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保工程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种类繁多,而且施工工艺和环保措施相对复杂,在工程设计阶段,除了对一般工业项目的审查材料进行核查,还需要重点审查工程项目平面布置、设计方案、施工规模、生产工艺以及环保治理措施的设计是否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相关批复的具体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有没有落实环评批复以及设计方案,同时要对施工环境管理体系和具体的管理计划进行核实确认。一旦发现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设计资料,需要及时书面向有关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进行汇报,做出修正调整。对于工程项目发生的重大变更,则需要及时召开环境监理专题例会,综合分析工程变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上报环保部门,同时要求有关建设单位及时完善相关环保手续。
2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巡视、旁站监督、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召开环境例会以及下发整改文件等方法,确保完成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目标。
(1)大气污染监理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环境监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环保管理文件的相关具体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废气污染,避免威胁到施工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废水污染监理环境监理人员对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监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要检查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选址。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废水污染,工程项目的施工营地、石油化工药品试验点以及混泥土搅拌场等需要尽量远离河流,尤其要注意核查带有污染性的石油化工施工工艺是否远离居民和牲畜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其次,要监察相关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是否对施工区具有重要社会经济价值的水源,比如温泉、瀑布和矿泉等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此外,要严格监管石油化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确保其经由相关技术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并仔细检查工业废水的排放地点,尤其是核查是否为混泥土废水排放设置相应的沉淀过滤地,避免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
(3)噪声污染监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施工运行过程中极易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工程项目周边居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时,有关的环境监理人员会要求相应的施工单位对那些会制造出较大噪音的大型机械设备采取间接运行的方式,以此来减少机械操作声音的叠加效应,减轻噪音污染;而对于相对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则可以采用隔声罩和减震垫的方式来减轻设备振动引起的噪音;当然,对于能在室内操作的机械设备,环境监理人员建议尽量置于室内操作,从而减轻对施工外部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此外,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期间,适当增加施工区域围墙的高度,也能够有效减轻噪音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监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极易产生建筑垃圾,从而引起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在针对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监理工作中,一方面环境监理方需要向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单位下发建筑垃圾分类表,并要求其每周填报建筑垃圾的产量和种类,同时要预测下周建筑垃圾的产量和种类;另一方面,要及时地对施工过程中每周的建筑垃圾产量和种类设置跟踪档案,以便实时控制建筑垃圾的取向,并及时地为施工单位提供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减轻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石油化工工程竣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完工后,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上报环境监理竣工报告,同时要完整地提交有关环保资料。有关环境监理人员,首先,要督查工程项目承包商及时地整理环保工程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并及时提交环保工程竣工申请报告,进而提出相应的环境监理意见;其次,在参加石油化工工程交工检查过程中,需要监督施工现场清理工作,核查施工用地的恢复是否达到环保标准要求;再者,对工程项目配套的环保设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于相关的环境问题需要提出继续监理或给出具体的处理的方案。最后,要详细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环境监理报告,并提交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4结语
引入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专项监理,环保水保综合监理部依据环评、水保报告督促承建单位完成环保水保设施,并负责施工过程中环保水保工作进度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提出整改方案;施工期环境保护和水保持监测单位分别负责水、气、声、渣等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向业主反馈监测情况;各承建单位负责具体环保水保措施的落实;工程监理负责各环保水保土建措施的具体实施和质量管理。形成了“业主、监理、监测、施工四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和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验收的管理体系。业主定期组织监理、施工单位等召开环保水保例会,共同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积极推动各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确保已建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项目考核的一部分,使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施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措施
2.1强化环保水保后续设计、满足“三同时”要求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开展了各种后续设计并陆续组织实施。先后编制完成了《吉牛水电站弃渣场防护工程设计方案》、《吉牛水电站弃渣场调整报告》、《吉牛水电站首部及渣场绿化措施设计报告》等一系列后续设计方案和报告满足“三同时”要求。同时对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项目进行的招标、合同、施工、试运行、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中都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要求。优化设计,在开发中节约资源。取消了原规划中的竹子沟砂石料场,减少了耕林地占用面积,节约了用地,将工区部分加工厂、修理厂、仓库都修建在弃渣场或弃渣回垫形成的施工平台上,大大减少了工程临时占地。
