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纵观近年来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增长状况,总体上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农业经济增长总体环境良好,这为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前景。第二,农业生产稳产增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基础性、稳固性的作用。第三,投资仍将稳定增长。第四,消费迈向新台阶。由这四个特征,可以明显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能简单明了地判断出农业发展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作出的贡献与其发展潜力。
二、农业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不当指令
首先,从基本经济政策方面,用计划经济已经过时的方法抓市场经济。比如:在年初偏强制性地下达种植某种特定农作物的指令,或者要求一年度达到一定数量的农作物产量,但农民或户主往往更倾向于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利益决定生产方向,这样政府所下达的政策指令最后变成了无效口令。这样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户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本应该在农户中所应有的威信,一旦涉及更加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事件,政府指令却失去了效力。
2.缺乏效力的中间环节
这一问题根据客观现实来看,往往出现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指令与政策的下达环节。处于这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因为各方面原因往往过多地注重对上级部门负责,一方面又忽视了对农户个体的责任,导致原本偏离科学性的指令更加远离效率与针对性,同时因为中间传达环节不同程度上缺乏合理规划与有效组织,最终使得到达农户手中的指令缺失该有的效力。
3.跟风跑的不良风气
在现实案例中却出现了政府部门忽视必要自然条件,单纯追求生产效益而盲目跟风开展农业生产。这在根本上是不科学,违背正常农业发展规律,并最终损害农民利益以及影响农业经济的最终发展的。
4.缺乏头绪的工作方法
纵观目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现阶段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步入一个面向市场,注重实际经济效益,寻求领域内结构最大优化与实际运作效率化的阶段。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来,如何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地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有步骤性地转变到发展现代化市场农业,科学化现代农业,效益化生态农业的轨道上来。这显然是我国各个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区域都面临的最优道路与挑战。而现实情况却是,面临有着强大发展机遇同时包含强大内部结构的现代化产业,如何下手,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下去,以及如何牢牢抓住其正确的发展方向,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从开始转变到最终顺利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欠缺一个科学性、前瞻性与利益长久化并重的发展计划。
三、农村经济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府政策的转变
首先,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政府各方面职能持续转变,政府机关各部门也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改革与改良。不同程度上政府部门对农业生产原有的干涉性与指导性削弱,各项行政指令以及审批步骤业已减少或者取消。原来个体农户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大大减小。而农户因为普遍上的个体化存在导致对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地获取,加之农民专业知识的缺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科学专业的农业生产与上市等信息的流通,使得各种有效的生产方法不能被有效地吸收采纳。
2.现有制度的必然结果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家庭联产责任承包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它代表着我国近年来全面改革开放在农村经济中的有力成果。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个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体农户单单注重个人家庭经济,而忽视集体经济利益,这样使得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户组成的农村经济区域体难以整合已有的资源,难以规模化的实现整个区域宏观上经济的发展进步。
四、农村经济工作改善措施
1.科学性的政府政策
首先我们从政府政策方面着眼,政府政策作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指令性手法,通常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作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决策,往往能从一开始就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前提与稳固的保障。要成功地做好政策规划与调整,首先应当充分做好对市场前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动态。其次应当有机地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专业科学理论知识使政策科学化。同时也应当注重农业与各个其他产业的结合,形成农业经济内部结构优化与产业链的形成,以及农业经济与其他经济领域互相促进吸收的格局。
2.有效的沟通
同时,我们应当考虑以往政策指令下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变单向指令为客观建议,让政府工作人员融入农民群众之间,切实体会弄明利益,与农民群众共同商讨,共寻良方。把区域宏观经济目标变为个体农户所能理解接受,并能积极采纳的实际行动。
3.专业知识的培养
从知识技术方面看来,我们并不缺较为先端的专业农业研究成果。我们所要做的事一方面大力发展各项农业研究,培养更为尖端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使得科技成果及时,有针对性地传达到农民群众手中。
关键词:园林景观;造价;问题;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工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关于园林景观造价方面的研究仍未形成独立的造价体系,整体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是将设计图纸和原材料等转化为工程实体的工程,作为园林景观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园林景观施工造价控制概述
园林景观泛指城市绿地以及园林建筑工程在内的环境建设工程,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园林绿化和园林建筑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的实施过程,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招投标以及养护阶段等,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也是园林景观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我国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体系发展比较落后,当前采用的工程造价主要以市场机制为前提。在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中,不仅具有一般建筑工程造价普遍存在的动态性、大额性等特点,还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独特性等特点。现代园林设计中,往往会涉及到植物学、生态学以及工程学等方面内容,因此,属于非常完整的造价标淮体系。园林景观造价主要包括工程直接费用和工程间接费用。在计算园林工程造价时,既要依据园林景观设计图,又要根据真实的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
