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文化活动体系;活动文化;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41-0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一精辟论述给我们的启迪是:大学即文化,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就是通过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素质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氛围中接受熏陶和感染,学会思考、感悟和体验,进而健全素质,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实现“做事”与“做人”的和谐统一。通过对H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总结、思考和凝练,我们得到启示: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活动文化,营造以“文”化“人”的素质教育环境,不失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效的实践路径选择。

一、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以“文”化“人”的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不仅是现代大学增强办学实力、激发学校活力、彰显文明魅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格健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

遵循这一教育理念,H职业技术学院在育人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拓展为总揽,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着力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高品位校园活动文化,努力为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建构平台,提供舞台,营造出以“文”化“人”的素质教育文化育人氛围。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校级活动届次化、院系活动项目化、日常活动社团化、重点活动精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格局,并打造和培育了社会实践、非常对话、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文化讲堂等一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工作品牌。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社会实践、人文艺术、学术科技、心康娱乐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发挥了教育、导向和激励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人格、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塑造与养成,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二、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建设活动文化

(一)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教育活动,既采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方式,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课堂、于活动。如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组织开展的“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织观看《感动中国》等教育片,开展以“学感恩、知荣辱”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展“用心灵呼唤诚信”演讲及征文比赛;结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和图片展等活动,为青年学子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责任奉献意识

1.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学校每年寒暑假期坚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开展“进社区”、“辅助执法”、“边远山区支教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在服务社区、辅助执法、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社会、企业、民情的了解,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成才意识,对大学生受锻炼、长才干,强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运会”、“家博会”、“美食节”等志愿服务工作,每年有近5000人次志愿者活跃在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以及重要的展(会)场。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个品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为大学生搭建了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而且也为他们用实际行动实现“服务社会,传播文明,提升自我”_辟了有效的途径。

(三)以人文艺术活动为载体,培养文化艺术素养

1.文化艺术活动,育才展艺。艺术是以人类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不仅能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而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每年一届“艺术节”的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戏剧小品团体大赛、“展现音乐魅力,激扬青春旋律”之民谣吉他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展现艺术才华、提高人文艺术素养,提供了舞台。

2.文化讲堂活动,崇文尚德。为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塑造,引导学生崇文尚德,学校推出“文化素质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几年来,共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人文、风俗、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讲座50多场,参加学生已达30000人次,在全校形成了一股“向名师学习,尚文化品位”的热潮。“文化素质大讲堂”已经成为学校能够实现雅俗共享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对塑造学生的思想和品格,影响深刻。

3.高雅艺术活动,提升品位。丰富多彩的高雅文化艺术活动能对受教育者起着情感感染、综合强化、舆论导向和人格塑造的作用。学校高度重视并大力度、高投入地抓好抓实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工作。高雅艺术的熏陶,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艺术修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以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打造科技创新品质

1.科技文化活动,培养技能。科技文化活动建设,以每年一届的“科技节”这一闪耀着科技精神与人文思想光芒的活动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项专业技能大赛等,带动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蓬勃开展,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从而形成浓厚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氛围。在创新文化熏陶下,学生的创新品质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各项科技竞赛捷报频传。截至目前,仅学生获得的国家专利就达40余项,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大赛金、银、铜奖50余项。

2.非常对话活动,助推创业。学校与区域青年企I家协会携手合作,请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探讨,通过互动与对话,切身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企业家的精神魅力,从而促进同学们更加了解社会,认识自己。青年企业家与学子面对面对话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育的延伸,有利于同学们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以此确立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做好准备,为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以心康娱乐活动为载体,培育健康和谐身心

1.社团活动怡心益智。学生社团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学术科技、文化娱乐、体育竞技、文学创作以及公益服务等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举办“创业一条街活动”,各学生社团通过竞标的方式,和公司合作,开展买卖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拓宽求知领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巩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展现音乐魅力,激扬青春旋律”、“民谣之夜吉他大赛”、“财经论坛”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大学生培养兴趣,拓展素质,发展成长的有效平台。

