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宝宝支气管炎护理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那在护理方面家长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这一期的“健康关注”我们汇总了以下好发于冬季的流行性疾病,一一为家长“指点迷津”。
轮状病毒肠胃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节引起宝宝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经由粪口传染、呼吸道及飞沫进行传染。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致死的宝宝人数大约为90万余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0?2岁以内的宝宝约有40000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数的1/4。
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3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呕吐及腹泻,频繁的水泻,一天多达10次以上,一般在一两天后减轻,但腹泻通常会持续3?8天。一般来说,“发烧—呕吐—腹泻”是轮状病毒肠胃炎的三部曲,有些宝宝同时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甚至引起神经症状。
治疗方法
遗憾的是目前针对轮状病毒肠胃炎并没有什么特效药,主要采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轻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可用静脉补液纠正。由于腹泻宝宝因肠粘膜细胞受损,肠内双醣消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建议在这段时间里,宝宝最好暂时停止饮用牛奶或含乳糖类食品。但可继续喂食母乳,因为母乳中的乳黏素可缓解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对于呕吐较为严重的宝宝,禁食的时间不宜过长,待病情稍有好转时适当添加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大一些的宝宝可尝试吃一些稀粥、面包等清淡同时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腹泻的过程中,应积极给宝宝喂食合适食物,有助肠细胞的再生,并可缩短腹泻的病程。
另外,预防轮状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疫苗,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分为两类──口服2剂与口服3剂,分别于宝宝2、4、6个月大时接种,通常保护效果可在50%~70%左右,保护力长达9年。
居家护理
疑问1 如何分辨宝宝是吃坏东西而腹泻还是感染轮状病毒?
有些家长在宝宝较小的时候发现宝宝腹泻,以为只是单纯的拉肚子,过几天便会自行痊愈,反而忽略了病情的严重性,直到腹泻持续了好几天仍无改善,才把宝宝送往医院,以致延误病情。一般来说,宝宝在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以后,会在4?6个小时以后将“脏东西”排出,而病情至此也会有所好转。但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则会持续好多天,且年纪稍大的宝宝甚至成人感染轮状病毒的几率较大。这是因为母乳中的抗体可以很好地保护宝宝免受各种疾病困扰,当宝宝离开母乳之后,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以应对更严重的情况,所以在1?2岁之间的宝宝最易感染此病。
疑问2 如果家中一人感染此病,其他人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来杜绝病菌传染呢?
由于轮状病毒是由粪口传播,往往一人感染,全家遭殃。如果家里一人感染此病,但症状轻微,就很容易被忽略掉。预防轮状病毒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家长在帮宝宝换完尿布后,更要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杜绝轮状病毒的侵袭。
另外,如果宝宝喜欢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嘴巴里塞,并时常将手指放入嘴中,这就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居家环境清洁。因为轮状病毒的传染力很强,病宝宝玩过的玩具可能附着其上,因此需清洗与消毒宝宝玩具,避免让病毒进入从而造成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属于秋冬季节高发性疾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唾液飞沫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A型,流感病毒症状最严重,除了感染人类之外,也可以感染牲畜、家禽等,常引起大流行或中小流行;B型,流感病毒症状较轻微,主要针对人群为儿童及青少年,基本上为小部分爆发;C型,病毒较为稳定,极少会发生人类身上,多为散发病例。
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会随着唾液飞沫进入呼吸道,在鼻咽部停留1?3天的“潜伏期”,并破坏呼吸道表皮细胞。据统计,我国有超过40%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曾受过流感侵袭。幸运的是大部分的宝宝都为轻度流感,而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头痛等,极少数出现肌肉痛、呕吐、腹泻等。由于年龄(1?10岁)小,宝宝抵抗力较差,往往需要10?14天才能逐渐恢复,而身体健康的成人则需要5?10天。
治疗方法
对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方案通常采取“对症下药”,也就是说针对病症采取具体措施,比如发烧要退烧、咳嗽便止咳等等。不过,对于流行性感冒,预防才是关键,家长除了要教会宝宝经常洗手外,也可考虑接种疫苗。由于流感疫苗是由灭活病毒制成的,因此不会因接种流感疫苗而得到流感。
居家护理
疑问1 正值冬天,如果宝宝不戴手套在雪地里玩,或者穿得太少出门,会增加患流感的机会吗?
其实家长所担心的这些情况几乎没有一种会导致流感形成,甚至都不会让宝宝患上感冒。冬季之所以被称之为“感冒和流感多发季节”,其原因是,这时候人们往往喜欢呆在家里,窗门紧闭,致使病毒易于传播。
疑问2 老人常说,发烧了就要多吃一些,省得宝宝挨饿,这有道理吗?
我们的建议是,在吃的方面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如果宝宝饿了,无论他再没有胃口,也要想方设法让他吃点东西。事实上,正在发烧的宝宝由于其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消耗热量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所以会时常感到饥饿。
疑问3 有些妈妈常说喝牛奶或吃冰淇淋会催生粘液,感冒时最好不要喝或少喝,她说得对吗?
