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蒙特梭利;数学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63-02

那么,在蒙氏教室里为幼儿提供与学习数学内容相关的教具与材料是为幼儿准备丰富的学习数学必备的物质环境所不可获缺的。为此蒙特梭利根据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设计了许多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蒙氏数学经典教具,为幼儿感知复杂和抽象的数学概念提供了及为有意的帮助。但做为一名蒙氏教师,在几年的带班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仅仅凭借这些经典教具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求知欲的。因此,延伸教具的投放和运用在整个蒙氏数学教育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便是在带班过程中对于数学教育中延伸教具的制作、投放和运用中的一些具体的感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很多教师,特别是初次带蒙班的幼儿教师都深有感受,孩子们"玩来玩去"就是这几样经典教具。教具的数量也不能满足幼儿同时操作的需要。有心想要给孩子们添一些操作材料,却不知从何入手。那么我们首先就来谈一谈延伸教具的制作:

1.延伸教具的制作应遵循以下几点:

1.1 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及幼儿学习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制作; 在蒙氏数学领域中进行10以内数的教学中要使用到数棒、砂数字板、纺锤棒箱、数字与筹码、彩色串珠等经典教具。综合以上经典教具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幼儿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数词、数字、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这部分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那么,我们就以此为目标制作了一些的延伸教具。如下:

图一为教具插牙签:准备10个小瓶,瓶身分别标上1--10的数字;另用一小盘装55根牙签。 操作时请幼儿按数字数出相应数量的牙签插到标有相应数字的小瓶里。

图二为教具数字小衣夹:带有1--10数字的小衣夹和带有1--10数量不等的小苹果的小衣服。操作时请幼儿将标有数字的衣夹夹在与其数量相对应的小衣服上;

以上两种教具都是帮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熟悉10以内数字、数词、数量之间的关系的。

1.2 制作延伸教具时遵循蒙氏教具特有的"错误订正"功能。蒙氏教具的一大特色就是具有"错误订正"这一功能。蒙特梭利本人也认为"错误订正"是使蒙氏教具的操作趋于完美的科学原则之一。那么,在制作数学的延伸教具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还是以图一"插牙签"为例。它的"错误订正"就是教师为幼儿只准备了"55"根牙签,这55根牙签则刚好是1--10的数字相加的总和。如果幼儿在操作时发现牙签多出来或是不够时,就说明他的操作有误,需要重新来一次。这也是幼儿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蒙氏教师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订正错误本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幼儿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的自我纠正。

1.3 延伸教具要具有可操作性;"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了解蒙氏教育的人所耳熟能详一句蒙特梭利的名言。它也很直观的阐述了蒙氏教育的基本原理。

活动是幼儿的天性。作为具有多年带班经验的老教师更应该知道孩子在"玩中学"的重要意义。在制作延伸教具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教具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教具没有可操作性,既使制作的再精质,美丽,也不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将失去它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具时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延伸教具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操作中手、眼、脑等感官并用。这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延伸教具。

1.4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具";作为蒙氏教师,每天的工作量是相当的大。如果一味的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制作教具中去,是必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作为一名蒙氏教师在生活中更应具有"独具慧眼"、"就地取材"的能力。充分的利用现成的资源来辅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进行数学前三种能力的训练时,我们便使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电话充值卡、布贴画等做为配对的教具、使用彩色纽扣等做为排序的教具。 另外,一些自然界中常见的小石子和一些植物的种子、果实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延伸教具:

2.我们来谈谈延伸教具的投放和使用。

2.1 适时投放,充分发挥延伸教具帮助幼儿自我学习的作用。幼儿在自选工作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并针对性的提供延伸教具,帮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我学习。

在孩子们学习砂数字板后的自选工作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描触砂数字板时的笔顺不正确。于是我们就投放了标有笔顺指引线的数卡。只需教幼儿识别上面的标志,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照标有指引线的数卡来描触砂数字板了。如图:

2.2 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指导幼儿使有不同层次的延伸教具。蒙特梭利幼儿数学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求知需要。幼儿数学学习的敏感期大约出现在4岁左右,但由于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敏感期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做为教师除了为幼儿提供不同难易的教具外,更应注意引导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教具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发展较快的幼儿的需要,也同地兼顾到了发展较慢的幼儿。

在进行同圆圆板、圆圆珠的排序教学活动中,我们就针对不同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排序提示卡"如图:

从图七中的排序提示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一横排的形式,幼儿很容易找出它的规律进行排序;而图八中的提示卡变成的曲线形的,增加了对幼儿视觉上的干扰,同时也就增加了难度。

在这里,我们还要以排序的教学为例。当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够熟练的完成提示卡的排序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拿开提示卡,自己创造新的排列组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这部分幼儿的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幼儿的学习兴趣。2.3 延伸教具投放要适量。(同一类型的2--3样即可);延伸教具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可以针对某个教育目的投放2--3件延伸教具就可以了。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当多数幼儿对于这个知识点掌握不好时,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增加这方面的延伸教具,为幼儿提供多的操作机会,帮助幼儿尽快通过多种教具的操作完成"自我教育"。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

中国分类号:G4

一、确定以全面发展为本的差异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因此,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合上述观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儿童现实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儿童潜在发展水平,并且每个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目标也应该是差异性教学目标,即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蒙台梭利的教具是她的教学法的构成要素之一,非常有特色,在蒙氏教学中有人误以为将蒙台梭利教具摆放在教室的各个区域就是蒙氏教学法了。实质上,蒙氏课程的核心在于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确定其教学目标,而后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儿童的需要。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需要和目标,课程组织的中心是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教具操作。

因此,在将蒙氏教育方案引进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应该考虑它的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同时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在观察中指导,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二、拓展全面丰富的整体的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研究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五大领域。她把日常生活练习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她认为日常生活练习对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感官教育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它们分别由相应的教具来完成;语言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读和写两部分;数学教育主要是10以内的读、写、算等内容;文化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几个主要方面。今天看来,蒙台梭利的教学内容设置的确有一定的局限,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与儿童发展的需要,比如对儿童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的艺术教育内容、社会教育内容没有涉及。因此,国外一些新一代蒙氏教育思想的追随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对原蒙氏方案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将原五大领域扩展为十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训练(大肌肉活动)、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戏剧教育(角色扮演)、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交往技能的练习)。这种改进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对我国当前教育界。

