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读书笔记

课堂读书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读书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读书笔记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第十章 管理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的缺点

成功地设计分组活动

决定所使用的小组类型

决定小组的人数

给学生分组

为积极的相互依赖建构任务

明确个人义务

教学生学会合作

分组活动的4个基本方法

STAD

拼图

小组调查

合作学习的结构方法

教育学者的建议

几个实践活动

第十一章 控制问答和讨论

问答和教师指导讨论的缺陷

不平等参与

以下方面的缺失:课堂节奏、重点和所涉及的内容

难以监控学生的理解程度

控制问答和教师指导讨论的方法

分配参与机会

思考与节奏并重

激发并保持兴趣

提供反馈并保持节奏

监控理解程度:要求作出明确的反应

监控理解程度:使用对照组

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

教育学者的建议

几个实践活动

第十章 管理分组活动

决定小组的人数

在某种程度上,小组的大小取决于你所布置的任务。学外语的学生互相练习词汇时,或者学家政学的学生为了准备考试复习度量衡时,两人一组比较合适。两人一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的机会(Webb,1989),对新老师来说也比较容易掌控(Johnson,Johnson,Holubec,&Roy,1984)。如果学生年龄较小或者不太成熟,老师经常采用两人小组,而不是更大的、需要更多社交技巧的小组(Edwards&Stout,1989/90)。即使是高中生,桑迪也一定要在利用合作小组之前,给学生提供两人一组的练习机会。

在下面的小插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尼在帮助学生时,使用的就是两人一组的形式:

多尼在回顾包含多种角度的问题(辅助的、补充的,还有纵向的)。在黑板上解释了一些问题之后,多尼宣布说学生要自己做下面的练习。她解释道:“请听你们接着要做的事情。在作业方面,你们可以和其他同学协商。你要报数:一,二,三。(学生们照做了)如果你是一号,就从19题开始做,每隔3题做1题(22,25,28,31,34和37)。如果你是二号,你的问题就从20题开始,每隔3题做1题。如果你是三号,你的问题就从21题开始,每隔3题做1题。跟与你序号相同的同学结成一组。你们的任务是互相帮助,理解问题;你们有20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本节课结束时交上来。

如果任务比较重,需要进行任务分配(例如,中学生课下活动调查),就应该形成多于两人的小组。三个人的小组相对好管理,但你要确保其中的两个人不会联合起来孤立和排斥第三者(Cohen,1994a)。

总的说来,教育工作者推荐四到五个人的合作小组(Cohen,1994a),六个人就已经是上限了(Johnson,Johnson,Holubec,&Roy,1984)。记住,随着小组规模的增大,“资源池”也会增大。换言之,有更多的头脑来思考这项工作,也有更多双手来做这项工作。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组越大,越难制订行动计划、分配发言机会、分享材料、达成一致意见。

我在教学中搞课堂讨论,用过以下几种分组方式:同桌两人一组;前桌两人回头,与后桌二人组成四人组;每竖行一个组,这往往是班级的行政小组;自愿结组。

我的经验教训是:自愿结组容易乱,费时间,课堂上不宜采用,课外的、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作业可以考虑用此法;竖行分组(6~8人)适合讨论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前后四人组适合讨论简单一点的问题或进行练习;同桌二人组则只适合做简单练习,如互相检查生字、默写等。

总之,分组之前一定要考虑是否确实需要分组,要完成的任务用多大组合适。

教学生学会合作

珍惜合作

最近,我读了一个实习老师用英语写的反思文章中的如下片段:

我尽可能多地采取合作学习活动,但是我一点也不敢肯定这是否有效。在我看来,这些小组活动没有推进学生学习――就像我的教育学教授说的那样――而是浪费时间。学生花更多的时间交往,打发时间,争论,耽搁,而不做任何事。我想,要让我相信合作学习起作用,除非(1)学生足够成熟,不需要老师跟在他们后面看着,(2)他们具有和同学交往的社交技巧。考虑到这些标准,我对一年级学生利用合作学习表示怀疑。

这个实习老师开始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学生的社交技巧可以成就分组活动,也可以破坏分组活动。然而他没有理解,老师在教授这些技巧方面能起作用。两位合作学习的专家戴维和罗杰・约翰逊(1989/90)警告老师:不要认为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怎样合作。他们写道:

