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1篇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是历史性普遍存在的,古代时儒家孔子就宣扬家、族、国的价值取向,直到现在对我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学者分析“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历史影响、各个民族之间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对民族和国家的态度有多层次的认识,都区别于西方国家对文化认同的单一理解。一个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团结一心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其民族文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都是中国人!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荣誉使我们一起缅怀过去、憧憬未来,使我们更加团结一心地为祖国建设现代化事业,随着国家富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是这种民族自豪感在鼓舞着每个社会成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而拼搏奋斗。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每个民族内部成员均能感受到这种精神,我们都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各民族之间共同参与维护国家秩序,人人都有群体参与感,对集体、对国家忠诚,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统一。在这种文化认同所带领的精神图腾下各民族间、民族内部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和谐,更加有凝聚力,对于民族文化的低层次认同所受到民族内因和社会外因两方面影响都能做到很好的调节。在社会模式不断变迁的现在,在农业转向工业、乡村转向城镇、封闭转向开放的现代化变化中,这种文化认同受到了一系列挑战。文化浪潮即将席卷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这给各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使各民族文化兼容性增加,有更多机会与其他民族优良文化进行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使得各民族文化受到发扬,更受到冲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全过程之中,在各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的民族精神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强大,一直处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高层次的民族文化影响社会的主导地位,但是也受低层次的民族文化制约,不管文化层次高低,每个个体都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认同,才有去拥护整体文化的可能。当每个人都以———我是中国人为骄傲时,自然就会把国家优秀的文化传承,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教育价值观的变迁

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大规模地流向城市后,“离农”一度成为农村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而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以来,为弥补农村人力资源的空洞,培养为农村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农村教育的首要任务。“为农”成为新一代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权衡“工具论”与“实用论”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农村教育价值观改革回归于“教育本体论”。农村教育价值有一定的封闭性,以前一直以经济、政治为价值实现焦点,纵观当下局势,为了更利于城乡发展,应尽快打破之前的封闭格局,建立有利于教育、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将焦点转向个体的发展。彻底落实“教育本体论”,用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所需人才,使农民文化程度、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文化与人互动的农业文明新农村下获得相应的地位。素质教育是农村教育的关键,“教育本体论”中教育本体是“育人”,良好的素质教育可以推动城乡文化和经济的对等交流。素质教育的实施还可以改变农村教育的教育气氛。现阶段,农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因为一些阻碍进行比较缓慢,有些实际问题还有待解决,致使这次农村教育价值观变革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次深层次的农村教育价值观变革,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大环境中,给处在劣势的农村教育创造了更有利发展的空间。

三、二者之间的体系构建

1.文化融合,多元发展

民族文化认同存在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这两种层次的认同均会对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其一,个人层面民族文化认同将个人对民族的忠诚和敬仰放大化,个人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从而愿意为民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光大民族文化,从而引导教育理念纳入,影响的是个人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在时代变迁迅速的过程中,社会随着利益与价值的分化而产生各种冲突、失范的问题,为了解决不断加深的社会矛盾,发展多元文化已成为共识。在我国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相碰撞、交流过程中,把握好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各民族文化的兼容性特质,在对待“他文化”上才能有更理智、更正确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处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与合作关系。关于边疆地区各民族农村教育的开展更得注意这些问题,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相互磨合。我们要保持对各个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的态度,改变传统的只注意经济发展的片面观点,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良好的文化结构,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形成,打破传统唯经济论的观念,坚持发展多元化文化的科学发展观是目前的新目标。

2.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

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农业文明孕育着农村传统教育,以乡土文化影响着农村儿童,以自然来授课是最初的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在原始本能的求知动力下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的。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教育有利于农村教学效果的提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一体化,进行选择性教学主要以教学效率为目标,发掘文化规律,逐步结合两种教育形式。引导农村儿童以理性正确的视野看待农村教育现状与城市教育的差异,使农村儿童在对农村现状自我欣赏的同时,认同农村教育改革带来的外来文化,实现农村文化复兴,使广大农民重视儿童教育、明白知识的社会价值。关于农村教育改革,在早期乡村教育运动中就引进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模式,但理念上还是坚持了与新式教育一致的“现代化”,这种理念没有考虑到农村教育自身的特殊性,没有使农村教育走出被批判的现实。现在以文化认同的理论来思考农村教育的改革,使“现代化”教学与“原生态”教学二者结合,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体现交流文化的价值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2篇