三、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

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一个以承接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线的特殊的心理过程。蒙台梭利追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书《学会生存》把人格理解为道德、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等品质的综合,是“完人”,并认为这种“完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继《学会生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著名的报告书《学习:内在的财富》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指出:“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像力和创造性;它们是人的自由的最明显的表现,有可能受到某种个人行为准则规范化的威胁。”所以,“创造性”和“想像力”是“自由人格(个性)”的表现,为了培养人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应首先培养“自由人格(个性)。”由此看来,不能把某一种或几种品质从完整的人分离出来孤立地培养,否则会造成人格分裂。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应该在培养人的整个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整合进行。

四、激发积极互动的交往关系

蒙台梭利教育法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她认为教育不是教师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教师协助儿童自下而上地自我发展。正是从这种教师观出发,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而不是“教师”。

因此,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案中,教师所具备的角色是:

(一)环境的提供者:在蒙台梭利看来,由于儿童是在吸收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教师应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特质环境主要是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尺寸的室内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的文化遗产。

(二)示范者:在儿童自我选择、使用教具材料之前,教师首先为孩子示范教具的正确操作方法。教师对教具材料作简单的介绍、示范时,话要简短、明确、客观,内容必须是直接涉及要解决的问题,不讲不必要的话。当孩子模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再一次示范或引导选择另一个新的教具。(三)观察者:教师随时观察孩子的行为,“以不带成人偏见的眼光来看孩子”。在儿童摆弄和操作物体的时间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了解儿童的自由表现,观察儿童对教具材料的兴趣及兴趣持续的时间,甚至还要注意他的面都表情。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发展和需要,然后以此来提供适宜的环境。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摘 要: 蒙氏教育中国化面临理解上的“教条化”,应用中的“形式主义”,内容上的“偏离化”,追求上的“完美化”,实践中的“贵族化”等诸多问题。走出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的困境需要正确认识,学习蒙氏教育实质而非形式;,在尊重文化差异中合理改造蒙氏教育;强化培训,打造专业化蒙氏教育师资;去伪存真,还原蒙氏教育平民化面目;合理引导,实现蒙氏教育家园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3)01011506

Predicament and Solution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Practice in China

WANG Junh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 Montessori education; practice in China; predicament; solution

Abstract: Montessori education in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many problems, such as doctrinism in understanding, formalism in application, deviation in contents, overperfection in pursuit and nobility orientation in practice, et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dicaments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practiced in China and their cause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ccurate understanding which signifies drawing on the essence rather than the form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shelving differences which requires rational reform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while respec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enhanced training which aims to foster professional personnel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retaining the essence while discarding the dross by restoring the populace orientation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and rational guidanc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family education of Montessori approach.

玛莉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观及教学法遍及世界各地。蒙台梭利教育法(以下称“蒙氏教育”)在中国的流行始于1994年,随后一些幼儿园尝试进行本土化实践。虽然近些年蒙氏教育在我国影响很大,但是学术界对蒙氏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对它的评价也各不相同:第一种是对蒙氏教育推崇备至,如台湾的许兴仁、许惠欣、单伟儒、简楚瑛等;第二种是以肯定为主,但较为辩证,如卢乐山、霍力岩等;第三种是虽然基本肯定蒙氏教育,却提出了它的诸多缺点,如朱家雄认为蒙氏教育“反映了相当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1],冯晓霞在《幼儿园课程》一书中也指出了蒙氏教育的诸多不足。

蒙氏教育模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曾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其引进中国后,必须考虑它在中国土壤中的成长所面对的困境及成因,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引进和推广。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中面临的困境集中体现在:理解上的“教条化”;应用中的“形式主义”;内容上的“偏离化”;追求上的“完美化”;实践中的“贵族化”,等。此外,掌握蒙氏教育精髓的教师匮乏,这是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决定蒙氏教育中国化能否顺利迈进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这些困境及其成因的具体表现做了分析,探索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出路。

正确认识,学习蒙氏教育实质而非形式

引进蒙氏教育应该是服务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于儿童的发展,而不该是哗众取宠,或是仅仅为了追求幼儿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考虑移植蒙氏教育的时候,首先是要正确地解读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蒙氏教育的本质是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与自由,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引导,让其自主和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多数教师片面地将蒙氏教育理解为蒙氏教具的操作,而对蒙氏教育的本质缺乏正确、系统的认识。比如,“导师”作用的体现、理想环境的提供、对儿童的观察等方面,都没有完全按照蒙氏教育的要求进行。制作蒙氏教具应把握什么样的原则等等,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解决蒙氏教育中国化问题当务之急是走出认识的误区,全面、系统地学习蒙氏教育的精髓。

领会和把握蒙氏教育精髓和特质的教师较为匮乏,成为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过程中影响其有效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国内一些幼儿园选派部分教师赴北京、青岛等地参加蒙氏教育培训,并购买了一系列蒙氏教具,保证了蒙氏教育园本化的实践,但收效甚微。笔者与园长及部分教师作了深入交流,共同的感觉是,并不是蒙氏教育在国内幼儿园无法进行,而是青年教师很难真正领会、理解蒙氏教育的本质,即便部分青年教师接受了蒙氏教育的理论,但还没有完全把这一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我们在正确把握蒙氏教育的精髓时,还要反思蒙氏教育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克服。蒙氏教育最早是针对有障碍的特殊儿童而设计的教育方案,当这种高结构化的活动和材料运用到正常儿童身上时,就不利于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了。比如:蒙台梭利虽然主张在操作教具上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但没主张儿童在方法和规则上的自由。她强调儿童是被动的,不具有创造性,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反复练习。为此,笔者建议,不仅在教具投放与操作时间上给予儿童自由,在操作教具的方法和规则上也能让儿童拥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儿童能少一些束缚,多一些自主创新。

