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创新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第1篇

农业技术创新作为社会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研发和推广两个过程,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过程。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巨大差异,各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和制度不同[2],技术创新的效果也不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农业科研力量的薄弱,农业技术引进多但消化吸收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不多,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则高达70%~80%[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广战略,先后实施了诸如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多种计划,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渐提高,如200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与2000年的43%相比,净增长5%[4]。农业中除个别产业外,绝大多数产业的科技贡献率都有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从科研成果来看,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以中国农科院为例,在“十五”期间,全院获奖成果近500项;发表科技论文10878篇(其中被SCI收录514篇),专著535部,专利220项。其它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也十分显著,2001年细胞克隆羊在陕西成功产子、2005年中国第一例克隆猪在河北出生、奶牛胚胎技术和超级常规稻育种技术的形成等就是其中的典范。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研发和推广两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投资强度偏低。2003年,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0•49%,还不到世界粮农组织规定标准(1%)的一半。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科技科技与农业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除反映在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偏低之外,还反映在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上。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统计,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科研机构提供的农业科研经费每年约21亿美元,私人资助的资金也高达21亿美元左右,大约与公共科研开支持平。美国农业科研人员人均年科研经费超过10万美元,[5]而1991~1994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课题费仅为0•61~0•97万元。近年来人均课题经费虽有所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6]。

2•农业科技研发资金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有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资金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首先,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行业间配置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行业投向比例与农业中各行业产值比例不符,影响了农业中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如1996到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对农业和林业科技拨款比例都高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而对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拨款比例却明显低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其次,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科技活动中配置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经费中投资于应用开发的资金相对不足,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各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但由于各项措施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投入的资金缺乏管理和监督,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再次,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配置不合理: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所占资金比重偏低,影响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研机构所占经费比重偏高,农业科研创新的效率不高,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明显。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不合理还与科研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过于庞大有关。如同厂商的生产活动,科研活动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可能承担超过国力的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有限,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高质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科研队伍过于庞大,势必降低人均科研经费量,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潜能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科研活动的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凸显。

3•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少,风险投资资金缺乏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少,目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拨款、地方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来自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其次,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风险投资资金急缺。目前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对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担保,才能进一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政府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如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免税优惠甚至财政补贴,但这些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实际上很难得到这种优惠,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能享受。在农业信贷支持政策领域,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实际上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这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转化其成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上,很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实现。

(二)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和人才的紧缺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资金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强度不高,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农技推广者的待遇低下,农技推广网络人心涣散,大量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及工作待遇低下,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只能聘请一些非专业人员来代替,农技推广工作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推广工作者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而从事多方面的工作,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项业余活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资金的约束也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等再教育活动,导致其专业知识老化,无法及时掌握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

2•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我国已经对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改革,但客观地说,改革并不完善,尤其是土地的分散经营,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单户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大,农民接受一项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经营面积很少的农户来说,其带来的收入却有限,农民也就没有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尤其是不利于一些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分散的农户经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技术改造,却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继续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客观有效需求不足,也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研究和生产的脱节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兴建的事业性科研院所,由于大部分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其目标也就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而缺乏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其直接的后果一是科研成果与农民需要脱节:农民需要的技术没有供给,有供给的技术农民用不上;二是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大量科研活动集中在提高种植业产量目标上,而对农产品的提质、仓储、物流、深加工等的研究相对滞后,农业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产品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的要求脱节。

4•农村的经济、文化、市场条件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首先,从农村经济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由于基础薄弱,农民的资金依然十分紧张,而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用是以资金相对充裕为前提的。从信贷的角度来看,出于风险的考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向城市倒流的倾向,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非正规借贷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状况,但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资金的制约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虽然政府为农村的扫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依然很低,影响了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和意愿;同时,农村信息本来相对封闭,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更加阻碍了信息的传播,科普观念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再次,从农村市场条件来看,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农民自身辨别真伪能力相对较差,农村市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的天堂,他们打着新科技的晃子,卖着坑害农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农村市场秩序,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致使其在真正的新技术面前失去信心,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供给