一、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

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构建可为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由于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期间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民族问题,所以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维系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从文化角度而言,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组成部分,在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本民族的身份认同或精神品格,从而有力地促进先进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其次,有利于形成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打造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有效地激发经济活力,拓展区域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最后,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价值认同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构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助于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作用的发挥。

二、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缺失的表现

由于市场经济导致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疏离。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缺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民族个性。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疏离。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团结。民族凝聚力则来自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信仰。民族传统文化信仰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数千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凝聚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而当代青少年学生确实存在但又不易觉察甚至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信仰的失落或疏离。对于“看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世人追求利益而丧失,你有什么看法”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没感觉”的有23人,竟占了7.8%;认为“无意见”的也有17人,占5.8%。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素质培养可有可无”的占了近5%,认为“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竟然占2.8%。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信仰的疏离,意味着社会稳固的道德基础的破坏。而民族文化信仰危机一旦与社会经济问题交织,由此导致的必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危机。

其二,对传统民俗文化认同的淡化。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现在,大部分青少年学生淡化了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他们会精心地装点圣诞树,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西方的话题,一味地追求西方节日的“前卫”。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对于“您的家庭还会参加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吗”,选择“会”的仅占22.7%,“偶尔会”的占47.4%,“不会”的占29.9%。对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对于您来说的意义”中,认为“传统节日意义重大”的占32%,“单纯的假期,与其他假期没有什么区别”的占21%,“没有节日气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占44%,“一种形式,忙于应酬,又累又烦”的占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也就很淡,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如何弘扬和传承下去呢?

其三,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肯定。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内涵和个人修养。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在多元文化构成世界新格局的今天,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充斥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而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对于“你觉得本民族的服装、文学、艺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你会积极地去学习吗”的调查中,选择“会”的占37.5%,选择“偶尔会”的占50.2%,选择“不会”的占9.6%,选择“没意思”的占2%。民族文学、民族服装、民族艺术逐渐被遗忘或边缘化,以致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被埋没,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民族文化在边缘化中消失。

三、构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途径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植根于各民族深厚的土壤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多元,是指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所谓一体,是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各民族文化有机的统一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加快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民族文化价值认同。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看作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对全国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掌握情况后分类进行保护。再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做法和体制机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环境对民族文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对人们的文化生活起着微妙的作用”,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一定的生存环境。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必须恢复或保护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才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淡化和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原因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目前一些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培训,形成一支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第三,增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渠道。学校应增设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拓宽青少年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渠道。既然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增强其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不应该以考核的形式来审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挫伤学生选课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丰富,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广泛,可以涵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乐器、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学校应该努力做到使选修课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第四,举办讲座与文化节等活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氛围。邀请一些资深的民族文化教育学者,定时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讲座。通过此举,让青少年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感知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进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每逢传统文化节日,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利用这个机会,在传统节日组织相应的文化节活动,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由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节日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给予他们精神上的熏陶,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第五,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学校应该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园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大力加强民族观、宗教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民族文化宣传。“要让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已逐渐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渠道,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心理品质发展以及人格的形成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来传播民族文化。网站定位于民族文化传播的公益性网站,以传播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传递民族信息为宗旨,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民间手工艺品、饮食文化、服装、艺术等,有效增强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不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引发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理解。

第六,组织社会实践,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人口存在,所以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营造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氛围,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通过社会实践,目的是让青少年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社会实践除了能够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能唤起大家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意识,吸收更多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家乡的人们传递更多的信息。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是每个青少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只要大家都能切实行动起来,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定能绽放出其独特而熠熠夺目的光彩!

总之,构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心理学;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作者] 查明华,文山学院科技处教授,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 C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Also o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Psychology

ZHA Ming-hua

Abstract: As a branch of psychology, ethnic psychology’s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embody in serving nation's development and common life.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definition, it means the reaction trend and way of mental behavior to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relations such as people, things, objects etc, that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ulture accumulated from national history. The concept extension includes values, attitude characteristics, volitional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 of thinking. Accordingly, it is necessary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mainstream research paradigm of psychology for research methods; absorb experience from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Key words: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ethnic psychology;common psychological make-up of nationality

我国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为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从研究规模和社会影响看,民族学界的相关研究更受瞩目。最为突出的是受斯大林民族理论影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研究一直牵引着民族学界,但因学科及研究方法制约,该问题的证伪仍未取得突破。心理学界在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时,受西方主流心理学研究影响,侧重微观领域的民族心理的研究,内容分散,难以对民族心理进行整体把握。于是,有学者提出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1]

无论如何交流与合作,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归属毕竟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从学科内在发展需要看,应明确它为什么而存在?为实现目的需要研究什么?如何显现其学科特性?

