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农业行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业经济;新形势;发展途径;研究分析
农业经济发展应紧密结合具体国情,选择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技术,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强化资源使用率。现阶段,农业经济应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生产模式、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统筹安排,合理调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经济发展要依据国家颁布的环保政策,更应在满足日常生活生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一、发展现状
(一)相对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推动农业稳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是基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不仅现代化技术利用率偏低,并且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单一,在农业生产期间受限于气候变化,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二)仍存在自然环境破坏问题
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很难恢复。而为保障农业经济有效发展,当前不能只看到农业经济效益,需加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力度。
(三)相对较低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在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助力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目前,由于相对有限的农业技术的适用范围,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力,减缓了发展步伐。依据我国农业当前发展形势分析,化学用品及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最广,针对化学用品若是没有严格依据标准使用,极易影响到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如过度应用化肥农药土壤很容易发生盐碱化、富营养化的问题等。另外,加工农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处理及妥善安置废弃物,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应用化学用品或是农药,会增大农作物的化学药物残留,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二、发展途径
(一)积极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示范园区。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大范围普及滴灌、喷灌等相关节水基础,生态脆弱区域要限制抽取地下水,加大培育抗旱节水农作物力度。降低化肥农药应用量,如将瓜果蔬菜等重点栽培领域作为试点,同时依据国际上的农药残留标准,将国内现行标准不断完善,以此增强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能力。[1]
第一,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基于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提供给农产品交易的一个全新思路,以往农业企业主要通过零售或是线下团购的方式进行销售,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提升产品销售效率的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进入“互联网+”时代,可以将电商平台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交易载体,而且还能作为农产品的集散地以实现产品与信息交互的平台,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时刻相连。对此,应汲取成功的平台建设经验,立足农产品建立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生产链及供应链,调整农产品的传统交易方式,即便是偏远地区也拥有快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第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为更好地和互联网相融合,则应通过“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互联网的有效使用,应将现有通信设备进一步完善,在农村地区提高互联网入户普及率,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还需做好网络设备管理,及时找出潜在故障并对设备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构建网络化服务体系。网络信息技术还能运用到生产服务平台,实时对农产品有效监控,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会更为快捷便利,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农产品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服务平台帮助消费者掌握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进入互联网时代,农民可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受学习教育,在具体生产中渗透网络信息技术。遇到的生产问题应将其及时上传至服务平台,在将问题快速有效处理的同时,提供给农业生产所需的信息数据,从而提供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相互交融的农业服务。在具体生产环节,农民会提出很多信息要求,如农资、种苗供求信息等。通过农业信息标准,可以规范信息的处理、采集和。依托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升农业信息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整合涉农信息,定期向农户相关信息,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全面且权威的行业报告,在规范农业信息制度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发挥农业政策的支持及激励作用
第一,优化农业保险制度。对比非农生产,农业生产会更加依赖自然条件。面对自然灾害问题,美国政府出台了自然灾害补贴政策,那么我国也应汲取美国制定农业政策的经验,提供给农民相应的农业保险。针对因为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引发的损害,多数单个农户难以应付这些损失。通过保障农业生产机制等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速度。农户可以在农业投资获得稳定收益,吸引其积极参与农业营利性投资。第二,加大补贴力度,革新补贴模式。国家有必要加大农业补贴投入力度,予以粮食产业充足支持,让补贴的保障作用真正体现在种粮农民收入上。基于不断提升的补贴标准,补贴政策会增强家庭增收、粮食增产等方面的促进效应,对此可汲取发达国家经验,将现有补贴方式调整创新。我国各地区依据国家提供补贴标准,按照地区整体财力情况、机会成本适当将现行补贴标准追加。
(四)培养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主体
关于农业经济发展应重视服务实体建设。以农村合作社为代表的相关中介组织,形成功能多元更加开放的服务体系。依托服务实体提供资金、技术及项目服务,提高整体运作的产业化、市场化及社会化水平。其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已有中介组织,依据低污染、低能耗的基本原则指导其分类并服务“三农”。其二,中介组织依据科学的操作规程,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规程,在进行生产培育时做到有章可循。另外,中介机构还要对农产品追溯,上市之前由县质量检测中心严格检测,而且要出示准出证明。通过检验的农产品,在进行粗加工之后进行统一包装再销售,同时还应清楚标示品名、生产者、质量等级等,这样产品能够餐桌追溯到农田。其三,进行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改革,为中介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持与政策优惠。其四,做好制度建设并优化其运行机制。为推动中介组织更好的发展,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需为其自身建设提供指导,如依据《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条文,将现行的制度规章加以完善修改;重视民主监督规章,定期组织会员大会落实民主管理及决策。
