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应用型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其在培养模式和专业定位上由于发展时间短,软、硬件建设不完善等,往往不能与传统的公办教育相提并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有别于“学术型”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又不同于“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以知识传授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厚知识、强技能、高素质。这一定位也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于1978 年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倡导,自1980 年始陆续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开设。2006 年9 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一、当前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文科专业的基础课,大学语文在民办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随意性极大。绝大多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都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程。就连中文专业,在专业计划中也大都以文秘写作、应用文写作、商务写作等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取代大学语文课。一些院系,即便开设了大学语文课,课时量也是一压再压,大学语文已成为“日益边缘化的学科”。

当下民办应用型本科院系的大学语文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许多学校连大学语文教研室都没开设,教学中根本谈不上讨论研究、团队合作。同时,在课时量的计算上,大学语文在许多院校被打了八折,课酬极低,许多教师因此都不愿意在教学上多花心思,照本宣科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学生而言,大学语文被看作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在以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为上的环境里,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语文,而英语证书、专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对学生而言,则更具有诱惑力。

(二)教学方法陈旧。

受课程边缘化现状的影响,大多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教法仍以教师一言堂为主,缺少跟学生的相互交流,缺失多媒体手段的灵活运用,忽视了学生沟通、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渗透,而把教学重点放到了正音、译词、解句等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上,这样的教法使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他们学习的目的只不过为了应付考试。

(三)缺少合适的教材。

初步调查,全国大学语文的教材竟达40多种,笔者在近几年中用过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3种。由于对该课程的定位不准确,许多教材在编写上感觉大同小异,充其量不过是浓缩版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精选,且作品分类标准不一,线索混乱。同时,部分自编教材因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教材内容更多地针对特定生源,难以具有普通适用性。

(四)考核方式存在局限性。

考核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除能够检测课程教学效果外,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同时也可以体现该门课程及该学校的教学办学理念。但是据目前情况来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还非常单一,多是通过试卷进行测试,对考核内容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因多为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监控不到;同时,因试卷测试形式的局限性,使多数学生养成了考前搞突击、平时不用学也能轻松过关的观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试卷只能测试部分学生对于书本和课堂知识的短时记忆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这也是许多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最根本问题。

二、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思路探讨

(一)准确定位、正确认识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是为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具体而言,就是以其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为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服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门以语言文字为手段通过阅读、感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心灵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其过程是缓慢的、长期的,效果也非立竿见影的。大学语文教育切忌以实用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教育者必须从更长远的战略目标来加以规划。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部分内容,引导其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中学阶段更多地侧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大学语文则应该在此基础上突出作品的人文价值和文学价值,联系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扩大到对整个世界的宏大思索。当然,具体实施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师生辩论、小论文写作等方式,因地制宜地与学校、学生成立的团体和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真正让课堂从教室走向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并使学生养成想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应摒弃以文体分类为依据的模式,这种分类容易破坏作品人文价值系统性和连贯性,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切忌把文学作品和应用写作混为一堆,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放到同一个层面来进行,平均用力而重点不分,主次不明,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

(四)实现考核方式立体化。

以前的课程考试主要是以试卷为主,而试卷中的题目内容多是课本知识及课堂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也多是把这些内容背记下来,但是这就违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地发挥考核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树立通过考试帮助学生同时提升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等的观念,突出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思考、创新,建立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而针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我们在注重期末考试的同时,也必须强调过程性考核,对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的多形式的考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中国教育白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振湘,张梓英.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范文第2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院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教材,强调对课程计划的忠诚实施,学生一直处于课堂教学的边沿,这是跟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相违背的。本文论述了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各个方面构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新型的课堂关系。

关键词 院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非中文类大学生在结束了12 年中小学语文学习迈入大学课堂后使其语文素养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清晰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审美)、理解、评判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从这一点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看,都没有背离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点: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特质的正常发挥,并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展现,实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个体特质发展方向的一致,并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围绕教材,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说明始终是教师课堂教学不能逾越的鸿沟,并强调对课程计划的忠诚实施。这种教学体系和传统课程体系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课程体系把知识作为客观的外在,当作普遍存在的、让人掌握的客观真理,忽视作为个体独立存在的人的价值和意义,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这样的认识使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教材”上,强调“教”,永远把学生视为“无知者”,以此来凸显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而不是与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正在经历的一切”。这样的师生关系只是一种师承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知识权威”,学生自然成为“无知者”,二者之间永远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关系,当然也就无法超越教师和学生的有限视界,填平二者之间的鸿沟。这种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使学生一直处于课堂教学的边沿。“在传统的知识观念支配下,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导向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生主体性在知识建构中的缺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教师与学生陷入被知识奴役的处境。这是极为不幸的事件,因为它从认识论意义上动摇着知识创新、民主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根基。”

