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患儿的护理措施

患儿的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患儿的护理措施

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重症;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系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程大多2~3 周,多数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重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反复惊厥发作、抽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情绪异常、病理征阳性、颅内高压甚至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患儿生命。根据重症患儿病情重、起病急、变化快、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些特点,如何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院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 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结果,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龄10 个月至14 岁;住院天数7 天~35 天;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高热32 例,头痛30 例,呕吐25 例,抽搐10 例,昏迷10 例,瘫痪3 例,脑疝2 例,视物模糊1 例。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36 例,异常30 例;心电图检查30 例,异常15 例;头颅CT检查25 例,异常16 例。全部行血生化检查:23 例发生电解质紊乱,心肌酶异常27 例。全部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0 例,其中白细胞增高29 例,蛋白质增高10 例。

1.2  方法

 对每位重症患儿均实行整体化系统护理,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先收集护理对象的健康资料,分析资料确定护理诊断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对象朝向预期结果的进展情况。

1.3  结果

 38 例患儿中治愈34 例,好转2 例,放弃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34/38)。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 次,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留置胃管鼻饲患儿,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尿失禁患儿,保持会阴清洁,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定时更换贮尿袋,每天用碘伏清洗尿道口2 次。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2.2  做好各种症状的护理

2.2.1  高热的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病初即出现高热,且常呈持续性高热,。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 ℃以上者,头部可用冰帽持续降温,大血管暴露处可放置冰袋降温,四肢给予保暖,也可用低于体温2 ℃的温水擦浴,力求使体温保持在38 ℃以下。用亚低温治疗重症患儿且疗效明显[2],应将患儿的体温控制在32~34 ℃。如高热冷敷疗效不佳者,可用药物退热。高热期要保证患儿足够营养和液体量摄入。

2.2.2  惊厥和频繁抽搐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发生惊厥是脑缺氧、缺血及脑水肿加剧的标志。患儿惊厥发生,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内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置压舌板与两齿之间。必要时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防止坠床及其他意外伤害。患儿惊厥频繁,应遵医嘱预防性应用镇静剂,同时寻找惊厥的原因。患儿应住单间,保持环境安静,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应观察患儿抽搐时的神志、瞳孔、抽搐发生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抽搐时有无大小便失禁等。

2.2.3  频繁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腹泻; 综合护理; 患儿; 临床效果

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引发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变,常常伴有发热、呕吐及脱水等临床症状[1]。在集体场所一旦有患儿感染,极易造成群体爆发流行,难以控制,危害较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腹泻患儿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降低死亡率。本文对腹泻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本院儿科住院的98例腹泻患儿,其中男47例,女51例,年龄1个月~4岁,均有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等临床表现,且多有体温升高、腹胀等。将上述98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及时纠正患儿的电解质紊乱、脱水及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补液治疗,对症处理,如发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出现缺氧症状给予吸氧等[2]。

1.2.2 实验组方法 (1)饮食护理:对于8个月以内的患儿,应保持原有的喂养方式,暂停辅食的添加,应少量多次喂奶,对于平常饮食的患儿,所选择的食物适量加入植物油、蔬菜及肉末,呕吐较为严重的患儿应禁食4~6 h[3],待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需循序渐进;(2)肛周皮肤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在便后用温水清洗周围皮肤,动作轻柔,穿棉质的尿布或内裤,防止损伤患儿皮肤,若臀部出现发红、破溃,应在清洁后涂抹鱼肝油,防止发生红臀[4];(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多于患儿接触,密切观察患儿的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及量,观察患儿神智有无变化、脱水症状严重程度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为病情变化提供及时的信息;(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疏导内心的不良情绪,在患儿生病期间,家属情绪通常比较烦躁,如处理不好护患关系极易发生纠纷,影响科室的声誉;(5)补液治疗:遵医嘱应用补液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时评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于轻度缺水患儿可使用口服补液方式,对于病情较重患儿适合静脉补充液体,提高治疗效果[5];(6)健康指导:对患儿家属进行卫生指导,告知其喂乳及配乳前后要洗手,患儿餐具及用具要刷洗干净,定时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6];(7)出院指导:患儿康复出院前,护理人员告知科室联系方式,定期随访,告知家属及时带患儿复查。

3 讨论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腹泻的因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感染了轮状病毒,多见于6~24个月之间的婴幼儿[7]。轮状病毒是无被膜的RNA病毒,具有双股基因组成划分为11个片段,每个片段编码有一个病毒蛋白,该病毒可侵犯多个脏器,多导致心肌损伤[8]。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等,准确记录,尤其是患儿的排泄物的量,及时反馈给医生,制定合理的补液计划[9]。由于现在家庭多为一个孩子,都被视为“小公主、小皇帝”,家属溺爱,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防止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儿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才能够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便于开展工作[10],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减少烦躁等不良情绪,营造了家一般的住院环境。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51%,实验组为97.9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红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通过对腹泻患儿的综合护理,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有效减少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红臀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的舒适。

参考文献

[1]张亮,柴烨.2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89-90.