2.健康教育明亮心田。涵盖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心理问题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七项心育工程”为青年学生明亮心田,撑起一片晴朗的成长天空。心理学必修课的开设和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的系列活动,推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学生中形成了正确面对并主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氛围。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图片展、“5.25我爱我”万人签名、“心心相连”N人N1足球大比拼等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三、创新工作实践,寓“三个渗透”于文化素质教育

(一)课堂学习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1.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紧扣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断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理论“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2.课程建设突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作用。课程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必修、限选、任选三个模块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哲学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旨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成人,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成人。一方面,引导他们去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树立理想,坚定信仰,净化心灵,形成求真、向善、爱美的健康人格和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识,避免在喧嚣的俗世中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并使之能够知人论世,德技双馨。

3.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为促进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学校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专业教育的精神陶冶功能,同时把人文艺术融和在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校重视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建设,在各院系组织的学生专业实训实习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确立了以专业实习带队老师为主,院(系)党总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机制,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列入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中,在组织实施专业实习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程参与。

(二)生活体验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生活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建立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思想。

1.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健全实践教学协作机制。学校以“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积极拓建校外实训基地,注重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个科学、技术、人文相融合的实验实训环境。教务部门组织的“工学结合”专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学工部门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暑期活动做到组织实施一体化,形成协作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功能。

2.丰富生活体验,提升人格素养。(1)培育良好的习惯,提升道德素养。学生通过排队候车、文明就餐、尊老爱幼等生活体验,秉承优良的道德传统,培育良好的习惯。(2)明确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意识。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促进学生对民情、对企业、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成才意识,使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有的责任担当。(3)端正就业态度,培养创业精神。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为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搭设良好的平台,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专业和职业的理解,体验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端正了就业态度,培养了创业精神。

(三)环境熏陶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W校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的构建,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高品位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既能胜任具体工作,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以景观文化建设浸润学生心灵为例,学校以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为建设校园景观文化的理念,体现出整个校园建设现代、纯净、优雅、舒适的特色。校园景观文化以优美高雅、寓意丰富的景观环境,“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每一位学子,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求真向善,滋养人才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骆正林:教育景观的构建与教育舆论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4,(8):8-16.

[2]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163-186.

[3]韩冬梅.浅谈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2008,(08):38-39.

[4]龚克.素质教育知与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5,(5):8-13.

[5]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院校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6):34-39.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应用型 高等学校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一、产学研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产学研合作是生产、教学与研究三者的结合,是以产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为基本主体的合作。产学研合作培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是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任务是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直接应用性知识和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注重能力的培养,人才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型人才在知识层面上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在能力层面上注重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其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应用型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产学研合作培养教育使得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行业和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地改变以往高校封闭的“象牙塔式”教育,冲破与社会发展接壤的“围墙”,为教学提供鲜活的实例和宝贵的经验,创造全新的多元教学环境;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提供与社会行业紧密结合的课题,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满足社会或行业的实际需要;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机会,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解决社会行业需求和高校培养人才脱节的问题,缩小社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对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

二、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展产学研教育的思路

中华女子学院是全国妇联所属的我国第一所女子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肩负着促进男女平等,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引导社会发展、促进女性进入社会主流的使命。为了完成使命,学校确定了服务妇女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办学方向,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公益意识、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于2008年。该专业是在国家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繁荣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建立的,同时又在国家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要求下不断完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繁荣我国文化要求。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党的十又对推动我国文化繁荣提出了要求。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大繁荣,发展群众文化,需要一支业务强、素质高、品德正的基层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队伍。目前,目前我国群众文化艺术发展存在着人员专业性不强、年龄偏大、观念陈旧等问题,众多的艺术类院校专门定位培养群众文化管理人才也没有,可以说,整个行业存在着人才缺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专门培养此类人才非常必要。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正是应对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发展建设起来。专业根据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培养应用型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目标,并且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要求,要求有“四自”精神、服务意识、公益意识,要立足基层、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能服务于基层群众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专业对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明确了该类人才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是以培养服务基层需要的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为根本目标,强调群众艺术人才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艺术素养,还需具备现代艺术管理能力,掌握经济、文化政策法规的理论知识,具备群众文化与活动推广组织运作综合实践能力。为此,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群众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作用,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社区和妇联系统单位合作,充分吸收行业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共同开发研究课题。“六共同”的全方位合作教育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实现了与社会行业的紧密联系,使专业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实现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相互融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教师与行业人员的相互携手。在目前全国700所设置舞蹈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开创产学研联合培养应用型群众艺术管理人才的先河。

