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族性;文化多元论;古装影视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36-02
每年我国以古装为题材的影视剧都在百部之多,可以说每晚的黄金档电视剧时段,总会有一个台是播放的古装剧,而由于影视剧直观、形象的特点,普通大众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直观的感受均来源于古装剧,我们的文化认同和对现实生活的映射也通过古装剧得到了一个抒发。
古装剧在经过了2011年的火爆,2012年的寒冷后,又迎来了2013年的回暖,尽管2013年新剧中的宫斗剧几乎绝迹,但这并不会影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能见度,古装影视剧的重播,依然在持续的影响着观众,持续构建着观众对于某时期的映像。博物馆的参观流量与一部古装影视剧的观看量比较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从最初的《还珠格格》到《步步惊心》,再到顶峰时期的《后宫甄转》,其轮番轰炸不禁让网友直呼:“求求你了,我家一个星期都在播这个电视剧。”由此可见,古装影视剧对我们认知历史的影响力。我们在消费古装影视剧的同时,也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着其传达的历史观和民族性。
古装影视剧从故事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古装情感剧,以古代历史为背景,虚构人物和故事。借古装的壳,表现代的情。比如《还珠格格》,这类影片着重在皇帝的家事,展现现代人的情感诉求,所谓古装,就仅仅是“古装”而已。观众也只是看戏,停留在对古代服饰和妆容的观赏。第二类是古装武打剧。比如《武林外传》,《倚天屠龙记》等,展现的是江湖的民族性,充满奇幻色彩。第三类是古装历史剧,以历史背景、历史人物为主角的历史性古装剧,讲诉王朝兴衰史,如《康熙王朝》,《大汉天子》,这类剧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属于古装剧中的正剧。而不管是哪一类古装剧,我们的故事都架构在一个看似真实的历史时期,都没有达到完全虚构的背景架构,那观众就不可避免的会将剧中故事同真实的历史相对应,引起对历史的混乱和误读,作为影视剧创作方而言,只要将古装剧定位在某一个历史阶段,那么,对民族性的展现就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戴维・米勒的理论,民族是一群由共同文化特征和相互承认联结在一起的人。民族性至少包含着五个方面的特征:
1、民族性由共享信念和相互承诺构成;2、它是一个体现历史延续性的认同;3、在特征上积极的;4、它把一群人与特定的地理位置联结在一起;5、通过其独特的公共文化与其他共同体相区分。
由此可见,民族性的基础是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中必定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主线,这一主线烙印在民族中每一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这是古装影视剧展现单一民族性的客观存在。从主观上讲,无论哪一种古装剧,尽管其历史时期可能从时间跨度上看非常大,其类别和名目众多,只要套上了“古装”的名号,其作为一个文化产品绕不开历史,绕不开民族性,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解读才有意义,共同的民族性是联结作品和接受者通道的桥梁。作品要产生意义,作者必须展现共同的东西,才能引起共鸣。而作者既绕不开,也驾驭不了,就只能单一和粗暴的展现,表现高度一致高度统一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基本上都是我们已经固有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比如朴素的伦理道德观,是非观等。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一种历史的大一统观点的展现,是一种文化延续性的回归。但任何民族文化性的形成有着缓慢的演变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文化的统一性可能会遭到破坏或者发生变化,新的文化融入,旧的文化丧失,最后形成的民族性也应该是有弹性的,并持续演进。所以民族性内核应该是多元化的。
笔者参观陕西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发现对比两个跨度千年的古都,一南一北所代表的文化从历史观的角度上看是非常不同的,中华民族现有的许多民族性特征,在这个两个时期的古代文化中呈现分离的状态。
陕西博物院中陈列的陶俑,其造型和神态,以及美术的构思,很难让人与现当代人们头脑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相联系,但这些陶俑又组成了中华文化的根基,北京故宫紫禁城的建筑特点延续了中国千年封建帝制的建筑精髓,但对比陕西出土的许多当时宫殿建筑的理念,却也发生了深刻剧烈的演变。从这些古代出土的艺术品的差异中不难推导,统一民族性的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在改变而且变化很大。
如图1所示为藏于西安陕西博物院的三彩男装女俑,根据记载,当时唐朝社会流行着女着男装的风气,这件作品就呈现了一位微胖但柳眉细眼、小嘴红唇、微施粉黛的年轻女性身着官宦男子的袍服的情景。这样的穿着应该是当时审美的典型代表。
如图2所示的三彩袒胸胡俑,表现了一位当时在唐朝的外国人形象,其袒胸露乳的穿着以及夸张的表情与动作,与我们传统的印象中的古人形象也很“另类”。
此类人物形象在陕西博物院馆藏中数不胜数,大大突破了我们传统的审美和想象,当然他们艺术上的独特性并没有在后续的历朝历代更替中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东汉与唐朝相差近400余年,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这400年中华文化的改变,这样的改变是阶段性的。图3(1)图东汉的持镜俑和图3(2)唐朝的三彩女立俑,发型不同,衣着的差别很大,当然人胖瘦的区别更是明显,从整体的感觉上看,他们没有直接的关联。笔者认为这就是我国古代民族性多样化的一个小片段。
当然除了人物还有器物的造型,如图4所示陕西博物院的金怪兽,造型夸张奇特,充满想象力,放在今日也是很大胆的设计风格。
这些如此不同的造型风格和形态,组成了中文文化在历史长河漫长发展中的多样性。而根据文化多元论理论,其核心原则是尊重差异的观念,“与其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而言都有一组属于那个民族的充分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考虑一下维特根斯坦的线喻,线的强度不在于每根纤维物尽其用,而在于众多纤维的交叠。”
民族能够延绵不绝,正在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文化多元,而我们身在其中,对民族认同有切身体会,但却往往对文化多元性忽略与漠然。我们会对当下存在的文化差异化理所当然,却会用一种简单化和理想化的方式去认识我们的历史。这源于我们知识的匮乏和态度上的盛气凌人。
在现当今的许多古装题材的影视作品,对于民族性内核的多样性几乎没有展示,不同时期的古装剧仅仅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民族性的符号,这是古装影视剧在民族性表现上的缺失。对于一个投资少,急功近利的古装影视剧而言,深入的去考察那个时期的民族元素,无谓的提高影视剧作的制作成本,而去实现一些对历史的重现是不现实的,同时在观众的层面也是不受用的,观众们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历史题材的观念,他们不会在意古代特定时期的独特符号,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故事的讲述上,主人公的命运上。这种展现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公共传播平台,将会潜移默化引起公众对历史的误读,将历史简单化和妖魔化,这是对历史的极大的不尊重。而且,古装影视剧中对皇权的美化,将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奴性思想,而对真正的民族性内核却忽略。