蒙氏教育的教育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蒙氏教育实施的教学环境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儿童作为教学环境的主要参与者,也有着创设和改造环境的权利与义务,而不是一座自动“孤岛”。也就是说,教育环境对于儿童来说,应该是一个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的平台。这个教育环境不仅是教师预先设计、精心准备,还是有儿童的参与创设的开放的、变化的网状系统。在环境的设置上,教师应带领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其次,引领孩子从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由小世界读懂大世界。要注意解决教学过程中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不充分,促发积极主动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形成,从而促进儿童的多方面发展。孩子不能只在“有准备的环境”里学习,更要在大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因此,我们在提倡蒙氏教育为孩子精心打造“有准备的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文化的教育,避免教育与社会环境、日常生活脱节的现象。

,在尊重文化差异中合理改造蒙氏教育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教育出的儿童有很大差异,中国的儿童一般恭顺、听话,而西方儿童大多思想自由、个性张扬。从这个角度看,蒙氏教育更适合于西方儿童的特点,如果我国完全按照蒙氏教育在西方教育实践中的方式进行,显然不适合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

自由与束缚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在于有效地使儿童在人生道路上能够自由与自主。[2]她所倡导的自由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提倡尊重儿童所拥有的权利与自由,反对对儿童个性进行束缚与压制。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克服自身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确立儿童的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精神,而这正契合了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导师与教师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角色要进行转变,应从传统教育中的权威主导变为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她主张将“教师”改称为“导师”,与“教师”相比,“导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第一,除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应拥有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较强的观察力,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了解儿童的需要,为儿童及时提供帮助。[3]690第二,

要以崇高的品德和严谨的态度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努力向科学实验的方向前进,“使学校活动本身成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科学实验室。”[3]688第三,要善于在精神方面进行自省,谦恭慈爱,能自我克制。

外来与本土 从教育内容和班级组织形式来看,蒙氏教育与我国本土传统教育模式也有碰撞,找到适当的切合点才能使两者之间的碰撞产生积极的影响。拿班级组织形式来说,

一是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同龄班上水平相对齐整的孩子,而是有着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发展需求

的孩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家长对混龄编班这一有别于我国多年来传统班级的新形式,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这些由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挑战,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必须充分考虑其与我国本土因素的磨合。

自律与压抑 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模式俨然有别。笔者随机观摩了几所幼儿园常规班的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活动表面上看有条不紊,很少有扰乱活动秩序的孩子,每一个行动都是在老师的允许下开始的。

再去观摩一堂蒙台梭利课堂,你会发现孩子们是在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的,同样的遵守纪律,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蒙氏课堂的孩子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他们可以有所选择,他们的想法完全被尊重,这种状态下的纪律不会是刻板的压抑,机械的沉闷。

蒙台梭利提出了她自己的纪律教育理论:真正的纪律,不是靠训斥、棍棒、惩罚训练出来的,而是幼儿由于活动需要,建立在积极、主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4] 儿童能在活动中真正地理解纪律,从而接受纪律,做到自律,并逐步内化为集体规则,养成一种“内在纪律”。

因此,我国在引进、实践蒙氏教育时,应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儿童的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合理的应用。

第一,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 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要考虑将蒙氏教育中原有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结合我国国情做合理的改进。蒙氏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些不足,不能完美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与儿童自身的发展。比如它没有涉及社会教育的内容,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笔者建议,在教育内容层面进行增设,除语言、科学、数学、美术、音乐、体能等科目之外,多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让儿童真正在生活中得到经验,在经验中提升能力与智慧。例如,扮演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将扮演游戏纳入儿童的教育内容中。我们还可以根据蒙氏教育强调书写、阅读、计算能力的特点,将其与我国幼儿教育重视写、读、算能力培养相结合,真正促进幼儿在写、读、算方面的全面提高。总之,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和各专科方面的练习,能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

第二,教学形式应不拘一格。 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可以弥补蒙氏教育与常规教育在教育实施中相互的不足与碰撞。可以将教学形式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团体活动,设置与此方式相适应的活动区,并提供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并符合大多数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基本材料;二是小组活动,设置与此方式相适应的活动区,并提供满足部分幼儿发展水平、学习节奏、兴趣爱好,难度高于团体活动的拓展材料;三是按照幼儿个性差异进行开放式、个别化的教学活动,设置针对幼儿自身生成的、感兴趣的“个性化活动区域”。在具体实践中,还要注意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相互联系和互为补充。比如:在组织“车”、“快乐的夏天”等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满足部分幼儿的探究兴趣,可以开辟小组活动形式的拓展区和个性化活动形式的专题研究区,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模型车和扇子。由此实现不同形式的相互结合、彼此延续。

第三,教具可创造性使用和开发。百多年前,蒙台梭利创立了蒙氏教育法。沿用至今的蒙氏教具,在形状与色彩方面已显得单一,对现在的儿童不太具有吸引力。幼儿在操作教具过程中,常常出现逐渐偏离教具操作的目标,甚至逐渐远离教具的现象。例如,在完成了“粉红塔”的大小排列、建成塔之后,不少孩子就收回去了,不愿意再继续下一阶段的练习。针对教具使用情况,一些幼儿园在教具原材料上下功夫,从孩子的兴趣特点出发,提高了教具操作的趣味性,强化教具的目标性,寻找教具的共同点,鼓励孩子操作多种教具,使孩子们乐于操作教具,达到教具固有的目标。比如,将“粉红塔”教具与棕色梯、彩色圆柱体等结合起来,开展“有趣的塔”的活动,幼儿的兴趣点一下子落在了建构上,用各种教具搭出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塔。有趣的是,有一个小朋友用绿色圆柱体建构出比萨斜塔,别的小朋友看了说:“比萨斜塔应该是斜的,可你的塔直直的,不像比萨斜塔。”这个小朋友开动脑筋解决塔倾斜的问题,最后,他把最小的一个黄色圆柱体垫在了塔下面,塔终于倾斜了。虽然不到10秒钟就倒塌了,但这个小朋友还是感到自己是成功的。这样富有变化的感知过程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可见,教具的创造性使用多么重要。

