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控制;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84—02

前言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某种需求[1],①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变化,审计从账项的查错纠弊逐渐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向发展,这种趋势的进一步演化发展推动了审计的“关口”前移。审计“关口前移”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为防范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实践,越来越多地被企业运用。

在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中,过去的审计方式通常是“事后审计”,这种方式显然无法应对许多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取证难度较大的事项,所以,将审计关口前移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这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在受托经济责任制度下,大型企业广泛进行管理授权,这种情形下,出资人或管理层对风险防范的需要更显迫切。

企业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并不完全是审计创新,更多地反映为内部控制创新。因为审计关口前移意味着在一项程序性任务中,将审计置于靠前的位置,如此,必然将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位置的靠前,未发生的事项增多,审计客体就变得不具体而且对象减少,审计对于特定事项的评价职能也就失去了基础,而监督职能凸显出来。所以,审计关口前移伴随着审计职能的转换,自然也就赋予内部审计一定的控制职能。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内涵

目前,对于审计关口前移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或者说在理论上并没有当成一个专门的概念,仅是作为一个习惯性说法而存在。或混同于事前审计,或混同于预防性审计,或者当成风险管理审计;不可否认,审计关口前移与上述专项审计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明显的;从审计发展的趋势看,有必要对审计关口前移给一个明确的界定。

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并不等同于事前审计,虽然它与事前审计有着许多共同点。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呼应,它强调的是审计切入的时间概念,审计关口前移并不限于在时间上的提前介入,而是着眼于如何构建一个风险防控体系,从这点上说,审计关口前移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化和延伸。

从形式上看,审计关口前移表现为一种监督职能;从内涵上看,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种创新;从目标上看,审计关口前移是防控风险,保障企业经营目标实现。

可以说,审计关口前移是由以围绕审计职能而形成的一套预防控制系统。它不单纯是将审计工作提前,而是围绕着审计提前介入而形成的内部控制体系。单纯的事前审计主要是从事项的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乃至程序性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而审计关口前移则要求审计客体与审计主体达成某种互动,如要求被审计单位就某个专门的事项进行例行申报[2]。

审计关口前移打破了审计的内在职能平衡,它使得内部审计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其重心由事后的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新的一个环节,而这个转变带来的是一个内部控制系统性调整。看不到这点,就有可能将审计关口前移简单地等同于事前审计,其结果是,由于“事前”之“事”多数未发生,内部审计所依赖的对象事实不足而导致事前审计流于形式。

二、审计关口前移的理论基础

尽管现行相关文献对于审计关口前移的分析基本上属于经验总结层面[3],但从中也不难发现其构建的理论基础。国内有学者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个维度分析审计关口前移这个命题[4]。基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一个系统是由各个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而形成整体,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一个动态的系统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有一个结构性关系,另一方面,从系统论整体性出发,关口前移必须是对内部审计各个侧面、各个环节的“前移”,包括审计战略目标、审计环境、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结果等等。

从控制论的角度,认为在管理的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不断交互作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控制过程,一个完整的控制需要包含三个要素:导向、检测和矫正。审计关口前移相当于导向和检测,强调事前和事中控制。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和揭示功能。当审计信息传达到被审计对象时,其实起到一个行为修正作用,相当于矫正功能的实现。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关口前移奠定了信息通畅的技术基础。

无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否已经奠定了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的理论基础,具体到审计关口前移操作,都需要引入“先验”的观点。这里,“先验”与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假设[5] ①并不在同一层次。“先验”观点是基于“关口前移”所导致的审计客体不明而提出的,如可以先验地认为内部控制是不严密的,需要审计提前介入;或认为某个事项或环节是重要的,需要设置审计“关口”。必须提出,审计关口前移所做出的“先验”观点,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过去经验而提出来的,所以,这些“先验”的观点是审计推理的依据而不是推理的过程。

“先验”观点看法是与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评估相联系的,风险评估其实也是某种形式的“先验”,不同的是,风险评估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审计关口前移所形成的“先验”观点并不需要事先走完某个程序。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理论

控制论、系统论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内部会计控制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内部会计控制必须要首先研究控制论、系统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它们共同构成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通过分析、研究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研究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和各环节如何发挥管理功能,以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共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基础,离开了内部会计控制,其他业务控制是不可想象的。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看,采购、生产、制造、质量、销售、资金、利润等环节都离不开内部会计控制。从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看,尽管内部控制的目标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但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资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仍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从企业实践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紧紧围绕内部会计控制这一核心工作来抓的。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控制目标不恰当

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这些企业或者没有内部会计控制,或者制定实施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措施而对其控制目标不甚了解。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人员资金少,外部会计信息需求少,如果仅将控制目标停留在会计监管、舞弊防范上很有可能使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得不偿失。会计控制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将会计人员不能完成的目标或难以控制的内容强加于内部会计控制,其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仍将是一句空话,一个不能完成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