三、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新形势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促进作用,能够保障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完善性,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市场发展格局予以完善和升级,为其提供明确的转型趋势。其中,在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普遍较高,但由于受到了客观性干扰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普遍较低。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占有率,并在国内市场发展过程中占较大的份额,需要结合新形势的时展特点予以全面分析,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产品及生产技术,打造新型优良的农业产业品牌,并在新形势时代背景的助推作用下,促进农业经济逐渐增长。
(二)完善我国经济体系
在社会经济高效化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我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阶段,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经济体制。不仅如此,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客观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导致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得到有效创新,阻碍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农业经济长久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各界的日常生活质量,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积极顺应新形势的革新趋势,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予以全方位的分析,采取完善有效的改革措施,突出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在新形势的影响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支持,不仅能够结合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予以完善,还可以在多样化创新改革措施的支撑作用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能够使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维持了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稳定性。
(三)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
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来说,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对此方面的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导致农业经济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并且失去了原有的效用,在缺乏有效监督方式的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发展项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基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农业产品生产形式,要求相关生产部门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质量的监管力度,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通过对监督工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护农业经济在社会发展体系当中的稳定性,为农业经济增长奠定了有利基础。
四、结束语
文件提出,电信企业自主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方案时,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原则,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业务打包等多种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资费方案结构应科学合理、简单清晰,方案中需列明资费标准、计费方式、对应服务等内容。对涉及用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固定语音、移动语音、短信息、宽带等业务,电信企业进行打包销售的前提是,必须另外提供包内单项业务单独的资费方案,国家鼓励电信企业为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加优惠的资费方案。在同一本地网营业区(或业务区)内,电信企业应保证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同类用户对资费方案具有同等的选择权利。
文件还指出,电信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资费透明度,建立资费方案公示制度,通过营业厅、代办点、网站等方式公布所有面向公众市场的在售资费方案。在业务宣传推广时应全面、准确,对资费方案限制性条件及其他需引起用户注意的事项,应履行提醒义务,不得片面夸大资费优惠幅度或作容易引起用户误解的虚假宣传。
Local 国内 ・ 声音
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讲,制造业互联网化正成为一种大趋势。制造业互联网化呈现出智能产品、众包设计、智能制造、在线服务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模式等几大鲜明特征。
可以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重要而紧迫。为适应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突破关键核心与共性技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5月7日, 2014智能制造国际会议”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数据,正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有足够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使得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回归到其应有的地位,信息、材料、能源真正变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资源。
大数据的本质、核心、基础是数据本身,我们需要把对信息的管理和处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要把数据和国家、企业、社会服务连接起来,根据需求采集、处理、应用数据,大数据才能落到实处。我们需要传感技术来获取信息,需要传输技术来传输信息,需要终端技术来承载信息,技术是信息实现价值的核心所在,没有技术,数据再大、再动态、再前沿、再细,也不能产生价值。同时,我们需要对大数据系列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近期的着力点,不断满足发展需求。不管是机构还是企业,都要根据自身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要为大数据的概念框架所累,利用信息技术在大数据的体系下提升核心竞争力。
――杨学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4月26日,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第一次工作会议暨互
联网创新与信息化论坛
国内 ・ 地方
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
5月7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郭金龙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任副组长。
