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技术的核心

生物技术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技术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技术的核心

生物技术的核心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一方面是顺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的,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当前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难以兼顾的矛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实施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彻底革命,使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1 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

生的探究兴趣

在新内容授课方面,导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好的导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只有在上课时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这样就会达到很好的导课效果。如在学习植物激素时,播放一些植物向光生长的录像,或是展示相关图片,再由教师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就会迅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再如,学习细胞增殖时,可展示不同生物细胞分裂的图片或动画演示过程,这样会调动学生一探究竟的热情。当然,录像和图片要精选,不可占用太多时间。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与学方式,突破重

难点,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生物学有很多复杂的生命现象、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多媒体课件能够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可以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知识的传递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以实现自主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强化重点内容,进行难点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授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的内容时,可以制作一个Flash课件,形象地展示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可以看到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对于学生来理解这些内容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再如光合作用一节教学,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光反应和暗反应教学时,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较为抽象,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叶绿体的真实环境中,观看其内部具体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伴随动画演示,学生体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具体过程。这样,学生一是乐于接受,二是将微观的分子变化以宏观视角体现,降低理解这部分知识的难度。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

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能演示图形的变化,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把无形的知识化为有形直观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图像变化,使学生已有经验与概念进行联想组合,建立起抽象思维的观念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现代生物技术部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这些高科技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高深莫测,可用Flash课件一步一步地展示外源基因是如何被转入DNA中,从而改变被转入基因生物的性状的过程;对于“多莉”羊的培育过程中涉及的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环节通过多媒体的呈现,使学生对于科学家培育“多莉”羊成功的奥秘、对于克隆技术,尤其是体细胞克隆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

4 网络教学有利于实现互动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又与老师、同学保持接触。特别是在假期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学校不再有围墙,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生物学课堂之外,扩大学生学习的视野,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世界各地的数据库。他们能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者在网上共同参与、协同进行学习;他们也有机会在网上接触教学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但计算机网络不会取代教师,只是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5 信息技术有利于支持个性化学习并能提高教学

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模拟教学得以实现,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性学习,它要求信息资源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模仿人类专家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和思维过程,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而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师的主体解放,因而教师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材内容等的探索上,以及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等方面。

如在减数分裂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制作几个不同梯度的课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窗口进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用阅卷软件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分析、统计,以便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信息反馈,了解学生每一题的得分率,选A的占多少,选B的占多少……从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而教师也可以省时省力并能在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

6 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极大丰富了生物教学的手段。尤其是在生物新课标改革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改革。与此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一些问题。

6.1 不要刻意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效果

当前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多媒体课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媒体制作的技术水平。随着教学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为了实现优美的视觉效果,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课件制作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仍然起主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不能刻意追求多媒体演示的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刻意追求视觉效果,随意在课件中插入过多的漂亮图片、视频、动画等,不仅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6.2 不要被多媒体技术所左右,忽视传统教学方法

生物技术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

生物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使抽象的、微观的生物知识呈现得更加形象、直观。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不仅使生物教师改进了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探究等综合能力。

一、利用信息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

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校园网上获得更多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和观点。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的事件。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知道三聚氰胺和蛋白质有着相同的元素N,检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检测N的含量来间接推算的。奶粉中N含量越高,意味着蛋白质的含量就越高。三聚氰胺最大的特点是含N量很高(大约66%),这样一来,不法商家就用其冒充蛋白质了。通过资料的搜集,学生加深了对蛋白质组成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课堂的黑板、挂图显然不能激发学生太高的学习热情。利用信息技术,课前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广告、图片等,可以更好得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时,教师可以播放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和宇航员太空中带回的种子发育成太空蔬菜的视频。学生对杂交水稻和太空蔬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杂交水稻和太空蔬菜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并主动提出各自的看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创新和探索的精神。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课堂中很多生命现象、代谢途径等教师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导致学生觉得高中生物很难听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可以化静为动,形象直观,虚实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从而轻而易举地突破重难点。例如学习“减数分裂”的时候,书本上只有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形态分布图,很多同学表示不能理解。利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过程,能真实地展现出和卵细胞形成的动态过程,惟妙惟肖,通俗易懂。通过动画的展示,学生了解了减数分裂过程的整体概况,然后按顺序将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慢放、定格或重复,让学生看清每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DNA的变化,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联会?什么是同源染色体?什么是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是什么?等等。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得将知识建构起来并内化。这样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结合,实现了生物教学由静态向动态的转换,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以宏观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课堂教学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过程。