2 施工造价存在的问题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园林造价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据统计,通过技术组织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能够解决造价约10%影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因素包括物价因素、政府控制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
当前在园林景观施工造价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施工合同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期、时间、材料以及验收等,以及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若是施工合同条款拟定不合理,会影响施工阶段的工作,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
2.2 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由于没有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导致设计方案不合理,增加了施工成本。如在大树种植中,为保证施工效益和成活率,一般采取机械化作业,但在园林工程现场施工中却发现大型机械难以通过,导致机械没有派上用场,增加了成本投入。
2.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对现场的管理出现漏洞,导致施工中出现变更项目的情况,增加了成本投入。
3 施工造价控制措施
3.1 加强质最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需要严格控制,具体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几方面。
在事前控制中,要求参与工程施工的操作者、指挥者等必须优选施工人员,非常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加强对材料等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在设备控制中,需要从设备的选型、性能参数以及使用等方面严格要求,保证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在具体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和条件,严加控制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在事中控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序质量控制、质量检查以及成品保护等。在事后控制中,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保证工程造价不受工期的影响。
在质量控制中,需要加强监理工作。建筑单位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建立技术水平高的监理队伍。监理部门不仅要懂设计与施工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经济观点,能够将监理工作与工程造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以外的费用。通常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图的预算,经过建筑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一旦双方均同意施工图预算,就会作为工程包干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在材料造价控制中,只有严格规范工程设计变更情况,才能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中定期分析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工程师需要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计划,综合评审经济技术,加强造价控制。如在山东昌乐仙月湖景观工程施工中,原施工设计中挖出的土方全部运回,经过现场勘察,发现资金并未到位,现场存在旧厂房可以利用,经过协商采用旧厂房,达到了节约运费的目的。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需做好材料把关工作,避免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出现极大的反差。
管理人员在工程造价签订和认同中,需要格外注意非施工单位引起的经济损失。在工程实施中,由于存在很多的不利因素,如自然条件、社会等因素,会导致园林景观工期延长。因此,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全过程控制和监督合同的实施情况,控制工程造价。
3.2 加强进度控制。在园林景观施工中影响工期的因素有很多,如项目的实施条件不足、设计单位拖延设计进度以及天灾等情况。在控制工期中,需要采取积极的组织措施控制施工造价。分析施工中可能影响工期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积累统计资料,计算不同因素影响工期的概率等。在工程进度安排中,运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地安排各个阶段的时间,更好地调节人力、物力的使用,控制成本投入。在施工过程中,为协调各工种的工作,需要保持适当的工作面,按照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减少造价。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出工期,并采取管理手段严格控制工期。
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经济观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淮备和现场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任务的施工至关重要。在施工前需要全面部署各项活动作业,协调好施工组织各阶段以及各项目间的关系,保证以最小的资本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进行合理调度,机械化作业与非机械化作业相结合,达到连续作业的高效性,降低工程成本。
3.3 加强工程结算控制。在工程结算审核方面,需要充分做好竣工结算审核的准备工作,明确竣工的时间、工程竣工结算方式以及结算审核机构的各个负责人。在内审中要依照工作安排的时间,与公司造价部门共同分析审核的难点和重点,再汇报给业主。在审核中要抓住重点,分析审核材料的淮确程度,仔细验算工程量,全面了解实际苗木的采用情况。
在施工索赔管理中,要加强管理工作,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在索赔中要明确索赔的条件,要求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单等,要严格遵守索赔程序。在反索赔中要认真履行合同,避免增加造价。熟悉合同文件,建立自己的反索赔权,采用正确的方法,在规定的实现范围内回答索赔要求,避免索赔合并积压,以致难以解决。
4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造价控制贯穿于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造价控制中要转变管理理念,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还需要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推进造价信息网的建设,为后期的工程造价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沈翠萍.浅析小区园林景观工程项目中的造价控制措施[J].现代园艺,2012(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网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注重量的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的提高的集约式发展转变。电力工程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的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工程的投资效益,是目前电网企业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是提高电力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电网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电力工程审计的定义
