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6)11-0127-02

[作者简介]李长华(1978-),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管理学;徐辉(1975-),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与重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BC1213033);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D006)。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互为表理,相辅相成,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商业经济往来日趋密切,商务谈判与日俱增,其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成败。因此,要顺利开展商务活动,首先要保证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成功的商务谈判要求谈判人员充分了解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熟知各国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才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目前,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文化有400多种,不同的人对于文化的理解也不同,一个国家中的独特传统和习俗塑造着本国人民特有的态度和行为,各国间也会存在语言文化差异。

(一)谈判风格差异

中西方人的性格特征不同,因此谈判风格也不同。中国人性格内敛,表现得谦虚、有耐性、有涵养,而西方人性格外向、奔放、直率,喜怒哀乐充分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思维紧密,喜欢绕圈子,思路开阔,他们大多掌握着谈判日程和议事内容,常用暗示或隐喻来提出实质性的要求,不会直接拒绝对方,因为中国人十分“好面子”,所以他们认为直接地拒绝对方会损害对方的面子、僵化关系。而西方人在谈判中,喜欢直接地陈述观点及表明自己的立场,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且他们注重实际利益,非常重视合同的法律性及履约率。西方人坚定地认为合同一旦签订,便不能违约,如果违约就要严格按照合同的违约条款支付赔偿金和约金,没有再协商的余地。上述性格和谈判风格的不同,就是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造成语言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就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也不同。中国文化重演绎推理,习惯于从一般到个别,即根据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而西方文化重归纳推理,习惯于从个别到一般,即从许多个别事物的特征中找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中国文化注重统一,思维上整体优先;西方文化注重对立,思维上部分优先。中国文化偏好综合思维,而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受思维方式的制约,中、西方谈判者呈现出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和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语言策略

(一)运用提问语言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巧妙运用提问策略可有效防止语言失误的发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谈判者,应该对谈判中所用到的提问方式非常熟识,并且还能根据不同的谈判环境作出恰当的选择,如在进行一场关于进口商品价格谈判时,最好采用询问式的语句:“Is there possible,do you think, for the price of the product to be lowered?”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来了解外商的需求:“Could you tell me any information about your products?”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正确的提问方式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相关的信息,而且还能证实已有的判断。

(二)恰当使用委婉语言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虽然语言表达正确,但双方谈判结果不是很理想,此时,应恰当使用委婉语言,例如:“I agree with most of what you said”另一层意思是“There are something in what you said that I can not agree with”。这句话表达的就是一种不直接否定的语境。再如:“You should have delivered the goods much earlier”其暗含意思是一种批评:“You should not deliver the goods so late”在谈判中很多的环境下都可运用到此策略。如遇到商业机密不宜直言的或不友好言行和活动场合等不宜直陈时,委婉语策略的间接表达,既可以保留双方面子,避免正面冲突,又可以使商务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适时使用模糊语言、幽默语言

模糊语用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可以使谈判的信息不确定化,使谈判者处于进退自如的状态下,如“This offer is dependent on our final confirmation”,上述的“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便是模糊性语言,意思灵活,能让人理解,又留有余地。模糊性的语用策略可通过较少的代价,实现信息的传递。

诙谐幽默的语言能使即使处于非常激烈的价格之争中,也能令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缓和。这种语言方式不但能活跃谈判气氛,还能增进谈判双方之间的感情,使得错综复杂的谈判活动更为顺利,也对提高谈判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三、结语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语言所导致的沟通障碍,主要是文化差异引起的心理差异和行为差异,进而形成了交流障碍。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商务谈判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对商务语境的认知能力。注重商务文化语境以及因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理解障碍,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在语言风格、思维方式上所存在的不同,从而采取相应策略。

[参考文献]

[1]魏薇,孙慧玲中西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6)

[2]郝博.商务谈判策略研究综述与构想[J].中国商贸,2012(8)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谈判技巧;多元化技能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6-0089-03

[作者简介] 万 丽,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国语言文学;

倪筱燕,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国语言文学。(江西 南昌 33020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对外经贸合作领域日益广阔,“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主流。一方面,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已使我国成为世界经贸技术合作与投资的热点。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也纷纷到国外进行投资。日益频繁的跨国经济贸易活动已使国际商务谈判成为众多企业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及其有效性值得关注。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内涵

(一)谈判 (Negotiation)

