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1篇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工匠精神一直流淌于我们的文化血脉之中。文化的力量也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通过文化培育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职业岗位上开花结果,是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一个有效路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把墨子思想作为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基础,努力培养智慧型、国际化现代工匠人才的作法,值得借鉴。

研习墨子思想,筑牢文化自信。一是成立全校各部门参与的学习小组,开展墨子思想学习研究活动,组织“文化素质教育特色项目”研究活动,通过项目形式加强对墨子思想的研究。二是积极开展对外学习交流,组织参加在山东滕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对墨子思想的研究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良好反响。三是加强校内宣讲教育,邀请中国墨子学会专家来校作“墨子思想与职业教育发展”座谈会和报告会。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对博大精深的墨子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坚定了学校传承弘扬墨子思想的决心和信心。

创新培养模式,培育现代工匠。一是培养智慧型工匠人才。学校大力推进智慧云平台、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训室统一管理平台等“智慧校园”建设,优化信息化应用与服务环境,创建智能化学习生态,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努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的智慧型人才。二是培养国际化工匠人才。学校与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顺大―联塑学院”,为跨国企业培养设计、涂装、贸易服务等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起连续4年,烹饪与营养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赴马来西亚UCSI大学进行交换生学习。

凝练校训精神,打造工匠文化。通过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学习,结合学校办学实践,把“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十二字作为校训,即要求全校师生员工道德品质高尚、行为举止高雅、素质修养良好,精通事物规律、熟练技术技能、理论联系实践,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总结表达。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了以校门、智慧门、日景为中轴线、并向两自然延伸的系列校园文化景点。在文化景观建设中,将墨子像、鲁班像、黄道婆像、爱迪生像等国内外一批重要能工巧匠的雕像请进校园,建成特色雕塑艺术长廊,让学生在环境浸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2篇

思明第二实验小学是新办后整合的学校,发展潜力巨大,正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但是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科建设特色不够,学校文化底蕴不足,品牌效应不高。学校管理层有改变学校现状强烈的愿望,让学校更快更好地朝品牌学校方向发展,为社区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提供服务。为此,我校在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时,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首位。

一、确定学校文化之本

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又指出:“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优其中,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荧照。”可见,知识是教育的边缘,知识的意义就在于内化为智慧,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源于生命发展的原始需要。同时,人类的发展主要在于文化这种非遗传系统能够大量积累和保存人类发展的经验,以此来适应环境并创造新环境。而文化的获得靠的是后天的教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人的本质的文化生成,决定了教育是人的文化本性生成的形成,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我校把“用责任和智慧奠基未来”作为办学理念和宗旨,正是基于对教育的智慧理解。“用责任和智慧奠基未来”成为我校师生一致认同的精神追求和实践目标。只有懂责任、有智慧的生命才拥有自尊、充实的人生,教育是被人的心灵、良知、激情和智慧所召唤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责任与智慧”意味着用责任与奉献、用智慧与创造成就自己的事业,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体验成功中深刻理解责任,有效增长智慧。

二、找寻学校文化之源

学校紧邻万寿山,偏阳台山之隅,“阳台夕照”系厦门景之一,“万寿松声”也是厦门八小景。阳台山上有大量摩崖石刻,历史古迹众多,是厦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学校文化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要想做教育的领跑者,学校的发展就必须吸纳新元素,在理念创新、教育视野、发展途径、继承吸纳等方面寻求新的着眼点。从寻找老街地名中的历史文化入手,把办学理念与厦门地方文化结合,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由了解厦门地名文化拓展到与地名文化有关的厦门名建筑、厦门名人、厦门历史。在了解、传承厦门文化的过程中感受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增强保护环境、奋发学习的责任感。

三、挖掘学校文化的创建点

1.选修课程

开展对万寿—阳台文化历史的研究与学习。结合课题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生活化作文写作,组织学生拍照、美术采风、写文章,宣传呼吁传承民族传统,保护古建筑,组织学生开展“我为学校献良策”“我为古迹出点子”等活动,让师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定位为“智慧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和师资情况选择国际象棋和头脑奥利匹克作为主要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头脑奥林匹克项目,我们开发的课程叫“当头棒喝”。通过教学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热情,使学生认知思维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与手段,并在活动中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求实的精神;懂得思维的意义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会用创造性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在分享收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3.社团建设

