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摘要:与传统的普通大学相比,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国际交流、校企合作、入学要求等几个方面分析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71-03
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在创新能力、研究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以及职业教育培训的成效方面,瑞士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瑞士能够长期保持高水平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他因素以外,应用科技大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说,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及其所运用的知识、技术,对于保持国家的高度创新能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从1995年10月6日瑞士政府颁布《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明确提出建立应用科技大学开始,到2012年,瑞士共建有9所应用科技大学,包括7所公立大学和2所私立大学,覆盖了各主要地区。1998年,联邦委员会批准成立公立应用科技大学;2005年,联邦委员会批准认可第一所私立应用科技大学——卡莱多斯应用科技大学;2008年,批准认可第二所私立应用科技大学——里诺士—格里耶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应用科技大学虽然历史很短,但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理念明确,标准严格 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根本动力,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国家竞争力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瑞士人口较少、资源匮乏。瑞士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想使国家长期保持高水平创新力和竞争力,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大批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传统的普通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瑞士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瑞士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1995年10月6日,瑞士政府颁布了《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明确提出建立应用科技大学,从而以立法的形式为应用科技大学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到1998年,瑞士将六十多所分散的高等专业学院合并成7所应用科技大学。在瑞士,建立应用科技大学是有严格标准的,并且对应用科技大学的管理也是相当规范的。高等教育机构要想取得“应用科技大学”这个名称,必须得到瑞士联邦委员会的认可。不仅如此,就连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位课程,也必须得到联邦经济教育科研部的认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应用科技大学提供的学位课程和资格证书的质量具有可比性和透明性。联邦经济和教育科研部也可以把认证权力授予相关认证机构。
定位明确,特点鲜明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对应用科技大学有明确的定位。应用科技大学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性,尤其强调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定位明确,特点鲜明。一是以培养创新型、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一般都是在接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之后,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到应用科技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并与产业、行业等开展合作,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应用性研究和开发。
课程设置,宽泛多样 在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而设立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目的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如工程师、建筑师、设计师、护理者和社会工作者等等。应用科技大学需要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位课程,才能够满足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应用科技大学在工程、商业、社会工作和艺术等领域开设了二百三十多门本科学位课程和七十多门硕士学位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科学位课程,只要获得本科学位,毕业生就可以直接就业。大部分本科生直接就业,只有小部分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硕士学位课程的特色是更加重视应用性研究。除此,应用科技大学还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包括短期进修课程、获得高级研修证书的课程、高级研修文凭课程、高级研修硕士学位课程等等。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不仅具有较强的职业导向性特征,还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性,不被某一学科所束缚。例如,在表演艺术(音乐、戏剧等等)、影视和文学领域,这些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也要接受应用科技大学的培训。
师资队伍,注重实践 由于与传统普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科技大学对师资的素质要求也不同,更注重教授的实践能力。应用科技大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师生比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方面,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其教师、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保证知识、技能的持续更新,也能保证应用型研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持续良性互动循环。
分布合理,各具特色 在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当地经济和人才需求相适应。因此,应用科技大学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学院和学科专业。学校的规模大小完全由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决定。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根据大区域(地区)设置的,为了防止各个学院专业结构同质化的弊端,各学院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并且每个应用科技大学都拥有多所学院(保留原来的专业特色,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学院),每所学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应用科技大学是根据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般都会体现当地支柱产业的需要,因此从应用科技大学设立的学院,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当地的支柱产业、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等。除此之外,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也比较集中,且各个学院规模大小是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院的这种办学规模为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际交流,加强合作 瑞士将高等教育机构视为全球教育和研究机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各个国家的人才来瑞士开展研究与合作。在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在建立初期就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与周边国家在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欧盟鼓励学生流动的Erasmus交换项目。目前,应用科技大学与各大洲的高等教育机构都签署了教学、研究的相关合作协议,并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另外,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有大约20%的教职工和16%的学生来自其他国家。应用科技大学虽然与州立大学和联邦理工大学相比,在数量上还存在差距,但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发展速度与势头却非常稳健。应用科技大学的大多数外国学生都学习艺术领域的学位课程或最新的硕士学位课程。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应用科技大学的国际合作活动将不断持续增长。