至少到目前,尚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喝牛奶或吃冰淇淋或其他奶制品会促使粘液生成或加剧充血。如果宝宝因为咳嗽得厉害感到嗓子痒痒的,不妨就让他吃几勺冰淇淋好了,冰凉的感觉至少会让他“冒火”的嗓子不再那么难受,当然他如果刚刚出现呕吐或者腹痛的话,就需要另当别论了。
急性细支气管炎
急性细支气管炎是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2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2个月到1周岁的宝宝。病毒以飞沫传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经由咳嗽或者打喷嚏传到宝宝的面部,再通过接触转移到鼻腔或眼睛。通常来说,某个家庭成员患了感冒或轻微身体不适,都可将病毒传染给宝宝。
临床表现
此病的潜伏期大概在4?6天,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比如咳嗽、流鼻涕、鼻塞或低烧等,经过2?4天以后,病毒传播至支气管,造成刺激及呼吸道的堵塞,咳嗽加剧,呼吸带有“咻咻”的喘鸣声,有些宝宝会出现气喘发作和呼吸急促及困难。若有气喘家族史、过敏体质,又反复感染细支气管炎的宝宝,则有3成左右的几率诱发气喘发作,家长们应多多注意。
治疗方法
症状较轻微的宝宝只需到门诊治疗即可,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器、服用化痰药物帮助缓解不适。一旦病情加重,宝宝每分钟呼吸超过40次且吞咽困难,就需要住院治疗了。通常医生会采用雾化器来降低宝宝的不适,对于进食困难者,则要靠打点滴的方式补充营养及水分。通常宝宝经过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良好,但少数早产儿、免疫力较低、患有心脏病、神经性疾病的宝宝在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家长格外照顾。
虽然患有此病的宝宝时常会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但这并不妨碍宝宝的户外活动,因为大多数的宝宝可以根据自身的舒适性来调整其活动力度,如果宝宝没有出现发烧且精神状况良好的话,不需要暂停其日常活动,也大可不必为此而中断宝宝的幼儿园生活。
居家护理
关键词1:拍痰
及时拍痰对于患有此病的宝宝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且必要的工作。这样可以防止痰液不会卡在呼吸道,导致宝宝呼吸不畅。正确做法是:将宝宝置于家长的大腿上,让宝宝面部朝下,屁股抬高或者让较大一些的宝宝直接趴在床上,并在臀部下方塞进一个枕头。家长需拱起手掌按照从下至上、从外至内的顺序轻拍宝宝背部。建议最好在吃饭前的1?2个小时,宝宝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每次拍打10?15分钟,力道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
关键词2:住院
患有细支气管炎的宝宝常因剧烈咳嗽、鼻子不通、呼吸不畅而苦恼,这样家长甚是心疼与苦恼,只要病情稍有加重的趋势,就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其实,大多数感染细支气管炎的宝宝是不需要住院的,可很多家长出于担心而一味要求住院治疗,这不但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而更多地会影响宝宝心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身体的恢复无益。
冬季湿疹
宝宝柔嫩的肌肤原本就比较脆弱,肌肤功能稳定性较差,抵御外界侵害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再加上气温骤降,寒风呼呼地吹,很容易带走肌肤表面的水分,原本白里透红的肌肤易显干燥,容易产生脱屑、泛红、发炎、发痒等问题。
湿疹是泛指皮肤发炎的现象,包含脂溢型、渗出型、干燥型等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而我们所提到的冬季湿疹是由于宝宝的肌肤长期处于干冷环境下,新陈代谢相对减少、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变少、肌肤水分流失,继而出现粗糙、皲裂甚至脱屑等情况。
临床表现
首先会出现各种斑疹、丘疹,皮肤表面呈现粗糙感、发红,有脱皮现象,偶尔会有小水疱出现。1岁以下的宝宝多发于脸颊;到了1~2岁,这种现象会延伸到四肢外侧;2~3岁之后,则会出现在关节弯曲处。
治疗方法
坚持使用弱效类固醇药膏加上保湿乳液的配合可有效治疗冬季湿疹。其正确使用方法为:以弱效类固醇药膏为主,每天在宝宝洗完脸之后早晚涂抹两次,等待药膏完全吸收,大约10分钟以后,再涂上一层乳液来保湿。差不多一周的时间,皮肤发炎的部位会得以缓解,这时候只要继续使用保湿乳液进行维持和保养就可以了。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类固醇药膏分为7个等级,要分别针对宝宝的年龄、发作部位、疾病类别选择使用。尽管这些药膏大多可以在药房轻松购得,但家长最好在此之前,跟医生咨询之后再使用,以免使用不当,给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皮肤变薄、血管增生、毛囊炎,甚至感染念珠菌、霉菌等。
居家护理
关键词1:补水
造成宝宝肌肤干燥的根本原因是缺水。冬季干燥的环境更是容易让宝宝感觉口干,定时让宝宝喝一些水会很重要。对不爱喝水的宝宝,可适当延迟吃饭时间,饥饿感会让宝宝有想要喝水的欲望。另外,多吃些水分多的水果也不错,如梨、苹果、菠萝、西瓜等。
关键词2:沐浴
坚持每天给宝宝洗一个澡,洗澡时务必要使用宝宝专用的沐浴露。因为成人用的沐浴露碱性较强,反而会加重宝宝皮肤的干燥程度。如果宝宝出现脱皮现象,可在浴盆中滴入几滴宝宝润肤油,并在洗完澡后为宝宝全身涂擦润肤乳。
关键词3:空气湿度
室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起宝宝皮肤干燥或其他病症。我们建议,在天气较冷的季节,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时间约为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也很重要,空气加湿器的使用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4:润肤
保湿乳液是冬季肌肤保养的首要“功臣”。选择无色素、无香料、无添加剂的乳液才能够真正保护宝宝娇嫩的肌肤。
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是指由遗传、环境、免疫方面的原因引发的皮肤最外层的皮肤保护层——角质层产生异常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多发于面部、胳膊、膝盖后面等部分,此处皮肤会变得粗糙并严重瘙痒,一旦过度抓挠就变得严重,继而有脓液流出,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蜕皮或局部皮肤变厚等。
通常,初次发生异位性皮炎的年龄90%以上都在2岁以下,其中大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行痊愈,只有30%~40%的宝宝在长大后仍旧会伴有哮喘或过敏性皮炎。不过幸运的是,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抽血检验免疫球蛋白或食物过敏原来检测出宝宝的过敏原,从而加以避免。