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及其成果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供给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决定了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状态的科技投入量,导致了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之中;其次,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组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相应的投资基金或保险基金,把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运用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分散和降低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再次是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管,使资金真正落到科技创新的实处,防止资金被截流或挪用。同时,要转变过去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一般支持方式为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方式,完善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面向市场和农民,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试点,以提效为目的,探索新的土地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下,寻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新方式。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体制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的需要,只有面向市场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农技推广,农技活动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在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除提供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外,其余农业科研机构应转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提供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农业技术困难。同时,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再次,要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中公共性较强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由政府安排攻关,以高等院校或公共科研院所为主,解决关系国家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产业共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对于应用研究项目,应由企业和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解决,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鼓励和引导;整合和统一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推广机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脱节;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待遇,以优化农业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技术引进机制的改革,首先是要规范引进渠道,避免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技术的重复引进;同时,在技术引进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使引进的技术成为真正适用的技术。

(三)加强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和农民的素质

高素质的科研工作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次是要重视对已有农业研发和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乡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层,也是真正落实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任务重,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接受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推广的成败。高新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和低成本的同时,也存在因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获取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其辨别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开展。此外,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两者互动地开展工作,农民可以将在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在使用农业科技产品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农业科技工作者协商讨论和共同解决,互相学习和进步,从而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第2篇

(一)调查问卷指标的设置依据

本次调查设计了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问卷。其中,问卷上的指标主要是通过文献阅读获取来的,以深度访谈为辅对这些指标进行增加和补充,最后通过加工整理归类设计出这些问题和答案。例如,在问卷教师科研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的指标中,管理制度的开放性、科研学术的培养、政策或资金的支持都来源于以下这些文献资料:韩影,李三喜等的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8];汤汇浩的高科技园区综合发展要素及其作用实证分析[9];李海超,齐中英的美国硅谷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等[10]。而合理的评价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指标则是通过对高校科研教师的深度访谈而获悉得到的。并且认为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是影响高校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一方面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从这个角度对这些指标进行整理,最后形成了这个问题和答案的设置。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采用以多阶段配额抽样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深度访谈法及网上调研法。根据学校的分类,本文选取了1所重点高校、1所一般高校以及1所民办高校进行问卷调研和网上调研,并对其中10个样本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次调研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93份,回收率93%,有效问卷89份,有效率95.7%。样本选择基本符合主体结构,具有代表性。

(三)研究框架

本研究认为,高校教师个人的基本特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科研管理制度的完善这3个方面直接影响教师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满意度,而这3个方面主要通过教师的职称、科研经费、科研管理方式等具体因素来表现(分析框架见图1)。其中,因变量为定距变量,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别赋1~5分(1分代表最满意)。中间变量的测量则通过初始变量的一些指标完成。其中,教师的基本特征由年龄、性别、学历、目前的职称、工作岗位和任教时间构成;科研平台的建设由高校独特的科研创新氛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厚的物质和生活待遇激励机制以及创新人才交流平台的搭建构成;科研管理制度由科研管理方式的柔性化、教学任务的安排、现有教师的科研培训和进修机会以及对科研教师未来发展前景的关注构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因变量的基本描述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满意度并不高,大部分的选择都介于“一般”和“比较不满意”之间,其中,表示“一般”的占49.4%,表示“比较不满意”的占40.4%。并且,表示“不满意”即打分在4分以上的达到46%,仅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即满意度在“一般”以上,包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