现代社会中,谈判作为一门学问,在西方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在英语语言里,谈判一词就有多种译法,诸如: Negotiation、DiscusSion、Conference等;根据法国著名词典LAROUSSE的解释,Negotiation为“谈判协商”之意, 如“大宗交易得到良好结果的活动”或“政府之间的对话”都是一种谈判活动。

(二)商务谈判 (BuSiness Negotiation)

商务谈判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是指参与各方为协调彼此的经济关系,满足贸易的需求,围绕标的物的交易条件,通过信息交流、磋商协议达到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领域最普遍的活动之一。

英国谈判专家马什则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商务谈判(或称交易磋商)是指有关贸易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就一项涉及双方利益的标的物在一起进行洽商,通过调整各自提出的条件,最终达成一项双方满意的协议,这样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

商务谈判具体包括商品买卖、投资、劳务输出输入、技术贸易、经济合作等。

(三)国际商务谈判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笔交易,彼此通过信息交流,就交易的各项要件进行协商的行为过程。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商务谈判的延伸和发展。可以说,国际商务谈判是在对外经贸活动中普遍存在的,解决不同国家商业机构之间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实现共同利益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

国际商务谈判既具有一般商务谈判的共性,又具有国际商务谈判的特殊性。一般贸易谈判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价格为核心的谈判。而国际商务谈判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策性强

国际商务谈判既是一种商务交易谈判,也是一项国际交往活动,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当事人可能会面对一个以上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政治权利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法律和政策可能是不统一的, 甚至是彼此直接排斥的。所以,国际商务谈判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外交政策,同时,还应注意国别政策,以及执行对外经济贸易的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制度。

(二)影响谈判的因素复杂多样

由于谈判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体制,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及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得影响谈判的因素更为复杂。国际商务谈判者必须做到小心谨慎。在处理与当地商人的关系时,不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固定的文化模式,而需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做出现实的假定。

(三)以国际商法为准则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跨国转移,必然要涉及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保险、国际运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以国际商法为准则,并以国际惯例为基础。所以,谈判人员要熟悉各种国际惯例,熟悉对方所在国的法律条款,熟悉国际经济组织的各种规定和国际法。这些问题是一般国内商务谈判所无法涉及到的,应当引起国际商务谈判人员的特别重视。

三、多元化的国际商务谈判技能

谈判借助于谈判双方的信息交流完成,而谈判中的信息传递与接受除了需要谈判人员掌握基本的谈判知识以外,它更需要谈判人员通过听、问、答、叙等多方式来完成。因此,成功的谈判者必须掌握多元化的、扎实的谈判技能,并善于结合谈判实践加以灵活运用。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听”的技能

谈判中,我们了解和把握对方观点与立场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就是听。实践证明,只有在清楚地了解对方观点和立场的真实含义之后,才能更准确的提出己方的方案。正如美国早期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所说:“与人交谈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就是多听,永远不要不懂装懂。” 商务谈判人员要学会在专注倾听的同时,积极地对讲话者的话做出反应。

1.集中精力地听。商务谈判是一项紧张而耗费精力的活动。特别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语言上的差别,谈判人员会长时间处于双语转换的模式的过程中。有时谈判人员会因疲惫而“开小差”或心不在焉而造成少停或漏听的失误。

而集中精力地听,则是保障倾听成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谈判人员在倾听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运用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如:一个示意的微笑或一个赞同的点头等,来帮助集中精力,起到良好的倾听效果。

2.有选择性的、并以客观的态度听。首先,商务谈判的过程有时是十分冗长而繁杂的。这是因为人们说话总是边说边想,来不及整理,为了表达一个意思常会引出很多题外话。因此作为谈判中的一个高效率的倾听者,为了达到良好的倾听效果,就必须有选择性地、去伪存真地、抓住信息重点地去听,这样才能使得谈判顺利进行下去。

其次,谈判中的倾听者应该做到客观和公正。只有通过这样的倾听才能反映出谈判的真实性。反之,有偏见的倾听者常常会按自己的好恶对所听的言语加以曲解,其结果往往使听到的信息变形地反馈到自身的思维当中,从而导致信息接受的误差。因此,谈判者务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倾听,方能将讲话者的意思听全、听透。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问”的技能