会议指出,北京作为我国的“网都”,网络资源丰富,知名网站云集,信息化程度高,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理顺体制机制,全面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本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成立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作为市委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受市委常委会领导。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部署和工作要求,组织领导本市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推进法治建设,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涉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
2 0 1 4年上海市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名单出炉
为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根据《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14年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开展了2014年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经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共有50项企业平台项目参与申报。通过专家评审,共遴选出12家平台企业作为2014年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现予以公示。这12家企业分别是:2014年电子商务“双推”平台企业名单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珍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新大陆翼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国兴农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界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上海齐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鸿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车搭档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天呈医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双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特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筑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国际
纽约:利用旧电话亭建全市性免费WI F I网络
美国纽约市计划利用老旧的公用电话亭,建立一个全市性的免费WIFI网络。
去年将十个付费电话亭转化成WIFI热点后,纽约市信息技术和通信部门正打算将所有电话亭变成WIFI枢纽,建立一个超大的WIFI网络。它已经公告,在纽约所有五个区寻找合作公司,建立这个免费的网络。
不过,公告也表示,纽约还将继续建设公用电话设施,去年它推出了复兴付费电话计划,希望利用众包创意来升级全市的付费电话。
菲律宾: 2 0 1 3年呼叫中心产业收入达到百亿美元
菲律宾联络中心协会(CCAP)表示,在美国等传统英语国家市场持续强劲的需求拉动下,2013年菲律宾国内呼叫中心产业收入创纪录的达到100亿美元,与2012年的86亿美元相比增长18%。此外,截至2013年底,该行业就业人数达到58.6万人,远远高出2012年的50.2万人。据分析,尽管美国仍是呼叫中心的主导市场,但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需求也日益强烈。CCAP预测,2015年菲律宾呼叫中心产业收入有望增长14-15%,达到131亿美元,2016年达到150亿。
日本:拟建“太空太阳能电站”年发电量1 0亿瓦
目前,日本计划建造一个太空太阳能电站,预计2040年从太空卫星每年向东京传送10亿瓦电。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提议,未来25年,日本计划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该机构详细描述了这一计划,从太空太阳能电站创建一个年发电量10亿瓦的商业系统,这相当于一座核电站每年发电量。
J A X A退休教授司理佐佐木(SusumuSasaki)概述称,未来计划在东京湾海港建造一个3公里长的人造岛屿。这座岛屿布设了50亿个天线,能够传输微波能量变换成电能。这些微波能量是从3.6万公里高空巨大太阳能收集器发射至地面。
为了收集这些太阳能量,人造岛屿两个巨大镜面一天24小时对准空中太阳能电站。此外,在人造岛屿上建造一个单独的变电所,将电能通过海底电缆发送至东京,保证东京市区供电需求。
马来西亚:政府月底与I T U联合召开会议 拟定实时监测飞行数据的国际标准
为响应马来西亚通信和多媒体部长的号召,国际电联和马来西亚政府将于5月26日~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组织一场有关实时监测(包括黑匣子)飞行数据的专家对话――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对国际标准的需求。
马来西亚政府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动因是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起飞的马航MH370失踪后开展的复杂调查。搜寻飞机遇到的种种困难表明,有必要改进对飞行中的商用飞机的确认和跟踪。
据悉,首次专家会议将拟定一份路线图,指导未来利益相关方为寻求有关实时跟踪飞行数据的ICT解决方案开展协调。
美国:将表决新版网络中立法规C P付费使用网络或成为可能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Tom Wheeler在博客上发文称,FCC已经起草了新版网络中立法规,届时拥有宽带基础设施的服务商(如AT&T、Verizon等)有望据此向使用其网络的内容服务商收取费用。
Wheeler说,新版网络中立法规不会破坏互联网的开放精神,“非常简单,新版建议规定,通过限制互联网的开放而造成对消费者或是市场竞争不利影响的行为都会被禁止。”届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基于“商务上的合理”条款与内容服务商签订付费使用合同。
FCC在新版网络中立法规中建议遵循三大原则:一是所有的ISP必须对流量管理做到透明;二是合法的内容不能受到屏蔽;三是ISP不得在违背商业原则的情况下损害互联网,包括利用附属机构区别对待流量。
英国:移动虚拟运营商(MV N O)Sa mb a移动宣布停业
英国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 Samba移动宣布停业。这是近几个月来英国倒闭的又一家MVNO。外界分析,其倒闭原因是广告收入不佳且数据批发成本较高。
Samba移动是在2012年开始营业的,使用的是3UK公司的网络。其业务模式是,为用户免费提供3G移动宽带接入,但用户需要观看广告视频,Samba则以广告收入为收入源。
在停业公告后,Samba网站上的一则留言写道:“Samba停业的根本原因是数据批发成本过高。”不过Samba则表示,停业的原因是没有与网络批发伙伴达成新一期的协议。“鉴于我们合约到期,但未能签订更低价格的协议,我们不得不立刻停止业务。我们不保证会重启数据服务,除非合作伙伴同意给我们更低的价格。”
国际 ・ 数字
68.6%
2018年全球WiFi热点将超过1050万个 68.6%分布亚太地区居首
2013年全球WiFi热点部署总数达420万个,并将在2013-2018年间继续以15.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届时,总数将超过1050万个。其中约有68.6%分布于亚太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12.3%)、欧洲(9.0%)、北美洲(8.7%)和中东及非洲地区(1.4%)。
34.9%
全球3D打印产业增速创史上新高同比增长34.9%
据全球最知名的3D打印行业研究机构Wohlers Associate公司日前的“全球打印产业报告”显示,全球3D打印产业在2013年迎来了高达34.9%的同比增长,创下史上新高。目前包括销售和生产这些环节在内的全球3D打印产业总值已经达到了30.7亿美元。
8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33-02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仍将维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的高位。可以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伴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1]。高等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质量评价标准或荣誉、口碑等更大程度地与它所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息息相关。正因如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研究显得愈加重要而紧迫,其研究内容应涵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等。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但缺乏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内涵建设