(二)初始(中间)变量的统计描述

1.教师的基本特征统计描述。在89位被调查者中,以中年人为主,主要在31~40岁之间;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学历上,以硕士学历比例最大;大多数被调查者的职称多为讲师和副教授;工作岗位多以教学科研岗和教学岗两种形式居多;工作时间多为5~9年。2.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的统计分析描述。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高校教师对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评价的态度,对其进行5分制的加权处理,最终得到江西高校教师对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制度评价的满意度分值。结果表明,江西高校教师对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的评价分都偏低,均处于2~3分之间。其中科研管理制度中柔性化的科研管理因素评分最高,达到3.99分;科研平台建设中高校独特的科研创新氛围和创新人才交流平台建设两个因素的评分较高,分别为3.48和3.64分,其他因素的评分都在3分以下。

(三)初始(中间)变量的回归分析

为了发现影响各类主体满意度因子的敏感度,本文建立线性回归的模型,对高校教师基本特征、科研平台的建设、科研的管理制度的具体因素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本文以测量变量为自变量,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利用spss16.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回归分析采用强行进入(Enter)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根据表1中的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教师基本特征中,教师的职称和任教时间两个因素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教师的满意度影响很大,其概率值都远低于显著性水平α=0.05,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这表明,在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师个人特征和背景的不同会对满意度给出不同的评价。科研平台的建设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对此,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目前江西高校教师对高校为其提供的创新氛围、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的重视度和要求还不高;其二,本文中高校科研平台建设衡量的指标选取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其统计结果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科研管理制度因素中,科研管理方式和教学任务的安排对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其概率值都较低于显著性水平α=0.05,标准化回归系数比较大。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研管理方式和教学任务安排的越好,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满意度就较容易提高。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基地 高等教育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05-03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在新方法、新理论的指引下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机电创新中心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实践中心(简称创新中心)是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基地以创新课程为牵引,以科技竞赛和学生科研立项为横向基础,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综合创新平台和各项科技赛事支撑平台。

创新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其宗旨是“倡导科技创新,投身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中心具有几个资源平台,如全国机器人大赛、每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和国际雪雕大赛。借助这些平台,我们在本科生的课程中开设了TRIZ概论、机器人概论、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实践、探索机械创新、竞赛机器人探索、雪雕艺术设计等课程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法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教育的构建模式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使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得到良好的有机结合,要想使课外科技活动日常化、普及化,让更多的学生有热情参与进来,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平台的构建如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很难得到长期、有效地开展。根据赛事和科技活动内容的不同,学生们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大不相同,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就会与课内教学发生冲突,学生不但不能得到良好的实践锻炼,反而会影响其正常学业。在这些年的实践及与相关兄弟院校的学习的交流中,我们总结出如图1的创新教育模式,并根据该创新模式,扩展以下几点。

(一)构建知识基础,课程引导实践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能仅靠热情,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萌发出更好的想法。几年来,机电创新中心在设计方法学的创新技法和创新思维方式、机电一体化试验技术、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制作、机器人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机械设计等方面引入创新的思想。比如在机械设计课程内对各种机构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每种机构能完成什么功能进行深入剖析,全天开放机构模型展室,让学生随时都可以了解到各种典型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并举一反三,通过课程设计和大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在机电一体化试验技术课程内,训练学生如何根据需求完成一个机械系统的概念设计,掌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PCB图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也就是教学生完成如何将一个概念变成一个真实系统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开设了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专门教授学生创新方法与创新原理,尤其是TRIZ理论。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实例来讲解介绍创新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训练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二)开放实验环境,提供创新温床

实践是教育教学最有力的支撑与补充,开放的实验室为学生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和场地设备支持。通过科研立项、科技竞赛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实验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实验室内外、精品课网站、图书馆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实验室空间的约束,扩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目前,中心将各创新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中心实验室尽量做到时间、内容、对象上的全面开放。实验室日平均开放8小时;设计、综合、创新实验项目71%开放。中心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大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开放管理系统,中心实验室管理全面开放,井然有序。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校园里最时尚的事情,学生们以科研立项为荣,以从事创新为乐。