三、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展产学研教育的举措和成效

(一)产学合作,开展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确定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定位。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设置以后,随着国家对繁荣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再次思考了专业的方向。2010年,中华女子学院成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文化产业的知名专家和一线的行业专家构成。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专业进行论证。2011年6月,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召开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与建设研讨会”。专家提出了本专业需区分公共文化和产业文化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具有服务意识的社区艺术人才及妇联行业下的具有女性特色的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编导课程为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策划和组织能力等建议。在结合前期调研、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后,将专业方向名称确定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舞蹈编导方向)”。2012年5月,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又召开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定位及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和听取与会专家论证意见后,进一步将专业定位为群众文化的创意与策划组织;尤其强调社区舞蹈的策划、编创和组织的专业方向;并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使课程紧紧围绕群众文化创意和社区舞蹈编导展开。增大了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强调对学生文艺活动组织策划、文案写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新增了“社区文化创意与推广”和“社区舞蹈”等特色课程,以适应市场需求、凸显人才定位。通过论证,确定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和定位,以及在群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确立了“培养符合群众文化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复合型、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产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多次修订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多次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听取行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专业从服务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社区和妇联系统岗位开展群众文化的要求,设置了课程体系。根据学校总体的课程体系框架,重点规划了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教学四个部分,课程体系特点如下:

1.突显专业定位,打造跨学科平台课程

由于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性质,需结合管理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共同构建学科平台课程,使之具有交叉性、创新型和融合性。经济学、管理学两门基础课程是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产业管理”则是在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大量的案例教学训练学生在舞蹈艺术活动中的运营能力。通过这样有机的衔接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素质。加之艺术学方面的中外舞蹈史及艺术概论课程,为学生搭建了较为宽广的学科平台,为深入开展专业基础课程打好基础。

2.交叉渗透,夯实专业基础课程

依据交叉学科平台构建的要求,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涵盖了传统舞蹈专业的基础课程,如芭蕾基础、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还增设了乐理基础等课程。并且本专业的7门基础课程均以学生实践、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突出了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理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课程,为进入专业方向性课程的学习做好积累。

3.根据社会需求,依托艺术学院多学科资源,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为满足社会对于群众文艺工作者的多元化能力需求,专业方向性课程以舞蹈编导主,配以舞蹈教学法、经典剧目排演、舞蹈创作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开展文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还充分利用艺术学院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优势,打破舞蹈专业学生专业单一的特点,设置舞台化妆及服装、舞台摄影摄像、音视频制作、人际沟通等拓展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4.推动第二课堂的教学辅助作用,加强专业实习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以培养群众文化和社区舞蹈的编创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方向是应用型舞蹈编创、表演及管理型人才。因此,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要拓宽到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实践中,教学的指导由简单的知识传授,延伸为引导式互动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更大潜能。

(三)产学合作,共同担任课程教学

为了实现教师的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利用与行业的联合,组建了行业教师团队,具有良好专业背景和丰富舞蹈组织经验的三位教师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结构,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鉴于专业的跨学科性和多元化特征,教研室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行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或担任讲座嘉宾以及顾问。这些专家学者以其在各自领域内权威的影响力、宽广的视角和渊博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最前沿的专业信息、最精准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多元化的课程结构。

(四)产学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行业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于2011年11月与北京市东湖街道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望京花园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分组、分批深入望京花园社区开展社区文艺活动的组织策划活动。2013年1月,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经过本专业教研室老师的努力,促成专业和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合作。学生深入社区,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专业直接服务社区居民和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五)产学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实践

为了能使学生及早接触行业实践,了解行业文化艺术开展情况,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了专业见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在不同的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分批、分组到深入到北京的不同社区,由专业校外督导教师(社区艺术工作者)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这一实习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而且为学生毕业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产学合作,共同开发科研课题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应用性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在我国还比较薄弱。但该专业的发展对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专业研究相对重要。专业研究的问题既要来自高校,也要来自于行业。为了更好地解决行业的问题,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北京市妇联共同开发科研课题,不断提高专业对社会服务能力。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六共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时间还比较短,有些合作还在探索中,但合作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通过产学研合作,明确了专业定位,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组建了实务能力强的校内外教师团队,形成了实践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实现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融合,使专业的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的实践平台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使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的服务社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大地提升。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分别进入政府、社区、学校、媒体、企业、公益组织等部门从事演出组织与策划、文化艺术管理等工作,受到社会行业的一致认可。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委专项课题《专业建设项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0004990208)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08(3).