电力工程审计又称电力建设工程审计或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电力企业安排的独立审计主体,依据《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对电力工程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有无隐匿资金、截留基建收人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有无以投资包干结余的名义私分基建投资的违纪行为进行的审计。
电力工程审计的内容
(一)从审计对象看,电力工程审计主要包括:1.审查电力工程相关支出的准确性,即审查电力工程本身造价,直接用于电力工程项目本身建设的支出;2.审查电力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量就是电力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工程数量;3.审查电力工程相关费用的准确性,包括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交纳的税收、行政性收费等;4.审查其他有关费用的准确性,即指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
(二)从工程建设阶段看,电力工程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开工前期审计。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立项审计。立项审计是电力工程审计人员审查电力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审批手续以及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开工条件等;(2)招投标审计。招投标审计主要审查标书的合法性、合理性,所取费用是否符合规定,工程预算的编制是否完整等;(3)合同审计。合同审计主要审查合同内容中当事人的法人地位、合同内容条款等,确保电力工程合同的合法化。
2.施工阶段审计。该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建设单位资金拨付进度的审计,核实资金的落实情况;(2)对施工单位的审计,及时发现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转移、资金侵占、私自挪用资金以及资金损失浪费等不良现象,同时进行经济活动跟踪审计,及时纠正违规行为。(3)对监理单位资质的审计,保障施工、监理单位各项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4)对变更和隐蔽工程的审计,变更和隐蔽工程是电力工程审计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通过审计可以明确工程量及变更信息,杜绝结算审计相互扯皮的问题发生。
3.竣工决算审计。电力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电力工程审计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是指当电力工程项目竣工后,审计部门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消费记录实施审计。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1)审查竣工决算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2)审查各项电力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审查各项施工设计规划是否符合项目要求;(3)审查其他工程决算内容,包括工程量、竣工报告、定额的套取、费用选取、施工变更等,对建设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
目前电网企业开展电力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电力工程审计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由于电力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会给电力工程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困难。当前电力工程审计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期审计工作缺失。
电力工程审计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审计。但是,据了解,目前很多电力工程都不重视前期审计(或事前审计),许多电力工程审计大多局限于竣工结算审计,在工程前期的审计相对弱化,没有发挥工程审计应有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反馈和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同时,许多审计依旧停留在造价审核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项目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等环节的审计力度不足。使得电力工程项目普遍存在设计深度不够、立项评估不充分、随意扩大建设规模以及超概算建设等问题,不利于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
(二)工程审计管理体制不健全。
按照国家的规定,电力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往往包括决策、评估、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但是,目前电网企业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工程审计制度并不健全,无法对整个工程建设程序进行系统地监督和管理。特别是,由于电力工程实行的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和权责不清等问题发生,导致施工、监理、造价、管理和审计等环节无法有效联系。个别电力工程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个别电力工程建设存在较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对工程签证的审计重视不足。
电力工程招投标自推行“合理最低价中标”以来,施工单位先低价中标,然后通过现场变更和签证增加工程造价,最终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层出不穷。但是,电网企业却对工程签证的审计工作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忽视了签证要求的合理性,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办理工程变更时故意将许多只是对具体施工做法、施工材料的规格尺寸进行确认的技术性内容作为增加施工内容的要求来计算工程造价,但实际上施工做法按规范要求在施工图纸中已有所表示或招投标中已计算过工程量,这些鱼目混珠的做法往往被审计人员忽视。二是忽视了签证工程量的真实性,施工单位往往通过虚列变更内容、扩大变更范围等方式调增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常常忽视工程量的现场验证,在经验上认为设计变更符合实际,导致了工程造价的虚高。三是忽视了签证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审计人员对签证的审计,往往重视签证的内容是否真实,但常常忽视了对签证的发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进行验证。
(四)电力工程审计力量薄弱。电力工程审计是以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需要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属于较高层次的审计,对实施审计的人员来说,除要求具备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知识面宽、理论素质高等。目前,我国电网企业配备的工程审计人员的知识、专业结构较为单一,多侧重财务、经济等领域,既懂财务又懂工程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对电网企业工程审计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做好电力工程审计的建议