[2]赵凤霞.综合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20-1121.

[3]卢柳霞,周巧宇.专科饮食护理对促进腹泻患儿康复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252-253.

[4]侯建英.住院腹泻患儿护理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179-180.

[5]冯雪婷.综合护理干预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61-62.

[6]徐翠玲.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46-47.

[7] Huang Y,Carpenter L.Identifying elderly depression using the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as part of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ed care assessment in nursing homes[J].Aging Ment Health,2011,15(8):1045-1051.

[8]王小茹.秋季腹泻患儿心肌酶谱的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13-214.

[9]李春艳,曾凤艳,尹雪梅,等.中毒性传染性腹泻患儿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72.

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儿护理工作记录作为研究资料,查找安全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探讨制订出相应的方法措施,对所存在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并检验其改善效果,对其护理的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2主要安全隐患因素

60例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主要有护患沟通不良;护理记录不当;违医行为;技术手法生疏及缺乏责任感,详见下表。

2.1护患沟通问题由上表可知,因护患沟通不良而发生护理安全隐患达23.33%,原因主要是使用药品未先告知,行特殊检查之前未详细告知,对家长提问回复没有耐心。由于工作忙,护士与家长沟通不够,导致患者及家长的不满、投诉甚至纠纷[1]。

2.2专业技术水平不扎实引发的安全隐患达11.67%,而因护理人员责任感低而引发的安全隐患达16.67%,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病情观察不全面,使患儿未得到及时救治而延误病情。另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若不严格实行交接制度以及查对制度或不紧密观察患儿变化,就可能会出现事故。

2.3护理记录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达21.67%,原因为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对其各项指征的评估不细致,出现问题未得到及时的反馈;护理记录不符合规范,有漏及回顾性的记录;医嘱出现漏签、代签。

2.4患儿及家长违医行为引发的安全隐患达26.67%。患儿及家长应遵守管理制度,听从医护人员的管理。但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监护人不配合,或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拒绝采血、擅自离院以及拒绝特殊检查等,都会导致患儿就医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3防范措施

3.1增强护患的沟通,处理好护患关系

在患儿入院、治疗或康复期以及出院后等时期给予健康宣教,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让患儿和其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要注重一些细节,合理的延长护患之间交流的时间以及增加交流次数,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病房的巡视,对于病患的有效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履行医嘱,告知详细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措施。加强学习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规范护士在各样工作中的文明言行,改善好护患之间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率[2]。

3.2加强业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

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护理事故的发生具有直接关联,也是保证护理安全重要的基础[3]。因此,应针对不同资历护士,给予不同培训,让每位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应该注重常见病的护理治疗、急救药品以及器材的使用等。对于主管护师等,则应该注重对实习生的带教以及科研方面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一些自考或函授以及继续教育之类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并且通过各个科内的护理查房以及小讲课、远程教育之类业务学习或是参加院内的学术活动,满足护理人员的学习需要,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儿科的知识培训,训练护士按护理程序思维以及工作方法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能力,让护士掌握科室急症的护理技能知识,在危急情况下能对病人给予及时以及准确的救治护理。

3.3完善并落实制度

严格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无隐患的法宝。护士若在工作中实行交接班的制度或查对制度不严格或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不严密,就极可能会发生事故。我们应以《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操作规程、护理规范等作为标准,与儿科具体工作相结合,制定好护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制度、操作规程以及护理常规。如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疾病的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抢救配合规程等以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有章可循及有安全有效的依据。

3.4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将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作为重点培训人员,加强检查其工作的具体情况,根据发生的问题给予帮助与分析,督促其整改。对危重的病人或特殊检查的病人给予重点关注,重点进行交接,抓好基础护理,宣教必须到位,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抓好查对、交接班制度以及分级护理、抢救工作、消毒制度的落实率。抓好双休、节假日护理人员的调度安排。利用宣教以及晨间护理给予患儿家属安全教育等。

3.5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探讨6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重返ICU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本科室病例,总结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重返ICU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例患儿自动出院,其他5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返回普通病房。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限制液体入量、加强肺部物理治疗非常重要,能促进患儿康复,降低重返ICU的几率。