2.2重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业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张贴宣传画、组织讨论、各单位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水保宣传活动,做到集中培训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由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综合监理牵头定期组织施工区管理人员学习环保水保知识,组织各单位交流自己的经验做法,共同提高。通过吉牛水电站环保水保监理部有针对性的向施工单位提供环保工程措施资料,以便施工单位主动学习环保知识,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培训。邀请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科研设计单位来工地集中进行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环保水保知识培训。
2.3严格督促相关环保水保设施的运行
在与运行单位签合同前即要求其制定环保水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拌和系统生产废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清运由承包单位运行管理,环保综合监理单位及业主进行监管。承包单位定期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自检,监理每月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考核。不运行则不予计量并给予处罚,考核不合格的进行整改,从而提高了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制定相关的考核、评比、奖罚制度,定期对各单位和其实施项目进行检查考核,保证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4落实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单项工程验收制度
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验收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电站环保水保工作实际,由环保水保综合监理协助业主制定了《吉牛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单项工程验收管理规定》,对具备验收条件的环保水保单项工程组织验收.对不满足要求的项目要求进行专项整治。实行专项验收制度,既可以检查环保、水保项目的实施到位与否,又保障了环保水保工作的有序推进。也为后续的环保水保措施的阶段检查和竣工专项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现场措施
3.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3.1.1鱼类保护措施根据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意见,为了切实做好革什扎河鱼类保护工作,业主与四川省水产局签订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协议,根据革什扎河鱼类分布、种群数量等联合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加强对沿河岸居民及电站参建单位鱼类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渔政部门执法力度。3.1.2水环境保护措施厂房营地设置1套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用于周围草坪绿化灌溉。承包商营地由于工程建设需要,各标段建设相对分散且人数相对较少,因此采用旱厕,粪便给予当地居民作为农家肥。电站砂石料从当地购买,混凝土拌合系统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的工艺,处理后用于周边场地洒水降尘。3.1.3声环境和大气环境保护前期工程开始时业主安监处就制定了《施工区道路交通管理办法》,夜间禁止运输活动,在交通沿线设限速标志、禁鸣标志、减速坎等。施工过程中,洒水降尘、加强施工管理并进行道路绿化等措施的实施.减少了施工扬尘的影响。3.1.4社会环境通过优化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工程占地,取消了影响仁青帮巴神山的1#施工支洞,避免对藏区神山的影响,促进了工程建设与藏族文化的融合。该电站为长隧洞引水式电站,为防止电站运行、检修中人为制造洪水,影响库区、坝下群众的生命财产,签订了专项施工合同,分别在减水河段、厂房尾水、库区等河道沿线设置了45处混凝土警示标识。
3.2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
3.2.1主体工程永久占地区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已在主体工程设计中考虑水保措施,并已基本落实。主要完成首部枢纽左右岸边坡防护、改线公路与复建桥坡脚挡墙和护坡、各支洞口边坡支护、地面厂房混凝土挡墙等项目,所建成的水保设施运行良好。目前已完成了改线公路两侧以及大坝下游左右岸施工平台区域的整地绿化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并获得了州环保局现场检查的肯定。3.2.2弃渣场区各渣场自施工开始就严格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按要求进行了水保专项设计,各渣场均已按设计图纸完成了渣场挡墙与临河渣场的浆砌石护坡施工,水保设施运行良好;堆渣过程中严格监控,加强对施工弃渣的管理,开挖渣料运至指定渣场堆放并及时进行推平整治,杜绝了乱弃现象。3.2.3施工道路区域电站新建施工道路主要有库区改线道路、引水隧洞2#至10#支洞施工便道、调压井施工便道,新建施工道路总长约20.5公里,较水保报告书规划道路减少9.08公里,优化设计,减少了征占地面积。为做好施工道路水保工作,在道路施工阶段,一是及时采取截排水沟、沉沙凼和竹条栅栏临时措施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二是同步实施浆砌石挡墙、边坡挂网喷混凝土、混凝土挡墙、浆砌石排水沟等永久措施确保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加强开挖料的管理,严禁开挖渣料直接倾倒公路边坡。运行使用阶段,一是对地段及时撒播适生草籽,进行绿化;二是安排专人管理,加强路面维修、排水沟清理等工作;三是采取了硬化和洒水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四是对雨季汛期滑塌路段及时采取了工程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不稳定坡面及时行了框格梁和锚索施工。3.2.4其他施工临时设施区域对涉及堆渣回填的场地,均严格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对已建成的各施工临建设施,基本配置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并安排专人维护。
4结束语
吉牛水电站施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以下几点:
4.1领导重视、管理体系到位
工程建设重新启动后,一开始就明确环保水保工作由业主一位副总经理分管,工程建设处主管,在招标阶段,即将环保水保措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招标范围,签订的主体施工合同中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独立的环保、水保管理体系,业主与各承包单位签订《环保水保、文明施工协议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相关要求。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各标段对环保、水保工作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环保水保措施,经工程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
4.2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处、环保水保综合监理及工程监理等对施工单位环保水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考核结果优良的单位进行奖励;对较差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并由工程建设处和环保水保监理跟踪落实;对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周例会和月计划会上,把环保水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织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施工期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水生陆生监测等工作均已启动,保证了在抓好已投运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的同时,能够用监测数据指导环保水保管理工作,改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环保水保设施发挥实效,达到预期目的。