国际商务谈判中运用“问”作为摸清对方需要、掌握对方心理、表达自己感情的手段。如何“问”是很有讲究的,重视和灵活运用发问的技巧,不仅可以引起双方讨论,获取信息,而且还可控制谈判所向,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1.掌握发问的时机。谈判者应时刻注意谈判的进程,在对方发言间歇或完毕之后发问都不失为发问的最佳时机。因为当对方发言停顿时,借机发问可以使己方掌握谈判的节奏,争取主动。如:“Just now, what do you mean?”“We will discuss some details, can you please talk more about your main view?” 而当对方发言完毕后发问,则不仅可以显示出谈判人员自身良好的修养,还可以更加完整地了解对方的意图。

此外,发问前应事先准备好问题,发问时应以诚恳的态度并尽量用简短的句子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应专心致志地等待对方做出回答。

2.掌握发问的速度。国际商务谈判常常涉及到多个国家的谈判人员,因此谈判桌上通常是多种语言交汇使用。此时,如果谈判人员要发问的话,还应掌握发问的速度。在此,笔者认为,谈判者应按平常速度发问。因为,太急速的发问易令对方认为你不耐烦或抱有审问的态度;而太缓慢的发问则易令对手感到沉闷并认为你的准备工作做的不足。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答”的技能

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者每回答一个问题,必须字斟句酌,即使那些可以立即回答的问题,也不能脱口而出。因为在谈判桌上提问的动机非常复杂,如果谈判者没弄清对方的问话动机,按常规回答,有时会进入对方预先设置的圈套,结果反受其害。所以,高明的回答者必须善于揣摩对方的用意,并加以发挥。

1.依发问人发问动机回答。谈判者在提问时总有一定的动机。有时,为了使回答者的回答产生漏洞,提问者往往使问题模棱两可, 使回答者对提问者的目的或动机判断失误,从而为自己造成可乘之机。因此,回答者在回答之前,必须摸清对方意图,不可自以为是,想当然地回答。比如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对价格问题的讨论上,如果谈判者在听到问题后立刻做出回答,可能就会因为这种不够慎重的回答而减少自己的即得利益。反之,如下文的实例,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A: Well, if the order is a substantial one, how much will you come down?

(如果订购数量相当大,你可以降价多少?)

B: But what’s your idea of a substantial order? (你这个相当大是什么概念?)

2.不确切、不正面的回答。高明的谈判者在遇到类似于回答那些若明确回答会陷己方于不利的问题时,通常会采用不确切回答的方法。而不正面的回答是指回答者似答非答,含糊其辞。这种回答通常使提问者无法得到准确答复,它巧妙地避开问题的实质,而将问题引向其他方向。如:

A: Could we make a compromise? Allow us a higher rate for a certain period, say Six months. What would you say to it? (我们可以折衷一下吗?在一定的时期内,比如说6个月,给我们一个较高的佣金率。您看怎么样?)

B: That sounds more practical. But I can’t decide it for the moment. I have to get confirmation from my head office. (听起来比较可行,但我现在无法决定。我必须得到总公司的确认才可以答复您)

(四)国际商务谈判中“叙”的技能

商务谈判中的“答”与“叙”各自作为一种陈述方式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很大差别。“答”是基于对方提出的问题,经思考所作的具有针对性、被动性的阐述;“叙”则是基于己方的立场、观点、方案等,通过陈述表达对各种问题的具体看法,或对客观事物的具体阐述,以让对方有所了解。关于“叙”的技能主要涉及到的是语言的正确使用问题。具体而言,谈判中的叙述应把握以下技巧:

1.谈判中的叙述语言要有客观性。所谓谈判语言的客观性,是指在商务谈判中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时,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且运用恰当的语言向对方提出令其信服的证据。在产品谈判时,作为产品的销售方不可避免地要介绍产品的情况。这时,销售方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对自己产品的性能、规格、质量等做客观介绍。通常,谈判的各方在谈判结束之后都会继续保持联系。一旦对方发现你方在交易中不讲究诚信和没能做到客观,那么你的可信度就不复存在了。例如在某次谈判中卖方如果以下列方式介绍自己的产品:

Our product is lower priced than the competition. (我们产品价格低廉,具有竞争力。)

One of the real pluses of this product is that it is of very high quality and of compact Size. (这种产品的真正优点之一就是高质量和小体积。)

2.谈判中的叙述语言要有针对性。所谓谈判语言的针对性,则是指在商务谈判中,语言要有的放矢。具体来说,谈判语言的针对性包括:针对具体的谈判内容,针对某个具体的对手,针对对手的不同要求。

