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质量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提高。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心智还大都没有发育完善,自制力比较低下,再加之,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又抽象,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久而久之,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营造积极活泼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进而无形中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首先,可以利用小游戏。例如:初中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公式,有些公式很相似容易记混,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进行“背公式”小游戏,比如讲完周长、面积和体积问题这写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公式抢答游戏。由教师任意说出一个公式的名称(圆形的周长、圆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面积,正方形的周长、面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环形的面积,圆柱形的体积,等等)学生举手抢答,回答错误的由下面的同学继续抢答。最后对抢答最多的同学予以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这些公式的记忆效果,加深它们在脑海中的印象,而且可以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质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寻找最优解题方案的活动。例如,初中数学的知识是非常开放的,一道题往往会有好几种解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比如,在讲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教师选出一道具有典型性的方程题目,分别让每各个小组尝试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和直接开平方法进行解题,看看这道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解出来。然后各组进行讨论,选出最佳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通过讨论还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这种探索性质的讨论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枯燥乏味,质量和效率低下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确如此,以教师为主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是充分运用多媒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日益普及,并受到大家的青睐。初中数学教学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二次函数的时候,可以把抽象的二次函数制作成相应的动画,放映给同学们观看。这样利用多媒体这一媒介,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点转化成具体的、学生所熟悉的东西,使学习过程更简单。另外,教师可以定期给同学们播放一些名师解题的经典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名师是怎样解题的。既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习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总之,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垫脚石,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其次是进行分组教学。这里的分组教学是指,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平时的讨论、练习都以这样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以这样的小组为单位有利于同学们平时的交流互助。例如,每一节后面的课后练习题,教师把这些题平均分给小组,让他们课下共同完成,下次上课进行检验。这样,小组合作能够促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团队意识,让他们互相帮扶着解决难题,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比赛还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此外,创新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要靠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不断努力扩充知识储备,紧跟时代的步伐,严格执行新课改的计划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切实发挥好教师这一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对待教学,以自身对数学的热情感染和鼓舞学生,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三、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同样,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平时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学生有困惑也不敢随意提问,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接受并喜欢这个教师讲课方式,那么这些学生对该教师课程教授的内容就不会排斥,教学也更易达到理想效果。

课堂互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例如教师讲完一道例题,可以问:同学们你们还有别的解题方法吗?老师觉得这道题应该还有另一种解题方法。或者讲课过程中故意讲错某各环节,让同学们去指正,等等……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无形中就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着力从这方面入手,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秀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10,(11).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主动提问能力 培养策略

初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高,对于身心发育并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及未来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增强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一、让初中学生进行提问的意义

提问与解答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推崇的教学与学习方法,通过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初中数学更是一门需要提问的学科,需要学生加强探究和思考,通过提问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正在积极进行着变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改革的重点,因此“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必须进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思考的过程,能够达到锻炼综合能力的目的,为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让学生全面、系统、深度地解读数学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策略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习数学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学生面临的困难较多,为此,应当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能够在初中数学课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让学生不害怕丢面子,不害怕表现自己,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例如,教师在讲解方程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解答。如果学生能够解答出来,则表扬学生;如果学生解答不出来,则让学生说明自己存在困惑的地方,并向教师提问,这样在讲台上提问,能够让学生面对更多的学生表现自己,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己害怕丢面子的心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提问技巧。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或者没有意义,教师也不要贬低学生,要尽量多一些赞美和夸奖的话语,少一些批评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1]。

2.拉近师生关系,放下教师的权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非常融洽,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拘束感就会降低,学生就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相反,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那么学生就不敢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拘束,甚至不愿听数学教师的话,这样学习数学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的受欢迎程度比较低,这是因为数学的难度较大,而且学生从中感受到的趣味性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展现自己风趣幽默的一面,让学生放下戒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3.开展趣味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比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竞争性和攀比心较强,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会增强。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进行教学,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教师为学生制定一个题目,让两组学生解答问题,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可以进行奖励,而没有解答的学生则应当接受惩罚,通过这种奖惩性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他们在解答过程中,也能积极进行提问,害怕丢面子的心理也会消除[2]。

4.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提问环境,如果学生的家长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那么学生就会受到家长的耳濡目染,也会向家长学习,学习如何提出问题。教师如果善于提问问题,学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会呈现出学生竞相提问的场景,这对初中数学教学大有益处。