而要展现文化多样性也是不难的,从视觉的角度上看,我们只需要尊重当时的服装、妆容、街道、建筑、器物,尽可能还原细节,注重细节的真实就够了。而在思想上而言,我们的影视剧故事架构或者在一个完全虚构的时空,那么故事如何讲述,细节如何展现都不重要。但凡我们的故事架构在一个具象化的历史时代,作为创造者就必须回到那个历史时代,考察其文化的特殊性,思想的活跃性,使表现的情感和思想基底是符合历史真实的,特别是历史人物剧,虽然小的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人物性格、品质等核心表现必须还原,这是解决古装影视剧表现民族内核多样性缺失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英]戴维・米勒著.刘曙辉译.论民族性.译林出版社,2010年11月.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 政府职能 特征
引 言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2005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一、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
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能否合理地界定一个国家的政府职能,决定着一个国家构建什么样的行政体制,规范什么样的行政行为,采用什么样的行政方式。[1]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体现了一般与特殊、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要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进行界定,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政府职能的涵义。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政府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政府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2]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笔者结合李春林、郭宝亮教授等所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一书以及相关文献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作如下界定:即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是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为了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需求,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有效执行的同时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
二、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体现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普遍性,而特殊职能则体现着其异构性。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文化职能。政治职能主要体现在安全保卫和民主建设方面;经济职能主要突出体现在实施新的赶超战略、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社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维护本地区社会治安,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公用事业等方面;文化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等方面。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特殊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行政二重性,其既有一般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有民族地方政府的独有特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二重性也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方政府职能,其特殊职能表现在:第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第二,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第三,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第四,支持边防驻军保卫国家安全,打击各种跨国犯罪活动。
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政治性与社会的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的同在、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交错以及民族性与方域性的融合。
(一)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
在政治职能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对内,承担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处理好本地区民族关系、宗教问题,保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对外,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祖国领土和完整。与此同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还承担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必须服务于社会,施益于社会公众。这种政治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与功能。
(二)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这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法制性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国家法律、权力为后盾,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因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三)多样性与动态错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同非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一样,其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其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发生变迁,其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等也必然发生变化,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四)民族性与区域性融合
民族自治地方在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决定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本地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科教文卫等等事务进行管理时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3]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边疆地区分布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又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因此区域性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又一个特征。