临床表现
异位性皮炎有其特殊的诊断标准,必须符合下列3项或3项以上叙述:
1 皮肤不同程度瘙痒;
2 典型的皮肤症状以及位置,如宝宝大多在脸部及身体一侧;
3 超过6个月以上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皮肤炎;
4 个人或家族成员有异位性体质,包括气喘、过敏性鼻炎、干草热、或异位性皮炎等。
治疗方法
异位性皮炎宝宝会遇到痒与抓的循环,感觉皮肤痒痒的,就用手去抓,抓了就又更痒,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用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可以止痒,配合使用宝宝专用的类固醇药膏,可治疗此类肌肤问题。另外,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异位性皮炎宝宝需要全身擦试乳液,不仅只有患部,因研究报告指出这样的宝宝是所有肌肤都有缺损,当症状消失后,仍需用乳液继续保湿,多做一层防护,避免外来刺激。
居家护理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以为宝宝提供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尤其是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宝宝,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减少过敏原。灰尘和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也是异位性皮炎的头号“大军”。因此家中最好不要使用地毯,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灰尘。让宝宝远离绒毛玩具、家中宠物、二手烟等。
注意温度适中。有些小宝宝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出汗而感到瘙痒,有些是寒冷时因干燥而发作。因此温湿度适中的环境对异位性皮炎宝宝是十分重要的,室温最好保持25~28℃左右。
宝宝衣物应为全棉材质。衣物的选择最好是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甚至连寝具、家具装饰等都要尽量避免对皮肤有刺激性的,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羊毛、尼龙、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纤维。
这位读者的宝宝一年得了两次肺炎,可能的确与“吃喝拉撒睡”这些寻常小事有点关系。睡得晚并不是因为宝宝的精神头儿大,而是因为家长的一味迁就导致孩子作息时间混乱。挑食不爱吃蔬菜的饮食习惯也必须得改改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虽然不见得导致疾病的必然发生,但起码都是不利的外部诱因。许多疾病在发病、发展的过程中,的确会有一些表现和迹象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估计病情、判断预后,宝宝肺炎也不例外。宝宝肺炎预后判断可有以下七项参考。
一、肺炎预后取决于:1.年龄;2.肺部炎症能否及时控制;3.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强弱;4.患儿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5.患儿机体免疫状况;6.有无严重并发症。
二、由于诊断及时、应用呼吸支持以及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炎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合并症也显著减少。
三、小婴儿患肺炎后因抵抗力低,病变范围较广泛,病程容易迁延,应当给予重视。
四、年龄越小,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其是新生儿和低体重儿更为明显。
五、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麻疹、百日咳或长期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并发肺炎,则预后较差。肺炎并发脓气胸、气道梗阻、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也使预后严重。
六、从病原菌方面考虑,葡萄球菌肺炎易发生并发症,病程常迁延;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杆菌所致的肺炎也比较严重。
七、从血气分析及有无乳酸酸中毒分析,有严重缺氧及酸中毒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不过,儿科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快,进展快,恢复也快,许多重症肺炎通过及时诊断治疗,医患密切配合,很快会转危为安的。俗话说得好,“有病三分治、七分养”。宝宝肺炎要想尽快康复,除了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病后护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护理要点包括以下七点。
一、环境要安静,整洁。
二、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
三、要保证休息,避免施用过分的治疗措施。
四、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保持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60%为宜。
五、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但不用过多的镇静剂,避免咳嗽受抑制反使痰液不易排出。避免使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加重患儿的烦躁。
中医诊法讲得是望闻问切;西医诊病靠得是望触扣听,两者都离不开望诊。看病看病,病是可以看出来的。可不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出宝宝有没有生病呢?可以!
通过速成培训,妈咪们掌握了看病的基本常识,会看了宝宝体态、指甲、指纹、舌头、眼睛和二便等等,就可能早期发现宝宝异常,自我进行初步诊断,再同医生进行交流,对宝宝身体健康一定会大有益处的。您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许多妈咪都知道,看宝宝的指甲确实能早期发现许多疾病,她们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宝宝指甲的改变和对策,比如:
指甲白了——宝宝贫血了——多吃肝、蛋吧;
指甲软了——宝宝缺钙了——吃点鱼肝油吧;
指甲花了——宝宝有虫了——快吃打虫药……
妈咪们都有一套带宝宝的经验,咱们先不去评说对错。今天,要告诉妈咪们的是:指甲是张晴雨表,判断健康实在好;营养调理走在前,有病早治办法高。
A.正常指甲什么样?
