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医疗的相关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智慧时代 创新发展 老龄消费
一、引言
21世纪,老龄产业被称为了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我国的社会老龄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从消费角度讲,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所占的比重,老龄的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重大的。老龄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老龄人群、商业领域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有益的。因此改变对以前老龄产业的旧认知观念,突破传统的思想,结合智慧时代的理念,积极探索发现出新的适合于老龄群体生活发展的习惯,消费惯,从而推动老龄消费产业创新蓬勃的发展。
二、老龄消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增加,老龄人口的消费规模逐年不断地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0000亿元,但是为老龄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确只有3000亿元,老龄产业只占老龄人消费总量的30%。老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老龄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目前老龄人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的老龄消费市场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老龄消费市场仍然是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则作为影响老龄人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的老龄人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和医疗消费总量占了老龄人消费总量的很大比例,而老龄人在食品和医疗消费的支出比重高说明了老龄人消费需求大多体现在对身体健康的注意,另一方面则说明老龄人比较在意实际的生活,而对如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关注的较少。面对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在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老龄消费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老龄消费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尽管发展老龄产业的市场环境宽松,但有一些决策的部门对老龄消费的认识和如何发展当代的老龄消费业缺乏新的认识,大多数企业对老龄消费业发展的规律性缺乏客观和准确的把握。在实际地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误解了目前对于老龄消费的现实意义,甚至是盲目跟风。商家对目前老龄人的商业化需求特点还是比较陌生,且把握的不准。在传统的观念上,多数人普遍会认为老龄人只能是要求老有所养及安度晚年,对于老龄消费市场、消费产业,则少有深入的研究。
2.老龄消费市场整体的有效需求不足。中国的大部分老龄人的购买力的水平不高,与经济因素有关,老龄人口的收入并不是家庭收入中的主流。同时,在消费意识、消费习惯等方面,老龄人的消费也是非常保守,少消费、省吃俭用似乎已经成为了老龄人的代名词,因此老龄人传统的消费观念限制了当今老龄消费业的发展。
3.老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面严重不足。大多数的企业仍然缺少对老龄消费规律性的正确认知,没有把握好老龄人的市场需求,因为企业没有进行深度的研究开发,所以也不能占有其应有的市场份额。目前整个老龄产业还没有在国民经济中形成具体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而真正参与到老龄消费业的企业家更是很少,没有形成对其发展的企业家群体。
4.未建立出健全完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在智慧时代,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及时准确地信息才能提供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而目前还没有建立出完善和统一的老龄消费业的资料库及相关的信息化平台,这样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产品、政策、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就会不及时。
5.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合力。老龄消费业的涉及面很广,在管理方面,实行垂直管理,部门分管,资金分流及目标分割,因此交叉环节的相互协调与沟通不当,很多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上存在薄弱的环节,造成效率较低,进而影响了其发展的进程。
6.政府对相关的扶持政策不得力。对于老龄消费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竞争领域,它不仅有市场的成分,还有社会事业的成分。因此应对老龄消费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产业相关政策的鼓励与引导。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保护老龄人权益的《老年法》,但仍对发展老龄消费业,缺乏具体的、配套的及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因此老龄消费业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例如在老龄人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或引导老龄人的消费并扩大老龄消费需求等方面。尽管我国是一直重视老龄人口的国家,但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宏观上的产业政策,还是在微观的具体支持与措施上,都不够得力,没有出台并完善落实实际的政策。
因此,无论是从政策方面,管理方面,还是从市场的有效供需求情况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说,都充分表明了使其创新蓬勃发展的艰巨性。但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同样清楚地认识到了这里面所蕴藏的巨大机会。
三、智慧时代老龄消费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发展
智慧时代,“互联网+”为老龄消费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如果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老龄消费业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老龄消费业发展的新形态。将会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及组织的变革,进而提高了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二)转变传统消费观念
对于老龄群体,一般大多数都是买东西讲究物美价廉,很少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有了钱就会存起来,不提倡炫耀性消费。勤俭节约固然好,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龄消费业的发展。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是有必要的,要潜移默化地促进老龄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拉动内需,为老龄消费业发展提供动力。