一、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谈起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拥有了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实验手段和客观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冯特认为“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是不能够全面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的”。[2]他强调心理学有两个基本领域:即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要全面解释人的整个精神现象,除了在实验室研究个体心理外,还需走出实验室研究群体心理,研究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各民族的心理。他用了20年时间,写下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在其民族心理学中,他将研究对象看成“作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的基础的心理过程,以及人类精神集体活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产物――语言和艺术、神话与宗教、风俗、文化--的发生”,[3]以语言、艺术、神话、道德、法律、社会风俗习惯作为实例,藉此概括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人类心理发展史。其民族心理学研究直接服务于普通心理学,从心理产生的原始文化背景中寻找其发生规律,追求结果的普适性、客观性。但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却不能清晰辨别其研究对象。

民族心理学从研究目的看:一是理论上发展心理学,研究和揭示民族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全面掌握人类心理活动规律,丰富心理学知识体系。任一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这方面的目的或客观作用。二是实践上应用心理学,通过民族心理学研究,深入认识各民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各民族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依据。冯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前者,其研究对象也未区分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所以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征不明显。由于他进入了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研究人类心理,将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物分类比较,积累了丰富的相关资料,仍被公认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就第二方面目的看,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涉及各民族心理,研究范围是民族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时间上既追溯渊源,又重视现状和面向未来,研究结果服务民族的发展与共同生活,从而显示它作为心理学分支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性。

自冯特之后,西方涉及民族心理研究的有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民族的成员的个体心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心理行为的差异来检验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从而找出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目的是为了建立普遍适用的心理学或人类的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虽对民族心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但仍与第一个目的相联系。心理人类学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类型”,其研究结果对民族心理学的第二个目的有支持作用,但在学科属性上它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研究受到重视。心理学界和民族学界都重视民族心理研究的社会意义。不论从民族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性质的显现还是其应用功能的发挥,第二方面的目的都显得很重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什么能使人们认识各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民族?

二、民族文化心理:反映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

什么能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在哪些方面反映?

从学科逻辑看,民族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心理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涉及民族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民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再考虑社会成员和其心理相互作用而研究群体的民族心理。按此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内部学科关系进行的民族心理研究多处于微观层次,得到的更多是个体信息,是民族的个别成员或某些成员的样本研究结果,如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知觉偏好等等。这些结果对认识民族心理面貌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体现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但研究分散,难以形成有机联系而对民族的心理面貌进行整体把握。

因此,需要从心理学概念体系中衍生出能集中、概括、鲜明地反映民族的整体心理面貌的概念。这样的概念:首先,它反映的心理是社会性的。民族心理虽有其遗传基础,但主要由其社会历史文化所决定,特别是作为整体的民族心理更是如此。其次,它反映的是共同的、稳定的心理。即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活动和内外交往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同时,它在民族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对民族成员之间有影响或示范作用。

为此,用民族文化心理来标示这一概念,并区分其狭义与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内涵及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界定为:受民族历史地积淀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人、对事、对物等客观存在和关系的心理行为反应倾向和方式。这一内涵的关键词在于“反应倾向和方式”。其外延包括: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可概括一个民族追求什么?看重什么?对人、对事、对己怎么样?生活与劳动或工作的意志怎样?情绪乐观或外显、自控与否?看问题全面、灵活或保守、固执与否?抓住这些方面也就把握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或精神面貌,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与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共同之处。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共同心理素质尽管比较抽象,但决不是不可捉摸。一个民族,通过它的语言、文学艺术(包括它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与手工艺等)、社会风尚、生活习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方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审美观和民族意识与自豪感,这就构成该民族在共同心理素质上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这一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4]两个概念都强调了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民族心理整体面貌的反映。但民族文化心理建立在心理学概念体系之下,“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立足民族理论背景,并有其具体来源,即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文化心理概念旨在认识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它的某些方面可与其他民族文化心理有相同特质,但表现风格有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有交叉又有区别。“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强调与其他民族区别。

就共同性和稳定性而言,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典型地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从民族文化区分的内在依据看,又以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换言之,从心理学衍生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其内容和作用与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致的。但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作用主要在于认识民族,理解民族。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强调与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因素一起识别民族。至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能不能识别民族,在多大程度上识别民族又当别论,主要从民族理论和民族学中寻求定论。

