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上市公司盈利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另一种是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一)应计盈余管理方式
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这种方式来实现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是通过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进行盈余调节。
1.利用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计入当期损益,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少或者增加利润,所以很多上市公司会选择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这一方法来对本公司的利润进行管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目前有十三项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虽然其中有些资产一经计提就不再转回,但是大多数资产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转回的,例如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等。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对公司的盈余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
2.利用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现在很多公司在通过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调整盈余。如果原材料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不断上涨,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那么结转的成本与加权平均法相比较低,所以当期的经营利润就会高;然而,如果采用加权平均法,当期的经营利润就会比较低。如果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下降,则采用先进先出法下成本就比较高,利润就较低。
3.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通常指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但是,我国目前由于对公允价值计价的监管不严格,并且公允价值评价体制不完善,造成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公司进行非货币易时,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很多公司利用这一点进行盈余管理。
(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侧重利用真实交易对企业盈余进行一定的调整,主要通过关联交易和非经常性损益来进行调整。
1.利用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主要是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利用关联关系进行一些不公允的交易来进行盈余的调整。关联方通常采用关联方之间的协议定价来进行交易。
所以,关联交易双方通常是根据自己所需要的价格来进行交易,并可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虽然,目前有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关联交易的时候,当交易价格高于或低于一般的市场交易价格时要对其进行公允性的说明和解释,但是公允价格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去衡量,除非价格是明显与公允价格相差甚远的,不然,监管部门一般较难找到比较有力的证据来否定关联交易双方的价格的公允性。上市公司往往以较低的协定价格进行关联交易,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资产成本,然后以市场公允价值将资产出售给非关联方,这样就可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上市公司利用偶然发生的,与正常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损益,例如,政府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和稳定当地的经济,往往会对当地的上市公司进行直接的补贴或者税收优惠等,从而增加企业的盈余。
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比较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影响各期盈余的同时,又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真实活动。应计盈余管理只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利润分布,而不会对实际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真实的交易来进行盈余调整,因此,会影响现金流量。不过,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操作相对灵活和隐蔽。相对而言,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只是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且操纵的空间和范围比较明确。而且,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实施的成本较小。但是,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只能在期末进行盈余调整,并容易被审计师或者监管者、投资者发现增加了诉讼风险。
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变化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之前,是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进行规范,而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应收款项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进行规定。这一变化值得注意。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前,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通常有账龄分析法、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等,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己确定,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而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中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减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新准则对应收账款的规定与旧准则中的个别认定法较为相似。可以理解为,新准则的规定提倡在选择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时先采用个别认定法对应收账款进行识别,即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新准则中也提到,“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账款,以及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可以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合,再按这些应收账款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一定比例计算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据此,如果划分标准为账龄,则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所以,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组合,相对于旧准则中单一采用一种计提方法来得灵活。
总之,在新准则下,虽然旧准则中的几种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仍然可以使用,但更强调的是把应收款项分类后计提。尤其是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但因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是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对其划分标准及对其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这就使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这一漏洞进行盈余管理。
二、上市公司ST磁卡应收账款盈余管理方法
ST磁卡全称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下文将研究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准则的最新变化对其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时间从2001到2010年,便于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新旧规定进行对比分析。
图1 ST磁卡历年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和净利润变化图
资料来源:根据ST磁卡年度财务报告整理,下同。
图1是ST磁卡2001年至2010年间坏账准备与净利润走势图。从图1看到,(1)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与坏账准备总额走势基本吻合,说明在坏账准备总额中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据较大比例。(2)ST磁卡有意图通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在这10年间出现两次较快的增长。第一次在2002年剧增,在2003年回落。第二次是从2007年到2010年,先升后降。把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曲线与净利润曲线对比发现,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与净利润处于此增彼降关系,让人不禁怀疑ST磁卡有意图地通过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下面分别对2002年与2007年两次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异常增长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新准则实施前,利用账龄分类的随意性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具体如下:
(1)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异常增长。2002相比2001年,ST磁卡管理费用大幅上升,导致在2002年巨亏28008万元。而2002年管理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是该年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增加。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为1.98亿元,2001年只有7800万元,前者是后者的2.5倍。而2002年其他应收款金额为2001年1.5倍。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相对其他应收款而言,增长异常。