结 语
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多样性与动态错和以及民族性与区域性的融合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显著的特征。明晰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中国行政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和谐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特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与某地域或某民族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并与特定的传承人、受众、方言或民族语言、功能指向、价值认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原生态民歌”这一概念的出现,笔者认为,是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化的重新定位和理性审视;是由一百多年来,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膜拜和对自我文化的漠视转变为大力强化发展自我母体文化的必然诉求;是在我国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后,对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寻求根的支持的必然选择。
原生态民歌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超越了时空,是联结着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家园。这些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世代中国人的情感认同,解读着当今民间纯正、鲜活的生存信息。因此,保护原生态民歌就成为时代必然,而对于保护原生态民歌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就成为民众的共同关注。以下是笔者对保护原生态民歌在当前中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的几点认识。
一、有利于保护母体音乐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或民族在重大或转折性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再行认定与评估,并据此对古今文化进行整合,构建符合本国、本民族人文精神的发展环境与模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具有全人类的意义,其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歌的种类异彩纷呈,也就孕育了如今多样而独特、久远而亲切的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所言:“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没有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个尊敬的心态的。”①面对被我们误读太深、渐已淡忘,即将消失却滋养我们已久的天籁之声时,尊重并保护原生态民歌,普及传统音乐知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就成为我们急需达成的文化共识与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真正理性去关注和保护性地开发原生态民歌,则既强化了自身音乐文化归属、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也为应对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母体音乐战略资源,更为当前我国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也就是说,中国人要搞好属于自己的现代音乐,首先应当学好中国自己的传统音乐。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在《中国民歌》一书的前言中写道:“民歌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②因此,保护好原生态民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母体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推动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秀而蒸蒸日上,旅游业成为市场需求而如火如荼,这是人们寻求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是原生态民歌的发源地、传承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不仅为中国的崛起做出巨大贡献,而且还为我们留住了那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面对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机遇,实施文化扶贫战略,借保护原生态民歌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主流媒体宣传、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利用某地域或某兄弟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来发展旅游经济,将保护原生态民歌、改善人民生活与满足人们对异地和异民族音乐文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乡村建设相结合,对“乐失求诸野”后遗存于广大农村中的原生态民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可持续性开发。从而改善民间艺人的生活水平,改良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的文化贫困状态,最终实现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产业、旅游经济的双赢。纳西古乐为纳西族、丽江古城带来的丰厚回报;南宁民歌节成为广西经济振兴、旅游业兴盛的助推器等,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三、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生态民歌在歌唱方法、曲调创作、情感表现等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其一,从歌唱方法上来看,从《礼记乐记》《东府杂录》等书中所记载的历经数千年总结而成的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从兄弟少数民族独立、完整的声乐体系中借鉴经验,比如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等,从而推进演唱方法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
其二,从曲调创作来看,原生态民歌的曲调数量可谓浩如烟海,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曲目,要不断传承并成为创新的素材。如孟姜女调、茉莉花调等一些作为母体的时调在我国民歌、说唱、戏曲、器乐发展中所体现的“同宗性”。
其三,从情感表现来看,原生态民歌所唱的亲情、爱情、乡情、友情等具有众所周知的普遍性、本真性、普适性。相同的人性、相通的人情、相似的人事使那一首首歌曲跨越时空,使“天涯共此曲”“此曲共千秋”“今人未唱古时歌,今歌却被古人唱”成为可能,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兰花花》《茉莉花》等。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淀成的文化传统,将长期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需要不断创新。