成立了小记者社、文学社、陶韵社、生态社(种植养殖)、合唱舞蹈社、足球社等,这些社团除了具备兴趣小组的特征外,还增强社会参与成分,强调社团自治管理,不仅开发兴趣特长,更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交往能力、管理能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

第一,教育性小社团。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结合,组织 “趣味数学小社团”“科技制作小社团”“小记者站”“小白鹭电视台”“文学社”“海龟LOGO小社团”“电子百拼社团”“头脑奥林匹克社团”等。同学们通过活动互帮互助,提高学习兴趣,互相探讨研究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研究。

第二,兴趣类小社团。如“课本剧社团”“美术小社团”“童星合唱团”“小白鹭舞蹈队”等,鼓励学生发展自己正当的兴趣爱好,弥补了校内有限时间,不能完成此任务的缺憾。

第三,能力培养性小社团。主要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如“足球小社团”“快乐田径”“羽毛球篮球社团”等,培养学生在强身健体中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第四,开展拓展性活动。即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找准学校文化切入点

1.校园文化

创建具有“责任与智慧”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各个功能区域的文化宣传进行精心的规划。

2.行为文化

对师生行为文化的探究纳入研究视野,探索出体现学校文化价值取向的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模式。

3.班级文化

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使教室环境优美整洁,充满浓厚个性特色,飘出淡淡书香气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4.课堂文化

努力探索和打造“智慧课堂”,以生本课堂研究为突破口。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活动文化

只有在实践与体验中,才能真正触动心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适合学生体验与实践的活动。比如亲情体验、感恩体验、生命体验、管理岗位体验、角色互换体验等。建立一整套规范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责任与智慧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发展了个性,提高了综合素质。

6.家庭教育文化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努力搭建家庭教育文化,让父母担当起应尽的责任和孩子一起成长。

五、夯实学校文化保障点

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和管理的主力军,学校要优质发展,就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树立“教师第一”的观念,打造一支由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这支梯队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的,以教科研为平台,以共同的任务为目标,形成“浓厚学习力、缜密研究力、和谐向心力”的文化管理境界为发展愿景的组织。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064-03

Research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Campus

YAN Si-jing

(School of Nursing, Xiangtan Med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gtan 411104, China)

Abstract: Intelligent campus key technologies includ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big data technology,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 and other technology,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key technology which is applied in campus life, student 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research management,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mote intelligent campus fully operational, providing better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ers.

Key words: intelligent campus; key technologies; typical application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步开展,在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字化校园平台、校园资源管理系统等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发展理念相继提出和实践应用。2010年,浙江大学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和应用框架,从而促使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向智慧校园建设迈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智慧校园关键技术简介

智慧校园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传统数字化校园技术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平台等技术,其中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RFID、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技术的应用,应用物联网技术能智能感知物体,将各物体连通起来,实现物物相连;云计算技术是通过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虚拟化等技术应用,将不同城市、不同校区、不同系统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网络连接访问资源;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专门用于处理结构复杂海量数据,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数据结构展现技术等;移动互联技术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互联网访问服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移动网络数据、语音、媒体及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社交网络平台包括校园BBS、腾讯、人人网、开心网等,学生等用户群体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可以获取各种社交信息,展现自我以及进行营销推广等,也可以作为学习交流的场所。

2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平台等关键技术可以应用到智慧校园校园管理各个方面,主要应用见下图所示。

2.1 智慧校园生活

智慧校园智能卡、家校通、虚拟校园等能够为师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2.1.1 智能一卡通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服务商融合3G与物联网等技术,提供智能一卡通服务,将门禁、食堂就餐、银行支付、借书、职工考勤等功能集于一体。学生可以使用智能卡到食堂、校园超市刷卡消费、凭智能卡进入宿舍、到图书馆借书等,教师可以使用智能卡刷卡考勤,到食堂刷卡就餐、银行卡支付等。智能一卡通设施及数据库中心与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平台数据中心进行连接,可以通过访问校园数字化平台,调取一卡通数据,并将学生考勤、借书、宿舍就寝、食堂消费等数据信息呈现给用户及管理层。

