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 心理学 教育教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具有自控性特征。绝大多数个体,其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够不断完善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在于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教师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联接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斯德蒙•莫里斯在1977年《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非言语活动是先天的,许多信息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获悉。作为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暗示是孩子们重要的思维来源。”此处的非言语暗示,就是在对学生心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矛盾,而是相铺相成的。教师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学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良好的沟通又是学生准确揣度教师心理的一个前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处于充满复杂矛盾的人生过渡期,自信心增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显现,外界对其的良性作用无疑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经常的接触者和导师,他们往往更充分地把握学生心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息息相通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趋近于一致,不致出现南辕北辙的对抗状态。据此可以发掘学生创新学习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学生在心里对某事物的认同,比数别人十遍单调的说教还有效,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效度和教育的力度。

2.学习心理学,能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不同的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大的差异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驾驭和控制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而且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心理的兼容功能,强化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凸显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指出:当低级的需要因有报偿而得到满足时,新颖的高级需要就有涌现的趋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学会合理确定自己的行为预期,同时不断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教育实施――反馈过程,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回应信息,组建心理自励机制。这样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创造出有序的后续行为,教师心理的偏差或失衡也能得到缓解和矫治。师生之间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教育体系将会呈现出良性运转的态势。

因此,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并且教师之间及其与领导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关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教师在这种不断完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并且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相应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调适群体心态,辨证对待社会的多极影响。

教师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群体心态趋同的现象不可避免,社会的多极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其特定的职业特点,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积极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采取更个性化的柔性手段应对,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现状,加强心理诊断,让他们掌握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和技巧,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某些方法,如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方式来调适个体心态,能使教师对当下的生存现状持一种宽容和期待的心理,并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来优化教育行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实现教育的价值。这种前瞻性的行为,必然带来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这样做不但可以让高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而且还可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克服能力得以提高,还能够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团结协作,不断丰富教育经验,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在高校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当下高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融入到学科教育中,探究教育规律,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经验。

2.有助于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工作。不少高校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学会适时调整心态,与人和谐相处、健康发展。过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是以诊治为主。而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侧重于教育发展性,以全部大学生为对象,给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心理问题,是以防治结合为主。纵观当前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治结合为主的教育形式更加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困难承受能力得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当前,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实际上,现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三种。第一,医学理念。医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心理疾病特点为主,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他们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二,教育理念。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的焦虑表现,使之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第三,教育综合理念。该理念将社会、教育和医学有机统一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多样化选择,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提供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性。因而高校要认真研究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1.科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严重心理疾病,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解决他们的人生困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意识和心理上双管齐下,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所以,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够纠正高校过去那种枯燥说教的心理教育方式,让高校能够通过更加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来解决当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学会保持健康心理。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充裕的课程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软硬件设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以信息化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咨询服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既要打造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氛围中,师生共同探寻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高校在考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况时,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收获、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高校还应该以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譬如做义工、进福利院、做宣传等等。

3.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实施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趋势。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较多,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样,因而单调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效果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孤立进行,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家庭、社会等等)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和大学生打成一片,用交流、咨询等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问题,教会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高校要改变以往那种等大学生上门咨询心理问题的陈旧观念,积极主动利用校园网、公开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电影赏析;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意义

大学生,曾被誉为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他们在家庭和社会里享受着优越的待遇。但是就业压力、情感变故、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使大学生脆弱的心灵承受不起生命之重。近年来,大学校园重大心理事件的频频曝光,大学生以非自然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社会各方各界都竭尽全力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爱。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正随着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已成为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各种心理电影影视艺术因其所特有的美学内涵和表现方式,成为了文化艺术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当一部分影片,都有着大量的展现心理活动的场景和情节,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项可以有机利用的重要资源。一项以10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得出结论,有85%是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原因选修《心理电影赏析课程》,52%的学生认为心理电影赏析课程的教育意义大于娱乐意义,8.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自身成长相关性不大且不感兴趣。

心理电影借助电影这一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心理学影片赏析是对心理学电影在专业维度上的心理学探讨,不仅能展现心理学的奇特魅力,探寻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更能让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思索自身的同时,满足视觉享受,放松心灵。心理影片赏析是一种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轻松快车道,对于积极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通过影片赏析、体验和互动分享来实现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更是合适不过。心理影片赏析已经成为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有效方式。

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 ,要本着以学生为本 ,探讨一种适宜医学类大学生学习的模式。医学院校在校天学生年龄都在十八、九到二十三、四之间,正处在两带期,即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儿童、少年的心理模式被打破,而成人的心理模式愈未建立起来,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和不稳定,这种不平衡和不稳定状态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孤独感与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以及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之间关系的矛盾等,并提出了教育对策,以帮助青年工作者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开设《心理电影赏析》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运用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1、让学生在光影世界的心灵分享中,休整略感疲惫抑或麻木的灵魂;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整理自己淤积的情绪;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接纳自我,带着一份如阳光般温暖的好心情,投入到新一季的生活和工作中去。2、达到智育、美育、德育的功能,着眼于提高大学生智育、美育、德育方面的基本素质,而不是专注于某领域的专门知识。以电影为载体,向学生传送美的理念,开启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认识与规划人生;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学生对人性美和人物心理的解读。3、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大学生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心理电影赏析课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从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操。