经典的蒙氏教具创造性使用固然重要,但更应该结合国情与本土儿童特点创作自制的教具

。梁志燊说:“蒙台梭利并未将所有教具都设计了。”她鼓励教师结合中国文化为孩子们研发教具。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能成功地生活在自己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所以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也要考虑开发设计符合中国时代性与中国特色的教具。如针对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必须的用具这一特征,可以考虑将计算机作为蒙氏教具。只有真正理会蒙氏教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意图,才能够灵活地运用,大胆的创新,使之为现今的教育服务,才真正是与时俱进后的“中国化”。

强化培训,打造专业化蒙氏教育师资队伍

我国的许多所谓蒙氏教师并没有经过扎实正规的培养,他们只是蜻蜓点水地学习一些皮毛。因为一些利益因素的影响,急不可待地回去开展蒙氏教育的课堂实践。不难想象,这些所谓经过专业培训的幼儿园老师对蒙氏教育的精髓实质能知道多少?而他们所实践的课堂教学又是真正意义上的蒙氏教育吗?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那些培训机构是否都很规范,他们又对蒙氏教育知道多少呢?一些不规范的、片段的,甚至是错误的培训反而把幼儿园老师带入了误区,比如把经典教具当成教育法,以为只要是使用了蒙氏教具就是实践了蒙氏教育,等等。由此,幼儿园和幼儿园老师们只是在教学活动中片段地使用从教具公司买来的可能并非货真价实的蒙氏教具,而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创造由蒙台梭利系列教具构成的“有准备的环境”。这是对蒙氏教育的一种变质的实践,有害而无利。教师的发展是课程发展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忽视了蒙氏教师的在职教育问题。

蒙氏教育传入中国十几年来,我们在运用它的过程中经常“误入歧途”,这与教师培训与幼儿教育改革脱节、远离真实教学情境、追求短期利益等有着重要的关系。在蒙氏教育中,教师发挥着高于传统教师的特殊作用,所以对蒙氏教师的培训应该是非常专业的,对培训机构的要求也应该是极其严格的。西方大多数国家都设立了蒙氏教育培训机构,蒙氏教师要通过蒙氏机构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才能获得认证。相比之下,我国虽有许多的培训机构,但多为民办机构,尚无国家权威机构对蒙氏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和认证。

按照德国哲学家、批判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观点,蒙氏教师对蒙氏教育的学习要经历技术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解放性学习三个阶段。幼教工作者应该完整接受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和驾驭蒙氏教育,最终成为合格的蒙氏教师。

去伪存真,还原蒙氏教育平民化面目

蒙氏教育投放的教具多,投资量大,保教人员工作量大,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需要的人手增加,因而收费标准比传统幼儿园要高。

结果是,要想接受蒙氏教育必须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才能达到,普通人家的孩子就会与之无缘。这样不仅异化了蒙氏教育的初衷,还将完全平民化的教育换上了贵族化的包装。但是,笔者调察过一些幼儿园的蒙氏教室,发现它们与普通班的区别只是能够通过蒙氏感官教具进行感官训练。若幼儿园仅因教具的使用而收取如此高额的费用,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种有名无实的高收费现象是蒙氏教育实施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各幼儿园立足自身情况和地方特点创新设计和自由选择课程。因为大多数幼儿园国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有限,所以多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的幼儿课程模式。于是,蒙氏教育的很多特点迎合了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如,尊重儿童,给儿童以自由的教育理念,因而推广速度会很快。然而,很多幼儿园开办蒙氏教育,并不以儿童的发展、教学的质量为出发点,而是把高额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将蒙氏教育作为其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同时,我国

学前教育市场化又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展。这样一来,幼儿园为了稳定生存、谋取利益,纷纷以蒙氏教育的特色招牌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如此,蒙氏教育的高收费问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幼儿教育的公平性。

可以说,起源于贫民区“儿童之家”的蒙氏教育,主要为处境不优的儿童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蒙氏教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逐渐演变成为面向富人之家的高收费教育,这与蒙氏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我们且拿蒙氏教育在德国实践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否为蒙台梭利教育协会成员,德国学校从不冠名“蒙台梭利”的字样,甚至在学校宣传资料上也找不到这种表述,收费与一般学校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多收取一些教具费而已。蒙氏教育的实践需要有与其相应的一系列教具,较之常规课程,需要更多的保教人员,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每班需多配备1—2个保教人员,因此进入蒙氏班的孩子,除保教费之外,生均每月多收300元左右的费用,属合理收费。但我国幼儿园的蒙氏班,往往生均每月多收500—1 500元,[5] 这样就人为改变了蒙氏教育的初衷,将原本产生于平民生活的蒙氏教育贵族化。这样会对蒙氏教育中国化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我们有必要呼吁社会有关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摒弃蒙氏教育贵族化的包装,还其平民化的本来面目,让中国老百姓的孩子都能接受到蒙氏教育。良好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而良好的教育应从孩子抓起,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中国的孩子们都能够从中受益。这也应该是我们引进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

合理引导,实现蒙氏教育家园有机结合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长们对早期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蒙氏教育在家长眼中已不是陌生词,但家长对儿童教育认知的偏差,带来了其对蒙氏教育的诸多疑虑。

第一,盲目地将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攀比。 通过大量调查可以发现,一些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时,见面就问:“今天学了什么啊?认识了几个字?背了几首儿歌?……”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要么质问老师,要么批评孩子。很多幼儿园抓住家长的这一心理,在教育实践中盲目地灌输、填充,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忽视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当这些孩子们“学成而归”,可悲的家长们感慨:“私办幼儿园的孩子学的东西比蒙氏班的孩子学到的多得多,蒙氏教育管什么用啊!”他们无从了解蒙氏教育的精要,不懂得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他们看不到蒙氏教育对儿童潜在的培养,也正是这些潜在的教育效果使蒙氏教育不像传统填鸭式教育那样立竿见影,很难得到大多数中国家长的青睐。