2.1.2 家校通

在智慧校园数字化平台中使用信息系统、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家校通平台,使人、物、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通过网页平台、短信、微信等信息传输渠道,实现学生、家长及老师之间信息互通互动,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可以随时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在家校通平台上查询教师信息、教师对学生评价及批语、学生生活学习情况等。

2.1.3 虚拟校园

在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平台中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数据建模等技术构建虚拟模拟校园,将校园环境面貌、风格特点等生动呈现用户面前,并提供服务导航。师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终端进行连接访问,进入虚拟校园,根据服务导航,迅速了解掌握校园动态,享受快捷的信息服务。

2.2 智慧教学、智慧图书管理

智慧校园中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能实现智能教学管理,为师生提供智慧学习环境,师生能够智能感知学习环境、识别用户特征、整合呈现各种学习资源、智慧课堂教学、自动记录用户各种学习记录等。

2.2.1 智慧课堂

智慧校园中利用云计算、数据建模、物联网等技术构造智慧学习课堂,利用智能卡或者GPS定位等感知设备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师生身份,经过身份认证进行智能连接,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资源服务,智慧课堂以模拟教室形式进行智能课堂考勤、智能课堂举手提问、智能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智能课堂考勤使任课教师对缺课的学生一览无余,极大方便了任课教师教学,同时也给学生以极大的自由学习空间。

2.2.2 智慧图书馆

智慧校园中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设备技术等打造智能图书馆,为师生用户提供智慧化图书管理服务。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高端应用,它充分利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技术,能够对用户身份进行智能识别,为用户提供座位预约、图书资料查阅等服务,具有知识共享、服务高效、使用便利等特性,智慧图书馆大大拓展了图书管理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2.3 智慧学生管理

智慧校园利用二维码、RFID射频、无线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以及GPS、GSM等移动通信技术,为学生制作智能学生证,并实现智能学生宿舍管理。

2.3.1 智能学生证

智慧校园智能学生证一般由GPS模块、RFID模块、GSM模块、主控制器、读卡器构成。学生拥有智能学生证可无障碍进入校园,门禁设备采用非接触式,可以远程读取学生证信息并自动识别,能自动判断学生进出校状态,系统能自动识别和采集信息,并自动将进出校门信息发送到系统指定的手机上,并且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可以调取系统采集的学生进出校园等活动情况信息。

2.3.2 智能宿舍管理

智能宿舍管理除了采用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外,还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学生身份智能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利用移动互联、GPS等技术实现系统智能访问连接及身份认证。智能宿舍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智能学生证、智能卡等采集到学生身份信息,并进行智能识别定位,从而实现学生归寝、缺寝等方面智能统计和管理。

2.4 智慧科研管理

智慧校园中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等为教师提供功能强大的科研管理服务及创新协作平台。通过采集建立规范合理的单位、部门及个人知识数据库,为学校科研人员提供知识资源服务。通过创新协作平台,课题参与者可以查询、申请国家、省、市以及校级科研项目,可以提交科研结题等资料,同时还可以查询课题组成员信息,能给项目成员发送有关课题任务通知等,项目组成员可以查询自己参与的课题进度、取得的课题成果等,从而提高科研协作创新水平以及管理效率。

2.5 校园安全智能监控管理

智慧校园中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建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在信息采集方面采用智能卡、无线传感器、二维码、视频监控等设备和技术,能够全面、准确的感应、识别、收集校园所有人、物、事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网、有线网、移动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同时系统使用先进的数字模拟及建模技术,形成清晰的监控视频图像;系统还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模拟图像及校园情景,进行初步判断,对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报警,从而降低校园安全风险。

2.6 智慧门户及社交网络平台

智慧校园拥有智慧化的门户网站和数字化校园平台,且门户网站、数字化校园平台与各资源信息系统相连通,消除信息孤岛,能够根据用户个性需求提炼有价值的信息,生动呈现给用户参考使用。另外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增加校园BBS社交网络平台,平台模块包括校园社团、院系交流、电脑科技、休闲娱乐、谈天说地、实习就业、勤工俭学等,师生可以进行注册登录访问和浏览平台各模块,并根据自身需求有关信息等,校园BBS为师生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学习交流场所。