(三)加强开发适合不同老龄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开发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龄人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服务上,例如发展养老地产。基于当前房地产发展势头,结合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地即养老型社区。老龄人不仅对衣食住行有着更高要求,对健康、环境等亦有要求,尤其精神层面要求更高,而现今的养老地都是普通的小区,养老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真正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新型养老社区,积极发展养老地,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健室、文化活动站、养生堂、小花园等设施,保障室内阳光充足、自然通风,构建适宜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态环境。而老龄产品不能让其成为老旧差的代名词,要追求品质、性能和价格的有机统一。
(四)建立信息化平台
可以建立完整的、开放的、统一的老龄消费业资料库,为企业和消费者提品、政策、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及时服务,完善老龄消费业的市场体系。设立出老龄消费业的产品展销平台和信息平台,扩大老龄消费业的市场空间和增加消费的人群。在平台上可以介绍并推广科技相关信息,推动老龄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创新。
(五)行产学研合作
可以与各大科研机构或者是各大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例如可以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实验室,以此来对关键的技术进行攻关,也可以与各大院校实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可以与各大院校合作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或高水平技术的带头人。
(六)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
发挥政府职能,可以制定出发展老龄消费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增加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信贷支持等。也可以提倡老龄人去参加一些活动,修建老龄人活动社区,组织专业广场舞比赛,培养老龄人对其的热爱和兴趣,从而可以进一步刺激消费,促进相关类型的消费产业发展。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巨大的规模,并不系统和规范,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发展老龄消费业则需要紧紧抓住老龄人口其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清楚地认识到老龄人群体特征,准确把握老龄人群需求的特点,围绕着老龄人的衣食住行医等需求特点去计划消费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实行创新的发展,为了促进在智慧时代老龄消费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需要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自发的方式从事其产业的开发,还需要为老龄消费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的环境,需要有完善的配套的政策支持。首先要改变传统思想,克服体制或制度上的障碍;其次,需要政府提出有关的产业政策支持;最后,需要政府运用政策把社会的资源导入到老龄消费业中,结合智慧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让老龄消费产业实现其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奕.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前瞻[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46-48.
[2]陈友华.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11:44-49.
[3]陆杰华,王伟进,薛伟玲.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与政策支持体系[J].城市观察,2013,04:5-13.
[4]陈鹏飞,林文.中国老龄产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老龄科学研究,2014,06:37-44.
中国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是中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2002年~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有专家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10亿,城市数量1000座左右。
毋庸置疑,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城市化、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信息化发展,将向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一个全球罕见的大市场,极大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毫无疑问地将成为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虽然现在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甚至如火如荼,但若想从中挑取一个建设完整、理论成熟、实践证明完全成功的范例模式,可能一个都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很多,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性和具体难题,但其中也不乏诸多共性原因值得深入探究,比如政府多头管理导致的政出多门问题、缺乏顶层设计问题、重复或者浪费建设问题、形式问题等。
对此,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奕夫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表示:“政府应该形成合力,担负起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如果任凭市场带动需求,可能相关企业会追逐利益而导致偏差。一个良好的模式就是政府指导、搭台和制定政策,然后产生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积极参与。”
CEI:智慧城市相对于旧有的数字城市和电子政务提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奕夫: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和电子政务城市的延续和提升。首先,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更加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感知和遥控的功能。
其次,智慧城市提供了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只是政务的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的搭建,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包括“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等,而智慧城市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了政府、企业和民生等各方面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再次,智慧城市还从兴业、强政、惠民等诸多方面做了拓展和增强。智慧城市对于拉动产业整合、两化融合、城镇化进程都有促进作用。从面上,其范围应用广;从空间区域上,智慧城市扩展到了城镇。
CEI:作为智慧城市的具体实践者,你认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和国外的差距体现在哪?有何共性问题?