构建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不仅包括全方位的就业课程体系建设,也包括集管理、服务、研究、教育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即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推荐就业的这一观念上,还要更大程度致力于根据为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发展需求及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好地就业,更有效地实现职业发展做准备。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是通过单向、机械地提供就业信息来达成就业率,没有扩展到如何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和就业服务工作中贯穿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客观的就业观、择业观乃至人生观的内涵式发展理念。
(二)有核心的部门实施,但缺乏部门间的协作和师生间的互动机制
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推动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部门建设,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置了核心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核心部门在开展就业相关工作时其协作性和指导力度存在不足。我们看到多数高校在开展就业工作时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为就业而就业的形式化工作开展是常态。在就业课程指导工作中,教务部门和各个院系各就其职,制定一些短视的、效用最大化的课程体系以较为高效地完成就业指导课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素养因欠缺系统化地、全程式地指导而令人堪忧。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多是就业中心的工作,基本停留在信息和办理各种毕业手续等事务性工作层面[2],更欠缺部门间的协作。此外,师生间的互动更急需增强,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确立和不够成熟的状态,特别需要就业指导老师的专业化辅导。
(三)有相对规模的师资队伍,但欠缺实践理论水平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个问题可能各大院校的实施情况不一,有的是就业指导核心部门牵头,有的是教务部门安排,有的是各个二级院系依据院系情况自行制定。由于学科的专业化特点和学情不同,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大批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极大挑战。目前的就业课程多由学生工作人员或管理机构的人员兼任,而这些老师往往面临着繁琐的日常工作,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储备较有限,且流动性相对大,这对建立稳固地、专业化就业师资队伍极为不利。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内容方向
高等教育的功能不仅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服务于人的成长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同样离不开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价值目标。但目前就业指导体系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素养和未来潜在的就业能力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它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缺乏专业性和灵活性、缺少连贯性以及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一)利用“互联网+”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1.利用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高效的就业供求信息,充分解决现在就业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在,我国就业市场上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是低速度、窄面积、单方向(用人单位大学生)流动,其有效性、传递性、时效性较差,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跟用人单位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2.利用互联网就业指导平台优化整合就业培训、就业管理、创业服务等这些以前相对独立的就业服务内容,促进各项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这有利于减少就业工作流程,保证就业服务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互联网就业指导体系是一个终生服务体系,而不仅仅是单单针对大学生四年的学生生涯,只要大学生碛幸桓稣撕牛便可终生使用这一平台学习关于就业、创业等内容。
3.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构筑互联网就业指导大数据中心。就业指导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设立,有利于政府、高校、企业宏观掌握大学生就业数据,方便政府和高校根据大学生就业数据及时了解现下就业供求状况,及时采取相对应的就业指导措施促进大学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的设立还可全程跟踪大学生就业数据,为劳动力市场宏微观数据分析和深度的数据统计提供依据。
(二)创业辅导的新突破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经验来看,大学生创业往往是社会新兴创业者诞生的摇篮,但这一情况在中国却出现了差异,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做了关于大学生创业目的大型的问卷调查,9%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和思考。目前大学生创业正在成为一个社会热潮,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回避就业难问题,而是更多的是出于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这也说明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还做得非常不到位,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主要内容来实施。高校大学生创业辅导课程也应该是系统课程,高校应在创业定位、产权关系、市场营销、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一系列领域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辅导,让大学生对创业有基础性的知识积累,减少大学生在创业中盲目性和随意性[3]。
(三)大W生就业指导课程列入高校教学计划,贯穿整个学生生涯
针对不同想法的大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因人施教,以求达到最优教导效果。对那些毕业后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要帮其定位职业行业和职业岗位,并让其了解自身的优势,明确自身不足,以便提高其后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以便达到“全程化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效果。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建立全程化的就业辅导模式势在必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全程辅导、两端延伸”的新思维,主张把就业指导体系的前段延伸到高中阶段,让考生在高中阶段就大体了解专业基本内容和未来就业方向,促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自己的兴趣所致和理想选择专业;而就业指导体系的末端则延伸到学生毕业数年后,在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高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毕业后教育,因时因势指导毕业生适应新环境、新岗位。
参考文献:
[1]邹唯忠.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内容[J].中国石油大学校刊,2008,(3):108.
[2]王丽萍.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
[3]刘信中.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5).