中西医眼中的指甲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爪就是指甲。肝脏的盛衰可以影响到指甲,当肝血充盈时,指甲坚韧明亮,红润有光泽;而肝血不足时,指甲会变薄变软、枯萎、变形、脆弱。
西医将“甲”分为甲板、甲床及甲周三部分,“甲”病包括这三部分病变;引起“甲”病的因素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甲病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异常,后天性甲病多见于微生物感染等局部因素。
同时,指甲的半月痕是长到指甲基底部的部分甲床,能供应指甲生长所需的营养,一旦半月痕变小、消失,则应注意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宝宝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了解宝宝健康的基本状况,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变化,则可能泄露宝宝潜在的病变。所以,学会观察指甲,就是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健康自测方法。
正常指甲3标准
1.正常宝宝的指甲是粉红色的,外观光滑亮泽,坚韧呈弧形。
2.甲半月颜色稍淡,甲廓上没有倒刺。
3.轻轻压住指甲的末端,甲板呈白色,放开后立刻恢复粉红色。
B.形状异常是病吗
形状1:百合形
指甲比较长,中间明显突起,四周内曲,形状犹如百合片。这类指甲多见于女孩子,这种指甲的形状是最漂亮的,但拥有此指甲的人多半从小就比较多病,尤其是消化系统方面经常容易出问题。
形状2:扇形
这类指甲下窄上宽,指端成弧形。拥有扇形指甲的宝宝,多半为天生的强体质型,从小身体素质就很好,耐受能力很强,但是家长很容易忽视自己宝宝的健康。
形状3:圆形
呈圆形的指甲,宝宝看上去体格健壮,很少得病。这类宝宝对于疾病的反应十分不灵敏,很难自觉出身体的异况,所以,一旦生病,往往就很重。
C.指甲光泽有异常
甲色讲的是指甲的光泽度和颜色。健康宝宝的指甲有一定的光泽并且很均匀,好像一块光滑的玻璃,而且指甲应该是美丽的粉红色。一旦甲色发生变化,就说明体内某些地方已经发生了问题,应该要重视了。
变化1:甲泽变亮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甲上有块状或者条状部位变亮,而不是整个指甲,这种情况多与胸膜炎、腹腔出现积液有关;另一种是整个指甲都像涂了油一样,变得光亮无比,而且指甲变薄,这种多见于甲亢、糖尿病、急性传染病患儿。
变化2:光泽不均
指甲的光泽度不均匀可以表现在不同指甲,也可表现在同一指甲的不同部位。如每个指甲都是前端有光泽,根部毛躁无光,可能存在慢性气管炎;如果只有部分指甲光泽不均,暗示体内存在某些慢性损害和炎症。
变化3:失去光泽
如果整个指甲都像毛玻璃一样,完全没有一丝丝的光泽的话,说明体内存在着某些慢性疾病,不可不注意。
D.形态硬度有异常
异常1:横沟
宝宝甲板出现横沟可能是得了麻疹、猩红热等急性热病,也可能是代谢异常或皮肤病的前兆。
异常2:竖沟
宝宝甲板出现竖沟多见于甲质受损及皮肤扁平苔癣。
异常3:横纹纵裂
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宝宝的指甲可能会出现白色横纹;纵向破裂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前叶功能异常等问题引起。
异常4:纵棱分层
甲板变薄、变脆,有纵向突出的棱,指甲容易撕裂、分层,这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也可能是扁平苔癣等皮肤病造成的。
异常5:脊突粗糙不平
宝宝甲板出现脊状隆起,变得粗糙、高低不平,多是由于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
异常6:凹窝
甲板出现凹窝,宝宝可能患有银屑病、湿疹等。
异常7:硬厚
甲板变硬、增厚,越到指尖越厚,既可由先天因素造成,也可因后天长期刺激引起。
温馨提示:
1.出现以上形态硬度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寻找并治疗原发疾病。
3.妈妈可在宝宝的食谱中增加蛋黄、动物肝肾、绿豆和深绿色蔬菜等来补充维生素B。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应适当给宝宝吃些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另外,骨头汤、肉皮、核桃、芝麻、花生能使指甲坚固,而其他微量元素锌、钾、铁的补充也很重要。
E.甲色异常是啥病
异常1:甲色偏白
可能原因:
多见于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如果指甲突然变白,则常见失血、休克等急症,或者是钩虫病、消化道出血等慢性疾病。
温馨提示:
1.寻找并治疗原发疾病。
2.在各年龄段,逐步增加辅食和各种营养素,纠正宝宝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逐渐适当进行食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铁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蛋黄、瘦肉、肝泥、动物血类、紫菜头、菠菜等食品。
异常2:甲色变黄
可能原因:
见于高胡萝卜素血症、肝脏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后两种疾病指甲还可见白色横纹。
指甲变黄,中医认为多由湿热熏蒸所致;西医则认为指甲偏黄多半与体内胡萝卜素偏高、胆红素偏高或维生素E的缺乏有关。
温馨提示:
1.寻找并治疗原发疾病。
2.盈则驱之,缺则补之。对相应患儿,减少进食高胡萝卜素性食物,如柑橘、胡萝卜、红薯等食物;调节胆红素代谢;适当补充维生素E。
3.如果所有的指甲都变黄,就必须接受治疗了,因为那是全身衰弱的象征。
异常3:甲色灰黑
可能原因:
甲癣、灰指甲等真菌感染会引起甲色变灰黑。指甲除灰黑外,还会出现无泽、增厚、翘起或者中空、表面凹凸不平。
温馨提示:
1.甲癣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外用药物治疗,而且需要长期耐心坚持用药,因此最好不要感染,力争防患于未然。
2.不要带宝宝到公共浴室洗澡,保证单独使用脚盆、毛巾、拖鞋。
3.尽量不要造成指甲的外伤。
异常4:甲色紫绀
指甲紫绀是指皮肤和黏膜呈现弥漫性青紫色改变,多出现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
可能原因:
见于急慢性缺氧性心、肺、脑等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脑炎、脑膜炎等。除指甲紫绀外,还见口、唇、舌、口腔黏膜、鼻周、面颊、耳廓及指趾末端等处。甲半月颜色异常,呈红色或红紫色。
温馨提示:
1.紫绀急处理
如家长遇到孩子紫绀,不必惊慌,可立即这样处理:
a.让宝宝平卧,头略向后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擦去患儿口鼻腔黏液或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数一数患儿的脉搏,看看呼吸是否匀称,然后送往医院,协助医生一起分析紫绀的原因。
2.紫绀定性质
a.真性紫绀:由于血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常见原因有:①肺原性紫绀,如新生儿窒息、肺炎、百日咳、肺结核等。新生儿窒息多有早产、难产史;肺炎有咳喘、呼吸增快等症状;百日咳多有接触史、临床可见痉挛性咳嗽、鸡鸣性回勾;肺结核多有结核病接触史等。②心原性紫绀,如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等,多见于宝宝出生后出现紫绀,听诊有心杂音。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吸氧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b.假性紫绀:由血中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引起。生后不久即出现紫绀,要考虑遗传性血红蛋白血症。有时进食大量含亚硝酸盐的蔬菜、井水或腌制不透的咸菜也可引起这种紫绀,即最常见的后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确诊后应用维生素C和美蓝治疗较有效。
有时严重贫血的宝宝,血红蛋白低于5克%(50克/升)时,即使血氧饱和度降低,也不出现紫绀;而先天性心脏病有红细胞增多症时,虽然缺氧得到一定代偿仍有明显青紫,这是紫绀的两种特殊情况,要逐一加以分辨,给予相应的治疗。
F.指甲怎么有白斑
宝宝指甲上出现白点或白斑,从临床上看可能有4种原因:
原因1:多数是因外伤造成的,指甲有五分之一是藏在肉里面的,因此指甲周围皮肤的损伤就会影响到指甲的生成状况。比如,随意撕掉指甲周围皮肤上出现的倒刺,就容易导致指甲上出现白色的斑点。
原因2:如果经常有肚子痛的症状,可能是有蛔虫。
原因3:消化功能不好。
原因4: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温馨提示:
1.寻找并治疗原发疾病,如驱虫、调理脾胃和补充微量元素等。
2.指甲周围的皮肤受到损伤,直接影响了指甲对营养的摄取。因此,正确的办法是避免外伤、用指甲刀去掉倒刺。
3.一般来讲,三岁以下的宝宝,多是由缺钙或缺锌引起指甲白斑的。所以,建议先到正规医院检查后再对症治疗。
4.平时对手上皮肤的护理也是必要的。用含油脂比较高的蛤蜊油或者含有维生素E 的护肤品给宝宝擦手最好。这样既保护了皮肤,也保证了指甲的健康。
G.注意皮肤行为症
有些宝宝性格内向,见人腼腆,不喜欢和生人说话,平常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不停地吸吮着手指,咬指甲,结果连手指的皮都啃破了,还出现了甲沟炎。这可能是,宝宝得了皮肤行为症。
原因:
1.当爸爸妈妈对宝宝太严厉,经常呵斥宝宝或忽略宝宝的感受,会造成宝宝性格失常,甚至引起神经功能紊乱。
2.这类疾病除遗传因素外,还跟体内缺乏锌、铜等微量元素有关。
对策:
1.对这样的宝宝应当从“教育”爸爸妈妈开始,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了解宝宝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
2.应多鼓励宝宝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爱好与兴趣,采取及时转移宝宝注意力等措施,帮助宝宝调整心态。
3.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静剂。
H.生活小贴士
提示1:宝宝剪指甲技巧
剪指甲时宝宝往往会很不配合。攻克这个难题需要什么技巧呢?
