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范文第1篇

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改革措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者在工作中都能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但是在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许多方式得不到开展。二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不久,对于学校的新鲜感还没有退去,同时一年级的比他们更小的学生进入校园,让学生们产生自豪感。对于这些低年级的数学教育工作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做出符合学生学习有能迎合学生兴趣的教育。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激发人类完成各项工作的动力。没有兴趣,即使完成了任务,也是没有任何收获,没有喜悦感的完成。二年级的学生们年龄都比较小,七八岁的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对神奇的数学世界既好奇又无知。他们学习往往只能在几分钟内集中注意力,要改变小学生低年级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就必须使课堂变成一个能时刻引起他们兴趣的地方,使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在整堂课都和老师配合,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首先,应该采用新形势,新的讲解方式。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流学习内容,遇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消除低年级儿童对老师的恐惧感和对新环境的陌生。在课堂教学当中,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练习。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两个组进行比赛、一个组当裁判,请小朋友自己评价同伴的行为,哪些应该获得奖励,哪些还需要积极努力。学生在发现别人优点与缺点的同时,也审视了自己。

教学活动中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老师要多多创造问题,还应该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要怕错,只有错了才能更好的改正。在问题的启发下,新的学习内容就足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自主的寻找答案。二年级的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如果总是重复一个内容的学习,不免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时正需要教师去引导。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计划,通过浅显易懂的生活常识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比如说可以通过判断学校里教室的方向来学习位置和方位。通过每天上学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学习时间,会读、会认、会写时间。

二、提问式教学

因为学生的年龄还小,许多事情都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每一位教学者在备课时,都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理解教材的设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分清哪些是基础性知识,哪些是需要课外延伸的。老师应该不光从教学生去考虑设计教案,还应该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解读教材的精髓。例如在基础问题的提出时,可以用“是什么”来提问,碰到开放式的探究性问题时,可以问学生“你会怎么办”。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在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上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我们经常说,老师要与学生交朋友。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教材,了解学生特点和性格,如二年级学生知识储备还不完整,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较差,老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到底在哪一个层次上,学生可以接受哪些教学方式,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再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的课程。在提问中要把握好问题的难以程度,既要在学生的知识范围内,又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同时也引起学生延伸学习的兴趣。

在备课时,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一节课的内容过于紧蹙,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就等于在做无用功。所以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上对自己还不懂,不会,定义模糊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不懂的及时提问。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对学生自己学习的升华和训练,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锻炼。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只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良好的起点,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如何解答也是训练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追求答案的标准与否,还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经过经验的培养,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知识产生的问题,体会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发展。首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找寻方法解答。在学生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主动的思考或是与别人交流的方式,再由教师进行解读。

例如在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9+15=”,学生们往往一眼算不出答案,老师写下为后,有的同学列竖式计算,有的同学在积极寻找其他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还掰手指计算。老师可以在学生没有得出答案时假装问同学们:“老师不会做这道题,你们谁能帮老师算算吗?”学生们由于爱表现的心里,都会努力的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有的同学可能很快的得出了答案,用“10+15—1”的方法,有的同学稍后运用竖式也得出了答案。老师在给予讲评时可以继续和同学们谈论哪种方法最好,计算的快速且不易出错。

问题在这样活泼生动的课堂上就顺利解决了,学生在这其中不仅学会了计算的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同学交流,倾听别人的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定是由迷惑到清醒的,由于最初的困惑,激发了学生向更深更高层次的探究,虽然路途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声音,可在问题解决的那一霎那,学生内心的愉快是任何事物也无法替代的。在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声中收获自信,收获成功的果实。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与探究方式,都是符合实际并且贴近生活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年龄小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发现,能了解许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就是在这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愉快旅程中学习的,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嘉文.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索.郑州出版社,2009.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范文第2篇

放手培养“小老师”

“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课前回顾。”一间教室里传来稚嫩的“教书”声,走近一看,原来是汪述文所带班级里的“小老师”正在上课呢。此前,汪述文曾到上海等地学习,目睹了教育先进地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她受到很大触动。回来后,她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汪述文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必须充分得到“放飞”,而要想放飞学生,让学生学习“到位”,教师必然要解放自己,从“越俎代庖”走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与分享的“学堂”、教师强调与点拨的“讲堂”。