谈判语言要针对某个具体对手。不同的谈判场合有不同的谈判对手,不同的谈判对手有不同的谈判风格,因而针对不同的谈判对手,也需要准备不同的谈判语言。比如,与美国人谈判时,谈判者就应该了解,美国人的办事风格是直率,并希望对方也能做事爽快。美国人喜欢以谈判的形式迅速切题、解决问题、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所以,“短平快”的谈判语言可能就会比较受欢迎。例如,谈判者已经和前来谈判的美方人员礼貌的寒暄问好,并了解其来意之后就可以用下面的句子打开话题,

“You are here to discuss ……” (你来这的目的是……) 或者“What can I do for you” (有什么事情我可以为你效劳的吗?)“Let’s start with ……” (让我们以 …… 为开始吧!)。

而对慢条斯理的谈判对手,采用“短平快”是行不通的,“春风化雨”式的谈判语言可能更适用一些。在谈判进程中,相对美国人而言,英国人则更加从容不迫。他们对条款的论述更加细致入微,因为英国曾经是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所以他们往往不为新奇所动,做事总是按部就班。英国人在交流方面的表现与其说意味深长、讲究民主,不如说是保守、拘谨。与英国人的谈判一般可以这样开始:

“What do you think if we begin now? I hope this meeting is productive。” (我们现在开始,好吗? 我希望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谈);“Should we begin by suggesting the following proce-dure?” (我们可以以下面的程序来开始我们的会谈吗? )

总而言之,国际商务谈判已作为世界经济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因此,高水平、多元化的国际商务谈判技能应该引起商务人士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惟有此,我国企业的国际商务谈判能力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邱革加,杨国俊.双赢――现代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2]万成林,舒平.营销商务谈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何英,郑敏.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园.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跨文化;沟通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使得国际商务活动明显增多,跨文化沟通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沟通途径。通过彼此国家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国家的习俗、地域风情等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方式,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思想与文化交流。因此,在众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途径尤为重要。本文就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沟通途径进行了探究。

一、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存在的问题

1.语言障碍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最为明显的就是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是沟通的基本方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消除彼此间的语言障碍。虽说有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但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肢体动作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说利用语言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存在语言障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沟通障碍,没有达到最基本的交流条件,那促成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几率会大大减小。

2.文化的差异触及对方国家的禁忌

国际商务活动中,与对方进行交谈时,很多情况下由于文化的差异,会触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小心提及到对方国家的禁忌,就表明没有对该国家的文化习俗、地域风情等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没有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也会容易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和合作的破裂[1]。

3.思维方式的差异而造成矛盾和冲突

国与国之间不仅存在着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同样也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商务活动中,由于思维方式差异造成的矛盾也是屡见不鲜。如同我们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国家的人会存在相应的分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会容易引起冲突。

4.文化交流欠缺

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明知道存在差异,却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交流,不能够清楚的了解彼此之间文化细节上的差异,文化交流欠缺,导致不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去体谅对方的处境,因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和误解,导致国际商务活动和合作的失败,甚至破裂。现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由于文化交流欠缺而导致的合作破裂不在少数,所以说,文化交流欠缺是国际商务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沟通的途径

1.解决语言障碍问题,进行直接交流

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之前,语言障碍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是一些不使用英语,而使用本土语言的一些国家,语言障碍问题更为严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会使得商务活动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彼此之间不能够正常沟通,影响商务活动的效率。所以说解决语言障碍是重中之重,可以聘请翻译人员进行随身翻译,以至于能够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增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使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另外,在聘请翻译时,要选择高级翻译人员,为促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对该国家的文化、地域等方面进行了解、学习,最终实现国际之间商务的友好合作。

2.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度

跨文化交流对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导着商务活动的方向,决定着商务活动的成功率,是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针对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如果团队不能够自行汲取文化知识,应当雇佣相应的专家、学者进行培训授课,使团队成员能够直截了当的了解跨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的提高团队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知度。经过专家的授课培训,了解对方的地域和风土人情,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以至于能够做到缩小文化的差异。换位思考,转变思维模式,对该国家的文化要始终保持高度尊重,以诚心换诚意,才能有利于促成商务活动的成功。加强对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团队的文化方面的培训,是做好国际商务活动进行的有效方式之一。

3.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学习与沟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各国的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区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网络信息和新闻实事都是来自于全球的,信息容量之大,范围之广,对我们学习各国文化是绰绰有余。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充分的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文化差异之后,对症下药,寻找适合的方法与对方进行友好的沟通,了解对方文化的属性和习惯,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谅、理解对方,这样,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商务活动的氛围。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媒介,可以解决国际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产生。