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指民族个体或某些群体或族群的文化活动或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心理,也是民族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体现民族性的部分。心理学侧重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正是在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范畴上进行的,现有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是在此层面获得。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能体现心理学的特性,但还不足以显现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和它应有的作用及目的。

三、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及困难

“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5]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覆盖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心理学研究者而言,以实证方法进行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更为可行,并切合心理学的学科特点,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更多在微观层面进行的重要原因。而要凸显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对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也是有困难的,或者说尚未有突破。其困难表现在:

(一)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民族文化心理植根于民族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个体活动中,跨越时空,涉及面广,其研究既要探究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又要确定其现今表现与影响,难以入手和驾驭,得到为人信服的结论也比较困难。因此,要抓住其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等五个基本维度,寻找经历了历史文化发展或变迁而延续下来的稳定特征,并从稳定特征中找出相互关联的特征。

(二)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由于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很难以单一的研究方法或依靠心理学主流的实证研究范式开展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有所突破。居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社会属性,一是从心理学内部偏重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中吸取方法,二是从外部借鉴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冯特曾使用过历史文化产品分析法,他从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图腾信仰、道德法律等文化要素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研究民族文化心理时仍有借鉴作用。近年来,研究民族心理进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受到重视,[6]质的研究强调对心理现象的理解、意义和发现,于自然的状态下在社会背景中对对象进行整体考察,有助于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另有心理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到不同民族文化中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有利于在生动的文化背景中发展地把握民族的心理面貌,其研究经验也可吸取。

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的最终环节主要依靠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过程。质的研究与描述和量的研究与分析都可使用。只是对不同发展状态的民族,适用的方法有不同。如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使用,量的研究较为方便。少数民族,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由于积累的历史文献少或没有,需要更多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在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中,借助民间留存的文化形态或载体进行研究。具体方法需要在研究中根据对象和拥有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确定,其性质多于偏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总之,研究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特性得以显现,并将更有效地服务于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生活。同时,也为民族理论或民族学研究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黎丽.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2,(6):95-103.

[2] 张世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理念及本土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108-113.

[3] 胡礼遇.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广西民族民族学院学报,1986,(2):64-71

[4]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5.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4篇

(一)青海民族文化的共生空间青海地区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地理人文环境,构成了该地区民族文化赖以产生发展的生态和土壤。青海地处黄河、长江的源头,在我国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分别与甘肃、四川、、新疆四省区接壤,是祖国内地连结、新疆和甘川藏区的纽带,在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从青海民族文化的共生空间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自然区域:第一,西部和南部牧区:这一区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这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温较低,空气稀薄,干燥少云;草场宽广,牧草丰茂,是青海游牧文化的摇篮。第二,东部河湟(日月山以东)地区:这一区域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中原农业文化和草原牧业文化的结合部。这里海拔在1000米-2500米之间,水源丰富,黄河及其支流湟水贯穿其间,气候相对温润,宜耕宜牧,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逐鹿之地。青海地区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其文化生态随之呈现出典型的多样化特征,既有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文化生态(以藏族和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为载体,统称“藏文化”),又有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文化生态(以汉族儒道文化、回族和撒拉族伊斯兰文化为载体,统称为“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同时还有介于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之间的商业文化生态(以“伊斯兰商业文化”为载体),并表现为与其地理生态相适应的民族、文化和生计方式的立体分布格局。这三大文化生态反映了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迥异和它们彼此的相对独立性,但其总体上又呈现相互渗透与融合的态势。特别是藏汉两种文化,因其主体在信仰和习俗方面的诸多共同点和一致性,呈现出的互动尤为凸显。伊斯兰商业文化也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始终与其他文化保持了密切联系。