首先,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当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世界共识的时代潮流时,寓教于唱的原生态民歌所讴歌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华文化的和谐传统,以及所蕴含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人文底色,影响着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将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保护原生态民歌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知程度,引发了人们关于音乐文化遗产的思考,增强了传统音乐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只有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适应性转型,进行接续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传承,才真正有利于整个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视唱练耳 民族性 教学内容 教育对象 民族音乐思维
视唱练耳教学的民族性,指的是符合民族听觉习惯与审美倾向,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听觉培养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之下,蕴含着多元的民族音乐文化,极富民族精神气质和凝聚力。然而,在“西风东渐”浪潮中,我国民族音乐在强势的西方音乐冲击下逐渐由“主流”被置换为“边缘”,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占据了核心位置,这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有着明显体现。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学课程,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目前,我国音乐专业中的视唱练耳教学一般都是依据西方音乐的技术眼光选择教材,设置教学安排,即便教学中有些“民族化”设想,也只是一些中国曲调作为“装饰”,没有安排大量的民族音乐内容,对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极为不利。长持以久下去,我国璀璨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将可能陷入“停滞不前”、“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这不得不说是音乐教学的“悲哀”。对此,应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民族音乐教学素材,突出民族音调感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思维。
一、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民族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响亮的口号在无数事实中得到了印证。例如,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匈牙利音乐教育模式,之所以能在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其从根本上秉承和贯彻了以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主体内容的教学原则。我国音乐专业中的视唱练耳教学要想切实体现广义上的民族性,可从匈牙利音乐教育中得到借鉴。
首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树立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意识,将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扭转“重西轻中”问题。之后,就要考虑如何选择民族民间音乐,对视唱练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音乐极富多样性和丰富性,视唱练耳教学中应都有所涉及,不应只集中在汉族和几个少数民族音乐上,同时,音乐体裁也不能仅限于民歌、歌剧等领域,还要涉及器乐曲、民间说唱、戏曲音乐等曲目。通过丰富视唱练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了解我国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并有一个深入认识,形成民族音乐意识,在音乐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视唱练耳教育对象的民族性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教育对象不仅仅是汉族,少数民族是不容忽视的。在国际舞台上,少数民族绚烂而丰富的民间音乐为中国赢得了更多喝彩,我们的视唱练耳课堂对少数民族学生应予以更多关注,使其受到系统的音乐文化教育。对于这部分学生群体,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并不可取,所以,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不要抹杀掉音乐教学的民族性。例如,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学内容常常都是西方音乐理论,加之,用本民族语言授课,学生们学起来非常吃力,对内容理解不深,产生了很多疑惑,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进行统一模式的授课,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应予以区别对待。
三、视唱练耳训练方式的民族性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一般采用钢琴作为基本的定律乐器。钢琴作为十二平均乐器,它在训练以五线谱为框架的十二个音高唱位方面是最佳选择,但是却不适用于民族调试音感训练。如果用钢琴作定律乐器,民族调试音感训练必然要严格按照西方乐谱表情进行,不仅不适应于我国民族音乐风格,更会抹杀掉民族音乐中的特色神韵。所以,通过视唱练耳进行民族调试音感训练时,可采用中国弦乐作为定律乐器,如古筝、琵琶、扬琴等,这些乐器更适应于民族音乐的视唱练耳训练。
我国音乐界有一句老话,“只要有兴趣就能学会,只要肯学就能学好”。用中国古琴作为视唱练耳训练的定律乐器确实比较少见,不少教师亦是感到陌生,所以要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努力,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责。
四、结语
从广义上看,视唱练耳教学具有一定民族性,这在其教学内容、教育对象、训练方式中都有体现。之所以要强着重调视唱练耳教学的民族性,主要目的是为了挽救和保留我国优秀的、璀璨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使其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走上国际舞台。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学生掌握音乐技能的基础,所以要将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其教学体系,通过训练让学生形成民族音乐思维,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从而使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世界中发光、增彩。
参考文献:
[1]晨炜,林声.建构多层面视唱练耳审美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中国音乐,2006,(03).