总之,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好的问题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丢掉不良心理,积极表现自己,让学生提出最合理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数学 教学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3-01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注入了新的网络信息教学手段和媒介,它可以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和平台,在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下,创设出极为开放的、宽松的初中数学学习环境和氛围,互联网呈现出动态的画片和视频资源,避免了单调枯燥的说教式的数学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提升了初中数学学习效果。

一、明确新网络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及其特征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初中数学呈现出崭新的教学姿态,它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注重于强调数学知识的学科性特征,要求学生掌握较高的数学逻辑及严谨的思维性,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存在较大的难度,学生难以将抽象、严谨、逻辑性极强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对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也难以消化和理解,因而普遍产生一种抵触性的学习情绪,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内化与建构。

而互联网+的教学新型模式则可以使学生完全成为初中数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和指导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需求,进行自主的资料查询、数学自主学习与交流等,在互联网的提示和引领下,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需求。

互联网这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通常是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初步的认和,尤其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或者复杂程度较大的内容中,并不直接导入教学主题,而是采用各种导入性策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涵义,明晰数学知识学习目标,并逐渐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分析

1.融入新型的“微课”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和平台,在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不限于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的数学知识“碎片化”学习,教师需要预先制作“微课”教学资源,并将自己制作的“微课”教学资源于互联网平台之上,学生借助于这个平台,实现个性化、自主化的数学学习,并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感觉困惑的地方加以标识,从而实现针对性的课前“微课”预习。然后,进入到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展示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运用“微课”进行自主练习和巩固,从而增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

2.展示动态的数学教学视频,增进学生对于数学解题的技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向学生展示动态的教学视频,针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动态视频制作和展示,让学生在观看和揣摩之下,理解和把握数学解题技巧,增强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初中数学知识“勾股定理”的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态视频展示,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树、太阳、阴影等自然现象,并将这些自然现象与数学勾股定理相联系,使学生理解数学勾股定理的内在涵义,增加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灵活掌握数学解题技巧。

3.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数学学习资源的共享

互联网平台可以使数学学习资源得到共享,诸如: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腾讯公众号等,这些互联网平台可以成为数学学习资源的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教学微课程或小视频展示于互联网共享平台中,可以组建互联网班级平台,在班级平台上课后作业信息,还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知识疑难点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给予学生适当的、及时的帮助和辅导,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渠道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和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先进的互联网+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和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设和融入数学动态视频情境化内容,呈现出生动、灵活、方便的数学知识学习方式,转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单调模式,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实现个性化、自主化的数学学习,在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平台下,实现数学思维的开拓和创新,提升数学解题技巧和能力,从而提升初中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改问题对策

1、存在数学教改的困惑

教育是百年大计,初中数学教改是推动完成百年大计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的初中数学教改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1、初中数学教改的理念尚未在全校范围内树立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领导的管理方法上都有所改进和突破。当前,大部分初中学校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上。致使全校范围内都只是顾及眼前利益,领导也无长远眼光,使学校无法实现教改的长期效益。

1.2、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重视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改活动过分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积累和解题技巧的培养。这种教改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学生无法在学校学完所以的知识。更多的知识得益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自我积累。所以,目前的教学课堂更注重知识的死学,不能将灵活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无法得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势必会影响其创造能力的培养,形成恶性循环。

1.3、教改活动致使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多数初中教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课堂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在传授完知识后,不注重实践环节,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活动,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更扎实。

另外,尽管有些教师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但是目的性不明显,显得有些盲目,无法到达实践活动的目标,无法实现实践活动所具备的意义。这也是初中数学教改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1.4、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教改信心降低

教改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改进程中体会到教改的艰巨性后就灰心丧气,被教改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吓倒,缺少了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精神。因此,这些教师仍然适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教学,不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更谈不上初中实现教改成果的取得。

1.5、教改过程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是教改过程中的直接动力。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直接借用他人的教学方法,不懂得教学方法的因人而异。这种盲目模仿他人的做法是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怠于思考的表现,不利于初中实现教改的推进。

2、破解初中数学教改不足的措施

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改过程中确实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寻求破解问题的最佳方法,使教改之路顺利的走下去,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的飞跃。

2.1、教师大力提升知识理论,加强学科业务学习

教师是使知识的传播者,是落实教改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效的业务素质。否则,势必会导致实践的无目标性和盲目性,避免出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同时,教师应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习哲学,可以更好的指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观点,使其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过程中不致偏颇。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数学课改活动的有效实施。