1.时机
宝宝熟睡或喂奶时,可以说是剪指甲的绝好时机。熟睡中的宝宝对外界敏感度降低,喂奶时宝宝特别听话,妈咪就放心大胆地剪吧。宝宝大一点的话,可以一面给他们讲故事,一面给他们剪指甲。
2.工具
3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选择婴儿指甲钳,这种指甲钳专门针对婴儿的小指甲而设计,安全实用,而且修剪后有自然弧度,可以一次成功。长大后一般指甲钳就可以了。
3.动作
分开宝宝的五指,重点捏住要剪的指头,以免误伤其他指甲。可以先剪中间再修两头,这样会比较容易控制修剪长度,避免剪得太秃。剪完后妈咪要用自己的手抚摸下,感觉指甲断面是否光滑。
4.时间
根据宝宝指甲生长的快慢,一般一周剪一次即可,若发现指甲有劈裂,就要随时修剪。
提示2:别给宝宝戴手套
1.分清利弊很重要
刚出生的小宝宝总喜欢用小手搔抓脸,或者经常把小手往嘴里放,有的妈咪为了防止小宝宝抓破脸,常喜欢给他戴上小手套。不过,这还真得分清利弊。
2.戴上手套危害多
①限制了手指的自由活动。
②由于不透气,引起手指间的皮肤发生糜烂。
避免就诊误区
1.诊断上回避
儿童哮喘发病多与过敏有关,如果在问诊的过程中,家长故意隐瞒发病史、过敏史和家族史,诊断很容易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相混淆。有些家长面对反复发作喘息的孩子,不管过敏史和家族史多么明显,仍采取回避态度。甚至从内心里认为哮喘是会“留根儿”的病,怕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业和工作,因此宁愿避重就轻,都不愿意被确诊为哮喘。
2.用药上恐惧
一些家长认为西药是“顶药”,怕用上了停不了,怕用激素出现副作用。有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GINA)的治疗方案有哮喘分级和阶梯治疗,规定了在什么情况下药物应该上、应该加,什么情况下药物可以减、撤、停,而不是用到底。激素吸入疗法所以得到医患的肯定,是因为它具有量小安全、直接速效和均匀方便三大优点。即使较长时间用药,一般来说也是安全可靠的,家长们完全不必在心理上产生恐惧。
3.疗程上间断
有些家长看到患儿通过治疗1~2周,哮喘不犯了,就自动停药,造成哮喘治疗治治停停,反复发作,越来越重。哮喘治疗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疗程,应该是长治不犯,而不能犯了再治。治疗哮喘的疗程也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地说,治疗至少应该坚持1~2年,有的需要更长一些。
4.认为可以自愈
有些家长认为,当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一些幼儿时的疾病也会自然而然消失。但专家称,诱发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很多,且治疗周期长,根治相当不易。对于儿童患哮喘,父母一定不可轻视,不能等待病情自然缓解,要尽早开始治疗。
记好哮喘日记
实践证明,家长记好“哮喘日记”是预防和治疗孩子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份特殊的日记应包括以下三部分。
1.分析诱因
哮喘诱因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除感染外还有过敏原吸入、非特异性刺激物质、气候变化、精神因素、运动和药物等,每个患儿不尽相同。找出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就可以不犯病、少犯病。如果能找出气候、精神、运动等因素与发病的某些联系,就可以提前防范。
2.完善方案
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每个患儿都应该是个体化的,尽管发作期推荐激素吸入、β2激动剂和茶碱三联治疗;缓解期采用激素维持、白三烯调节剂辅助治疗、体育锻炼等治疗。但每个患儿的药效、反应及副作用等也各不相同。记录将有助于制订更为有效的防治方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自我监测
有条件的家庭应该准备袖珍峰速仪,正像体温计、血压计和血糖仪。袖珍峰速仪可以随时监测患儿呼气峰流速,了解通气功能情况。不同性别、身高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有个体正常值范围,可以根据其数值和变化情况,确定呼吸功能状态,也就是“绿、黄、红”三牌。绿牌――安全;黄牌――警告,需调整治疗方案;红牌需看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做好饮食调养
1.避免营养不良
家长应为哮喘患儿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适当的脂肪。由于呼吸困难所导致的缺氧,会对机体各系统及物质代谢发生一系列影响:一是缺氧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减慢;二是能量合成受到影响,患儿活动无力,胃肠道及肌肉组织血流量减少。二者均会引起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导致比成年病人更为明显的营养不良。
家长应为哮喘患儿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炎症修复和营养补充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足够热量,但应避免过食产气食物,如面食、豆类和薯类。脂肪供给不宜偏高,因为进食油脂过多,影响食欲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对病情不利,主要以进食植物油为主。
2.补充维生素A、B族、C和铁、钙
维生素A具有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能。维生素B族和C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重要物质,并有增加食欲、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的作用。肝、蛋、乳类食品、粗粮、花生以及水果蔬菜是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家长要注意在三餐中为患儿进行合理调配。另外,机体为了从哮喘缺氧状态中提高对氧的摄取量,以减轻组织缺氧状态,会出现代偿性缺铁,补充必须相应增加。钙除了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外,还能抗过敏、镇静神经。所以,对于蛋黄、红瘦肉、血豆腐和蔬菜类食品在不过敏的情况下也应兼顾。
3.多饮水
哮喘发作时,特别是严重发作时,肺过度通气,患儿张口呼吸,出汗多,饮食少,常出现失水。此时患儿多饮水非常重要,不仅补充了失水,而且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有时候甚至可以神奇地终止哮喘发作。
4.三忌三宜
为哮喘患儿准备饮食忌过冷过热、忌过甜过咸和刺激食物、忌过饱;宜温热、宜清淡、宜少量多餐。哮喘患儿脾胃虚弱,过食生冷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可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使患儿体质下降,对哮喘康复不利。过热过烫的饮食可引起阵发性咳嗽,甚至诱发哮喘,应引起注意,加以避免。过甜和刺激性食物可以诱发哮喘已众所周知。哮喘发病与原发性高血压一样,与摄入高盐有关。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这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原因,而高盐正好使哮喘患儿的支气管平滑肌对过敏原刺激产生强烈反应,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必须加大用药剂量,才能起到控制作用。因此,哮喘患儿应采用低盐清淡饮食。
果实越成熟越有营养吗?
测定结果显示:最成熟的番茄,维生素C并不是最高的,相反是七成熟的番茄最多;猕猴桃半熟时,100克果实中维生素C最高可达240毫克,而彻底成熟之后只有60毫克〜80毫克。而在成熟果实当中,那些有颜色的天然色素类物质,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它们的含量更高。因此,对于那些有色的水果来说,颜色越深,抗氧化成分越多,所以不妨选熟一些的;对于那些果肉部分没有多少颜色的水果,就不用等它全熟了再吃。如果能够吃到自然成熟的甜美果实,我们就享受它的风味和口感;如果实在不能吃到,也未必非常吃亏,因为还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给我们帮助。
油――肉
便秘者应少油多肉吗?