刘奕夫:目前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处于全面试点爆发期,但总体设计和启动应用都还处于落地阶段、初级阶段,和国外尤其是新加坡等成功的智慧城市试点还有很大的差距。
国内目前启动智慧建设的城市大致有300多个,总体可以分成三种:领跑者、追赶者和申请试点。从某种角度而言,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挂钩的。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了相应基础才能去做智慧建设。目前我们在全面试点的爆发期,建设热情都很高。
然而,国内智慧城市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此外,政府的资金匮乏、信息共享的壁垒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烟囱问题,都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难题。这些既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部门之间和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问题。
从建设模式来说,缺乏好的商业模式和风险评估模式,也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如何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良好运行机制,都还处在探索阶段。
CEI: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城市应该如何根据自身城市特色建设智慧城市,避免走弯路和重复建设?
刘奕夫:智慧城市首先要强调顶层设计,建设之初就要进行充分的自我评估。这个评估的度量要考虑到经济规模、结构、资源环境情况、生活水平。
每个城市的智慧建设都要植根于自我定位,实行一城一策。比如某些具备相同城市特征并且具备地理区位优势的省份可以做智慧城市群,具体代表就是宁夏。宁夏是把城市群整体统筹考虑。因为宁夏面积小、城市比较集中,并且城市共性问题很相近,没有必要单独重复建设,这种情况下智慧城市群就是其最好的选择。
从宏观来说,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智慧城市是和产业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有些城市可以通过集体建设加强串联互补,比如旅游城市群、文化城市群。
总体而言,建设智慧城市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城市发展程度出发,跟城市规划结合,来确定城市特色和发展。
一些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可以借鉴成功经验,来扩展城市化。具体建设过程中可以和城镇化相结合。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人口转移等很多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规划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契机。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时候,把这些将要面临的问题都考虑进去,做到未雨绸缪,将来会省很多事。
CEI:中国部分城市的智慧建设还是白纸一张,在这种基础上建设智慧城市有什么共性的问题需要提前筹划?
刘奕夫:相对于有智慧或者数字基础的城市,那些一张白纸的城市开展起点低是其劣势,但这本身也是其优势,在一张白纸上做文章,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去借鉴。
国内智慧城市的共性问题有很多,包括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交通、资源分配、转移人口的就业、医疗等,对此,有些专家提出城市科学的概念,意即把这些所有问题都纳入到智慧城市进程中来解决。
这些共性问题中的核心就是把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样就可以打通其余的环节,商业区、文化区和居住区,这些空间都和地理位置相关。要提前做好总体规划,解决空间的合理布局。
CEI: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怎样的想象空间?有人说我国大数据硬件建设已经颇具规模,但数据分析依旧是软肋,你怎么看?
刘奕夫:大数据和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技术支撑,地位非常重要。物联网是信息传输层的概念,大数据是数据应用层面的概念,大数据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物联网是信息采集的方式。
大数据是信息的分析技术和挖掘技术,它的技术需要由内而外的数据支撑,而物联网则提供了一种相应的方式。目前,我国物联网在食品追溯、感知和监控方面应用已经很多,而大数据在智能交通和医疗、互联网应用更多。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说,政府需要大数据的数据基础。在基础建设方面,就涉及到信息采集和收集端,其具体操作空间还很大。
其实,数据分析并不是我们的软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比较重要的是空间地理信息,它也属于海量信息处理,达到Tb级。在我们为各地省市做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大数据的抽取和分析没有问题,相反,数据的积累才是个问题。我们不是没有技术,是没有数据。
大数据还有个问题就是各类数据积极挖掘。不同种数据如何融合还没有做到,比如国土是国土的,税务是税务的,在做智慧城市以地控税的时候,如果国土和税务缺乏沟通和融合,就会导致数据太分散,无法整合,形不成大数据分析带来的优势。
CEI:智慧城市的产业链非常长,很多技术应用涉及到大量的产业融合问题。比如手机钱包涉及通信行业和金融业融合问题,手机视频涉及到广播电视部门与通信业的融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产业融合问题?