(二)控制体系不完整

《规范》中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没有明确说明,尤其没有提及内部会计控制环境这一基础要素,或多或少影响了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时全面、系统的考虑。首先,中小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时注重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忽略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得不到保障。其次,中小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时,对风险评估考虑不足,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

(三)控制方法不到位

《规范》中列示了八项内部会计的控制方法。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全控制是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但就是这些控制方法,也存在着设计混乱、执行不力、监督缺位等一系列问题。而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等方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就更少。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我认为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构筑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应按不相容职务分离及授权批准的要求加以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合理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均衡机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机构和岗位的监控机制。要形成一种既能相互协调合作又能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从而使内部会计控制得以强化。明确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完善单位内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并定期对单位内部财务审核清理。

(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能否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否流于形式的关键。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明确股东管理者各方的责、权、利。一套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四者之间产生了一整套有关权力、责任、义务、利益的各种安排,从而形成了相互均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居于核心地位,对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使企业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三)加强内外监督,保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全面贯彻落实

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内部审计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每项工作都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内部监督的办法。

2.拓宽稽核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的业务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与审计。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把好内部审计关,抓落实,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日常监督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

4.使内部审计外部化。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与专业的会计事务所或其他机构签约,由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提高人员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是内控的有效措施,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人员素质。同时,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内部人员控制行为的积极方面;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减少或消除内部人员控制行为的消极和“越轨”方面。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新理论和新课题将不断出现,对其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和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保林.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31-32.

[2]王鹃.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02):142.

[3]应韵.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J].知识经济,2007(12):110-112.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五粮液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2011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了对五粮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标志着2009年五粮液“调查门”案件调查、审理的终结。五粮液存在一些影响重大的违法事项,但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一直以来都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不仅给注册会计师敲起了警钟,同时也间接的表明注册会计师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五粮液案例,总结注册会计师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此降低风险,减少并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简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流程分析―经营业绩评价―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注册会计师只注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形式上的程序,却忽视了实质性程序对审计的重大影响,最后导致了五粮液重大信息披露不实和遗漏、录入信息不及时、董事会被司法羁押未及时披露等违法事项。

(二)公司治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关注力度不够

通过查询资料发现,五粮液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管理层都是由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又兼任公司的董事,多年以来董事会均为从外界公开招聘高级经理,都是从五粮液内部提拔任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五粮液时,没有发现并及时披露上述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说明注册会计师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

(三)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协调沟通不足

五粮液“调查门”的出现,间接暴露出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缺失,内部审计在五粮液内部未能及时的将已经存在的危害阻隔在外,并将信息传达给相关负责人,内部审计增值的目的未能很好的达到。同时,在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时,两者没有有效地沟通,审计资源整合不足,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粮液事件中会计师事务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在证监会的处罚中都有记录,但他们仍然为五粮液公司进行审计,且连续三年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五粮液公司本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从实质上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不难发现的,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没有发现,这说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缺少应有的职业关注,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还不成熟,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缺陷。

四、促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实践的对策

(一)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

作为五粮液的注册会计师,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指引下,首先应该明确目标,建立被审计对象的信息数据库,并对其经营风险进行界定,了解五粮液的基本情况,进而根据公司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识别方法,例如蒙特卡罗法、流程图分析法、SWOT分析法、决策树法等等。同时,明确重大错报风险的构成要素,为制定实现审计目标的计划打下基础。

(二)强调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在审计中的重要性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进步之一就是不仅仅局限于内部控制的测试,它更多的以系统观、战略观、绩效观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宏观思想和微观思想的统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注重把握这种理念的转变,注重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审计。

(三)重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有效沟通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互协调共同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增加公司的价值,有利于审计资源的整合,维护所有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外部审计需要借助于内部审计确保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摩擦,减少重复审计,降低审计成本,改进审计工作。同时,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案的出台也要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进行协调。

(四)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

为了适应新环境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需求,注册会计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理论知识框架和综合素质,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关注,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审计软件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五粮液”这一审计案例的背后,暗示着注册会计师在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不成熟。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模式,在审计界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是审计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随着这方面经验的积累、问题的解决,现代风险导向这一审计模式必然会不断完善,成为未来我国主流的审计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顺利发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武云.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一些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务与会计,2010(12):62-63.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审计学;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校审计学教学中存在不足

当前高校审计学教学仍是以讲授为主要方式,在内容上局限于财务审计范畴,未能与相关行业知识相结合,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审计职业发展的需要。虽然很多高校对审计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效改革,但始终未能完全脱离原有审计学教学模式,与审计实务联系不紧密。

(一)教学内容单一。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受托有偿进行的审计活动,也称为民间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本单位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的独立审查和评价,审计结果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由于审计功能不同,三种审计类型的技术方法与报告内容也有明显区别。然而,当前高校审计学教材,在内容上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在教材中均为辅助章节,比重较小,这与当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蓬勃发展之势不符。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内容如:审计方法、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审计内容,多数都是从国外教材上翻译过来的,对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而言通用性差。

