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体现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体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体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体现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体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家居;远程操控;交互;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家居行业也从原有的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使智能家居朝着以人为本的生活体验感方向发展,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家电、照明、门锁都可以实现一键智能操作,激励设计师对智能生活进行新的探索与思考,让用户体验到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智能家居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一项新兴产业。2021年7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大力推动5G全面协同发展,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向着“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发展模式不断迈进。推动5G与智能家居的深度融合,应用语音控制、感应控制、远程控制等新技术,不断丰富了5G技术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通过对人类意识和思维过程进行模拟与拓展,进而产生类似于人的行为的一门新兴技术科学。家居产品+AI技术,让产品拥有了新的生命力。5G带来更快网速、更少延迟、更多设备的接入,拉近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距离,最终实现“万物触手可及”。智能家居以“家”为环境体验中心,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提高时间和能耗利用率。5G(物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为“万物智能”带来了更多可能。用户通过发送指令将传统的家具设备变为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端,进一步拓展AI人工智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空间,实现远程智能操控,达到互联互通的功能,使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需求

伴随着物联网科学技术的快速成长与生活需求的升级,人们对室内空间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居住层面。智能家居的起始都是本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安全、舒适、简易的原则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1]。人工智能在日常室内设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局部改造的方式,使智能家居融合智能化的家电组合,让场景空间使用起来更智慧、便捷。例如在宜家的线上设计平台,用户站在电脑前,滑动鼠标就能实现各种商品模块的自由组合,让各个单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时间效率。可见,人工智能已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准确抓住用户的实际需求,把生活场景融入室内设计方案中来。

(一)情感化设计需求

在物质生活稳步提升的同时,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及互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智能家居系统与室内设计美学的结合与应用之间建立关联,使智能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得到强化,赋予室内空间设计以情感内涵,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设计师在智能家居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用户的生活习惯放在智能家居整体情感化设计的首位,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摆脱琐事的重复率。例如“一键回家”模式,智能家居会自动计算你到家还有几分钟,在你到家前自动帮你打开家里的空调。当主人站在家门口时,智能家居能够自己辨别主人的身份和声音,门自动打开后她会说:“主人今天辛苦了,欢迎回家。”晚饭过后,自动开启“观影模式”,在家就能享受到影院级别的观影氛围。智能家居最大的优势是通过“5G+AI”技术远程操控家中的相关设备,可以做到人未到,设备先运行,提高人们生活体验的舒适度,把氛围感拉满。

(二)可持续发展需求

智能家居是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的结合,把智能家居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2]。对于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而言,智能家居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智能家居通过自动化的集中控制系统,控制灯具照明或其他电器设备,监控能源的消耗,减少生活中能源的浪费,实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智能家居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管理家居设备与日常生活的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交互能力的超级机器人,满足人们的各种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主人的饮食、心理反应和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思考,自动切换不同的智能化场景模式。

(三)保障安全性需求

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家居生活的安全系数,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意外发生。安全防盗是用户生活和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家居环境的监控,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摄像机的影像功能,方便用户在工作或出差时,及时查看家中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动态,提前预警家中的安全隐患,真正将家居空间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智能家居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当5G全面应用于家居,家庭安防与家居产品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居智能生态圈,让家庭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安全、更加互动,让人们对单一的家电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家居场景智能化带来的互动体验。利用“5G+AI”技术,未来在家居服务领域中,将会衍生出更多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或生活管家,为人们提供生活助理、儿童教育、老人陪伴、监控监测等服务,增加更多的互动体验。智能家居从功能上的转变,从使用上的灵活,从设计理念上的维度拓宽,实现人与产品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更好的生活方式。智能家居以用户的幸福感为出发点,为住户的生活环境带来便利,万物互联是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对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