刘奕夫:总体而言,是以智慧城市建设来整合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智慧城市本身就是通过信息化来促进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政府是通过信息的应用来串联相关产业。
以居家养老为例,应对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进行智慧城市就可以从信息共享和整合入手。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由具体承办方把人口和地理信息相关联,包括老人数量、分布情况与养老相关产业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给养老产业一些扶持,让后者建立老人服务中介机构。然后中介机构再把相关各种服务外包,比如送餐、看护、卫生、医疗等,这就把相关产业全部串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长的服务网链。
CEI:这其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具体作用?
刘奕夫:对于产业融合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互的利益平衡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或组织产业联盟把企业捆绑在一起,解决利益问题。
在整个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必须要起主导作用,如果忽略政府手段,极有可能会产生无序竞争。
此外,行业竞争的问题也通过政府的政策来解决,让各个运营商达到平衡,都有各自收益,才能避免恶性竞争和减少不利因素,在政府融资和企业投资的过程中进行良性的运作循环。以智慧扬州为例,扬州的城市云计算中心搭建之后,政府把运营和维护外包给企业,自身只做管理,具体公共服务的内容如居家养老、广告牌都可以让企业来做。政府的角色就是以更少的人力物力来做好监管。
CEI:智慧生态也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但目前在建的各地智慧城市对此涉及较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奕夫:智慧生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这其中涉及到城市的格局规划,改造是一大难题。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做到后续的低碳环保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固有的城市框架调整使其更符合智慧生态的要求,这一点很难,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很多,时间周期也很长。
“智慧城市”并非一场豪赌
若时间倒退几年,大部分企业恐怕将“智慧城市”定义为一场豪赌,虽然谁都知道赢面较大,但都迟迟不肯下赌注。说其赢面较大,是因为我国必然要应对和解决城镇化引发的连锁反应,而不肯下注的原因则在于,一切终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首先,有必要为“智慧城市”做出一个定义。不得不承认,它经常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那么该如何对它界定?
2008年,首先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IBM公司,对此给出的定义颇受各方认同:绿色便捷的智慧城市设计、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健康和安全的智慧城市医疗网络、建筑物的架构和建造原则,以及利用雨水替代处理水的方法、提高智慧城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创新城市引发战略投资,吸引业界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企业入驻。可以说,以上这些方面,涵盖了智慧城市的核心。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热潮,已有25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很多已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和行动计划,截止今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193个试点城市,预计2015年底将有7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参与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概念对于地方政府已经耳熟能详,而对于很多老百姓可能还有些陌生。城镇化进程往往会带来一系列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集聚、资源不均衡、公共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等,城市的承载和管理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智慧城市是突破当前城市发展瓶颈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增强城市管理智能、公共服务普惠、政府效能提升,最终目的是使市民生活更加便捷,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智慧城市建设为什么要强调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具有通用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既适用于政务应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也适用于经济领域的生产、制造、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这使得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全方位提升城市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技术支撑。比如:电子病历的普及,将使得市民免去了纸质病历丢失和携带的麻烦,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互动教室等都使得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智能交通服务使得市民出行更为便捷等等。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建设智慧城市需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带来共赢
资本市场总是易变的,但同时也是最敏感的。当智慧城市在我国兴起之际,资本市场便给予最迅速的响应。
据了解,继此前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2013年4月又有两家商业银行表示将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目前相关投资已有望超过4400亿元。根据目前的投资水平估算,“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规模将会达到2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仅智慧城市这一主题投资将高达2008年金融海啸时国家投资额的一半。毫无疑问,这将是2013年市场中最大的主题投资机会。
从一个概念,到拉动国家经济的强大动力,智慧城市已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期待,也成为许多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噱头。
IBM的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其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再联系到上述IBM公司对智能城市定义的五大方面,可以看出,智慧城市有着多种要素的侧重,有些着力于技术应用,有些关键于网络建设,有些专注于产品研发,有些则专注于精密的生产制造。如此多的业务单元,全球范围内尚没有一家公司全部涉猎,大部分公司只精通某项或者某几项业务,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市场竞争将是多元碰撞、实时更新,带来共赢的。