Rethinking o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U Kang-ni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Chongqing 401120,China)
关键词:西部 “三农”报纸 麻江 实证研究
据《全国农村报刊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的统计,目前我国“三农”报纸(包括综合和专业类)一共只有61种,仅占全国报纸的3.17%。而农村报、农民报更是少得可怜,仅有17种,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很明显,与农民占全国人口70%~80%这一比例相比,显得极不对称。
针对“三农”类报纸的现状,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开始阶段就已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报刊的方针:2006年8月4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主要思路,《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优先发展“三农”类报纸,要使“三农”类报纸在全国报纸总量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农”报纸在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笔者率学生在贵州省麻江县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兼有少量的随机访谈。调查主要涉及麻江县的县城(杏山镇)、两个乡镇(谷硐镇和龙山乡)和两个村寨。问卷设计了包括信息的主要来源、接触到的报纸种类和对“三农”报纸的了解、评价与建议等25个方面的问题。接受调查者主要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具体年龄分布为:18岁到30岁的占40.07%(101人),30岁到50岁的占43.84%(113人),50岁以上的占16.03%(38人)。从性别方面看,男性为138人,占54.8%;女性为114人,占45.2%。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87%(4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40%(64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3.73%(85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63人)。从家庭收入方面看,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占25.19%(66人),在1万元~5万元之间的占49.21%(124人),在1万元以下的占24.6%(62人)。
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2份,回收率为84%。调查问卷在县城发放100份,两个乡镇共发放100份,两个村寨共发放100份。受调查者的职业主要分为三大类:有稳定工作者(机关干部、教师等)、返乡创业者或城镇务工人员、在家务农者。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受调查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与方式。本次调查发现当地人的信息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和手机。其中,主要从电视上获取信息的占47.61%(120人),主要从报纸上获取信息的占20.63%(52人),主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占16.67%(42人),主要从广播上获取信息的占8.73%(22人),主要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占6.34%(16人)。调查发现,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是有稳定工作和在外上学或打工的人,主要为年龄在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从报纸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是有稳定工作的人和经常在城镇做生意或打工的农民,喜欢看报的以中年人为主;从广播上获取信息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从手机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是青年人;主要从电视上获取信息的人,并不局限于老年人、中年人或青年人中的某一个群体,而是分散在这些群体之中。此外,几乎所有受调查者都或多或少会通过电视获取信息。
报纸在西部农村的受众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报纸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发行量明显偏低,其受众数甚至低于网络,这主要与受众情况和报纸的内容、形式、价格等因素有关。
首先,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与其报纸接触行为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受众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其买报与读报的行为与意向:在这些受调查者中,喜欢读报买报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4.64%(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5.36%(18人);欲买报但未买者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0.61%(30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9.39%(68人);无买报意向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3%(2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4.7%(62人)。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人的看报与买报几率高于老年人:经常看报买报的青年人占39.43%(28人),中年人占49.3%(35人),老年人占11.27%(8人)。
从职业上看,喜欢读报买报者中有稳定工作的占59.15%(42人),城镇务工者(返乡创业者)占30.99%(22人),在家务农者只占9.86%(7人)。说明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员读报、买报的意愿明显强于从事农业劳动的群体。
由此可见,目前在西部农村地区报纸的受众主要以有稳定工作者和城镇务工者(返乡创业者)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以上,以青年人和中年人居多。
其次,受调查者对报纸的基本评价。对于在农村地区发行报纸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的回答,22.62%(57人)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原因是不识字、看不懂、浪费钱;还有的人认为没时间看,不如看电视。肯定报纸有必要在农村发行的占50%(126人),理由有:看报纸可以学习知识技术、增长见闻、掌握信息、促进致富;可以打发时间、丰富生活、提高自己的品位。另外有27.38%(69人)的人认为发不发行无所谓,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
调查中问到农民希望从报纸上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其中希望获得农业科技信息的占35.71%(90人),农民工维权法律方面的占26.98%(68人),国内外大事的占21.83%(55人),其他的占18.48%(39人)。
再次,阅读方式和阅读时间。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人们看报的主要时间段在晚上。从人们看一份报纸的时间来看,28.17%(71人)的受调查者看报纸的时候只看重点文章,34.92%(88人)的人只是随便翻翻,23.01%(58人)的人只看少数的专栏,仅有13.89%(35人)的人会全部看完。但是,如果受众在晚上7点到10点看报纸的话,由于和电视冲突,有52.78%(133人)的人认为在这段时间看一份报纸可花的时间在5分钟之内,32.14%(81人)的人认为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内,只有15.08%(38人)的人认为会在30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大部分人不想在晚上花太多时间看报纸。
受调查者对“三农”报纸的了解程度。对受调查者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读过报纸的人只占50.79%(128人),当问到是否读过“三农”报纸时,几乎100%的农民回答从没读过,只有政府机关的少部分人员知道并且读过。至于对“三农”报纸的基本评价,有67.86%(171人)的人没有回答,原因是他们几乎没见过“三农”报纸,当地经常看报刊的少数人只知道或看过一些农业方面的刊物,如《农村百事通》等杂志。
在调查过程中,除了对特定的人进行问卷调查外,为了解本地报纸尤其是“三农”类报纸的销售情况,笔者还走访了在县城的报纸销售商。了解到当地报纸主要以都市报、晚报为主,也有少部分专业报纸,但主要是些行业类报纸如体育报纸等。大部分销售商表示,农民只有通过赶集才能买到报纸。但赶集地区报纸销售商并没有“三农”类报纸出售,农民们要获得“三农”报纸只有通过邮局订购。
