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患儿抽搐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重症;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系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程大多2~3 周,多数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反复惊厥发作、抽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情绪异常、病理征阳性、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患儿生命。根据重症患儿病情重、起病急、变化快、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些特点,如何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 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结果,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10 个月至14 岁;住院天数7 天~35 天;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高热32 例,头痛30 例,呕吐25 例,抽搐10 例,昏迷10 例,瘫痪3 例,脑疝2 例,视物模糊1 例。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36 例,异常30 例;心电图检查30 例,异常15 例;头颅CT检查25 例,异常16 例。全部行血生化检查:23 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心肌酶异常27 例。全部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0 例,其中白细胞增高29 例,蛋白质增高10 例。
1.2 方法
对每位重症患儿均实行整体化系统护理,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先收集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分析资料确定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对象朝向预期结果的进展情况。
1.3 结果
38 例患儿中治愈34 例,好转2 例,放弃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34/38)。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 次,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留置胃管鼻饲患儿,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尿失禁患儿,保持会阴清洁,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定时更换贮尿袋,每天用碘伏清洗尿道口2 次。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2.2 做好各种症状的护理
2.2.1 高热的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病初即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性高热,。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 ℃以上者,头部可用冰帽持续降温,大血管暴露处可放置冰袋降温,四肢给予保暖,也可用低于体温2 ℃的温水擦浴,力求使体温保持在38 ℃以下。用亚低温治疗重症患儿且疗效明显[2],应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2~34 ℃。如高热冷敷疗效不佳者,可用药物退热。高热期要保证患儿足够营养和液体量摄入。
2.2.2 惊厥和频繁抽搐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发生惊厥是脑缺氧、缺血及脑水肿加剧的标志。患儿惊厥发生,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置压舌板与两齿之间。必要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坠床及其他意外伤害。患儿惊厥频繁,应遵医嘱预防性应用镇静剂,同时寻找惊厥的原因。患儿应住单间,保持环境安静,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应观察患儿抽搐时的神志、瞳孔、抽搐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抽搐时有无大小便失禁等。
2.2.3 频繁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急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90-02
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是由于患儿脑部受伤所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该病发病急,患儿的体温甚至于上升到39度,且抽搐时间长达30分钟,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于产生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1]。加上患儿年龄小,尚不能用语言完整表达病痛情况,导致病情难以预料,为此,必须要通过严密切的监护处理,采用正确的急救护理方法,帮助患儿减轻痛苦,因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2例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患儿,年龄5个月-4岁,其中,男32例,女30例,致伤原因:车祸10例,跌伤25例,高处坠落2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针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1.3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患儿头侧向一边,以便于呕吐物流出,避免呕吐物吸入,或者是采用吸痰机吸痰,及时将患者鼻腔、呼吸道内的呕吐物清除干净,待患儿症状好转痊愈后方可出院。
1.3.2针对性急救护理[2-3]①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儿镇静、止痉、退热,减少患儿发生脑缺氧的机率,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②清除患儿喉部痰液,改善患者缺氧症状;③给予患者降温处理,采用30%-50%的酒精进行擦浴,但是擦浴中要注意为患儿保暖,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④预防舌后坠及损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结合患儿情况对症治疗,并做好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
2结果
3讨论
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是治疗护理的关键,加上患儿年龄小,尚不能用语言完整表达病痛情况,为此,必须要通过严密切的监护处理,采用正确的急救护理方法,帮助患儿减轻痛苦。
3.1病理机制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是由于患儿脑部受伤所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全身或者局部肌群性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或者强制性收缩,并且伴有意识障碍[4]。该病发病急,患儿的体温甚至于上升到39度,且抽搐时间长达30分钟,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于产生不可设想的严重后果。
3.2急救护理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处理和避免病危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8%,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抽搐的急救护理,能够迅速控制发作并寻找病因,予以相应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3.3护理措施经本组研究,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要让患者颈部稍抬高,将患儿衣领解开,保证呕吐物及时排出,同时,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对于痉挛发作的患儿,要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②做好患儿的防护,避免由于误吸而造成吸入性肺炎或者是窒息,对于严重呼吸抑制患儿,及时给予气管插管,但是护理过程中不可以强力按压,避免患儿发生损伤;③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控制发作并寻找病因,予以相应的治疗;④伴有高热者应配合降温处理,采用30%-50%的酒精。
总而言之,小儿脑震荡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处理病危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后果,避免患儿脑缺氧而造成的脑细胞损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辉国,李穗生.小儿脑震荡5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188-189.