人们不会本能地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人际关系和小组技巧也不会在需要时神奇地出现。必须教给学生这些技巧并激励他们使用。如果组员缺乏人际问和小组有效合作的技巧,合作小组就不会有成效。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合作是你的责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学生不会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学会如何合作。事实上,我们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考虑这一过程:学会珍惜合作,掌握小组技巧,评估。让我们简要地考虑上述每一条。

学生们在一起学习之前,必须懂得珍惜合作。在学年初期,桑迪就设计了单个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功课,以此把小组合作介绍给同学们:

我告诉学生他们要解一道具体的化学题(每年都不一样),他们要去实验台那里,开始做。他们看着我,好像我疯了。他们说:“但是,克鲁平斯基女士,你没有告诉我们该采取什么步骤。”我告诉他们我忘了给他们写出步骤。我说:“让我们看看你是否能够想出步骤。如果你能独自得出步骤的话,我就额外给你加五分。如果你们两人一组做,你们就平分这五分。以此类推。”他们都开始自己做――他们想自己得到五分。随着实验课的进行,他们开始分组活动。他们意识到彼此的需要,他们能够真正互相帮助,并且也不在乎分数了。实验课结束时,我说:“让我们谈谈今天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你们开始时都自己做?”他们说:“我想得五分,但是我必须让别人帮助我,因为我懂得不够多。”我们谈到学习新东西时合作的意义,而这时,分数已经不重要了。

学生在同一小组中开始合作一段时间后,让他们参与能塑造团队形象、增强小组凝聚力的非学业活动是很有帮助的。一种观点是让小组设计横幅或者海报,展示小组的名字和标志。为了确保每人都参与横幅的设计,发给每个组员一只不同颜色的笔;每个人只能使用他们刚刚拿到的笔,但是横幅必须包括所有的颜色。

据我看,这是一个符合我们所谓“素质教育”精神的典型案例。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高明在何处。

首先,她不是一个坐等学习条件的人,而是一个创造学习条件的人。我们有很多教师(相信美国也是这样)总是幻想学生把学习条件学习心理都准好了,到他这里“接受”教育。就是说,他只要一按电钮,教育就顺顺当当地启动,运转

下去了。比如说合作学习,他幻想学生早已具备了合作学习的心理、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技巧,上课只要教师一分组,学生就“顺流而下”,合作起来了。一旦事实并非如此,他就“失望”了。他也不想想,事先的“期望”合理吗?我还发现有好多教师一提到“学习无用论”就怒火万丈,就认为这种学生没法教。莫非学生铁定应该在脑袋里装满“读书有用论”,才能踏进学校大门?谁规定的?要都这样,教育者不是太省事了吗?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是善于创造教育条件的人,而不是坐等教育前提的人。

第二,这位桑迪老师推动合作学习,靠的不是“首先提高认识”,不是“给学生讲清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而这正是我们工作的一般套路。我们这里无论推动什么事情,都得先“领导重视”。“领导重视”之后是教师重视,教师重视之后是学生重视,大家都重视了,事情就能办好了。问题是,重视的事情你未必明白,口头上明白的事情未必心里真明白,所以,有很多事情,我们都“重视”很多年了,也没解决。解决不了,下回就再跟着领导“重视”一遍。桑迪老师不是这样。她开头不用说理的办法,不走“发动群众”的路子,而是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这就叫“情境教育”。她设了一个套,让学生去完成一个人单独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不用你鼓动,不用你讲什么大道理,学生自然会趋向合作。然而情境教育对教师的创意能力要求甚高,智商不高或者思想懒惰的教师是不愿采用的,他们还是更喜欢“宣讲”,因为“宣讲”不需要独立思考,有现成的大话、套话、空话可用,手头没有也可从网上下载。教育界宣讲成风,很多人遇事就找励志故事、名人名言,而不去具体分析问题,这显然是专业素质不高的表现。

第三,这位桑迪老师对分数的运用真让人钦佩。她也用分数激励学生(你独立完成可以加五分),但是分数对于她真的只是一个临时的工具,她不想让学生真的追逐分数,她使用分数,正是为了让学生忘记分数,增长真本领。这才是分数的主人。而我们的师生,则常常是分数的奴隶,不是我们支配分数,而是分数支配我们。当年非常强调“把分数看透”。把分数看透了,它是什么?它不过是辅助学习的一个工具而已。这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精神。而一旦喧宾夺主,就成了应试教育。

第十一章 控制问答和讨论

很多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我们在“现实”世界所听到的对话不同。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问别人时间,我们会假定你真的需要知道时间,并且会对回答表示感激。这个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现在几点了?”

