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范文第1篇

[关键词]调查研究;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

[中图分类号] R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a)-0166-03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ve application statu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mong preschoolers parents

LU Ai-y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outhern District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5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ve application statu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mong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1000 preschool children parents from five kindergarten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gnition degree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preschoolers parents,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was analysed.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brushing teeth before the age of 3 was 87.82%,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brushing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was 85.25%.The parents had higher cognition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these two aspects,but the cognition degree of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that baby teeth was broken to treatment,pit and fissure sealant could prevent dental caries,Choosing of fluoride toothpaste were low.The frequency of preschoolers parents helping children to brush their teet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cademic qualifications,895 preschoolers parents acquired oral health knowledge mainly through radio and television,accounted for 55.87%,followed by the hospital publicity column,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newspapers,kindergarten mission,oral hospital staff.Conclusion Some preschoolers parents have low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and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propaganda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 children′s oral health.

[Key words]Investigation and study;Preschool children;Parent;Oral cavity;Knowledge of health knowledge

流行病W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组的儿童患龋率高达66%,给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家庭因素在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情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龄前儿童接受能力差、年龄小并且缺乏自制力,因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还需家长的监督和指导[1-3]。本研究对100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区5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家长1000名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抽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使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进行研究。剔除填写不合格的问卷10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895份,有效率89.50%。895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中,父亲201名,母亲649名,祖父母45名;小学学历230名,初中学历230名,中专及高中学历218名,大专及本科学历217名。

1.2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进行研究调查,调查问卷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口腔调查问卷标准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儿童口腔卫生情况、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的干预方式、获取口腔健康知识途径等。调查问卷由5所幼儿园中的老师进行发放,并由调查组成员指导儿童家长进行填写,填写完成后由幼儿园老师收回,调查组成员进行核对,剔除内容回答不全的调查问卷。

1.3 观察指标

观察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协助儿童刷牙的频率以及学龄前儿童家长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相关途径。

2结果

2.1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分析

学龄前儿童家长对3岁前开始刷牙的知晓率为87.82%,早晚分别进行刷牙的知晓率为85.25%,家长对以上两点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较高,但对乳牙坏了需要进行治疗、窝沟封闭能预防龋齿、选择含氟牙膏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具体见表1。

2.2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协助儿童刷牙的频率分析

46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每日帮助儿童刷牙,53名学龄前儿童家长每周帮助儿童刷牙,19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偶尔帮助儿童刷牙,19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从不帮助儿童刷牙。进一步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家长协助儿童刷牙的频率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增加,具体见表2。

2.3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相关途径分析

在895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中,500名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获取口腔健康知识,占55.87%;其次为医院宣传栏、社区健康教育、报刊、幼儿园宣教、口腔医院人员,具体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整体龋病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乳牙龋病发病率仍然持续上升。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口腔内细菌长期积累从而造成代谢物和菌斑引发,菌斑在牙龈和牙齿表面进行分布,从而产生破坏性物质,使牙龈和牙齿表面受到损害[4-6]。乳牙龋病的常见发病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其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了降低牙龈炎、龋齿等疾病发生,应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给予高度重视,这能够有效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7-8]。由于学龄前儿童自控能力差、独立性差、年龄较小,因此,大部分儿童日常口腔习惯均受到家庭的影响。据相关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行为主要受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高低的影响,因此,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进行研究调查,能为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提供有效对策[9-11]。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接触人员与生活环境均来自家庭。多项研究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与家长认知度、行为、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家长主要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相关途径为广播电视,缺乏专业医生指导。由于大多数家长对儿童乳牙疾病问题的认知度较少,多数儿童就诊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从而使口腔疾病进一步加重,因此,家长应定期带儿童检查口腔,筛查口腔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12-14]。此外,医院应组织口腔科医生到各所幼儿园和社区进行指导和宣教,有效加强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认知。医学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生后第6个月便可进行刷牙,只有早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保健才能有效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儿童发生口腔疾病后,口腔疾病越严重儿童发育水平就越低,同时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口腔健康均会受到口腔疾病与并发症的影响[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家长均不了解口腔疾病的严重性,大部分家长认为乳牙坏了不需要治疗,还有更多的家长不知道“六龄牙”的重要性,提示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较低。此外,家长帮助孩子刷牙的比例较低,提示家长对儿童刷牙的重视度不高,因此需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儿童刷牙的重视度[17-18]。由于儿童牙齿处于生长发育期,采用含氟牙膏进行刷牙能对儿童牙齿起到保护作用,其不仅能使儿童牙齿硬度增加,还能有效控制儿童口腔细菌活跃度,并且可以修补儿童牙釉质,因此,家长应将含氟牙膏作为家庭使用牙膏首选,并长期给予儿童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病发生率[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3岁前开始刷牙的知晓率为87.82%,早晚分别进行刷牙的知晓率为85.25%,家长对以上两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度较高,但对乳牙坏了需要进行治疗、窝沟封闭能预防龋齿、选择含氟牙膏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46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每日帮助儿童刷牙,53名学龄前儿童家长每周帮助儿童刷牙,19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偶尔帮助儿童刷牙,19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从不帮助儿童刷牙,进一步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家长协助儿童刷牙的频率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增加;895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获取口腔健康知识,占55.87%,其次为医院宣传栏、社区健康教育、报刊、幼儿园宣教、口腔医院人员。