通过对电力工程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建议电网企业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电力工程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开展电力工程全过程审计。
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环节多、周期长的特点,对电力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项新的尝试。电力工程全过程审计,要求审计工作涵盖电力工程建设的开工前期、建设施工和竣工决算等各个阶段,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工程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熟悉工程施工图纸,必须常驻施工现场,参加工程定期例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作好会议记录。同时,必须做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事宜,自觉接受审计。
(二)完善工程审计监督制度。
为了更好的开展电力工程审计工作,电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审计监督制度,帮助提高建设工程企业的投资效益。具体来所,完善的工程审计监督制度包括建立工程监理监督机制、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以及预结算审计监督机制等。
1.建立工程监理监督机制。由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较大,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从建设工程立项开始监理工作人员就要对工程进行监理,包括对建筑工程图纸的汇审、建筑材料的选定、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和修改以及对竣工结算的审核等。
2.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能否科学、合理发挥审计人员的作用,是做好电力工程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工程立项前,审计人员会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测试,对投标的监理企业和施工企业进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还要对施工工程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立预结算审计监督机制。由于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要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审核和测量,对各种建筑材料都要进行调查核实,工作量较大,也容易发生差错。因此,电网企业应该让各个部门先进行预算和结算的审核,审计工作人员在将各个部门的审核结果进行审计把关,对整个预算和结算过程进行监督,不仅能减轻审计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能够保证预算和结算数据的准确性。
(三)重点规范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规范合同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经济纠纷,维护电网企业的合法权益。针对电力工程审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合同签订不严谨问题,电力工程审计工作要注意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完善制度,针对签订合同环节制定出相应的内控制度,明确基建、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加强对签订合同的监督。二是要重点关注合同签订过程中与工程质量和造价密切相关的主要内容条款的订立。对工程进度款支付办法、计价取费依据、工程款结算办法、工程量变更及工程价款调整办法和工期及质量奖惩措施等条款内容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做到全面、清晰、准确、不留活口。三是要密切关注合同与招标文件之间及合同各项条款之间的一致性、严谨性,防止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造成争议和扯皮。合同签订后,要杜绝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对不按合同执行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罚则执行,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四)做好对电力工程签证的审计。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签证是不可避免的内容,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与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调整的施工内容,是由有关单位和人员签字认可的证明文件,签证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为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签证,审计的重点是:变更理由是否充分、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完整、核对签证的内容是否与工程实际相符、变更引起的造价调整合同中有无明确规定、责任的划分是否清晰、是否与施工合同的要求相一致、签证发生的时间是否与工程施工时间相一致等。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工程签证,应注意区分哪些项目是合同内,哪些是合同外,哪些工作内容已在工程量清单中包含,哪些没有包含,如果确实要签,应该签多少等等。2.对设计变更和经济签证的审批与办理程序建设单位要制定出一系列规定,并在施工合同中予以明确,少量确需变更的项目要严格按合同约定的变更程序进行。3.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严防由于设计变更而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成本。同时对于设计变更要说明原因。4.对于施工中内容不明、没有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单纯增加材料用量的设计变更要坚决杜绝。
(五)加强电力工程审计队伍建设。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知识经济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实现管理的创新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一、知识经济概述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经济经济合作越发展组织定义为知识经济,也称之为智能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劳动力、资本、无形资产和技术成果将与原来的商品生产一样成为企业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起到促进全国经济经济增长的作用。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已经超过有形资产的投入。由此可见,由于受到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飞速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开始从物质型转化为信息型,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都以知识为主要推动力。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影响
1、对传统会计核算方式方法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无形资产的核算,人多智力、知识都可以成为无形资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其不仅不具有经济物质实体,而且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现行的会计确认方法远远不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的需求。而且,现行的会计核算法通常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如果继续沿用该原则,势必会削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于是便产生了对诸多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例如:品牌会计计量问题,无形资产具有品牌效应,品牌又是企业经过长期经营建立起来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效益。因为计量界限模糊,所以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势必要改变。