(二)青海民族文化的经济共生态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的核心是社会成员和利益主体对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即对经济利益的占有和分割问题。各个民族在自身长期发展过程中,建构的与大自然的沟通方式,成为其占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禀赋的有效通衢。由于青海东、西、南、北地理生态的迥异,自历史时期以来就形成了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结构及文化诸方面各具特征的不同区域,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文化区域,即:青南牧业经济文化区、环湖半农半牧经济文化区、河湟农耕经济文化区。河湟地区是由湟水和黄河两条河流冲积而成的谷地组成的。河谷间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为先民们从事农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羌人于汉代以前便在此垦殖,汉将赵充国首创的"屯田戍边"政策,逐步由湟水两岸扩及黄河两岸,东部农业区得以开发。以后历代皇朝都将屯田实边作为巩固扩大西陲之策。内地汉族兵民得以将其先进生产技术传入此地。传承了中原儒释道思想的中原文化从此根植河湟,成为汉文化的主流价值。同时由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人文生态,促成了河湟地区多民族及其文化交汇带的文化功能区地位,即:河湟地区正好是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从地理、气候、资源等条件看,有着三大高原的共同特质,适合来自三大高原的迁徙民族生存发展,故北方蒙古草原的吐谷浑民族、蒙古民族,黄土高原的汉民族,青藏高原的吐蕃民族等都曾在这里走进迁出。加之此地为中原政权的边缘地带,有暇顾及则纳入管辖范围,无暇顾及则实行弹性管理,客观上给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青南地区位于昆仑山以南,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它以高亢的海拔、巨大的山体,寒冷的气候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其间如马可西里山、布尔汗布达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阿尼玛卿山等诸多高大山之间遍布高原草原,为藏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同时,由于地处高原腹地,使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藏族和蒙古族分别集中聚居,相对封闭保守的宗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民族文化保持着高度内聚性和排他性。环湖地区指日月山以西的青海湖盆地、柴达木盆地及周围群山高原,历史上为藏族与蒙古族相替居住之地。近代以来随着汉族和其他民族相继迁入,故形成多民族杂居、蒙藏回等民族各自集中聚居格局。宗教在环湖藏族中有深远影响,但相对于青南地区要略显薄弱。随着大通河流域、柴达木盆地及共和盆地相继被开垦为农田,环湖地区日益成为半农半牧经济带,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可见,人们选择何种生产方式,并非为其主观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又直接影响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故青海多元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动关系是与其所依托的经济共生态相伴相生的。

(三)青海民族文化的政治共生态

青海地区南通、东连河陇的历史地理方位,使得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封建政权西进、北上和西部、北部少数民族南下、东进的争夺焦点。汉代修筑令居塞(今甘肃永登),为了“断匈奴右臂”,在今西宁设立具有军事和邮驿性质的西平亭,此后,又设立护羌校尉等。以赵充国为首的移民实边为河湟等地的大规模的屯田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当地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民族构成和文化元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分裂、又是大融合时期。包括后凉、南凉、前秦、后秦、吐谷浑等多个民族政权在青海大地角逐建政,随之而来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等大小民族及其文化被不同程度地融入到当地土著民族之中,青海民族文化的内容得以丰富。唐朝时期,吐蕃并吞吐谷浑,与唐王朝形成对峙局面。唐置陇右节度使,驻鄯州(今乐都),大量唐军和汉族兵民进入青海。安史之乱后,吐蕃乘势东进,原青藏高原的许多民族均纳入其麾下,史称“河湟之地遂悉为戎”。吐蕃推行强制同化政策,其部落制度和宗教文化由此在青海高原扎根,成为维系藏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至宋代,吐蕃赞普后裔唃斯啰在青海建立地方政权,对青海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多的藏文化的内涵。经过了宋、辽、夏、金的大动荡之后,到了元明时期,青海的民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和重组,最终形成了今天六个世居民族交错杂居的稳定格局。特别是在明清,中央王朝对青海境内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如对蒙古族实行蒙旗制度,对藏族实行千百户制度,在土族和撒拉族中实行土司制度,在汉族和回族中则实行府县制等。不同政权及不同政治制度的实行,尽管其初衷是通过分而治之,防止各民族在共同的生活地域上造成对封建王朝统治权威的威胁,但在客观上阻止了各民族的完全融合与趋同,保持了各民族文化的“边界”与个性,使青海民族多元文化才得以共聚共生。