4.3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关键词:工程活动;工程伦理学;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11-02
一、工程伦理学发展概况
工程作为一种“造物”活动,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存在,实现事物状态的变换,甚至包括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工程作为“设计”活动,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并由于其本身不具有道德上的善恶意义,既可以为善的目的服务,也可以为恶的目的服务,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伦理审视。由此产生了工程伦理学的概念。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工程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减少其负面影响,最终推动符合一定伦理道德标准的“好工程”的建设[1]。人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工程活动,在人类工程活动超过环境容量时,势必产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周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恶化,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对于工程实施者来说,不具有交换价值的空气、河流、山川等环境因素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计算和考虑之外,完全拒斥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伦理关怀和应尽的责任。工程师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生物圈是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另外一些影响。另外,工程活动还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如地面塌陷与沉降、地裂缝等,造成对工程和环境的危害与损失。如不及时监测和适当治理,则将导致更大的损失。
深入研究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前提是对国外工程伦理学发展历史的把握。工程伦理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从产生之初即注重工程伦理规范的调整与完善,包括其伦理规范中的环境问题等新议题。近年来,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把“2020年的工程师应该成为受全面教育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作为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目标。德国工程师协会经过10年工作,编写了技术评估政策的指导方针,包括技术和经济的效率、公众福利、安全、健康、环境质量、个人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内容[2]。2002年,德国工程师协会颁布了“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3]。该原则全面指出伦理原则应作为工程师技术活动判断依据的指南。1997年,法国工程师与科学家协会、毕业生工程师协会同盟、法国工程师国家委员会三大团体联盟(CNISF)编制了一部工程师伦理规范,成为法国工程师关注技术问题的重要参考[4]。
我国作为伦理学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虽然早有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关于问题决策和伦理权衡的精彩论述,但总体来讲中国古代并未形成工程伦理学的概念。当代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虽然刚刚起步,发展时间短暂,但进步明显。2006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单位联合颁布了申请“注册环保工程师”的执行办法,并规定了相关考核认定条件。其考核内容既包括涵盖环保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也包括工程活动中的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物理污染防治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5]。
二、我国工程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尽管我国对诸如注册环保工程师的考核认证逐渐规范,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测试手册”缺乏伦理和道德规范,比如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等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和工程伦理学已经被西方国家证明有效的前提下,突出工程伦理学中的伦理道德维度显然十分重要。另外一方面,目前的考试和学习内容较多地脱离了实际的工程活动,对工程师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
相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意识过强而经济意识较弱的学术思想氛围,中国现代社会则转变为经济意识过强伦理意识较弱。在这样的形势下,强调强化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强化伦理意识,就是要强化有关人员发现、分析和恰当解决伦理问题的意识。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伦理问题的表现具有隐蔽性,因而如何正确、敏锐地在工程问题中“发现”伦理问题成为了工程伦理学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我国的工程活动中许多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工程参与者缺乏伦理意识,或者是难以发现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而导致的。
工程活动如果过于强调工程效益,就会逃避对环境的伦理责任,漠视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指出,贪欲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是一种罪恶,贪欲不仅是工业革命和征服自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动机,而且是破坏生物圈和污染环境的动机。工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以技术为先导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代工程事故和工程灾难频发,直接影响到工程活动中伦理诉求的实现。其原因:一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科学认知问题。工程行动在新进入一个领域时,由于工程参与者对某些相关方面缺乏科学知识和有效的认知,容易引发错误的工程决策和不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增加工程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这种情况易导致工程决策者难以有效规避工程安全问题。二是工程活动技术选择的问题。问题工程的产生,部分原因是偶然因素引发的,部分原因则是由于工程的技术问题造成的。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根本说来也是由于工程设计的技术缺陷问题,只是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更加暴露了这一技术问题[6]。三是社会自身的问题。工程活动作为变革自然的造物工程具有自然属性,同时由于工程是社会的工程,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体现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具有社会属性,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所以说,作为引导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国家其所能提供的生产力和资源条件也是工程活动能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伦理道德准则的坚实基础。