“2:30。”

“谢谢。”

相反,如果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时间的话,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现在几点了?”

“2:30。”

“很好。”

在这里,这个问题不是因为需要获得信息而问的,而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方法。这种交流更像一种智力测验,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对话: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回答,老师再来评价这个答案。这种交流模式(提问一回答一评价模式)就叫作问答。一些研究也证明了学生在课堂的这一活动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往往是“明知故问”,其实是一种假问题,它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打个比喻,如果说生活中的真问题像长在土地上的真实的花朵,那么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就只是“塑料花”。

当然,这种提问在教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绝对需要的。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这种提问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以免陷入盲目性,造成对师生双方的损害。这种损害随处可见,有时还很严重。

我们先说这种提问方式对学生可能造成的损害。

最大的问题是,损害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显然,在这种交流模式中,学生的生存姿态是被动防守的,他在那里等着提问和考试(考试是书面提问)的进攻,做出回应,然后小心翼翼地等着教师的评价。他的任务仅限于回答,顶多有质疑的提问需要,而学生的所谓质疑往往不是独立提出的问题,而只是希望更好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这种“问”是“答”的附庸,整体态势还是防守。

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很多研究生自己拿不出研究课题来了,他们总是问导师:“我研究什么题目好?”结果他们的所谓“研究”,最后实质上还是答题,回答导师给他们提出的问题。这就很难创新了,因为真正的创新从来都是提出一个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走进一个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很多研究生没有这种思维习惯,也没有这种胆量和能力,他们从小二十几年受到的训练都不是教他们提出真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看别人的脸色,答别人的问题,而且主要是别人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在课堂上重复千万次以后,孩子们的思想和灵魂就被矮化了,他们脑子里塞满了美丽的塑料花,误以为这就是知识,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人们在假问题的海洋中长大,要学会提出真问题,确实很难。

于是您就明白课改为什么要提倡“探究式”教学了。“探究式”教学绝不是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头探究(只有疯子或有意曲解的人才会这么说),而只是希望在课堂几乎清一色的假问题上打开一个缺口,送进点新鲜空气,也让孩子主动一回,让他们提出点自己确实想知道的、并无标准答案的真问题,体验一把真实创新的感觉,来避免孩子们的思路向被动答题方面灾难性地倾斜。说得再直率一点,就是尽量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不要病得太重,如此而已。

我们再来说“假问”对教师可能造成的损害。

我是一名教师,我讲课的教案是从网上抄来的,考试的标准答案是人家给我准备好的,实际上这里面没有什么属于我独立贡献的信息,但是当我向学生提问的时候,我阅卷打分的时候,我居高临下,我胸有成竹,我的姿态不是真想知道什么,而是考考学生“我讲的你会了吗?”这完全不是学习姿态。而学生以为这些学问都是我的,他们敬畏之状可掬。学生的态度反作用于我,我就很可能迷迷糊糊真的觉得自己是有学问的人了,自我感觉良好。如果不幸我的学生考试排名靠前,或者我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甚至特级教师什么的,那就麻烦了,那我对自己的评价就可能离实际情况差得更远了。我会一天天失去自知之明。

很抱歉,我说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你会发现教师常常固执己见,很难说服,你会发现他们客气的词句里面,常常包裹着傲慢,你会发现很多教师十分缺乏真正的学习愿望,真爱读书的人很少。他们不善于提出真问题,因为他们把精力都用来提假问题了,他们不爱读书,因为他们把精力都用来逼迫别人读书了。

所以,教师其实很容易固步自封,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经常提假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固步自封的巨大危险。

还有,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严格

地说,多半属于假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浸润日久,人的实际社会交往能力会下降的。所以你会发现,中小学教师到了社会上就往往暴露出某种交往障碍。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我相信任何一种职业都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有负面作用,即所谓“职业病”。但是,如果人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这个问题,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完全可以将负面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我希望我上面的话,能对此事有点贡献。

提供反馈并保持节奏

给出的反馈越多,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学的也就越多。学术反馈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跟成绩的联系更为有力也更为持久。