2、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在知识经济冲击下的改变,必然会造成财务会计报告造成影响,引起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变动。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已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受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的限制,许多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外,不利于据此作出决策。根据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披露信息不完整、披露信息时效性差,过分强调利润分析等。我们可以看出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报告中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全面性面临挑战。以人力资源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主体为例,如若缺少,必会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充分性和适当性造成影响。
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忽视人力资本的影响。在以智力资本为主要资源配置结构的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迅速接受和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并熟练掌握相关经济技能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要重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无形财富。
2、无形资产管理观念淡薄。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由于无形资产已经发展成为了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如商标权、专利权、产品创新、人力资本等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产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往往忽略对该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或低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未将其纳入财务管理机制中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发展造成阻碍。
3、没有足够的重视风险理财,形成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国内市场要同国际市场接轨,势必会造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不断加快等环境的变化,然而我国一些企业由于风险意识相对薄弱,财务风险的出现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如有些企业由于对自己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导致企业资金没能得到有效运用,于是高额的负责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财务人员只有密切关注外界市场及相关政策变化,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全面,有效,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企业管理决策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四、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影响
企业要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立足与发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必将随之发展完善,于是财务会计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我们只有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让新的财务会计管理过程变得理论化、系统化、才能购进更高层次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学。
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人力资源会计将成为现代企业会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劳动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将其拥有的劳动力让渡给企业等组织时形成了资本投入,所以人力资源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财务会计体系中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依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由于人力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还是有其特殊性的,如同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不能用原有的计量方式模式来计量,而应该是多种计量模式的有机结合,考虑劳动者投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所形成的人力资产的计量和与其相对应的劳动者权利及利润分配方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模式。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意识,重视无形资产运营,以人为本树立适应经济发展的理财观念。知识是无形资产,人是知识的首要载体,知识是由人来创造、掌控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根本,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要充分认识到的问题。当今社会,人力资本与以往的物质资本相比,更具有增值潜力。所以无形资产运营和以人为本观念十分重要。另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导致企业决策者使用信息的风险更大。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以人为本,重视无形资产的同时还要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做到科学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转换企业理财观念,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测模型。要做到认识新资本,承认新资本,重视和运用新资本。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重视风险管理,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让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从被动变为主动,有目的行的进行分析,提前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预测、了解、分析,才能有效的做到规避风险或做到使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最小化。
结束语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财务会计工作,只有顺应时展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连荣.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04:126.