三、工程伦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我国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
第一,先思而后行。针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之类的现象,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反思行为的后果,尤其要发展和确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意识和预防性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和发明出保护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以及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第二,建立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我国于1995年在全国推行注册建筑师制度,1997年第一批注册建筑师开始执业,2000年实行“注册工程师实施计划”,但到目前为止始终未建立国家层面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如何推进国家层面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将是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议题。
第三,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清华大学从事科学技术、社会与工程伦理方面教育和研究的曹南燕教授指出了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滞后的原因:当前我国工科学生,未来的工程师,未来工程活动的设计者、决策者、实施者、管理者和评估者,对国内工程领域现状的态度普遍是,虽然痛感问题严重,但多数认为与己无关也不愿多去思考,或者认为问题太复杂,不是个人所能解决得了的[7]。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把工程伦理学作为工程学学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不同的形式在所有的工科院校中普遍开设。
第四,促进公众参与。工程活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深远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征,任何工程都可能造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后果,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对可能遭受的伤害的知情权、反对权等。德国工程伦理就是从制度或者机制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利,使公众的意见得以表达。
第五,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考虑。“不应把必要的消费约束视作对自然界的一种‘恩赐’来加以炫耀,而应视作为了自己、自己的亲人乃至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一个责任而加以坚持。”工程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关注可能造成的深远的环境影响,因为人类现阶段的生活环境也是将来子孙后代生存的物质基础。
纵观欧美各国历史可以发现,其工程伦理学的发展基本上遵循着这样一条发展脉络:从完善工程伦理制度规范到注重工程参与者及利益相关者伦理意识的培养。我国的工程伦理学是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其成长完善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不断总结工程伦理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是我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德国工程师协会.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工程、技术、哲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C.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69.
[3][德]C.胡比希.技术伦理需要机制化[J].世界哲学,2005(4).
[4]Robert M Introduction.Issues of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French and U.S. Pers-
pectives[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6(12):595.
[5]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注册环保工程师执行资格考核认定测试手册[K].2006.
[6]张景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原因[J].全球科技经济望,1991(6):51-52.
[7]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The Analysis of Engineered Eth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China
LI Ci-ci,WANG Quan-qua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a.Graduate school;b. College of humanities,Nanjing 210037,China)
【关键词】公路设计;设计理念;发展
一、构建完善的规范体系
我们国家在引进、消化发达国家公路建设标准规范的同时,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公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分门别类的制定了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标准规范。有力地指导了勘察设计工作。
由于我国经济欠发达,资金紧张,一直困扰着公路建设者,亦制约着公路设计者的创作。长期以来,造成公路设计理念较落后,遏制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设计理念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的要求,考虑工程本身,专业内部要求较多,从全社会、环境保护者角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不足,对自然尊重不够,工程大挖大填现象比较突出。
2.“用心”设计不够,设计“制作”多于“创作”、“粗放”多余“精细”,有特点、有特色的设计少,照抄照搬现象较多;在技术标准指标掌握上,不能因地制宜,生搬硬套现象较普遍;在一些项目中,地质勘测深度不够,而在某些专业设计中又趋于保守,在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上缺乏内在动力,创新意识不强。
3.部分设计单位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违规分包,转让资质,后续服务不到位;四是交通主管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五是有的业主对设计干预较多,尊重科学不够,特别是压缩合理设计周期,基础工作不到位,不能确保设计质量。
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的确定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指明了我国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的这两个重大理论问题。