综上所述,部分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不高,应进一步提高对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这能有效减少儿童口腔疾病发生,进而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玲,忠良.2299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1):579-582.

[2]S菊珍,许永泽.农村学龄前儿童龋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2-23,26.

[3]石兴莲,程华刚,王鹏,等.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87-488.

[4]马小青,张学军.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4):79-80.

[5]郭洪菊,陈华,罗磊,等.绵阳市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58-2760.

[6]汪缨,蒋锦丽,王超君,等.杭州市2014年外来学龄前儿童口腔患病状况及卫生行为习惯调查[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5):73-74.

[7]白云洋,张笋.天津城区学龄前儿童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43-345.

[8]石兴莲,程华刚,杨德琴,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236-6239.

[9]刘婉,王晓娜,吴君怡,等.浅析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认知度的城乡对比[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4):648-649.

[10]董楠.社区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11]朱晗.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初探[J].中国保健营养,2013, 23(4):1738-1739.

[12]庞艳蕾,冯昊,张惠兰,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9):5037-5039.

[13]刘君武.遵义市红花岗区5岁留守儿童早期龋现状及病因分析[D].遵义:遵义医学院,2013.

[14]张松杰,李骏,毋丹丹,等.西安市区881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4):434-437.

[15]白h,江虹,曲美霞,等.北京市384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4):256-258.

[16]高薇,刘洪,严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220-222.

[17]吉雅丽,王志刚,杨汴生,等.河南农村12岁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1):1185-1187.

[18]Vichayanrat T,Steckler A,Tanasugarn C,et al.Barriers and facilitating factors among lay health workers and primary care providers to promote children′soral health in Chon Buri Province,Thailand[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13,44(2):332-343.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牙科辅助人员 培养体系 探索 口腔门诊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94-02

口腔医师与牙科辅助人员比例严重失调是摆在我国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牙科辅助人员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途径。

国外对于牙科辅助人员的划分有很多层次,且口腔学院都具备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方案,有最终的上岗考核认证。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牙科辅助人员根据其分工有不同称谓,如口腔卫生士、口腔治疗师、口腔护士、口腔助手等,其所承担的任务有交叉和重叠,主要都是为口腔医师开展工作提供辅助作用的。

一 我国口腔医师辅助人员现状

随着各类外资独资、中外合资和高档民营口腔诊所的建立,口腔病防治机构的发展,口腔分科的日益精细,新技术的不断使用,口腔医疗模式国际化进程尤其是“四手操作”得到重视和推广,对具有专业能力的牙科辅助人员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口腔门诊的医师和辅助人员比例一般为6∶1至8∶1,比例失衡,辅助人员较少,且多来自护理专业,所学口腔护理课时较少,涉及门诊的口腔护理几乎没有,口腔专业知识匮乏使护士只能被动的执行嘱托,不能有效的配合医师工作,为此全国许多中高等职业卫生学校开设了口腔护理专业,其中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院校开设了口腔护理大专班和中专班,吉林大学招收口腔临床护理方向的护理研究生,为口腔护理事业培养了一批专科护理人才。WHO在20世纪就提出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护理人员应具有“人文”和“人本”精神,应重视“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重大的作用。临床实践已证明心理护理对患者尤其是特殊人群如孕妇、不配合的儿童以及有牙科恐惧症的患者等有明显作用。