[2]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

一、概述

(一)创造力概念

“创造力”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意即个人创造、创建、造就的能力。创造力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基础能力三个组成部分。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主要部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创造力现状

1. 大学生创造意识不强。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创造力开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无强烈的创造力开发发展的意识。在大学校园中,一部分大学生将主要精力和课余时间用于参加培训班或实习中,以得到尽可能多的证书和社会经验;还有很多大学生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将时间用于复习课本知识中。更有甚者,荒废宝贵的大学时光,更不可能考虑创造发明的事情。

2.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欠缺。我国大部分的大学生习惯于一种正向的思维模式,他们更多关注的只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而对于解决问题所应用的方法往往淡化或者漠不关心。对于文化理论知识,大部分的学生长期习惯于对概念的正误进行呆板的记忆,而对事物本身的态度与本质分析显得缺乏灵活性,这使他们的思维固化,抑制了众多创新思想的产生。

3. 大学生创造信心不足。我国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掌上明珠式的环境影响下,他们缺乏自信,甚至逃避群体、否定自我。这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并怀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想象力的生成而言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其潜在的创造力也就难以激发出来。

二、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培育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当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的现状,我们以陕西高校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以实现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完整和动态的考察资料。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12年陕西省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441881人。陕西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陕西省大学生是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以陕西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

在文献研究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参与活动相关信息、意义、总结等三大类进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就业的认识、创造力的开发培养等相关具体方面。样本调查对象覆盖陕西省50余所高校,共抽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8.7%。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专业人数、校源分布等,与学校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各类学生所占数量接近现实比例,取样合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二)受调查者对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认识

1. 从自我评价看创新能力发挥。为了解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开发发展的认识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您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挥程度如何”,答案在“充分发挥”、“基本发挥”、“发挥了少部分”、“远没有发挥”四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为便于资料结果统计,我们分别赋予其相应分值4、3、2、1。被调查大学生选择的均值为2.36,这表明他们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程度在“发挥了少部分”与“基本发挥”之间。而在对大学生创造力总体的认识方面,有19%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很具有创造力,有58%的受调查者认为有一定的创造力,有23%的受调查者认为缺乏创造力。

2. 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因素。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相关匹配看其能力发挥。创新能力发挥的前提是个人具有可挖掘的创新素质,而个人创新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因此,个人自身的智力水平、外部的教育环境等也会影响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

a.基本因素。因为调查问卷的答案属于定序变量,为了比较精确的进行分析,特计算出各因素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挥之间的Kendall’s tua-b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具体结果为:

b.科技实践活动。最能体现影响大学生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开发和发挥的因素就是看大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各项科技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8.9%的人在具体的科技实践活动上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按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部条件占46.3%,实用性占24.1%,团队精神占19.7%,个人专业能力占15.3%。在科技等实践活动方面影响大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上,42.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40.6%的人认为主要在于经费不足,另外有10.9的人主要认为在于其个人能力不足。这表明,是否具有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平台等方面的条件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进而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发挥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c.学校支持度。大学生所在高校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4%的人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工作,43.1%的人认为“比较重视”,28.5%的人认为“不重视”;而大学生对于学校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相关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仅有8.6%的人认为“很满意”,52.1%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2.2%的人认为“不满意”。而且只有8.1%的人能经常参加科技交流活动d.影响大学生的创造力发挥的其它因素分析。在同被调查大学生的座谈中,被调查者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形式、途径等都比较单一。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高校教师每年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任务,真正用于促进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是以专业学院为单位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与考核的。其结果是很可能形成条块分割,造成师资资源单位、部门所有,分布在不同单位、部门的专业教师资源难以有效集成,从而更难以形成足以整合全校优势力量的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教师团队。另外,现代最前沿性的科学研究课题往往都具有学科交叉的性质,但在实际中,以大学生为核心的科技活动是以课题组形式组成的单元,其规模较小,尤其是以指导教师为核心、少数大学生参与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研究团队极为普遍,而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的协作交流很少,这显然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认为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对于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其中自身因素包括年龄、学历、身体、心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环境因素包括外部条件、学校支持度和学校开发结构等方面。