设计师将智能家居融入室内设计中,调整两者的关系,保证设计格局的统一。智能家居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体现一定的时代性,满足用户的居住需求。所以,作为设计师应当注重用户的风格、爱好和环境氛围,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把多方面因素考虑进来,最终选择一套满足用户需求和良好环境氛围的设计方案[3]。智能家居强调人与生活环境的和谐共生,使设计风格更具多样性和可变性。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要对居住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家具装饰、照明、通风、结构、空间等。比如灯光,不仅起到照明、美化作用,更属于艺术美学的范畴,灵活运用灯光照明,可以增添室内空间的层次感。

(二)对设计理念的影响

智能家居的重点是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更好地提高人们生活的安全保障和品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减少电能、燃气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一转变带来了室内设计理念的改变,从功能上来看,室内设计要更加注重储藏空间的设计,对有限空间进行最大化利用,兼顾收纳性和美观性。

(三)对室内陈设的影响

在设计室内环境时,要根据不同的户型结构,结合实际情况融入智能家居,实时美化室内造型和家具摆放,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质的室内环境。室内陈设会影响整体空间格局。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繁杂的古董字画,可对室内环境进行点缀,应用无线遥控技术规划陈设格局,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使用家庭影院控制系统时,通过无线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工序布线,使用互联网技术将使电视、电脑、手机互联,达到音视频资源的共享。

三、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应用在客厅中

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使人们下班后,渴望通过一键式联动开启智能化家居生活。智能家居懂得主人的情感想法,及时帮助主人处理不想去完成的家务,把家居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当主人忙碌到无法抽身陪伴家人时,智能家居还能成为家人的“闺蜜”,在客厅通过实时语音对讲、播放音乐、聊天互动,分享生活乐趣,增添“人性化色彩”,实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智能家居生活新体验。通常情况下,客厅空间相对较大,是主人与客人进行休闲娱乐的互动空间。智能灯光照明系统,巧妙地把各种灯光的明暗变化、场景互换、电动窗帘、背景音乐的变化舞动等智能控制功能融为一体,让家居由静变动,让系统更好地服务生活。声控系统和感应系统的设计,使用户的生活更加方便,减少电能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当你需要会客时,点击控制器的客厅会客场景,即可进入会客模式。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使客厅空间设计更灵活多样,功能更加多元化。

(二)应用在厨房中

对智能家居的控制不应局限于距离,通过对用户的痛点分析,设计师应从人的生活安全出发,做好家居产品的防火设计,解决用户在厨房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传感器对智能家居的家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便能在做饭时,对厨房内的温度、火势、燃气等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家中发生事故,达到报警阈值,用户就能在终端第一时间得到报警信息,更快地求助物业或消防部门进行厨房的安全隐患处理,既能降低用户的损失,又能给用户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智能家居使室内空间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在厨房设计中,智能烹饪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性更具吸引力。智能烹饪的操作简单,用户只需买好食材,在机器上选择食谱,完成食材准备工作,再放入机器中,点击“开始”即可进行烹饪,让用户每天都能吃到不同口味的佳肴。相比传统烹饪,智能家居帮助用户节省出大量精力去做其他事情,智能化厨房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使用率,实现厨房一体化,改变人们对厨房脏、乱、差的固有印象。

(三)应用在卧室中

在卧室设计中的重点是提高舒适性。所以,室内照明与空气质量成为设计的关键点。智能家居是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的结合,是把智能家居与现代室内设计相结合[4]。建立绿色生态家居环境,从情感角度出发与智能家居进行互动,形成了情感共鸣。互动是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原理,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交互模式必须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工作日时,当你还在睡梦里,舒缓的背景音乐会唤你起床,同时上班闹钟会自动响起,呼唤你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周末时,会提醒主人“明天周末了,要晚点起床吗?”当床感应到你起身时,窗帘会缓缓自动拉开。智能化的窗帘系统,满足用户白天夜间对自然光线的需求。当你睁开眼,传感器会自动感应,灯的亮度会随着环境中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床头灯的智能控制,用户根据需求自行选择照明模式。随着你离开卧室,背景音乐会自动关闭,并切换到你到达的新空间。当你在睡梦中醒来,可以选择起夜模式,这样室内的灯光会沿着卫生间的方向依次慢慢点亮。当你再回到卧室时,灯光会依次暗下来。当室内空气质量不好时,可自动激活室内的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温度调节系统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以及不同的使用人群自动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四)应用在卫生间