各种行业,深度参与 在瑞士,虽然政府、企业、各种行业、职业行会组织相对独立,但都参与应用科技大学的运行和管理,使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对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而言,应用科技大学都是极具能力的研究合作者。应用科技大学擅长开展应用型研究,十分重视为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案。应用科技大学开展的这些应用型研究项目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巨大收益,因此受到企业和公共机构的欢迎。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应用科技大学把应用型研究扩展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领域。应用科技大学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入学要求,灵活多样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具有自主招生的权力,在入学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这是由非常重视各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所决定的。例如,在完成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取得“联邦中等职业培训证书”(职业培训的资格证书)和“联邦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学术的资格证书)之后,才能够进入本科学习,而从普通高中毕业仅具有学术文凭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年相关职业经验,才能申请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具有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位或任何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同等本科学位的学生可以申请硕士学位课程。每所应用科技大学都具有自主决定持有国外相应资格证书的学生是否具备入学资格的权力。
各种教育,有机融合 1995年10月6日,瑞士政府颁布了《应用科技大学联邦法》,并明确规定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定位和主要任务。这部法律规定了应用科技大学是一种突出实践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任务包括提供学位课程以及继续教育和培训,除此之外,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研究,为行业、企业等第三方提供服务。可以看出,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是把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大学。瑞士应用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瑞士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与瑞士的传统大学相比,应用科技大学具有较高的就业率。由于瑞士应用科技大学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满足了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取得了成功。
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建立,实现了学校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效衔接与贯通,构建了更加系统完整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瑞士在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在高水平创新力和竞争力方面仍然保持鲜明的特色。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可以为推动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创新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学校特色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晶晶.全球竞争力第一的重要基石[N].中国教育报,2013-01-13.
[2]邢媛,陈士俊.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改革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52-55.
[3]肖红.瑞士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15):83-84.
[4]吴全全.瑞士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77-81.
[5]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27.
[6]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7]路飞.试论职业教育成功之因由[J].新西部,2012(2/3):249.
[8]周红利,周雪梅.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35):19-21.
[9]周红利,周雪梅.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68-72.
[10]Benedetto Lepori.The Research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the Future Configu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Europe[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10,23(3).
[11]Benedetto Lepori.Research in non-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case of the Swiss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J]. Higher Education,2008(56).
大学英语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性质与目标,以滨州学院为例,构建了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三位一体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能够使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发挥其服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用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专业对口率低,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1]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趋势。应用型人才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实践能力强,其显著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2]
目前大学英语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课程定位不准、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比较陈旧,学用分离,主要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脱离学生的专业学习、未来工作与个人需求,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应用实践能力比较低。这些问题使大学英语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未来工作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无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鉴于以上背景,非常有必要界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与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准确的课程定位、明确的课程目标与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根据《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方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2014年12月)(以下简称《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应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3]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指南》的课程定位,大学英语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其服务,积极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推进,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3]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人文性而言,主要是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进行跨文化教育。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教学指南》规定的课程目标以及21世纪所需的核心素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可雇佣性等显著特征,[2]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的实际运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英语应用能力是指学生用英语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口头与书面),根据语言使用场合包括通用英语应用能力与专用英语(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指南》为了实施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级别:基础、提高、发展。[3]与重点本科高校相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参差不齐,根据笔者对所在高校的2015级非英语本科专业大一新生的高考英语分数统计发现,只有25%的学生超过110分,50%的学生的分数集中在90-110分之间,25%的学生低于90分。考虑到非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学习需求和专业培养的特殊需求,可以把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分为基础与提高两个等级,分级目标的安排为开展分级教学奠定了基础,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空间。以下这个图具体展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构成。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滨州学院为例