第二,错将蒙氏教育当成教育天才的保险箱。 在中国,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上并不科学,甚至不合理,比如,喊着“不让孩子首先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创造一切条件给孩子加压。当蒙氏教育传入中国,给家长们原先固有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但是幼教机构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不客观,自然也就无法将正确的观点展现给幼儿家长。家长因为缺乏了解,必然会出现认知观念上的偏差,他们认为,既然蒙氏教育是国外引进的先进教育方法,就应该比国内教育要好得多。那自己的孩子既然送进了蒙氏班,就应该比其他班的孩子“高人一筹”。还有的家长凭着对蒙氏教育的浅显认识,认为蒙氏教育收费如此昂贵,而且还采取小班制,师生的比例为1∶5,孩子得到的照顾好一些,一分钱一份货嘛。他们把蒙氏教育错当成教育天才的保险箱,不能真正认识到蒙氏教育的教学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宗旨。

第三,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把蒙氏教学当作兴趣班。 因为蒙氏教育需要购买配套的蒙氏教具,一些幼儿园无法承担,就把蒙氏教育当成兴趣班开设,无非是让孩子学会操作蒙氏教具,俨然将蒙氏教育与蒙氏教具之间划上了大大的“等号”。这种急功近利思想

既造成家长对蒙氏教育认知上的偏差,又造成家长们教育方法上的偏向。很多家长提到蒙氏兴趣班的效果时,总是唉声叹气,埋怨教学效果太缓慢、太不明显,不像绘画、舞蹈等兴趣班效果来得快,有成就感,甚至会指责幼儿园,说花了那么多学费,孩子却什么也没学到。所以他们自然会对蒙氏教育的效果持怀疑的态度。

应该说,家长的观念、家庭的作用对于蒙氏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是不容忽视的,让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蒙氏教育的本质,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一致,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蒙氏教育中国化实践的问题。

第一,从教育理念入手,引导家长学习和接受蒙氏教育理论。 蒙氏教育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让大部分从未接触过蒙氏教育的家长在短时间内接受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家长学习蒙氏教育理论。比如,听相关专家关于蒙氏教育的专题报告,初步了解蒙氏教育理念;观看VCD光碟,了解外国蒙氏教育新发展;亲自参与蒙氏教育中关于孩子的工作,了解蒙氏教具。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因特网,搜集蒙氏教育的相关资料,建立居家蒙氏教育的资料库,使家长不断自我学习。

第二,组织“蒙氏教育开放日”活动,使家长加深对蒙氏教育的了解。幼儿园可以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一起研究蒙氏教育在幼儿园实际开展的情况并制定“蒙氏教育开放日”的相关计划。通过参加开放日活动,家长可以切身了解到老师是如何组织蒙氏教育活动和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怎样。由此加强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第三,教育者主动走进家庭,和家长共同探讨家庭蒙氏教育。 开展蒙氏教育,离不开相关的蒙氏教具。所以,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师运用整套的蒙氏教具,很容易开展蒙氏教育工作,而在家里没有蒙氏教具,无法开展蒙氏教育。其实,蒙氏教育发源于生活,蒙氏教育也取之于生活。所以,教师可以走进家庭,给家长们以实际指导,和家长共同交流蒙氏教育如何在家庭中开展。家长的认识提高了,不仅有助于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且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幼儿园更好地实践蒙氏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开展素质教育已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关键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蒙氏教育是一种优秀的幼儿教育模式,具有多层次、全方位、重特长及高素质等特点,符合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开展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鉴。在世界幼儿教育的变革中,蒙氏教育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幼儿教育模式。

我们应该正确解读蒙氏教育,借鉴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有指导作用的教育精髓,同时也要克服其局限性以及运用中的文化障碍,才能找到其中国化实践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 幼儿园课程[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6.

[2] 郑玉玲.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7).

[3]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分类;认知能力;游戏;经验知识;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42-03

分类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分类活动几乎渗透于人的所有认知活动之中。对于初识世界的幼儿来说,按事物共同属性进行分类,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形成并拓展经验知识,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因此,物体的分类教学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幼儿数学教育主要趋势之一。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即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数量等[1] 。但是关于分类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种种争议。早期有学者认为分类能力的出现是学龄儿童的认知成就之一,只有到了小学阶段,儿童才能按照稳定的标准分类。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发现幼儿阶段已经能够稳定的分类,但是分类的标准可能是具体的知觉特征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功能关系,但是其他领域如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幼儿按照类别关系组织物体的能力,其他不同的方法,如利用推理或命名的实验,往往也发现幼儿具有按照概念水平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方向。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所以,主体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在师幼互动中幼儿是主体,具有与成人一样的主体地位。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是幼儿主体的最本质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幼儿教育中幼儿地位的重大体现,这也是我们一贯追求的教育目标。在“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前提下,真正把幼儿当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真正让幼儿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3]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中。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现实需要,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其长远发展。”[4]由此可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式。因此,笔者尝试将更多的分类知识有意识地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当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热爱学习。

一、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可以促进其分类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知觉的辨别和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和探索世界的基础。长期以来,分类能力和知觉辨别作为探讨儿童思维发展的手段受到心理学的重视,也一直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热点之一[5]。