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心理电影的选择尤其重要。例如在心理治疗中需要用到的影像资料,可以是整部电影,也可以是电影片段,通过对其一定的解说,使观看的患者在影像、音乐、对话等全方位的冲击下对自己的人生态度产生思考,获得某种领悟,以此起到治疗的作用。达到这种效果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使人产生强烈共鸣的影片。因此,必须从不同角度结合大学生特征选取心理电影赏析课的影片。

《心理电影赏析》对医学类学生生命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借助电影这一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学专业知识,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一方面,通过观者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人类对自身的再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医生、咨询师、辅导老师等对心理影片进行解析。他们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心理学专业知识还原到剧情中,深刻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进行深度探讨,并利用剧情来进行心理治疗、咨询、教育。

参考文献:

[1]涂翠平.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G]《校园心理》 2012年04期 .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引 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导致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以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受重视再到加强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但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道家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其中的积极因素经过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和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方面,造就出了特有品格和精神。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强不息,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运行,是刚劲强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品质,无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注重“中庸”,维护心理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不倚,折衷平常,中和适度,不主张“过犹不及”。此外,《论语》中还描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的平衡。

从心理健康的状态来看,处于中庸状态的个体比处于两个极端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中庸作为心理健康标准,表现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和适度的原则,即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适中平衡。这种防止偏倚、适度中庸、保持心理平衡的原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借鉴价值。适度的自信,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面对挫折,过于悲观沮丧会丧失意志,而毫无所谓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为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强调“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心”。所谓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实践仁、义、礼、智,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礼义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强调“君子不器”。孔子十分钦佩颜回,曾说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如此,儒家还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 《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强调面对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怀。《孟子》中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穷则独普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②,反映的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表达了得志则造福于黎民苍生,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积极豁达的态度。不仅如此,还要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同时,儒家思想还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④,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态,提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等人格品质。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失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儒家思想强调的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对促进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乐观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生不要刻意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求,而要重视心理的满足。在获得这种心理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常乐”,由此可以看到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多么辛劳,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乐乃至以苦为乐。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出人类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做人的德行要重视“自然之德”。老子强调“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倡导人不要勉强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旷达,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杀事物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庄子主张不刻意追求个人生活中现实的东西,而应顺其自然,强调“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禄,做到“无功”;忘记一切荣辱毁誉等虚名,做到“无名”。“无为”而最终“无不为”,从而实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

尽管乐观知足的心态可能会影响人的上进与追求;但从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乐”与“顺其自然”却是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反映。

修身养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儒家学说中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孔子积极主张修身养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进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⑦。就是说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

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修身养性,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⑧张仲景提出了“人体平衡,惟须好将养……”“悦爽志,以资血气”,⑨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无,颐养精神,即精神上的乐观,生活上的知足,而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

可见,倡导修身养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结 论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容易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被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下》

④《论语・卫灵公》

⑤《老子・二十五章》

⑥《老子・二章》

⑦《大学》

心理学对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Abstract: Connectionism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a subject of study on simulation of neurons in the brain and its connection intensity unit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to explain human cognitive ability. The connectionism theory has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universit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his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connectionist theory and main feature, an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of this theory,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connectionism on universit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键词: 认知;联结;词汇教学

Key words: cognitive;connection;vocabula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83-02

0 引言

20世纪中期,认知心理学在西方流传起来,认知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揭示人的认知过程的本质。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国内有些学者称之为连通主义,连接主义,联接主义,但笔者认为“联结主义”能更好地反映这一理论的特征。联结主义理论在其发展初期曾经陷入过低谷。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理论得以复兴并迅速发展。从此联结主义模式开始在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广泛应用。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能够极大地推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1 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涵义与主要特征

联结主义是研究建立在模拟大脑神经元单位及其连接力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基础之上来解释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门学科。联结主义理论 “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作为其隐喻基础,把认知过程类比为神经网络的整体活动。

在联结主义看来,认知其实就是由相互联系的具有活性值的神经单元构成的网络的动态整体活动。运用这种网络时,大多是选择一些单元作为输入单元,这些单元都具有由环境赋予的活性值,其他一些单元则被选作输出单元,网络的任务就是计算与每一输入单元对应的输出单元数值,这些数值通过联结在单元之间传递。在联结主义模型里,单元里不包含任何信息,信息贮存在加工单元的联结或权重里,通过调整权重就可以改变网络的联结关系并进而改变网络的功能,这就是联结主义的基本内涵。联结主义理论被称为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1 平行结构和平行处理机制