关键词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ICU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45

作者单位:221004徐州市江苏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ICU

张娟:女,本科,护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出生率的0.8%左右,由于环境污染、孕期病毒感染等各方面的影响致使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早期外科手术有助于减轻患儿疾病的发展,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患儿年龄小、体重轻、抵抗手术的耐受力差,因而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本科室2013年3月~2014年3月,有6例患儿由于各种原因重返ICU。针对这种情况,本科室结合临床实际,认真总结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6名,男4例,女2例。年龄8个月~5岁。体重4~16 kg。6例患儿分别为3例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1例法洛氏四联征。术前心功能Ⅱ~Ⅲ级,手术过程顺利,6例患儿术后第1次在ICU 2~3 d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转到普通病房。由于各种原因患儿返回ICU时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下降。

2原因分析

患儿本身对手术及各种治疗的耐受力差,重返ICU无疑增加了患儿及家属的负担,因此找出患儿重返ICU的原因,有利于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护理方法提供借鉴,减少重返ICU的几率,主要原因如下:

2.1体液摄入过多加重心脏负担由于家长担心患儿营养不足,术后给患儿饮食量多,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未控制好摄入量而增加心脏负担。

2.2肺部物理治疗不到位(1)患儿手术切口疼痛,不敢活动,翻身不到位,持续平卧位会导致如拍背吸痰等治疗不彻底(2)患儿不敢咳嗽,担心咳嗽时刀口疼痛及刀口裂开,导致有痰液排不出,拍背的力度不够。

2.3心理因素(1)患儿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害怕手术,心理压力增加,造成心率血压升高。(2)患儿在家长面前很任性,由于长时间大声哭闹造成肺动脉压升高。

2.4易造成院内感染的发生(1)患儿身体及营养状况差,皮下脂肪少,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及压疮。(2)手术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探视人员人多混杂,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3)患儿年龄小,手术切口痒时喜欢用手抓,造成切口感染。

3护理措施

3.1控制感染避免感染并发症的关键在于预防[2]。(1)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无皱褶、柔软干燥;定时翻身,将患儿置于舒适。皮下脂肪少的患儿,在受压部位垫硅胶垫,密切观察易受压部位,观察局部情况并给予按摩。(2)控制感染。可采取限制探视制度,避免给患儿带来易感菌。医务人员和探视家属都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3)密切观察。患儿若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患儿此时抵抗力很差,必须及时处理感染。

3.2控制体液进出严格控制出入量,防止因过多摄入水分加重心肺负担而引起肺渗出、肺水肿等并发症,术后血容量补充的原则是“少用晶体、胶体适当、出稍大于人” [3]。根据患儿体重计算出患儿的输液量及尿量,并记录患儿出入量,同时严密观察患儿的末梢循环,用手指压患儿甲床或足底,抬起后3 s内颜色恢复正常说明末梢充盈良好[4]。

3.3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是心脏术后的重要一环,正确有效地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5]。为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注意吸痰的次数及量,患儿自行排痰能力差,若患儿可以沟通,教会并鼓励患儿自行咳嗽、咳痰;若患儿年龄较小,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拍背排痰。

3.4心理护理患儿进入ICU后,对周围环境和医护人员感到陌生,会出现恐惧、不安、焦虑心理[5],易哭闹,影响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情绪,及时通过抚触等措施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同时动作应轻柔,语言温和,减少患儿的陌生感,对家长也要进行心理护理,解释实行护理措施的原因,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样更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

4结果

6例患儿在ICU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5例患儿体征平稳,顺利转回普通病房,1例患儿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

5小结

通过对6例患儿重返ICU的原因分析提示护理人员:患儿因年龄小,多数无法用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患儿与成年人体质的不同,在家长的配合下,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妥善地护理。通过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使患儿得到较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穗.婴幼儿体外循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3888-3890.

[2]母艳玲.5 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ICU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54-56.

[3]凌华.154例婴幼儿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ICU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6):108-110.

[4]李敏,欧松劲,古翠云.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的呼吸监护[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3-4.

[5]刘佳,尚丽丽,邱武英,等.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1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67-69.