[2]黄凤岚.30例高热抽搐婴幼儿的急救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2,40(6):913-914.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重症;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系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程大多2~3 周,多数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反复惊厥发作、抽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情绪异常、病理征阳性、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患儿生命。根据重症患儿病情重、起病急、变化快、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些特点,如何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 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结果,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10 个月至14 岁;住院天数7 天~35 天;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高热32 例,头痛30 例,呕吐25 例,抽搐10 例,昏迷10 例,瘫痪3 例,脑疝2 例,视物模糊1 例。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36 例,异常30 例;心电图检查30 例,异常15 例;头颅ct检查25 例,异常16 例。全部行血生化检查:23 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心肌酶异常27 例。全部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0 例,其中白细胞增高29 例,蛋白质增高10 例。
1.2 方法
对每位重症患儿均实行整体化系统护理,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先收集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分析资料确定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对象朝向预期结果的进展情况。
1.3 结果
38 例患儿中治愈34 例,好转2 例,放弃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34/38)。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 次,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留置胃管鼻饲患儿,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尿失禁患儿,保持会阴清洁,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定时更换贮尿袋,每天用碘伏清洗尿道口2 次。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2.2 做好各种症状的护理
2.2.1 高热的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病初即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性高热,。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 ℃以上者,头部可用冰帽持续降温,大血管暴露处可放置冰袋降温,四肢给予保暖,也可用低于体温2 ℃的温水擦浴,力求使体温保持在38 ℃以下。用亚低温治疗重症患儿且疗效明显[2],应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2~34 ℃。如高热冷敷疗效不佳者,可用药物退热。高热期要保证患儿足够营养和液体量摄入。
2.2.2 惊厥和频繁抽搐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发生惊厥是脑缺氧、缺血及脑水肿加剧的标志。患儿惊厥发生,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置压舌板与两齿之间。必要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坠床及其他意外伤害。患儿惊厥频繁,应遵医嘱预防性应用镇静剂,同时寻找惊厥的原因。患儿应住单间,保持环境安静,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应观察患儿抽搐时的神志、瞳孔、抽搐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抽搐时有无大小便失禁等。
2.2.3 频繁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患儿频繁呕吐时及时查找呕吐的原因,如提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应抬高床头15~30 cm,遵医嘱应用脱水剂,给氧等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果是食物引起的呕吐应查明原因更换易消化的食物。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频率、方式,评估患儿体液丢失情况,及时给予补充,呕吐过频繁者,遵医嘱给予止吐的药物,指导患儿暂禁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2.2.4 高颅压的观察与护理
在发现颅内压增高明显或出现脑疝前驱期症状时[3],如意识障碍加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持续升高、呼吸变慢,要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每次输注脱水剂时均应评估患儿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合理使用静脉。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调节滴速,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或注射泵。患儿如出现头痛、恶心或喷射性呕吐、前囟紧张饱满多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而对于不能说的患儿,一旦出现脑尖叫、频繁呕吐、抽搐等也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出相应处理,抬高床头,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每日测量头围1 次,保持大便通畅。如为严重颅内压增高,尤其是脑疝时,患儿表现为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开辟2 条静脉通道,以备紧急抢救和抗感染同时进行,治疗期间使患儿维持在轻度脱水状态(眼窝稍微凹、口略干、皮肤弹性尚佳)至症状及体征消失为止。但要注意边脱水边补充,勿过度脱水[4]。
2.2.5 昏迷的护理
昏迷患儿应去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制定翻身卡,一种姿势不能超过2 小时,如发生褥疮应积极采取措施。患儿如果是眼睑不能闭合或角膜外露者,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双眼,防止角膜干燥及受损。
2.2.6 瘫痪的护理
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置,根据肢体功能更换,及时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每日2~3 次,每次15~30 min,防止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及时指导患儿或家属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康复训练,活动要循序渐进,不易过急和过量,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碰伤。
2.3 呼吸道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病毒性脑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密切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叩击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每次吸痰前后应听诊肺部痰鸣音情况。持续吸氧,保证氧气供给,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
2.4 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状况
高热、昏迷、呕吐、抽搐均可造成血容量不足,导致循环衰竭。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液体量。治疗当中应严密监测水、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其它生化指标,定期称体重作为营养状态的指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促进疾病恢复。在使用降颅内压药物时,应注意防止过度脱水致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2.5 精神异常的护理
向患儿介绍环境多与之接触,纠正患儿的错误概念和定向力错误。如患儿有幻觉,应询问幻觉的内容,给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双目无力,感觉过敏,脑膜刺激征阳性,应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置。
2.6 加强饮食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处于应激状态,多处于高代谢、高分解、高消耗状态,易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并发症。根据患儿吞咽与咀嚼能力,急性期可选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逐渐改为软食或普食,鼓励患儿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昏迷患儿,做好鼻饲管的护理,要特别注意避免胃管脱出。
2.7 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病情较重,病程长,少数患儿可存在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患儿及家属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护士应以亲切、温和、诚恳的语言与家长交流,使患儿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清醒的患儿应使其尽快熟悉病室的环境,消除陌生紧张心理。鼓励患儿与同室患儿认识,相互熟悉交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接受治疗,并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昏迷患儿的心理护理同样很重要。为了促进患儿意识恢复,从开始就采用徐朝华[5]报道的呼唤式护理方法,即在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鼻饲、擦浴、大小便都要先与患儿交流,像对待清醒的患儿一样与其不断交流,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实现对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早日清醒。
2.8 康复指导
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障碍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肌张力,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在急性期主要是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开始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多样,要适应儿童心理,必须与药物,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理疗,针灸,高压氧,中频疗法等治疗相结合。有针对性对患儿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措施及各阶段的康复方案。通过游戏与音乐,寓教于乐。同时提高患儿的语言认知能力,要求家长参与。指导家长康复的手法,为日后家庭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30-231.