在勘察设计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把更新理念这个源头性、前提性、战略性的重要问题解决好。不仅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要用心的理念指导设计、组织施工,而且建设单位要用新的理念加强工程管理;不仅专业人员要把新的理念贯彻到业务工作中去,交通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用新的理念指导公路建设。要通过新的理念的确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真正把我们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执政的理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把发展的重心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放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条件上来,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摆脱时空约束,追求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更舒适的出行,是人们对交通工作的本质要求。在公路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要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点,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新理念,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今天,交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不能只看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二是要以能为人们提供什么水准的服务来评判。勘察设计工作的着力点,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在工程本身的细微处,体现对人的关注,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的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方便。
载人的诸多需求中,安全是首要因素,世界各国都把保证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作为主要执政目标。我国政府也多次强调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数量明显减少,从高发到基本遏制到逐年下降的目标。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如何,及时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对设计人员设计水平和能力的检验。
在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驾驶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是主要因素。但改善公路线形,完善交通设施,对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行车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勘察设计工作者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总之,在设计方案中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定有效措施,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2.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质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公路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下程度的破坏,最强有力的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要把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公路建设经常遇到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这些区域,对保持生态平衡和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坚持“环保优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工程造价中环保投入占到10%左右。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增加环保工程,可能加大建设成本,但带来的长远利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随着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向山区推进,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尤为迫切、尤为重要。过去,当建设资金受到限制时,往往压缩环保投入,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这是不妥当的。一定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多设计生态路和环保路,减少交通公害,为人民创造清新秀丽的生活环境,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科技和文明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3.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规模大,对土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在一些区域内有限的通道上,进行合理规划本身就是开发和节约国土资源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公路建设绝不能以浪费土地、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每一位建设者,尤其是设计人员,一定要增强节约土地资源意识,节约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适当超前与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合理利用线位资源,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标,不片面追求不符合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设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三是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能利用老路进行改扩建的不要新建,确需新建的要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良田,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采用技术指标。
4.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一个高品质的公路项目,不仅是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的完美结合,是结构安全,经久耐用、外表美观的优质工程,还应当是公众认可、使用方便、人民满意、有高水平服务质量的社会产品。如果社会公众的不到便利、有效的服务,不能给予认可,就称不上是好工程。所以,我们不仅要站在交通行业自身的角度去搞工程设计,体现公路特有的线形美和工程结构物的建筑美,体现精细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应站在行车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公路。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500千伏新都输变电工程的建成,可形成围绕成都电网的500千伏丹景-新都-龙王-桃乡-尖山-九江-蜀州-丹景多回路环形电网,是四川梯格型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提高成都电网的供电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提高地区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成都500千伏多回路环网恰处梯格型网架中北部,是四川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枢纽和桥梁。500千伏丹景-新都-龙王输电通道的建设,使四川西部水电东送川东、川中、川南和重庆、华中电网更直接,从而减轻了500千伏蜀州-九江-尖山-桃乡输电通道的压力,使成都500千伏电网结构更趋合理,吞吐能力更强,供电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更加灵活,抗灾水平更高。
1、工程建设概况
1.1工程概况及规模
线路从丹景500千伏变电站出线后,向东南方走线,跨过丹景~回龙和丹景~永定桥两条220千伏同塔双回线路后,线路随即左转平行丹永线向东方向走线。经龙桥、茶院子、游家果园,在廖家湾右转绕过彭州市远景规划区,经王家巷、石伏寺、在胡家林附近再次跨越丹永220千伏双回线路后向东走线,在双泉寺跨过在建成绵高速复线右转绕过升平场向东南方向走线,经高林子、川北院子、刘家丝房至火神庙处按彭州规划要求再次跨过丹景~永定桥220千伏线路至丹永线西侧走线,线路平行丹永线向西南走线,至花红园处右转向西南方向走线经五块石跨过成汶(灌)铁路后至大柏村处大角度左转进入新都500千伏变电站。线路在花红园~大柏村段预留永定桥220千伏及110千伏线路钻越位置。