众所周知,在幼儿学习和掌握分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受到智力发展的限制,往往不能从本质上把握分类的规则,只能运用感官辨别物体的各种属性,所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其对物体的属性、特征等更加敏感,从而促进其分类能力的发展。为了帮助幼儿提升分类能力,笔者曾翻看和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找到了一些能够培养幼儿感知能力的游戏,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摸物游戏。在摸物游戏中,要求幼儿戴上面罩(或将物品放入袋中),让幼儿用手去感知物品的大小、形状、长度、软硬,甚至是物品的粗糙程度。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触摸感知能力。因为这种游戏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幼儿非常感兴趣。但是再好的游戏也不宜玩的时间过长,因为幼儿不久就会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更新变化游戏才能诱发幼儿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我总是变着法推出更多新的游戏。例如,有一天,各班班长去蒙氏班检查卫生,我无意中在他们的教具里发现了镶嵌板游戏,让我当时眼前一亮。因为我所负责的普通班的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蒙氏教具,即使是身为教师的我,也因为自己工作岗位的不同,一般也不会主动去接触蒙氏教具。我心想,每周都去检查卫生,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教具呢?这么好的资源不加以利用岂不是一种浪费吗?于是我主动与园长交流我的建议,受到了园长的赞同和认可,并且得到了大力的支持。由于我对蒙氏教具的操作也不是非常了解,在虚心请教了蒙氏班的老师之后,让我对镶嵌板游戏有了更深地认识。镶嵌板游戏要求幼儿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镶片嵌入镶嵌板中。通过该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视知觉,培养幼儿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的感知能力。孩子们第一次看见这些教具时的表情与我当时的感觉如出一辙,围着我问长问短。“老师这是什么呀?我从来没有见过。”“老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老师,我能摸一摸它吗?”对于他们表现出的那种天真的兴趣,我心里暗自窃喜。

二、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学习分类能力的重要作用

幼儿的分类能力不仅是其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是其抽象概括能力乃至整个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由于教具数量有限,无法做到人手一份,所以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我采用了操作和讲述结合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当我让他们讲述时,他们总习惯用手指去指具体的教具,或者总是使用“这个”、“那个”等词汇,不能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使我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同样的重要。记得,几年前幼儿园里曾开设一门叫做“3.3.3”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有一类描述学具的游戏。它要求幼儿运用准确的语言,对一个几何体进行全面地描述。例如:教师从学具盒中取出一个蓝色的塑料三棱柱,请幼儿观察触摸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同一个蓝色的塑料三棱柱,不同的幼儿会有自己不同的描述。以下几种描述较为典型,如:一、它是蓝色的;二、它是一个三棱柱;三、它是一个蓝色的三棱柱;四、它是一个蓝色的塑料三棱柱。很显然,第四种描述无疑是最全面、最准确的,因为它同时体现了这个几何体的颜色、形状、材质三个特征。幼儿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分类自然也就变得很容易了。这门课程给我的感悟颇深,从中体会出语言的重要性。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开始要求班里的幼儿在平时说话时,必须学会说完整的语句,甚至必要时,我会要求幼儿跟着我重复完整的语句。方法虽然简单,效果却很明显。

三、对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要顺应其发展趋势,不能急于求成

幼儿的认知是从感知向理论过渡,他们的分类能力发展也是从感知向意义解释逐步发展的。心理学家对幼儿分类活动发展顺序的研究表明,幼儿分类活动的发展是由表面特征到本质逐渐发展的[6]。因此,对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也要顺应其发展趋势,不能急于求成。最初,我忽略了这一点,力求达到所有幼儿都能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的目的。后来经过游戏实战,才明白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款叫“大风吹” 的游戏,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游戏规则如下:老师说:“大风吹,大风吹!”幼儿说:“吹什么?”老师说:“吹……的人!”随后幼儿就要根据老师所“吹出的”要求做相应的动作。刚开始,我说“吹男孩”、“吹女孩”、“吹穿旅游鞋的人”……,幼儿都能根据要求完成动作。于是我开始增加难度,如“吹扎辫子的女孩”、“吹穿毛衣的男孩”等等,这时幼儿就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不扎辫子的女孩站起来了,不穿毛衣的男孩和穿毛衣的女孩也跟着做动作,信息无法正常对接,当然效果也就相去甚远了。我很生气,在做游戏之前,我已经提前和幼儿进行过类似的练习了,如:当我说“吹穿红毛衣并且扎辫子的女孩”时,幼儿都能做出正确反应,可是现在只有二个必要条件,为什么就会出现难度了呢?可以想象得到,游戏在我的怒气中匆匆结束了,孩子们高涨的情绪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当我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了反思,认为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第一,幼儿一旦进入游戏角色就会很兴奋,往往就忽略了老师提出的要求和规则;第二,老师提出要求后,留给孩子们做出反应的时间较短,中间需要一个时间差;第三,在前期训练时,我只看到最先做出正确动作,反应快、接受快的幼儿,往往以点盖面,忽略了其他幼儿,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考虑到这些原因后,我对这个游戏重新进行了调整。首先,游戏开始时,我重点强调了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必须按规则参加游戏,对不遵守规则的幼儿要接受停玩一次的惩罚;其次,我在说“吹……的人”时,有意放慢语速,将重点词汇加重语气并重复一遍,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考虑,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后,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组游戏。游戏的难度由每组幼儿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待幼儿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后再加大难度。其实,即使幼儿做错了,也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对待这个错误。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去强求每次幼儿全部都正确,就算有错误,我依然能够想出办法让幼儿在错误中学到知识。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自救环节,请做错动作的幼儿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对于正确说出自己错误的幼儿就免于惩罚,可以继续参加游戏。当孩子们再次玩这个游戏时,尽管还是有个别幼儿出错,但依然能听到孩子们和老师开心的笑声!