虽然各地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已陆续展开,但对如何建设,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比如,建筑物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预计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还将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中国建筑物的供暖效率仅为工业化国家的1/3,然,究竟以何手段实现建筑物节能呢?再比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预计201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超过2000万辆,2015年将突破3000万辆大关。然而,汽车尾气排放量不断上升,阻碍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的进程。尽管政府出台了鼓励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但由于缺乏便捷的充电系统,消费者的认可度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电动汽车价格高、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短、缺乏新技术的普及,都阻碍了消费者选用它们的需求。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正是智慧城市未来建设的核心要点。
因此,在实施可靠的智能城市计划的过程中,更需要发挥所有主要利益相关群体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发挥牵头作用;投资者、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技术提供商,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商或企业,要主动贡献自身的行业经验和先进技术知识;终端用户,也应该得到知识普及,以便更好地了解建设智能城市的益处。
这是一个令各方均期待与兴奋的新领域,夹杂了对当前环境的不满,更饱含对未来的期许。当我们在探路时,既需要不断向前的执着,又需要破釜沉舟时的决心,在此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值得关注与思考的东西。
“智慧狮城”的智慧之钥
素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在城市美丽的容颜下,蕴有一颗智慧的大脑。高速且低价的宽带接入、便捷的在线公共服务、井井有条的城市管理……新加坡信息化进程始终走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
在部署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中,新加坡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是资讯通信技术如何作为跨领域的通用基础设施,第二是各个行业领域融合互动的需求,第三如何运用数据分析,更好的理解我们所在的城市。
自20世纪80年展至今,新加坡已经了六个资讯通信发展规划,如今的“智慧国2015规划”,是于2006年6月份的智慧城市发展蓝图。超高速、智能化可信赖的信息基础通讯设施,发展具有竞争力的通讯产业,培养资讯通讯人才资源,以及促进其他相关领域,通过这四方面的战略部署,新加坡将被建设成为全球化智慧都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新一代超高速1G宽带网在全国的覆盖,让你在新加坡,无论不管是在车站和其他的固定建筑,还是在等绿灯的间隙,都能便捷高速的使用网络。作为有线网络补充,新加坡每平方公里建有十个公共网络热点,访问速度高达2兆,免费使用期延长到2017年的3月,在此基础上,政府计划进一步升级带宽,提升用户的体验。
除了硬件设备,政府也积极重视有利于行业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如定期的审阅频谱、技术创新和标准三方面现行的政策法规,作出及时调整。按照新的规定,新住宅应预先接入光纤终端,开发商和业主,为部署基础设施预留空间,提高现有和新开发移动项目覆盖率,将汇集终端用户,提升其移动设备和宽带使用的理念。目前新加坡两大运营商在全国4G覆盖率已经达到95%。
(一)城市关系的转变
城市是人类生活、工作的载体,其核心内容是人。传统城市人与城市的关系是对立与分离的。智慧城市打破了这种关系,在信息技术渗透下从智能化向智能思维化过渡,以虚拟化形式进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主客体关系从“单一性”转变成为“多元性”。智慧城市中主客体以虚拟形式存在于信息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人性化服务,实现实时互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主客体与“沉浸性”、“依寓性”、“一体性”的关系。在智慧城市中每一个人或每一项城市设施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附着特定的智能特征。在这种智能化特征的引领下,人与城市设施之间逐渐融为一体,同时使城市不再是被动改造对象,而是具备反馈、调节、智能反应、感知等人工智能性质,实现虚拟世界主客体互动关系,改变人类的活动模式。
(二)城市构建的提升
智慧城市有着明显的人工生命化追求痕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可分为感知层、神经层、智慧层。感知层处于智慧系统终端,是城市感觉器官,通过感觉设备实现城市感知。神经层是智慧城市传输网络由物联网、互联网组成。智慧层是智慧城市大脑,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最终决策。不同城市在其特定环境与资源因素下会选择某一种或多种模式组合方式完成智慧城市建设。从建设目标来看可分为民生建设模式、城市功能建设模式;从建设动力来看可分为投资拉动型建设模式、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从建设过程来看可分为由下而上模式和由上而下模式;从建设方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重点突破模式、全面推进模式;从资源配置来看可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从建设先导性来看可分为产业先导型、技术先导型。
(三)城市功能的升级
第一,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加入了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城市建设后,固有城市物理空间开始变化,城市传统物理空间模式转变为全新的信息空间模式;第二,城市空间发展成为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交互依存的复合体;第三,信息虚拟化空间与城市物理空间通过网络实现压缩和重叠,城市生活逐渐从物理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完成城市对地域性超越;第四,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出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实现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第五,城市公共服务方式由传统物理模式向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技术型服务模式转变。
二、亚洲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对较晚,加之建设初期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核心技术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所以研究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定位和策略对我国建设发展智慧城市很有必要。
(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与建设现状