王守仁教授提出当代中国语境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理念,他认为各高校应该根据《教学指南》,设计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体系。[4]根据《教学指南》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与目标与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通用英语课程(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简称EGP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简称ESP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Englishf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简称EIC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类型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3]每门课程的学习都要把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下以滨州学院为例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首先简要介绍滨州学院的校情、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滨州学院是一所地方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乡、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市。学校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航空”“黄河三角洲”“应用型”等办学特色。学校的办校定位是服务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区域和行业一线,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应用型大学。
1.通用英语课程。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通用英语应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4]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通用英语课程应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要占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总学分的60%。通用英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教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增加学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与思辨技能,为专门用途英语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奠定语言能力基础。为实现通用英语的课程目标,开设综合英语课程与专项技能课程,综合英语课是核心必修课程,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基础级别的学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为提高级别的学生开始高级英语课程。专项技能课程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人发展需要选修,包括实用英语阅读、实用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实用英语写作、实用英汉翻译等课程。
2.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直接对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与未来工作需求,提升学生的学术和职业素养,包括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简称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简EOP),占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总学分的20%。学术英语可细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forGeneralAca-demicPurposes,简称EGAP)和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简称ESAP)两种。通用学术英语是学术英语课程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术英语综合交流能力(口语与书面)。[5]专门学术英语也就是专业英语,是学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一般由专业教师开设,不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考虑范围内。根据滨州学院的学科专业布局、办学特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学术英语课程包括通用学术英语(面向所有专业)、民航英语(民航类专业)、商务英语(经管类专业)、人文社科英语(人文社科类专业)、科技英语(理工类专业)、艺体英语(艺体类专业),通用学术英语为所有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其他课程由学生根据他们的学科门类或个人兴趣选择。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职业能力,职业英语课程包括求职英语、世界名人创业、通用职场英语,由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修,其中世界名人创业课程是滨州学院开设的校本特色课程,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职业课程如金融英语、旅游英语、财会英语等是学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一般由专业教师开设,不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考虑范围内。
3.跨文化交际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综合文化素养,更好地服务高校的通识教育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要占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总学分的20%。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主要以西方文化的单向输入为主,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明显不足。[6]这种失衡状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跨文化交际具有双向性,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都要重视。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体系。[7]一方面,跨文化交际内容、中西方文化要融入到通用英语课程中,另一方面,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综合课程与国别、区域、专门文化课程,跨文化交际综合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与技能。国别文化课程包括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都用英语开设,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拓宽学生视野。区域、专门文化是校本特色课程,包括黄河三角洲文化、孙子兵法、航空文化、安全文化,用英语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担起了传播区域与专门文化的责任,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以下这个表格详细展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成。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由通用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三部分组成,三位一体,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能够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发挥其服务,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关键因素之一是大学英语教师,当务之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最为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OL].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OL].2014.
[4]王守仁.当代中国语境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4):1-4.
[5]蔡基刚.《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四大创新点[J].中国ESP研究,2013(1):1-11.