智能家居中卫生间的功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厕所概念,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卫生间的舒适与健康。在室内设计中,需要重视卫生间内部的采光和通风。一般情况下,卫生间的通风和采光,相对其他空间会弱一些。在卫生间和过道安装感应灯,设置开关联动,再也不用摸黑开关灯了。智能感应灯光会跟随用户的行走路径,自动开启灯光。当你走到卫生间或起夜时,传感器感应到人一离开卧室,卫生间的灯会自动打开,当人离开超过十分钟,卫生间的灯就自动关闭,让我们的家居生活变得更简单智能。在辛苦忙碌了一天之后,洗个热水澡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是个不错的解压方式。伴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内部环境常处于相对较潮湿的状态。安装室内通风系统,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结合的方式,应用智能家居系统调节卫生间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可以有效提升浴室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四、结语

在互联网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空间的个性化、美观性也有了更高的需求,“5G+AI”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设计师而言,不断进行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家居实现“技术+艺术”的互联,关注整个家庭智能家居设备间的互动,创造出充满科技的未来空间。智能家居与人们的情感需求进行交互,让智能家居生活幸福感飙升,5G时代的到来,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使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生活逐渐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金华明.基于智能家居背景下住宅室内设计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2019(17):54.

[2]张晨,黄万财.信息时代室内设计与智能家居结合的实践与研究[J].艺术教育,2019(9):267-268.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体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美术思维;艺术创新

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是相当基础且关键的一个内容,是现代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尤其是现阶段服装设计不断发展,在人们对于服装时尚、服装个性、服装审美的多元化需求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入显得非常有必要。而且,近年来,服装设计朝着创新化发展,对于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合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将一些具有创新性、独创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且富含一定意义的美术思维融入美术设计,才能创造出能够与受众产生审美共鸣和美学共鸣的美术作品[1]。美术思维是服装设计的灵魂,缺乏美术思维的服装设计如同没有生命力的创作艺术品。因此,探索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对于服装设计过程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地发挥美术思维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服装设计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1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概述

通常而言,美术思维指的是服装设计师基于客观事物概括和反映的基础上,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和创新想法进行的服装设计。具体来说,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是一种创造、变革、解剖及丰富[2]。因此,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往往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自身设计理念、设计能力、设计创新的融合。通过服装设计的最终成品,能够映射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想法。服装是人们从原始社会的遮羞布、保暖衣发展至今的一种穿着搭配服饰,是借用了自然之物的特征和设计元素进行的融合。可见,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然现象对人们美术思维的启示,展现了自然现象对服装设计的引导[3]。因此,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最初就是源于自然而又进行创新的。

2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现状

2.1理论基础薄弱

尽管近几年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已经成为服装设计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实施设计时有效完成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融合的案例凤毛麟角。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部分服装设计师对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理论掌握不到位,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容易出现款式设计不准确、结构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在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基础理论知识是开展实践操作的大前提。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往往是从服装设计的款式分析、服装结构制版理论和服装原版裁剪等入手,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具备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长时间的手工操作经验。一旦在服装设计中出现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那么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将无法实现。

2.2受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响较大

受到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响,服装设计行业中欧美设计思维、欧美设计风格、日韩设计理念等在我国服装设计行业中的影响较大[4],服装设计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思维融合逐步受到冷落,我国服装设计师丧失了一定的信心。这样的情况导致在服装设计中出现美术思维融合不流畅的情况。

2.3重视程度不高

尽管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合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且服装设计市场和服装设计人员对美术思维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但是,长期以来,社会认可、企业生产等方面对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的支持严重不足,更有甚者,认为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的融合是在浪费精力。在该背景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的难度较大,不仅设计人员不配合,服装设计企业、服装生产企业在实际融合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