传统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既然始终围绕着教材,就绝对强调对课程计划的忠诚实施,让课堂以外的专家牵着教师走,教师不敢跨出教学参考书圈出的范围,于是教材中任意一点疑问都必须得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凡是不符合标准答案,但来源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答案都是错误的。教师不是自主的,学生同样不是自主的,那些敢于说出自己内心意愿的观点往往被教师打击,被同学嘲笑。学生学习知识变成了纯粹的认知活动,它与个体的情感、态度无关,学生身边的生活以及来自于生活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等都不能成为课堂内容的有机构成成分。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要实现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真正发展是相背离的,方法不对,目标就无法实现。为了实现目标,重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秩序,建立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曾在所教的班级中做过一次调查,当问及学生他们理想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全班46 名学生,有28 名学生期待在课堂上教师能留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教师互动、能让自己上讲台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节课全由教师满堂灌。学生们认为:大学语文的课堂应该充满思想火花的碰撞,无论是教师的想法还是作者的情感,其实都具有个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学生们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对比分析,能够找寻到对于自己更有意义的那一点共鸣,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能从中衍生出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只要不违背生活常理,都是值得肯定的。学生的这些想法是值得尊重的,因为这也是精神独立的一种体现。学生在问卷中积极踊跃的表现说明他们多么希望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尊重,希望语文课堂教学能始终围绕着他们,体现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感受。从这点来看,改变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师从关系,其实也是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

这种需求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对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重新审视,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让知识、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变成一种对话关系,都获得自由言说的尊严和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要让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成一种对话关系,它不仅指的是人与人的对话,还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大学语文教材就只成了一种媒介,教师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理解与学生对话,学生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自主构筑文本及课程的意义,这时学生获取的课程意义是在特定情境中对话的产物,绝非文本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

这种对话关系的建立,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组织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构建要符合个人发展价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得到保障,始终保证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从而使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得以提高。

这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秩序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提出所研究、探讨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其他,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仍要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而不是灌输,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表达,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展示结果,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中,能主动地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对含糊或复杂事情的关心和宽容度;学会专心地有礼貌的倾听,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增加思维的灵活性;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他们成知识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变得心胸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他人,能够导致思想转变。

这种新型教学秩序的建立,也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教学的灵感。有一位同事,她在给美术系的学生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要求学生在对诗作作充分理解之后,拿起手中的画笔给这首诗配一幅画,教师并没有给出统一的评判标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学生自己心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些画作,不管是清丽还是繁复、空灵还是热闹、凄清还是温暖,既有文本设定的情境,也无不渗透了他们的个人知识和所有的生活经验、人生情感体验。这是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的结果,并按他们自己的理解来自主建构文本学习的意义。这种意义因为直接来至于学生自身经验,并且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尊重,自己的价值权力获得理解,老师和书本不再是对自己的一种控制和灌输,这种经验就会变得相当愉悦,大学语文的课堂也就会越来越吸引人。

从上面的课堂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把‘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也具有目的性价值”,于教师同样要依赖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和一定的评价体系,体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精神家园重建的重要意义。尽管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中,都会面对难题,面对疑惑、挫折和失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可能收效甚微或者根本“一无所获”,但这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和创造的客观规律,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具有真实的意义。

让学生回归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那就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体系“贯彻自然、社会与自我有机统一的原则才可能实现整体的人的发展目标”。盂我们现在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从文本上体现了这一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能。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为例,全书十二个章节、四个学文例话和一个附录。十二个章节从“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明世事”、“以史为鉴”到“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再到“诗意人生”,每一个章节所选课文“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大学生人文精神和品德素养的培养,可以贯穿于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日常生活言行中、阅读优秀作品内容的感受中,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贵在自觉得到启发,并在自然流露中显示出来”。四个学文例话是希望对学生阅读欣赏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教材的编排既重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不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课文提示不求面面俱到,而以把握要点,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为目的;学生尽可各抒己见,对课文加以讨论。所出思考与练习题力求从实际出发,期望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要求学生意见一致,以便在讨论中交流提高”。这本教材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即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即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他人服务等)、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余这套教材不再秉承功利主义的态度,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支撑;不再把自然、社会、他人都当作可以利用的客观存在而加以操控和控制,不再把学生个体和自然、社会加以割裂与肢解,而是要促进个体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统一,并最终促进了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个体与自然、社会构成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

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是人们对教育教学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学生不再是被教育、被塑造的对象,从边沿回归到教育的中心,学习变成了学生个体有意义的探究行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自我意识、态度、兴趣、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过程。学习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活动,而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新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认同学生的多元差异性,认识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发展、性别、学习风格等的不同而形成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在班级中更多表现为多元化人格。因此不能再按统一的要求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再追求划一的教学目标,正视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主体人格。关心并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真正体现教学的平等。