(四)青海民族文化的人文共生态

青海民族文化的起源,应追溯到古羌和西羌文化。考古发掘所示,早在人类史前时期,这里就产生过相对发达的农耕经济文化和畜牧经济文化,这两种经济文化类型随着先民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断适应和改造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互动和碰撞。青海地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民族是羌,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羌人不间断地向东、向南迁徙扩散,为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提供了重要的族源成分和文化元素。羌人之后,中原汉族军民随着汉开河西相继进入河湟地区,汉文化与原始羌文化形成碰撞之势。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为羌、汉、鲜卑等诸多民族争夺、驻足之地,青海多民族文化初见端倪。以吐谷浑人为代表的鲜卑文化在青海草原和河湟谷地广泛传播,匈奴、汉、羌诸民族文化亦群雄逐鹿。最终鲜卑草原文化凭恃其附着的政权力量凌驾于青海文化舞台之上。随着北魏孝文帝改革,包括青海在内的羌、匈奴等民族体因民族大融合而逐渐告别了历史舞台。隋唐时期,突厥族系民族和吐蕃民族在甘宁青地区活跃起来。同属突厥族系的沙陀人、粟特人、回鹘人也先后在青海地区留下了活动踪迹。唐代,吐蕃人在高原崛起并积极东扩,安史之乱后,整个陇右地区尽陷于吐蕃,吐蕃得以在此地统治近一个世纪。大量的吐谷浑人和羌人融入到了吐蕃民族中,吐蕃文化随之传播,它是在大量融汇了境内的西羌文化、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吐蕃的强制同化政策下,藏族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藏族渐成为当地主要民族之一,吐蕃文化这一高原强势文化,在此地繁荣达200年之久。宋代以降,凭借着唃斯啰藏族地方政权在河湟流域的建政,吐蕃文化仍据主流,但其发展不失民族传统,宗教上信奉本教,与吐蕃原始宗教相承续,同时尊崇佛教。唃斯啰时期,青海东部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传的发源地。这里的神话与鲜卑萨满文化同羌藏本教文化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特有的高原神佛文化,该文化笼罩下的民众,长期生活在高寒环境中,精神上沐浴着人神两界思想境界,一直延续到明清民国。元明时期,蒙古人在青海地区呈人口增长趋势,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人也客居于此。最终分化、重组为六个世居民族共生、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道教、汉传佛教及儒家伦理等多重思想、宗教共聚的多元鼎立的文化格局。这种格局,至明清、民国,再无大的变化。至此,青海地区汇聚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大宗教、四个民族(汉、藏、回、蒙古),加之土生土长的特有民族土族、撒拉族,从而形成了今天青海文化的基本格局。

从青海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轨迹来看,该地区民族文化逐渐生成了三个文化圈,即藏传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汉文化圈。藏传佛教文化圈的主体民族为藏族、土族和蒙古族,自历史时期以,他们就以青海东部宗喀地区为核心区向周缘邻地传播扩散,逐步形成了以共同信仰藏传佛教为纽带的文化圈。这一文化圈所覆盖的还有羌人、吐蕃、鲜卑及北方蒙古人等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圈将西部、北部草原游牧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紧密结合,对其所属民族的生活、生产乃至心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化圈的主体民族为回族、撒拉族,他们都是世界伊斯兰民族“东进”的产物,其文化也是世界伊斯兰文化体系的“东渐”部分。他们以河湟地区为核心区向北、向西、向南辐射,形成了以信仰伊斯兰教为标志的文化圈。穆斯林民族典型的"小聚居"居住方式,使其表现出强烈的内聚力和排他性。但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与蒙藏文化从文化内核至外在表现都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在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通过“以儒释经”等方式,吸收了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精髓,使得该体系与农耕经济文化、游牧经济文化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和吸附作用。因此,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汉文化得以在青海高原共聚共生,是与各民族生产、生活及适应心理的相互依赖与密切互动作用分不开的。汉文化圈,主体民族为汉族。汉文化是中原文化的“西延”部分,传承了中原的儒释道文化,传播到青海高原,更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各世居少数民族的独有文化内涵,因此汉文化具有相当的延 展性和扩张力。历史上在青海形成了中原汉文化西进的三个,即:两汉时期、隋初至唐天宝末年、明朝时期。汉族文化又不得不适应其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替过渡的这块特殊生态和土壤,包括吸收、融入一些土著居民的文化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性传统文化,这正是青海汉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区别所在。伴随着各民族互动及经济社会变迁,这三个文化圈也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重合性和互补性。

二、青海民族文化在共聚共生中所呈现的特质

青海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共聚共生的历史形态中呈现出自身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质。

(一)共聚共生,多元涵溶据文献记载,自战国至清代,青海地区先后有20余个民族先后生活角逐于这块土地上。有许多古代民族曾在青海历史舞台上显赫一时,后来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各民族文化就在此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涵化,共同构筑了青海多民族文化共聚共生的历史。民族迁徙、人口流动、政权更迭往往导致文化从一个地区扩散和传播到另一个地区。[3]历史时期青海地区民族构成的多元化,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行为。共同根植于青海高原独特人文环境和土壤的各种文化,既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也有许许多多的共性,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既自成体系又相互渗透,多种文化风俗与宗教共存于青海大地。有些民族的文化融入汉文化之中,有些汉文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之中,显示出了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共存、各民族文化共存、各宗教文化共存、各地域文化共存的多元民族文化互补共融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之园的一朵奇葩。