4.换位思考,减小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国际文化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了解对方的风俗文化,避谈对方国家的禁忌,换位思考,以对方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减小文化差异。出国之前做好功课,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文化,尊重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是尊重一个国家的重要表现。每个国家都特有的的文化习俗、国家禁忌,要积极的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缩小文化差异,避谈禁忌。例如,法国和意大利拥有共同的禁忌就是避谈“13”和“星期五”[2],因为他们认为它们代表着“厄兆”;加拿大人的食物禁忌是动物内脏和脚爪;法国人喜欢蓝色、白色和红色;意大利人见面时要行握手礼,交谈中不要提美式橄榄球和政治;英国人最为喜欢的就是谈及天气[3]。所以说,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不触犯他国禁忌,是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国际商务活动之前,文化差异是每个国家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国前,做好文化方面的了解工作是必要的。了解该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对于适应该国的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两个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将本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寻找出国家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共同话题,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辅助谈论本国的特色文化,加强沟通与了解,有利于国际商务活动的进一步扩展,让对方充分的了解中国文化,放下心里设防,坦然的与我方对话,容易促进两国的和平友谊,从而促成了国际商务谈判、外交等国际商务活动。

5.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

针对跨文化交流,我们应当本着始终坚持的原则,与对方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提高文化交流的频繁度。现在社会存在的现状就是当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或其他商务活动时交流频繁,但是当贸易等活动一旦结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商务活动会明显减少,使得跨文化交流的频繁率逐渐降低,影响了两国之间的沟通和友谊,这是不恰当的。那样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会出现一些“叛逆”的心理。所以,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保持时刻的新鲜度,给对方以高度的热情,坚定不移的保持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长久的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可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频繁度是维持国际商务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对待每一份国际关系,都要拿出高度的热情给予充分的保护,促进国际商务活动持续有效的进行。

三、结束语

跨文化交流是现代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国际间商务活动,做好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是关键。本文系统性的探析了进行国际间跨文化沟通途径与策略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强国际商务活动的交流,促进国际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动了国际间商务活动的发展,从而驱动了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快速发展,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邵亚琦.浅谈国际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3,11(22):91-92.

[2]李绍青,侯彦宾.文化移情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数字文化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2,12(28):87-88.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河北外贸发展;商务英语人才;岗位需求;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42-02

一、河北省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

1.河北省外贸发展迅速。根据石家庄海关的数据统计,2013年1~6月份河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65.8亿美元。7月份又创新高,达到48亿美元。河北省2013年前7个月的外贸进出口值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6.8%,位于全国第十二位。河北省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按照进出口总额排列前五名依次为:澳大利亚,欧盟,美国,巴西和东盟。河北省内各个城市外贸增长快速,其中省会石家庄和唐山2013年前7个月的外贸进出口额都分别超过了70亿美元,位居河北省第一和第二名。廊坊和保定的进出口值都各自超过30亿美元,排名河北省第三和第四名。河北省迅速发展的对外贸易需要大量多元化商务英语人才的支持。

2.河北省商务英语人才的岗位需求。根据河北人才网统计,河北省人才市场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大型的权威的专场的外贸,物流类人才招聘会。近7年来总共举办了超过60场外贸类招聘会。招聘会对外贸类,商务英语类的专业人才需求占到29%,高于对市场营销类,管理类和文秘类的人才需求比例。河北新闻网报道,2013年8月1日在石家庄召开的2013年河北省夏季大型人才交流会共吸引了四百多家单位,提供了五千多个招聘岗位,共有八千多人次前来求职。其中商贸流通类企业通过吸引应届毕业生就职和提高工作待遇等条件寻求适合企业外贸需求的专业人才。河北省高校密切联系企业,为企业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1年11月召开毕业生洽谈会,吸引了20多家单位,涉及4大行业9种专业。超过三成的单位急需商务英语类毕业生。招聘商务英语人才的单位有辛集市国超新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恒祥集团,河北黄骅北方模具有限公司,石家庄百博贸易有限公司,容城县托普衬布有限公司,石家庄三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中粮河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安平顺兴五金丝网有限公司。招聘岗位所需专业涉及国贸英语、外贸英语、国际贸易、英语、计算机、市场营销、材料和食品。通过收集、筛选和统计河北省人才市场近些年的商务英语的岗位信息,总结出7类国际商务英语类岗位招聘的具体职责和相应要求。