[2] 吴保敏,王华,叶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385-402.
[3] 薛辛东.儿科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08-51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呼吸衰竭,我院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获得较满意效果,护理工作对其起重要的改善作用。我科自1999~2009年共收治乙脑患儿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19岁,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护理
病室宜荫凉、通风,要有防蚊、灭蚊措施,要降低室温并保持室内安静,集中检查及治疗的时间,使患儿得到更好的休息,减少刺激。
2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的护理
2.1高热的护理①勤测体温,一般每1~2h测1次,如体温达40℃以上时则每30min测1次,甚至10~15min测1次,以便及时降温;②采取综合性降温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包括室内通风,用空调器或室内放置冰块的方法,将室温降在28℃以下;使用冰枕、冰帽及冰袋放置于颈、腋、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30%~50%酒精擦浴;或使用亚冬眠。注意避免过度降温,以免出现虚脱。干扰素可出现发热,乙脑病人使用干扰素并不加重其发热,相反起到退热快、清醒快、减少抽搐和减少后遗症发生。
2.2 惊厥的护理 ①颅内高压征导致惊厥前患儿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重、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等表现。②呼吸道痰梗阻,高热持续不退等均可引起惊厥。有时惊厥的早期表现是皮肤眼睑或面部的小肌肉抽动,胸肌抽搐,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高度警惕惊厥的发生,做好各种准备及时处理,一旦出现惊厥,立即给予安定0.3~0.5mg/kg缓慢静注,同时将患儿头偏一侧,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将纱布包绕压舌板置于齿间防止舌咬伤,窒息者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高热引起的惊厥同时给予积极降温,颅内高压者及时应用脱水剂。
2.3 呼吸衰竭的护理 观察面色、呼吸、瞳孔变化。如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紫绀等表现,如出现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呼吸暂停、球结膜水肿等呼吸衰竭表现,应及时减轻脑水肿,按医嘱准确给药。保证患儿呼吸通畅,警惕呼吸衰竭发生,顺利渡过呼吸衰竭关。
3 颅内高压的观察及护理
3.1 头痛是颅内高压的共同症状,根据年龄不同症状各异,婴幼儿表现烦躁不安、拍头、抓发,年长儿能自诉头痛。头痛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脉搏减弱、血压升高、意识障碍、燥动不安或抽搐常预示脑疝将发生;出现瞳孔及呼吸改变,表示脑疝已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及时给脱水剂。
3.2 呕吐、囟门紧张及睑结膜水肿,典型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但大多数为非喷射呕吐,婴幼儿前囟膨胀、紧张。年长儿久病者可有眼底视水肿,不能认为有视水肿才有颅内高压,颅内高压时可有睑结膜水肿、眼球稍突出、眼外展不充分等。
3.3 观察有无抽搐、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变。注意病人抽搐突然加重,频率增加,意识障碍加深加重,双侧瞳孔忽大忽小至扩大,体温骤然升高或降低,呼吸、脉搏先快后转慢、血压高居不下一段时间后转低下等,均是预后不良的征象,需密切观察,尤其在夜间要协助医生早期处理。
4 皮肤、五官的处理
乙脑患儿常有不同程度有意识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要保持皮肤清洁,需每2h轻翻身1次,防止褥疮发生,常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昏迷患儿不定时给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眼部,每3h滴1次氯霉素眼药水,注意口腔清洁,每天进行1~2次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特别是霉菌感染。
5 恢复期的护理
关键词:小儿 病毒 脑炎 治疗 护理
Experience in the nursing of infant viral encephalitis in 22 casesCHEN Dong-xia(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City; Henan 476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 in the nursing of infant viral encephalitis and announcem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was conducted in 22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of infant who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pathogenetic of illness children treatment and to given the nursing of febrile nursing、cataphora nursing、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eclamptic nursing and basic nursing.RESULTS: Among 22 patients, 20 cases were cured to leave hospital, 1 case to give up treatment because of economic reasons, 1 case response is slow, limb strength was slightly tall, activity obstacles.CONCLUS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exactitude observation of the children condition changes, completes the symptoms nursing and basic nursing nursing measures,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neonates recover.