麻江县主要的“三农”报纸是《农民日报》,其受众只局限于部分机关干部和教师等,而且基本上都是单位订购的,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该报内容较空泛,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问题及成因分析
经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目前“三农”类报纸在西部农村遭遇了极大的发展困难,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享受到与党报同等的待遇,加上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导致“三农”类报纸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农”报纸并没有享受到与党报一样的待遇,加上农村经济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明显滞后,使得此类报纸的发展遭遇了较大的现实困难。
第二,政策性宣传内容太多而实用性信息偏少,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导致目标受众不明。此类报纸往往过于重视宏观的政策宣传与解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群众对现实信息尤其是农业科技服务类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基本需求。
第三,广告资源匮乏、经营困难。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不高,购买力有限,广告主大多不看好西部农村市场。“三农”报纸经营困难,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报价高企、人才缺乏、质量下降,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等。
第四,西部地区农村交通不便、投递困难等导致发行成本过高,加剧了其生存危机。比如,少数边远地区的受众虽然订了报纸,但由于邮局只投递到当地的行政村或学校,再由村干部或老师转到订户手中,几经转手使日报变成了周报,新闻变成了旧闻,农民不能得到及时的信息,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订报积极性。
第五,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不高并且常年在外劳作,严重影响到报纸的订购。
第六,“三农”报纸正遭受到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其生存危机。随着手机成为新的信息接收与传播载体,人们只要每月花上几元钱就能订一份手机报,许多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获得,信息量大而且节省阅读时间和费用。所以,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势必会影响“三农”报纸在西部农村的生存与发展。
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的形势,笔者认为“三农”报纸要想在西部农村站领市场,更好地为农民、农村和农业服务,必须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苦练内功,努力提高报纸质量,多刊载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内容。采编人员应了解农民想知道的,报道农民所关心的,写通俗易懂并且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报道与文章。少谈些理论与主义,多刊登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为“三农”发展架起信息的桥梁。
第二,努力提高发行效率。目前报纸通过邮局投递只能到村,考虑到农村报刊市场的特殊情况,报社应该与地方政府协商,要求政府适当给予农村报刊发行、经营主体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并给予基层报刊发行员工适当的经济补贴,以刺激和引导农村报刊发行的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对县级报纸的改革。以县级为单位创办“三农”报纸,不仅可以及时地把报纸送到农民手中,保证报纸的时效性,还因为其地方报纸的身份,报道与文章往往具有针对性和接近性,更能为人们提供实用的信息,更易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第四,政府应给予订报、读报群众相应的补贴或采取免费赠送(部分)报纸、设法降低报纸价格等策略,以扩大此类报纸的发行。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会刺激农民对于此类报纸的需求,改变“三农”报纸的生存现状,而且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政府应加大对“三农”报纸的政策扶持力度,把“三农”报纸和党报同等对待,对其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提供与党报同等的待遇。
总之,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随着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伟大战略构想不断变成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三农”报纸必然会在这一股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王涛:《“三农”报纸应在新形势下拓展自己的空间》,《新闻采编》,2006(4)。
2.孙同兵:《“三农”报纸面临的问题》,《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12月4日。
3.吴锋:《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今传媒》,2007(11)。
4.杨彬:《困境与突围:农村报纸的2006年》,《青年记者》,2007(3)。
5.孟鑫:《“三农”报纸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11月26日。
(一)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建立成人学生双创组织机构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强力支持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和成教特点制定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成人教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处、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园区与产业办公室、实验管理处等部门,旨在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职责分工、发挥统筹协调,确保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同时,各高校能够做到全日制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管理、平等对待,积极制定和出台助力成人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成人学生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为成人学生的创新创业,在基础设施保障、初创资金支持、专业技术入股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1]
(二)理论教学、学以致用,融入成人学生培养质量方案
成人教育可以从狭义上划分为课堂面授教育和网络授课教育。而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纳入课堂面授教育和网络授课教育是提升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看,高校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各高校能发挥本校教学资源和邀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知名企业CEO走进课堂和网络面向成人学生承担创新创业教学任务,传授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创新创业成果,帮助成人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信心。同时,部分高校积极组织成人学生实地走访创新创业企业和产业孵化园区开展现场教学,大大提升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质量。
(三)注重实践、知行合一,提升成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活动是帮助受教育者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也是提升受教育者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成人学生作为具有一定生活阅历、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群体,各高校在保证成人学生常规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基础上,能够依托全国职业能力大赛、行业特色技能比赛和企业技能对抗赛等技能竞赛平台深入推进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导成人学生结合行业特色和职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帮助成人学生在技能比拼中理解和认识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检验和转化创新创业的成果。[2]