(1)外贸跟单员。岗位职责:负责外贸业务,出口业务流程,外单运作。岗位要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一年以上国际贸易工作经验者优先,不需要纯英语专业)。

(2)市场专员。岗位职责:负责开拓国外市场,寻求国外客户,了解客户所需。同新、旧客户沟通联络。岗位要求:了解该行业市场信息,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如:机电类相关行业;有外企经验者优先考虑)。

(3)国外采购专员。岗位职责:负责国外采购,进出口报价,商务谈判,签订合同等。岗位要求:有外贸业务经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优秀沟通能力与技巧。

(4)进出口专员。岗位职责:负责岗位相关职责(如:财务结算,订舱订港,货运保险等)。岗位要求:具备外贸专业知识(如:懂得外贸信用证优先考虑)。

(5)英文翻译。岗位职责:负责文件翻译和会议口译,国外客户拓展和维护,订单跟踪。岗位要求:CET-6级以上,英语听说读写译专业水平,能流畅与外商函电沟通(英语专业8级,IELTS6分以上者优先)。

(6)外企文秘。岗位职责:负责客户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申报和业务汇报。岗位要求:计算机操作熟练,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等相关工作经验。

(7)商务助理。岗位职责:负责领导交办的相关业务,协作主管外联。岗位要求: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事业心强,抗压力强。

二、河北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高校商务英语教学重书本轻实践。河北省商务英语的人才数量有限,质量也有待提高。在进出口、谈判、保险、物流、关税、报关和报检实践中存在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业务需要的问题。目前,河北省多所高校开办了商务英语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包括剑桥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法、商务英语谈判、英美文化、高级口译、商务英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法律英语等。然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制约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效果。目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偏向于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教师过多强调英汉、汉英的互译技巧,缺乏行业和岗位多元化知识;教学材料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贸易案例分析和理论解决实际的案例;教学内容侧重书本理论知识,多为概念、术语的诠释,简答和论述,许多学生没有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是通过突击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与学生过多依赖传统课堂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撰写学科论文,缺少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教学活动单调,高校课堂常见课堂师生交流互动以及学生进行商务模拟谈判,但是缺乏来自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

2.高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背景相似,教师的主修专业包括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方向专业。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主要来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论文,缺乏真正在企业做商务工作的经验,例如,高校教师缺乏开拓海外市场寻找外商的市场营销经历,没有与外商进行面对面商业谈判和签订合同的经验,欠缺去银行办理信用证和出口结汇业务的能力,缺少与货代货运公司进行订港订舱以及报关通关的外贸实务操作。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重视教师按需培训和实践培训并激发教师进修的积极性。高校教师的理论能力强,但是操作动手能力差,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还需提高,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结构也有待优化。高校缺乏在外企有商务经验的高水平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和外聘教授,建立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师团队。

河北省外贸发展有市场,有潜力。河北省商务发展的良好前景需要社会、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专业的,多元化人才。商务英语类岗位需求朝着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岗位实践的比重,保证人才与企业岗位的协调发展。高校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社会、企业和高校都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金胜昔,王彬.关于理工类院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2]王盈盈,唐小玲.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黑河学院学报,2013,(1).

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泛北部湾经济区 国际商务人才 制度化问题 文化认同问题 政策协调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08-02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运行,其最终目标无一不是指向人力资源供给,是影响“人”这一创造财富的最根本因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泛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传统“一轴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但是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并非自然成长的过程,在面临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制约。如广西原本属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教育事业上的发展有所不足,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以消除人力资源因素对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的制约。

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不能拘泥于一校、一市、一区之地,而应将其置于当前特殊的大环境下进行思考。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广西极力打造“两区一带”、建设“14+4”千亿元和新型产业的产业集群,并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只有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平、国际交流能力的国际商务人才,才能在经济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为应对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的需求,本文试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具体而言,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中应重视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制度化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融合趋势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而应将眼光扩展到全世界。对于广西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改进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进行的国际分工再分配,将会极大地促进“10+1”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研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将目光放长远,而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了防止决策失误或恶性竞争,规范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应在制度上形成一整套规范,防止资源配置的随意和浪费,以保证政策和决策的延续性。