四、将分类与幼儿的成长生活和游戏相融合,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维果斯基曾说,游戏情境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通过游戏活动教幼儿分类,可以激发幼儿对分类的兴趣,从而让幼儿快速的进行分类活动。幼儿能在成长生活和游戏中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并且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自身的发展,积累有意义的经验。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着分类的规律,这有助于他们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找出共性的东西,并分别进行归类,从而使自己概括的认识客观事物,因此,幼儿的主动探索活动有助于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7]。

最近一段时间,幼儿们都迷上了一个叫做“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一下课就围绕在有书的小朋友身边,非常热闹。一天,上课时间到了他们还围在一起游戏,我大声叫他们,依然没有人理睬我,我只好走过去。“这,这,你们看!”“我又找到了一处!”“还有呢!”……他们玩得如此忘乎所以,以至于我站在他们身后许久,仍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是什么这么有吸引力让他们如此着迷?我也把头伸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他们在玩“植物大战僵尸”中找不同的游戏呢!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我自己也常会玩这类游戏,不找到最后一个不同决不罢休!这个游戏看似很简单,就是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发现两幅图画中的不同之处。比较是分类的一个基本过程,人们在进行分类时一般都是先对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的结果将物体划入不同的类别,在物体之间进行比较有助于抽象出类概念成员之间深层的共同特征,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提升[8]。于是,我有意识地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请幼儿运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再进行分类。这种一石二鸟的做法,让幼儿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同时分类能力也有所提高,效果非常理想,让我很有成就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幼儿有动手的机会”。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进行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幼儿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改变“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9] 。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学具操作,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引导幼儿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升操作的思维价值。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和探索,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向宏伟.浅谈幼儿分类能力的特点及培养[J].时代教育,2008,(10):288-289.

[2] 王文忠,方富熹.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1,(3):210-214.

[3] 林园.试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1,26(9):118-11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20011126/3011708.shtml

[5] 周觅.儿童知觉辨别和分类能力发展的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2):9-11.

[6] 张天宝.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6-49.

[7] 曹文静.主题探索活动中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石河子科技;2005,(5):29-31.

[8] 车敬上,邢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J].教育导刊,2011,(3);29-32.

[9] 张秀.数学活动因操作而精彩[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2):26-27.

Research on the infant cognitiv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ZHANG Cui-li 1, LIU Quan 2, HONG Ge 2, CHEN Pei-wen 3

(1.Xinyuan kindergarten, Inner Mongolia Baotou city,Baotou 014030,China; 2.Erdos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Erdos 017000,China;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Erdos 010021,China)

蒙氏数学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本班的三位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你孩子的一种关心,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此,我真诚的对你们说一声:谢谢,真诚的谢谢你们的热情支持。同时,更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以前带过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初中了,有个家长在网上聊时说又开家长会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把家长都招过来结果只是走走过程,可能也有家长这么想,但在我们这里没什么大事,都是这事琐碎的小事,但又不得不招集大家来说一下,就是一个月开一次家长会,一个学期也耽误不了大家多少时间,何况上学期还只开了二次,但我们有的家长也许实在太忙了,仅这两次还是有人没来,我希望这学期我们尽量的抽出那么点时间给孩子。

一、总结前阶段的工作

上学期调查表反馈:这样的家长意见调查是我的最新尝试,当然我做这个调查表并不是就一定按照家长的意见来实施,有的我只能向上反应,比如幼儿园硬件设施安全、网站、伙食等,当然我们园长听了以后也一定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次我只是想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看看你要的我能不能给,我给的你是不是你想要的,我看了一下,填写内容基本上是家长的真实想法,我们也不会去问是谁填的,该反馈给谁,希望你们今天听了以后能够传达一下。

1、饮食生活方面是家长较多不满意的地方,由于上学期我们食堂师傅换了一个,可能有很多家长感觉到了,孩子回去了也会说,觉得菜味有些方面不太满意,这点请大家放心,这学期我们食堂又增加了一位师傅,菜品的配比、营养的搭配是有人监督的,省级示范园不是空名号,会有专业人员不定期检查,当然既使是这样您的的孩子回家了以后还是需要为他再加一餐,因为四点我们就开晚饭了,间隔时间有点长。但习惯培养我们都认为很重要,这里面包括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坐姿(有的小小年纪都戴眼镜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物归原位,做事有始有终等。生活方面如不挑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根据天气增减衣服等,先把这些照顾好自已的习惯培养好我想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像身体状况这块儿我认为也比较重要,孩子现在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要多些,用一句我们园长的话来说,我们做的是良心活儿,比如中午孩子睡觉时如果是不细心的那肯定容易生病,当然也不能说病了就是老师不给盖被子的原因,人吃五谷杂粮这避免不了,我相信我们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有良心的人,特别是我们班几个都是有孩子的,这方面我们也都是有经验的,这点请家长们放心。

2、学期目标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制定,由省幼教协会和本园园务会人员检查,有需要的家长也可到办公室去调取,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都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开展的,原来中班时我们学的是快乐成长课程,大班上学期是蒙氏教材,现在是整合的课程和蒙氏,都包含有五大领域课程,这个整合教材是比较系统的,如社会里面有节闹新春,像美工、音乐啊都会同步。有关蒙氏方面,蒙氏活动是动手动脑同步进行,在做中学,而区别于传统教学中是先教后做。我相信我们有很多家长不了解,只是觉得听人说好或者说比别的班贵应该不会差,也有是觉得孩子跟老师熟,就跟班上的,这可就大错特错了,不管你的孩子在哪个阶段,是在幼儿园还是学校,你都不能是全部都交给老师,也许你们平时很忙也没时间去了解,但这学期我希望我们家长能抽点空去看看有关网站和书籍。老让我们讲你们会觉得像听天书,因为不了解啊,而且我们不像人家专家能给你讲解的那么详细,那么透彻。有关珠心算方面我们班要好一点,因为我们班有一半都是老师的孩子,特别是小学的老师是不看好幼儿园学珠心算的,弊端可以去咨询下他们,不过也不能说它就不好,我们园除了蒙氏组到现在还是全园普级珠心算的,因为出成绩,见效快,深得家长的喜爱,06年5月份我在武汉参加了省级珠心算协会的培训,是清华的一位讲师给我们培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珠算协会及幼儿园老师,听说四川的珠算协会在这方面做的很出色,但他们给我们的,和我们给你们的都不一样,也许是为了顺应家长要求吧。她要求学珠算的目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得左右脑同时开发,并不是要求孩子能算多少数字,她的侧重点是开发大脑,而我们家长是算数字。启蒙阶段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你给了他什么他就会学什么,有些东西一旦记住很难改正过来。我们蒙氏组都没有珠心算,如想学这门课的请转对面班和楼下,它也是需要大量的做练习的,我们遵循快乐学习,减少孩子的压力。像写字要到学前班才开始,所以现在幼儿园只给我们班配备方算本和美术本,但我们班从上学期开始说在学写笔划,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兴趣和书写规范,如写横是从左到右写竖是从上到下等,请家长不要跟别的幼儿园比较,说人家像我们这大就写了好多字,你想写吗?我可以一天教会几个字,其实那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会很累。有部分家长说作业有的太简单有的又太难,其实都没有那么硬性的,如蒙氏字词句里有连线题,有家长就会问,我们的孩子还不认识疑惑两个字,细心的家长可以发现它的背景颜色和字体的颜色是一样的,看表情他们是会的,然后就可以找到相应的词了,有的也可以变通嘛,他们的作业我们在这里已经教过一遍了,也许有的孩子没掌握,你们在辅导时又复习了一遍,不过也看得出来我们有些家长真是下了功夫的,这学期我们书本较多所以课程会选着上,有部分是一带而过的,这点提前给家长说一下。