(2)3-5年及5年以上账龄其他应收款增加是导致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上升的主因。2002年ST磁卡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具体比例为一年以内的应收款项按余额的5‰计提,一至二年按5%,二年至三年按30%,三年至五年按50%,五年以上按100%计提。表1是2002年ST磁卡年报中披露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明细摘要。由表1看出,3-5年及5年以上账龄其他应收款增加是导致2002年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上升的主因。下文将分析其合理性。2002年3-5年其他应收款计算公式即是:
其他应收款(2002年3-5年)﹦[其他应收款(2001年2-3年)﹢其他应收款(2001年3-5年)]-[其他应收款(2001年2-3年及3-5年已收)﹢其他应收款(2001年4-5年未收)]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其他应收款(2001年2-3年及3-5年已收)﹢其他应收款(2001年4-5年未收)﹦5749542.12,约为570万元。也就是说2002年已收回的期初账龄为2-5年的账款以及未收回的期初账龄为4-5年的账款之和只有570万元,占期初年2-5年其他应收款的3%,比例非常低,不合乎常理。这意味着很大比例的其他应收款转为5年以上的了,可以100%计提坏账损失。这从表1中2001年5年以上账龄只有278万多元,而2002年5年以上账龄则有2318万多元也可进一步得到佐证。
所以本文认为2002年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存在人为操纵可能,ST磁卡公司在本年通过操纵账龄大幅计提坏账准备。估计是由于2002年营业收入大幅减少,本年度已经无法实现盈利,所以一次性计提巨额坏账准备,使2002年出现巨亏。2002年计提的坏账准备留待以后年份择机转回,帮助以后年份实现盈利。
(3)ST磁卡通过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的随意性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2003年ST磁卡实现净利润632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2942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中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超过1亿元,其中包括坏账准备转回的105359万元。此处再次观察账龄为3-5年的其他应收款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再次使用上文提及的公式计算,得出2003年已收回的期初账龄为2-5年的账款以及未收回的期初账龄为4-5年的账款之和有34300万元,占期初2-5年其他应收款的80%以上。而上文得出,2002年该比例为3%。两年间该比例相差甚远,可以看出ST磁卡通过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的随意性。在2002计提巨额坏账准备后,在2003年就发生了大额的坏账转回,金额达到1亿元,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二)2006年实施新准则后,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调节收益的行为仍然存在 具体方法是通过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模糊性进行。 2006年至2009年各年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和形成的坏账损失如表3所示。2007年ST磁卡与债权人发生多起债务重组,观察数据发现,坏账准备的计提与这几年间ST磁卡债务重组收益存在一定关系,如图2所示。2007年至2009年,ST磁卡坏账损失与债务重组损益同增同减,而与应收账款反而呈反向关系,让人怀疑ST磁卡有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调节收益的行为。
如图3所示。ST磁卡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是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2007年与2008年坏账准备的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单项金额重大的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大幅攀升。2007年该项目金额是2.2亿元,2008年该项金额为4.2亿元,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2亿元。ST磁卡把大量应收款项划归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占应收款项总额比例2007年为81%,2008年为91%,ST磁卡两年间都把超过80%的应收款项归类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但却没有公布划分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也没有列示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的明细。ST磁卡把这么大比例的应收款项划分为单项金额重大的意图值得怀疑。
另外在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占应收款项总额如此高的情况下,ST磁卡在2008年的报表中只公布了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明细,但单项金额重大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明细却没有披露,后者比前者的金额大得多。因此可以怀疑ST磁卡通过多划分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尤其是其他应收款,计提巨额坏账准备,增加坏账损失调减当期利润,起到储备利润的效果。并像2003年一样,在业绩较差的年份通过坏账转回更容易地实现盈利,平滑各年度利润。2010年ST磁卡微利900万元,年报显示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转回金额达6447万元,这一笔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转回直接影响了ST磁卡2010年能够实现盈利。
(三)盈余管理作用机理发生变化 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无论是新会计准则实施前还是实施后,ST磁卡都使用提取坏账准备进行盈余调节。主要是因为无论新旧会计准则对坏账准备计提的约束较少,披露要求较低。使得上市公司屡次使用这一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而不容易被察觉。
ST磁卡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利用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是略有差异的。在2002年至2003年的那次操作中,ST磁卡主要是通过控制其他应收款账龄分类,而在2007年至2010年该阶段的操作中,ST磁卡主要是通过把多数其他应收款项分类为单项重大应收款,对单项重大应收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来达到多提或者少提坏账准备的目的。两个时期ST磁卡都是通过应收款项的分类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不同的只是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分类的标准发生了变化而已。
总之,新准则并没有对利用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新准则对单项重大应收款标准及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判断应收款项是否发生减值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
三、结论
上市公司利用坏账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应对监管部门关于特别处理,终止上市的相关规定。而这些规定是以净利润为基础的单一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的。为了减少这样的行为,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增加对亏损上市公司接受特别处理、终止上市的衡量标准,将单一衡量标准转化成一个针对上市公司的亏损衡量体系。例如,在达到利润标准的条件之下,要求进一步审定其有无利润操纵的确切证据等,以便减少盈余管理的动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还不能完全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建议对应收账款的资产减值制度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准则中的应收账款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规范减值测试的方法。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标准不同,会计准则可以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制定指引。完善上市公司报告披露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尤其是其他应收款,制定更合适的披露规范。提高外部审计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监督,有效地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完善《注册会计师法》,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上市公司;赢利质量;债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064-02
1 前 言
上市公司的赢利关系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何正确评价上市公司的赢利情况十分重要。目前,用于评价上市公司赢利情况的指标很多,评价角度也是比较全面的,包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但这些指标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陷——无法反映上市公司的赢利质量水平。赢利质量不同于赢利能力,后者只是强调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简单地用税后净收益的大小与相关指标的比值大小反映;而前者是对公司赢利能力的内在揭示,指在赢利能力的基础上,对赢利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与公司未来业绩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相关性越高,企业赢利质量越高,相关性越低,赢利质量越低。赢利质量和赢利能力是质与量的关系,赢利质量是赢利能力的核心,赢利能力强的企业赢利质量不一定高,光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赢利是不可靠的。因此,上市公司赢利质量才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更应该关注的。
2 我国上市公司赢利质量现状
通过赢利质量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衡量赢利质量高低的两个方面标准:①在企业的利润构成中,经常性收益所占比重越大表明该企业的赢利质量越高;相反,非经常性收益所占的比重越大,则赢利质量越低。经常性收益是企业的核心收益,能够体现企业的赢利能力、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而非经常性收益是企业偶尔取得的收益,并且存在一定的人为操纵空间,因而无法反映企业持续的赢利能力。②在企业的利润实现中,能够带来相应现金流入,表明赢利质量较高,相反仅仅体现在账面上、而不能带来真实的现金流量的利润,赢利质量较低。
经过多位专家的实证分析证实: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赢利质量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配股企业、微利企业的赢利质量较低,这不仅不利于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更是严重损害了各类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3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赢利质量的方法