3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意义

3.1实现了美术思维具象

通常而言,具象指的是美术家、艺术家等创作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无数次的自我感知、自我思维、接触、情绪迸发而生成的一种具有多样性的高度凝结的形象内容,其不单单包含了记忆内容和感知内容,更赋予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烙印,依托思维进行加工和变化,最终形成了创作作品[5]。因此,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完整过程就是思维的运动过程。对于服装设计而言,服装设计就是设计者将美术思维进行具象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这个具象完整的过程中,包含了设计者自身的情感思想和个性特征,也展现了设计者的创作思维输出。尽管美术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往往飘渺不定,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们常常说的“灵感”缺乏,就是因为自身思维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平,或者其脑海中存在的大部分都是别人的思维模式。因此,只有自身具备了独具特色的思维,才能出现“灵感”。依托服装设计的开展,美术思维的表现形式得以呈现,服装设计者将自己的美术思维完美呈现到服装设计中,这就赋予了美术思维的具象。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是在实现创作的过程中完成了美术思维的具象。例如,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线条”是有比例、有刻度、有长短的;美术形状不局限于“形状”本身,而是成为服装中的某一个色块;美术色彩的搭配成为服装设计中体现美术思维的最佳表现[6]。

3.2构建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思维

根据我国2016年出版的《服装设计概论》,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服装设计往往伴随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社会潮流发展等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衣食住行”四个字就充分说明了“衣”的重要性,即服装是生活的首位。具体来说,服装设计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层面也广,包括了社会学常识、文化学概论、美学基础知识等[7]。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美术思维是服装设计师审美思维、创新思维、创造思维、文化思维的源头,对于服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服装设计的基本思维。而且,服装设计师的美术思维往往会因为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等产生区别。比如欧美地区有“极简风”的设计风格,对于美学内容重点强调的是“精简”,运用“黑白灰”三色进行创造。在这种情况下,服装设计的重点就会落实在款式设计、材料运用、风格设计、场景设计等。概言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让服装设计的基本思维得以构建。服装设计过程追求的是整体协调和完美搭配,进而体现出“人靠衣装”的特点[8]。构建了基本思维之后,服装设计过程才有设计思路、设计想法、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

3.3展现了服装设计的“设计”特征

从社会现状来看,伴随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逐渐在服装设计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使得广大服装生产企业和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关注美术思维,也越来越希望能够切实利用美术思维开展服装设计,美术思维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美术思维具有极强的色彩感、思维感、设计感,凸显了服装设计的“设计”特征,将其成功融入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能够确保服装设计的活力性得到增强,充分呈现出服装设计内涵和服装设计的“设计”特征,在美化社会大众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使设计交流更加顺畅。

4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路径

4.1遵循服装设计基本要求

美术思维源于美术艺术和生活,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此,美术思维不单单能够与服装设计进行完美融合,还能在建筑学、电影学等行业中进行有机结合并扮演重要角色[9]。相对而言,服装设计过程中美术思维的融合需要服装设计师遵循服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按照服装的具体特点将抽象美术转换为具象内容,将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呈现出来,进而凸显服装设计的魅力。具体来说,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融合美术思维要求服装设计师针对服装设计的颜色搭配、设计款式、场景适用设计、整体协调、整体风格等以美术思维进行考虑,进而获得最佳的服装设计表现和服装设计魅力[10]。例如,在服装设计实施过程中,服装设计师应当着眼于服装材料搭配优化、服装色彩搭配协调、服饰穿着特征确定、服饰场景适应设计等,在创新化和独特化设计的过程中依托美术色彩和美术线条等获取设计“灵感”,完成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在创造出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服装的同时,逐步构建自身服装设计中的美术思维,将美术思维和服装设计进行统一和结合。