油和肉都不能多吃。总医院肛肠外科主任罗成华表示,工业机械都需要油的帮助,各个轴承才能正常运转,在人体中也一样。所以,便秘的人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天一小勺,一周内就可以改善便秘。至于肉,因为高蛋白食物对肠胃的刺激不足,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少吃。
干锅菜――营养
干锅菜味道好营养也好吗?
第一,由于加热时间比普通炒菜长,干锅菜中的维生素损失比较严重,里面即便有蔬菜,其维生素C等怕热的营养素也所剩无几。第二,长时间加热菜肴易煳锅而产生致癌物,因此,要经常用木铲翻炒,并且把加热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尽快吃完然后把火熄掉。第三,干锅菜为了出香,常常会多放油,可以搭配一些海带、魔芋等吸油的食物来吃。
红薯――叶菜
补维生素C 红薯比叶菜还强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资深营养专家王宜认为,一提到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是,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都是水溶性的,而且特别怕热,它们在加工过程中极易被破坏和流失。相比之下,红薯、土豆等薯类食品中所含的维生素C活性更强,既耐热又不怕水,可以让我们更充分、更快速地吸收。
沉睡――记忆力
沉睡时间长短与记忆力无关吗?
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记忆力会受到深度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如果没有沉睡期或者沉睡期过短,人对此前学习内容的记忆会比正常睡眠时差得多。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伊斯布兰德・范德韦夫及同事在《自然神经学》杂志发表报告说,这是由于脑内海马体结构的活动过少,而海马体结构承担着强化记忆的功能,即把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不过,研究人员还无法说明海马体结构为什么会在缺乏沉睡时有这种反应。
咸汤――胃癌
宜喝咸汤吗?
摄入过多盐分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已成为医学常识。但健康专家警告说,常喝含过多盐分的汤可能增加胃癌发病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专家蕾切尔・汤普森说,人们日常食用的速食浓汤中往往含盐量较高,一碗汤的含盐量甚至高达一个人一天盐分标准摄入量的一半。而这种咸汤与胃癌发病率成正相关,建议少喝咸汤。
女性――男性
女性比男性更耐饥吗?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女性克制饥饿感的能力明显弱于男性。科学家们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女性肥胖者的比例大于男性。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介绍说,这种“男女差异”令人惊讶,这可能是男性和女性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导致的。
抠吐――减肥
抠吐减肥利健康吗?
内蒙古巴林左旗医院主治医师陈海提醒,吃下食物后再用手将食物呕吐出来的做法(抠吐)确实会让体重降下来,但是这种做法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呕吐时,胃酸会对食道和贲门造成损伤,呕吐物长时间腐蚀食道,可能会发展为食道炎或贲门癌,同时,呕吐会伤到喉咙和牙齿。反复的呕吐还会引起反流性食道炎,造成食道水肿、食道溃疡,增加患食道癌的几率。呕吐的动作过大还会引起贲门撕裂症、消化道大出血。
感冒药――儿童
两岁以下儿童应慎服感冒药吗?
哈尔滨儿童制药厂的吴正中表示,儿童本身免疫系统不太完善,加之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儿童的耐药性与成人不同,不但存在剂量上的差别,而且有的药还属小儿禁用,因此家长最好不要给儿童服用感冒药。“比如速效伤风胶囊,里面含有毒性较强的扑热息痛,3岁以下儿童禁用。还有感冒通,可能导致小儿血尿和肾功能损害。对于儿童用药,尤其是对两岁以下儿童,历来都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事情”。
祖父母――育儿
对祖父母普及现代科学育儿
理念很重要吗?
《父母必读》杂志日前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中国,0至6个月的婴儿中有82%由父母照看,而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中却有近50%的由祖父母照看。在北京,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因此,对祖父母普及现代科学育儿理念十分重要。
酸奶――红糖
酸奶+红糖,减肥对健康无害吗?
最近一段时间,“酸奶+红糖”的方法成了网络上特别流行的“减肥妙方”,但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群却明确表示,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忽悠”人,很可能导致低血糖症。如果用“酸奶+红糖”代替正餐,一周以后的确能体现减肥效果,因为这属于“节食”,但“酸奶+红糖”无法提供每天的能量需要,减肥效果体现的时候,也会出现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低血糖症。
行为训练
――自闭症
行为训练是治疗自闭症的“良药” 吗?
专家认为,现阶段对自闭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行为训练,训练的黄金时期是2岁至6岁。据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介绍,自闭儿的可塑性非常强,通过大量的训练和持续性的干预,大部分可以实现生活自理,一部分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现在一些康复中心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音乐训练和“一对一”个体训练。
失恋――心脏病
失恋可引发类心脏病症状吗?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失恋确实能引发类似心脏病的症状,损害人的健康。最新一期的《美国心脏学杂志》称,罗德乌米拉姆医院和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自己相爱的人争吵,或听到心上人的坏消息,都会引发疾病,研究人员称之为“伤心综合征”。研究还发现,这一症状在春天和夏天比较常见。
阅读――乳腺癌
经常阅读书刊有助女性预防乳腺癌吗?