分析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赢利质量偏低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具体原因。直接原因为盈余管理的严重不可靠性,具体原因则包括会计政策、法规和制度的不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信息披露的不对称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如何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赢利质量低下的问题,本文试着针对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3.1 完善有关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的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新准则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是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整体将对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作用,同时对上市公司赢利质量评价产生显著影响。
新会计准则短期内刺激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降低了赢利质量评价的有效性。从长远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遏制企业利润操纵,为上市公司赢利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环境。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夯实经营业绩,提高赢利质量。具体体现在:其一,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其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其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其四,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这些具体举措使上市公司赢利信息提供更加规范、合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所消除,赢利质量评价的客观环境得以改善,赢利质量得以提高。但此境况的改善需要上市公司耗费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和努力。
3.2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方面,我们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会计监控力度,增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1)通过对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财务人员控制,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弱的关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的重要保证。
(2)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在内部控制的监督上,克服重程序监督,轻内部人员监督的弊端,真正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制度,以杜绝管理者的独断专行;其次,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最后,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或串通违规。
在内部监督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相关人员、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相关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既定的政策是否得以贯彻,单位的经营目标是否达到等。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3)加强信息流动和沟通。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界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保证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一般而言,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以会计为主,尽管内部控制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但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未被动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过程正是围绕会计控制这一核心环节来进行的。
3.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为改变我国上市公司赢利质量低下的状况,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看应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改进: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会计信息的供给者与各种投资者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供给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因此,必须从公司的治理结构出发,强化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独立董事的地位和作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
(2)健全会计法规、政策,合理运用会计管制。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出台较晚,各种配套措施还不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法律法规,修正其中的模糊条款,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法规制度,积极推动信息披露的规范化。
(3)加强分部报告的披露。我国上市公司中,多数子公司与母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各分部的会计信息和经营风险在管理层的操纵下,并未得到真实反映。同时,对于分部的主要客户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标的额较大的诉讼案件),若对其财务状况会产生较大影响,也应予以披露。
(4)改进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等表外披露方式。表外信息不仅包括了企业概况、企业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交易等事项,还将大量的、有用的、无法体现在会计报表之中的重要信息,如未执行契约、担保承诺、衍生金融交易等纳入其中,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全面、真实。
3.4 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关键词]经营者绩效 二次相对效益 数据包络分析
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使得经营者实际控制着企业的发展命脉,经营者的能力、努力程度、对企业的贡献程度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营者的管理行为和努力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给予正面激励,对于激发经营者为企业发展努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营者管理行为的不规范、工作产出的不易度量,要对经营者绩效进行直观的测量,在技术上是比较困难的,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易操作。因此,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营者绩效一直是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许多学者针对经营者绩效评价问题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冯英俊等教授提出了二次相对效益的概念,为评价企业绩效和经营者绩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梁巧转等在总结以往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EVA和RPE的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估方法,为设计合理的经营者激励契约提供了依据;陆玉梅提出了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并设计了一套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周莉等借助于功效系数法,建立了经营者相对业绩评价模型,并借此研究了上市公司经营者相对业绩与激励状况,为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王宗军等建立了一套包含财务指标、企业发展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指标的相对全面、系统的高管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用自适应的模式识别方法对高管人员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杨少梅等学者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决策矩阵,以实现对管理人员绩效的综合评价。
但是,这些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往往含有评价对象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仅仅体现了它们的实力,难以反映经营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因此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对于管理者的评价指标的量化存在一定的困难,人为因素过多,难以做到客观合理。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企业绩效和经营者绩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二次相对效益模型,以剔除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对经营者绩效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公正的评价经营者管理绩效。
一、经营者业绩与企业业绩的关系
企业绩效是指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全部经营成果。经营者绩效是指不受企业环境中经营者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经营者通过自身的能力、努力,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营成果。经营者绩效和企业绩效最终都是以企业的经营成果来体现的,经营者绩效是企业绩效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是否有经营者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它们面对的外部不可控因素是相似的,这些因素是经营者无法控制的,从理论上说,在同一行业内,要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只要在企业绩效的基础上剔除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得到。经营者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经营者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图