在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关爱、理解、宽容;学会给予、等待、学分享;学会选择、激励、合作;最终学会创新。只有如此,教育才能从一种工具变成真正有价值的存在,学生不再继续形成过分依赖心理和听任权威,他们的自我不再完全受教师的肯定或否定约束。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中发现自我,在感受现实生活意义的同时构筑起新的意义世界,同时引导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指明方向,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搭建平台。

只有教学内容与学生不断发展的经验结合时,学生才能从课堂教学边沿回归到课堂教学的中心,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才有了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范文第3篇

一、教学理念:寻求工具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术界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存在多种争论:一是强调工具性。主张大学语文应该回归传统的知识性、工具性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是突出审美性。主张大学语文“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1]一是彰显人文性。认为大学语文的出路应是:“大幅度地提升教材的人文含量,使之能直接触及乃至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2]三种观点均对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都有充分的现实依据,显示出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大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基础训练,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就课时设置而言,大学语文课一般在40个课时左右,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系统讲授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恶补基本的语文技能训练,显然勉为其难。对于少数语文读写能力不足的学生,不妨通过《公共写作》、《普通话训练教程》等选修课来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区别、超越于中学语文。正如徐中玉先生所说:“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3]因此,大学语文不应满足于增加语言文学知识,教学重点必须转向更高的层次,应该坚持“从文学、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融语文的工具性教育于人文性与审美性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做具有人文意识和审美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寻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契合,才是大学语文定位的方向。”[4]

具体来看,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对于农业院校尤为迫切。由于专业原因,农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感知大多基于实用的角度,这种功能性的片面理解不利于丰富人性的提升。因为技能教育与生俱来的功利倾向,缺乏人文理念的有效约束,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大学语文课应积极引导学生研读文化经典,深入作品、作家世界之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于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自觉地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去体验人生的智慧,追问生存的终极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种崇尚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如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现代大学之道。如果再沿袭中学语文解决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简单模式,无异于画地为牢。相反,大学语文课应该设置更多富有意义的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突出对人文性的强调。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切实改变寻求唯一的标准答案的倾向。对于教材中涉及的经典作品的理解,更应坚持学术观点的多元与开放,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解读,通行的观点认为表现了人与自然、与厄运顽强对抗,体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永不屈服的意志,展现了抗争英雄的形象。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当下的现实,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的负面意义,也可以比较中西文化传统不同的自然观的影响等等。这种求异求变的教学策略,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材编写:讲述“人生成长的故事”

全国高校大学语文的教材大概有1 000余种。与数量之多形成鲜明对比,是教材编写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毋庸讳言,大多数教材仍未突破传统的文体式编写体例和文学史式编写体例,缺乏整体性综合视野,类似于高中阶段的语文读本。教材编写的困局也反映出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正是教学模式上的固化思维,导致创新性教材的缺乏。当然,近期也出现了几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典范性教材:如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注重人文精神主题的弘扬;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按25个文化专题形式编写;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则注意选文的当下性,并注意引进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参与教学。在借鉴上述教材优点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编撰了《大学语文》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获得了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 高职教育 作用

语文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很强,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横向联系各科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拥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底蕴,学科价值非常突出。然而,近年来语文逐渐变为部分高职院校增加实训和实习课时的工具,使语文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使语文发挥其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一、语文课程的作用

1.语文具有美感作用。

学好语文对学生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某些偏差,学生学习只为升学,部分教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升职和谋求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利益上。而语文的真正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人生感悟。同时,语文课程的学习还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使感觉器官变得更加敏捷,从而使学生对事物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表象转换与扩展的能动性得到不断地增强,认识活动的想象力得到较大地延伸。不少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的长期缺乏,会导致学生将原本丑陋的事物当作美好的事物去对待。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培养学生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的责任重大,其必须通过不断培养使所有学生都学会欣赏美,欣赏艺术。

2.语文具有认识作用。

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与现象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律。文学是语文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艺术世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都包含在其中。学生在语文课程中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增长各类知识,使视野更加开阔,提高对人生的认识,还能提高其对生活的观察,对现实的理解能力。以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为例,该书有“百科全书”之称,其中的诗词韵文、典故引语、陈设器用、官制礼仪、生物医药、名句俗谚、地理经济、风俗游戏、园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哲学等内容包含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关于封建社会的各种知识均包含其中。有学者曾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表示如果能将这本书中所包含的知识全部掌握,就能超过一般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拥有的知识。

3.语文具有美育功能。

语文不仅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还能帮助学生将消极的人生态度转变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励学生为实现社会理想与人类进步的目标而不断奋斗。鲁迅说过,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国民精神前进的指路明灯,是革命时期宣传的重要工具。然而,当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忽视了精神生活的重要价值,将物质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沉醉于物质生活的表象,因此对世界的人文关怀不断丧失。内心感到彷徨无措,孤立无援。如果能正确发挥语文的作用,就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人生方向。