3 可能遇到的问题

智慧校园建设能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能促进学校改革创新发展,对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提升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智慧校园中使用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属于前沿技术,采用到的设备可能会比较贵,技术创新性很强,服务费用又高,使得智慧校园建设投入较大,部分高校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目前,智慧校园还处于应用尝试探索阶段,存在建设周期长、重全局性等问题;另外,智慧校园各种感知设备技术的全面应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信息如何安全保存、传输等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4 结束语

在智慧校园中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对校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管理服务进行全面提升改善,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使学校改革创新发展。不过,目前智慧校园建设也存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重全局性、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白丽媛.智高等学校智慧校园架构与应用研[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4(4).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4篇

近年来,学校着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倾力践行“用心成就每一个梦想”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学校“悦人悦己、乐学乐教、相亲相爱”的传统风尚,精心构建自然健康、开放向上的温馨校园,努力追求“智慧教育、幸福教师、快乐儿童”的美好愿景,紧扣“文化引领、管理变革、质量提高、内涵深化、特色彰显、品牌塑造”的主旋律,经营“幸福文化”,打造“智慧教育”,百年老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印象――这里是铸就梦想的心灵家园

“梦想”是深藏于人的内心最深切的渴望,不论是一种强烈的愿望,还是一种祈盼的目标,对它的追求能激发生命中的全部能量。主动性、内驱力的唤醒,对学生、对教师都显得尤为重要。校长施勤坚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质,都有其独特的愿望和目标,并蕴藏着为之努力的主动性。点燃这份激情、唤醒这种动力,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应是学校教育的本意。“用心成就每一个梦想”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尊重、引导每一个教师确立属于自己的职业理想,致力于形成以满足教师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为原则的管理机制,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的平台、更多的路径,同时帮助教师通过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和自我反思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完善“幸福教师”的人格,用教书育人的成就来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用“梦想”激励、鼓舞学生,构建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个性成长,实施多元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并带着快乐中的所得、所悟信心满满地走向未来。

文化――这里是造就良师的幸福花园

“让教师幸福,为生命添彩”是我们的管理追求,也是培养教师的基本理念。施校长常说: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快乐儿童取决于幸福教师。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必须,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须。我们旨在把教师培养成善良、丰厚、高贵、富有个性的智慧教师。让老师们拥有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付诸行动;让老师们追求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结果,使心灵丰厚;让老师们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尊严。我们面向全体教师,帮助教师从不同的起点走向各自的目标,为老师提供丰富立体的培训内容,让教师自主“点菜”,形成不同的“套餐”,将志同道合、兴趣相近、需求一致的教师组织起来,通过学科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促进、课题研究支撑、评价激励保障等形式,利用“主题沙龙”、“实小论坛”、“网上评说”等阵地培育融合性的研究社群和教师情趣团队,实现I+We=Fully I,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发现人才、打造人才、推出人才。凸显教师个性的培养模式成就了一批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深厚的人文素养、独特的人格魅力的骨干教师和特色教师。

成长――这里是童心飞扬的七彩乐园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每一个教育人的中心工作,学校坚持生活教育,重点指向“关爱・创新”的品质与能力,以体验、研究为主要方式,依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多元课程,关照学生的每一个梦想,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健康、自信、努力、兴趣广泛的阳光少年。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优势和潜能,建构不同类型的、有利于学生兴趣激活和潜能开发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以课程为载体、评价为引领、组织建设为保障、家校共营为辅助,依托活力少年训练营、环保少年行动队、才艺少年俱乐部、书香少年悦读吧、智慧少年研究院、礼仪少年加油站等开展团队学习;依托博物馆、科技馆、民俗文化馆、农科园、气象台、蚕研所、烈士陵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和科研单位以及各媒体记者站开展现场学习;依托“少年百科学堂”,对学生开设讲座,开展多方位、多视角的主题学习;依托学校传统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中国民俗节、国际文化节以及主题沙龙、集体晨会等开展交流学习,推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学生享受有滋有味的快乐童年。

共营――这里是家校联盟的智慧沃土

在实小,我们有一种共识:家长,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股力量。家长有权了解学校的各种政策信息,表达自己对办学的看法、建议以及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现实状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于变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进一步增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对办好家长满意的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在保留原有的家长会基础上,打造家校合作的多元平台,如“家长沙龙”、“家长委员会”、“学校董事会”、校报“五彩石”、校园网“家校彩桥”、聘请“家长客座教师”、评比“星爸星妈”等。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实现了家长对学校整体运作的监督和协助,同时以深度交流求得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充实,进而求得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教育默契,共同探索出了一条“家校同心”――“家校共营”――“家校共赢”的成功之路。