联结主义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加工单元相互联结构成的高度平行的非线性网络,网络的所有运算在同一层次内的所有加工单元都是同时进行操作的。网络采用的是平行分布的信息加工模式,信息或知识分布储存在各个神经单元之间的联结权重中。无论是单个神经单元还是整个网络,都同时具有信息储存和信息处理的双重功能。

1.2 分布式表征

在联结主义网络模型中呈现的是高度分布及维度——转换表征特征,这意味着信息的很多项目是存储在特意安排的联结权重集之中。因此网络可以在输入信息的激励下采用“联想”的方法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同时,采用分布式表征的方式来加工知识信息。

1.3 浮现特征

联结主义模型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语言学规则具有浮现特征,而浮现特征强调的是特征的获得是通过一定的输入浮现出来的。浮现特征代表了人类获取知识并进行分类储存的认知能力。

1.4 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

联结主义理论认为当神经网络面对一个全新的输入模式时,可以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而训练是网络学习的重要途径,神经系统能在外部刺激下按一定规则调整神经单元之间的突触联结,逐渐构建起神经网络,这一构建过程就是网络的自组织过程。

2 联结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记忆观

联结主义理论区别于传统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独特的学习与记忆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分布储存在联结权重变化上,这种分布式储存使网络能够储存较多的复杂模式和恢复所记忆的信息。因此,网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储存记忆的过程。

3 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词汇教学过于注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但拥有大的词汇量并不等于具有较强的词汇能力。只有当学生对词的形式、意义、搭配、语法、语用、社会文化内涵等都有所了解后才称得上真正掌握了这个词。笔者认为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的启示意义。

3.1 加强词汇输入

联结主义理论的浮现特征所强调的是特征的获得是通过一定的输入浮现出来的。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忽视了听力技能。

笔者认为,听是一种比读更为有效的词汇输入手段。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已学单词的理解,还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新词汇,并能够增加语感,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原版的听力资源,比如BBC,VOA等。

3.2 加强词汇搭配和词块教学

语言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习惯地一起连用或共现的现象叫做搭配。英语词汇搭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性或常规性的词语运用方式。所谓词块就是词与词的组合,是一个多词单位。长久以来,无论学习者学习词汇,还是教师讲解词汇,多数情况下学习者能了解和为他们提供的都是孤立的某个词汇的知识,词汇搭配知识非常有限。而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我们了解英语词汇搭配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实际上,英语词汇搭配的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新输入的词汇知识和已掌握的词汇知识之间的固定或半固定的关系并建立适当权重的联结,然后在构建或调整新的联结关系的过程中,使正确的词汇搭配得以输出,以此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3.3 构建语义网络

联结主义理论指出新的信息与我们脑中已存在的信息有一定的联系。有生词出现时,相关的己知信息将会在分析与记忆处理中被激活。一般来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所学单词可以激活的节点就会相应增多,它自然就会嵌入到节点组成的网络之中,从而形成了知识加工所需要的最佳神经网络。

通过一词多义、上下义、同义、反义等这样的语义关系很容易就可以把孤立的词联结在一起,建立词汇语义网络,这使得单词与单词之间的权值加大,联结更加密切。以多义词教学为例,具体来说,我们在所有相关的词义中总会找到一个最核心或最中心的意义,即所谓的“原型”,其他词义则在这样中心词义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从而构成词义的辐射范畴。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多义词词义的深层关系,那些过去看似互不关联的词义其实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彼此连接的,且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系统性。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切可能创建新学单词和已学单词之间的语义网络,设计能够加深学生新旧知识联结的练习。通过给出一个词的派生词、词性变化、同义词和反义词、通过词根词缀联想等方式来扩展学生的词汇知识,或利用树形图表明词义的上下关系和并列关系等方法构建语义网络。联结主义理论使得词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而且有效。

3.4 创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

联结主义模型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的特点,因此,构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依据网络的资源进行交互学习、超文本链接等特征,能够自主性、探索性以及有主见的学习。因此,如果教师为了影响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就需要在课堂上尽心设计词汇网络课件,根据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来激发、维持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习者能够真正获取自身所需的词汇知识。

3.5 加强历史文化知识教学

联结主义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类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生如何运用先前掌握文化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词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运用这些所学的新知识来对新词汇进行掌握。因此,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课中导入历史文化内容,训练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因素的兴趣和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文化素养。

4 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与发展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能力。本文仅仅初步探讨了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笔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工作的思考,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变得更加合理、高效!

参考文献:

[1]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贾林祥.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葛鲁嘉.联结主义:认知过程的新解释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J].心理科学,1994(4):237-241.

[4]李平.语言习得的联结主义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2(3):164-175.

[5]邢红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66-73.

[6]曾凯.联结主义理论对学习英语词汇搭配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