(三)大赛激发兴趣,成绩考验政策

各项大赛的举办,对拓展大学生视野的前沿化、创新化具有积极作用,激发了学生参与各项赛事的兴趣。随着国内外各项学生科技赛事的蓬勃发展,赛事难度的加大对参赛学校及参赛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的同时也考验了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是否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在连续六届全国大学机器人电视大赛中,获得了两次亚军、两次八强及一次特别表演奖,参赛队每次都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这正是学校政策具有创新性与时效性的良好验证。参加一届机器人大赛需要15-25个学生投入近十个月的时间做赛前准备。因为大赛只提供比赛规则,而设计方案和机器人的制作,甚至连比赛场地的制作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在参加完第一届比赛后,课题组立刻调整参赛模式,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参赛学生在参赛时间上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为比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连续三年的黑龙江省大学生TRIZ大赛中,创新基地辅助学生创新作品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2项。

(四)建立传承社团,扩大横纵交流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社团有助于将已形成的发展体系传承下去。通过各类特色的科技创新社团,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新颖的想法付诸行动并得以实现。中心的TRIZ协会是黑龙江省创新方法会在哈尔滨高校协助创建的第一个学生创新社团,在每年举办的TRIZ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机器人协会社团则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这些社团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和交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之风,吹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创新灵感。社团活动带领新学生尽快融入科技创新之中,也为学生横向与同年级、纵向与高低年级学生的相互交流辅导提供了便利。

(五)领导高度重视,完善奖励制度

校方的大力支持与奖励制度能够激发起师生们的创新热情。哈尔滨工程大学正在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学校制定了激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2003年学校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试行)》,经过三年的实践,于2005年末将此文件废止。在此基础上,为表彰在校内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和教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教师参与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九大体系”、“十大工程”文件汇编》中关于“教育教学激励体系”的有关规定,颁布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表彰奖励办法》。在新的奖励办法中,根据赛事的不同,学生可获得0.5至7个创新学分,并可获得100元至15000元的表彰奖励金,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学校讨论决定后可直接以科技创新人才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课题组成员所指导的学生中已有10多人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学校的发展,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教务处、校办、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使得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师进行指导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学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在向着更高的台阶迈进。

三、创新中心建设的启示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创新中心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加强本科生的创新基地建设,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根据机械学科的特点,根据我校坚持培养“具有坚定信念与创新精神、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的可靠顶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心指定了以下建设发展思路。

(一)优化创新实践基地的导师队伍,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创新中心的作用

为创新基地配备高水平、有责任心的导师队伍,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我们聘请校内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做理论上的指导,选择具有很强工程背景经验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考察教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指导需要耐心和方法,把这样的教师充实到队伍里。尝试定期对导师在创新基地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业绩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及鼓励,从而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指导的工作热情;对缺乏热情的教师及时淘汰,对全身心投入的教师及时引进,形成导师队伍有进有出、有序流动、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基地要形成积极向上、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这对于引发大学生创新激情,促进创新基地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包括:积极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校际交流活动,如听取专家报告、参与相关的学术论坛等;与国内外一流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邀请外校、外国专家来基地讲学;努力支持基地的大学生参与重要的国际大赛,这些大赛提升学生了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浓厚的创新氛围的形成;筹划举办各种创新实践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创新设计大赛,实施创新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形成热衷创新、争相创新的局面。

(三)创新基地实践项目设置是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的核心,是大学生参与各项赛事的桥梁