汪述文发现,许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在课堂上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学生表现出“失语”特征,变得越来越沉默;而一些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则似乎“吃不饱”,表现欲越来越强。如何既满足成绩突出的学生,又“唤醒”平时沉默的学生?她提出了在班级中放手培养“小老师”的策略。

她根据具体学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师的主导方向,让课堂由“教堂”向“学堂”转变。为此,她提出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力求每节新课都让学生自愿上台当“小老师”,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在汪述文执教《分数除以整数》一课中,‘小老师’们经过充分备课后,展示小组合作制作的PPT,向同学们提出教学的导入问题。而汪述文则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提点“同学们拿出A4纸,先自己试着独立解决,再跟小组交流方法”。交流后,“小老师”展示自己探究结果,演示折纸和计算的过程,其他学生也纷纷上台展示,5种不同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答案。此时的汪述文在一旁不断点头表示肯定,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哪个是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假如是分成三份答案又是多少”……渐渐地,学生们发现了规律,学会了举一反三,最后“吃透”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定理。整节课上,“小老师”和教师配合默契,学生们也“不犯困”了,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汪述文还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代表轮流值日播报班级数学作业完成情况、分享学习的困惑与问题、心得与体悟、快乐与收获,在课前建立了“1对1”的检查作业机制和“1对2”的‘小老师’帮扶制度,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分工整理每个单元复习资料……在汪述文的鼓励下,学生们纷纷争当老师助手,一个个引领示范带头的“小先生”成长起来,快乐合作教学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了。

强化学法指导

小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技能或方法、行为与习惯是相当缺失的。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学法指导的重心。为此,汪述文十分注重学法指导,不断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汪述文认为,充分的课前预习是“合作教学”的前提,因此必须重视课前预习。为了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预习,她经常使用“预习预告”,告诉学生“今天准备学习什么”“我的问题在哪里”。这种“预习预告”不仅促进学生明确目标,有利于课前交流,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学情。

汪述文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从“分享”中懂得学习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她根据具体学情,在三个不同的学段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低年段,有意识培养小老师会听,会想,会说;在中年段,教会学生数学信息,指导“小老师”展开片段教学;在高年段,要求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解读,师生合作完成教学。课堂上,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导”学上下工夫,在关键处指导、在迷茫处诱导、在疑惑处辅导,力求做到变“教堂”为“学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与分享的舞台、教师强调与点拨的讲堂。例如在执教《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在小老师展示过程中,汪述文发现问题马上会“叫停”,对他们的上课方式进行指导,如让他们放慢速度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分享对2和5的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探讨结果,在这分享的过程,学习的思路就显而易见了。

课后,汪述文及时指导学生回顾梳理和巩固迁移,一方面促使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继续优化学生“家庭作业”的研究,让其成为孩子们乐园。

对于学生的家庭作业,汪述文严格按教育部减负要求布置作业,在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有意识布置贴近生活的数学拓展作业和反思提升作业。例如,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写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一年级写1、2句话,二年级写1、2段完整的话。

综观汪述文强化学法指导的方式,可以发现她在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归纳整理。例如在二年级时,她开始培养学生进行单元归纳整理复习,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把本单元所学的“学习内容、知识点、易错点、注意事项”进行表格式的整理。到了三年级,汪述文逐渐放手让学生做更多的事情:开学初指导学生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目标;课前由两分钟数学听算改为数学信息会,新授课前让学生先自学并做自学笔记,课后让学生用A4纸自己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绘制知识网络图,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

注重课外拓展

汪述文注重引导学生拓展数学思维,经常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每一节数学课后,她都能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在她看来,数学教师应该实现“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的深化,不仅是课内学习,课外的拓展更能培养学生养成思考数学的习惯。

为此,汪述文开展了“数学微写作”,她认为学生在数学日记里回想了自己经历的数学困惑、数学实验、数学思考、数学结论、数学经历、数学感悟……这些拓展的过程才让“数学”充满了生命力,这生命的活力将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将圆锥体里的米粒倒进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里,总共倒了3次才刚好满了。我疑惑了,为什么等底等高条件下3个圆锥的体积与一个圆柱相等呢?再把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同样的实验,心里想:这次应该不会相等了吧?但是倒了第3杯时,我眼睛都瞪大,圆柱居然满了……出人意料实验的结果让我对圆锥体积的奥秘产生了兴趣,回想起老师说的‘圆柱是圆锥的3倍’,我亲手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一定律。”这是汪述文班里学生写《实验中的发现》的数学小作文,小学生详细记录课外拓展实验中的数学,记录对同一种数学知识的不同表露,并且独立思考数学问题。