(四)整合资源、互联互通,打造成人学生双创实践平台
随着各高校对成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越发重视,他们在保证政策引领、硬件建设、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建设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园区、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室和挖掘校友资源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为成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少数高校还通过科研立项、技术入股和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成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和人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各高校还注重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成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例如校友基金、天使基金和企业奖学金等多种方式。
二、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成人教育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正处于青黄不接、举步维艰的境地,如何营造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创业潜力,提升创新创业技能,最终依靠创新创业动力扭转成人教育所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不明确,课程体系建设举步维艰
各高校虽设立以校领导为组长、二级部处和成人教育学院为牵动的成人创新创业工作领导机构,但在具体成人教育实施过程中无法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部分高校仍残存只重视全日制普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想,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形式组织上,指派成人教育学院主要牵头负责,无法在政策、资金和后勤保障上给予鼎力支持,存在不作为、两层皮等现象。同时,在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课程类别以网络授课为主方式、授课过程照本宣科传授知识、专职成人教育创新创业教师人才缺乏和课程体系学分认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形成成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二)创新创业融资体制不成熟,投融资渠道急需拓宽
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4种:银行政策性贷款、政府创业专项基金资助、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和自筹资金。[3]从成人学生选择融资渠道来看,自筹性资金受迫于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创业风险性投资对项目成熟度和可行性要求较高,成人学生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政策性贷款和政府创业专项基金资助等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政策性贷款需要成人学生提供抵押证明、偿还能力证明及家庭收入相关材料等导致获取资助难度增大;而政府创业专项资金由于受制于成人学生身份性质影响,其资助力度、项目数量和比率都千差万别,造成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成功率有待提高
当前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和校企合作基地,但双方因资金投入、专利转让和项目红利等因素制约,导致合作基础相对薄弱。[4]大部分高校校企合作机制仍停留在初始发展阶段,例如邀请创业人士进校讲座、参观走访校友企业和聘任校外创业导师等方式,这些方式导致企业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空间小、利润薄、见效慢。此外,高校在校企合作中采取企业资金注入、新型技术入股和创业基金设立等方式较少,进一步造成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较低的局面。
(四)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创业环境亟待优化
衡量创新创业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9个要素: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5]我国总体创新创业环境在逐步改善,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扶持全日制普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并在税收、养老保险、人事制度和市场信息化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往往受自身身份、学历学位和社会认可度等不利因素影响造成创新创业不公正待遇和项目亏损等情况时常发生,与之配套的应急措施、赔偿方案和保障制度并不健全,如何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绩效,确保成人学生效果化、合理化和收益化创新创业是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6]
三、创新创业视域下“三型人才”模式的提出和具体内涵
基于前文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已经纳入成人教育全过程,在对创新创业视域下成人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型人才”模式,该模式就是根据成人学生的学制特点和职业需求分类细化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人才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地将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传授给成人学生,提升成人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激发成人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最终使成人学生按需选择、按需求学和按需实践,探索了一条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三型人才”模式理论层面内涵,即结合成人学生入学层次、年龄、学制和职业需求等特点,按照不同专业、年级和行业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关注成人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状态、创新创业职业需求和创新创业技能掌握情况,及时有效地根据每个成人学生受教育情况将其细分为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再根据每个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专项需求制定专属方案助力各类型成人学生成长。“三型人才”模式丰富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路径,有效提升了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型人才”模式实践层面内涵,即将第一课堂的面授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保证创新创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借助科技园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工作室和校企合作基地等实践平台指导成人学生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并在后勤保障上给予鼎力支持。同时,注重帮助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成人学生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和风险评估方面给予技术指导,从而全面拓展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创新创业实战“大舞台”。
四、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成人教育“三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以重点培养为抓手,构建科技创新育人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