[6]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
在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微课”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好地突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其次,它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最后,它可以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反馈,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内容。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不超过5~10分钟的时间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发挥“微课”的教学媒体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将微课应用于教学设计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新理念、新方法。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1.合理运用微课的优势,高效进行课堂教学
第一,教师应仔细对与教材配套的微课进行甄别分类,明确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微课的内容、功能以及用时长短,再根据这些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明确微课应用的时间、顺序以及要达到的效果,发挥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适时播放微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重难点,尤其是对一些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比较抽象的问题更加适用。例如,学习统计图时,教师播放微课视频,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各类统计图的画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本节课重点。在微课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表情,在学生出现疑惑时及时予以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做直观展示,φ鄢し叫蔚囊蛔槎员撸另一组对边正好重合。这样做既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为接下来的课堂验证活动打下基础。
第三,微课教学可以在班级授课制的模式下兼顾到每个学生个体,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转发给家长,让家长成为辅导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2.合理运用微课的优势,有效地进行知识回顾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数学题目的解决方案也有很多种,知识的前后关联性很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往往还要与旧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同时也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微课视频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微课内容精炼简短,学生乐于接受,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此外,微课还可以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新颖独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学习。
例如,在推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采用裁剪拼图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再类比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相差很多,所以,推导这一公式还需要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快速回忆前面所学的长方形的计算公式,然后再利用动画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新知识。同时,微课视频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合理运用微课的优势,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
数学既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掌握和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教授数学课程时,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些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相互探讨、研究,再通过播放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课程时,学生可以通过对图形进行“分割”“添补”,将其转化成基本图形,然后再用相应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进而达到最终目的。尽管学生可能会展现出多种思维方法,但这并不足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此时,如果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将学生没有想到的方法巧妙地展示出来,那一定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达到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的理念也逐渐影响着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这对于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方式和方法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作为重要的网络交流工具,博客被逐渐应用到大学由于教学中来。它能为英语教学构建和谐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展协作式学习。但同时也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新技术和新教法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确实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博客;英语教学;应用
一、引言
目前由于大学教育资源和教育规模的矛盾,大多数院校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在这种教学条件下,教学模式基本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成为教师的单向灌输,课堂输入语言单一,缺乏个性化,缺少师生双向交互,学生输出语言的机会极少,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希望借助博客,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它提供的丰富的语言输入,重构师生双向交互,支持学生主动习得语言和积极输出语言,弥补目前课堂教学的不足。
博客(Blog是Weblog的缩写)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简称网志。博客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本世纪初,尤其是2002年下半年后得到了飞速发展(毛向辉,2003),它采用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态,通过简单的张贴将极富个性化的知识、思想及见闻以“帖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形式在互联网上出来,并在交流和共享中达到思想的碰撞。博客是继E-mail, BBS, QQ之后兴起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被喻为“互联网的第四大里程碑”。[1]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博客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博客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博客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多数教师仅出于对博客直接的、浓厚的兴趣,对理论的探讨甚少。我们可以从现有的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成分,用以指导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理论
在学习观的问题上,建构主义者认为: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的过程;[2]②学习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已积累了相当多的隐性知识,教学不能忽视学习者的这些知识,而是要把学习者现有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且应用于实践,进而发展出新的隐性知识;③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由于知识水平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定然存在不同的认识,这种差异性在学习团体中恰好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并可在交流中被学习团体的全体成员所享用从而促成学习者,的建构能力不断地提高。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博客的契合
博客无论是作为认知学习工具、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还是作为协作交流工具、研究性学习工具,抑或作为评价反思工具,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观念、视角、高度等诸多方面不谋而合。一方面,建构主义理论为博客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新工具寻到了理论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新工具的博客,为建构主义理论觅到了实践的土壤。
三、博客的特征优势及教学功能
(一)博客的特征优势