[2] 张鹏,张媛,李军.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153+180.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问题;解决措施;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3-01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发展决定了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农村经济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的构想,相对应的对农村经济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但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管理中却相继涌现出不同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的农村经济管理为例,对我国现今的农村经济管理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1 青海省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经营规模偏小,有弱质性
青海省多为农牧业,而本身存在的地质缺陷使其生产能力普遍较低。再加上青海省的人口增加较快,草场沙化、耕地面积减少及土地退化的问题严重,激化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同时,青海省农牧区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都较恶劣,人民生活水平低,西部的戈壁、沙漠地区生产力低,南部地区气温低,虽有畜牧业发展,但易遭受自然灾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弱质性问题。青海省农牧业发展时间较久,但却不具规模,牧民们自力更生,基层干部并没有提供相关技术去应对土壤贫瘠的问题,使青海省的农牧业发展停滞不前。
1.2 经济管理意识缺乏
我国农村一直沿袭传统的管理体系,农村对经济管理的意识很淡薄,农村建设者并不认为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会有什么大的成效,甚至认为完善相关的制度都是无用功,不会得到农民的认可。在农村经济管理实践中,有些基层干部采用应付的态度开展工作,同时还影响着其他人,使基层队伍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经济建设变成了纸上谈兵[1]。
1.3 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科技素质低
多种因素造成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农民的科技素质低,这些都使青海省农牧业商品率低、经营规模小。青海省农业结构有其不合理性,这与基层队伍和农民的科技水平低有很大关系。青海省光照充足,昼夜有较大温差,适宜水果、花卉或蔬菜生长,但青海省相关方面的发展却处于落后状态,还停留在发展农产品、重数量轻质量的阶段,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突破。
1.4 法律法规不健全
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很繁重。农村经济管理在监督、审查工作之余,还要对农民在生产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如创新生产力等。在青海省较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法律支持,只有这样基层干部才有法可依。青海省的农村发展不是简单的地域问题,其复杂性要求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
2 解决措施
2.1 改善生态环境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农民造成的,农民的收入少、生活水平低,便会对土地进行不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使水土流失现象越发严重。省内的水土流失随着时间不断加重,特别是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同时,土地沙化问题也在加剧,这些现象的避免都需要农村经济管理发挥作用。基层干部可以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普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农民提出治理措施,如加强绿化、河道治理、土壤改善等;更重要的是可以筹措资金来支持生态环境的调整;也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给予治理方案,派发专业治理人员。
2.2 提高经济管理意识
要从群众和基层队伍两方面来提高经济管理的意识。必须要树立基层队伍的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实施。基层队伍可以接受经济管理课程的辅导,明确管理内容和职责,结合青海省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管理重点,并提出方案。然后,对群众进行道德宣传,思想意识指导行为,只有青海农民深知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才会对政府有信任度。农村经济管理的推进是个很长远的过程,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行动,没有意识的支撑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因此提高管理意识有很重要的影响[2]。
2.3 建设强有力的队伍
农村经济管理都扎在大本营是不会得到效果的,只有把人员分配到各个乡镇,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进行。想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执政水平,必须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就要对他们进行及时培训。像青海地区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有不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贫瘠而南部地区自然灾害多发,这就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3]。管理人员要实现科技创新,应集思广益,找出更多的发展路子。如果管理人员只是集中在一处进行管理,那一定是收效甚微。管理人员之间应该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2.4 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建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是政府依据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进行的政策支持。青海省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更明确的划分岗位职责。政府可出台法律制度来支持土质的改善,对治理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发展资金支持,并明确奖惩制度。
3 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是维持农村经济良性、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例如组织素质高的管理队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4-6]。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4 参考文献
[1] 陈国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5,4(5):98.
[2] 张可林.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J].吉林农业,2015,3(23):58.
[3] 祁春节,李崇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创新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1.
[4] 张露,张越,张俊飚,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