四、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有些实验受到时间空间或操作条件的制约,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就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教学了。例如“生物膜系统”的教学,需要认识分泌蛋白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这个实验需要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设备也比较复杂,在中学实验室里是很难完成的。传统教学利用挂图配合教师讲解来“讲实验”,效果不理想,学生听完一头雾水。利用计算机模拟科学家的实验,形象地展示出鼠的胰腺细胞中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中出现的过程,从而理解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的过程。学生易于接受,并能留下较深的映像。真是“千言万言讲不清,一用媒体就分明”。当然计算机模拟实验是要有限度的,不可过分依赖模拟,替代了学生的动手实验,生物科学毕竟是以真实的实验和学生自己探索为主。

五、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系统地复习

生物技术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

要将高中生物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不足,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凸显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宗旨,改善教学模式,使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使高中生物教学更为高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导入变得更加生动

要在课堂教学当中进行情境创设,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能弥补这样的短板。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放映动画、资料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生物的进化时,教师可以播放《地球进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进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而在对《光合作用》进行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科学家的一些实验促进学生探究大自然的热情。借助断句的放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感化,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课文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讲解时,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演示,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组合定律,这样,这一章的难点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打破时空局限,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地模拟生物实验

众所周知,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而生物科学的前提就是实验。在对《神经调节》进行讲解时,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人类兴奋的传导当中电荷的递质是怎样的。在实验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常常会使教学效果较为模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则可以对比结果说明原因,修正实验当中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多样误差。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复习快速而高效

在生物复习过程当中,利用计算机设备,将预备好的系统投映到大屏幕中,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并且便于教师对于内容的讲解。在复习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内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复习。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其在学习过程当中学到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将展示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之后,学生就会根据已经学到的内容,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侧重复习,这就提高了复习的时效性。

在对高中生物教学以及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自身定位,不应单纯地操作机器,将过多的时间放在电脑上,使机器代替了教师本身。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教并重”的整合。此外,还应该增强对计算机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平辉.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优势之浅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生物技术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课程;整合;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多方位刺激教学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套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上课前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传统课堂上仅仅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是很不够的,有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生物课堂上很多生命现象,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化静为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轻而易举的突破重难点。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试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真实的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用于:

1.由于有些实验结果不够清晰或受到时空条件限制的原因,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需教师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再模拟予以补充。

2.中学不可能做出的实验,完全可以用模拟实验进行教学。

当然计算机模拟是要有限度的,不可一味地追求,过分依赖模拟,生物科学毕竟是以真实的实验、学生自己探索为主,强调“现象教学”的一门实验科学,计算机模拟只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四、利用internet适当开放学习环境

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非常快,教给学生简单固定的知识的做法早就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自我学习能力。在知识上的传授上要遵循大纲,在能力培养上不要拘泥于大纲,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开放式”教学。

1.“小环境”开放教学

“小环境”开放教学仅仅是教师搜寻,整理,综合有关某课题知识、素材,建立链接,搭建相对封闭的生物教学平台。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系统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特点是:网络不与外部连接,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知识体系完整清晰。条件是:教师搭建的教学平台资源必须要丰富,完全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2.“大环境”开放教学

在“小环境”开放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再从网上搜寻整理有关网站,建立链接,利用internet的开放性搜索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创建一个完全开放的教学环境,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查询、搜索指定的课题再加以必要的实验实践、观察、体验、感知、探究,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特点是:资源丰富,良莠不齐。条件是: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加强引导保证课堂效率。