博客作为继BBS, E - mail, 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沟通方式,已应用到教育领域。黎加厚先生认为教育博客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这种新的网络文化现象,正以其独特的草根性、特有的链接性、广泛的开放性和快捷的传播性等,在全世界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进一步走向繁荣。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现象,博客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与喜爱。将博客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有益拓展与合理补充,也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实践佳径。
与传统网络交流方式比较,博客有其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博客之所以能超越以往各种网络表现形式受到人们的欢迎,主要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博客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博客的兴起为互联网注入了新的活力。简单易学是它的首要特征优势;博客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单位组织,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这一特征又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自由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博客的精神实质是协作共享,阅读别人的博客既可以产生思想的交流,又可以获取你所需要的知识,达到知识信息的传播、共享与吸收;博客的最大特征优势就是即时性。时常更新、不断积累是博客有别于其它个人文章、著作的关键。博客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网络交流方式。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中,博客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教学平台,它“关联”并“有选择性”地将各种信息进行“过滤”,成为一种划时代的教学工具。
(二)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问题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技术,其优势给外语教学注入新的思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也相应出现,应该加以重视。布置学生阅读外语博客时,教师必须提出明确而详细的要求。比如,每周只追踪阅读一个博客网页;每周写一份规定字数的阅读报告;每天最少记录生词数量。在定期总结中,教师应当注意适当补充―些语言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把外语博客文章结合到外语阅读中去,教师预先准备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为学生选择一定范围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足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外语博客网页前,最好先花几周时间追踪阅读这些网页,以确认这些网页中的词汇、用语和话题都比较合适。这样的追踪阅读还可以确定这些外语博客的可靠性,看他们是不是定期更新维护网页,是不是能够保持一贯的标准和水平。因为这些外语博客并不是主要针对外语学习者,通常也不会有一个计划周密的日程安排,所写的内容也并不一定都适合学生阅读,语言的使用有时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一定的预先追踪监控非常必要。
为了避免学生对班级博客使用不当,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仅用它来张贴文章和评论同学的创作。当学生参与评论别的班级博客时,教师也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在语言和观点方面展开讨论,避免使用过激语言或者侮辱性语言相互攻击。
四、博客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
(一)构建和谐的交流平台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课堂教学缺少讨论与沟通,学生被动接受,难以调动学生主动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再加上学生人数、教学时间和教师精力的限制,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极其有限。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平台是外语教师共同探索的问题之一。而博客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相比,博客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工具,以其“独立、平等、互助”的网络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构建了和谐的交流空间。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约瑟夫?罗曼(Joseph Lowman)曾提出有效高校教学的二维模式,即授课质量决定于教师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能力以及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受到师生课堂交流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外交流的影响。而博客不仅为师生课内外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也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平台。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Krashen&Terrell(1983)的“输入假设”理论,语言学习是一种输入――输出的心理语言过程,理想的外语学习环境应是一个让学生exposed(暴露)或immersed(沉浸)在大量真实语料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博客的语料不仅量大,而且质高。通过发挥博客精密过滤网上过于泛滥的信息的功能,教师把真实的、可理解性输入的语料加以整理,以“时间流”的记录形式和“思维流”的呈现形式让学生高效地获取语言知识。
(三)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用博客拓展个人学习兴趣有两种参与方式,一种是以学习者个体为中心,通过链接或邀请他人参加,形成基于某一学习主题的交流社群;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参与他人创建社群,来发展提升自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与社群形成互动。通过博客所逐步形成的个人学习兴趣生态圈,可以有机会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
博客将集体学习、小组学习、个别辅导、同伴帮助、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可操作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这就较好解决了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发挥了分层教学的优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四)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开展协作式学习
反思是元认知的核心内容,而元认知又是每个身处信息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培养学习者的反思能力上,博客拥有其他工具所不具有的优势。博客以时间来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足迹”,从而方便学习者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在博客中所发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参考其他学习者的评论和意见,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从这点看来,博客成了学习者不断进行反思,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最佳载体。
在博客中每个学生都是网站的管理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就学生所学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议题,供学生自由地选择,并参与讨论。学生或教师个体在进行具体内容研究思考的过程中都可以通过链接来引用参考其他人提供的一些信息资料,另外局外人也能够更容易地跟踪某个会话过程或参与到其中。这种基于主题的协作学习通过博客来进行显得更简单易用。
五、博客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克服时间局限性,及时更新
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太繁重,每天在校时间将近10小时,回到家后,学生要花3-4小时的时间做作业,而教师还要批改作业、备课、搞教研和整理家务,因此教师和同学写博客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求教师及时更新博客内容和回复学生的留言就有点勉为其难。而博客的魅力在于它的新,它总能第一时间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因此,在应用博客进行外语教学时也应该重视内容的及时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博客内容的吸引力,更好保持和提高教学双方利用博客的热情和效果。
(二)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不系统性
众所周知,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和体验后才能真正获得,单单靠博客的信息呈现和交流共享无法使学生对系统知识全面了解,更别说灵活运用了。由于自身知识局限性和片面性,博客者,尤其是学生,发表的作品和观点有可能给阅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还有网络语言的盛行,如CU(see you),4U(for you),BTW(by the way)等等,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 博客在英语教学应用中,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如果教师用博客进行教学,就必须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网上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行为。同样,学生用博客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否则很容量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