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课堂内的数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渴望,汪述文便推荐和指导学生阅读数学学科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课外读物,通过数学阅读,跳出数学课本,看数学世界。她班级的数学阅读进行一个阶段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数学“说理题”课上,学到“(1+2+3+4+5+6+……+99)+100+101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时,学生们跃跃欲试,班上的学生温思海抢答道:“(1+100)+(2+99)+(3+98)+……(50+51) =50×101=5050,5050+101=5151,它们的和是奇数。在数学课外读物上,看过高斯解过类似的题呢。”

汪述文还经常跟学生一起阅读《数学是怎样学好》等课外书籍,跟学生一起做数学实验,指导学生做手抄报,折纸,运用数学知识《位置与方向》画动物园导游图、运用正方形、三角形的知识制作风筝,让他们发掘数学创造的美。

她还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评价,发挥“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元性主体评价方式,采用作品分析、“成长记录袋”等聚焦过程的多元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学生养成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让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汪述文坚信,搞好教育,贵在理念,成在行动,赢在坚持。现在,她的课堂教学从刚开始的个别尖子生当小老师发展到了自愿报名组建小老师团队,从小老师参与片段教学发展到小老师参与全课教学;90%以上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行单元归纳整理复习和课前自学,100%的学生在课后会自觉整理数学笔记。学生还自己建立了Q群,课后一起探讨如何制作课件、撰写上课教案,对上课内容进行分工,分享上完课后写的上课体会……

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学习体验和探究知识的平台,“我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中的发展意识、数学应用中的策略意识、数学解题中的严谨品质、数学发展中的观察和归纳意识、数学史料中的发明创新意识、数学阅读中的立体认知意识,让他们感受数学带来自信与快乐。”汪述文如是说。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范文第3篇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民族的重托、人民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认真做好抓两头促中间,也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我深深懂得,为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我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抓两头促中间的意义和作用

抓两头促中间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数学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又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培优就是对学有余力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或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辅导和培训,使他们的学业成绩更加优秀、专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扶困就是对学习数学有困难且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偏差或个人身心、品德、行为较差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较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我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培养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同时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我还从多种渠道获得了各类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反馈教育和教学中优势与不足,并及时不断地加以改进、不断地提高,这对于自身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我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副很好的催化剂。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抓两头促中间工作的剂

数学教学工作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的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它与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数学教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理论体系。因此,开学初,我根据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及思想表现情况,精心选择确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对象,并制定出具体的抓两头促中间计划和措施。

我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方面的培扶教育,我十分注重与学生交朋友,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洞察学生的生理、心理,尤其是思想上的变化及波动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抑制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些不良观念;让他们从内心中感觉到老师一直像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一样关心和爱护着他们,从而从心理上接受、信任和佩服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学好各门文化科学知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谈心,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有进步就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和鞭策,尽可能地让他们在集体活动(如班会、义务劳动、校运会等等)中大显身手,充分表现自己,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让他们在同学之间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同时我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困生、做好学情分析,对学困的不同原因,采取多样的转化策略,协助他们共同分析、查找落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再根据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把比较差的功课补上去,并认真做好课后的思想沟通及跟踪辅导工作;鼓励他们鼓起勇气,笑着面对人生,找准人生的目标,实践表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做好抓两头促中间工作起着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三、将抓两头促中间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客观而又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既关注优秀生,更关注学困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既保护中等的学生、又兼顾两头的学生,对待优生及学困生,特别给予关注,多提问、多督促,让他们多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做课堂练习时,及时发现他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使他们各自尽情发挥、各得其所,优生能够更上一层楼,向更高峰迈进!学困生也能够循序渐进、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和掌握,以鼓励、欣赏、激励的方法,肯定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勇气和力量。

四、家、校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抓两头促中间

为了做好学生的抓两头促中间工作,我觉得要使得工作真正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除了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之外,学生家庭的大力支持、通力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与沟通,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与生活状况,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力争与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和管理好学生;实践表明,搭建学校、家庭、教师之间的桥梁,对于做好抓两头促中间工作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举办数学讲座,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同学互助,共同进步