五、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交流工具,如电子公布牌(BBS)、在线聊天系统(CHAT)等,实现在线讨论或离线讨论。课堂上在明确目的之后,给学生20―30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使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任务,学生可以随意地进入任何一种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针对任何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课程复习,高效迅捷

在生物复习课中,教师借助计算机网络和投影技术,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投到大屏幕上或是投到学生计算机的屏幕上,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而且便于教师精讲。在复习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网络体系,可以使学生在瞬间勾起学生对以前所学大量知识的回忆,省时高效,而且还利于分层教学、自主复习。实际上每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教师把知识网络交给学生以后,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水平对未掌握的知识有侧重点地复习或重新学习,有的放矢,新旧结合,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七、课程评价,反馈调节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师提供交互性和智能化很强的人机对话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我们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智能分析,以取代传统的评价手段中相当繁琐重复的工作。

1.开发即时测试系统。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的交互性,制作一些可以自我测试的网页,学生可以自我测试,根据系统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自我调节学习。

生物技术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信息技术 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32-01

201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应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大力推广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融合。”会议精神给予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即:引入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给生物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一 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构建课内视听体验教学场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倘若运用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效果显得略微单一,也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将其与高中生物进行完全整合,构建课内视听体验的教学场景,才能够实现对学生感官的全面调动,带领他们进入生物学习的海洋。

如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相关部分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综合式信息技术融合生物教学内容的策略,为学生构建了多样化、动态性的视听体验课堂。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蜜蜂采蜜”的视频短片,以此作为课程导入。视频中,卡通化的蜜蜂形象激起了学生的童趣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瞬间投入到动画中。其次,将制作好的PPT课件引入课堂,对“信息传递的作用”进行讲解,课件中丰富多彩的图片、文字信息再一次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再次,我使用Flash软件播放“蝙蝠的回声定位”和“植物在光照刺激下开花”等动画,并在动画中适时地插入音乐,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生物学习的视听享受。整个课堂教学中,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变得不再枯燥。

教学效应:上述案例中,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展示,成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传统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下单一、乏味、文字列举式的课件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动态、生动的多元化信息技术展示的课堂,而看似枯燥、难懂的生物理论知识,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过程中,实现了视听展现,同学们看的开心、听的舒心、学的更用心,课堂教学的质量自然得到充分保证。

二 巧用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课外虚拟沟通交流的教学场景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有自己的QQ、微信、YY账号,且他们使用这些虚拟通信工具的频率十分高。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新形势,利用QQ、微信、YY构建课外虚拟沟通交流的教学场景,将生物教学延伸至课外,打造一种全新的生物教学体验模式。

如在进行“减数分裂”相关部分的教学时,便利用QQ构建起了课外虚拟教学平台。首先,我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全班同学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内涵。其次,在课程接近尾声时,我突然提出一连串问题:“国内外科学家关于减数分裂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哪些?”“国外中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讲述减数分裂的知识?”“关于减数分裂的生活应用有哪些?”……上述问题的答案在书本中是无法获取的,我建议:“同学们能不能在课后使用互联网搜索一下,并利用QQ的文件传输、语音发送、图片发送等功能,将你找到的答案发给老师呢?”这一教学策略十分新颖,自然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

课后,我在班级QQ群中发起了一次主题为“减数分裂,你知道多少?”的活动,展开了虚拟教学课。全班同学十分积极,纷纷将自己找到的答案以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发给我,很多同学还将自己搜索的资料录制成语音,在QQ群中,分享给大家。我则对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一一评分,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而大家也利用QQ平台中的群视频、虚拟评论等功能,迅速给出自己对这一交流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建议。在虚拟的空间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反而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总体来说,效果十分不错。

教学效应:中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使用虚拟通信工具等特征。因此,在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敢于、善于大胆尝试,创造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喜欢聊QQ、善于上网的特征,构建了课外虚拟生物教学场景,充分放大了学生们的兴趣点,让他们体验了一把“边聊天、边视频、边学习”的新鲜感,大大提升了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感,这一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三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