实践项目设置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延伸,教师把科研项目中的部分内容,需要多人密切配合协作才能完成的综合项目,通过任务分解,确立创新实践项目,并从科学性、创新性等方面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学生来参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教师通过所主持的风力发电、康复机器人等项目,指导大学生参与了几项大赛,均获得佳绩,这对基地的运行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另一种是建立创新性项目题库,学生自己提出创新性实践项目。基地每一年都向各专业的教师开展对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课题征集活动,并邀请创新基地教师论证评审所征集的课题,从中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题目纳入课题库。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立项主要从课题库中选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定课题,再经创新基地教师论证评审,进入课题库。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选题立项应考虑项目课题的科技含量与水平、创新项目的社会与经济价值以及学生对该项目开展研究的可行性等。学生可以组织研究团队从课题库中选题申报立项,再由创新基地教师进行评审,确定是否提供资助。其中,提供资助的项目可分为重点资助项目和一般资助项目。基地实践项目的设置首先要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要优选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启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的项目。实践项目设置不仅要注重体现自身专业背景,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创新理解和运用,还要注意充分考虑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充分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另外,实践项目要杜绝低水平重复,注意及时更新。

四、取得的成果

创新中心支持启航杯、五四杯、全国大学生TRIZ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雪雕比赛、全国“挑战杯”等各种赛事的校内创新立项,2011年共指导86组350人进行创新活动;支持机电工程学院科技协会、TRIZ协会、机器人3636363协会、救援机器人协会、雪雕工作室的科技创新活动,2011年共有300人常年在基地进行创新活动;举办主题为“机电工程学院科研立项专题指导及专利申请指导”、机电工程学院“五四杯”专题指导、“科创之路与你同行”等科创沙龙,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共有913人参加科创沙龙活动。2011年中心开设5门实践课程共计420学时,有1255名学生选修。将课外培训纳入正规教学体系,使分散、无序的课外培训规范化、有序化。中心以课外科技小组、机器人协会、雪雕工作室为主体搭建科研平台。中心组织学生科研团队、申报和实施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2011年度共有五件作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大学生科研立项第一批立项我院普通型14个,引导性4个,重大型9个;第二批科研立项我院普通型14个,引导性9个,重大型8个,共有221名学生参加立项、26位教师参与指导立项。各个协会的科技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和学习为主体,教师指导协调指导为辅,这构成了创新基地的活动主旋律之一。以组织和参加机械类、工业设计类为主的重大学科竞赛为检测平台,中心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际雪雕比赛、校“五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种赛事活动。通过竞赛来检验中心的培训效果,继而形成以竞赛带培训、竞赛促培训的培训模式,以完成创新基地检测平台的构建。

中心将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指导教师-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交叉融合的团队合作模式和高素质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基地建设成为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示范中心,为学生们自主学习与实践、积极创新与创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心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教师发表的教学论文19篇,中心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14项。

五、结束语

创新实践基地是探索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其建设和运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项目设置、奖惩机制、资金保障、软硬条件建设等多个方面。本文结合作者所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实践基地两年多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其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其更具有效性和科学性。

[ 参 考 文 献 ]

[1] 顾秉林,王大中,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1-5.

[2] 刘思华,李际平.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个培养创新基地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6-208.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合作;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创新联盟

一、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内涵

从整体上看,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强调科技资源的互补和加强。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众多的资源,如科技人才、科研经费、试验设备、科技信息等,且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为了保证在竞争中保持活力,一个地区又无法因资源稀缺而放弃创新,这就要求地区通过科技合作从外部引进稀缺的科技资源,并建立起一套稳固的机制保证科技资源流动的稳定。

区域科技创新联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共同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系统,其整体创新功能远大于参与地区的功能相加,使区域整体科技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欧盟的“尤里卡计划”,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都无法与美国相比,但其联合起来推行的“尤里卡计划”却发挥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水平。

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形式灵活。成员在参与联盟的过程中具有自主选择性,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一般来说,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建立符合参与方的共同利益,要能够解决那些单方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能够提出解决所有参与方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共同利益的驱动机制,创新联盟才有稳固的基础。

区域科技创新联盟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政府主导的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可以看作一种政府科技计划的组织形式。(2)区域科技创新联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或者根据区域特点对某个方面的强化。(3)区域科技创新联盟涉及经济与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影响区域整个价值链条,涉及社会的各个产业部门,是多目标、多因素的集合,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4)区域科技创新联盟主体具有互补性。