1设立成人教育创新实验班各高校要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成人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以“满足职业发展需求,打造成人教育创新人才”为宗旨,注重向自身内部挖掘创新潜力,全方位构建“意识启发、能力提升、实践孵化”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以优势学科和行业特色为基础,以“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职业领域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探索建立生物制药、农业技能、服装设计、汽车工程、护理技能、互联网技术和物流工程等成人教育创新实验班,实行“一对一”导师制,指导成人学生从入学就进入导师工作室进行创新熏陶和实践操作,旨在培养成人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2打造成人教育按类培养模式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的创新型目标,各高校可采取将本校成人教育专业实行按经济与管理类、农业生产类、安装操控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服务护理类和化工检测类等进行按类招生,成人学生入学后将按大类统一开展基础学习,一年后成人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通过按类招生方式最大限度激发成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专业创新性,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3培养成人教育创新型科研助手为全面提升成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各高校可采取实施“杰出学者”计划,下设首席教授、高端学者、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等项目板块,选拔聘任高校具有博士学位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加入“杰出学者”计划。选拔优秀成人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入“杰出学者”科研项目团队,辅助“杰出学者”开展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成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搭建“杰出学者”和成人学生科研工作平台,完善成人学生创新育人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建立创新型成人学生培养“生产线”。
(二)以育人体系为基础,搭建实践孵化平台,培养创业型人才
1完善成人教育创业师资库,夯实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把成人教育创业人才师资库建设工作纳入校十三五规划的整体部署中来,实施创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一是通过高度关注、重点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掘本校成人教育创业师资人才,为人才成长营造有利环境。二是打破全日制教育用人理念,积极选留和重点扶持熟悉成人教育规律、了解成人学生特点和具有创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为优秀成人教育创业教师发展开辟“快车道”,以点带面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创业师资库整体水平。同时,构建以《创业基础》和《成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程为主,以基本素质培训、职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为辅的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的成人创业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技能实训。2利用第二课堂教育平台,构建“互联网+成人学生”创业新模式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大讲堂、创客沙龙、创新创业报告会等成人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积极组织成人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逐步构建了以创客空间、成人学生创业俱乐部和校企合作基地为载体,以成人学生创业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行业类职业比赛等活动为牵引,从培训、到实训、再到实施的成人教育“第二课堂”创业育人体系。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成人学生”创业实践,激发成人学生创业活力,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互联网高效、便捷和智能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为助力区域经济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引擎。3整合校内优势资源,搭建成人学生创业实践大舞台高校要注重整合校内优势资源,依托本校科技园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创客空间和校企合作基地,为成人学生提供成果孵化的“训练场”。各高校还应为已经注册成立公司的成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场地,配备必要的办公座椅、网络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并邀请法律专业专家和社会法律中介机构点对点地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发挥校科技处、园区与产业办公室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优势,为成人学生创业企业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三)以扎根基层为目标,发挥成人教育优势,培养落地型人才
1激发落地型成人学生情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各高校要积极创新成人学生培养思路和方式,不断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在成人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和以情留人,重点打造服务现代化农业生产、商品制造和检测检疫领域一线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落地型成人学生。同时,以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奋力营造创新创业外部良好氛围,对于愿意留在基层、愿意扎根基层开展创新创业的落地型成人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要给予倾斜,解决落地型成人学生的后顾之忧。2挖掘落地型成人学生潜能,服务现代社会发展为了挖掘落地型成人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各高校要全面推行校企合作的成人教育培养模式,按企所需采取“订单”式培养,加速对口专业成人学生培养进程,培养“能扎根、懂技术、强实践、会创新”的落地型成人学生。同时,依据现代各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需求,打破传统全日制教育讲—听—写的单通道授课模式,根据成人学生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因需授课,采取成人教育双通道教学模式,培养服务当前经济发展急需的落地型成人学生。3发挥落地型成人学生优势,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各高校要与各地市成人教育培训委员会、职教中心等机构通力配合、互利互惠共同建设成人教育平台,发挥落地型成人学生“接地气”“懂实践”“扎根牢”的优势,采取“互联网+成人教育”“落地型成人学生+项目”等模式,解决成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鼓励落地型成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联盟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大力推进落地型成人学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变,彰显科技创新成果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启动落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引擎。
作者:安美忱 杨楠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石薇.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J].成人教育,2016(10):81—83.
[2]安美忱,张卫国.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6(5):91—93.
[3]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
[4]王勇.高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4(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