另外,教师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走在本学科的前沿,时刻注意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要不断地加强本学科的学习,这样才能将各种信息传达给学生。

2.2、教师应当积累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良好高效的教学方法是落实课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积累一些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状态。

2.3、同科教师应当发扬团结精神,实现教学上的互助协作

教师队伍同样离不开团队协作精神。毕竟,个人的精力和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实施初中数学课改过程中,同科教师要勤交流多沟通,发挥集体作用,只有集思广益,才能确保数学课改方向,提升数学课改落实力度,挖掘数学课改深度,将数学课改落到实处。

2.4、相关部门应当为初中数学教改工作提供便利

初中数学教改工作是一项艰巨的教育任务。这个任务关系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均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确保教育百年大计的稳步推进。

3、结语

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改工作,其中还存在其他一些不足之处。诸如教材的合理选择,教改成果的科学评价等方面仍有欠缺。因此,实现初中数学教改工作的大力推进和真正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观念,革新思想,积极探索,初中数学教改的优势才能逐渐体现并日益明显,教改的成果才会更加丰硕喜人,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傅敏.论现代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5(4)

[2]张连芳.初中数学课改的误区与对策[J].成才之路.2008(19)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困惑;对策

新课标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在课本上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素材及思考机会,并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从单一僵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笔者在下文中谈谈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对策。

一、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新课标的许多教学方式已逐渐完善并走向更新,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有教材内容的原因,也有教法革新与学生适应性的原因。

(一)问题情境创设方面的困惑

在问题情境创设方面,新课标要求情境需要注重实践,在创设的过程中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还要联系实际体现出新世纪的气息。教材中有一些知识点难以从生活的素材中寻觅,如果强制性地在生活中找素材进行教学活动,就会严重损害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如: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这样的难点根本没必要在生活中进行素材的积累,因为这是一个硬性的知识点,只能靠学生自己揣摩、理解。但有些学生依然不会做,那么这种情况就引发了困惑,这些知识点是否应该创设情境,如何创设?在硬性知识点中,如何让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渠道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吸收,这些问题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

(二)教学中师生关系之间的困惑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要求让教师从主导变成指导,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让学生通过活动对事物进行观察、发现并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体得到发挥,教师教学方式进行了转化,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时侯却得不到应有的协调,如教师教学观念将如何改变、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教师的主导变为指导,是否适应师生双方?这对教师的地位和社会观念均提出了挑战。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应如何合理安排

自主探究与合作是新课标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探究过程中,如无计划、无目标、无铺垫,学生的自主性也就难以得到发挥,即无意义的诱导,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是一门严谨系统科学的课程,对相关知识及新旧知识的融汇、过渡都需要一定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差异性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的上升。由此就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即如何合理安排合作学习?如何把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之间的矛盾进行把握?在课程内容上,哪些需要探究,哪些需要合作?这都是对教师的要求。假如在探究的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学生讨论不断,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发表自己意见而极少吸纳小组讨论结果意见,造成了有小组合作的形式,却无探究结果,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以教学新思路和新导向来进行课程教学

针对以上困惑,数学教师应该正确理解新课标理念,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思考这些困惑,有效结合实践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设学生学习的知识情境

知识情景是以多线性的问题进行选择性的情景把握。

1.以层次性与系列性问题进行知识引导,创设情景。此类创设方式能有效对学生易于混淆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转化,通过问题的连续性设置,使学生通过参与问答,掌握其内在联系,并自我领悟。

2.对不同情景进行协调。在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多样化,其实往往体现在教与学之间的协调、教学进程与教学时限之间的协调、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之间的协调。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有效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分配讲解,在分解知识结构与教材结构的过程中进行协调,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之间最为默契的应该是相互之间要有心的交流和心的互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和教师的“感情”交流。为此,教师和学生应该互为载体,相互促进。在交流中,一般有口语与肢体交流两种形式,这要求教师要强化口语训练,灵活运用肢体,让学生热切盼望接受,进而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二者之间的有效共处,达到高效、高质的效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及学习目标。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自主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传统教学忽略学生求异思维,甚至对学生一些异想天开的思维进行批判,这样严重导致学生依赖教师思想,淡化创新思维,由此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应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端,审视教学课堂,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思维得到解放,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思维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教师会在教学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和问题,数学教师应该勇敢面对,以教学新思路和新导向来进行课程教学,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