但是如何提出合适的反馈。同时还让你保持课程的速度和动力呢?巴拉克・罗森夏因(1986)回顾了有效教学的研究,并且创建了一套有用的指导方针。根据罗森夏因的观点,当学生说出一个正确的、肯定的答案时,你可以再问一个问题,或者给一个口头或非口头的表示,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如果学生是正确的,可是有些犹豫,那么就需要一个更为直接的肯定。你可能也需要解释为什么答案是正确的(“是的,这是对的,因为……”)来强调材料。

当学生给出不正确的答案时,反馈的过程就有些微妙了。如果你认为学生犯了不小心的错误。你可以简单地改正然后再继续。如果你认为学生在稍稍帮助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那么你可以给暗示或提示。有时退回到你认为这个同学能够回答的简单的问题是有帮助的,然后再一步一步回到你原来的问题上。看看桑迪是怎么做的:

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被难住了:

“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中,两摩尔的水分解后,可以产生多少氢气?”他们一脸迷茫,教室一片沉默。桑迪问道:“那么。在STP(标准温度和压力)下,一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是多少?”所有的手都举了起来。桑迪让一个学生来回答。“22.4升。”桑迪继续说:

“你们知道水的摩尔数和所产生的氢气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吗?”再一次很多手都举了起来,一个学生回答说:“是1:1的关系。等式表明了这一点。”突然很多手都举了起来,学生开始喊道:“哦,我知道了。”“哦,我明白了。”桑迪带着微笑做出了安静和等待的手势:“好,继续,让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考虑到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两摩尔的水分解后,可以产生多少氢气?”

总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发生这种情况时,通过给学生暗示和线索而反复地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这只会使得问答和讨论变得很缓慢。有时候多尼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学生“过去”。这样的方法不仅能保持进度,还能让学生“有面子”。同时。她在脑子中记下她需要重新教授的有困难的学生。

课堂提问,学生答不出,这种情况很常见。教师的对策一般有以下几种:

1 让学生坐下,另叫别人。如果发现这样做了学生如释重负,那说明教师做对了;如果发现学生有不甘心的表情,那说明教师可能急躁了。

2 给点启发性提示。有些学生只要给点提示就能把问题答出来,这种情况下给提示实际上可能是促使班里和他思维水平类似的人思考,不能笼统地认为这是他一个人在耽误大家时间。

3 等待。有些问题比较难,需要一定时间来思考,可以在教师提问之后,留出一段安静的时间,而不要立刻让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基础好脑子快,智力遥遥领先,老师话音刚落他就举手了,其他同学还没想出头绪。这时候宁可让他放下手,等等多数同学。否则他一下子把答案说出,其他同学就失去了一次思维训练机会。

经常只叫那些最聪明、反应最快的学生回答问题,对教师确实很“爽”,但对多数同学是一种打击。时间长了,他们就灰心不举手了。我国学生年级越高上课举手发言的越少,这是原因之一,是低年级教师失误的后遗症。

4 放弃问题。有些问题全班都答不出,可能是问题提错了,或者太脱离学生实际了,这时候教师可以放弃这个问题。非要让学生答出来,学生答不出教师自己说出答案,常常是不明智的。要另想办法。

课堂提问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教师要非常机警,随时观察学生的动态给予恰当的回应。提问前的问题设计和提问后的经验总结也是需要动脑筋的。

也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加以嘲讽,或者说:“坐下吧,好好听!”这类做法就掉到教师素质的水平线下面去了,此处不来多说。

监控理解程度

另外一个检查学生理解情况的方法是使用“对照组”。这时,你抽取几个学生,从他们的表现中了解全班同学都“跟着你”,你可以再往下进行新的话题(Lundgren,1972)。然而在选择做对照组的学生时要小心。如果你只选择成绩好的人,他们的表现会让你过高地估计全班的整体理解水平。

在和多尼的一次讨论中,她解释说,她代数课上使用对照组的一个学生是她的对照组的重要人物:

这个男生的能力属于中等。他总是坐在教室的后面,不明白时,他的脸上会出现一种表情。我能看出他不懂。但是他明白的时候,“脸上就会发出光芒”。当我看到他脸上的光芒时,就能确定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懂了。