[中图分类号]j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227-04
钟林卡(1963—),男,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四川成都610101)
一、摄影艺术民族化的意义
“民族化”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对外来艺术加以调整、丰富、创新、发展,使之与本民族的固有文化实现有机融合的过程。
摄影具有最为显著的西方特质。因为,摄影的诞生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暗箱的发明和感光材料的发现,这一切都依赖于近代物理学和近代化学的发展,依赖于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在1825年创作《牵马的孩子》开始,摄影技术经历了从湿版摄影到干版摄影、从银盐感光材料到电子感光元件、从模拟摄影到数字摄影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工业技术是摄影的坚实技术基础。摄影与技术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摄影的本质:记录与纪实,苏珊•桑塔格把摄影的这一本质总结为“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1](p55-77)。
摄影艺术是建立在近代科技基础上的艺术门类,它是西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最初阶段,摄影只是绘画的附庸,被作为绘画的补充手段,成为摄影的拉斐尔与提茨安曾经是绘画主义摄影家的终极追求。但是,自从摄影分离派高扬起独立的摄影艺术旗帜后,摄影逐渐摆脱绘画附庸的地位,逐渐发展为西方艺术中的独立门类。现代摄影艺术经历了从客观主义到抽象主义、从未来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与西方艺术思潮同步脉动。
由于摄影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特定背景,摄影艺术具有工具性,摄影是绘画的工具、记录的工具甚至商业的工具。摄影艺术具有写实性,能够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作出精细入微的描述与表现。
当摄影艺术离开西方的环境,融入东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变与不变成为无法规避的问题。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摄影的本质都不会改变;但是,随着文化背景、社会条件的改变,处在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之中的摄影艺术,会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表达方式、构成元素。变化是艺术规律与审美法则的必然要求。
艺术作为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的共同价值与审美追求。从人性观照的角度,艺术体现了人类的统一性。但是,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创与个性,艺术既寻求对世界的族群性、地域性、历史性表达,更寻求对世界的个体感知与个性化表达。从审美表现的角度,艺术又体现着人类的差异性。
人类由不同的民族所构成,一个民族总是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民俗传统,这些因素成为具有唯一性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造就了一个民族的艺术个性与风格。个性蕴藏于民族性之中,民族性是个性的表征,越是具有民族性格的艺术,越是个性张扬、生命澎湃的艺术,“艺术品的独特性在于它根植于某一传统语境的程度”[2](p53-54)。
民族性是艺术生命力之所在。一门外来艺术,只有当它植根于当地民族生活的土壤,用本土的艺术语言与艺术元素加以改造与重塑,逐渐具有当地民族性格,才能获得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存在意义。简言之,摄影民族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这也是摄影艺术在
郎静山是
在摄影艺术民族化道路上,陈复礼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曾受到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手法的巨大影响,但他不仅在摄影实践中运用整理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