(一)建立国际教育文化合作磋商制度

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一般而言,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决定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经济发展。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存在互补性。一方面,中国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程度上,普遍比大部分东盟国家要强;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过学习小语种获得差异化生存优势,因而,在地方特色上,东盟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有较强的吸引力,在部分人群中形成了较高的关注度。这两个因素从动机上奠定了双方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交流的基础。

首先,应建立官方的国际教育文化合作磋商机制,在中国—东盟合作协议框架下开展关于教育文化合作交流的定期会谈,通过形成备忘录—签署协议的路径,解决双方合作的可能性问题。

其次,在官方合作磋商机制之下,鼓励教育机构以法人或者团体的身份,进行教育交流试点合作,通过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来达到预期的合作目的。

最后,应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合作,解决公共资源投入不足的难题,对盘活市场资源、促进资本增长、加快劳动力市场流动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二)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制度

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校际合作制度是直接影响交流合作规模、层次和深度的关键。

国际教育合作自建立伊始,便受到当地特有的政策和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涉及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相互匹配、相互衔接的问题。首先是语言问题。当前中国—东盟相互留学的学生,除使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外,一般都有一定的当地语言基础,而基于此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一定能够胜任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其次是教育体系匹配问题。学分制是当前高等教育采取的主流评价制度,不同教育体系之间学分比重不一样,同样性质的学分能否置换,需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具体协商。比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学分比重区别较大,两种不同种类的教育之间如何进行衔接等。

二、文化认同问题

中华文化圈在东亚、南亚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东盟国家生活着许多华人华侨,他们对中华文明都是高度认同的。应借助这种认同,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增强东盟各国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

(一)东盟各国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

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往来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东南亚各国生活着许多华人华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向往影响着其他民族,是中华文化在东盟各国获得认同的优势所在。

由于历史因素以及当前中国国力不断上升,中华文化对东盟各国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步密切,在文化教育领域双方早已开展互派留学生等诸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本国留学生外出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负担着宣传中国文化的任务;外国留学生在我国接受教育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文化也产生了认同,回国之后也会承担起交流先锋的角色。

(二)“和谐”文化在中国—东盟之间的推广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民族,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和”有很大的关联,中国的发展,不是通过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不是通过损害、出卖所在国国家利益带来片面好处,而是在和谐、大同、互惠、共赢思想指导下,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团结互助合作,实现参与各方的共赢。中国与东盟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就双方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方面而言,有着极强的互补合作前景,双边贸易大有可为。通过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不但可以推广我国关于和平发展的和谐文化,而且可以深入持久地发展和巩固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关系。

三、政策协调问题

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从国内来说,从直接地理上包含粤桂琼三省区,辐射滇黔湘三省;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角度来说,还包含南海以外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无论是国内范畴还是国际范畴来看,要以国际化眼光来推进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要考虑的方方面面还很多。

(一)不同国情下的教育政策协调

在东盟诸国中,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是或曾是英联邦国家,菲律宾官方语言包含英语,亲近美国,中南半岛诸国以小语种为官方语言,互有制约,彼此之间有较大利益冲突和文化区别。因此,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方面存在差异实属正常。因此,应在政府牵头下实行多边磋商机制,实现教育层次和教育制度的顺利转换和过渡。

(二)不同省区之间的政策协调

在国内泛北部湾经济区数省区中,由于长期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区域之间社会结构、产业布局、经济规模、人口分布都不一致,差异极大。比如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强;广西作为老少边穷地区,尽管近年有很大的发展,由于基础薄弱,实力在全国排名中等偏下。海南作为农业大省和旅游业大省,没有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基础。再加上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之间过渡存在地域性因素,致使这几方的高等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广泛的利用起来发挥其最大价值。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加快生源流动力度,可以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考虑通过省份之间的高考联盟来解决高考地域限制带来的教育资源闲置,以加快教育质量提高,促进教育公平竞争,实现教育分工。具体地说,首先,应明确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这是制定统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提。其次,应根据教育比较优势开展教育分工,突出不同省区、不同层次、不同院校之间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最后,通过互惠互利、统筹兼顾原则,通过开展高考联盟试点,以点带面,探索泛北部湾经济区高等教育一体化。

总之,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除了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人才支撑上。如果没有足够数量、质量的,符合泛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源结构化的治理群体,那么,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这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要求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呼声是不相容的。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国际商务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进程。

【参考文献】

[1]王为正,朱佳颖.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2]王为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现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3]伊继东等.面向东南亚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9(2)

[4]王路江.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8)

[5]李春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模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2010年度立项课题(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