在自身因素方面,个人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从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来看,个体的自身因素是终身的影响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由表5可以看出,在自身因素方面,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与年龄、学历、身体以及心理等之间的相关系数皆为负相关,可以认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没有影响,而与个人能力有较高的正相关。

b.在环境因素方面,综合考虑问卷中主观题“您认为影响您创造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结果统计,计算出影响潜能发挥关键因素的Kendall’s tua-b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三、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升,不断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

(一)锻炼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性思维除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内部创造动机外,还应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发明创造类活动,以引诱、鼓励、激发大学生的外部创造性思维动机。

(二)提升大学生创造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核心在于大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产品、新形象并最终服务于人类社会,其创造性的成果是否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还需实践的进一步印证和检验,而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话动,一方面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新事物、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重科技理工、轻人文艺术,重工具性、轻哲理性,重眼前实惠、轻长远发展,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可能禁锢大学生的思维,限制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校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还要广泛涉猎与自己专业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要加强人文艺术修养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可以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因此,要开发大学生创造力,不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还要具有文化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紫砂艺术;独创性;风格

1 砂壶造型艺术的独创性

近千年的生产历史、几十代艺人的创造,使壶艺日益演进,依靠着科学合理的泥片镶接手工成型的工艺,使紫砂壶的造型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妍斗艳的景象。历代砂壶艺人在创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壶艺高手和能工巧匠,这些历代壶艺名人的共同点就是在总结前人制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创制新品,然后推而广之,并迅速得到社会和业内的认同,为后人的壶艺创作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如清初壶艺家陈鸣远,善制茗壶及文房雅玩,他立足创新,用“物为我用”创作理念为指导,汲取自然界瓜果植物之形态,进行写生变化、取舍夸张,发挥紫砂材质之优越,艺高技精,别具一格。主要作品有“梅干”、“南瓜”、“包袱壶”等等,这些新品的问世给砂壶的造型艺术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是陈鸣远对砂壶造型艺术独创性的卓越贡献而后被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2 砂壶艺术风格的独创性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并不是排斥和不要传统艺术,而是要在继承传统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坚持“扬弃”的观点,抛弃那些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打破传统中的固定模式,将作者的新、奇构想和其时代精神,融入砂壶艺术的创作之中。如清代嘉庆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结识艺人杨彭年,从此开始了他们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曼生壶。曼生壶的主要特点是融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壶,每把壶都有题识,铭文简约隽永,文切意远,耐人寻味,壶腹上还镌刻山水花鸟,使清雅素净的紫砂茗壶平添几分诗情画意,形成独特的文人壶风格,从而使紫砂茗壶超越出单纯茶具的浅层意义,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曼生壶是紫砂技艺与翰墨结缘的精品,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备受鉴赏家们所钟爱,特别是书画家爱之如珍宝,“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使曼生壶身价百倍,迄今仍为收藏家千金难求的珍品。曼生壶使形、神、意三者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砂壶的高雅艺术风格。

3 总结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舞课改;素质;能力;目标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是江苏省苏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国办艺术中专校,学校之初一直以戏曲专业为主,1998年尝试开设了中国舞表演专业,2004年该专业被评为省级舞蹈示范专业,这也是全省第一个中国舞表演示范专业。近几年来,中国舞专业的师生编创了《荷塘语丝》《杨柳轻扬》等优秀节目,连续两届在全国“桃李杯”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参加了全国十运会闭幕式文艺演出等重大艺术活动,自该专业正常招生以来,连续几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超过了95%,2002级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全部被中国武警文工团、海南广播艺术团等知名艺术表演团体选中。笔者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在中国舞专业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一、课程改革不仅迫在眉睫,也是势在必行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中国舞表演专业基础并不算好,起步也不算早,学校决定中国舞专业正常招生时中国的艺术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各类专业、业余舞蹈学校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做大、做强,成为摆在学校师生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因为专业刚刚开设,师资力量奇缺,教学条件滞后,办学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学生年龄小、文化程度底、接受能力差,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制约了学校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发展。