日本是亚洲建设智慧城市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既是对建设未来先进舒适城市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又是在新形势下解决环境与能源等问题,提出的一种新方法。2001年,日本实施e-japan战略,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4年,日本实施u-japan战略,通过创造新商业模式及新服务,开发区域咨询平台,强化电子政务服务,以及建立促进用户使用网络的软条件,为日本创造了良好的上网条件。2009年,日本实施i-japan战略,主要是3大领域(电子政府和电子自治体、医疗保健、教育人才)建设,其目的在于构建人性化、智能化的城市,将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革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日本从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实现三级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中,从而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日本智慧城市主要采用完全由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模式进行建设,政府干预较少,仅提供有限的基础设施或政策支持,主要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以此充分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扮演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2.特点浅析
一是制定通信建设、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确立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地位,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明确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政府以协调者、推动者的身份,支持和鼓励企业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并强调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和经济优势。三是采用“样本试点到全面推广”发展模式,避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四是强调“民生重点”核心建设思想,重视市民参与,以及市民利益最大化方针,保障了智慧城市建设民愿支持的力度。
(二)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就意识到了国家未来发展竞争劣势。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始寻找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点,最终将国家未来发展点确定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并制定了一系列长远规划,开始了长达30年的“智慧国家”建设。新加坡智慧国家建设共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1992年“IT200-智慧岛计划”、2000年“信息通信21世纪计划”、2006年“智慧国家2015计划”、2014年“智慧国家2025计划”。其智慧城市主要依托“智慧国家2015计划”,其中有四个关键内容: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建设超高速且具有普适性的有线和无线两种宽带网络;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开发精通资讯通信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人力资源;开拓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产业改造。
2.特点浅析
一是前瞻性与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是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目前成就的关键因素,宏观政策面的指导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构建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智慧国家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经济支持保障了智慧国家系列计划的顺利实施。四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全国信息化消除了数字鸿沟。五是增强通信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力度,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
(三)韩国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早在2004年,韩国政府就推出了u-Korea战略,加快韩国信息化进程,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智能技术刺激可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在u-Korea战略中,u-City是一个重要单元。它以市民为中心,将环境与技术集成,从而组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韩国u-City建设已涉及22个城市,包括首尔、釜山、仁川等重要职能城市。韩国的u-City包含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New City+ubiquitous,即新城市建设,主要针对新城市进行智慧化建设;另一种是Old City+ubiquitous,主要针对既有城市的特征,加入各项智慧应用元素与应用。
2.特点浅析
一是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以先进的数据技术为基础整合资源,发挥既有的IT产业优势;二是以人为本,从国民角度出发,根据民众生活需求,侧重规划城市发展线路;三是积极建设多样数据分析库,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四是扩大电子政府影响力,推进政府组织间交流。
(四)亚洲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从宏观类型上看,亚洲智慧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日本为主的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目标的智慧城市;第二类是以韩国等国家以中央层面信息化战略为依托,在城市中重点部署智慧的城市应用,解决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类是新加坡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除了智慧应用外,还以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为重点。从智慧城市建设类型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智慧东京”、“智慧首尔”。该类型是亚洲智慧城市的常见类型,具有普遍借鉴意义;二是泛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韩国的“智慧松岛”。该种类型较少,但具有代表意义;三是城市区域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市中心智慧建设”等;四是国家型智慧城市建设,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日本的“i-japan”,该类型对建设背景有一定要求。从运营模式看可分为五类:一是政府投资建设维护。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拥有较强的自,多用于非营利、公益性公共服务或市政服务;二是政府投资、运营商委托运营,是政府与企业协作关系的一种模式;三是政府与运营商共同投资,借助运营商信息、网络等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减少政府投资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四是由政府牵头、运营商投资建设与运营,这种模式多用于营利性部分的建设与运营;五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并运营。这种模式完全体现了市场发展规律,政府不承担投资与风险。