4.2依托美术思维展现现实

根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价值来看,不同地区的美术思维具有很大差异,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往往也可以将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社会的特点展现出来。比如,我国古代服装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社会文化阶级的差异,不同社会阶级人群的服装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皇帝的服饰往往是黄色,而其他阶级的人不能够穿着黄色衣物。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还需要依托美术思维将现实问题充分展现出来,依托材质搭配、款式设计、色彩协调将现实情感、现实内涵、现实需求展现出来。例如,服装设计过程中以黑色为主的服装设计往往具有一定的时尚感,且体现了大气沉稳的感觉;社会中的青年时尚以宽松搭配和舒适设计为理念的牛仔裤为主要内容;销售服务行业的人员,其服饰搭配、颜色搭配往往会根据客户的不同有所区别;“黑白灰”是现代职场人士的“标配”服装设计。这些都是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融合的最佳体现。

4.3依托美术思维融合内心

根据色彩心理研究和心理研究的内容,色彩搭配或美术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用于人的情绪,起到情绪调整和情绪管理的作用。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还体现在服装设计中美术色彩的反映,能够映射人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11]。“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的就是心中扎根或者具备了某种观念之后,调动自身行动自信;而“外化于心,内化于形”则揭示了外表与内心一样,即常说的“相由心生”。人的内心往往是在生活观察、生活接触、生活感悟中逐步形成的。比如,一个喜欢暖色调服装的人,他的个性往往比较活泼,且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一个冷静、沉稳且不怒自威的人往往喜欢诸如黑色、蓝色、褐色等深色系服装。除了美术色彩,服装设计中的美术图案也能展现内心活动。沉稳的人选择的服装往往没有图案或者图案单调;活泼好动的人选择的图案往往趣味生动,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情。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服装设计师务必遵循不同人群的内心活动,考虑不同人群的消费情况,结合服装设计的基本定位进行设计,进而将美术思维呈现出来,激发自己的服装设计灵感。

4.4依托美术思维融合生活

美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而服装设计是服务于生活的。因此,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需要服装设计师善于在生活日常中进行艺术发现和美术发现,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获取设计灵感。与此同时,通过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展现生活是美术思维的一种创新和变革,如废物利用的服装设计、环保节能的服装设计等。因此,服装设计师在生活中获得的设计灵感、美术思维、美术灵感、创作想法、设计资源都应当积极融入服装设计中,进而完成服装设计的创新、变革、融合及发展。

4.5依托美术思维融合科技

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物联网时代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还要体现出科技化特色,依托科技力量进行服装设计改革和创新,进而推动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融合的发展。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落脚于服装设计的科技化和现代化,逐步将服装设计的过程与视觉设计、动画艺术、平面设计等有机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延展和创新服装设计的内容。具体来说,服装设计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云计算、云平台、数据挖掘技术、3D打印技术等构建完善的服装设计工具库和资源库,让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可以实现智能化和创新化。

5结束语

服装设计和美术思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因此,服装设计和美术思维的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且二者之间本身也是无法分割的。要想实现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将美术思维运用到其中是必然选择。因此,广大服装设计人员务必在明确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融合价值,并立足遵循服装设计要求、凸显现实内容、展现内心思考和生活美术融合等角度,将美术思维融入服装设计中,进而发挥出美术思维对服装设计的加持作用,实现服装设计的独特化、个性化和风格化,不断提高服装设计水平,推动服装设计中美术思维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兆迪.乔治·阿玛尼服装画技法与服装设计理念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1.

[2]吴志云.美术创作在服饰设计艺术中的运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8):94-95.

[3]邢磊.基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4]刘良斌.服装立体造型的创意思维表现研究[D].吉林:东北电力大学,2020.

[5]贾未名.论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入:兼论《服装设计概论》[J].染整技术,2018,40(3):89-90.

[6]杨柳.服饰文化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管理的内在联系研究:评《服装设计思维与创意》[J].毛纺科技,2021,49(7):104-105.

[7]李志迎.创意思维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探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6):13-14+17.

[8]卢溥明.浅谈服装设计中的思维问题[J].长治学院学报,2019,36(6):59-62.

[9]常晓.美术艺术设计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探讨[J].棉纺织技术,2021,49(6):90.

[10]张凯,王立秋.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评《服装美术基础》[J].印染助剂,2018,35(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