Key words: children ;virus;encephalitis;treatment;nursing
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47-02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此病前1~3周患儿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感染,呈急性或亚急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积极控制感染,对患儿进行细致和精心的护理,对患儿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本文回顾2009年04月~2010年0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情况,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04月~2010年04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2岁。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呕吐。本组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实施治疗。高热及惊厥患儿给予降温,给予鲁米那或者安定镇静,对于意识障碍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同时给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给予甘露醇及呋塞米。所有患儿给予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在全科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22例患儿中20例患儿治愈出院,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患儿表现为反应较生病前迟钝,四肢肌力稍高,活动障碍。
1.2 病情观察
首先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同时对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呼吸道、发热等护理。常巡视病房,观察患儿神志、心率、心律是否正常,呼吸的频率、节律以及血压波动的情况。对头痛、呕吐者应观察患几的头痛部位,持续时间、程度以及呕吐物的性状、量、次数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护理方法
2.1 发热的护理
病脑初期即可出现发热,有时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各种营养素代谢增加。氧耗量也显著增加【3】。高热可加重或促使惊厥、意识障碍、脑水肿等发生【4-5】。对发热的患儿要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降温是防止脑缺氧和脑水肿的综合措施之一。通过降温特别是头部降温,可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渗透性及减少脑实质损害。
2.2 昏迷的护理
昏迷的护理患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促痰排出,减少坠积性肺炎,动作宜轻柔;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防止因移动致脑疝形成和呼吸骤停。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如有痰液堵塞,立即气管插管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给予鼻饲,保证热卡供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镇静,因任何躁动不安均能加重脑缺氧,可使用镇静剂【6】。
2.3 呼吸道护理
由于高热卧床患者分泌物多,咳痰困难,为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进呼吸道梗阻及肺部感染,从而导致呼吸衰竭。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叩打患者的背部,自下而上,先胸后背,反复数次,使支气管内的分泌物震动而排出,将床尾抬高15°左右,让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去枕侧卧,以利于分泌物引流。如果分泌物多且黏稠,可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引起呼吸道不畅者,可用电动吸引器吸痰。如果痰量多而黏稠,且位置较深不易吸出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应用上述方法无效者,应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手术【7-9】。
2.4 惊厥的护理
要严密观察,具有超前意识,早期发现惊厥的微小征象,及时控制,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注意有无抽搐,如因高热引起抽搐者则以物理降温为主,予鲁米那[5~8mg/(kg•次)]或安定[0.3~0.5mg/(kg•次)]镇静,如抽搐频繁,可每隔6~8小时肌注鲁米那。发生惊厥是脑缺氧、缺血及脑水肿加剧的标志,可表现为癫病抽搐或阵发性上肢内旋,下肢强硬,下肢强直,呈现“去大脑强直状态”。在针对惊厥选用镇静剂时,如出现不良反应须作相应处理,因脑水肿而致惊厥者,应以脱水、给氧为主,因呼吸道阻塞,换气不足而致脑细胞缺氧者,应解除阻塞并给氧气吸入,必要时则气管切开,护理人员在抗惊厥治疗中应迅速准确执行医嘱,动作反应敏捷,忙而不乱。
2.5 基础护理
对禁食或留置胃管的患儿,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眼睑不能闭合者,在护理时预防性给患儿眼内滴抗生素眼药水或软膏,采用油纱条遮盖,减少暴露,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等措施。对昏迷或肢体瘫痪的患儿要及时更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并用温水冲洗;经常给患儿翻身,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用红花油或酒精按摩骨突处,在身体易受压部位下放置气圈及气垫,或予气垫床,避免褥疮发生。
3讨论
通过对本组资料中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我们体会到,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主要针对临床上出现的高热、惊厥、昏迷三大症状施加相应的护理,及时降温,快速止惊,促进清醒,是减轻患儿痛苦和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因此,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必须加强工作责任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患儿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述娇.小儿毒性脑炎的护理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7-68.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9.
[3] 梅国建.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8.
[4] 肖晓玲,胡秋秋,唐唯佳.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运用于临床的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17.
[5] 任仲园.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9-70.
[6] 范玲.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3.
[7] 宋文静. 2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