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整体护理方法、措施,观察护理干预作用效果,为小儿肺炎的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保证可比性充分的基础上,将60例患儿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人数30例。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组别分别对两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最后参照相关疗效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同的治疗措施与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整体护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整体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肺炎患儿实施整体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快速有效康复,同时还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关键词:肺炎;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78-02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临床病症,发病率相当之高,尤是以春秋两季为甚,该病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坚持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对患儿的临床护理,这样才能够促进他们快速康复。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30例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了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本文的临床研究过程当中,一共收集了60例研究对象,他们均为作者所在医院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以来,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患儿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平均3.5±1.2岁,男28例,女32例,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萎靡、烦躁、呼吸困难、发烧、咳嗽、舌红苔黄、口干唇裂等,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湿音,胸部 X 线可见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将他们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人数30例,确保两组患儿之间的可比性充分。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临床治疗措施,在治疗的基础上,常规护理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仅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医护引导,并满足患儿及其家属所主动提出的护理要求,对整体护理组患儿实施整体性的护理干预,主要的措施内容如下。

1.2.1 基础护理:

首先,要提高病房环境质量,为患儿的病情治疗与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病房室内的温度应当尽可能控制在18摄氏度到22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到65%之间,保证室内通风性良好,定时打扫,保持病房整洁与卫生;其次,要减少患儿的活动量,使其卧床休息,半卧最佳,这更加有利于患儿呼吸。做好对患儿的个人卫生护理,保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衣物、被褥都要柔软、轻暖。由于肺炎患儿通常都具有咳喘、发热等临床症状,所以他们口腔内的唾液会大幅度减少,食物残渣容易繁殖细菌,加之治疗过程当中一般会使用到抗生素,所以非常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菌群失调,进而引起口腔溃疡、口腔感染,所以要针对性的对患儿做好口腔护理,每天分2次到4次用0.9%氯化钠溶为患儿擦拭口唇、口腔,可以漱口的患儿应当指导其分别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1.2.2 体温护理:

小儿肺炎患者普遍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因此需要加强对其体温的监护,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体温测量频率,最高应每半小时到一小时测量一次,最低应每半天进行一次测量,测量过程当中还需要做好明确的记录,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如果患儿的体温高于了38.5摄氏度,要立即采取针对性的药物降温措施和物理降温措施,防止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物理降温措施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让患儿的体温骤然下降过多,同时要及时补充液体,更换汗湿衣服。

1.2.3 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是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排痰护理。在肺部炎症的影响下,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会大量增多,如不及时的将其清除,就非常容易导致痰液阻塞呼吸道的情况出现。要多向患儿喂水,这样能够使痰液的粘稠度降低,并采用叩背的方式,帮助患儿进行排痰。对于排痰困难的患儿,可以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来促进其排痰,再是无效,就必须要进行吸痰器排痰,操作时要绝对做到无菌,不能将细菌带入患儿呼吸道中,加重患儿病情。

还有部分患儿由于呼吸困难,需要进行吸氧。如果患儿的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应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不宜过高,每分钟0.5L到1.0L即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需要采用面罩雾化给氧,氧流量为每分钟2.0L到4.0L,并时刻注意患儿的呼吸状态。

1.2.4 输液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输液的过程当中,所有操作必需要做到无菌,防止加重患儿的感染症状,根据液体的种类与医生的医嘱,严格控制好液体滴速,严防滴速过快给患儿带来过大的机体负担,导致心衰、肺水肿等情况出现,对于并发有心力衰竭的患儿,应当进一步减缓滴速,同时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受液情况,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时,应当立即停止输液,并上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2.5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饮食护理,坚持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给予其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对于婴儿喂养时,每次应抱起,同时保持头部抬高,以免发生气管吸入出现呛咳、窒息。鼓励患儿多喝水,使呼吸道黏膜湿润,从而有利于痰液排出。

1.2.6 心理护理:

一方面,要针对患儿的年龄,对他们做好心理护理,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消除他们对于医院环境的陌生与恐惧感,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开展。另一方面,要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告知他们小儿肺炎是常见的病症,只要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患儿是能够快速康复的,以消除他们过多的顾虑。

1.3 观察标准:

疗效观察标准: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听诊、胸部 X 线检查完全恢复正常,为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可见好转,肺部听诊、胸部 X 线检查可见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肺部听诊、胸部 X 线检查无改善甚至是有所加重,为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有效率。

满意度观察标准: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从0%到100%,依次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低到最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对比均采用SPSS 17.0,计数资料用X2值进行检验,如果P

2 结果

经相同的治疗措施与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整体护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整体护理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6%,常规护理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6.66%,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整体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整体护理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8%,常规护理组仅为88.4%,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3 结语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不同的病原体或者是其他因素而导致了患者肺部出现炎症。由于小儿的抵抗力较低,呼吸系统的发育尚不完善,且气管及支气管腔较为狭窄,从而使肺炎成为威胁其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证明,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肺炎患儿实施整体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快速有效康复,同时还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兰芳,郭臻.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康复中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