(四)改善现有评价机制
日前.我国的教育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不能真实、客观、全而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改善。通过在B1og中记录学习者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情况,教师能够从学习过程的方法、情感、态度、心理等方而全而评价学生.而不是简单地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为此,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改善现有的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而客观地评价学生。
六、结语
博客是一种网络技术,当它被应用到外语教学时,也就成为一种外语教学工具。作为工具,决定其价值的是使用工具的人。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种现代工具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话题。博客是否成为将来的主要学习方式尚不得而知,但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无疑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把新技术和新教法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涛,李岚:博客与现代英语教学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2]胡三化,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远程教育杂志,2004(1)
【关键词】快乐学习方法 应用型本科 应用
快乐学习法可以良好的领悟学生的情感,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快乐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为重要的心理基础,学生的快乐感为主要的依据,将学生的愉悦情感和学习融为一体,这种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使学习过程成为快乐和高效的体验。
一、快乐学习的理念
针对快乐学习,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将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转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比较新颖的方式,将学生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吸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将学生紧张和厌学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消除,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情况,可以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快乐学习方法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轻松学习的学习氛围。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要创设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要做到平等民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学生因此也会产生愉快的学习兴趣,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的激发出来。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展示自我,不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教师要始终保持宽容、快乐的心态,可以融入到学生当中,尽量减少严厉的批评,这样对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的创建具有不利的影响。任何的教学行为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己的学习态度亦可以带有情感色彩,使学生的感受受到触动,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情感的积极因素要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语言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情感教学要得到重视,利用情感因素当中的鼓励作用,为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提供动力。
(二)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以此为基础,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活动,学生可以获取更多地知识,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活展现给教师,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更加愉快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本身具有好胜的心理,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为出发点,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竞争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愉快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还可以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模式,教师要选择基础比较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提前进行备课,不同的学生要负责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前要进行简单的指导,在上课时候,学生将自己负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接受来自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在一旁认真的聆听并且记录下来,在下课之前教师要对课堂老师的行为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还可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
学生对于图形和声音具有很强的感知度,和文字感知进行比较,前者更加敏锐,利用图形和声音,可以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感觉。多媒体这种现代的教育技术集中了图形和声音,在当今的教育活动中广泛的应用,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生充满了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开展课外活动。大学生普遍都是活泼好动的,都希望可以参加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为学生安排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根据提前设定的活动任务,展开课外活动,对于活动的结果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有效结合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
(四)尊重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教师要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将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甲流,让学生将个人的学习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市场反馈给学生点头和微笑。每个学生的优点都要注意发掘出来,并且给予放大,让每个学生获得尊重和感怀。在课堂上,教师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给学术表扬。在批阅学生的作业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反馈,对于那些表现突出或者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给予点名表扬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暗示的方式将对于学生的期待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使学生获得向上的动力。
结束语:快乐是每一个人都本能需求,学生可以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才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最高的境界,因此快乐学习方法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邱贤云,符丽燕,张琴辉.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科《外科护理
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0,03:227
-229.
[2]李文,王陶.合作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发酵过程控制教
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1:224
-225.
[3]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
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07:27-30.
[4]周跃佳,崔莉.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应用型本科EDA技术课
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7:107
-109.
[5]李道海.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授课特点和教学
方法研究――以“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为例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81-84.
[6]莫磊,吴丹.小组学习式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