口腔治疗操作空间狭小,患者口腔内唾液分泌,医生操作困难,配合时口腔护理人员不从事治疗操作,但必须掌握治疗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置等,才能预知医生的下一步治疗计划,熟练配合医生操作。“四手操作”技术能让医、护、患三方满意,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声誉和经济效益。口腔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口腔医疗设备性能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所需器械的名称和用途,以适应各种先进的口腔医疗设备、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应用,如电子显微镜下的根管充填技术的配合、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电脑应用软件进行头颅影像分析以及录入电子病历等。但往往实践中忽视了口腔医疗设备日常的消毒、维修与保养,不能更好地消除医源性感染的途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牙科辅助人员还应是口腔门诊管理者。安排患者的预约复诊及医师出诊时间,使医疗运作更加顺畅有效;从事患者管理、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工作,以提高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或诊所的声誉,并获得患者信任和病情随访控制;构建医、患、护、技工以及医疗器械经销商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并信赖医师、配合治疗,技工应充分了解医师的意图而避免产生矛盾,医疗器械经销商能根据临床需要提供适合的材料和器械。目前这些交流工作基本都是医师在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少部分由口腔护理人员分担,因而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的牙科辅助人员把医师从中解脱出来从事更多的医疗和科研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我们对疾病的研究重点逐渐关注到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上,但是我国口腔预防相关从业人员不足,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口腔预防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上面,主要工作仍需口腔医师去完成,缺乏系统和全面的口腔调查以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没有完善的辐射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口腔检查和治疗制度,对口腔疾病预防措施及其效果的研究较少。口腔预防保健不能单纯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主要要看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其工作有待专门人员在口腔医师指导下进一步开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义齿修复数量显著增加,但是口腔技师明显缺乏,远低于保证修复体制作的质量所需要的口腔修复医师和口腔技师比例1∶1.5至1∶2,优秀的高级技工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紧缺的人才。

目前我国口腔卫生队伍主要由口腔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口腔技工和护士组成,其分工不明确,层次机构不合理。一些简单的口腔治疗占用了大量高级人才,人力资源浪费严重,有学者建议应致力于培养口腔治疗师以处理大量医疗事宜,这也符合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培养口腔医师相比,培养口腔护理人员和口腔治疗师所花的开销要小得多,具有明显的经济实惠的优点。因而,进一步完善牙科辅助人员培养体系是急迫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 培养各个方向的牙科辅助人员

1.口腔助理医师

中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获得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可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各种治疗和口腔预防工作,分担医师的工作,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和掌握预防知识,以后可通过国家卫生资格考试晋升为执业医师。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健康宣教; 手卫生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6-0154-02

doi:10.14033/ki.cfmr.2016.16.081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以柯萨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1-2],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据文献[3]报道,手足口病的主要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健康宣教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了解和掌握卫生保健相关知识,促使人们自愿采取利于健康、生活的行为。本研究主要分析手足口病是以粪-口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在患儿家长中开展洗手的健康宣教,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利于阻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降低手足口病的重病率,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5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0名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作为教育组,2012年同期就诊的186名患儿的家长作为普通组。教育组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1~43岁,平均(37.3±1.5)岁;患儿情况:学生35例,托幼儿童102例,散居儿童63例。普通组男104例,女82例,年龄24~42岁,平均(37.4±1.3)岁;患儿情况:学生32例,托幼儿童95例,散居儿童59例。两组患儿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组未进行健康宣教,教育组进行了健康宣教,具体如下。

1.2.1 教育方式 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分为两种方式:(1)哺乳期。此阶段家长主要为患儿母亲,此教育方式单一,且母亲基本年轻,接受能力比较快。(2)学龄前患儿家长。比较复杂,此阶段有患儿父母亲、爷爷、奶奶,笔者所在医院手足口病发病率主要以农村为主,家长的知识层面偏低,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比较低,是重点教育对象;要对家长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并让3~5岁患儿与家长一起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在对家长宣教过程让患儿同时了解疾病知识,掌握洗手方法。

1.2.2 讲课教育内容 (1)洗手的重要性:讲解手足口病知识,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以粪-口接触传播为主,所以要教育患儿家长,重视手卫生,掌握六步洗手法,养成在哺乳之前洗手,饭前洗手,此外还包括更换患儿尿片、处理粪便、接触患儿血液、口腔黏膜、分泌物、皮肤疱疹等均需仔细洗手。(2)正确洗手:完善洗手设施,保证清洁流动水和洗手液的供应,每个洗手池处均张贴正确洗手方式。六步洗手法:①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②取适量肥皂(皂液),于双手整个手掌、手指、手背以及指缝间部分均匀涂抹。③认真揉搓双手15 s左右,应注意清洗到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等,具体揉搓步骤为:a、两手手掌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手心手背相对,并沿着指缝相互揉搓,交换完成;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完成清洗;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完成清洗。④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3)宣传方式。采用集中讲课;在手足口病区制作宣传栏,每个床位发放手足口病知识宣传单。(4)环境管理。开窗通风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降低空气中微生物密度的重要方法。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每天擦拭患儿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床头柜、床架等,小件物品可采用浸泡法消毒,时间约15 min,浸泡完成后清水冲洗,2次/d,有污染时当立即消毒。(5)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因素对家长及患儿健康的影响,教育家长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控制患儿疾病及疫情的重要性,同时不能给患儿及家长造成心理负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教育组与普通组患儿家长在疾病知识知晓率、室内通风、消毒隔离、焦虑情绪、注意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以及遵医行为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随访观察比较