我称这种学生为“指示剂”。他的表情或动作能告诉教师,你讲的内容大概有多少学生听懂了,或没听懂。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种学生,最好每班至少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因为男孩和女孩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别。

这种学生的特点是:

1 成绩中等,智力中等。因为这样他代表的人面比较宽。

2 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不能选情绪起伏大的学生当“指示剂”,那样误差会比较大。

3 表情明显,容易读懂。有些孩子“喜怒不形于色”,或者表情变化比较细微,这种学生显然不能做“指示剂”。

教师要注意的是,此事既不能让学生本人知道,也不能让同学们知道,否则得到的结果就有可能失真。这是教师自己掌握的秘密武器。

还有,若是班里找不到如此典型的人物,那也不要强求。不得已而求其次,找几个类似的人物替代,也是可以的,不同学科选用不同的“指示剂”也是可以的。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一、加强家校配合,营造读书氛围

“一切为了孩子”,是学校、家庭的共同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我们班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室借阅书籍。主要以中学生必读书目和每学年课本中推荐书目为主,每位学生至少带来一本书进行阅读。同时,根据情况提倡学生进行图书交流活动,为班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白“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的道理。让他们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子女加强课外阅读,并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二、做好读物推荐,扩大阅读范围

中学生所读书籍参差不齐,多以作文为主,名著不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以中学生必读书目和课本中推荐书目为主,引导学生多看名著,多看成本的书,使学生摈弃了课外书等同于“作文书”的错误观念。如今的课外书却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是适合学生读。在扩大学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了部分优秀读物。一是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二是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看的书籍,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知识。

三、指导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利用课堂,把“教材”变为“学材”,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浏览法、精读法、略读法等。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其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向学生推荐各种读书笔记类型,如:摘抄型、感想型和想象型。教师还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班采用统一规范的阅读笔记。读书笔记有以下几项内容:扉页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籍贯、星座、人生格言、理想、最喜欢的书籍、藏书等。接下来是阅读方法指导。正文中,包括阅读的日期、天气、心情,书籍的名称、篇章、字数,精彩书摘,读书心得。

希望通过规范的形式,使学生掌握读书笔记的格式,使学生养成写读书心得的习惯,也能使学生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阅读笔记的考核,采用一同验收,查清读书笔记的篇数,读书笔记的书写是否规范,读书笔记的信息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量,读书笔记是否写自己读书的体会,等,据此,对读书笔记进行等级考核,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展览、表扬。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分析

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多数学生作“呼应状”,不是带着问题读,也不是有目的地读,而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老师的读书之令。

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农村小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在农村,良好的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学校,各门功课的安排紧凑,考试指挥棒的分数至上,使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唯分是从”,领导把看书看成是浪费时间,很少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任课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因而很难“挤”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家中,很多家长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长辈照管,家成了这些农村孩子的自由王国,看电视成了他们消磨时间的主要形式。

二、学生的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学生读书不过是囫囵吞枣、粗枝大叶地浏览一遍而已,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有的学生做了笔记,也无非是摘录几个好词好句,难得写心得体会,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对策:

一、立足课堂,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想读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教材拓展延伸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有些情节是编者根据需要选加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适当地拓展延伸,让学生有选择地读一些有关书籍。如学了《跳水》一文,可以诱导:你还了解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些作品?让学生去读与本文作者相关的书籍。

2.榜样示范激励

榜样示范激励能使学生产生向榜样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心理。课堂上布置学生读书时,教师可以用引读、接读的方式,和学生一块儿读书,教师抑扬顿挫,激情澎湃,定会令学生“为之一震”,学生从而会以老师为榜样,好好读书。

3.文化熏陶

好的氛围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激发人奋发向上。我们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发挥文学社学员的特长,有意识地添加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栏目,如阅读快餐、信息广角,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的主要内容,诱导学生去读整本书;“我最喜欢的语句”,让学生由喜欢的语句入手,写出喜欢的理由,促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获。

二、紧扣文本,指导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在读中去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熏陶。教学中,我们要紧扣文本,注重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终身受益。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读书时,用相关符号在书上标注自己阅读时发现的好词好句、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或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写读书笔记

先从摘录好词好句入手,进而写出所摘录词句好在哪里,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写出对文章主人公乃至整篇文章的感悟,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写读书笔记。