4.语文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更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经过学校三年的培养后走入社会时得到社会的认可。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会影响社会对整个高职院校的评价。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本质是对为人处世价值观、人生哲学和德性的一种体现,开展好语文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语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些年,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职工的全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仅仅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是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人际交际、心理健康、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能力。学习语文是学习其它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较强的理解、阅读、观察、写作、分析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6.语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高职教育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全面素质的培养也从不忽视。如果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仅仅掌握了专业知识,那么将难以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为自己融入社会增加了筹码,学生可能因此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渠道。语文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也不言而喻,例如对于思考得出的项目思路,需通过文字功底将其整理成文,还需要充分利用语言表达能力让领导接受你的观点。工作中常常需要进行各种总结、拟写公文,如果学好语文,拥有较高的文字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工作将便变得非常简单。另外,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中也非常重要,想要拥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必须学会对各种事情进行协调和沟通,只有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胜任每一份工作。语文课程的设置便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有利武器。

二、实现语文作用的方法

1.明确语文课程设置的目标。

要明确语文课程设置的作用,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语文区别于中学语文的地方。中学设置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读写与运用能力,教学内容以认识生词生字、分析课文、归纳课文中心思想以及段落大意,进行相关写作等为主。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教师讲解文学作品,使学生对中外文学的相关发展历程和文学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形象进行相关分析,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以及艺术进行深入分析,达到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公文写作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给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做好教材编排工作。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编排既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选取的内容不仅要使人文性和文学性得到充分体现、更要注重对学生工具性、知识性的培养。当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内容多以文体为主,文学史为辅。教材中大部分篇章多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也直接影响了课堂质量,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编排出合适的教材。教材编写应该以积极向上为主要精神体现,教材内容应充分体现高尚的人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另外,教材编排时应该着重观察社会生活,将社会生活溶于教材内容中,由于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践性,语文教材内容应该加入适当的与社会有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对社会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掌握一些适用于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育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也是因为这种教学理念,导致某些高职院校过度追求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语文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涂红梅.论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11):101-103.

[2]王红霞,殷铭良.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5(03):147.

[3]毛元金.试论《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的作用[J].思想战线,2015(S1):100-103.

[4]熊志华,杨江科杰.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6):274.

对大学语文的初步认识范文第5篇

做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衔接工作应是交接双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与七年级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试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角度分析我们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做好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研课标,明过渡

新的课程标准是九年一贯制,更注重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它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以贯之的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要仔细研究小学和初中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何具体不同。例如: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高年级的“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层面,由小学语文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语文的“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课标的这些变化,做到对课标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

二、 研教材,明目标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犹如飞驰的火车,我们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这种变化。于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等就像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如何使孩子们能与火车头一起向前奔,我们就要细细研究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该如何过渡,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具体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来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首先要适度加深、适度渗透一些七年级语文的学习目标。小学高年级在教师研读教材后,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小学教小学,缺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照,因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更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关注一些与初中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增长点,确定好既适应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帮孩子在这些知识增长点上“飞一飞”。这样,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这两节车厢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衔接的效果会好得多。

三、研过程,明方法

因老师们个人的理解不同并鉴于孩子们的成长经历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易沿袭中年级的一些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小学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朗读声音的轻重中去体会。而且小学的教学过程易限于课文内容,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则需跳出课文内容,关注社会现象,从特殊的例子中,推断出一般的用词规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来说,我们可以在创设情境、通过朗读训练去感悟这一知识点后,将理解程度适当延伸、总结提高,从“一个词”扩展到“一类词”,进行初中学法的渗透,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之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帮孩子们整理出这一类词的共性――采用了拟人手法,进而引导孩子们认识说明事物的文章里,这一类词语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初中语文学法的渗透。有了这样的渗透与铺垫,将来孩子们在初中再学习这类知识点时,就会因为这个跳板的存在而水到渠成。

四、研学生,促过渡

从小学升到初中,是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低年级依恋老师到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增强的过渡期,在对老师有明显依恋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萌发。作为小学高年级老师,就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抓好过渡、促进衔接的黄金期。我们应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半扶半放,给孩子一定的自,帮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的能力。具体到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及时总结、进行思维拓展的习惯。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就能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五、研试卷,主导向

六年级的语文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学科教学工作外,也应了解初中语文的试卷结构,可以适当地按中学语文的考试要求考考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前能够熟悉常见的初中语文试题,明白中小学语文考试试题形式及侧重点的差别。近期的泰州市抽测试卷,就体现了泰州市小学语文命题的导向:它遵循了“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考查;既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初步形成和发展”这一原则,试题出得“活而有格”。试题从形式到内涵都与初一语文非常相似,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一盘棋”的理念和思想,我觉得这对我们今后教学应起到导向的作用。