长了由氧化引起接触电阻增大,接头过热引起火灾。断路器、接线端子板、插保险的熔丝、设备连接螺钉等处,长期运行经过震动连接不牢,接触电阻增大引起火灾。灯具不按规范要求安装,对白炽灯、卤钨灯等产生的热量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以致烤燃周围易燃物。

2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2.1 探测器探测器是消防自动报警的眼睛,它的功能是将火灾信号快速传到报警控制器,发出警报信号。其类型有:感烟、感温、感光、叫燃气体等四类。探测器的选型和布设需根据各部位可能发生火灾的特性、房间高度、房顶形式、相对湿度等,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设计,注意报警探测器与控制器必须选用同一个生产厂家的产品。

2.2 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是给探测器供电,接受、显示、传递信号,并能输出控制指令的一种装置。按其输入网络的系统线路划分有少线制和多线制两类;按作用性质划分有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通用报警器三种。我们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3 消防联动控制联动控制的对象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防、排烟设备,如电动防火门、正压送风阀、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阀等;二类是机电设备,如防、排烟风机、空调与送风机、电梯等;三类是灭火系统,如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等。联动控制方式是:火灾报警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器发出指令,使设在现场的联动控制模块动作。在操作方式上有自控、远控、现控三种。

3规范消防配电线路的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内包括大量消防用电设备,按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火灾自动报替系统、固定灭火装置、防排烟设施、人员疏导及物资疏散装置、控制及通讯设施等几类。由于各类消防用电设备功能不同.对配电线路的防火设计和性能要求也各有侧重。

3.1 消火栓泵、喷淋泵等配电线路消火栓系统加压泵、水喷淋系统加压泵、水幕系统加压泵等消防水泵是实施灭火工作的主要设备。消防水泵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火灾扑救的效果,其配电线路的防火设计应该特别予以重视。根据消防工程现行做法,消防水泵一般集中设置在水泵房,其配电线路包括双电源或双回路电源干线和各个水泵电动机配电支线两部分。

3.2 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防排烟装置是高层民用建筑中重要的防火设施,它包括送风机、排烟机、各类阀门、防火佣等,这些设备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效果和能否有效防止火灾蔓延。由于防排烟装置的布置一般比较分散,因此其电气线路防火设计既要考虑供电主回路线路,也要考虑联动控制线路。鉴一于限燃型电统在遇到明火时,其电气绝缘性能会迅速降低,防排烟装置配电线路明敷时应采用耐火型交联低压电缆或铜皮防火型电缆,而暗敷时可采用一般耐火电统,联动和控制线路也应该采用耐火电缆。

3.3 防火卷帘门配电线路在高层建筑中,大堂或中庭往往面积很大,许多高层宾馆还具有内置高空间和回廊,因而按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应采用防火卷帘门将不同的防火分区加以隔离,阻断火灾蔓延,防火卷帘门的隔离火势作用是建立在通过配电线路可靠供电以使防火卷帘门有效动作基础上的。

3.4 消防电梯配电线路消防电梯是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时使用的重要工具,配电线路防火设计应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当前消防工程实例,消防电梯配电一般是由设在高层建筑底层或地下室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高层建筑项层的电梯机房,从而造成消防电梯配电线路一般都比较长,且路由也比较复杂。因此,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缆,当有供电可靠性特殊要求时,两路配电专线中的一路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此外,垂直敷设的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尽可能设在电气竖井内,并应考虑第2部分第3条的要求。

3.5 火灾应急照明线路火灾应急照明的作用是保证火灾时人员有序疏散和消防人员继续工作,它包括疏散指示照明、火灾事故照明和备用照明。一般情况下,疏散指示照明和火灾事故照明采用带镍福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或可强行启点的普通照明灯具,而备用照明则利用双电源切换来实现。所以,火灾应急照明线路一般采用阻塔型电线穿钢管保护暗敷于不燃结构层内,以达到防火要求。对于装饰装修工程,可能遇到土建结构工程己经完工,应急照明线路不能暗敷于结构层内,而只能明敷于吊项内的情况,这时电气线路应采用耐热型或耐火型材料。

3.6 消防广播通讯系统配电线路火灾事故广播、消防电话、火灾警铃等设备的电气配线应该保证其功能的发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采用阻燃型电线穿管单独暗敷:当必须采用明敷线路时,应该对线路作耐火处理并参考第2部分第2条要求。

4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电气火灾防范的理论与经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问题也较多,应积极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IEC标准靠拢,努力学习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防火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国情把电气线路的火灾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