载誉――这里是硕果累累的芬芳果园

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是第一位的,“把学校还给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实小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与跨越提升中,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学校、江苏省巾帼文明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快乐体验》栏目小记者站、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优秀校园网站、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先进集体、江苏省少年儿童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俱乐部等众多荣誉称号,同时还是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实验学校。

打造智慧校园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本; 融美; 和谐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16)03-039-001

伴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大批外来工涌入乡村企业。学校面对新形势,如何融合外来教师与本地教师、外来学生与本地学生、人与环境?提出新的办学理念:融美。在校内提出响亮的口号:立足校本,构建融美教育,打造和谐校园。

一、融美――理念的提出

根据学校的现实态势,我们提出“融美”,以“内涵求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涵盖两层意思:其一,讲究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位,校园人文精神的再体现,熏陶每个人有好的品格、品德和智慧,同时达成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融合;讲究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素质化、智慧化,实现师生良好行为达到融和;讲究的是课堂教学双主体互动,校内外各项社会活动的展开达到育人益智的理想境界,“寓教于美 融美于教”,使学校教学各环节达到美的最高境界。其次是注重人的发展,确立每一个人都是“有发展潜力的人”的辨证发展思路。

二、创新活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实施理念的四个抓手

要做到“融美”,以内涵求发展,就需要抓好学校建设的“发展篇章布局”,在“精、细、活、实”上下功夫。

(一)提升点――创新活校

立足“育人为本”,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育人的观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校内围绕“融美”逐步完善网络管理的模式,挖掘“美”,增长新的“美”,整合所有“美”,通过“融”的过程,实现“完美”的目标。

(二)切入点――特色立校

创办特色学校或追求学校个性的凸现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根据我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坚持“三个育人”的办学宗旨,提出了“立足学生的整体发展,着眼学生个性成才,着力学生的主体发挥”的育人口号,创设优雅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创新人才。

1.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的“美”。学校特色的形成,应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石赋予文化气息和育人功能。

2.教育教学活动――互动式的“美”。学校教育活动是学校的主旋律。讲究教育活动的素质化、智慧化,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又反映学校校本特色的又一要诣。在实施教育教学素质化、智慧化的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内涵品位,提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达到“美”的境界。其次,要依托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大力提倡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抓典型、树标兵,形成教改氛围打造“素质化、智慧化”教育品牌,达成教学完“美”。

3.队伍建设――重发展。注重人发展的内涵,树立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正确发展观。在进行这一工作中,校长要提高认识水平,把教师当成主人,教师有了主人翁精神,就会有一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使学校教育现代化走上高品位。

(三)着眼点――质量强校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是学校文化内涵的最根本体现。我们应从“素质化、智慧化、人的全面发展”来评价质量,只有这样,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效能的体现,乃至教与学的学习过程,才能朝“全面发展”去推进。主要做法是:

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学校要有高质量,既要培养知名教师、品牌教师,更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融合所有教师的亮点,增长每位教师的新亮点,发展全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核心,建立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制定个人继续教育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质量管理的保证,具体做法有:①学习先进理论、更新教育观念。②抓好“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尽快成才。③营造生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氛围。④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教师投入课程改革新实践等。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开拓的、有适应性的、自立的、思维活跃的、自我尊重的个体”。只有当我们把学生当作能动、独立的人来看待,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他们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品质。

3.从各科的实际出发,积极进行“课改”实践。“课改”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转变,积极能动地搞好“课改”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组织教师学习新理论,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改试验中不怕阻力和困难,只有鼓励教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才能创出新路,尝到甜头,才会改变旧有的定势,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支撑点――科研兴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科研兴校”已成为许多成功学校的办学策略。因而走科研兴校之路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教育科研能迅速提高教师的修养和能力,促使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形成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学习,整体提高教科研意识。通过学校组织的导读、精读,引导教师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努力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做到有明确的理论依据――说得清;有具体的理论指导――联得上;有理论的概括――提得高。着力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