中国现代乳腺癌防治专家江泽飞在中华粉红丝带漂流书公益宣讲中提出,经常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刊,有助于女性朋友预防乳腺癌。女性要远离乳腺癌需从预防开始,许多城市女性在高压工作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导致免疫力降低,可能导致乳腺癌的高发。如果能经常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则有利于她们减轻精神压力、平和心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孩子――老人
老人咳嗽咳痰与孩子肺结核无关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董瑜医生提醒家长,除了要给孩子按时接种卡介苗外,还要留意老人咳嗽、咳痰,不要当成“老慢支”不加理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家看护孙子、外孙。临床医生也发现,不少儿童的肺结核病正是家里老人传染的。人们平时不太重视老年人的咳嗽、咳痰现象,认为这一现象是“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是很平常的病,没有什么了不起。实际上,这其中有不少老人患有传染性肺结核。
睡眠――健康
睡眠质量无关健康吗?
内蒙古赤峰市安定医院心理门诊吕占博主任说,成人中每年因为患失眠症而到医院就诊的不在少数。根据近些年相关部门的一些数据表明,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人曾出现睡眠障碍,我国这个比例更是高达40%。吕占博说,50岁以下成年人一般每天应保证7小时至8小时睡眠,老年人应保证5小时至6小时睡眠,少于这个时间一般就可以确定为睡眠质量下降。偶尔发生一两次失眠,可不必理会,但有些人因为生活、工作压力或者身体不适等原因造成的经常性失眠或者睡眠不好,则不得不引起重视。
老糊涂――症状
“老糊涂”是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表现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志教授表示,很多人常把老年性痴呆早期表现出来的“老糊涂”当成正常反应,因而忽略了及时就诊和有效干预。张志表示,老人发生记忆障碍是痴呆最早出现的症状,老人一旦出现记忆力减退,家人就要提高警惕,并采取措施积极干预,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更要高度关注,因为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地延缓或减少痴呆的发生。
减重――忧郁
减重也能减忧郁吗?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佐治亚医学院以卡伦・佩蒂博士为主的科研小组对207名7岁至11岁的超重小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将这些不爱动的超重孩子分为3组。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内,一组保持不锻炼,一组在放学后每天锻炼20分钟,一组每天锻炼40分钟。锻炼内容包括跑步、跳绳、打篮球和踢足球等。研究发现,虽然在3个月内,孩子们的体重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锻炼时间越长,心理上获益越大,每天锻炼40分钟的超重学生在减轻忧郁症状和提高自信心方面成效最为明显。
葡萄酒――骨骼
适量饮葡萄酒或啤酒可强健骨骼吗?
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为研究饮酒对人体骨骼的影响,他们选择了1182名男性和1500多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在29岁至86岁之间。通过调查研究对象的饮酒习惯和分析他们的骨密度,研究人员发现,在男性被调查者中,每天饮用一至两杯葡萄酒或啤酒者的骨密度大于不饮酒者;而每天饮用两杯以上烈性酒者的骨密度则低于不饮酒者。在女性被调查者中,每天饮用两杯葡萄酒者的骨密度比那些饮用量少于两杯者的高,但饮用啤酒对女性骨密度的影响似乎不明显。
321口诀――睡眠
“321口诀”能科学管理宝宝睡眠吗?
我国儿童睡眠医学奠基人、全国儿童睡眠医学协作组组长刘玺诚教授向家长推荐科学护理宝宝睡眠的“321口诀”:即三项注意两个避免一个目标,帮助家长建立宝宝科学睡眠习惯。首先是三个注意:注意培养定时入睡习惯;注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宝宝贴身衣物的选用。其次是两个避免:避免频繁地查看打扰宝宝的睡眠;避免频繁地检查宝宝是否尿湿和更换纸尿裤。一个目标,则是保证宝宝持续有效睡眠时间,让宝宝享受一整晚金质睡眠。
网吧――结核病
结核病瞄上网吧少年吗?
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目前,青壮年成了结核病侵袭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流动人口患者明显增多。而天天泡网吧的青少年更是易感人群。网吧环境卫生状况不佳,通风不畅,整宿泡在网吧,吃不好睡不好,身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染上结核。这种苗头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卤味食物――癌症
天气转暖可多吃卤味食物吗?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孙美芳提醒大家,卤味食物还是少吃为妙。随着天气渐渐转暖,长时间浸泡最大的问题就是会滋生很多细菌,还有可能导致食物变质腐坏。平时肠胃脆弱的人,吃了这样的卤味,就有可能闹肚子。有些卖家为了让食物抵御温暖环境下细菌的滋生,就在卤汁里加入很多食盐和酱油,虽然味道浓重了,但这种卤味对心血管病患者无疑是个杀手。而且,酱卤肉制品为了保鲜和增色,往往还要加入少量亚硝酸钠,这是一种潜在致癌物,长期过量食用可能致癌。
刷牙――有用
不正确刷牙有用吗?
北京佑安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教授介绍说:“大部分人刷牙起不到相应的效果。除了早晚刷牙,最好是每顿饭后刷一次,如果没有条件,也应用清水漱口,其中晚上刷牙尤其重要。如果夜间睡前不刷牙,白天进食后留下的食物碎屑与残渣就会积存于齿缝和牙齿沟裂内,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此外,由于夜间口腔咀嚼与语言活动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造成口腔自洁功能的减弱,更有利于细菌的大肆繁殖,发酵产生的酸也会腐蚀牙齿。”
卫生巾――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