二、政府主导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体系的组建

1.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建设面临的环境

京津冀是国家的心脏地区,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本地区空港、海港、信息港齐全,铁路高速公路密集。京津既是东北亚连接中国北方的通道,又因其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科技研发等优势成为承转辐射的节点。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能源等工业经济型资源;有突出的人才、信息、科技等知识经济型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密集。三地发展势头良好。

但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区域壁垒、产业结构趋同、合作意识淡薄束缚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北京市与天津市都提出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环境保护、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等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发展的雷同一目了然。协调、合作发展迫在眉际。

当前,京津冀的高层领导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对此地区的整体发展也极为关注,曾先后直接参与相关项目并给予大力支持,中央又把建设滨海新区纳入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京津冀地区的联合发展已成为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 政府搭台,学术界开路,企业唱戏,这种官产学相结合的形式正在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上述众多条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形成的良好外部环境。

2.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建设

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重制度、促互动、扶产业、聚人才、优环境”其中,重制度指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关于创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微观管理机制,三地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制度、知识与技术流动应用制度、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制度、科技资源共享制度、依靠制度建设,实现联盟组织形式的固定化;促互动要求建立、健全继承科技资源和充分发挥整体创新能力的组织网络,培育和完善政府及民间的科技合作机制,促进跨地区的各类创新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扶产业要求制定和实施鼓励性政策,扶持建立有利于三地产业科技合作的科技中介和网络组织,优化产业合作的小环境,培育和形成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通过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形成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优环境要求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发展区域创新文化,改善科技合作条件,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优化区域科技联合创新的大环境。

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努力形成创新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合作互补的发展格局,重点培育和加强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产业孵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对环渤海地区的技术转移与辐射能力,支持京津冀地区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科技的中心。

因此,围绕京津冀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和完善的重点任务为,改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合作的薄弱环节,完善技术创新联盟的功能与制度,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的动力机制,创建涵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创新链,采取切实可行的得措施,推进京津冀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技合作。最终强化三地间的资源整合,加强制度规范,完善运行机制,形成开放型、创新主体良性互动、科技创新组织实力明显提高、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并与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完善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的具体措施

首先,在政府方面,通过建立和加强专门领导机构,将协调解决科技创新联盟内部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其主要工作内容,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科技合作决策咨询、评估和监督机制,对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中介等区域性组织的设置和定位进行统一筹划和长远布局。在专门领导机构中设立政府科技合作委员会和民间科技合作委员会,统一制定三地间的科技合作政策,编制政府科技合作计划及民间科技合作计划,根据需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京津冀科技合作的方向性。完善社会化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投入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整能力,建议成立京津冀科技事业发展联合基金会,通过三地按照经济实力共同出资,并吸引社会各界和海外捐赠资金,用于京津冀科技合作信息平台建设、对重大合作项目进行引导性投入和经常性宣传活动,为中小型企业科技合作提供担保金等。

其次,在组织形式方面,健全创新联盟内部良性互动机制,促使知识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向产业有效流动。依托京津科技发展中心,组建产业科研联合机构,建立联合信息网站,组织开展跨地区、跨学科、跨产业、跨行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依托北方科技市场,采取会员制形式,把三地有关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技术中心组织起来,成立先进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转移信息平台,为组织成员提供成果展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等活动,促进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技术转移,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制定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建设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的合作保障制度,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担制度,鼓励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通过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经济实体等建立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新机制;健全促进产学研创新主体良性互动的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招标制度,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平台。