三、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北京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决策中心,更是我国对外展示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窗口,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产业结构、卫生安全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渐渐凸显,“数字北京”已无法满足北京的发展需求,因此急需转变城市发展方向。
(一)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智慧城市建设意义不仅仅体现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善城市环境等,还可以帮助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使城市发展更趋于科学、合理,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智慧北京建设的核心与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产业等,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同时会产生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促进各行发展创新,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衍生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保证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转换器”
在智慧北京建设中,智慧技术运用将改变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转换器”。智慧北京建设将使大量智慧技术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不仅会提升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更能增加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将再次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3.“智慧城市”更符合“十”城市建设理念,是北京发展的“助推器”
智慧北京建设更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助推器”。智慧北京建设是以数字北京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的城市建设。智慧技术应用不仅会带动经济增长,更会促进北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利于重新规划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而形成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的绿色生产与生态发展有利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与科技互相促进方式,为北京市未来发展助力。
(二)智慧北京建设现状
1.政策方面
2012年,国家《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从政策上明确了智慧北京建设的方向。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及北京市不断推出智慧北京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智慧北京建设,从政策层面鼓励北京引进重大项目,支持企业投资并参与智慧北京建设。
2.技术方面
2012年3月,北京市召开“智慧北京”动员和工作会议,并正式对外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标志着智慧北京建设全面进行。政府针对“智慧北京”明确了三项基本特征:宽带泛在基础设施、智能融合和信息应用、创新可持续发展环境,以及行动计划。截止到目前,智慧北京城市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宽带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方面,2012年底实现了20M有线宽带全覆盖,2015年初3G+WLAN基本实现全面覆盖,4G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同时启动。目前已实现WLAN接入点10.5万个,3G基站2.2万个,7个重点区域为市民提供3年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在政务物联网建设方面,四环内超过95%的范围实现了政务物联专网覆盖,四环以外根据需求实现了区域覆盖,远郊区县实现了行政中心区覆盖。2014年底,北京市建立了完善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在统筹管理、信息共享、智慧服务、综合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支撑。建立政务云服务体系。按照“市区两级、覆盖全市;物理分散、逻辑衔接”的框架,构建“1+N+16”政务云体系结构。
四、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北京”建设的启示
综合智慧北京发展现状以及亚洲智慧城市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智慧北京的建设步伐:第一,宏观政策领域: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纳入到法律法规及行动标准中,以法律手段保障建设计划。加强资金统筹,引导多方参与智慧北京建设,积极吸纳企业参与,合理利用企业的技术与市场资源优势,推广智慧北京品牌,形成智慧产业与智慧企业对接,通过智慧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引导社会、企业、政府与工程技术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建立信息共享与科研联合机制。第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数据网、无线宽带专网及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高速信息网络,实现“无线城市”建设蓝图,构建全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积极争取电商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资源支持,自主研发并推广带有智慧北京特色的现代信息技术产品。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实践创新
1 智慧城市的定义及规划的意义
1.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 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简单说,“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本质上是让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更聪明。它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对现实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智能处理技术对海量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城市数字空间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1.2智慧城市规划的意义
智慧城市的实施反映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并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促进城市的跳跃式发展,对城市及居民的影响深远。城市规划作为控制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必须体现这些需求与变化。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要求以智慧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通过信息资源与城乡规划的有效整合,促进城乡规划的智能化、信息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智慧化。