(二)鲜明特色,终极关怀青海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为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青海地区既是高寒、严酷的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又是“东接秦陇、西通西域、南交蜀藏、北护甘凉”的要塞,因此,青海民族和地方文化中民生色彩比较突出。除此,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河湟民族走廊”与丝绸之路的重要辅道“青海道”,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始终扮演着为历代各民族与中央王朝间的纳贡与回赐、茶马贸易等提供舞台的角色,从而为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历史内容融入了更多的青海地域色彩。青海历来又是多宗教汇聚之地,从而为青海民族文化赋予了鲜明的宗教色彩。从族际间宗教和习俗文化的互动情况看,可分为两个紧密的互动圈:一是藏族、土族、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互动圈,其中,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土族吸收了一些汉族“宗法宗教”的成分,汉族也同样受藏、土两族宗教的影响;二是回族和撒拉族之间的互动圈,伊斯兰教是他们的共同信仰。由各自的宗教认同,进而上升为高度一致的民族认同。

三、现实启示

今天,多元纷呈、共生互补的民族文化格局已经在青海大地上落地生根,这要得益于青海民族文化良好的历史形态与人文基础,但我们仍有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们,以便于更好地为今天服务。

(一)应明晰当前青海文化发展的主调———多元民族文化共聚共生、涵溶互补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特殊性,因而也有其局限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带来的往往是两种结果:一是破坏它的特殊性,二是打破它的局限性。而依据、凭借自身的传统和特点,采借外来文化形式,在相异文化的交流整合中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民族文化价值,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势。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是多元文化交流和整合的过程。多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保护和各族人民的坚守下,青海各民族对现代文明、现代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在逐日提升,但总体上,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仍是面临的危机大于其繁荣景象,主要危机就是边缘化、趋同化、散失化。有人认为,现代化必将导致多元文化的消失,多元将归于一元。但事实上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更应该是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现代化并不意外着文化的同质化,也不是文化的同一化,它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则应是在保持现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所带来的文明成果,最终体现的是一种现代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有序、和谐的生存状态。当前,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之争、文化冲突尽管已成为民族矛盾的一种反映,但应看到的事实是,各族民众间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基于此,促进各民族多元文化交流,在中体现各民族共生互补,最终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之花根植于民族文化,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应辩证看待每一民族文化的两面性青海民族文化作为一定历史的产物,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发展速度相对于经济社会而言,也呈现出缓慢性,甚至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个别元素还日益凸显出落后、消极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以扬弃的态度,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每一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中合乎发展、具有普启遍价值的元素,如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厚德载物”的博大与宽容精神等等,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有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过去哺育了我们的祖先成长,也必将伴随着他们的后代走向未来。青海长期以来囿于自然环境严酷、信息闭塞的不利条件,民族文化中有些优秀、积极的因子长期被尘封桎梏,今天,必须致力于文化体制改革,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精华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保护,使之真正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对各民族文化的态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影 翻译 文化间性 伦理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05-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日益突显,西方文化尤其是影视文化以汹涌的浪涛冲击着中国文化。各民族文化通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突破地域限制和形式差异而走到一起。文化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过我们需要警惕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一是以其取代文化多元化,就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这必然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沦丧。文化的多元化是建立在文化的民族化基础上的,离开民族化,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多元化了。二是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彻底否认文化全球化,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这很容易造成文化民族主义情绪,必将造成文化交流的倒退。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要削弱民族文化,也不是让某种文化一枝独秀,而是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和互补。文化全球化的主旨是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就是说要各种文化共存,这就是文化间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枢纽,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必然要落到文化间性的视野内,因为文化间性的共时观要求翻译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

一、文化间性的概念

文化间性这一术语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是非常常见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可交流性。文化间性的概念来自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文化间性以文化间的对话为前提,它承认不同,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强调维持差异,和而不同。其中,差异最为重要。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异质文化之间才可能相互补充,并在相互的参照中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

文化间性本身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而文本间性包括了文化的互相指涉,因此文化间性与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是紧密相关的。文化间性可以看成是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复合间性,它同时具备了它们二者的特质。

所以文化间性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异质文化碰撞时互相作用、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它以承认差异、互相尊重为前提。文化间性的重心在于异质性和对话性,对话的目的在于沟通。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

影翻译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找到一个位于不同文化间的一个支点,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平等互动,并通过沟通产生共同的文化表现形式。这要求人们要有包容异质文化的心理,唯有如此,对话才能实现,异质文化才能融会贯通,并通过文化共性来推进文化互动,从而达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在被认同和接纳的同时,也均希望独立和区别,这样双方才能有文化交流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文化间性主义者的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双方的共同发展,并以此切实加强文化间的互动,从而确保文化交流的顺畅、有效。