第三,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需要完善以下科技服务系统的功能与机制:(1)科技信息网络系统,设计科技网络顶层构架,建立宽带信息网络系统,重点改善京津冀科技网络的硬件水平,充实网络资源,完善网络功能,形成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公共科技服务门户网站,连接区内各高校、数字图书馆、科技数据库等公共科技信息资源,提高其社会化服务能力;(2)科研设备服务系统,在上述门户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服务网络,实行科技设备有偿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技术检测系统,经三地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在合作协调组织下设立技术检测机构和技术标准检测网络系统,为区内创新主体提供技术标准检测信息和服务;(4)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系统,依托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区域技术市场,整合有关资源,加强区域内部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服务;(5)科技咨询服务系统,成立专门机构在科技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人才咨询等领域进行管理,鼓励民间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建立具有相应资质的科技咨询机构;(6)科技风险投资服务系统,以资本为纽带,整合现有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吸纳民间投资,落实科技风险投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业,建立若干个在区内有重大影响的骨干风险投资机构。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闫凌州.政府主导的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3:25-27.

[2]王庆喜,庞海松.战略联盟管理初探[J].技术经济,2004,22(5):15-16.

[3]陈黎琴.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2,16(5):24-26.

[4]王亭亭,贺文.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构想[J].河北学刊,2002,22(3):72-75.

科技创新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均方差法;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443-04

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在农业区域内各科技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其强弱是衡量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1]。客观、科学地评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区域明确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目前已有一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王亚伟等[3]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张鑫等[4]采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广东、江苏等12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唐炎钊[5]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广东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杨艳萍[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李宗璋等[7]借助SPSS 10.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25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评价与分析。杨竹莘等[8]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还有部分学者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层次分析法等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9,10]。上述方法都需要行业专家对问题的各层权重进行赋值,因而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操作。因此,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该模型中的权重采用均方差分析法来确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重人为性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评判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0年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

1 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指对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过程中本身所蕴含的能量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工作和基本前提,也是做好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11]。在严格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并针对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特殊性,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结合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能力、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以及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4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以及它们的计算公式见表1。

2 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

灰色综合评价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作为指导,来比较各备选方案的优劣程度。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2]。

2.1 确定最优指标集V*

2.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3 确定评价矩阵R

2.4 确定指标的权重矩阵A

3 湖北省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3.1 实例分析

3.2 结果分析

根据关联度大小可知,湖北省2010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于其他年份。

本研究以关联度大小为参考,湖北省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投入能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2006-2010年湖北省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1)对构成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各要素而言,一方面,投入能力、发展能力和产出能力的关联度持续上升且相差不大,且在2006-2009年期间,这3个指标的关联度上升平缓,2009-2010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近年来,湖北省采取了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等措施,使其这5年来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发展能力和产出能力稳步上升。但是,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联度却有着一定的波动,2006-2007年变化不大, 2007-2008年有了大幅度上升,而 2008-2010年关联度急速下降,这与湖北省没有利用好可用且有限的资源息息相关。

2)从综合能力上看,2006-2010年的关联度上升比较平稳。综合能力是投入能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急剧下降,即使投入能力、发展能力和产出能力上升,综合能力也没有很大提升。所以,湖北省应该注重全面能力的提升,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本研究利用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和纵向比较法,选取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通过上述分析,农业区域科技创新应该是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现状,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发展而超前无限使用子孙的资源。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某一地区长远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为了力争能在全国农业科技甚至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湖北省应该给予可持续发展能力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不足的地方在于没有将湖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省市进行纵向比较,因而无法知道湖北省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大概处于什么水平,这也是下一步要加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方秀文.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01(5):25-30.

[2] 唐炎钊,方 旋,邹珊刚,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2):69-74.

[3] 王亚伟,韩 珂.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119-124.

[4] 张 鑫,陶化冶,隋金雪,等.基于可拓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42-45.

[5] 唐炎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200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37-43.

[6] 杨艳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中原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2007.26(6):15-19.

[7] 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20(5):8-11.

[8] 杨竹莘,张军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9):17-22.

[9] 冯岑明,方德英.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0):140-142.

[10] 郑雨苹,张良强,郑建锋,等.福建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评价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58-63.

[11] 张 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基于区域比较视角的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