传统的中国舞表演专业课程沿袭了高校的培养模式,然而艺术中专校中国舞表演专业的招生对象是小学五、六年级与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招生对象与高校不同,教学的目标也存在一定区别,课程设置与教学办法也应当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材、统一标准”显然不适合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革迫在眉睫;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舞蹈专业人才,将专业办出特色、办出亮点,传统教学“注重模仿不注重创新,注重成绩不注重特色,注重技巧不注重内涵,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的模式也满足不了需要,改革更是势在必行。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师生认为,只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特别是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新需求,专业才有生路,才有出路。

二、以课改为抓手,办好中国舞示范专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领导对中国舞表演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支持,通过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学校改进教学办法、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课程设置体现出综合性、多元化、规范化的特点,给中国舞表演专业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1.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合理调整课程模块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这个目标,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既符合艺术中专校中国舞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标准,又注意特色,使之更符合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实际,也就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⑴合理设置文化课程。过去许多艺术中专校存在重艺术轻文化的倾向,他们以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过硬的专业艺术技能就可以,文化学习实际上只是作为副课安排。其实舞蹈艺术“都通常借助于形象的、直观的艺术表现方式,表现人的情感、心理活动,展示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性的深度和文化底蕴,展示社会生活的真谛。在学生学习初级阶段(一、二年级)文重于艺,在这一阶段,文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书写、朗读能力,在学习中级阶段(三、四年级)文艺并举,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艺术技能,因此与普通中学课程相比,这时艺术中专校的文化课程更偏向与文学等方面的阅读与思考。学习高级阶段(五、六年级)艺重于文,这时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方向已经从技能掌握转向剧目实践创作,文化课程也因此将做适当调整,文学赏析特别是艺术作品赏析成为主要内容。

⑵尝试开设“第二专业”。学校可以利用本校艺术专业多学科资源优势,在选修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第二专业”,为中国舞表演专业开设了声乐兴趣班、古筝兴趣班、美术兴趣班等。舞蹈不仅是音乐的延伸,而且与美术、戏曲等专业具有天然的联系,通过“第二专业”的学习,学生更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舞蹈的理解与体会能力。

⑶适度加强身韵课教学。与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相比,艺术中专校舞蹈专业学生经常会出现“基本功能力强、舞蹈能力差”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与体会与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克服这一差距,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弥补,如加强文化课学习等,最主要的则是加强了“身韵课”的教学。我们将身韵课作为基训的重要课程来开设,从低年级开始即学习身韵课,由浅入深地将之贯穿于基训的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始终。通过适度加强基训课教学,解放了学生的身体,培养了学生的舞蹈感觉,有助于学生流畅地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既加强了学生基本功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⑷邀请专家开设舞蹈鉴赏讲座。学校平时就注重舞蹈鉴赏课的教学,通过讲解学习优秀舞蹈、编创分析教学舞蹈等方式,提高学生舞蹈鉴赏分析能力。学校特聘了中国著名舞蹈教育家梁漱芳来校任教并担任名誉校长,特聘了北京舞蹈学院原副院长熊家泰先生担任教学顾问,定期指导教学工作,邀请了著名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导演、专家给学生开讲座,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鉴赏艺术作品。

2.以提高基本技能技巧为目的,把课堂改革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

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学生学习特点,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对中国舞表演专业课程进行了大胆创新,对课堂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中外结合、古今结合,努力将课堂改革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改革效果。