3.品味性的精读训练

指导学生静心细读课文,欣赏妙词佳句,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像人吃东西那样,细嚼慢咽,变书本语言为自己的内在语言。有的好文章要反复读,达到以读成诵,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当然,读书方法远不止这三种,还有很多,我们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灵活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便他们从容地由课内走向课外。

三、植根课外,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乐读书

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有效延伸。我们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做有心人,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去完成读书的任务。

1.每日一诗

每逢双周末的语文阅读课举行诗词朗诵会,对那些能够感情朗诵、能简单介绍诗词内容的学生加以表扬。长期下去,古诗词那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定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读诗使人聪慧”,既可提高学生的悟性,还可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

2.读书笔记展评

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之后,为了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读书写笔记,我们还必须把这项工作常规化,即每月一展评。对于那些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感受真实的读书笔记给予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让学生乐于读书,乐于写读书笔记。

3.讲故事比赛

学生把书本语言内化成自己的内在语言,并有声有色地表述出来,一定会感到无比快乐。我们可以定期地举行“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有准备地读一些书。对于那些准备充分并能声情并茂讲述故事的学生评为当期的“故事王”,学期末参与“班级故事大王”的竞争角逐。

4.网络浏览之星

21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和快速传递的社会,我们可以借助学校网络这一载体,指导学生接触新鲜事物,进而通过“网络浏览之星”的评比,有效促动学生在学校网络上读书。

四、家校合作,以时间为抓手,让学生真读书

农村学生因为诸多原因,读书时间很难保证。我们可以寻求“家校合作”,实行“家校联网”。教师除了督促学生完成校内学习任务外,还要跟踪学生在家读书情况。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可以延长其在校读书时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读书任务,可以采用“1+1”帮扶读书机制,多种措施并进,切实解决农村小学生读书的时间之难题,把读书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叶圣陶 语文教学思想 语文综合素质

为了达到教好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减轻学习负担,从而培养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以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观点为原则,进行了求实的、客观的实践,得到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享。

一、“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坚实的基础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也是如此。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所设的各门学科是基础中之基础。就语文学科来说,它又是一门基础工具课,语文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各学科的学习。语文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指语言、修辞、逻辑、文字等汉语习惯和规范;基本能力指听、说、读、写语言的4种能力,也就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前提,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把所获的基础知识转变为熟练的技能技巧,这是一个全过程。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传道授业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掌握汉语言习惯和规范,从而获得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师傅引进门,学艺靠自己。”一是学生具备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离开了教师也会运用这个工具进行学习和工作,学生就有了终生受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把语文这个工具交给了学生。

二、“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不教”也会自学

教学中的大量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后,学习就主动了,效率也就高了。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很必要的。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教学生阅读一般分为5步。第一步,通读全文,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并在相应的书页上注出音和义,这一步的任务是了解语文大意,扫除文字障碍。第二步,摘抄词语和佳句,增加文字、词汇的储量,丰富语言。第三步,重读全文,划分段落和层次,分析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第四步,列出文章结构提纲,学习构思谋篇的方法。第五步,思考问题,检查阅读效果,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们设计了“预习—听课—复习—练习”的四步学习法,并进行具体训练。

l.预习指导。字词句的理解,段落层次的划分,重点难点的分析,自己练习的设计。并规定不带问题不进课堂。

2.听课指导。学生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凝神静听,边叫边想边作课堂笔记。

3.复习指导。整理课堂笔记,边上课边复习,不集中在期中、期末才复习,不复习不作练习。

4.作业指导。不仅先复习后作业,而且先思考后解题,最后自我检查、修改、更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高效的解题能力。

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是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一旦完成了这一任务,学生就会用掌握的一般方法去自学,也就达到了叶老的“不教”的境界了。

三、“教”学习语文习惯,为“不教”也能自觉

光指导学习方法,而不使方法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科学的方法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形成规范、科学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主动了,汲取知识的欲望也增强了。下面谈三种学习语文的习惯。

l.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顾问”,是不见面的老师。所以,首先要训练学生学会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告诉学生方法,督促他们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查阅中,指导学生如何辨别,选用准确有义项。不仅要求学生查阅课文中的生字词,而且要求学生在读书、看报、看影视中,遇到生字词就去查。还教会学生如何查阅和使用多种参考资料的方法。