对200名健康宣教患儿家长进行跟踪追访至出院,其中145名(72.5%)家长注重手卫生依从性,能够坚持洗手,另外55名没有养成手卫生依从性;而普通组患儿家长中,有75名(40.3%)家长具有较好依从性,且能坚持洗手,两组家长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因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最强的时候为发病后1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有手四肢及口腔黏膜疱疹,或疱疹破溃后产生的溃疡。由于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患儿较多,其传播途径复杂,短时间内即可导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因此我国在2008年将该症纳入了丙类传染病管理。人类作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对该类病毒普遍易感[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致病菌携带与传播几率,从而有效减少感染致病菌概率。加之部分患儿容易再次感染手足口病,因此积极对患儿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培训,促使其养成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避免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健康宣教从本质上来看是一项干预措施,更是一种新型知识服务体系及有效的疾病防治手段[5]。本次研究中20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儿,笔者所在科室通过手足口病知识讲解、传播途径、洗手重要性、正确洗手方法、环境物品管理等教育方法,使163名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有一定了解,156名患儿家长了解到正确的洗手方法,176名家长对手卫生引起注意。教育组与普通组患儿家长在疾病知识知晓率、室内通风、消毒隔离、焦虑情绪、注意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以及遵医行为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开展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手卫生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尽快康复,同时避免引起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以及患儿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参考文献

[1]宫春凤,高锦萍.手足口病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93.

[2]张玉霞,罗金梅,杜焕章,等.心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患儿康复和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102-103.

[3]陈清.手足口病临时病区医院感染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146-147.

[4]赵小丽.手足口病128例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95-96.

[5]余巧文,杨晓胜,黄婷婷,等.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焦虑状态的干预成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109-111.

[6]庞敏,张雪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8):1142-1143.

[7] Sedy J,Zicha J,Kunes J,et al.Mechanisms of neurogenic puimonary edema development[J].Physiol Res,2008,57(4):499-506.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正畸;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144-02

遵医行为指遵从医护人员的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牙齿的美丽与健康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许多错颌畸形患者通过正畸治疗来获得整齐的牙齿和理想的面容。但由于正畸治疗时间长,复诊次数多,许多患者尤其是青少年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针对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0例,其中,女62例,男38例,年龄12-26岁,平均15岁。其中,安氏I类45例,安氏Ⅱ类38例,安氏Ⅲ类17例,均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

1.2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干预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干预组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治疗中复诊情况、口腔卫生、托槽脱落情况进行观察。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遵医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护理干预

3.1心理干预

正畸治疗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需1-2年时间,对于患者而言能否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是正畸治疗的关键。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与心理状况、年龄、性格、认知水平等有关。吴林艳认为积极主动心理的患者,其对正畸治疗认知程度高,对自身容貌要求高,对治疗及预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良好的遵医行为;被动依赖心理及犹豫观望心理的患者,其认知程度差,不能完全遵医。成人心理成熟对治疗的期望较高,配合性好;青少年心理不稳定,对治疗的配合性差。因此,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性格、年龄、认知度等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及护理措施。

3.1.1首先我们通过图片、宣传资料、录像等方式让患者了解错颌畸形发生的原因、发展经过及对今后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矫治的目的,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从而能主动要求治疗。

3.1.2针对不同年龄、性格特点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医生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变化。成年人治疗目的明确,对美容要求高,更渴望参与治疗计划的制订,医生在治疗前应详细地告之治疗方法、疗程、费用、效果及使用的材料。儿童患者多由家长要求来治疗,对正畸治疗目的不明确,有恐惧感,此时医务人员的态度可能决定患者能否坚持治疗的关键因素。要求医护人员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多鼓励患者。青少年思想不成熟,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预知,一旦与自我认知不同时,可能会放弃治疗。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聊天,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告之患者,使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3.2疼痛干预