二、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1.评价方法构建的思路
A. Charnes, W. W. Cooper和E. Rhodes在1978年提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与分析方法是研究具有相同类型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的十分有用的工具[7],因此是本文构建模型的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库,通过对选取的样本数据的分析,借助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大量的变量归纳为几个可以综合反映指标的公共因子,将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提取公共因子的总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综合因子。第一年的综合因子,反映的是评价对象的基础状况,称为参考指数;第二年的综合因子,反映了评价对象的当前的状况,称为当前指数。将第一年的公共因子作为输入,第二年的公共因子作为输出,计算出各评价对象的二次相对效益值,以此作为剔除客观基础条件影响的经营者主观努力程度的评价依据。
2.评价方法构建步骤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时,经营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评价者最关注的,因此主要采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而且本文所采用的是二次相对评价方法,评价对象非财务指标值的变化,会通过财务性评价指标值的动态变化反映出来,因此,本文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中未引入非财务性指标。
以往,在指标的选取上,研究者往往会凭自己的主观意志选取指标,这样往往会使选取的指标并不能全面的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产生以偏概全的问题。因此,在对上市公司披露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财务指标库,将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在内,避免主观选择指标造成重要信息的遗漏。包括以下指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每股现金流量,每股净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净利率,主营业务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如此多的指标难免会加大问题的分析的难度,而且有的指标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这样也会给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带来困难,甚至会影响最终的统计分析结果。因此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在力保数据信息损失最少的原则下,从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出发,把大量的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部分要靠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依靠地方财政供给,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培养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地方高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较大比重,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研究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类别。我国 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我国高校本科共设置 12 个一级学科,管理学是一个一级学科,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 9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工商管理类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10 个专业。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应用型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熟悉和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基于以上的分析,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单说就是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地方高校数量大大增加,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人数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工商管理教育的专业学科设置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和优化,许多地方高校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先后增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工程管理等新型管理专业,及时满足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广泛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采用了与国际接轨和符合现代经济特点的新课程和更注重实践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熟悉企业市场运作,具有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已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必须尽快解决的任务。
纵观全国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到几乎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前些年是专业理论课课时多,实践课时少;近几年实践课时虽然增加了,但是实践教学落实难,实践效果差,尤其是校外实习更是如此。大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其实习一般都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部分。在上世纪 80 年代,一般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专业教师带队,企业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通常学生被安排在相关职能部门,从最基础的事务做起,并由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具体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所学理论,并将所学的先进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从中发现问题,并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取得了非常好的实习效果。但是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为提升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岗位的人员编制,企业管理部门诸如物流、财会、营销、人力资源等部门的经理及业务人员都非常忙,其本身尚且自顾不暇,哪有闲情去接待学生,更不用说对学生亲手指导了。即便通过各种关系有企业出于情面接受学生实习,但基于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很多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只是走一走,看一看,打打杂、跑跑腿,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特别是近几年,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由学校组织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遭到了企业的冷遇甚至是拒绝,许多地方高校只得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找门路实习,企业实习已流于形式,以往有效的实习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其他专业相比,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虽然通过在校内的理论教学,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定的把握,对专业技能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也仅限于了解,要真正的掌握并能熟练地进行业务操作必须通过企业实训过程的强化才能达到。
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还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少“双师”型教师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采取的仍然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生动的教学局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滞后已成为进一步深化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地方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所谓“双师”,就是教师除教学职务如教授、讲师外,还应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经济、工程、法律等其他职称,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但目前这样“双师”型教师却极度缺乏。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必须对现行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更新培养观念,调整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而且是确定培养规格、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目前很多高校在制订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培