2 智慧城市规划的实践创新
“智慧城市”是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三者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简单来说就是智慧化、信息化的城市规划,具体是指依托相关先进理论切实落实智慧理念,借助系统化、结构化、智能化的技术与工具,科学分析、集成互联城市数据, 最终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为解决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本节从规划思想、规划依据、规划重点、规划方法与工具、规划编制队伍、规划反馈与评价等方面分别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2.1 规划思想
正确把握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规划的预见性。对于目前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需要一套以服务市民为中心,系统的方法和工具来采集、分析数据和进行决策支持,以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满足市民需求。所有城市都是由紧密相连的系统组成的,见图1,包括经济、居住、教育、公共安全、交通、医疗保健、政府服务与公共事业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理解城市现有核心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
为了帮助规划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城市的动态行为,IBM首创“智慧
城市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for Smart Cities)交互模型,让使用者看到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相互影响。使用该模型能检验未来中长期规划,规划人员通过仿真因果分析能够看到所做的决策如何在各城市系统之间运行并预测到其实施效果。
图1
2.2 规划依据
出台法律法规等指导性文件。为了适应“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需求, 必须修订并健全配套的法规体系(包括规范/导则、技术法规等),从而为城市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实施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截至2012年2月,我国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有154个,预计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可见各地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调整需求与挑战。因此或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引领性的关于智慧城市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
2.3 规划重点
首先根据城市“智慧”发展的理念目标,研究制定切实反映理念目标的科学指标体系; 其次要将定量指标转化为相应的空间布局形式;最后将多元目标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
下面从城市系统规划、城市整体布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市生活环境规划这5个方面具体分析规划重点。
(1)城市系统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要素和约束(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收集、分析、核算数据与建模来合理使用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满足防灾需求,以科学划分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的范围。
(2)智慧的城市布局。评估城市地形、气候相关的地理水文数据,协调生态系统、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求、土地使用特征和工程适宜性的需求,为城市建设和功能区域的土地选择提供科学的基础,形成统一的协调的有机整体。
(3)智能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智慧城市对交通布局和主要基础设施布局提出更高的
需求,对道路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布局和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智慧建设,能够减少资源浪费。
(4)智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新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将推动分散的数据集中到综合平
台,创建一个专注于管理系统与数据的统一过程,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限制。
2.4 规划方法
促进城乡规划方法与工具的开发与集成。“智慧城市”实现系统化、结构化、智能化整合数据,通过数据建模等手段,实现数据的定量化、模型化、可视化分析,进而形成规划布局的优化方案。相应的城市规划需要做定量分析、空间模拟和工程设计,开发、集成大量的技术模型,意味着城市规划需要加快相关专业技术的开发与集成。 这对规划编制队伍的组成结构多元化、跨学科提出新的挑战。
“生态-技术”的规划为快速增长的城市空间产生的多种可持续与修复的根本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应对措施。目前,城市规划人员、空间规划和居住设计专
家可能使用的生态-技术有4种,见表1。
表1
种类 组成或用途
环境技术 包含一系列与能源、水、垃圾相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 包括一系列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环境检测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提供在相关数据库中以列表形式存储、传输、操作、管理、可视化、更新、询问、报告地理相关数据,与城市信息系统协作以促进土地使用分析、制定环境规划准备、生态区监控等,并保证能在网络中传播
通讯技术 用于在有线/无线网络传递环境数据、信息、知识与决策
2.5 规划编制队伍
城市规划需要加快新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前城市规划编制单位与管理部门的人才结构相对单一,以建筑地理背景的空间规划人才居多, 缺乏精通信息/智能基础设施与ICT技术的专业工程师。智慧城市的涌现与发展,将加大对培养新型规划人才的需求,因而要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与继续教育,优化城市规划的人力资源结构。
2.6 规划反馈与评价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显著推动公共权力的透明化与城市决策过程的公开化,使城市公共管理的信息共享,提升了公众对城市规划决策过程的监督能力与影响能力。公众将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者。“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提倡大量的公众参与,强调高效的信息沟通,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以检验各项行动方案与新技术的可行性及落实程度, 最终有利于实现
城市治理结构的扁平化。
3 结语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正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应用。如何将理想中快捷、方便、低碳、科技的城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空间上是一项长期的研究任务。本文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及其构建对城市规划的意义,探究智慧城市规划的实践创新,为新形势下城市规划部门和规划编制人员的业务开展和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