(二)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学习审计理论与方法,还应学习相关的审计实务操作流程与技能,以适应审计职业的需要。然而,当前高校审计学教材内容仍以审计学理论知识体系为主,审计实务知识比重较小,使得学生重理论,轻实践。

(三)教学方法“满堂灌”。审计人员在从事具体审计工作时,从获取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得到审计结论、到最终发表审计意见都需充分展开职业判断,而职业判断来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基本限于讲授。由于缺少丰富的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情境训练,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灌输”,对审计实务缺乏感性认识,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难以达到积累职业经验的目的。

二、具体建议

(一)充实审计教学内容。审计学教材应改变社会审计内容独大的现象,将教学内容在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进行均分,分章节详细介绍政府审计中的财政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审计中的管理审计等内容。尤其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政府审计理论体系,讲述政府审计的本质、职能、特征,以及完整的政府审计方法。

(二)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审计教学模式应由审计理

论、审计实务指南、审计案例三个层次组成。审计理论主要讲解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学生通晓审计概念方法体系,夯实审计理论基础。审计实务指南由审计组织编制的行业审计实务指南组成,将行业知识与审计技能相结合,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指南》、《企业审计指南》、《投资项目审计指南》、《商业银行审计指南》、《人身保险公司审计指南》、《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审计指南》、《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指南》等。审计实务指南主要讲解各行业的审计程序、方法和依据的法规,使学生达到熟悉各行业审计实务操作的目的。审计案例部分由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案例解析组成,使学生通过案例解析,进入具体的审计案例场景中去思考、分析,掌握审计技巧,触类旁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涵盖了审计理论方法、实务操作、具体案例,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与审计专业技能。

(三)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探索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实验法、问题教学法等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由教师精选真实的审计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设计和拓宽,设计角色与审计难点,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模仿案例进行探索并取得成果,自行对案例进行理解、分析和处理,最后进行总结与评价。教师作为角色扮演设计者与引导者,不预设标准答案,层层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与技巧来处理问题。情境模拟实验法是教师设计审计现场,让学生组成一个审计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审计小组组长、主审、成员,自行进行任务分工,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资料与场景,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内外环境到风险识别,从制订审计计划到进行审计取证,从实施控制测试到实施实质性测试,从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到出具审计报告,直至审计工作底稿归档成审计档案。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方法;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6.003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60-02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审计方法可以分为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导向审计。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将审计的重点放在了凭证以及账目的记录上,重点关注数据的可靠性。制度基础审计的重点则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通过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查的结果,进一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审查范围、审查数量及审点,从而形成最终的审计结论。

审计方法的变化与审计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风险的研究日益深入,同时也对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也从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为风险导向审计。

系统理论、重要性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将审计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方法融入到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并对各种风险因素综合考虑之后,再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实质性测试的一种审计方法。一般认为,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分为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以及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两者在性质上、对风险的认识上以及技术方法的选取上均有所不同,本文中涉及的风险导向审计,指的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研究的技术方法。

二、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也相对完善,切实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审计的质量,有助于审计目标的顺利完成。

风险导向审计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一)对风险的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法就是风险评估,同时,风险评估也是风险导向审计区分于其他审计方法的最主要的标志。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加以评估。审计模型中通常涉及到多种审计风险及其对应关系,可以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其次,可以采用风险因素分析法,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对风险源进行调查――研究风险转化的条件――评估风险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综合评价风险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分析。再次,还可以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于风险进行评估。

在对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评估。审计人员应把经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实质。

(二)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也是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分析性复核的核心是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对财务信息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分析性复核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工具。财务分析、绩效分析以及经营策略分析都已经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分析工具。以财务分析为例,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等。分析性复核可应用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过程中,有助于审计人员迅速准确地评价审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在分析性复核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首先,对于分析性复核的结果要客观的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往往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类风险有关。其次,分析性复核应与其他实质性测试程序结合起来使用,如果能够相互印证,得到的结果就更有说服力。第三,分析性复核最好不要单一地采用某一种分析工具,最好能将多种分析工具结合起来使用,同时应注意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三)实质性测试

风险导向审计重视风险评估,强调分析性复核的应用,但不意味着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进行实质性测试。风险导向审计仍然把实质性测试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实质性测试需要正确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并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三、积极创造条件,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

现阶段,风险导向审计及其主要的技术方法在我国内部审计中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有所欠缺,特别是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对具体的实践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本身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很成熟,绝大部分单位在内部审计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并未被广泛采用。从内部审计自身而言,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有限,难以熟练应用各种技术方法,即使将这些技术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中,效果也大打折扣;从外部环境而言,对于“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这一问题,我国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此加以规范和明确,在某种程度上使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无所适从。

1.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该首先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根本特征,也是审计得以存在的基础。内部审计存在于各个单位内部,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联系相对紧密,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内部审计,将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的一个先决条件。

2.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该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这里谈到的胜任能力,不仅仅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还包括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掌握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熟练应用。此外,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对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并在交叉学科以及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必要时,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将风险导向审计的各类技术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去。

3. 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起到应有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本单位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作为单位自身,从领导层到各业务部门都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能够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