虽然现代正畸治疗已采取很多方法让患者感觉更舒适,但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还会影响患者情绪、睡眠、饮食,并导致其放弃治疗。正畸治疗在分牙、放置首根弓丝及弓丝加力后的2-3d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高峰期为24-48 h,一般可忍受。但因个体差异不同,年龄越大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越高。因此,治疗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3口腔卫生干预

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牙齿的美观、健康、功能、稳定,但由于矫治器上的托槽、弓丝、带环等附件的影响,使得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正畸患者口腔卫生很差,牙面残留大量软垢或食物残渣,进而发生牙周炎症、牙龈增生、牙周袋加深甚至溢脓等。为强化患者的口腔卫生意识,必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我们除了常规性宣教外,在患者复诊时进行椅旁宣教,通过镜子让患者能直观了解到自己的牙周情况,再由护士手把手地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及牙线、牙间隙刷的使用,必要时建议患者做洁治。

3.4矫治器的护理

青少年好奇心强,遵医行为差,不注意饮食习惯,常会出现托槽脱落及私自改动弓丝方向的现象。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托槽率受性格行为的影响:内向羞怯患者托槽不易脱落,自控能力弱的患者托槽脱落。

3.4.1让患者认识在矫治中牙齿的移动是通过矫治器及其附件起作用的,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并告知配戴矫治器后应注意的事项。矫治器损坏后不仅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影响治疗效果。让患者知道若出现托槽脱落或弓丝改变应及时复诊,不能自行调整。针对托槽脱落频繁的患者。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消除不良因素,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儿童患者在必要时续争取家长的配合。

3.4.2注意饮食习惯。正常饮食一般不受影响,只是有些黏性及特别坚硬的饮食应少吃或不吃,带骨头或带壳的食物应去除骨头或壳后再吃,吃水果时应切成小块后食用。同时告知患者在牙齿的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营养和钙质的补充。

3.5保持

保持是正畸治疗的第二阶段,是牙齿或颌骨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为了让其周围骨质及邻近组织恢复正常一般须戴保持器半年到一年以上不等,期间还要定期复诊。此阶段许多患者会出现松懈心理,若不能很好地遵医,可能前期治疗会前功尽弃。首先让患者知道牙齿在排列整齐后,位置还不稳定。新的生物学改建晚于牙齿的排列,旧的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因此正畸保持不容忽视。

儿童口腔保健护理知识宣教范文第5篇

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人群,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模式。”[1]其目的是把服务模式从医疗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主;把服务对象从以病人为主体扩大为以社区全体人群为主体;把服务内容从以治疗为主扩展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多个方面。这是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的必然转变。这种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转变,无疑会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良好的影响。

1 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口腔健康为中心,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口腔健康,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口腔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改变人们那些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居民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

1.1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口腔健康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了解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危害,如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氟化物的正确使用;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的预防及早期充填;乳牙的保护;青少年牙列畸形的危害及早期治疗;孕产期口腔保健;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2];牙刷、牙膏的选择;义齿的正确保护及使用;饮食与健康;吸烟与口腔癌等。另外,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等。

1.2 口腔健康教育的形式 针对社区不同的人群,不同对象,像儿童、青年、老年人、孕产妇、流动人口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会议、广播、图片、文字、宣传栏、扫盲学校、家长学校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不同内容的普及教育,利用候诊时间进行候诊教育,向患者及陪护人员播放口腔保健知识的电视录像,发放《牙病常识》、《爱牙专刊》等健康教育资料。在就诊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和宣教;社区医师还可以利用家庭访视、出诊的机会,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入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进行卫生指导,适当安排预约就诊和就医咨询。

1.3 口腔教育的目的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意在改变人们陈旧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改变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摒弃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使人们能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素质,以达到终生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就是普及口腔卫生常识,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让缺牙者尽早镶牙,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2 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维护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不断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龋病、牙周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地方人们都不刷牙,导致口腔疾病发生率增高。如果人们预防保健意识淡薄,一旦发病,大多为牙病的中晚期,病人痛苦不堪,高额的医疗费用必将成为人们的负担。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向人们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动员人们自觉地参加到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中来,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族 的口腔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健康教育又是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通过健康教育,提倡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鼓励人们选择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重点,健康教育为龙头,围绕社区卫生保健,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我们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在社区首要开展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能仅满足于对口腔疾病的诊治,应不失时机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居民增加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活动,达到口腔健康的目的。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健康教育真正起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提高全民素质的强大功效,这是我们每一个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施嘉聪.试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3):172-173.

[2]梁青.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9,2(3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