异质是文化间性的前提。两种文化在电影翻译中是有差异的,要将异质文化包含在一个译本当中,就必须以的翻译理念来生成既能使观众接受又体现源语文化的译本。

电影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途径,是发扬民族文化和融会异质文化的手段,因此电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通晓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异质文化。这二者在译文中的契合度取决于译者的文化自觉,要求译者在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其他文化,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而不同。电影翻译体现的是文化内涵,它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对话的过程。

三、翻译的伦理

翻译理论学家切斯特曼(Chesterman, 2001: 139-154)归纳总结了五种翻译伦理,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职业伦理。

其中“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

这五种伦理并非协调一致,而是一直处于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状态下。译者要做到各方面高度协调一致显然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里涉及作者、译者、客户、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在交往和对话中一直要受到这些伦理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因此,一个成功的译者要做的,就是要保证互为异己的各主体达成最大限度上的跨文化合作。

四、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伦理

文化间性对指导译者进行电影翻译实践、构建电影翻译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译者只有充分理顺由文化间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和翻译中的各个主体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使译者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电影翻译的本质

翻译中的“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把异质文化映射到本民族文化的氛围里,一般都是本着不损失源语文化的原则。但电影翻译是两种文化主体的对话,是一种双向行为,每个文化主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考虑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只有解决了这种冲突,我们才有可能生成既体现源语的文化特质,又能融入目的语文化的和谐译本,从而满足电影翻译的交际伦理诉求。

为了突破文化藩篱、促进文化交流,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用文化自觉的态度从事电影翻译实践,同时也更加强调异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反思:既要用开放的态度去包容异质文化的各种元素,又要积极突显源语文化。只有承认差异的存在,单一和多元、个人与他者才能在辩证的关系中融合。

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并能够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进行电影翻译实践,从而使译文实现继承本民族文化和吸纳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二)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把握电影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也就是说,译者一方面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一方面又要满足观众欣赏电影的文化期待,译者唯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实现最佳翻译。

电影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归化是目标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照顾电影的目的消费者,而异化则是以源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忠实于原剧本的作者。译者可以以目的语文化为参照而采用归化策略, 也可为彰显文化差异而采用异化策略。

在电影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界至今仍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再现伦理还是完全遵守规范伦理,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大部分的译者还是认为归化与异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文化之间的诸多差异,电影翻译从根本上来说,应该适当传达源语文化中的各种要素,以促进双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因此,在电影翻译当中,异化策略应该是主导,归化策略应该是基础,这才能满足文化全球化的需求。与以往相对封闭的交流形式不同,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高速通道使得文化传播快捷而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就更需要在译前研究分析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对他者文化的消费能力和审美预期,以异化为主导,满足译作消费者对他者文化的客观需求。否则,电影翻译将失去它的市场。

(三)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领会电影翻译的宗旨

“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运用科学的电影翻译方法去影响一种因袭了千百年的文化思维模式,给目的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它以文化共性为平台,力求满足双方的需要,使观众可以接触异质文化,并逐渐理解异质文化,最后可以融会异质文化范式。在这样的文化间性翻译观指导下,译者就可以把译出语中的异质性的相关元素呈现给观众,由此实现电影翻译的基本宗旨,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感受全新的语言和文化境界,从而完美地完成客户所委托的翻译任务,身体力行自己的职业操守。

看一下西方的翻译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强势文化在翻译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用自然的语言来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范式,所以可以做到不露痕迹的翻译。韦努蒂(Venuti,1995)把归化翻译视为是主导的英美文化在翻译上的体现。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命题”。归化翻译以抹杀译出语的异质性为代价,将其看成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元素,而且反映出了一种本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这是有违职业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就是一种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抗衡的努力,是在后殖民语境下两个交际主体对话语权力的争夺。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出现不计其数的英译汉影视作品,而西方却只有少得可怜的汉译英影视作品这一现象。

在文化间性的翻译观下,译者可以从文化角度领会翻译的宗旨,在电影翻译实践中能够以文化自觉的态度有效地抵制文化霸权的侵袭,并积极发扬本民族文化,从而使二者真正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真正践行职业准则。

五、结语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各民族的文化杂合是大势所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要想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用开放的精神去融合他者文化。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必须以文化间性为基础,以翻译伦理为规范,做到在世界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质,共同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厅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