3、有关分享阅读:上学期杨嘉欣、万书丞、韩旭东、耿恺进家庭读本天天放书包,背了一学期。也是这几个人作业方面有点问题还有曾翔宇平时不是爸妈带时,作业基本也没完成。还有肖若然、刘子入、陈梦以1、2、3课做的很好却不能坚持,做得最好翟梦轩、陶牧阳、梁听雪、贵南希、曾祥鸣、刘奕鸣、马婉淑基本上全都做了,有些也还不错,有贵宁凡、伍逢源、许抒涵、杨静初、姜景若大部分也做了。当然不一定他们做得作品有多么好,但他们贵在坚持,而且是参与了。他们做的这些不光是分享阅读,平时的纸张作业辅导也是,都是要入档案的,到了学前班有的肯定是资料多有的可能就很少了,乃至以后他们长大了有的人会从这些资料中看出小的时候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记忆。

开放日现象,孩子有时会人来疯,平时欢迎家长来我班参观指导,那天其实不是他们真实的表现,我们课还是按照平时课排和上的,没有说去做一节公开课和展示课,那样也许效果会很好,但那很假,我们只想把日常开展的活动真实的展现给大家,我们网站听园长说要专线开通,那样就更好了,你们就可以看到他们真实的表现了。

4、对家长的要求:实在不能参加活动或有事不来园要请假,辅导作业方面:杨嘉欣、杨贤哲、万书丞、耿恺进、曾翔宇要加强,不能光从老师这儿找原因,父母力不从心的有伍逢源曾翔宇,这学期我们要开展水墨画,需准备带袖罩衣一件。中字本一本,勾线笔一支。

5、其他的事情:欲开通班级空间,不方便来园的可以在网上沟通,我们会在上面写一些有关孩子的事情,排号上学期是从小到大排这学期调换一下是从大到小这样床位可以更换一下。每次发的通知,如一些优惠券、影院票、讲座等家长可以自主选择,但如注有本班落款的请认真看看。

6、如孩子患有传染性疾病如水痘、腮腺炎等,请及时隔离并告知老师。

二、现在就家长最关心的孩子成长情况,来说说孩子近阶段在园的表现。

1、 动手能力方面:

自从小朋友们进了大班后,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都会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还经常争当值日生,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碗筷,擦桌子、搬椅子等等,动手能力也强了,能独立绘画,做手工,折纸,做泥工等。

2、学习能力方面

大班的各科内容都有了一定的难度,小朋友们从以前的不肯到现在能自己创编故事,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请小朋友自编自讲故事和朗诵儿歌,虽然不是比赛,可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表现的能力。数学方面,上阶段我们主要让幼儿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知道相邻数,学习数的组成分解等。许多家长能积极配合我们老师,在家里教孩子做算式,使我们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下去,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3、情绪情感方面

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就有意识的组织了很多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担当不同的角色,通过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什么地方表现得也,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这样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自我反省的能力,使以后的表现可以更好。这样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做事的自信,更能让幼儿有表现得机会。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在进步,这让我们感到骄傲。

当然,也有个别孩子由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升了大班之后,觉得自己长大了,上课是坐没坐相,不认真听讲,对老师讲的内容不能较好掌握。下了课,特别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追追赶赶。这些现象我们相信家长也会很重视,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引导下,他们也能取得较大进步。

二、家长发言

我们现在的幼儿教育与以前的幼儿教育有了很大的差别,幼儿园的教育已远远不能只满足于照顾好孩子们的保育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幼儿潜在能力的开发,据研究表明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存在着许多关键期,如:语言发展关键期、动作发展关键期、情绪情感发展关键期等等,我们认为升入大班后的学习情况与孩子们以后升入学前班、小学的成绩息息相关,相信家长们也非常重视,现在孩子在大班开始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终身受益,还有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让孩子有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探索从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家长直接告诉他,孩子往往只能记住一时,过后很容易遗忘,我们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要有耐心,如我在楼下看到一老爷爷带孙子学打球……相信我们很多家长也有相同感受,下面请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家长谈谈他们在家里的育儿经验(请自已举手,不举手就点……这几个做得较好)。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从我们与家长合作以来,许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配合我们开展工作,再这里我要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这学期各位家长更要多注意我们的家园联系栏和我的空间日志,以便与更好的了解我们每周的教育教学计划及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内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从而不断的与老师沟通,让您的孩子发展的更好。

四、几点要求

1、让孩子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学习交往的技能。

3、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貌待人。

4、帮助收集一些种子、盆景、小动物等自然角材料,继续丰富自然角。

5、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看看家长园地。

6、入园前检查孩子的衣服口袋里有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或者是吃的东西。

总之,只要我们家长配合好,相信你们的孩子也会越来越聪明能干,我们也真心希望家长能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你们想让孩子参与些什么活动,你们想参与幼儿园的什么活动或者我们老师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等,你可以把想法直接告诉我们,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交给我们,我们一定尽力改进我们的工作。我想,只有大家献计献策,我们的活动才会更丰富多彩。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内蒙古文物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