⑴开设芭蕾舞基训课程。基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基础动作的学习与掌握,提高学生舞蹈的节奏感、韵律感、协调性和柔韧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训时一个细节没有掌握好,就会给舞台呈现带来损害,而且很难在今后的艺术活动中纠正。因此学校中国舞表演专业开办伊始就开设了芭蕾舞基训课程,并2002年学校开创了省内艺术中专校特聘外籍教师的先河,聘请了俄罗斯芭蕾舞专家任教,至今共有4名俄籍老师先后在学校任教。此举曾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芭蕾舞与中国舞蹈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其要求甚至相互矛盾,中国舞表演专业开设芭蕾舞基训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会适得其反。也有人认为聘请外教是面子工程,中看不中用,费力不讨好。事实证明,通过开设芭蕾舞基训、引进外教,学生的基本功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素质明显改善,形体更为修长,动作更为规范与协调,对艺术的理解与领悟力也突飞猛进。

其实中国舞的审美特点是“圆润、内敛”,讲究韵律与气息,其长处是动作优美、韵味深厚,而芭蕾舞的审美特点是“开、绷、直”,讲究规范与美观,其长处是动作舒展、力感十足。尽管两者的要求不同、形式迥异,却可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通过开设芭蕾舞基训,不仅使学生的基本功更为扎实与全面,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⑵大胆进行民舞课改革。学校民间舞课程按照中国舞表演专业标准设置了汉、藏、蒙、维、朝鲜五大民族内容,同时意识到如果把原先的民舞素材直接搬到课堂上,不仅学生会觉得学习繁重,教师在授课时也会觉得没有头绪、难以下手。根据这些情况,民舞课教师从单一元素动作开始改革,在传统的民间素材里整理提炼,改编了一系列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让以往的传统民间舞蹈经过加工整理,融入了现代气息,使这一课程更合理、科学,也就更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在民舞教学中,我们一直重视对本土音乐舞蹈素材的调研与应用,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将学习开发具有扬州地域特色与水乡风情的舞蹈作为民间舞的主要课程之一。组织学生教师外出采风,了解民间民族风情,掌握水乡地域动作特征,结合扬州深厚的文化资源与现代舞蹈的技巧,为这一课程的教学打开了局面。

⑶毯子功教学改革。毯子功作为舞蹈训练的基础课,是辅助舞蹈训练的一种手段,是在原戏曲的基础上引进而来,毯子功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日显重要。但传统的戏曲教学中毯子功的技能、跟斗往往只注重结果――过门,而忽视了动作的规范以及对空中的舞姿、脚背、膝盖的要求。我们认识到,舞蹈是一门过程艺术,在动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舞姿的要求、规范,通过教学摸索,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我们在毯子功训练中加入了体操、艺术体操的规范与芭蕾舞的训练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现在毯子功课程更趋于规范性、艺术性。

三、以培养实用艺术人才为目标,重视安排实践课程

高等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培养目标往往是培养具有较全面的舞蹈创作和表演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职业学校从事舞蹈表演、编导和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于艺术中专院校来说,他们的毕业生往往是输送到各专业、业余艺术表演团体,从事艺术表演工作,因此培养“实用人才”是基本也是务实的办学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办学目标,就既要考虑各岗位知识技能的共通性,又要兼顾独立性,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舞台实践、社会实践能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有机组合部分。

⑴加强课堂实践,增强学生即兴编创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随机规定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即兴编创一组动作或一段舞蹈,并进行评析。通过这一实践,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增强了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加强了他们独立编创的能力。

⑵举办各类校园舞蹈活动,增加学生锻炼机会。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积极组织举办各类校园舞蹈比赛、汇报演出等,为学生创造校园舞台实践的机会。尤其是每届毕业生的毕业汇报演出,不仅展示了专业的教学成果,也使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实践。2002级的中国舞毕业汇报演出,省、市有关领导与省专家出席观看了演出,并对演出与学校教学工作给予了肯定。

⑶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演出,锻炼“实战”能力。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学校经过统筹安排,组织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参加了各类社会公益性演出实践。如参加了全国十运会、全国水上运动会、全市国际经贸旅游节等全国与省市重大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等,通过这些演出不仅展示了扬州文化艺术学校中国舞表演专业的实力与风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战”能力大为增强,对舞台也更为熟悉与热爱,而通过与其他艺术团体的交流与学习,也能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在每次演出后以及排练后,老师就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组织学生分析自己对这一舞蹈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