我经常组织班级数学成绩优异或对数学兴趣浓厚的学生,举办数学讲座或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例如“《二次函数的应用》中的“最大值问题””、“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视图与投影》中的“太阳光与影子””等;还通过办好数学墙报、板报,举办数学竞赛、趣味数学游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抓两头促中间。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后进生

一、逆反心理型

我们在农村小学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学生从小父母外出打工,或托付给爷爷奶奶,或托付给外公外婆,或被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得不到家长的呵护,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 因此,他常把这种心态带到数学课堂上,一旦违反课堂纪律,老师说不得;一说就跟老师顶撞. 遇事毫不冷静,经常无故旷课,成绩始终无法提高. 老师进行多次家访,也毫无改变之心. 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他们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做法是:

最好的做法应先拉家常,谈谈自己数学学习的过去,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甚至有时还抖抖自己小学上数学课时的“丑事”,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并做到心平气和,以诚交流. 和这样的学生谈心,我们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 如果赢得他的一句“老师,我和你好相似”,说明他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做可以倾诉的对象,那么以后再做数学学习的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当他们数学课堂上犯错时不要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把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激发出来,让他们时时刻刻为你着想,为他的朋友着想,尽力学好数学,为老师争光,为同学争光,使他们身上的“侠义”之气用在数学学习上.

二、自由散漫型

我们在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学生由于家庭破裂父母离异,跟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或由爷爷奶奶照顾,或由外公外婆照顾,或由亲戚朋友照顾,是典型的单亲家庭. 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 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因年事已高,亲戚朋友忙于自己的事情,这些人根本无暇顾及,就这样,由于长期放任自流,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个性. 数学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数学课堂上,没有约束力,我行我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课堂对于他而言是自由市场. 这类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数学课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 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做法是:

每班建立班级数学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后进生身上,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数学任课教师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地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后进生考虑、解决问题,让他们时时得到你的温暖. 如举办数学活动,注意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多激励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后进生踊跃发言,让他们注意力集中,没有时间让他们思想开小差;班级数学活动,多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

父母离异的学生,要求数学老师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使他们能无心理障碍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屡教不改的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后进生,要求数学老师多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三、冷漠孤独型

我们在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不同,入学之初,由于父亲或母亲常年在外务工,由母亲或父亲单独带大,知道父母的辛苦,数学成绩相当好,各方面表现也很好,甚至有一技之长;但后来由于父亲或母亲在外有了外遇,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差,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数学课堂上,冷漠孤独,开小差,课后不完成作业,数学老师对其进行劝解和教育,收效甚微. 单从表面看,这类学生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类型. 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他渴望亲人的关爱,渴望父母和睦,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做法如下:

要做好家校联系,沟通家长,了解学生,同时,把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告知家长,师长紧密配合,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允许反复,耐心教育,对症下药.

二年级数学教学困惑范文第5篇

一、业务素养

本期来,自己认真坚持业务理论学习,自己业务认识有了明显转变,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大大加强。我坚持听优质课,虚心向别的老师求教,以使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我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培训学习,认真听取专家们的经验,以不断地充实自己。做到了学习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认真反省工作得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及时整改,使自己的业务素养不断提高。

二、 教学工作

我认真备课的同时加强教师用书的钻研,在书上批注,做到每个知识点严抓细扣,准确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体现备课的实用性。上课做到精讲精练,巧讲巧练。抓住根本,讲求实效,重视数学基本功训练,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的动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习、爱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后作业勤布置、勤辅导、勤检查、严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在处理课后练习时,遇到半图半文字的题目时,我就让学生编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培养他们的编题能力。在遇到一道题里有几个问题时,我教给学生如何解答这种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我还利用每节课的前3至5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同学们熟能生巧,经过这样的练习,我们班的口算和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

第三、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主要让一个优生帮带一个差生,课上相互学习互相帮助,让优生帮带差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中采取灵活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同桌间相互交流,达成共识,课上没有完成的作业让优生课后加强管理,督促差生课后逐一检查落实。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因人制宜地进行辅导,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对困难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赞赏,对优生要拓展数学视野,激励他们攻克一个又一个数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