养方案时,常常在拓宽专业领域方面苦思冥想,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绞尽脑汁,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伤筋动骨,而对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模式关注甚少。这种现状对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已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并逐渐发生错位。现行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培养目标高大上。突出表现在:第一,缺乏个性。纵观全国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大同小异,甚至有些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对培养目标本身不进行考察与评价。第二,定位偏高。现行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本质性内涵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性缓解,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转向了公司、企业等单位。从生源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很难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计划中应用型特点不突出。地方院校往往参照学术型院校制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等方面与学术型高校没有本质的区别,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教学计划中开设的课程,有管理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有宏观方面的,也有微观方面的,涉及的课程面广、量大,课程交叉的内容普遍存在。培养的学生即懂管理又懂经济,貌似基础牢,口径宽,实际学的不深不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3)实践教学问题多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主要沿袭传统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做法,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是以理论知识或陈述知识为主体,实践课程中较多的是验证性的实验和定向性的基础研究。对照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明显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师资条件、资源投入、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不同。由于很多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基础较薄弱,应用型师资匮乏,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只能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评;第二,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工商企业的要求。企业对管理人才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社交礼仪、行业知识、领导能力、合作精神、应变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要求很高。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还处于依附理论教学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地满足工商企业的用人要求;第三,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地方高校在鼓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教师为了评定职称和增加工资收入,在申请研究课题、撰写学术论文、承担更多的理论课时等方面投入了主要精力,而对费时、费力、低回报的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而学生由于实践能力考核环节的缺失,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意愿不高;第四,教师普遍缺乏生产实践背景。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重,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基本能够胜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普遍缺乏工商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和人才要求。因此,在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中,往往不能很好执行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第五,校外实习流于形式,落实难。很多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还没有实行校企的紧密合作,学生接触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较少,更没有机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影响了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第六,综合实训少。现代企业决策往往是综合性的,只有采用模拟企业实际管理的综合实训才能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论,又能把握管理的各个环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培养出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类专业普遍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设计,但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联系,综合性模拟实验较少,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教学先进经验。
四、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根本特征就是其对职业实践突出的适应性,首先是其专业方向设置能够根据职业实践的需求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商管理实践岗位,以及具备一专多能的超强转岗能力。其次是其培养方向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其培养规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加方向特长的一专多能型,其业务培养要求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前提下追求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协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至此,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共同的培养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能尽快和更好地适应地方或区域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商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并在某一专门化领域获得较深入的知识培养和较多的实践技能训练的工商管理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教学模块体系
针对传统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我们需要构建创新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地方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格、高素质建设人才的教学理念。创新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四大教学模块来实施,即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块。
(三)实践教学模式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结合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业可以采纳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撰写课程论文、中期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五、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培养观念更新
管理类专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型专业,因为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属于管理学教育的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将管理学知识在企业中转换为效益的高级人才,毕业后主要到企业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工商管理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培育取向:其一是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其二是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其三是要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其四是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其五是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二)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专业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其具体方法是采用“引进来,走出去” 的方法。“引进来”就是聘请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长期从事管理实践的高级管理者,从事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请一些高级管理人士、成功的企业家到学校办讲座,从外校引进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来任教,丰富教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加强学科建设;“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广泛地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正确的方法,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三)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学生通过实践,有利于他们强化实践能力,熟悉企业相关运作,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高度重视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把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纳入专业建设的工作计划。第二是以项目合作带动实践基地建设。发挥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师的智力优势,鼓励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所在企业寻找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可
以让学生有的放矢,也为实践教学的安排提供了完整的内容框架,不会使学生的实习过程流于形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第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强化校企关系,带动实践基地建设。第四是实施弹性式教学计划,根据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基于系统原理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1(2)
[2]王卫.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