2.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汉语言的词汇非常丰富。要想积累大量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除勤读、勤记、勤写之外别无捷径可走。读书就要作读书笔记,这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写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摘抄、写心得、编目录。特别是前两种,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并养成习惯。摘抄的内容包括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有教育意义的事例或优秀的句子等。写心得分二种:分析摘抄的内容,从摘抄的诗文引起联想,写文章的结构提纲。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写笔记,但写的不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后白觉写的,实际上是转抄老师的,所以在学生心目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觉,只有在课堂上教师讲的才要写读书笔记,除此之外,读书就不用写笔记。其实,你要学生自己写,他们也不一定会写。因为他们习惯于老师说啥就写啥,一旦老师不说了,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就不知写什么,怎样写了。他们虽然每节语文课都写笔记,实际上并没有学会写笔记和自觉写笔记。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写读书笔记,自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3.养成总结交流学习方法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在不断地强化训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是,各自的学习方法也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比较,相互补充。为此,语文课上,老师应经常介绍一些读书方法,同学间也相互交流各自的读书学习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取长补短的目的,达到学生能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四、“教”学生思考,为“不教”而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知识迁移能力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叶老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材料无非是个例于,凭这个例子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老师就是要朝着促进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训练,基础知识的传授,正是一种被动的知识学习过程,可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语文学习能力才是有效的,才能算完成了语文老师应尽的职责。

课堂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名著可以帮助迷惑者找到生活的方向,名著可以为学习困惑者提供精神支柱,名著可以让脆弱者发现自信对发展的重要性。要想把教学当成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名著的阅读中体会世象百态的神奇,满足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好奇。

【关键词】

名著阅读 “不求甚解” 比较阅读 读书笔记等

强调中学生阅读名著,重视知识的积累,是中学语文新课标的一大要求。假如学生能够多读一点名著,多写一些读书笔记,那么,学生便能受到名著中经典思想的熏陶,在行为品格上受到影响,便可以使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但在众多的名著面前,许多学生难免不知所措,怎样读好它们,确实需要指导。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首先,应要求学生吃透教科书,然后把课外名著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毕竟疏不间亲,读书亦是如此,闲书不能挤正书,正书不能挤用书,这应该是一个首要原则。

名著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的开展,要给学生提供充分阅读的空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其阅读的感受,在师生的多边活动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当教师为其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舞台时,便能够让自己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体会到快乐。学生并不缺乏表现的天赋,而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讲剥夺了其表现的机会,虽说学生的发言能力总令我们担忧,但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当成教学中的重点,当成一项硬任务来抓。

其次,应指导学生灵活阅读,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由于名著浩如烟海,只就教育部列出来让中学生阅读的就达20多部,按6年中学生涯计算,每年阅读量接近4部。书海茫茫,哪能处处求甚解。不求甚解是大量接受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恰如走马观花,在特定的场合下,正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第三,要让学生明白:“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

比较之后,还应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学问不辩不清楚,不争不深刻,理想的课堂状态是,师生之间既能够产生共鸣,又能够产生争论,尤其是后者,假若能够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出色的论辩,那就意味着大家的思维状态是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其实,知识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学习也应该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只是辛劳的教师总把问题复杂化,总担心没有讲到底,学生就永远也学不会,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实际上就是越俎代庖,这对学生提高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是极其不利的。在名著阅读指导上,我们应该让学生针对经典部分进行激烈的探讨,毕竟经过时间考验所遗留下来的知识是永远值得揣摩的。

第四,还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就算记忆力再好,也比不上我们的记录,为了使名著阅读更加有效,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自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而读书笔记的坚持也非难事,只要你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只要你想让学习变成有趣的事,就能够在这方自我教育的平台上看到坚强与自信。经典的文章总能够产生持久而不可预料的激励效果,往往某句名言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知识确实能够改变命运。笔记的撰写,可以是摘录,可以是感想的记录,可以是作品的评述,也可以是对作者著作或思想的研究,这都为我们提高阅读的效果提供了不少途径。

同时还要学以致用,读后要动手写作,即“立地成佛”说。朱光潜早年在国外学习,边学习边写作,可以说是“立地成佛”的榜样。徐特立有一句名言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读书是吸收,记笔记是消化,写作是倾吐,只有多读书,多记笔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肚子里有了“墨水”,文章才能写好。总之,读书有了收获就记下,倘若这收获很有价值,不断修炼,已自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