全线采用同塔双回架线,北方案线路路径全长约2×34km,曲折系数1.45。沿途经过彭州市、新都区行政区域。
丹景至新都500千伏双回线路起自丹景500千伏变电站,止于新建新都500千伏变电站。线路全长33.99km。共需新建铁塔84基。
1.2投资规模及资金安排计划
新都至丹景50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本工程概算静态投资26397万元,动态投资27162万元。资金供应安排:20 年投资完成100%。
2、工程目标
2.1工程建设目标
根据“工程平安、质量优良、工期高效、造价合理、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分解制定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标准工艺应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职业健康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进度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信息管理目标、工程档案管理目标和创优目标。
2.2安全管理目标
不发生人员重伤及以上事故、造成较大影响的人员群体轻伤事件;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电网及设备事故;不发生一般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火灾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不发生对公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其他事件;不发生影响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
2.3质量管理目标
一是工程“零缺陷”上启委会和移交生产运行。二是按国家电网公司规定实现工程达标创优;三是“标准工艺”应用率≥85%;四是分项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五是线路在施工期间由于保管、操作不当造成装置性材料破坏和变形。由于工艺差错、构件规格和加工问题,造成批量返工。
3.工程建设特点
3.1 工程地理特点
3.1.1.工程交通四通八达,便于大型设备运输和施工运输
工程位成都平原境内,500千伏变电站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三尺村,距成都市主城区北面直线距离约24km,距新都城区西北面直线距离约15km,流镇东面约2.4km,站址北侧有新都区清流乡至彭州市竹瓦乡的碎石路与站址相通,交通较方便。输电线路沿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公路四通八达,有省道、县道等主公路,线路附近分布有众多的乡镇公路和村级公路,这些公路大部分为砼路面,可作为主要运输道路。
3.1.2.该工程房屋拆迁量大,施工协调难度较大
本工程线路经沿途经过彭州市、广汉市、新都区、青白江区行政区域。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大,房屋分布相对密集,不易避让,房屋拆迁量大,施工协调难度较大。
3.1.3.该工程交叉跨越多,施工难度大
工程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域内交通四通八达,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较多,输电线路、广播、通信线路星罗密布,交叉跨越较多,施工难度大。
3.2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新都至丹景50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线:JL/G1A-500/45-48/7,地线JLB40-150 、OPGW-150,绝缘子
FU160BP/155D、FU300B/195-2、FXBW-500/120-3、FXBW-500/210-3、FXBW-500/300-2、U70CN/200、U70C/200。
3.3基础部分的主要特点
最大设计风速:27m/s;覆冰厚度5mm。沿线地形:平地60%,河网25%,泥沼15%,海拔高程:510~685m,沿线地质:松砂石20%,普通土25%,泥水35%,流砂20%,铁塔型式:6相“VIV”双回路直线塔、双回路鼓型耐张塔,基础型式:板式斜柱基础、台阶式斜柱基础、微型桩基础、水下钻孔灌注桩基础。
4、施工总平面管理
4.1施工项目部设置
为了便于施工管理、通信联系、材料运输、生活物资购买、以及与业主单位、监理工程师工作联系方便,施工项目部宜设置在线路标段中间位置,交通便利、环境安全、水电齐全、通讯通畅、便于办公的县城或乡镇上,同时需考虑布置具备一定规模的会议室,做到环境美化。
4.2现场搅拌站、材料堆场、作业棚设置
为了有利材料的接收、保管、分发和运输,现场搅拌站、材料堆场、作业棚的选择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4.3 通信联系方式
施工项目部用移动电话、程控电话以及互联网络作为通信工具,随时与建设管理单位、监理项目部和施工队保持正常通信。
4.4 张、牵场的选择
牵张场的布置应严格规划施工总平面,划定施工通道、导线集放区、锚线区、工具集放区、休息区的等,做到各区域布置合理,尽量少占用土地;同时,设置安全设施、标志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
5、工程质量管理
5.1工程前期阶段质量管理
一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建设管理单位开展施工图会审,邀请设计、施工专家参加会审工作。施工、监理在参加图纸会检前,进行施工图预检,并形成预检意见。业主项目部签发设计交底纪要、图纸会检纪要,并监督落实到位。设计图纸会审、会检不能免除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责任。二是施工单位依靠技术改进和精细管理,有效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消除施工质量通病。根据地区气候、地形环境、施工工期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防范、消除施工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三是设计单位创新、优化结构设计,施工单位创新施工工艺、工法,确保变电工程获得四川优质结构工程奖。
5.2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
一是在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完成后,向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经总监签证的开工报告,按基建管理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后开工。二是设计单位向现场派驻工地代表,负责进行设计交底,解决施工图纸中的技术问题,负责协调各方的设计接口的配合工作,收集包括设计本身在内的施工、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质量信息,加强与施工、监理之间的配合,共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三是严格执行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与会签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它因素需更改设计,根据相关的规定出具设计变更并按程序及时进行审批、会签,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杜绝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返工。
5.3验收评价阶段质量管理
一是施工单位按施工合同约定,完成全部工程施工,经三级自检验收合格,监理项目部组织竣工初检后申请竣工预验收。业主项目部在工程竣工初检合格后组织竣工预验收并督促整改消缺,协调生产交接验收,对整改消缺情况及时复查并签证,申请投运前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和启动验收。二是工程启动验收应在工程竣工预验收合格后进行,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由工程参建单位负责整改消缺,整改消缺完毕后工程验收组应及时复查并签证,达到“零缺陷”后向启动验收委员会提交工程启动验收报告。三是工程启动验收结束,且施工单位完成相关消缺工作后,由建设管理单位向四川省电力质量监督检查中心站申请工程投运前质量监督检查。
6、结束语
环境保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和水保的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工程”理念,开展设计优化和施工工艺创新,建设绿色环保工程。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